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哥林多前書13:1-13

經文進度:哥林多前書13:1-13 現代中文譯本
哥林多前書第12-14章都是在討論「聖靈的恩賜」。一般人以為第13章的主題是在討論「愛」,這樣的認知是不完全的。使徒保羅在此乃是針對哥林多教會內部有人自以為擁有「聖靈」的特別恩賜而誇耀,甚至為此而導致教會內部有紛爭、分裂的現象,因此,他就提出聖靈的恩賜乃是在「愛」的基礎下。使徒保羅希望那些在誇耀自己有特別聖靈恩賜的人,真的能夠用愛心來看待與他們不同恩賜的人。
1我即使會講人間各種話,甚至於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
哥林多教會除了有「食物知識」的驕傲,也有「聖靈恩賜」上的驕傲,特別是他們喜歡誇耀自己很會講「靈語」。教會最早發生講靈語的事,是在耶穌基督升天後不久,也就是五旬節時候,門徒們聚集在一起,因為聖靈降臨,使他們都能夠講出那些從僑居地回來的猶太人同胞聽得懂得話語,而這些話語都不是門徒原先會使用或曾經使用過的語言(參考使徒行傳2:5-13)。他們講的是大家都聽得懂的話語,不是聽不懂,這些話就是他們在僑居地所使用的方言。這是因為上帝的聖靈感動,使他們有這樣的能力,為的是要使人能夠明白上帝的信息。換言之,方言的目的最開始乃是為了傳福音而有的。
「靈語」後來卻逐漸演變成為另一種狀況,就是有人說自己被聖靈充滿,感動得講靈語,可是他們所講的卻不是別人聽得懂的語言,好像是另一種特別的語言,因此需要有人替他們翻譯(12:10)。使徒保羅並沒有反對,也沒有否認講「靈語」的功能,或是在信仰上的意義,但他強調,即使是講各種方言或靈語,也必須以「愛」來講,如果沒有這樣,他說這種恩賜不但沒有意義,反而是對福音的一種障礙,因為那就會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這樣的噪音沒有人會喜歡的。
「天使的話」,意思是聽起來很好,感覺非常窩心、舒暢,很容易使人著迷、受惑,用依據我們甚為熟悉的話,就是所謂「花言巧語」。而人的軟弱就是很容易被「花言巧語」所惑。使徒保羅說一個人如果只會說,且說得很好聽,使人天花亂墜,但卻缺乏愛心,那樣的人所說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
當時在哥林多城也有人在敬拜「丟尼修斯」(Dionysius)和「西貝利」(Cybele)的神明,他們敬拜的方式就是要敲鑼、鈸,以及吹號筒等,聲音越響,認為神明的力量越大。使徒保羅引用哥林多城偶像神明敬拜的方式來說明,缺乏愛心的講話能力,特別是那些誇耀講方言能力的人,他們講的話和那些敬拜偶像神明的人並沒有甚麼差別。他的意思就是:如果沒有愛心,不論你講的是甚麼,其結果是只是噪音而已。
2我即使有講道的才能,也能夠洞悉各種知識、各種奧秘,甚至有堅強的信心能夠移山倒海,要是沒有愛,就算不了甚麼。
哥林多教會當中有人很喜歡講究「知識」的重要性,也有人喜歡談論誰的講道比較好,甚至有人是有「先知性的信息」,這些都在哥林多教會裡被看為最重要的。這裡所謂「知識」,包括來自上帝的啟示在內,也就是第2節所說的「奧秘」。
不是說「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嗎?為何保羅在此卻說:「甚至有堅強的信心能夠移山倒海,要是沒有愛,就算不了甚麼。」要瞭解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看看馬可福音2:1-12的記載。那一段故事是描述一位患了癱瘓病的病人,他在朋友的幫忙下得到耶穌基督的醫治。馬可福音記載耶穌基督「看見這些人的信心」而醫好這位癱瘓病的人。這些朋友因為對耶穌基督有信心,且有豐富的愛心,為了朋友,他們甚至想盡一切辦法,將這位癱瘓的病人抬上屋頂,再把屋頂拆開,然後將癱瘓的朋友縋下到耶穌基督的面前。如果這些朋友沒有愛心,即使他們對耶穌基督有信心,也是無法幫助他得到醫治。
3我即使把所有的財產都捐給人,甚至犧牲自己的身體被人焚燒〔有古卷作讓人誇讚〕,要是沒有愛,我所做的仍然沒有益處。

4愛是堅忍的,仁慈的;有愛就不嫉妒,不自誇,不驕傲,
堅忍:指的乃是當一個人受到別人污辱,他原本可以輕易地反擊對方,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忍了下來,且這樣的事,不是一次、兩次,而是一再發生。「堅忍」這個字通常用來形容上帝對人類犯罪所採取的態度。
5不做鹵莽的事,不自私,不輕易動怒,不記住別人的過錯,
「不做魯莽的事」(現代中文譯本),和合本譯為「不作害羞的事」,中文新譯本譯作「不做失禮的事」。其中,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與英文NIV版的“it is not rude”比較貼近希臘原文οὐκ ἀσχημονεῖ的意思。
6不喜歡不義,只喜愛真理。
不喜歡不義:不會從錯誤中找到快樂。就像台灣青少年的飆車族,往往砍傷了路人,還覺得很快樂,這樣的心態就是屬於「不義」。基督徒基本的信仰態度應該是:與哀傷的人同哀傷,與喜樂的人同喜樂(羅馬書12:15)。也就是要有「同理心」。
7愛能包容一切,對一切有信心,對一切有盼望,能忍受一切。

8愛是永恆的。講道的才能是暫時的;講靈語的恩賜總有一天會終止;知識也會成為過去。
「永恆」,意思就是「沒有停止」,是持續的運轉。所謂「停止」,指的就是「跌倒」、「崩潰」之意,或是「改變原有的型態」。這與「暫時」、「終止」、「過去」剛好成相反的意思。使徒保羅說包括講道、講「靈語」、知識等這些都不能和「愛」相比,因為人的講道會受限制,原因是講道會有時間、空間的背景,沒有人能夠將他的講道超越時空,因為人就是這樣的有限。再者,「道」是指上帝的信息,祂的信息是針對每一個時代的人的需要講的,為的是要啟示給當代的人知道上帝的旨意。特別是先知的信息都有他的時代背景。講「靈語」也是這樣,在第一節使徒保羅就說得很清楚,沒有「愛」的基礎,即使會講多種的「靈語」也是枉然。人的知識更是如此,昨天的知識,在今天的生活中不一定用得著,今天的知識在未來的時代會成過去,因為每個時代都在轉變,需要不同的知識,才能使人生活適應得好。
9因為我們的知識和講道的恩賜都是有限的。

10可是,那完全的一到,有限的就會消失了。

11我作孩子的時候,說話像孩子,情感像孩子,想法也像孩子。現在我已長大成人,我把孩子氣的事都丟棄了。

12我們現在所看見的是間接從鏡子裏看見的影像,模糊不清,將來就會面對面看得清清楚楚。我現在對上帝的認識不完全,將來就會完全,正像上帝完全認識我一樣。

13然而,信心、盼望,和愛這三樣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愛。
使徒保羅說在信、望、愛這三樣之中,「最重要的是愛。」他在第十二章最後一節則說「要追求那最重要的恩賜」,這樣,我們可以看到使徒保羅很清楚地指出:最重要的「恩賜」就是「愛」。愛,也是上帝賜給人類許多的恩賜之一,但卻是最重要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