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進度:馬可福音 9:1-50 現代中文譯本
可 9:1耶穌又對他們說:「我鄭重地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人,有的會在他死以前看見上帝的主權帶著能力實現。」
可 9:2六天後,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悄悄地上了一座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耶穌的形像變了,
耶穌帶門徒上的不是黑門山,就是他泊山。山,常常令人聯想到親近神和預備好領受祂的話,因為神曾在山上向摩西(參出24:12-18)和以利亞(參王上19:8-18)顯現。
可 9:3他的衣服變成潔白光亮;世上沒有人能夠把布漂得那麼潔白。
可 9:4三個門徒忽然看見以利亞和摩西在跟耶穌講話。
可 9:5彼得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搭三座帳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
登山變像顯明了基督的神性,神的話使耶穌超越摩西和以利亞,表明祂就是那位人們期待已久、滿有神權的彌賽亞。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他們的出現,顯明耶穌成就了舊約律法和先知的應許。耶穌並不是再生的以利亞或摩西,祂不不僅僅是猶太人眼裡的一位先知,而是神的獨生子(從神出的神),祂的權威和能力遠遠超過眾先知。我們常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教我們怎樣生活,怎樣認識神,有些很有用,很多卻不然。我們要先研讀聖經,聆聽神的話,在神啟示的洞悉中,察驗其他的權威。
可 9:6彼得和其他的人都很害怕,不知道該說甚麼才好。
可 9:7有一朶雲彩出現,它的影子籠罩了他們。忽然,從雲裏有聲音傳出來,說:「這是我親愛的兒子,你們要聽從他!」
可 9:8他們連忙向四周張望,卻看不見有別的人,只有耶穌跟他們在一起。
可 9:9他們下山的時候,耶穌吩咐他們:「人子沒有從死裏復活以前,千萬不要把所看見的告訴任何人。」
可 9:10他們聽從耶穌的吩咐,只是彼此討論說:「從死裏復活是甚麼意思呢?」
耶穌吩咐彼得、雅各和約翰不要告訴人他們所看到的異象,因為他們要等到耶穌從死裡復活後,才會完全明白,惟有死亡才能顯明祂勝過死亡的能力和祂成為萬王之王的權威。他們完全掌握了這個真理才能有力地為神作見證。門徒不能預知未來的事,弄不清耶穌的死和復活。但我們有聖經──神啟示的道,完全明瞭耶穌的死和復活的意義,就再沒有藉口不信了。
可 9:11他們又問耶穌:「為甚麼經學教師說以利亞必須先來呢?」
可 9:12耶穌回答:「以利亞的確要先來準備一切;然而,聖經上為甚麼又說人子必須受苦難和被棄絕呢?
可 9:13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卻任意對待他,正如聖經上有關於他所說的話。」
門徒很難理解彌賽亞為甚麼要受苦。猶太人讀舊約預言,以為彌賽亞是一位像大衛一樣偉大的君王,祂要來推翻他們的敵人羅馬政府。他們的思想和視野被本身的時代和經歷所限制,不明白神永恆國度的價值觀跟世界的價值觀不同。他們只希望能夠從目前的問題中解脫出來。但是,從罪中得釋放比從肉體的痛苦或政治的壓迫中得釋放更重要。我們對耶穌的認識和感謝不要只限於今生今世、此時此地。
可 9:14他們回到其他門徒那裏的時候,看見一大人圍著他們。有些經學教師正在跟門徒辯論。
可 9:15眾一看見耶穌都非常詫異;大家跑上去迎接他。
可 9:16耶穌問門徒:「你們在跟他們辯論些甚麼?」
可 9:17人中有一個人說:「老師,我帶了我的兒子來看你;因為他有啞巴鬼附身,不能說話。
可 9:18每當鬼襲擊他,就把他摔倒在地上,使他口吐白沫,咬緊牙關,渾身僵硬。我請求你的門徒趕走這鬼,可是他們無能為力。」
可 9:19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這時代的人是多麼沒有信心哪!我還得在你們這裏多久呢?還得容忍你們多久呢?把孩子帶到我這裏來!」
可 9:20他們就把他帶來。那鬼一看見耶穌,立刻使孩子劇烈地抽瘋,倒在地上打滾,口吐白沫。
可 9:21耶穌問他的父親:「他害這病有多久了?」他回答:「從小就有了。
可 9:22鬼多次想殺滅他,把他扔進火裏,推下水裏。假如你能夠的話,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
可 9:23耶穌說:「是的,假如你能夠!有信心的人,甚麼事情都是可能的。」
可 9:24孩子的父親立刻大聲喊:「我信,但是我的信心不夠,求你幫助我!」
聖經說的信心是一種交託和信靠的態度(參來11:1,6),是神所賜的恩典(參弗2:8-9)。錢可以儲蓄,信心卻不可以。信心增長是一個恆久、每天更新對耶穌的信靠的過程。
可 9:25耶穌看見眾圍攏上來,就嚴厲地命令那污靈:「你這聾啞鬼,我命令你從這孩子身上出來,不准你再進去!」
可 9:26那鬼大叫一聲,使孩子猛烈地抽了一陣瘋,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人一樣,大家都說:「他已經死了!」
可 9:27但是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立起來。
可 9:28耶穌一進到屋子裏,門徒們就暗地問他:「為甚麼我們不能把那鬼趕走呢?」
可 9:29耶穌說:「只有靠禱告才能夠趕走這種鬼,此外沒有別的方法。」
門徒常常面對困境,祈禱是惟一的解決方法。祈禱是打開生命中信心的鑰匙。有效的禱告同時需要完全信賴的態度和祈求的行動。祈禱表明我們倚靠神,因為我們要謙卑地求神以信心和能力來充滿我們。尤其是在絕望中,甚麼也不能代替祈禱。
可 9:30他們離開了那地方,經過加利利。耶穌不願意任何人知道他的行蹤,
根據馬可福音的記載,耶穌離開凱撒利亞腓立比,經過加利利,開始祂最後一次旅程。而耶穌的教導大多以加利利一帶為背景。
可 9:31因為他正在教導門徒。他說:「人子要被交在人手裏;他們要殺害他,死後第三天他要復活。」
有時候,耶穌為了更深入地訓練門徒而減少公開工作。祂知道門徒要在祂升天後繼續祂使命的重要性,所以,現在要好好裝備他們。學習需要時間,不管經歷和教導的素質如何,靈性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門徒尚且要定時放下工作,到耶穌那裡學習真理,我們就更需要分配好工作和學習真理的時間了。
可 9:32可是他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卻又不敢問他。
門徒不明白耶穌所說的,又不敢問,也許因為上次他們應耶穌的話時被耶穌責備(8:32-33)。在他們看來,耶穌已被死亡這種思想控制住了。但事實上被錯誤想法盤據著的是他們。他們不斷地希望耶穌帶來新的國度,在其中得到地位。因此他們擔心耶穌死了,希望就破滅了,所以寧可不去談論祂的預告。
可 9:33他們來到迦百農,進屋子後耶穌問他的門徒:「你們在路上爭論些甚麼?」
可 9:34他們都不作聲,因為一路上他們在爭論誰最偉大。
門徒經常為個人的成就爭執,面對耶穌提出的問題,他們感到尷尬。比較自己的動機與基督的動機實在是一件痛苦的事。信徒勤奮工作,有雄心壯志並沒有錯,但野心一旦叫我們不順服神,不事奉神,那就是罪了。驕傲自大,缺乏安全感會驅使我們過分重視地位和聲譽。在神的國度裡,這些動機都是有害的。我們的幹勁與熱誠應該是獻予神的國度,而不是去為自己的前程努力。
可 9:35耶穌坐下,叫十二個門徒到他面前,對他們說:「誰要居首位,誰就得跟在大眾後面,作大眾的僕人。」
可 9:36於是他找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他們中間,又抱起他,對他們說:
可 9:37「為了我而接待這樣一個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不僅僅是接待我,也是接待差我來的那一位。」
耶穌教導門徒要歡迎小孩子,在一個視小孩子為二等公民的社會中,這是一個新的觀念。愛孩子很重要,但教導他們認識耶穌更重要。所以不要認為兒童事工沒有成人事工那麼重要。
可 9:38約翰對耶穌說:「老師,我們看見有人藉著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是跟我們一夥的。」
門徒只關心自己的地位,而沒有想那些被鬼附的人得自由,他們妒忌那個奉耶穌的名為人趕鬼的人。今天,我們也會犯同樣的錯誤,拒絕參與一些有價值的事,只因為:1.這些事與我們的宗派沒有關係;2.其他的參與者令我們感到不安;3.別人的處事方法與自己的習慣不同;4.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足夠的表揚。有正確的神學知識固然重要,但我們絕不可以此為藉口,拒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可 9:39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會藉著我的名行神蹟,又馬上轉過來說壞話攻擊我。
可 9:40不反對我們的,就是贊同我們的。
耶穌並不是說對祂冷淡或採取中立態度與向祂獻身一樣,祂曾說:不與祂相合的,就是敵祂的;不同祂收聚的,就是分散的。(參太12:30)馬太和馬可都記載耶穌指出對祂採取中立態度是不可能的。跟從耶穌的人有不同的背境,不同的個性,卻有共同的目標──建立神的國,所以不應讓彼此的分歧阻礙共同目標的達成。信徒在基督裡有共同信仰,就應團結起來,通力合作,和睦相處。別人不須與我們一模一樣,也能一起跟從耶穌。
可 9:41我實在告訴你們,無論誰,只因你們是屬於基督而給你們一杯水,一定會得到獎賞。」
可 9:42耶穌說:「無論誰使信徒中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離棄我,倒不如用大磨石拴在他的脖子上,把他沉到海底去。
可 9:43如果你的一隻手使你犯罪,把它砍掉!缺了一隻手而得永恆的生命,比雙手齊全下地獄、落在永不熄滅的烈火裏好多了。
可 9:44〔有些古卷加44節:在那裏,蟲子不死,烈火永不熄滅。〕
可 9:45如果你的一隻腳使你犯罪,把它砍掉!缺了一隻腳而得永恆的生命,比雙腳齊全被扔進地獄裏好多了。
可 9:46〔有些古卷加46節:在那裏,蟲子不死,烈火永不熄滅。〕
可 9:47如果你的一隻眼睛使你犯罪,把它挖出來!缺了一隻眼睛而進入上帝國,比雙眼齊全被扔進地獄裏好多了。
耶穌用驚人的話來強調除去生命中的罪的重要。祂對認真跟從祂的人要求嚴格,例如放棄與神旨意相違的人際關係、工作和習慣。這樣有如壯士斷臂,不過,為崇高的目標作出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基督值得我們承受任何的損失。我們不要讓信仰路上有任何障礙物。為了使永恆的路暢通無阻,我們必須毫不留情地把罪從生命中剷除。你要從永恆的角度來作出抉擇。
可 9:48在那裏,蟲子不死,烈火永不熄滅。
對猶太人來說,蟲和火代表內在和外在的痛苦。耶穌用火燒和蟲咬來描繪罪惡所帶來的既嚴重且永遠的惡果。
可 9:49「每一個人都要被火鍛鍊,像用鹽醃一樣。
可 9:50鹽本是好的,可是它若失掉鹹味,怎能使它再鹹呢?你們要有鹽的作用,彼此和睦相處。」
耶穌用鹽來說明祂子民生命應有的三種特質:1.牢記神的信實,像祭物用鹽調和,使人想起神與祂子民所立的約(參利2:13);2.與所居住世界的 " 口味 " 不同,像鹽改變食物的味道(參太5:13);3.抵抗社會敗壞的道德風氣,像鹽能保存食物,防止食物變壞。當我們沒有興趣用愛和神的信息調和世界時,對神來說,我們已沒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