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 星期二

詩篇 2:1-12

詩篇 2:1-12 現代中文譯本
本篇是屬無標題詩,但使徒行傳4:25卻將它歸於大衛,徒13:33又稱它為「詩篇第二篇」。
新約聖經多處引用此詩篇(可1:11;徒4:25-26,13:33),因為此詩高舉上帝的受膏者,又描述祂在全地作王的異象。本篇詩對於上帝國度和祂所要興起彌賽亞作王的應許,表達出極度強烈的歡欣鼓舞之情,無人能望其項背。
有些學者認為這首詩歌,最初是為屬於大衛君王族裔的君王加冕而作的詩,以上帝和大衛王立約為題材寫的。後來因為先知預言中認為那位即將來臨的彌賽亞是出自大衛的後裔,而使得此篇詩增添了彌賽亞應許的色彩。
但仔細查考,似乎是日後遇到困難之時(參撒下10章)回想加冕的情境(2:7-9)。大衛本人登基的時候,在歸屬的民中並沒有背叛的意圖,與詩篇2:3所描述不符。倒是,所羅門遇到許多這類狀況,但在他以後的王則沒遇到。然而,這些威脅所激起的忿怒,以及此處的應許所富含的榮耀,需要針對一位比大衛或所羅門更偉大的王,才顯得合理。總之,這首詩不是純粹作為大衛後裔的君王加冕詩,而是像新約聖經作者所看見的彌賽亞應許。
上帝選立的君王(2:1-6)
君王是由上帝的先知所膏立的,因此,如果反對君王等於是反對上帝一樣。而上帝對這樣的人只會嗤之以鼻,因為由上帝所選立的君王,上帝必定會帶領、眷顧。
君王須效法「彌賽亞」,才是回應上帝的呼召。
2:1 列國為甚麼妄圖叛亂?萬民為甚麼虛幻策劃?
本篇起頭便直論主題,第一字「為什麼」標明了全篇的語氣,就是大感驚訝,希奇他們對於上主的治理和治理者,竟然會不分好歹地抗拒。
2:2 他們的王侯蜂擁而來;他們的執政者一起籌謀,要攻擊上主和他所選立的君王。
上主選立的君王是誰?是詮釋本篇的重點。
使徒行傳4:25-28認為此處即是預言加略山,而「他們的王侯」則在希律和彼拉多身上應驗,列國和萬民則由「外邦人和以色列民」(複數,正如本篇)應驗,他們聯合抵擋上主的受膏者,希臘文即「祂的基督」。使徒行傳4:28指出上主在此默默掌權,而哥林多前書2:8以下,則指出人的遲鈍。
2:3 他們說:我們來掙脫他們的束縛!我們來推翻他們的統治!
2:4 上主從天上的寶座發笑;他譏笑這些人的愚蠢。
主後三百年,西班牙為要紀念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hetian)摧殘殺害基督徒的「勳業」,曾建了二個碑石頌讚戴克里先把整個基督教催毀了,但如今立碑之人已歸塵土,但基督徒和基督教卻更興旺。立碑者向上帝存虛妄的心,但「上主從天上的寶座發笑;他譏笑這些人的愚蠢」。又如希特勒掌權的時候,殺害了六百多萬的猶太人,卻也因此處決了自己的命運,但上帝向亞伯拉罕所立的約,至今仍在生效;又如猶大因不肯認罪悔改,而自縊身亡,彼拉多不到幾年之後便發了瘋狂病,天天喊著要把他手上的血洗去,因此那些反對上主的受膏者,都得不到好的結局。
2:5 他在烈怒下告誡他們,在氣憤中使他們驚惶失措。
2:6 他說:在錫安我的聖山上,我立了我揀選的君王。
「錫安」:耶布斯人的要塞,大衛王的軍隊攻陷此城,稱它為「大衛城」。所羅門王統治時代「錫安」也指聖殿座落的山岡。
約珥書2:1「在錫安吹號吧!在上帝的聖山鳴鐘吧!猶大的居民哪,要顫抖!上主的日子快到了。」更是指向終末審判的到來。
2:7 那君王說:我要頒佈上主的命令。上主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天作了你的父親。
2:7是這首詩最重要的一節經文,這位被上帝所膏立的君王,有如上帝的兒子一般。換句話說,上帝和祂的子民之間的關係有如「父」與「子」之間的關係那樣地密切。也因此,這一節常被用來描述聖子耶穌。
2:8 你求,我就把列國賜給你;全世界也都要歸屬你。
2:9 你要用鐵腕統治他們;你要粉碎他們,像粉碎瓦器一樣。
2:10-12節,勸告那些心有二意的君王要以實在的心順服上帝的旨意,也就是順服上帝所膏立的君王。
2:10 王侯們哪,要謹慎!執政者啊,要受教!
2:11-12 要以敬畏的心事奉上主,戰戰兢兢,俯伏在他面前;不然,他的震怒急如星火,你們要突然死亡。向他求庇護的人多麼有福啊!
「戰戰……面前」有些古卷譯「戰戰兢兢,親他的腳」、「戰戰兢兢,親他的兒子」,或「戰戰兢兢,親全能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