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約伯記 6:1-30

約伯記 6:1-30 現代中文譯本
6:1 於是約伯回答:
6:2 但願有人把我的災難秤一秤,有人把我的愁煩放在天平上;
6:3 它們比海灘上的沙還要重;因此,不必因我的話粗魯而見怪。
約伯並沒有因為以利法的責備而稍稍清醒過來。以利法已經警告約伯提防壞脾氣(5:2忿恨)帶來毀滅性的後果。約伯不只承認「我的話粗魯」,他堅持說從他的愁煩(6:2愁煩與5:2的忿恨在原文是同一個字),比海灘的沙還種來證明他的行為是對的。~《丁道爾聖經注釋》
6:4 全能的上帝用箭射中我;箭頭的毒液流遍我全身。上帝用各種恐怖的災難擊打我。
6:5 野驢有了青草就滿足;牛有了草料就不出聲。
6:6 可是,無鹽無味的食物誰吃呢?蛋白又有甚麼滋味呢?
6:7 我對這樣的食物毫無胃口,吃下去使我噁心。
6:8 上帝為甚麼不照我祈求的賜給我?他為甚麼不聽我的禱告?
6:9 但願他把我殺了!但願他把我壓碎!
6:10 儘管我目前有深重的痛苦,只要曉得他要消滅我,我也將歡喜雀躍。我知道上帝是神聖的; 我從來不敢違背他的命令。
6:11 我究竟有甚麼力量好活下去?既然毫無盼望,為甚麼還活下去?
6:12 難道我是石頭造成的?難道我的身體是鐵打的?
6:13 我一點自救的力量都沒有;我沒有可求援的地方。
6:14 不管我是不是已經離棄了全能的上帝,在這樣的患難中,我需要忠心的朋友。
6:15 但朋友們哪,你們像溪水一樣靠不住,久旱不雨就乾涸了。
6:16 溪流因結冰而混濁,被冰雪塞住了;
6:17 到炎熱時,冰雪消失,河床赤裸乾涸。
6:18 商隊因尋找水源而失散;他們在荒野迷失、死亡。
6:19 示巴的商隊搜索;提瑪的客旅瞻望。
6:20 他們的夢想消逝;他們只找到那乾涸的河道。
6:21 對我來說,你們正像這河道;你們看見了我的情況便驚慌退縮。
6:22 我何嘗向你們索取餽贈,要你們為我的緣故賄賂?
6:23 或要求救我脫離強敵的手,贖我脫離殘暴者的專橫?
6:24 好吧,請指教我,我會安靜聆聽;使我了解自己的錯誤。
6:25 公正的言語使人信服;可是你們的議論簡直荒謬。
6:26 你們以為我所說的都是空談;那麼,為甚麼要回答我絕望的話呢?
6:27 你們竟然擲骰下注,要取孤兒為奴,想以出賣親密的朋友致富。
6:28 你們看看我,我不當你們的面撒謊。
6:29 你們再仔細想一想,不可這樣不公平;再想一想,因我正直無偽。
6:30 然而,你們以為我在撒謊,以為我不曉得分辨是非。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約伯記 5:1-27

約伯記 5:1-27 現代中文譯本
5:1 約伯啊,你呼喊吧,看看有誰回答;你可以向哪一個天使求助?
5:2 忿恨殺死無知的人;嫉妒使幼稚的人喪生。
5:3 我曾看見無知的人似乎安穩,但災難突然臨到他們的家;
5:4 他們的兒女無安全可言,在法庭上沒有人替他們辯護。
5:5 愚妄人的農產物被飢餓的人吃了,連那些長在荊棘中的也吃光,他的財富為飢渴的人所吞沒。
5:6 邪惡不會從土中長出來;患難也不是從地底下發出。
5:7 人一生下就招來災禍,正如火花往上飛升。
「火花往上飛升」或譯「鳥兒飛上天空」。
5:8 至於我,我要尋求上帝,向他陳訴我的問題。
5:9 我們無從了解他所做的大事;他奇異的作為無窮無盡。
5:10 他降雨在地面上;他灌溉田地。
5:11 是的,上帝提拔卑微的人,賜歡樂給憂傷的人。
5:12 他破壞狡猾之徒的奸計,使他們的作為一無成就。
5:13 他使聰明人陷在自己的詭計中,使他們的圖謀全部落空。
5:14 他們白天遇到黑暗,中午摸索,如在夜間。
5:15 上帝拯救窮人脫離死亡;他拯救貧乏人脫離欺壓。
5:16 他使窮人有盼望,叫邪惡的人閉口無言。
5:17 蒙上帝管教的人有福了;全能者的譴責不可忽視。
5:18 上帝包紮他加給你的創傷;他的手擊傷你,他的手也醫治你。
5:19 他時時刻刻要救援你;他要一再地救你脫離災害。
5:20 饑荒的時候,他要養活你;戰爭的時候,他要救你脫離刀劍。
5:21 他使你不受毀謗,不叫你遭受毀滅。
5:22 在饑荒、暴亂中,你笑口常開;你也不怕野獸的傷害。
5:23 你所耕種的田地沒有石頭;田野裏的野獸也不傷害你。
5:24 那時候,你要安居在帳棚裏;你巡視你的羊群,羊都安全。
5:25 你的子孫很多,像草原上的青草。
5:26 你要壽高年邁才進墳墓,像麥子成熟等待收割。
5:27 約伯啊,這是我們所觀察的真理;為了你的好處,你應該採納。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約伯記 4:1-21

約伯記 4:1-21 現代中文譯本
第一對話 (4:1-14:22)
4:1 提幔人以利法發言:
4:2 約伯啊,我若發言,你厭煩嗎?我忍受不了長久的沉默。
4:3 你曾教導過許多人,使軟弱的手臂強壯。
4:4 你的話使快要跌倒的人得到鼓勵,使無力的膝蓋堅強。
4:5 如今災禍臨到你身上,你反而沒有勇氣擔當。
4:6 你的敬虔沒有給你信心嗎?你那無可指責的生活沒有給你盼望嗎?
4:7 想一想,有哪一個無辜的人喪亡?有哪一個正直的人遭殃?
4:8 我看見耕種邪惡散播毒種的人,他們都收割邪惡的後果。
4:9 上帝的氣息消滅他們;他的忿怒使他們喪亡。
4:10 邪惡的人像獅子吼叫,像猛獅咆哮;但上帝敲斷幼獅的牙齒,制止牠們。
4:11 老獅子抓不到食物而死;幼獅子都離散了。
4:12 有一次我聽見了訊息,聲音細微,不容易辨認;
4:13 當我酣睡的時候,像惡夢一般困擾我。
4:14 我恐懼戰慄;我全身發抖。
4:15 一陣微風吹拂在我面上,使我毛髮豎立。
4:16 我看見前面有某種形像,卻無法辨認它是甚麼。這時我聽見從寂靜中傳出聲音說:
4:17 在上帝面前,誰配稱為義人?在創造主面前,有誰純潔?
「在上帝……義人」或譯「有誰能比上帝更公正」。
「在創造主……純潔」或譯「有誰比創造主更純潔」。
4:18 上帝不信賴天上的眾僕;他指出天使們的過失。
4:19 難道他會信賴用泥土造成的生物,那根基在塵土裏,跟蛀蟲一樣被壓碎的人?
4:20 人早上活著,傍晚死了;他永遠滅亡,也沒有人理會。
4:21 他帳棚的繩子斷了;他死了,仍然愚昧無知。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主禱文7-勝過試探

主日禮拜講題:主禱文7-勝過試探 (2011/10/30主日講道大綱)
一、凝聚GEL:(15分鐘)舒適環境、破冰活動
二、榮耀GLORIFY:(20分鐘)為榮耀上帝而唱,生命見證
三、成長GROW:(45分鐘)實踐上帝的話而使生命得到成長
(一)信息傳遞:(15分鐘)馬太福音6:13
講道大綱及筆記欄

一、試探(temptations)與試煉(trials)的差別 
1. 試探與試煉:動機不同,角度就不同
‧約伯所遭遇的是同一件事(伯1:11,23:10)
  撒但的動機是希望他跌倒、失敗,這是「試探」。
  上帝的動機則是希望他成功,這是「試煉」。

2. 寬路(試探)與窄路(試煉) 
‧「你們要從窄門進去;因為那通向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好走的,朝著這方向走的人很多。那通向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難走,找到的人也很少。」(太7:13-14)

3. 篩子(試探,路22:31)與簸箕(試煉,太3:12,亞13:9)
‧「西門,西門!撒但已得到准許來試探你們,要像農夫篩麥子一樣來篩你們。」(路22:31)
‧「我要考驗那殘存的三分之一,使他們純淨,好像銀子被火煉淨一樣。我要試驗他們,像試驗金子,然後他們會向我禱告,我就垂聽。」(亞13:9)
‧「他手裏拿著簸箕,要揚淨榖物,把麥子收進倉庫;至於糠秕,他要用永不熄滅的火燒掉!」(太3:12)

二、陷入試探(into temptation)的三步驟


聖經例子
夏娃
亞干
大衛
耶穌
約翰的警告
經文
3:6
7:21
撒下11:2-4
4:3-13
約壹2:16
sense of body
看見
看見
看見
石頭變麵包
肉體的情慾
desire of mind
喜愛
貪愛
打聽
萬國的權勢
眼目的情慾
sin in action
摘下吃
藏起來
接來同房
跳下去-操縱上帝
今生的驕傲

三、如何不進入試探?如何勝過試探?How not to into temptation? How to overcome temptation? 
「勿得帶阮入佇試」(不叫我們遇見試探),「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

1. 試探常在我們四周,因此我們要遠離它
‧我與眼睛立約,怎能戀戀瞻望處女呢?(約伯記31:1)
‧不可讓魔鬼有機可乘。(以弗所書4:27)
‧雅各的兒子約瑟被賣到埃及,他遇到女主人的色誘,他的方法就是「閃與逃」(創39:12)。

2. 試探常發生在軟弱時,因此我們要警醒剛強
(1)孤單與黑暗

‧「在那裏四十天之久,受魔鬼試探。那些日子,他甚麼東西都沒有吃,日期一過,他餓了。」(路4:2)
‧《中庸》孔子說:「君子慎其獨也」

(2)疲憊與飢餓
‧「要警醒禱告,免得陷入誘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的。」(可14:38)

(3)分房與誘惑 
‧哥林多前書7:2-5「不過,既然有那麼多淫亂的事發生,每一個男人應該有自己的妻子;每一個女人也應該有自己的丈夫。丈夫要對妻子盡夫妻間的責任;妻子也要對丈夫盡夫妻間的責任。妻子對自己的身體沒有主權,主權在丈夫;同樣,丈夫對自己的身體也沒有主權,主權在妻子。夫妻不要忽略對方的需要,除非為了要專心禱告,彼此同意暫時分房;但以後還是要恢復正常的關係,免得你們因節制不了而受撒但的誘惑。」
‧路加福音8:14落在荊棘裏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可是生活上的憂慮,財富和享樂的誘惑,窒息了這信息的生機,不能結出成熟的果實。

3. 撒但斷章取義引用上帝的話,因此我們要更熟讀聖經
‧撒但借用上帝的話說:「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路4:10-11)
‧「蛇對女人說: 上帝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創3:1)

4. 撒但誘惑人單靠自己,因此我們必須專心信賴上主
‧耶穌回答魔鬼:「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帝所說的每一句話。」(太4:4)
‧「要專心信賴上主,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無論做甚麼事,都要以上主的旨意為依歸,他就會指示你走正路。」(箴3:5-6)

5. 撒但要人強奪權柄,因此我們必須謙卑服事
‧「你若向我下拜,我就把這一切權柄和財富都給你;因為這一切都已交給了我,我願意給誰就給誰。耶穌說:「聖經說:『要拜主─你的上帝,惟獨敬奉他!』」(路4:6-8)
‧「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原有上帝的本質,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相反地,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5-8)

結論:陷入試探後,我們該如何脫離邪惡者的手?
一、試探常緊跟屬靈高峰後,因此,更應親近上帝作為我們及時的幫助
‧耶穌就是在受洗,聖靈降臨,上帝跟他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他。」(太3:17)之後,才受到試探。
‧「為了使我不至於因得到許多奇特的啟示而趾高氣揚,有一種病痛像刺糾纏在我身上,如同撒但的使者刺痛我,使我不敢驕傲。」(林後12:7)
‧「要警醒禱告,免得陷入誘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的。」(可14:38)

二、順服上帝生命更新,勝過撒但的誘惑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被抓的時候說:「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太26:53-54)
‧「那麼,你們要脫下那一向使你們生活在腐敗中的「舊我」;那舊我是由於私慾的誘惑而腐化了的。」(以弗所書4:22)
‧換上了新我。這新我,由創造主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不斷地加以更新,能夠完全地認識他。(歌羅西書3:10)

(二)問題討論:(30分鐘)上帝的話向我們說些甚麼?
1. 請分享「試探」與「試煉」有何不同?
2. 你覺得陷入試探的三步驟裡,有哪些常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你會如何警醒?
3. 今天的信息讓你了解到有那些可以勝過試探的方法?你覺得哪一點最受用。


四、出發GO:(10分鐘)
※為設定對象代禱。為本週關懷行動、關懷活動代禱。

五、加速GEAR-UP:(10分鐘)
※傳遞教會消息。小組參與教會服事代禱。為教會事工代禱。

約伯記 3:1-26

約伯記 3:1-26 現代中文譯本
在這一章記載約伯揭開痛苦的面紗。
約伯自咒生辰:十六個咒願(3:1-10)
3:1 約伯終於打破緘默,開口詛咒自己的生日。
3:2-3 上帝啊,願你詛咒我出生的那一天;願你詛咒我成為胎兒的那一夜。
約伯咒詛他的生日。可能有人也會在某種經驗當中,真是不想生存在世上,沒有出生更好。但他們失去地上一切的希望,走近墳墓,他們就會喊叫說:「為什麼我不在出生時就死去呢?」這理由似乎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心太注意短暫與地上的事,卻失去永恆的盼望。既是只想到短暫的世事,對人生就沒有什麼意義可言。
會主心得:信仰最大的考驗就是試探與受苦。有時在某種情形之下我們會英勇地忍受,絕不怨言或流淚。但其實在端正的外表之下,仍有自恃與驕傲。有一種更好的辦法,就是謙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省察自己,燒盡一切的雜質,順服上帝的旨意。在試煉中經驗上帝的同在與救贖。
3:4 上帝啊,願你使那一天變成昏暗。願你不再記念那一日,不再讓光照耀它。
3:5 願它成為幽暗濃蔭的一天。願密雲籠罩著它,黑暗遮住陽光。
3:6 願那一夜被塗抹,不再列在歲月中。
3:7 願它成為孤寂無聊、沒有歡樂的夜晚。
3:8 願那些能召喚海怪的人,那些巫師們出來詛咒那一天。
「海怪」:音譯「利維坦」和合本聖經譯為「鱷魚」,遠古傳說的大怪物,代表混沌的勢力,但被上帝所擊敗(詩74:14;賽27:1)。在遠古的巴比倫和烏加列也有記載類似的海怪,他們對被造世界的存在構成嚴重威脅。遠古傳說法師有能力可以喚醒蟄伏中利維坦,約伯在此求助的對象就是巫師(或譯法師)。
3:9 不要讓晨星閃耀;不要讓黑夜有黎明的盼望。
3:10 要詛咒我出生的那一夜,因它使我遭遇重重患難。
「那一夜」意味著沒有把授精的精液給關在外面,或是指沒有把胎兒關閉起來的那日。古人認為,把一個婦女的子宮關閉或打開的只有上帝,因此這裡所暗示的主詞「它」可做「上帝」。
約伯恨惡誕生:三個為何(3:11-19)
3:11 為甚麼我不胎死母腹?或一出母胎便斷了氣?
3:12 為甚麼母親把我抱在膝上?為甚麼她用奶哺養我?
3:13 要是我那時候死去,如今就得享安息,
3:14 跟重建宮室的君王、統治者同睡,
3:15 跟屋子裏裝滿了金銀的王子闔眼長眠,
3:16 跟流產、未見光明的胎兒同眠。
3:17 在墳墓裏,壞人停止作惡,辛勞的工人得享安息。
3:18 連囚犯也有安寧,不再聽見監工的責罵;
3:19 不分貴賤大小,都在那裏,連奴隸也獲得了自由。
約伯渴望死亡(3:20-26)
3:20 為甚麼讓悲愁的人繼續生存?為甚麼讓憂傷的人仍然看見光明?
3:20-22約伯表達出他對生命不值得留戀。
3:21 他們求死不得;他們寧願進墳墓,不願得財寶。
「他們求死不得」雖然自殺是個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但卻從未列入考慮;死亡也必須是上帝的恩賜,對於現在的約伯而言,這已變成證明祂的良善的唯一可能。
3:22 他們要等到死了,埋葬了,才有真正的喜樂。
3:23 上帝使他們的前途渺茫,從周圍困住他們。
3:23-26約伯開始對上帝表達不滿。
3:24 我以歎息代替食物;我呻吟哀號像水流不止。
3:25 我所害怕的事一一出現;我所恐懼的事偏偏臨到。
約伯在他興盛之時不曾自滿,他小心謹慎,以免喪失神的恩寵(1:5)。然而災禍打擊照樣臨到。
3:26 我沒有平安,得不到安息;我的煩惱沒有止境。

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天堂」在哪裡?聖經中三層天是指甚麼?

「天堂」在哪裡?聖經中三層天是指甚麼? 
從創世記1:1的釋義談起
黃春生牧師

什麼是天堂?天堂又在什麼地方?保羅說,他曾經被帶到三層天去。他說:「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裡的人,十四年前被提到三層天。但是究竟是魂遊向外,還是連身體一起去的我也不清楚。只有上帝知道。」他不好意思說是自己,所以才說好像是別人;他窺見了天堂,面對這些經歷卻無話可說。許多有這種經驗的人,問他到底看到了什麼,他卻沒辦法說個明白,因為在天堂的事物是無法用人類的言語描述的。保羅試著描述他在天堂所看到的,他用了很多譬喻。當我們讀啟示錄的時候,保羅寫了很多「像是什麼、又像是什麼」,講半天我們還是看不懂。到底什麼是三層天呢?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到底有什麼?這是基督教的神話,還是真有其事呢? 

從創世記一開始就說「天有三層」
創世記1:1(希伯來文連結)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這就是第三層天。請問,上帝是第幾天創造第三層天?第零天,也就是還沒有時間之前。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是全本聖經的第一句話,這句話表明出基督教信仰的神觀,即宇宙萬物有一位創造的神。所以,我們所看到、所體驗的一切萬物,都是印證上帝創造的權能。使徒保羅就如此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

「上帝創造天地」希伯來文的意思是指「那天(e-shamayim)」和「那地(e-artaz)」。

「那天」是指天和天上的天(參閱王上8:27;尼9:6;詩148:4),是上帝、天使所在之處。使徒保羅曾經見證說,上帝使他進入「三層天」,第三層天就是指天上的天(有加冠詞的shamayim)

「那地」是指「玻璃海(水晶海、鑽石海)」(啟4:6,15:2),玻璃海下是黑暗的深淵。換言之,創世記1:1乃指上帝創造「第三層天」,也就是還沒有創造時間之前。而時間被創造乃是因為有「晝」、「夜」的出現(參考創世記1:3-5)。

第一天上帝創造了光,第二天才創造了現在說的天空。神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神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創1:7-8) 

所以這邊有兩種天,一個是上帝還沒造光以前的天,接著就是上帝造光以後的天,中文聖經寫作「空氣」。空氣這個字在希伯來文是raqiya,翻成英文就是firmament,是一種固體,意思是天空。這個天空有一個功能,是把水分開。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的時候,地是一堆水,聖經上說「地是空虛渾沌淵面黑暗」。上帝就造了天把水分開。所以,「天」的目的就是把水分開。而天上的水指的不是雲,雲是天下面的水。不要因為翻譯是空氣就誤解了,以為上面是雲,下面是海,這邊的水指的是不同的東西。 

1. 天空:飛鳥浮雲 
到了第四日,神說:天上要有光體,可以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創1:14)所以有了太陽星星月亮,這是在第二層天。要有雀鳥飛在地面以上,天空之中。(創1:20)到了第五日,上帝說天空中要有飛鳥,這是第一層天。 
鳥可以飛的是一種天,太陽所在的是另一種天。還有上帝在創造一切之前的,天父的天,也就是宇宙之外的天。這就是人所無法描述的第三層天。 
總之,第一層天就是藍天白雲、飛機可以飛過,這個叫做─空氣,有飛鳥有浮雲。耶穌說: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太6:26)詩篇寫道:他他用雲遮天,為地降雨,使草生長在山上。(詩147:8) 

2. 穹蒼:日月星辰 
第二層天,就是我們稱為外太空的穹蒼。那裡有星星、月亮、太陽。地球以外的空間,就是第二層天,也就是日月星辰的所在。耶和華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子孫要像天上的星那麼多(創 22:17)。耶穌說他要再來的日子,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太24:29),這裡說的是第二層天。 

3. 天堂:上帝寶座 
聖經裡面提到上帝是住在第三層天,在宇宙以外。無法明確說明「在哪裡」,因為要有空間才能定位,在空間之外我們就無法描述。這個第三層天我們就稱為天堂,上帝在那裡設了寶座。 

所羅門王在歷代志下說,求你從天上垂聽我們的祈求(代下6:39)。這指的不是空氣也不是太空。保羅也說:我立刻被聖靈感動,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啟4:2)。這就是第三層天。 

而第三層天與第二層天中間有一層水,而水在哪裡?
啟示錄說上帝的寶座前有一個玻璃海,隔離了這個犯了罪的世界。啟示錄15:2 我又看見一片好像玻璃的海,攙雜著火。我也看見一些人;他們已經勝過了那獸、獸像,和以數字代表名字的那人。他們都站在玻璃海邊,拿著上帝給他們的豎琴。到末日的時候海就會消失,上帝要把地和天再次合在一起。所以海不是地球上的海洋,而是隔絕人與上帝的玻璃海會消失。(啟22:1)

約伯記 2:1-13

約伯記 2:1-13 現代中文譯本
撒但再試探約伯
2:1 又有一天,天上的神子們再侍立在上主面前,撒但也在他們當中。
2:2 上主問他:「你到哪裏去了?」撒但回答:「我漫游地上,這裏走走,那裏走走。」
以弗所書2:2指出,撒但是「空中掌權者(exousia)的首領(ar-chon)」。經文中的希臘文「aer,空中」是指環繞著地球的大氣;卻不是aither(太空)。甚至在墮落及等候審判的情況裡(彼後2:4),撒但能力所及的範圍也頗廣大,足以使他與天使長米迦勒接觸(猶9),更能夠在他所負責巡察人的行為這事情上,可以與上帝交談。
約伯記所提及撒但站在上帝面前的情景,我們很難解釋。「天上聚會」情景,它是在天堂的那一部分呢?根據哥林多後書12:2可知,共有三重天,因為保羅曾提及他被提升到「第三層」天,目睹天上的榮耀。約伯記第—、二章那兩幕情景,不會發生在最高及最聖潔的那一層天,因為不潔淨及可憎之物都不能進入「神的城」參啟21:27,但也有可能是撒但尚未墮落背叛上帝。但也有可能是在較低層的天舉行,而撒但就來去自如。我個人是傾向理解為「撒但尚未墮落背叛上帝」之前的事,因此牠得以在第三層天。
2:3 上主問:「你注意到我的僕人約伯沒有?世上再也沒有像他那樣的人。他是一個正直的好人,敬畏我,不做任何壞事。你雖然向我遊說,要我准許你無緣無故地打擊他,可是他仍然像以往一樣對我忠誠。」
撒但的試探行動進入了第二循環,與先前的試探一樣。比較1:6-12與2:1-4。
2:4 撒但回答:「『以皮換皮不吃虧』,人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願意捨棄其他的一切。
2:5 現在你若傷害他的身體,看他還不當面咒罵你!」
2:6 於是上主對撒但說:「好吧,他在你的手中,只是不許你殺他。」
2:7 撒但從上主面前退出,開始打擊約伯,使他從頭到腳長了毒瘡。
2:8 約伯去坐在垃圾堆旁邊,拿了一塊瓦片刮自己身上的毒瘡。
2:9 他的妻子對他說:「你到現在還持守你的忠誠嗎?為甚麼不咒罵上帝,然後去死?」
2:10 約伯回答:「你這個女人簡直胡說!上帝賜福給我們的時候,我們高興,他降禍,我們就埋怨嗎?」雖然約伯遭受種種痛苦,他仍然不開口埋怨上帝。
約伯被撒但第二次攻擊以後,他一生當中直與他同甘共苦最忠實的伴侶,終於抵擋不住垮下去了,成為約伯那可怕仇敵的助手!她建議約伯放棄他一貫為人的作風,放棄神、放棄自己的生命。神看為最寶貴的東西,她要約伯來放棄。在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的相互影響是何等的深刻,建立家庭,要夫妻一同長進。我一生面對很多的風波,若不是能夠夫婦二人一同的面對,就早已經失敗了。
撒但認為只要剝奪約伯一切的所有,他就會把神當面的棄掉;但約伯的反應,不單沒有丟棄神,反而更親近衪。他並不把自己當作神,也不視財物為神。神從過往到現在一直是神,他持定這個純正的信仰一直不變;正因他有純正的信仰本質,故而有純正的人生態度及人生觀。
約伯的朋友們來看他
2:11 約伯的三個朋友是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和拿瑪人瑣法。他們聽見了約伯所遭受的種種災禍,決定一同去探望他,安慰他。
聖經並沒有交代約伯與三位朋友之前的友誼狀況。約伯顯然在古代極為富貴顯赫,甚至是個國際性人物,他的朋友們來自三個不同的地方,但這並不能證實以他們為君王的傳說。
提幔是與以東有關的地方(耶49:7,20;結25:13;摩1:12;俄8,9),而以利法是個以東人的名字(創36:11,15),而且那個以利法有個「兒子」提幔(創36:11;參創36:42)。然而,提幔也與亞拉伯的提瑪(Tema)有關聯。
我們無法確定比勒達這個名字在語言學上的族群,但他的家鄉卻可以頗似合理地確認為幼發拉底河中部的一個地方,在楔形文字的經文裏提及,在創世記25:2與亞伯拉罕的一個兒子連在一起。因此,推測他來自幼發拉底河中部。
瑣法這個名字在約伯記之外不曾出現過,我們也無從推測他的族群來源。
2:12 他們遠遠看見了約伯,卻不認得他,等認出是他,就放聲痛哭,悲傷地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又向空中、向自己頭上撒灰塵。
「卻不認得他」此話顯示這三人平時與約伯少來往而有生疏。
2:13 然後他們跟約伯坐在地上,七天七夜不說一句話,因為他們看見約伯的痛苦那麼深重。
七天七夜是為死者舉哀的法定時期,我們看見約伯三位朋友,對於一個身處痛苦中的朋友,沒有什麼話可以說的,這些智慧人深受震懾而啞口無言。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約伯記 1:1-22

約伯記 1:1-22 現代中文譯本
撒但試探約伯
1:1 有一個人名叫約伯,住在烏斯地區;他是一個正直的好人,敬畏上帝,不做任何壞事。
「 烏斯」:這地區的確實地點不詳。
1:2 他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
約伯擁有一個理想的家庭,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兩個數目與它們的總和「十」是希伯來完全的象徵,是蒙上帝恩寵的一個清楚表徵。
1:3 他擁有七千隻羊,三千隻駱駝,一千頭牛,五百匹驢。此外,他有成群的僕人;在東方人當中,他算是首富的了。
1:4 約伯的兒子們經常輪流在自己家裏宴客,也常邀請他們的三個姊妹一起吃喝。
約伯的兒女能夠享受最美好的每一樣事物。對他們快樂生活的一般性描繪是清楚的,但是,譯文中卻很難確保其細節。雖然廣大的家庭非常親密,富家或王室子弟可能每個人都各自擁有他們自己的住宅,未必是已婚的才可以(創25:5,6;士10:4;撒下13:7,14:24,31)。比較約伯記1:18。姊妹們大概仍舊與她們的父母同住。
1:5 每逢歡宴的日期過了,約伯就一早起來,為每一個兒女獻上燒化祭,行潔淨的禮儀。他經常這樣做,因為他想,他的兒女們也許會在無意中侮慢得罪上帝。
作為一家之主的約伯是上帝的祭司。他害怕他們可能會犯的罪──在他們心中咒詛上帝──正是撒但希望約伯陷入的(1:11,2:5),也是他妻子企圖引他去犯的罪(2:9)。
1:6 有一天,天上的神子們侍立在上主面前,撒但也在他們當中。
「神子」與「神的獨生子」不同。「神子們」:在天庭服事上帝的一種超自然的存在。「神的獨生子」是指耶穌道成肉身成為人的上帝。

「撒但」意思是「敵對者」,指反對或敵對人類的一種超自然的存在。
「神子們」也可譯為「萬神」(詩97:7)或「靈」(亞6:5,呂譯;和合本「風」)。當他們聚集在會中時,就構成了「天庭的聚會」(詩82:1,呂譯,參思高;和合本作「有權力者的會」)或「天庭」(詩89:5)或「聖者的聚會」(詩89:7)。既然在以色列人中只有上帝接受了神聖的尊榮,祂的超越是永遠毋庸置疑的。祂主持這個會議,像君王坐在寶座上一樣。當一個人獲准瞥見祂的光輝時,看見天使朝臣環繞著祂(王上22:19;賽6:1;創28:12)
這些「超自然的存在」都僅是矗立在上帝面前的服事者。在舊約聖經中也不曾暗示,在主的領土之外有一個對立之諸靈或鬼魔的領域。甚至連那明亮的晨星(賽14:12,現中、NEB)與那「令人畏懼的基路伯」(結28:14,NEB),雖然擁有駭人的能力,也曾因著驕傲悖逆上帝,而在世界興起罪惡與災禍。而可怕的撒但只不過是上帝眾神子們中的另一個罷了!
延伸閱讀:「天上」是指哪裡?聖經中三層天是指甚麼?
1:7 上主問撒但:「你到哪裏去了?」撒但回答:「我漫游地上,這裏走走,那裏走走。」
1:8 上主問:「你注意到我的僕人約伯沒有?世上再也沒有像他那樣的人。他是一個正直的好人,敬畏我,不做任何壞事。」
約伯是完全、正直的人。對上帝自己而言,約伯的人格是最具吸引力的,也最討祂喜悅的(伯1:8,2:3),斷言他是徹底正直又敬畏上帝,且不做任何壞事。
約伯的良善有兩方面:就像約伯記28:28的智慧一樣,他是虔誠的,他敬畏上帝,像亞伯拉罕一樣(創22:12)。而且他是道德的,從消極方面來描述,他遠離惡事,他拒絕錯誤的事,不只是躲避它而已。當故事進展之時,約伯美好的行為也隨之揭露出來,在他最後的見證達到它的高峰(29-31章),他在那裏堅稱他的成就是眾所周知的事(29章),拒絕任何嚴重的失敗(31章)。他既超過人(4:3-6)所指責的範圍,也超出上帝所指責的範圍(42:8)。
1:9 撒但回答:「要不是有利可圖,約伯還敬畏你嗎?
1:10 你時常保護他、他的家,和他所有的一切。你賜福給他,使他事事順利;他的牲畜漫山遍野,不可勝數。
1:11 現在你若把他所有的都拿走,看他不當面咒罵你!」
1:12 上主對撒但說:「好吧,他所有的一切都在你手中,由你擺佈,只是不許你加害他本身。」於是撒但從上主面前退出。
約伯記中記載約伯是個富翁,不僅生活過得好,人又很正直,上帝很祝福他。聖經形容他:「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上帝非常以約伯為傲,每次跟撒但交會時都會誇獎約伯,因而撒但說:「現在你若把他所有的都拿走,看他不當面咒罵你!」(伯1:11)但上帝對約伯有把握,允許撒旦試驗他。約伯後來也說:「他知道我的每一腳步;如果他考驗我,就會知道我純潔。(和合本: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他試驗我之後,我必如精金。)」(伯23:10)由此可知,一個考驗包含兩個面向,若是受不了就會垮掉,被毀棄,另一面則是通過考驗,熬煉後變得更好。約伯所遭遇的是同一件事,但撒但跟上帝的動機卻相反。撒但的動機是希望他跌倒、失敗,這是試探;上帝的動機則是希望他成功,這是試煉。同一件事,因兩種不同的動機,造成兩個不同的角度。
關於「試探、試煉」的翻譯,同一個希伯來文(0974 bachan {baw-khan'})在約伯記23:10翻譯為試驗(trials),在詩篇95:9翻譯成試探(temptations)。令人玩味的是,聚會所的恢復本聖經索性將詩篇95:9翻成「試探我,試驗我」,二個都翻。

約伯喪失兒女和一切財產
1:13 有一天,約伯的兒女們都在大哥家裏歡宴飲酒,
1:14 有報信的跑來報告約伯:「牛正在田裏耕犁,驢在一旁吃草的時候,
1:15 示巴人突然來襲,把牲口都搶走了,殺了你所有的僕人,只有我一個人逃脫,來向你報信。」
 「示巴」:從南方來,靠游蕩劫掠為生的部族。
1:16 他還沒有說完,另一個僕人跑來,說:「雷電從天而降,擊殺了羊群和牧羊人,只有我一個人倖免,來向你報信。」
1:17 他還在說話的時候,又有一個僕人上來,說:「迦勒底人分三隊襲擊我們,把駱駝搶走了,殺了你所有的僕人,只有我一個人逃脫,來向你報信。」
「迦勒底」:從北方來,靠游蕩劫掠為生的部族。
1:18 他還沒有說完,另一個僕人跑來,說:「你的兒女們正在大哥家裏歡宴飲酒,
1:19 有暴風從曠野那裏颳來,把屋子吹倒,屋裏的人都被壓死,只有我一個人倖免,來向你報信。」
1:20 於是約伯起來,悲傷地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剃掉頭髮,伏在地上敬拜,
約伯的內在是敬畏上帝的,他撕裂衣服表達悲傷,剃髮表達懺悔,也許是為了兒女的死傷替贖與獻祭。他的代求行動──獻上燔祭來恢復他兒女們的聖潔──這讓我們看到他彷彿是祭司。
1:21 說:「我空手出生,也要空手回去;上主賞賜的,上主又收回。上主的名應當受稱頌!」
1:22 雖然有這一切遭遇,約伯並沒有犯罪,沒有埋怨上帝。

約伯記簡介

約伯記簡介
舊約聖經在分類上大致分成四大部份,就是法律、歷史、先知、諸書。
1. 法律:五經(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等五本)。
2. 先知書:分成兩大部份:
a. 前先知書:包括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上‧下、列王記上‧下。
b. 後先知書:從以賽亞書到瑪拉基書。
3. 歷史書:以斯拉記、尼希米記、歷代志上‧下、以斯帖記、耶利米哀歌、路得記。
4. 諸書:又稱為『聖卷』或『智慧書』:約伯記、詩篇、箴言、雅歌、傳道書。

約伯的名字,取阿拉伯文的字根是「悔改、回轉」的意思,取希伯來文字根的意思則是「受逼迫」。這個名字反映出本書的神學意涵,人是極卑微、有限,只有當人回轉向神時,才會發現上帝的偉大是人所無法測度的。而當人被邪惡力量所逼迫時,回轉向神則必釋放與救贖。

與其他的智慧書一樣,約伯記裡面也有許多的詩歌文體。其寫成的背景不詳,內容主要探討義人受苦的意義。約伯是義人(結14:14),完全正直,敬畏上帝,遠離惡事,卻遭極大的災難,失去財產、兒女、健康、地位、尊嚴,他想找出原因,便和朋友有幾次的對話。這些對話,只讓自己更加迷惑,受創更深。然而,這事出於上帝,上帝在約伯身上有奇妙的旨意,只有當約伯親眼看見上帝,他的問題才得著解答。表面上,好像撒但攻擊約伯,使他受苦;但自始至終,約伯都不提撒但,約伯只向上帝傾訴苦情。

約伯記是一首古老的長詩。英國大詩人丁尼生(Alfred Tennyson)曾譽它為古今最偉大的詩。聖靈就借重這般特殊的文學體裁,來描繪並刻劃出上帝在約伯身上那像詩一般的工作。以弗所書2:10說:「我們原是祂的工作!αὐτοῦ γάρ ἐσμεν ποίημα.」英文中「詩」這個字原來就是從這一節中的「工作」這個ποίημα希臘字衍生出來的。所以,英國名牧邁爾博士(F.B.Meyer)說:「我們的一生原是祂的詩!」

一、約伯受試煉 
從約伯記的記載裡,我們知道約伯受「試煉」乃在上帝容許的範圍內,目的不是叫人跌倒,而是要他得賞賜。一切都在上帝的掌控中,祂若不允許,人的一根頭髮都不會掉落。上帝所做的,盡都良善,都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1.上帝與撒但對話:表面上是撒但在激動上帝來試煉約伯,其實是由上帝所發動,上帝要提昇對約伯的賞賜,允許撒但計謀攻擊約伯,雖撒但充滿惡意,但上帝使惡化做善。 
2.試探與試煉:苦難臨到,若體貼肉體私慾,就陷入試探而跌倒。若心向著上帝,苦難則成與我們有益的試煉。試探人的是撒但,叫人體貼私慾而犯罪滅亡(雅1:13-15;太4:3)。但上帝不試探人,祂試煉屬祂的人,目的是要除掉裡面的渣滓(伯23:10),在試煉中仍然看顧保守(申8:1-3; 林前10:13),最終是要他們得賞賜(雅1:12)。 

二、約伯與朋友對話 
約伯的朋友有很豐富的知識,他們從哲學、歷史、神學、自然、道德、科學的角度來探討苦難的意義,大家看法大同小異,都把上帝的作為侷限在人理性與感性的經驗裡。 
(一)第一次對話:約伯發抒內心的苦,先是抱怨被生下來,後是求死,非常消極,引發三個朋友與他對話,指出受苦的原因,乃是人犯了罪。這樣的說法適用於一般常理,但不適用於屬上帝的人,上帝的旨意是超過人所能測度的。
1. 以利法:代表屬靈的經歷,像是一個哲學家,把問題剖析得十分透徹。 
2. 比勒達:代表歷史、傳統看法,是客觀真理,不能解釋特殊主觀的經驗。 
3. 瑣法:代表主觀見解,黑白分明的律法主義,從審判官的角度來看約伯。 

(二)第二次對話:三個朋友均認定約伯犯罪,約伯感覺被朋友二度傷害所苦待,被上帝嫌棄,被人藐視。約伯為自己辯護,不認為自己有錯,指出災難臨到他是出於上帝。 

(三)第三次對話:對話愈來愈激烈,朋友稱他為惡人,犯了大罪。約伯無法接受,竭力辯解自己的無辜,並希望在上帝面前陳明他的案件,只是上帝不予理會。 

(四)約伯的結論:約伯陳述他的行為,果真完全正直,自以為義。並為自己苦情辯護,上帝讓不公義的事臨到他,就認定上帝為不義,因此,三個朋友不再和他說話。 

(五)以利戶評論:年青人以利戶插嘴(32-37章),他觀察約伯和三個朋友的對話,他指出他們的問題,但沒有提出解決之道,卻引發錯誤的結論:「上帝不顧念他們」(參考約伯記37:24) 

三、約伯得獎賞 
約伯在苦難中,沒有離棄上帝,他仍然仰望上帝,上帝就向他顯現,祂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上帝所做的盡都奇妙,祂的旨意是叫屬祂的人得著榮耀的恩典(弗1:5-12)。 

1.上帝的顯現:當人的活動(對話)使上帝的旨意暗昧不明,上帝就介入向約伯啟示,上帝並未解答約伯的疑惑,反而問約伯許多問題,這些問題至今無人能答。 

2.約伯的懊悔:當約伯親眼看見上帝,意識到自己卑微渺小,明白上帝的旨意不能攔阻。他懊悔,厭惡自己,他自以為可誇的義,都成可厭棄,一點都不能誇口。 

3.約伯的恢復:故事有美好的結局(羅8:28),約伯為三個曾得罪他的朋友祈禱,他的心裡沒有苦毒,上帝就使他從苦境轉回,不僅恢復過去的尊榮,也賜他比從前所有的加倍(亞9:12),這預表忠心的僕人得與主同在榮耀裡(太25:20-21)。

本書的年代
詩歌文體的描述一向被視為年代久遠的著作,因為方便於朗讀背誦,經由口傳而遺留下來。因此,許多學者認為本書應該介於主前二十世紀至十世紀之間,也就是距今四千年至三千年以前。這段期間包括口傳、背誦,再到後來的文字化,直到主前十二世紀。因為19:24等五處提到了鐵器的使用,而鐵器時代約略在主前十二世紀才開始。
此外,本書提及「示巴人」的侵襲(1:15)、與「迦勒底人」的擄掠(1:17),這兩個民族是主前二十至十世紀之間的近東游牧民族。所以,可以推論本書的來源大概就是主前十世紀。至於何時成書,或第一本約伯記何時完成已經是不可考的事。

大綱
一、散文體的序幕(1:1-2:13)
1. 主要人物介紹(1:1-1:5)
2. 第一幕
  第一景-天堂(1:6-12)
  第二景-地上(1:13-22)
3. 第二幕
  第一景-天堂(2:1-6)
  第二景-地上(2:7-10)、友人上場(2:11-13)

二、詩體的對話(3:1-42:6)
第一回對話
約伯(3)
以利法(4-5)

約伯(6-7)
比勒達(8)

約伯(9-10)
瑣法(11)
第二回對話
約伯(12-14)
以利法(15)

約伯(16-17)
比勒達(18)

約伯(19)
瑣法(20)
第三回對話
約伯(21)
以利法(22)

約伯(23-24)
比勒達(25)

約伯(26-27)
27:7-23可能是瑣法的話
約伯的結論
約伯(28)


約伯(29-31)

以利戶的插嘴
32:1-5散文
32:6-37:24詩體

與上帝對話1
上帝(38:1-40:2)
約伯(40:3-5)
與上帝對話2
上帝(40:6-41:34)
約伯(42:1-6)

三、散文體的結語(42:7-17)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以斯帖記 10:1-3

以斯帖記 10:1-3 現代中文譯本
亞哈隨魯和末底改的功績
10:1 亞哈隨魯王強徵王國沿海地帶以及內陸地區的人民服勞役。
10:2 他所有的豐功偉績,以及他提拔末底改的事,都記載在波斯和米底亞王的官方史錄上。
亞哈隨魯王會想到拿史錄來讀,看到他是一位很重視歷史資料的國王,這對他統治帝國是相當有幫助的。一個聰明的國王,是知道記錄歷史的。只有昏庸的國王或統治者才會對歷史漠視,或是破壞歷史資料。
亞哈隨魯王將發生在他身上的事,很清楚地將太監想要謀害他的事寫在官方的史錄上,後來當他看到史錄的時候,才想起曾發生過的事,也因此改變了原本可能發生的另一件謀害的事件。因為有記載在史錄上,使他知道過去歷史的真相。我們也看到宰相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將猶太人這個重要的民族存亡之歷史經歷寫在書上,讓後代的人時刻知道曾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以及民族之間的大事,並且可以用來教導後代子孫,永遠不會忘記。這就是歷史的重要性和功勞。 
寫下歷史、保存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知道記下真確的歷史,才會使後代的子孫得到益處,因為真正的歷史,會幫助我們清楚知道,該走的路是甚麼方向,該做的事是哪些。
10:3 猶太人末底改的地位僅次於亞哈隨魯王,深受猶太同胞的尊崇和愛戴;因為他為同胞爭取福利,也為他們的子子孫孫謀求和平幸福。
末底改替代了哈曼的宰相位置,他利用宰相的職位特別照顧自己的猶太同胞,這就如同他曾對自己的養女王后以斯帖所說過的話:「誰知道,也許你被安排作王后正是為了這時刻!」他現在當宰相,就是為了要照顧在波斯帝國境內所有的猶太人而準備的。
但是,此種狹隘的民族主義並非合神心意,神的心意是要「我要藉著你賜福給萬民」(創12:3;徒3:25;加3:8)。

以斯帖記 9:1-32

以斯帖記 9:1-32 現代中文譯本
以斯帖記全文沒有出現「上帝」或上帝的名字「耶和華」的記載,乃是作者有意凸顯對「大屠殺」的歷史批判。原本受壓迫者出頭天之後,反倒成為迫害者。而以「殺戮、滅絕」,甚至連敵對的妻子兒女也加以滅絕,奪取他們的財物。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現代的國際社會,必定會引起極大反彈,更不用說像波斯帝國亞哈隨魯王還將這種殘酷的手段公告全國,允許他們的人民,甚至是部隊做出這樣殘酷、無人性的行為。不過這種情形是發生在極權、獨裁的國家,引起的反彈就不會那麼大。
近代歷史中,曾發生諸多大屠殺,如:1915年土耳其屠殺境內亞美尼亞族;1937年日本在南京大屠殺中國人;1940年卡廷大屠殺,蘇聯史達林下令屠殺波蘭戰俘;1941年希特勒興建集中營,屠殺600萬以上猶太人;1947年台灣228事件,中國國民黨軍隊屠殺台灣本地人;1960年代中國文化大革命,中國人殺中國人;1980年韓國光州大屠殺,獨裁政權鎮壓學生;1980年高棉的「赤棉游擊隊」大肆屠殺異己、殘害自己同胞;1989/6/4六四天安門事件,獨裁政權鎮壓學生;1994年發生在非洲盧安達的種族大屠殺事件。 
戰爭,無論它的理由是多麼地堂皇,都會使大家生活在不安寧的環境中,沒有一個人是戰勝者,或是勝利者。就像德國政府至今還得為第二次大戰期間對猶太人,和對其他族群的人民所造成的傷害繼續賠償,它最近就成立了一個金額高達一百億馬克(合五十二億美元)的基金,作為賠償多達二百三十萬仍活著的第二次大戰期間的所謂「納粹奴工」,這些奴工大多是來自東歐與中歐的非猶太人。 
上一代的人所造成踐踏人命的後果,這一代的人卻要為此付出代價,就像以色列人民和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之間關係一樣,幾千年來就是不斷地打打殺殺,一個新生命才剛出生,就得被迫面對戰爭、飢餓等死亡的挑戰、威脅。這樣的生命豈不是非常違背上帝原先創造的本意? 因為上帝創造人的生命,為的是要延續生命,不是要殺戮、滅絕。創世記第四章提供一則很好的題材:亞當的兒子該隱,因為殺死他的弟弟亞伯,被上帝驅逐,上帝並且表示不再見他的面(創世記4:14)。
以惡報惡的慘劇(9:1-10)
9:1 十二月,就是亞達月的十三日到了;這是王通告生效的日子,也是猶太人的仇敵本想要制伏他們的日子。可是,那一天,猶太人反倒勝過了他們。
9:2 猶太人在全國各城的猶太區組織起來,攻擊想害他們的人。各地的人都怕他們,沒有人能夠抵抗他們。
「各城的猶太區」或譯「各猶太人的城市」。
9:3 事實上,所有的省級官員,包括省長、行政首長,和王家代表都幫助猶太人,因為他們怕末底改。
9:4 全國的人都知道:現在末底改在王宮是一個很有權勢的人,而且他的權勢還在擴大。
9:5 因此,猶太人可以隨心所欲對待他們的仇敵;他們用劍攻擊敵人,屠殺他們。
在8:9提到,在三月的時候,末底改發出以國王印章簽名的詔書給所有波斯帝國境內的猶太人,和波斯帝國一百二十七省的省長和行政長官,告訴他們國王已經准許猶太人「武裝自衛」保護自己免受仇敵的攻擊。甚至允許他們遇到攻擊的時候,「可以反擊、殺戮、滅絕那些人,連他們的妻子兒女也可以滅絕,並且奪取他們的財物」(8:11)。
可以反擊的條件是「他們遇到攻擊的時候」,而不是讓猶太人主動去攻擊那些敵視他們的人,這點是非常清楚的。但是我們9:1-5裡看到的卻不是這樣,而是猶太人在解讀這份詔書的時候,逕自看成是他們可以主動去攻擊那些想要敵對他們的人。猶太人不是用「自衛」,而是用「主動攻擊」來取得「反倒勝過」他們的仇敵(9:2)。尤其是猶太人抓住這個機會,將自己組織起來,也就是開始進行有計畫的報復行動。
會主心得:整個事件的發展,是和原來王后以斯帖請求國王亞哈隨魯赦免猶太人被消滅的情形完全不同了,因為9:3說大家都怕末底改,因為他的權勢一再升高,且是還繼續在擴張中。這就讓我們想起一句名言:「絕對權力,絕對腐化。」自古迄今都是如此,人就是如此的軟弱,往往會以為自己很有能力,很有公義,很有良知。但是,卻常常忘了自己是人,有能力上的限制、知識上的無知、慾望上的失控等等,使人在動機上可能是好的,卻會做出很糟糕的事,或是在思考上因為不夠周全而陷入盲點,使自己失去正確的方向,和應該採取的動作。也因為這樣,往往因為一不小心,就會使許多人的生命因此受殘酷的折磨,更多的家庭因此遭到連累。
9:6 猶太人在首都書珊城就殺了五百人,
9:7-10 其中有哈曼的十個兒子:巴珊大他,達分、亞斯帕他、破拉他、亞大利雅、亞利大他、帕瑪斯他、亞利賽、亞利代、瓦耶撒他。哈曼是哈米大他的兒子,是猶太人的仇敵。但是猶太人沒有奪取他們的財物。
勿忘記歷史慘劇(9:11-19)
9:11 當天,書珊城被殺的人數呈報到王那裏,
9:12 王就對王后以斯帖說:「猶太人單在書珊一城就殺了五百人,包括哈曼的十個兒子在內。至於其他的省份,他們一定也殺了不少。你現在還要甚麼?告訴我,我也一定賜給你。」
9:13 以斯帖回答:「我若蒙陛下的恩寵,明天請讓書珊的猶太人再照今天所做的去做,並且把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體掛在絞刑架上。」
當猶太人在哈曼的脅迫下,用禁食祈禱尋求上帝憐憫、幫助他們解除生命危險時,他們是得到了。然而,當他們得到平反機會後,不但沒有用仁慈、寬恕的態度對待敵視他們的人,相反的,王后以斯帖在得到國王的詢問是否還有甚麼要求時,竟然是說要在書珊城再多加一天的時間進行大屠殺,可看出她心中的怨恨實在很深,很想將書珊城裡所有的仇敵都完全消滅的樣子。但是我們知道,我們不可能用人的力量完全消滅所有的仇敵,因為仇敵往往是來自人的眼睛看不見的地方。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表面看到、聽到,或是感覺到那個人「可能」對我很好、不錯,但是,我們無法真正知道他人內心所想的一切。因此,當王后以斯帖再次要求國王亞哈隨魯給猶太人多一天的時間進行滅敵時,雖然國王同意了,卻也引起許多人因為害怕而加入了猶太籍。
會主心得:使徒保羅教導我們:「不要以惡報惡;大家看為美好的事,要踴躍去做。」(羅12:17)耶穌也教導我們:「你們聽過有這樣的教訓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但是我告訴你們,不可向欺負你們的人報復。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讓他打吧!有人拉你上法庭,要你的內衣,連外衣也給他吧!」(馬太福音5:38-40)
9:14 王就照此下令;命令在書珊城公佈了。哈曼十個兒子的屍體被掛在絞刑架上公開示眾。
9:15 亞達月十四日,書珊城的猶太人再次聚集,在城裏殺了三百人,但他們仍然沒有奪取財物。
9:16 其他省的猶太人也組織起來保衛自己;他們為了除滅仇敵,殺死了恨他們的人共七萬五千名,但是都沒有下手奪取財物。
9:17 這事發生在亞達月十三日。第二天,十四日,他們不再殺了,定這一天為歡宴的日子。
9:18 書珊城的猶太人卻定十五日為歡慶的節日;因為他們是在十三、十四兩天殺仇敵,在十五日停止的。
9:19 因此,住在小村鎮裏的猶太人遵守亞達月十四日,把它定作歡宴的假日,互相贈送禮物。

從歷史得到反省(9:20-10:3)~普珥節的緣起
9:20 末底改把這些事都記錄下來,發送信件給全亞哈隨魯王國遠近各省的猶太人,
9:21 告訴他們,每年都要遵守亞達月十四日和十五日為節日,
9:22 因為這兩天是猶太人除滅仇敵的日子;這個月是猶太人轉悲痛絕望為歡喜快樂的月份。他們要守這節日,歡宴慶祝,互贈禮物,並且救濟窮人。
以斯帖記這本經書最主要的目的是在說明普珥節的由來,就是每年的猶太曆十二月(亞達月)十十四、十五日兩天,因為他們從被仇敵殺死的邊緣得到機會,「反倒」過來變成仇敵被他們殺死,解除了生命死亡的威脅。末底改將此件事記錄下來,並且要求所有的猶太人都要遵守這個節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是要讓猶太人記住歷史,不要忘記歷史的慘劇。
9:23 猶太人都遵從末底改的指示,因此,慶祝這節日就成了每年的慣例。
9:24 猶太人的仇敵,亞甲人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曾陰謀剷除猶太人。他用抽籤(又叫抽「普珥」)來決定一個日子,要消滅猶太人。
9:25 但因以斯帖到王那裏懇求,王就頒佈命令,使哈曼自遭要加害猶太人的命運─他和他的兒子都被掛在絞刑架上。
9:26 這就是這節期叫做「普珥」的由來。猶太人因為末底改所寫的信和他們所經歷的一切,
9:27 就為自己、他們的後代,和那些可能歸化他們的人定了一個規矩,要遵照末底改的指示,每年記念這兩日。
9:24-26將普珥節的由來再次簡述一次。9:27似乎暗示有些人並不遵守此節日,因此才需要強硬的規定,連歸化為猶太人的人也要遵守這節日,並且還得由王后以斯帖也寫封信來強化末底改的信的公信力。這暗示了對許多歸化入猶太籍的人來說,是因為恐怕遭遇報復,或是逃避大屠殺的危險,才考慮加入猶太籍,並不是因為誠心誠意要成為猶太人,因此,守這個含有血腥的節日,且要慶祝歡樂,實在是非心所願。此外,這個節日並沒有在聖經其他的經典中,例如先知的作品中被提起、出現,因此,並不是被猶太人普遍接受、遵守。極可能僅在被擄四散的猶太社區中被遵守。後來這節日被歸回的百姓所遵守,在這一天,他們會贈禮給更需要的人(9:22)。
會主心得:整個屠殺事件最後演變成「普珥節」,互贈禮物,並且救濟窮人,這一點或多或少也使這一件惡事有了美善的結局。直到如今,以色列人還是將此節日定為國定假日,並在這節期中分贈禮物比自己更為需要的人。這算是一種慘痛歷史的反省吧!彼得前書3:9教導我們說:「不要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相反地,要以祝福回報,因為上帝呼召你們的目的是要賜福給你們。」保羅也教導我們說:「要謹慎,誰都不可以惡報惡,要常常彼此關心,為別人的好處著想。」(帖前 5:15)
9:28 無論在哪一省哪一城,每一個猶太家庭要世世代代永遠記念遵守這普珥節。
9:29 亞比亥的女兒─王后以斯帖也寫了一封信,以王后的權威支持末底改所寫那封有關普珥節的信。
9:30 這信是寫給亞哈隨魯王治下的一百二十七省所有的猶太人。信中祝猶太人和平、安全,
9:31 並且指示他們和他們的後代要照規定按時遵守普珥節,像他們遵守禁食和哀哭的規定一樣。這是末底改和王后以斯帖共同發出的命令。
這一節提到他們遵守普珥節的時候,需要禁食。禁食是很嚴肅的事,不是隨便,因那是以生命的全部力量在向上帝「抗議」、「控訴」。因普珥節是從死亡到重生,因此,歡樂之際就要先記得面對死亡威脅的感受,所以需要禁食。而這禁食就是在十二月十三日舉行,然後在十四、十五兩天舉行慶祝宴席。這樣前後三天,剛好與王后以斯帖曾要求大家為「她禁食禱告,三天三夜不吃不喝」(4:16)相對應。
9:32 以斯帖的命令確立了普珥節的規例;這命令記錄在書卷上。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以斯帖記 8:1-17

以斯帖記 8:1-17 現代中文譯本
猶太人的反擊
生命因上帝而翻轉(8:1-8)
8:1 當天,亞哈隨魯王把猶太人的敵人哈曼所有的財產都給了以斯帖。以斯帖告訴王,末底改是她的親屬。從那時起,末底改獲准進到王的面前。
在古時候,如果被判定有圖謀國王罪刑的人,幾乎可以說會被抄家滅族,這樣的案例在中國帝制時代並不是新鮮事。雖然在這裡並沒有說明亞哈隨魯王是這樣處置宰相哈曼的家族,但是這裡說將他的所有財產沒收,並將之交給以斯帖,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因為所有的財產被沒收後,他的家族或是家裡的人就很難過生活了。
8:2 王把從哈曼那裏追討回來的印章戒指取下來,給了末底改。以斯帖也委派末底改管理哈曼的財產。
8:3 後來,以斯帖又俯伏在王腳前,哭著哀求王,請王制止亞甲人哈曼要滅絕猶太人的陰謀。
8:4 王向以斯帖伸出金杖,以斯帖就站起來,說:
8:5 「我若蒙陛下的恩寵,陛下關心我,覺得我的請求是妥當的,就請下一道御旨,撤消哈曼發出的命令。亞甲人哈米大他的兒子哈曼發出的命令是要滅絕國內所有的猶太人。
8:6 我怎能忍心看著我的同胞被滅絕呢?我怎能忍心看著我的親屬被殺害呢?」
8:7 亞哈隨魯王對王后以斯帖和猶太人末底改說:「就這麼辦吧!為了哈曼殺害猶太人的陰謀,我已經吊死了他,又把他的財產給了以斯帖。
8:8 但是,用王的名義發出的通告,上面有王的印,是不能撤消的。不過,我准你們按照你們的意思發通告給猶太人;你們也可以用我的名義發出,並且蓋上王印。」
誰同意族群大屠殺?(8:9-14)
8:9 於是,在三月,就是西彎月的二十三日,末底改召來王的書記,要他們發通告給猶太人,以及從印度到古實共一百二十七省的省長和行政官員。這通告是用各省的方言和猶太人的語文寫的。
8:9-14和3:12-14的通告內容相似。其中惟一的差別是在8:9特別強調,除了用各省的方言之外,還加上了「猶太人的語文」。上次是因為要消滅猶太人,所以沒有特別說明是否有「猶太人的語文」,現在是要幫助猶太人脫離危險,可以自行武裝起來抵抗要殺害他們的人,因此詔書是除了各省的省長和行政官員外,也是要發給猶太人看的,所以特別強調國王的詔書中,也有「猶太人的語文」。
西彎月是巴比倫月曆的三月,也就是陽曆六月。上次是在「正月」發出詔書,現在則是經過了三個月後再發一次詔書。換句話說,這兩次詔書之間已經有了三個月的時差了。
8:10 末底改用亞哈隨魯王的名義,蓋上王印,頒佈這份通告,並且命令送信的人騎上皇家最快速的馬去傳遞。
8:11 這通告說,王准許各城市的猶太人組織起來自衛。無論受到哪一省哪一國的武力攻擊,他們都可以反擊、殺戮、滅絕那些人,連他們的妻子兒女也可以滅絕,並且奪取他們的財物。
在波斯帝國的國家機器裡,王同意猶太人組織「自衛」,甚至是殺害對敵。反正死的不是波斯人,而是猶太人和馬其頓人的族群衝突。就像清朝時期的台灣一樣,清朝政府放任漢人(泉州、彰州、客家)欺負平埔族。後來的族群衝突演變成漢人內部的族群衝突,泉州、彰州人聯合起來打客家人,之後泉州、彰州人也彼此內鬥。之後,清國官逼民反: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甚至,清國招募許多所謂的「義民」來消滅反對勢力,之後褒揚站在清國政府一方的民兵,賜地「嘉義」給所謂的「義民」。
「他們都可以反擊、殺戮、滅絕那些人,連他們的妻子兒女也可以滅絕,並且奪取他們的財物」很明顯的,這是採取「報復」的手段,而這一點也是這本經書受到相當質疑的地方,尤其是這裡並沒有說明他們可以攻擊的對象是甚麼人,如果攻擊他們的人是波斯人呢?國王會同意他們對統治者自己的人民發出攻擊嗎?且對象是普遍的,不是單一個人像哈曼這樣的,照理說,這是不太可能的事。
以斯帖記全書沒有提到「上帝」或上帝之名「耶和華」,因此也曾有猶太聖經學家,認為這本書不該列為「聖經」神聖的經典。更有猶太聖經學家認為認為全書沒有提到「上帝」或上帝之名「耶和華」,乃是因為上帝不認同猶太人順應國家機器的命令,展開「族群的大屠殺」。
會主心得看這一段經文,我們需對照耶穌的教導。耶穌在主禱文中教導我們,「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6:12)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先要饒恕得罪你們的人;這樣,你們的天父也會饒恕你們的過錯。」(11:25)甚至,使徒保羅也提醒我們:「不要以惡報惡;大家看為美好的事,要踴躍去做。(羅12:17) 所以,不要被惡所勝,要以善勝惡。(羅12:21)仇恨只會增加更多的仇恨,對於社會的和諧沒有任何幫助。只有寬恕才能尋求和平的來臨。
當亞哈隨魯王將心中懷有惡意的宰相哈曼給處死之後,他並沒有想到進一步地採取任何行動,而以斯帖還持續關心她的同胞猶太人的生命安全,這原本也是她設宴席請亞哈隨魯王和哈曼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國王亞哈隨魯能將他所頒佈的屠殺猶太人詔書撤銷。但是,波斯帝國的法律規定,已經公佈的詔書無法取消時,國王為了取悅王后以斯帖,以一紙新的詔書來「抵銷」舊的詔書,這應該是一個好機會,使猶太人得到生存機會。可惜的是我們看到從危險中脫離,且得到權位的末底改不但沒有用更寬大的胸襟來對待別人,反而在以亞哈隨魯王之名頒發的詔書中,竟然是用「反擊、殺戮、滅絕」來對待那些敵對他們的人,甚至「連他們的妻子、兒女也可以滅絕,並且奪取他們的財物」。報復所帶來的結果是,當這詔書傳到波斯各省去公佈後,引起「當地許多的人因害怕猶太人就入了猶太籍」,其實報復的手段將為後代子孫的生存埋下了不安的種子,實在值得我們警戒。
無論在甚麼地方,或是甚麼民族都一樣,仇恨只會帶來更多的冤屈和殺戮,不會帶來和平。要想得到和平,沒有簡便的捷徑,惟一的一條通道就是寬恕。我知道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也不是容易做得到的事,特別是對那些受過災難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但是我知道,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這句話是我們最好學習的金句:「父親哪,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曉得自己在做甚麼。」(路加福音23:34)
8:12 這通告適用於全國各省,在十二月,就是亞達月的十三日、原定殺滅猶太人的那一天生效。
8:13 這通告要像頒佈法律一樣公佈出去,使各省的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樣,猶太人可以準備好,在那天向他們的敵人報仇。
8:14 於是,送信的人奉王的命令,騎上王家快馬,奔馳傳遞通告;這通告也在首都書珊公佈了。
8:15 末底改穿著藍色白色的朝服,披上紫色麻紗的披肩,戴著金的冠冕離開了王宮;書珊城的街頭巷尾都充滿了快樂的歡呼。
末底改的官職相當高;他穿的是藍白色朝服,這都是在表示高貴的顏色,尤其是他披的是「紫色麻紗的披肩」。當時「紫色」是相當貴重的顏料,必須潛入地中海的海底採取深海貝螺,然後將之曝曬在陽光下,等貝螺吐出唾液,趕緊將之伴著絲線攪染。而通常只會派奴隸潛下海底,能夠生還者不多,因為沒有潛水設備。因此,能夠穿紫色衣袍的人,只有大富貴的人,或是國王之類的。再者,麻紗,這是當時埃及最出名的手工織品,屬於高級的衣料。
耶穌基督在路加福音16:19的比喻中,形容那位富人的穿著就是像這樣的紫色袍和細麻衣服(參考和合本譯本,現代中文譯本譯為「華麗的衣服」,看不出這位富人穿著的貴重,和他富有的身價)。
8:16 對猶太人來說,這真是歡喜、快樂、欣慰、光榮的事。
8:17 王的通告傳到各省各城,猶太人讀到了,就充滿歡喜快樂,歡宴放假來慶祝。許多當地的人因怕猶太人就入了猶太籍。
當亞哈隨魯王為了讓猶太人能保護自己免於被屠殺的危險,頒發詔書給所有的猶太人和全國各省的行政長官,允許猶太人可以「武裝自衛」時,他們卻用「反擊、殺戮、滅絕那些人,連他們的妻子兒女也可以滅絕,並且奪取他們的財物」,這樣的方式來「自衛」,這是很危險的做法,就像我在前面所說的,這已經不是「自衛」,而是「報復」,因為這樣的結果雖然是為猶太人帶來「歡喜、快樂、欣慰、光榮」,可是卻換來「許多當地的人因怕猶太人就入了猶太籍」,這對於族群的和諧相處絕對不是好事,對整個社會和平運動只是徒增更多的障礙。
會主心得我們應該知道人類的歷史沒有永遠是強勢的民族,也沒有永遠都是弱勢的族群。如果因為自己的強大、有力,造成弱勢者的膽怯,這樣的社會並不是健康的社會,因為有一天,當輪到自己變成弱勢,而別人也用相同的態度還擊時,自己就會感受到生存的不安全感,那樣「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惡性循環,只會使生命帶來痛苦,不會有喜樂。很可惜的是猶太人藉由末底改之手頒下的詔書,沒有從哈曼的事上學到反省,他用相同的手段對待哈曼所屬的族群,或是其他不喜歡猶太人的人,這樣採取「報復」的手段,從表面上看來是「武裝自衛」,卻造成「許多當地的人因怕猶太人就入了猶太籍」,這就埋下了往後猶太人與他族人打打殺殺的後果,實在很可惜。今天台灣遭受中國二千顆飛彈的威脅,也使得有些人因害怕而認同中國,這樣的結果最終將使人尚失獨立的人格與自由,這不是基督信仰所容許的。
基督徒應該清楚的認識:我們的存在不是要造成別人的擔憂、害怕,而是要使別人因著我們感受到生命的喜悅,這點認識是非常重要的。正如,耶穌所帶來的祝福,「來吧,所有勞苦、背負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跟我學,因為我的心柔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以得到安息。我的軛是容易負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馬太福音11:28-30)耶穌基督是這樣告訴跟隨他的人,生命沈重的負擔可以在他裡面得到釋放,也可以在他的裡面得到「安息」,這「安息」指的就是平安、喜樂的意思。同樣的,作為基督徒就是要像耶穌基督一樣,不是要使人感到恐懼、害怕,而是要使人因著我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使別人因著我們,在他們的生命中充滿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