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5日 星期六

創世記22:1-24

經文進度:創世記22:1-24 現代中文譯本
根據申命記18:9-14來看,我們會發現早期的迦南地曾流行著獻兒女為燔祭的宗教祭典。以色列人民中間也有人「入境隨俗」,提倡這種不人道的迦南祭典,所以摩西的法律就明文規定說:「你們進入上主—你們的上帝所要賜給你們的土地之後,不要隨從當地各民族的邪惡習俗。你們不可把兒女放在祭壇上焚燒;也不可占卜,觀兆,行法術,用符咒,求問鬼神或死人的陰魂。」

列王紀下第3章記載,以色列、猶大和以東聯兵攻打摩押王時,摩押王見戰況不利,為此他在城牆上將他的長子獻為燔祭:
「摩押王見大勢已去,就帶著七百個佩劍的兵,想衝出重圍,逃到敘利亞王( 「敘利亞王」是根據一古譯本,希伯來文是「以東王」。)那裏,可是沒有成功。於是他把要繼承王位的長子當牲祭,在城牆上獻給摩押的神明。以色列人非常恐懼,就從城裏撤退,回自己的國家去了。」(列王紀下3:26-27)
這段記載也讓我們看到在古近東地區獻兒女為活祭,以求神明庇蔭家族、部族是普遍的風俗,而且連以色列人也深信不疑。

再看士師記第11章,記載一則故事說耶弗他曾對上帝許願說:「如果你使我戰勝亞捫人,我凱旋歸來時,一定把第一個從我家門出來迎接我的人獻給你,把他當燒化祭獻上。」(士師記11:30-31)結果他戰勝亞捫人凱旋回家時,第一個從家門出來迎接耶弗他的人竟然是他自己的女兒。但是他因為已經許願了,所以就照所許的願去行(士師記11:29-40)。可見將兒女放在祭壇上焚燒獻祭,影響以色列人非常深遠。如今,聖經通過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事件,以及摩西法律的命令,要讓我們知道將兒女獻祭的事,不是耶和華宗教應該有的作法。這也是凸顯耶和華宗教和迦南宗教的不同。 
此外,藉由此事件,我們看到上帝考驗亞伯拉罕的信心程度。

創 22:1過了些時候,上帝考驗亞伯拉罕。上帝呼喚他:「亞伯拉罕!」他回答:「我在這裏!」

本節開始就說「上帝考驗亞伯拉罕」,這是一句很嚴肅的話。我們首先要知道考驗(試煉)和試探的不同。摩西說:「上帝在曠野試驗你們,乃叫你們可終久享福」(申8:16)。但魔鬼試探人,乃是想毀滅人(雅1:15; 彼前5:8)。換言之,上帝的考驗是為了提昇人的信仰層次;而魔鬼的試探帶給人的是誘惑,使人離開上帝,走向滅亡。 

新約雅各書說:「遭受試煉而忍耐到底的人有福了;因為通過考驗之後,他將領受上帝向愛他的人所應許那生命的冠冕。人如果經歷這種試煉,不可以說:『上帝在試誘我』;因為上帝不受邪惡的試誘,也不試誘人。」(雅各書1:12-13) 我們在此看到上帝為了提昇亞伯拉罕的信仰層次,而進行一項艱難的信心考驗,那就是要將他的獨生子以撒獻祭。

為何說是艱難的信心考驗呢? 

從亞伯拉罕受上帝呼召,是要他切斷與家族一切所有的關係,就是離開故鄉、親族,和父親的家,當他回應這個呼召時,就已經是無退路可依靠了。現在一百多歲的亞伯拉罕好不容易才有以撒,他剛覺得人生有所依靠,但是上帝卻要求他將以撒獻祭,頓時之間,亞伯拉罕又失去依靠。上帝如此的考驗人,是要人不要將希望寄託或依靠在人的身上,而是要人全心全意的仰望上帝的帶領。 

心得:獻以撒對年老的亞伯拉罕是一項艱難的信心考驗,對我們也是。台灣人有個觀念「養兒防老」,養孩子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將來老的時候有人可以照顧自己。事實上我們要知道,子女是上帝給父母的恩賜,是上帝所託付給父母的,絕對不是父母的私有物,而父母更不可將希望依靠在人的身上。現在上帝要求亞伯拉罕將他在年老時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兒子以撒,將之殺死獻在祭壇上做祭品,這簡直是要讓他原本認為年老時的依靠也斷絕!上帝要他這樣做,就是要考驗亞伯拉罕,不要將希望寄託或依靠在人的身上,而是要人全心全意的仰望上帝的帶領。

心得:上帝考驗我們,為的是幫助我們的信仰能日益進步。就像上帝考驗亞伯拉罕一樣,上帝也在考驗每一位基督徒,目的是要幫助我們在信仰與心靈上能夠提昇。我們要通過上帝的考驗,就必須學習亞伯拉罕的態度,以順服的心來接受,按照上帝的話去行。其實,除了順服之外我們實在沒有更好的方法。

心得:在近來我常發現有越來越多基督徒或是教會很難接受上帝考驗;有的基督徒遇到一點挫折就離棄了上帝,有的甚至在教會生活中稍微不如意,就棄絕了上帝。我有時也會這樣,事工推行一不如意,參與的兄姊少,就會很灰心。甚至會這樣想:上帝不祝福嗎?要不然事工為甚麼沒有進展?其實,為了使我們的信仰更加堅固,上帝也會用「失敗」來考驗我們的耐心。

心得:我們看上帝是如何在磨練亞伯拉罕的;從呼召亞伯拉罕時所應許給他許多後裔,到他得到以撒這個孩子,總共經過了廿五年的時間,然後在孩子長大之後,接下來就是要亞伯拉罕將來子獻上做祭品。在這段好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們看到亞伯拉罕是有過好幾次對上帝失去了信心,他甚至對生兒子的事感到灰心,也曾要求上帝給他一個明確的記號使他相信。雖然如此,他還是沒忘記堅持對上帝的忠心,他依照上帝所指示的去做。這一點才是可貴之處,也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

心得:生活在台灣的基督徒很不容易,因為台灣是一個處處都充滿著魔鬼試探和引誘的環境,這些試探和引誘常使基督徒離棄上帝。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教會,看起來實在與一般社團差不多,你問他理由,他會說的很堂皇:教會要成為社區的中心。你問他以甚麼來成為社區的中心?他答出來的卻不是教會存在應有的使命—宣揚上帝的話。結果是教會辦了許多賺錢的活動,但也同時失落了上帝的話語。這樣的教會怎能成為以上帝的話為中心,照上帝的話去行的教會呢?不可能啊。今天,我們教會所推展社區的事工,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安親,而是要作社區的好鄰居,帶來上帝的愛給窮苦軟弱的人,並進一步宣揚上帝的話,讓人信耶穌。這樣的期許,是通過聖經的教導而來的。

創 22:2上帝說:「你要帶你的兒子,就是你所疼愛的獨子以撒,到摩利亞去,在我將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當作燒化祭獻給我。」
「摩利亞山」,又被稱為「上主的山」,也稱為「錫安山」。這樣的稱呼反映出來自南北國的不同文獻。北國以色列稱耶路撒冷的聖殿山為「摩利亞山」,南國猶大則稱為「錫安山」。「摩利亞」(Moriah)的意思是「上帝預定」(foreseen of God)。

以撒是幾歲呢?我不能確實知道他是幾歲,但我們曉得一件事,他能背著一些柴,就是獻燔祭用的柴,那數量是不少的。又從山下走到山上,那就可以肯定他不再是一個小孩子了。他可能是一個少年人。如果他是少年人,他總該十來歲了。這樣看來,從出哈蘭一直到獻以撒,當時一共約有四十年了。

創 22:3第二天一早,亞伯拉罕劈好獻祭用的木柴,放在驢背上,帶著以撒和兩個僕人,一起往上主指示他的地方去。

創 22:4第三天,亞伯拉罕遠遠地看見那地方。

創 22:5於是他對僕人說:「你們跟驢留在這裏;我跟孩子到那邊敬拜,然後再回到你們這裏來。」

創 22:6亞伯拉罕叫以撒背上獻祭用的木柴,自己手裏拿著刀和火種。父子兩人走著,

創 22:7以撒叫聲:「爸爸!」亞伯拉罕回答:「兒子啊,甚麼事?」以撒問:「火種和木柴都有了,獻祭的羔羊在哪裏呢?」

創 22:8亞伯拉罕回答:「兒子啊!獻祭的小羊上帝會親自預備的!」兩人又繼續往前走。

創 22:9他們來到上帝指示亞伯拉罕的地方,亞伯拉罕開始建造祭壇,把木柴堆在上面,把自己的兒子綁起來,放在堆著木柴的祭壇上面,

創 22:10然後舉刀要殺兒子。

創 22:11但是上主的天使從天上喊他:「亞伯拉罕!亞伯拉罕!」他回答:「我在這裏!」

創 22:12天使說:「不要下手,不可傷害孩子!現在我知道你敬畏上帝;因為你沒有把自己的兒子,就是你的獨子,留住不給他。」

以撒被綁獻祭,他也表現出完全的順服,或許是從他的父親身上所學到的。當亞伯拉罕準備舉刀殺以撒獻祭時,天使叫亞伯拉罕不可傷害孩子,並且說「現在我知道你敬畏上帝」。敬畏上帝,這是表示人是以真實的心來回答上帝。不是虛偽,也不是應付的態度。因為上帝是看人的內心的上帝。箴言的作者說:「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端。」(箴言1:7)意思是知道以上帝為中心的人,這樣的人才是心中有上帝的人。在這裡,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已經通過信心的考驗,他的信仰層次也提昇了。這段記載,也要交代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上帝並不要人把人的生命作為祭物。這使得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與當地迦南人的信仰有一個明顯的不同。

以色列人後來就用「贖回」的方式,取代以活人獻祭的方式(出埃及記34:19-20)。甚至後來也發展出以利未人作為「代替以色列人的長子」,來回應出埃及記13:12所說「長子和頭胎的牲畜都屬於上主」的命令。 

創 22:13亞伯拉罕向四周觀看,看見了一隻公羊,羊的兩角纏在樹叢裏。他走過去把牠解下,拿牠代替兒子作燒化祭。
第13節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這隻公羊不是突然出現在此,而是早在亞伯拉罕抵達摩利亞山之前就已經在那裡了。只是亞伯拉罕被自己當下的寂寞、無言的困境所束縛,這一段前往摩利亞山的路,對他而言是何等的痛苦,如果他對自己兒子的死感到不捨。我想亞伯拉罕不是無血無淚的父親,他一路的寂靜、無言,正表達出他極深的痛苦,甚至這一條路上,他未曾主動告訴莎拉,未曾告知以撒,他內心是痛苦、黑暗的。
但當他聽到「上帝的話」(上帝藉天使說話, 22:12)之後,他有了「新的眼光」,經文描述他他「四周觀看」。原本他只看到自己的痛苦,侷限在自己的困境中,但上帝的話語開啟了他的新眼光,讓他舉目觀看四周,也發現早在那裡的公羊,拿來代替他的兒子。他不再仿效迦南的獻祭文化,只是為求家父族長與部族的興盛,而犧牲兒女的未來或生命。聆聽到上帝話語之後,亞伯拉罕則以上帝給予的新教導取代迦南的惡習。
今天,我們也有可能繼承迦南的惡習,想要掌控兒女的生命,左右兒女的發展。我們何不真正的將兒女獻給上帝引導其人生,而不是獻給父母的私利。同樣地,我們也應該祝福每個人的生命,而不是想要掌控別人的生命,包括許多少數族群的生命自由與價值。

創 22:14於是亞伯拉罕稱那地方為「耶和華以勒」〔希伯來語的意思是:上主會預備或上主會看顧〕。到今天人家還說:「在上主的山上,他會預備〔或譯:看顧〕。」

我們知道上帝憐憫祂的僕人,祂會親自預備一隻羊羔來贖回人所犯的罪。所以,早期以色列人每年的贖罪日(猶太新年),大祭司都會取羊羔獻祭,象徵這隻羊羔代替全體選民的罪。同樣地,上帝親自成為人,就是耶穌基督,祂受釘死在十字架上,也是為了贖回所有人的罪。 

心得:今日民間宗教的大拜拜,要宰殺豬公,目的也是希望通過獻祭來贖回人的罪。這些大豬公嘴裡還會咬著橘子,意思是「甘願」,即不是人要豬死,而是豬公自己甘願替人死。但是聖經告訴我們,用牲畜獻祭並無法滿足上帝的公義。就像一個人若是被判刑,總不能找一隻豬被關或被槍決。無論如何,赦免罪的問題,只有遵照上帝的啟示,聖經說耶穌基督是上帝的羔羊,為了除掉世人的罪(約1:29)。所以,人通過信靠基督,就會得拯救。同樣地,亞伯拉罕在信仰上最偉大的地方,他對上帝有絕對的信心,沒有絲毫的懷疑。換言之,人也可以像亞伯拉罕一樣,通過對上帝的信心和依靠,也能夠得到救。

創 22:15上主的天使第二次從天上喊他:

創 22:16「上主說:『你既然做了這件事,沒有把你的獨子留下來不給我,所以我指著我自己的名發誓,

創 22:17我要賜福給你,要給你許許多多的子孫,像天空的星星、海灘的沙粒那麼多;你的後代要征服敵人。 

創 22:18萬國都要來求我賜福給他們,像我賜福給你的後代一樣,因為你遵從我的命令。』」 

創 22:19亞伯拉罕回到他僕人那裏,他們就一起回到別是巴,就是亞伯拉罕居住的地方。 

創 22:20過了一段時間,亞伯拉罕聽到蜜迦給他弟弟拿鶴生了八個孩子: 

創 22:21長子烏斯、次子布斯、亞蘭的父親基母利, 

創 22:22以及基薛、哈瑣、必達、益拉,和麗百加的父親彼土利。 

創 22:23蜜迦給亞伯拉罕的弟弟拿鶴生了八個兒子。 

創 22:24拿鶴的妾流瑪生了提八、迦含、他轄,和瑪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