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出埃及記7:14-25

曠野之路
出埃及記7:14-25

7:14-25是第一災:血災。十災一開始就選定尼羅河,因為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線,且埃及人更將尼羅河視為神明。法老去尼羅河,很可能表示他要去祭祀尼羅河,祈求國泰民安。但是掌控萬物的是上帝,並不是埃及法老或尼羅河神。
16節是整個出埃及運動的主軸:以色列人脫離被奴役,為了是要重建心靈敬拜上主,回到上帝面前建立「生命之約」(出埃及記6:2-8)。在哪裡敬拜上帝都是一樣,到曠野的用意就是要脫離奴役的日子,因為奴役將使人喪志,離棄上主(出埃及記6:9)。上帝很奇特的吩咐,出埃及竟然是要到曠野,這與他們原先在埃及舒適的生活有很大的落差。就像摩西從埃及王宮出來,到米甸牧羊一般。
埃及的富庶,與曠野的荒涼是極大的對比。總之,從富裕的物質生活要進到「曠野」,這條路最難走的是「心靈的改革」。或許我們可以這樣了解,曠野的操練使人更能體會到生命的有限,轉而學習倚靠上帝。17節再次重申「你必知道我是耶和華」:這是上帝降災禍的目的,為了使法老知道真正的神不是國王自己,而是耶和華上帝。
20節描寫摩西和亞倫「就照耶和華所吩咐的行」,這和先前的摩西判若兩人,或許他已經重拾對上帝的信心,以及起初的蒙召。
18節「河裡的魚必死」:這給埃及人致命的打擊,因為魚是他們主要的糧食。19節「江」:指尼羅河的分支;「河」:指尼羅河的運河及灌溉用的水溝;「池」:指河水退時遺留在兩岸的許多小澤湖;「塘」:指所有的貯水處及水塘。換言之,且這場災禍影響整個埃及。但是,23節法老的反應與24節埃及人的反應有天淵之別,很明顯法老個人並沒有受到此次的災禍打擊。因為國王有僕人為他掘井取水,所以他無法體會民間疾苦。

上帝的拯救很特別,就是要人到「曠野」去接受磨練,因為拯救必須從根本著手,就是離棄富裕的物質生活,進到「曠野」從事「心靈的改革」。讓人真正體會到生命的有限,轉而學習倚靠上帝。而上帝降災禍給埃及的目的,為了要法老從自以為是的獨裁者身份謙卑下來,並認識耶和華上帝是唯一的真神,而讓法老體認到他自己不是神明的化身,而只是血肉之軀的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