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多書簡介
新約聖經中有十三卷是保羅書信,其中九卷是寫給教會的,另四卷則是寫給個人,即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以及腓利門書,其中提摩太前、後書以及提多書,因為在文體以及歷史背景相似,對教會的體制、訓誡和牧養都有極佳的指示,因此常被歸為同類的書信。這三卷書信,甚至在初代教會中備受尊崇,遠在第二世紀末就被穆拉多利經目(Muratorian Canon)列入「聖典」。
第十三世紀時,著名神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也指出,這三卷書特別著重教牧治會的規律以及牧者本人應有的修養。不過,「教牧書信」(Pastoral Epistles)這名稱乃到十八世紀初期才受到普遍的使用。先在1703年由貝德特(D. N. Berdot)採用,後在1726年由安保羅(Paul Anton)以「教牧書信講座」為題對這三卷書信作一系列演講,從此使用「教牧書信」就逐漸普及開來。
新約聖經中有十三卷是保羅書信,其中九卷是寫給教會的,另四卷則是寫給個人,即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以及腓利門書,其中提摩太前、後書以及提多書,因為在文體以及歷史背景相似,對教會的體制、訓誡和牧養都有極佳的指示,因此常被歸為同類的書信。這三卷書信,甚至在初代教會中備受尊崇,遠在第二世紀末就被穆拉多利經目(Muratorian Canon)列入「聖典」。
第十三世紀時,著名神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也指出,這三卷書特別著重教牧治會的規律以及牧者本人應有的修養。不過,「教牧書信」(Pastoral Epistles)這名稱乃到十八世紀初期才受到普遍的使用。先在1703年由貝德特(D. N. Berdot)採用,後在1726年由安保羅(Paul Anton)以「教牧書信講座」為題對這三卷書信作一系列演講,從此使用「教牧書信」就逐漸普及開來。
作者:保羅(1:1)(保羅為作者的內外證據均非常充足)。
日期:65 A.D. /1-2nd ce.夏。
地點:哥林多(其他推論地點如尼哥波立、以弗所、馬其頓等均不足證)。
持信人:西納、亞波羅(3:13)。
目的:勸告提多在福音事工上堅守(1:9),等候有福的盼望(2:13,blessed hope)到臨。
主旨:堅守主道,努力勸化(1:9)。
特徵:
1.題旨與「提前」相若,然較「提前」「官式化」。
1.題旨與「提前」相若,然較「提前」「官式化」。
2.把基督教義作精簡的總結,如2:11-14,3:4-7等。
3.是一本「教牧學」手冊。
4.新約書卷中唯一把主再來之事稱作「有福的盼望」(被提)(2:13a),及「榮耀的顯現」(再來)(2:13b)。
5.鑰字包括有「真道」、「純正」、「謹守」等。
歷史背景:
A.提多生平簡介
提多雖是保羅之密友及同工、但在使徒行傳從未提及,有關他生平一切均從保羅書信而來。他的名在新約中只出現13次(只在四本書內出現:提多書、加拉太書、哥林多後書、提摩太後書),然而從這些稀貴的資料中,也可重建一點有關他生平的概要。
A.提多生平簡介
提多雖是保羅之密友及同工、但在使徒行傳從未提及,有關他生平一切均從保羅書信而來。他的名在新約中只出現13次(只在四本書內出現:提多書、加拉太書、哥林多後書、提摩太後書),然而從這些稀貴的資料中,也可重建一點有關他生平的概要。
1.身世與歸主
提多為安提阿(敘利亞)的希臘人(加2:3),由保羅帶領其歸主(多1:4),據稱他是巴拿巴與保羅在安提阿佈道時信主的(徒11:25-26),早年曾與保羅赴耶路撒冷「現身」,目的為外邦信徒無受割禮歸主之例證(加2:1-5)。
提多為安提阿(敘利亞)的希臘人(加2:3),由保羅帶領其歸主(多1:4),據稱他是巴拿巴與保羅在安提阿佈道時信主的(徒11:25-26),早年曾與保羅赴耶路撒冷「現身」,目的為外邦信徒無受割禮歸主之例證(加2:1-5)。
2.工作與行蹤
在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時,看到提多參與他的佈道工作,顯然提多信主後便留在安提阿事主(徒18:22)。
在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時,看到提多參與他的佈道工作,顯然提多信主後便留在安提阿事主(徒18:22)。
保羅似曾打發他到哥林多三次之多:(1)從以弗所打發到哥林多,發動捐款給耶路撒冷聖徒的事(林後8:6,10);(2)保羅寫就哥林多前書,後差遣提多送往哥林多去,並留下來察視那封信所發生的果效,及處理教會的事情,他自己則轉到馬其頓去(林後2:12-13);(3)保羅在馬其頓等候,提多來到帶給他美好的消息(林後7:5-7),保羅於是書成哥林多後書,再託提多及一些人帶去(林後8:16-24),此後提多完成收集馬其頓捐款之事(林後8:6、16-24),顯出他是一個能幹及機智的人。
自此之後,直到教牧書信時期才再見提多的名字。保羅首次在羅馬被囚得釋放後,到訪革哩底,在那裡與提多同工,至別時保羅把他留下來充任自己的代表,牧養革哩底教會,並吩咐他俟填補的工人到後(可能是亞提馬或推基古)(3:12a),便前往尼哥波立相會(多3:12b)。
從提摩太後書中,看到提多與保羅在羅馬二次被囚時在一起。在保羅寫提後書時,他顯然為保羅往撻馬太佈道去了(4:10),此後提多再沒在聖經內出現。
3.傳說與稗史
據稗史,提多為革哩底方伯的侄兒,島上有提多大禮拜堂,革哩底人很尊重他,在與外敵作戰時,也用提多為他們的口號,後來提多從撻馬太返回革哩底事奉,得享壽終。
據稗史,提多為革哩底方伯的侄兒,島上有提多大禮拜堂,革哩底人很尊重他,在與外敵作戰時,也用提多為他們的口號,後來提多從撻馬太返回革哩底事奉,得享壽終。
B.提多書的目的地
1.革哩底島之概況
革哩底為地中海最大之海島,長闊為156 ×30哩,位於愛琴海之南,其地居民聲名狼藉,道德敗壞。從各古史學家如 Livy, Plutarch, Strabo, Polybius 等之史記均可引證。俗諺「革哩底化」便是「說謊」、「行騙」之意,顯出該島道德之破產。該島盛產酒,故酗酒爭鬥,道德腐敗為常見的事。
1.革哩底島之概況
革哩底為地中海最大之海島,長闊為156 ×30哩,位於愛琴海之南,其地居民聲名狼藉,道德敗壞。從各古史學家如 Livy, Plutarch, Strabo, Polybius 等之史記均可引證。俗諺「革哩底化」便是「說謊」、「行騙」之意,顯出該島道德之破產。該島盛產酒,故酗酒爭鬥,道德腐敗為常見的事。
2.革哩底島之教會
a.始源──聖經沒記載革哩底島眾教會之開始,從徒2:11所記,可能革哩底人自五旬節回去後創立的,但此點缺乏史事根據。徒27:7-13記保羅赴羅馬時路經該島,但他逕留的時間太短促,無法創立什麼教會。保羅在羅馬獲釋後,曾有一時期在革哩底工作,但提多似乎在他之前已到那裡工作一段時間了。而在提後書中,也沒有透露保羅曾在該島有任何傳道的工作。那裡的教會雖在組織上幼稚,但似已有相當的年日,提多留下來之目的,乃是要完成牧養、建立該島之教會。從上文所推理,革哩底教會為提多所創立的較為可靠。
a.始源──聖經沒記載革哩底島眾教會之開始,從徒2:11所記,可能革哩底人自五旬節回去後創立的,但此點缺乏史事根據。徒27:7-13記保羅赴羅馬時路經該島,但他逕留的時間太短促,無法創立什麼教會。保羅在羅馬獲釋後,曾有一時期在革哩底工作,但提多似乎在他之前已到那裡工作一段時間了。而在提後書中,也沒有透露保羅曾在該島有任何傳道的工作。那裡的教會雖在組織上幼稚,但似已有相當的年日,提多留下來之目的,乃是要完成牧養、建立該島之教會。從上文所推理,革哩底教會為提多所創立的較為可靠。
b.成員──革哩底島本屬羅馬,位於希臘之南,故主要的居民為希臘人,故教會的成員多以外邦人為主,猶太人鮮來此島經商。從提多書內容透視,革哩底教會受盡猶太教假師傅之攪擾(1:10、14、16,3:9),使教會引起分裂分爭(1:11)。他們可能由加拉太來的,因最貼近革哩底的猶太教大本營算是加拉太了。
C.提多書著成之動機
保羅寫提多書之近因,似乎是由於西納與亞波羅快聯袂訪問革哩底(3:13),他自上次再訪革哩底後,深覺該處的工作繁重艱苦,於是把握良機,書寫提多書堅固提多,並授權他把眾教會組織起來。
本書大綱
1. 上帝管家的條件(1:1-16)
前言(1:1-4)
設立長老(1:5-9)
認識異端的危險(1:10-16)
2. 上帝管家的職分(2:1-15):傳講純正真理
如何教導老年人(2:1-5)
如何勸導少年人(2:6-8)
如何勸導作僕人的(2:9-10)
如何勸導眾人(2:11-15)
3. 上帝憐憫的恩典(3:1-15)
基督徒應有的品格(3:1-11)
囑咐(3:12-15)
保羅寫提多書之近因,似乎是由於西納與亞波羅快聯袂訪問革哩底(3:13),他自上次再訪革哩底後,深覺該處的工作繁重艱苦,於是把握良機,書寫提多書堅固提多,並授權他把眾教會組織起來。
本書大綱
1. 上帝管家的條件(1:1-16)
前言(1:1-4)
設立長老(1:5-9)
認識異端的危險(1:10-16)
2. 上帝管家的職分(2:1-15):傳講純正真理
如何教導老年人(2:1-5)
如何勸導少年人(2:6-8)
如何勸導作僕人的(2:9-10)
如何勸導眾人(2:11-15)
3. 上帝憐憫的恩典(3:1-15)
基督徒應有的品格(3:1-11)
囑咐(3:12-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