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傳道書 1:1-18

傳道書 1:1-18 現代中文譯本
人生的空虛
1:1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語錄。
第1節介紹作者是「在耶路撒冷作王、大衛的兒子、傳道者的語錄。」「傳道者」:「召集者」或「集會的發言人」,作者取此名字意思大概是他好像召集一群聽眾聆聽他所要講的信息。而且他是大衛的後裔,當過耶路撒冷的王。換言之,生命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上至國王,下至一般百姓,都會煩惱和思考的問題。
1:2 傳道者說:空虛,空虛,人生空虛,一切都是空虛。
「空虛」(hebel)是整本傳道書的主題,全書總共有35次用「空虛」這個詞。空虛是「混沌」、「無氣息」的狀態,相對地,上帝的靈是「創造」、「有氣息」的。
「空虛」在希伯來文也表示「氣息」之意,如詩篇39:5-6所用的「一口氣息」。
詩篇39:5-6「你使我的生命那麼短促!在你眼中,我一生的歲月幾乎等於零。生命不過像一口氣罷了;人生如泡影。一切的操勞都是虛空;他累積財富,卻不知道歸誰享受。」
「空虛」另外也可以當作是「短暫」「空泛」之意。有時也可以當作「沒有意義的事情」。「空虛的空虛」:希伯來文的最高級表達法,意思是「完全而無可比擬的空虛」。古代腓尼基人認為「空虛」是人和地所居住、管理的環境。地上所有的經驗,從整體來看,都「服在空虛之下」(參羅8:20)。
1:3 人在太陽底下終生操作勞碌,究竟有什麼益處?
「太陽底下」:全書出現29次。所謂「日光底下」即地面上,指世間內人類的生活,就是沒有遮掩的、明顯的、可清楚明白的事,是按著世間的定律存在。緊接在日光底下,傳道者用「週而復始」的方式來形容,一個有限、規律、界線的生命循環。他似乎在說明一種定律,無法改變的生命軌跡。如果大自然是這樣地循環周轉,則人也是屬於大自然的一環,也跟大自然一樣,沒有區別。
「勞碌」:原文可以指「身體的辛勞」或「心靈的痛苦」。 
「益處」:是一種商業用語,指「利益」或「利息」。 唯有對那些漠視神而想去尋求滿足的人,傳道者的信息才是「凡事都是空虛」。對那些接納他完整世界觀的人,他卻有鼓勵的話。在信心的因素開始引進後,「一切都是空虛」仍然真實,但卻不是事實的全貌;而在「日光之下」,這就是全面的真理。

1:4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世界老是一樣。
1:5 太陽上升,太陽下沉,匆匆地趕回原處,再從那裏出來。
1:6 風向南吹,又轉向北,不斷地旋轉,循環不已。
1:7 江河流入大海,海卻不滿不溢;水歸回發源之處,又川流不息。
1:4-7中,作者舉出三個例子:太陽周而復始的運行,如同一名繞跑道的選手;風循著路線旋轉,卻漫無目的;江河流入海洋,卻永無填滿之日。藉此三個例子,說明人類的勞苦徒然無功,同樣,宇宙的勞苦也一無所得。如同太陽、風、江河等,週而復始。人在大自然的定律下,人也無法改變的生命軌跡,最後將徒勞無功而倍感空虛。
1:8 萬事令人厭倦,無法盡述。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1:9 發生過的事還要發生;做過的事還要再做。太陽底下一件新事都沒有。
1:10 有哪一件事人能說:「看吧,這是新的?」不可能!在我們出生以前早已經有了。
1:11 往昔的事沒有人追念;今後發生的事也沒有人記住。

傳道者的經驗
1:12 我是傳道者;我在耶路撒冷作過以色列的王。
1:13 我決心用智慧探求,考察天下發生的一切事。上帝給人類的擔子是多麼沉重啊!
1:14 我觀察了世上的一切事;一切都是空虛,等於捕風。
1:15 彎曲的東西不能變直;沒有存在的事物不能數算。
1:16 我對自己說:「我是一個大人物,比任何一個統治過耶路撒冷的人都有智慧。我知道智慧是甚麼,知識是甚麼。」
1:17 我決心辨明智慧和愚昧,知識和狂妄。但是,我發現這也是捕風。
1:18 智慧越多,煩惱越深;學問越博,痛苦越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