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詩篇 15:1-5

詩篇 15:1-5 現代中文譯本
上帝的命令
(希伯來文標題:「大衛的詩。」)
15:1 上主啊,誰可進入你的聖殿?誰可居住在你的聖山錫安?
「聖殿」原文為「帳幕」,也是指上帝神聖的居所。詩人依據以色列傳統使用「帳幕」,因為上帝喜歡在會幕或帳幕中走動(參撒下7:6-7)。又「寄居」的希伯來文字根為「賓客」,因此寄居可解釋為「成為賓客」。按照舊約聖經的律例,規定要善待旅客(申命記10:19),他們不僅以賓客的禮遇款待旅客,同時也要保障他們的身體安全(利19:33-34;創19:1-8;士19:20-24)。善待旅客本來就是信仰上的義務,而詩人將人視為上帝的賓客,就更顯得意義深遠。
這首詩歌是以聖殿禮拜禱文形式寫下,讓會眾在聖殿大門外頌唱用。以色列百姓從各地來到耶路撒冷,參加每年三個大節期中的一個聖會。祭司使朝聖者在聖殿前停步,教導他們誦讀或頌唱十句誡命。頌唱後,朝聖者才准進入聖殿敬拜上帝。
進入聖殿的目的為何?
為的是敬拜上帝,與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更多的讀經、祈禱、敬拜、讚美。然而,大衛時代,只有祭司才可以進入聖殿(會幕)。
進入聖殿的規定為何?
詩篇15:2-5共有「十句話」,正如十誡也有十句話。因此,聖經學者Eugene H. Peterson稱本詩篇為「聖殿十誡」。這十句誡命中,前六句誡命可以參看以亞賽書33:15-16的教訓。在彌迦書6:8也可以看到三個類似的教訓。以賽亞書56:1有二則;而阿摩司書5:4則有一則。所以,當會眾來到聖殿前,祭司或先知就會教導百姓這十句信仰的基礎誡命(參亞7:3)。在第一節的祭司發問後,第二節會眾便開始頌讀回答。這十句進入聖殿的基本誡命彷彿是朝聖客由外院進入內院的通關密語。
15:2 就是行為正直,凡事順從上帝的人。他說話真誠,
15:3 不毀謗人。他不做對不起朋友的事,不造謠中傷鄰居。
15:4 他輕視犯罪作惡的人,尊重敬畏上主的人;他不惜因履行諾言吃虧。
15:5 他借錢給人不索取利息,也不受賄賂來陷害無辜。做這樣事的人永不失敗。
聖殿十誡
1.行為正直(15:2)
「正直」按原文是動詞「直行」,指「完全」的意思,就是對上帝真實沒有二心。
「直行」一字曾使用在上帝對年老的亞伯拉罕的勸勉中,有一次上帝向亞伯蘭顯現說話:「我是全能的上帝。你要服從我,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創17:1)同時,亞伯蘭得到上帝的應許,被稱為「亞伯拉罕」(多國之父)。亞伯拉罕被稱為信心之父,因為他對上帝是「直行」,沒有二心。「沒有僕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路加福音16:13)
2.順從上帝(15:2)
3.說話真誠(15:2)
以弗所書4:29「不要在言語上傷害別人,只要說幫助人、造就人的話,使聽見的人得益處。」
4.不毀謗人(15:3)
除了要有敬畏對上帝的態度之外,也要有愛人如己的態度。
5.不惡待朋友(15:3)
6.不造謠(15:3)
7.藐視惡者,敬畏上帝(15:4)
對於擁有身份、地位、權勢的掌權者,雖要尊敬,但他們卻充斥「惡勢力」,欺壓人民、魚肉鄉民者,這樣的人在上帝面前有何誇口之處,有何敬重的理由呢?一位敬畏上帝的人,懂得分辨是非。他不是是非不分,他不會顛倒公義。
8.寧願自己吃虧(15:4)
9.不趁人之危、不放債取利(15:5)
10.不受賄賂(15: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