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 星期五

路加福音14:15-35國宴

國宴
路加福音14:15-34
2018.10.21濟南教會主日禮拜講道大綱
黃春生牧師

次經《以斯拉續篇下卷, II Esdras(6:52-59)末日彌賽亞筵席。
法利賽人不認為外邦人以及罪人可以參加彌賽亞的筵席。
但耶穌說:「貧窮的、殘疾的、跛腳的、失明的(路加福音14:13)
只要你「獲得邀請」,無論你的身份地位,都可以白白的進去參加。

一、誰可以參加「國宴」?(14:15-24)
誰是比喻的中心人物?主人、僕人、拒絕的客人、後來的客人。
上帝國的「國宴」是一種生命的狀態。什麼樣的「生命狀態」?

拒絕耶穌邀請的人,到底他們的生命發生了什麼狀態?
人的生命狀態「自我中心」——自大、自義、自私。

被宗教領袖所看輕的人,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
和合本「籬笆」(陋巷)也可以譯為「相隔的牆」(以弗所書2:14)

主人拒絕他們,是因為主人吝嗇嗎?

二、跟隨耶穌的代價(14:25-33)
耶穌叫我們不顧或不愛親情嗎?
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是甚麼意思呢?
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臨死的人想念他心愛又難以割捨的親人。
蓋房屋(14:28-30)和打仗(14:31-32)的比喻告訴我們付上代價。

三、失味的鹽(14:34-35)
「鹽岩」用久了,就會「失了味」。
如何不失味呢?

我們要從這段經文來思考二項問題:

一、進天國是需要付上代價,需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付上什麼代價?至少需要除去「自我中心」、付出時間...
前薩爾瓦多樞機主教羅梅洛(Bl. Oscar Romero)
如何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二、上帝的國宴還有許多空位,我們需要擔任僕人的角色出去邀請
主人非常惱怒(14:21),帶有上帝的審判。
我們不要怕座位不夠,就停止邀請人來赴上帝的筵席。

問題討論:
1.拒絕參加主人筵席的人,他們為何拒絕?我們是否也如此?
2.耶穌基督拆毀「籬笆」(以弗所書2:14),給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宴。我們該如何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3.上帝的國宴「還有許多空位」,我們如何去邀請人參加?


講道篇

國宴
路加福音14:15-35
2018.10.21濟南教會主日禮拜講道篇
黃春生牧師
今天我們舉行聯合禮拜,禮拜後也將召開長執改選會員和會,願聖靈在我們當中感動我們從這些認真的同工中選出新任長老與執事。剛才亞薩、希幔詩班以《榮光歸佇上帝》帶領我們敬拜,更在提醒我們擔任長老、執事所做的事或成就,都是為了榮耀上帝,這也是基督徒生活與服事的重要的精神與態度。乃至我們蒙召有份於上帝國的筵席,也當以榮耀上帝的態度來回應主的恩典。
主前一百多年有部猶太經典,被天主教、東正教收錄為「次經」的《以斯拉續篇下卷, II Esdras(6:52-59),說裡面記載在末日彌賽亞筵席上,Behemoth(比蒙巨獸,參約伯記40:15)Leviathan(利維坦、古蛇或古龍,參考約伯記41:12-34)成為筵席上的一道菜,被上帝的子民所享用,用來象徵末日得勝的筵席。
第十五節「同席有一個人聽見了這些話,就對耶穌說:『能夠在上帝的國裏享受筵席的人多麼有福啊!』」在當時的法利賽人心裡面,這一場彌賽亞的筵席唯有「標準的猶太人」以資格參加。誰是「標準的猶太人」呢?就必須像法利賽人那樣。
法利賽人不認為外邦人以及罪人可以參加彌賽亞的筵席,因此當耶穌說:「貧窮的、殘疾的、跛腳的、失明的(路加福音14:13),這些人都可以進入到上帝國的筵席時,在場的法利賽人心裡一定很不高興,因為這些人對法利賽人來說是罪人、不潔淨的人,是沒有資格進入彌賽亞的筵席。
這也就是為何耶穌要說第十六至廿四節上帝國筵席的比喻,不是原先法利賽人自認擁有天國筵席門票的人才可以進去,今天就連那些被看輕、被鄙視、被定罪的人都可以進入上帝國的筵席。只要你「獲得邀請」,無論你的身份地位,都可以白白的進去參加。
原本上帝邀請的「猶太人」卻一再找藉口推辭,最後「主人就對僕人說:『到馬路和陋巷裏去,強拉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我告訴你們,那些先前所邀請的人絕不能享受我的筵席!(路加福音14:23-24)
此時,我們先來看第十五至廿四節的經文。

一、誰可以參加「國宴」?(14:15-24)
15同席有一個人聽見了這些話,就對耶穌說:「能夠在上帝的國裏享受筵席的人多麼有福啊!」16耶穌對他說:「有人大開宴會,邀請了許多客人。17入席的時候,他差派僕人去向被請的客人說:『請來吧,一切都準備好了!』18可是他們開始一個一個地推辭。頭一個說:『我剛買了一塊地皮,不能不去看看。請原諒我,我不能來。』19另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剛要去試一試。請原諒我,我不能奉陪。』20又有一個說:『我才結婚,實在無法分身。』21那僕人回去把這情形都報告給主人。這家的主人非常惱怒,就對僕人說:『趕快出去,到城裏的大街小巷,把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都帶進來。』22不久,僕人來回話說:『主人,你所吩咐的已經辦好了,可是還有許多空位呢!』23主人就對僕人說:『到馬路和陋巷裏去,強拉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24我告訴你們,那些先前所邀請的人絕不能享受我的筵席!」 
說到「國宴」,今年(2018)五月十九日禮拜六有一場國宴很特別,英國哈利王子與美國女星梅根(Meghan Markle)舉行婚禮,因為梅根本身有黑人血統,因此他們特別邀請美國聖公會首位非裔美國人主教Michael Curry講道,不僅如此,由於梅根長期參與非洲的慈善工作,進而影響哈利王子,因此他們特別邀請二百個慈善機構一起來參加婚禮及國宴,其中有一位來自非洲內陸國家賴索托(Lesotho)的十八歲孤兒Mutsu Potsane也受邀參加,因為他四歲時在孤兒院認識了哈利王子。誰可以參加「國宴」?就是受到邀請的人,不論你的身份、地位、膚色、性別或族群,而上帝國的國宴更不是看你所擁有的有多少。
耶穌在此所講的天國筵席的比喻,裡面有四種人物:筵席的主人、僕人、受邀請但拒絕的客人、後來的客人。後來的客人又分二種:大街小巷、馬路和陋巷裡的人。
誰才是這個比喻的中心人物?
如果是筵席的「主人」,這比喻的重心就會是「上帝的邀請」。如果中心人物是「僕人」代表著耶穌,那麼這比喻就可以稱為「一再出去邀請人的救主」。如果比喻的中心人物是「受邀請但拒絕的客人」,這比喻的名稱就會是「拒絕耶穌恩典的猶太領袖」。如果中心人物是後來的客人,這個比喻就可以稱作「被遺棄的猶太人及外邦人獲得拯救的比喻」。
但如果我們仔細看這段比喻的上下文脈絡,「你要請客,就請那些貧窮的、殘疾的、跛腳的、失明的(路加福音14:13),我們會更清楚,耶穌將比喻的中心人物放在第四種人物,甚至是外邦人。和合本「籬笆」(現代中文譯本譯為「陋巷」,和合本翻譯比較正確)這個字,也可翻譯為「相隔的牆」(以弗所書2:14),這字常用來指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藩籬」。換言之,這個比喻的中心人物是「被遺棄的猶太人及外邦人」,這比喻對他們來說,真是美好的消息,原來他們也可以進入到上帝的筵席裡面,參加上帝國的「國宴」。
而這一場「國宴」不是吃一頓飯就結束,也不是參加一場培靈會,心中火熱一時就結束。上帝國的「國宴」不是以一次、二次的數字來計算,而是一種生命的狀態。
什麼樣的「生命狀態」?簡單說起來,就是與第三種人物「受邀請但拒絕的客人」的生命狀態不一樣。我們來看這段比喻中,這些拒絕耶穌邀請的人,到底他們的生命發生了什麼狀態?
首先我們要知道,他們這一群人都已經受到主人的邀請,不是僕人的邀請,而是主人的邀請。主人不僅發出邀請,時間到了還派僕人再次地提醒客人,主人如此的誠意,但他們卻異口同聲地推辭,他們為何推辭呢? 
第一個人說:「我剛買了一塊地皮,不能不去看看。請原諒我,我不能來。」這個理由合理嗎?當然不合理。既然地已經買了,放在那裡也不會不見,就算要看,過幾天再看,還不是一樣嗎?所以,這很明顯是一個藉口。
第二個人說:「我買了五對牛,剛要去試一試。請原諒我,我不能奉陪。」這也是一個藉口,因為既然已經買了,還需要去試一試嗎?就算要試,過幾天再試,還不是一樣嗎?
這二人的藉口都是因為看重自己「地上」的投資,而不去參加筵席。他們對於已經擁有的東西愛不釋手,卻不願意把時間放在「上帝的事」,不願意放在他們毫無能力購得「天國筵席」之上。
 第三個人說:「我才結婚,實在無法分身。」這個人不是那一天剛好要結婚,因為他說「我才結婚」。如果你是比喻中的第三個人,我會建議你應該帶著妻子一起參加筵席。但是這個人,並沒有詢問妻子是否能一起出席筵席;甚至,他比前二人更無禮,甚至連「請原諒我」這句話都沒有說。
這三人既然能夠買地、買牛、娶親,就表示他們非富則貴,所以,他們也不會在乎吃這一頓飯。只有受邀者才能參加的筵席,但被他們三人看輕了。這三個人似乎不在意失去筵席的機會,也不在乎這場筵席只舉行一次,他們失去的並非只是美味的食物,而是失去與主人的關係。
其實,這是他們擁有的第二次機會,而非第一次。當他們收到邀請之後,他們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考慮或安排是否赴會,但是直至筵席開始之前的一刻,他們都沒有回復主人的邀請。即使這樣,主人仍展現他最大的誠意,差派僕人一一登門拜訪,提醒客人,好給他們第二次機會。我們看到,主人的耐心與仁慈。
可是他們三人蹉跎時間,浪費主人給他們的恩典與機會。他們的「生命狀態」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自我中心」,他們三個人說的話都是以「我」為開始,強烈表達看重自我大過於「主人」或是「上帝」。人的生命狀態如果是「自我中心」——自大、自義、自私,其實就是拒絕上帝對我們的邀請。
比喻裡,主耶穌用了兩種人來做比較。第一種是三位拒絕赴席的,第二種是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為什麼第二種人願意赴筵席呢?因為他們都是有一餐無一餐、生活無依無靠的人,他們的「破相」被視為上帝的懲罰,因此他們在當時也被視為不潔淨的人與罪人,他們沒有資格進入聖殿敬拜。就好像使徒行傳第三章記載一位生來跛腳的人,他天天被人抬來放在聖殿門口,因為這樣殘疾人被視為不潔淨的罪人,因此他只能在聖殿門口。直到他在聖殿門口遇見彼得約翰要進聖殿,他希望彼得能夠施捨給他些什麼,但是彼得對他說:「金銀我都沒有,但是我要給你我所有的: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命令你,起來走!」果然那個人就跳起來,站直了,開始走路。然後他跟他們一起進聖殿,邊走邊跳,頌讚上帝。(參考使徒行傳3:1-10)
這些被宗教領袖所看輕的人,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受到看重、受到邀請,即使是簡單的一餐,都會被他們視為珍貴的一餐,甚至被視為「國宴」。對於上帝國的筵席,我們真的要珍惜,因為他比世上的國宴還要重要與珍貴。
僕人真的很努力盡忠,邀請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都來參加筵席,但是都請了,還是沒有坐滿。僕人向主人說:「主人,你所吩咐的已經辦好了,可是還有許多空位呢!」歷代先知及耶穌,他們所做的工作都很像比喻中的僕人,不斷邀請人來嚐嚐上帝的救恩。但是上帝救恩的筵席,開設的桌數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因此主人還叫僕人說:「到馬路和陋巷裏去,強拉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加福音14:23)
就像我前面所說的,和合本「籬笆」(陋巷)也可以譯為「相隔的牆」(以弗所書2:14),這字常用來指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藩籬」。換言之,主人不僅要僕人去邀請被宗教領袖鄙視的罪人,甚至還要僕人去邀請圍牆外的外邦人參加上帝國的「國宴」。至於,「自我中心」拒絕主人邀請的人,主人也會拒絕他們。
主人拒絕他們,是因為主人吝嗇嗎?不,一點也不。是主人想要藉著上流的賓客來彰顯自己的人脈嗎?不,一點也不。主人不在乎邀請到的人身分貴賤高低,他只要與眾人一同分享他的喜悅。

二、跟隨耶穌的代價(14:25-33)
25有許許多多的人跟耶穌一起走。耶穌轉過身來對他們說:26「到我這裏來的人要不是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於他自己,就不能作我的門徒。27不願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28你們當中有誰想蓋一座高樓,不先坐下來精打細算一番,看看有沒有完成全部工程的費用?29否則,恐怕地基奠好以後,樓房無法完成,看見的人都會笑話他,30說:『這個人開工建造,卻不能完工!』31假使有一個國王領著一支一萬人的隊伍,要去跟另一個擁有兩萬人軍隊的國王打仗,他一定先坐下來估量自己的實力,看看能不能對抗敵軍;32如果不能,他就得趁著敵軍還在遠方的時候,派遣使節去跟對方談判和平的條件。33同樣,你們無論誰,除非放棄所有的一切,不能作我的門徒。」 
第廿五節很有畫面,就是跟隨耶穌的腳步前進,這也是基督徒的圖像。但我們在跟隨耶穌基督時,他會問我們、挑戰我們,就像在第廿六節所說的:「到我這裏來的人要不是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於他自己,就不能作我的門徒。」這一節不是叫我們不顧或不愛親情,這一節需要與第廿七節「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一起看,才能明白。
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是甚麼意思呢?在當時,死囚必須背著自己的刑具(十字架)到刑場被釘死,每個臨死的人所想念的必然是他最心愛的人。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在2011年要求政府歸還家屬遺書,經過檔案管理局清查,發現屬於個人私人書信檔案有177位受難者,其中112位有遺書,三分之一的受難者是寫遺書給妻子。
政治受難者郭慶於195241日處決,當時年僅31歲,處決前的二個深夜,陸續寫給妻子遺書,他告訴妻子「假如可能,希望您再婚」,41日上午6時絕筆,家屬60年後才取得遺書。
桃園人陳振奇,1952129日被處決,當時26歲,他在槍斃前一日寫遺書給妻子,他跟妻子說「不用來收屍」、「我已經和父親去天國,阿蜂你要再嫁才好」。
195295日被處決的蔡鐵城遺書寫給所掛念的妹妹蔡敏:「我很對不起妳,因為我不能完成做妳哥哥的任務」、「我在這裡看守所存有一只手錶,拿回去給妳作記念吧,另外,我知道我們的家是很窮苦,請不要為我的死屍花費錢。」這封信在六十年後才交到妹妹的手上。
沒有經歷這樣生離死別的處境,愛是不會有更深澈的感受。耶穌願意他的跟隨者將他當成生命中的摯愛,又像那些「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臨死的人想念他心愛又難以割捨的親人。
接著耶穌以蓋房屋(14:28-30)和打仗(14:31-32)這兩個比喻告訴我們,在跟隨耶穌之前要計算所付上的代價。或許當我們計算時會發覺要付出的代價很大,但一想到跟隨耶穌後會更像他,會有永恆的價值,那麼這些代價又算是什麼呢?

三、失味的鹽(14:34-35)
34「鹽原是好的,但如果失了味,怎能使它再鹹呢?35 就是把它當土壤或肥料也不適宜,只好丟棄。有耳朵的,都聽吧!」

在耶穌時代,所使用的鹽大多是「鹽岩」,這種「鹽岩」有很多砂石等雜質,被包在小布袋裡,要使用時,就是連整個小布袋放入湯鍋裡晃一晃,然後再拿起來。如果用久了,鹽的成分就會越來越少,只剩下石塊等雜質,就會像耶穌所說的「失了味」。
跟隨耶穌基督的人,在世上本應該像鹽一般,具有防腐及調和的作用,但因為內在只剩雜質,便成為「失味的鹽」,失去了生命見證和對世界的影響力。有限的人需要與無限的上帝充滿我們,使我們不斷擁與基督相連,才能不斷發揮作鹽的功用。

我們要從這段經文來思考二項問題:

一、進天國是需要付上代價,需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一般都會認為救恩好比一份禮物,是上帝白白給人的,只要你願意便可以接受,不用任何條件。這樣的說法,只說到一半。沒錯,上帝的救恩是白白賜給信靠耶穌基督的人。從比喻中主人的角度來看,人確實不用付上代價,因為是主人的慷慨,也只有主人有能力給予我們。但從受邀請的人角度來看,他們是需要付上代價的。
付上什麼代價?至少他們需要除去「自我中心」謙卑接受這場「國宴」的邀請,也要付出時間,如果你想參加這場筵席,就不能夠同時做其它事情,你不能同時做二件事。一方面參加筵席,另一方面又想為自己去看地、看牛、陪新婚妻子。你只能專心一件事。
這也就是為何耶穌在講完上帝國筵席的比喻之後,講了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的代價。為什麼原本已經接受了邀請的人,最終還是不能進入筵席?現在我們該明白了吧,因為他們不願意付代價。他們為什麼不願意付代價呢?因為他們看不到自己有需要,所以不願意付上代價。
我以前有一個會友有一天請我會他的女婿代禱,因為他的女婿「壞心」,需要做心臟移植,但是他已經等了二、三年,心臟功能已經越來越不好,如果不馬上做心臟移植可能活不過半年。這位會友請我祈禱,不是求心臟馬上變好,而是希望能夠在短時間賣掉一間房子,好拿出五百萬幫女婿裝一顆人工心臟。五百萬裝完之後了,人工心臟能用多久?醫師告訴他平均可以使用七年,在安裝人工心臟的期間,還是需要趕快找到合適的心臟捐贈者。他知道自己的病況,他願意付上這樣昂貴的代價。
在屬靈的生命裡,我們很高興上帝向我們發出上帝國宴的邀請,讓罪人、外邦人,原本被排斥在外的人得以獲得邀請。但我們個人也要付上代價去參加,除去「自我中心」、專心一意,及付出時間參與。
人為了肉體的生命都願意付出金錢,為了養生願意尋找有機無毒的食物,為了健康願意付出運動復健的時間。但不要忘了,要為了靈魂的永存,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耶穌。
歷代都有許多基督徒不怕犧牲地捨己付出代價來跟隨主。上主日(10/14)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宣布七位聖徒為「真福」,其中一位是前薩爾瓦多樞機主教羅梅洛(Bl. Oscar Romero),他在1980324日主持彌撒時,遭到槍擊死在祭壇上,享年63歲。
羅梅洛(Oscar Romero)19772月起擔任薩爾瓦多(El Salvador)的樞機主教,當時的他持保守立場,因此受到獨裁軍政府歡迎。然而,1977312日,羅梅洛的好友、致力爭取窮苦百姓權益的耶穌會神父格蘭德(Rutilio Grande)被暗殺,此後羅梅洛改變原本的保守立場,開始擁護解放神學(Liberation theology),積極為窮人發聲,主張天主教信徒應該要關注世間制度的公平正義問題,例如貧窮的世襲化。他曾在日記寫道:「一邊是權貴,一邊是貧窮弱勢民眾,神父應該站在誰身邊?我內心沒有一絲疑問,神父必須與人民站在一起。」同樣,百多年前宣教師來台,帶來信仰的種子,讓台灣人得以領受福音,一樣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既然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就不是別人可以替你背的,或許別人可以攙扶你,但終究需要你自己背十字架。就像讀書、考試是學生的工作,父母、老師無法替他們考試,只能給予鼓勵協助。進天國是需要付上代價,每個人該付什麼代價?願聖靈幫助我們。

二、上帝的國宴還有許多空位,我們需要擔任僕人的角色出去邀請
上帝的筵席是一場國宴,不是食物救濟站,食物救濟站可以吃一餐,但無法使人永遠不餓、不渴,而且國宴必須要有「邀請卡」,你無法請人代替,每個人都要親自出席赴宴。
至於,先前受邀的人,他們「自我中心」找藉口婉拒主人的恩典,聖經描述說「主人非常惱怒(14:21),不來的人就自然不會享受到筵席,這就是附帶的審判。這也讓我們知道,福音的邀請是一個恩典,但同時也帶有上帝的審判。
主人的生氣,不減他的寬容與慈悲,他除了邀請貧窮的、殘疾的、失明的、跛腳的都來參加筵席。甚至,「還有許多空位」,因此主人又叫僕人說:「到馬路和陋巷裏去,強拉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加福音14:23)各位,天國的國宴目前「還有許多空位」,我們不要怕人家進來,要開放我們的心胸、要開放我們的教會,就像上帝國的主人開放的恩典,才使得我們這些在「籬笆」(陋巷)外的外邦人得以成為亞伯拉罕的真兒子,有份於上帝永恆的救恩。
我們不要怕座位不夠,就停止邀請人來赴上帝的筵席。上帝的國宴「還有許多空位」,不要擔心碗盤不夠、不要擔心食物不夠,要知道我們的天父是創造的主上帝。在他裡面滿有豐富的恩典。

問題討論:
1.拒絕參加主人筵席的人,他們為何拒絕?我們是否也如此?
2.耶穌基督拆毀「籬笆」(以弗所書2:14),給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宴。我們該如何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3.上帝的國宴「還有許多空位」,我們如何去邀請人參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