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40:18-26經文釋義 (A Exegesis of Isaiah 40:18-26)
黃春生 (1997/5/29)
目錄
前言
壹、 導論(Introduction)
一、 第二以賽亞的批判問題 (Critical Questions of Deutero-Isaiah)
二、 第二以賽亞和他的時期 (Deutero-Isaiah and His Times)
1. 先知本人(The Prophet Himself)
2. 第二以賽亞的背景(The Background of Deutero-Isaiah)
A.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Nebuchadrezzar, 604-562 B.C.E.)的後繼者
B.波斯王古列(Cyrus)的興起
C.被擄時期的以色列民
三、 第二以賽亞的信息
1. 對比性
A.首先和末後
B.巴比倫和錫安
C.耶和華和假神
D.以色列和列國
2. 詩歌
3. 僕人
4. 創造
貳、 經文翻譯(Translation)
參、 釋義
一、 翻譯特色
二、 其他譯本
三、 上下文脈絡(Context)和結構分析
四、 字義分析(Notes)
肆、 註釋(Comment)和結論
伍、 參考書目
---------------------------------------------------
前言
在還沒開始以賽亞書40:18-26的釋義之前,首先將在導論時,了解以賽亞書的批判問題和確定第二以賽亞的範圍,因為藉此來確定作者和寫作年代將有助於我們了解本段經文的歷史背景。緊接著分析其結構和信息,其次分析40:18-26在上下文脈中的關係。之後,就原文加以翻譯和註釋(Comment),最後則是結論。
壹、導論(Introduction)
一、第二以賽亞的批判問題(Critical Questions of Deutero-Isaiah)
在十二世紀以前,學者們大都同意以賽亞書的一致性(the unity of Isaiah),同意本書的作者是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所作(1:1);直到猶太學者Abraham Ibn Ezra (1092-1167 A.D.)在他的十二世紀註釋書裡,提出以賽亞的作者不只一位。然而,直到18世紀對這問題才有進一步的研究成果,1775年Johann Christoph Döderlein 首次稱40-66章為第二以賽亞(Deutero-Isaiah), 這看法也受到同時期的學者Johann Gottfried Eichhorn的支持; 但也不乏仍舊堅持以賽亞書的一致性的學者。
1892年一個革命性的影響發生了,這一年Bernhard Duhm出版以賽亞書註釋(Das Buch Jesaia),他提出第二以賽亞只有在40-55章,而非40-66章。 Duhm認為56-66章應屬於一位歸回後住在巴勒斯丁的人所作,而非40-55章的作者。所以Duhm稱56-66章為第三以賽亞(Trito-Isaiah)。但是,學者對第二以賽亞範圍的爭議仍然存在,如Robert H. Kennett認為應仍屬被擄時期, 這看法甚至引發Charles Cutler Torrey的研究,Torrey認為34,35,40-66章為第二以賽亞。即便如此,近代學者按著Duhm的分法來界定40-55章為第二以賽亞仍是主流。(以下有時將第二以賽亞、Deutero-Isaiah或Second Isaiah簡稱為DI)
二、第二以賽亞和他的時期(Deutero-Isaiah and His Times)
1.先知本人(The Prophet Himself)
第二以賽亞40-55章,並沒有像以賽亞書1:1的前言介紹讓我們知道先知是誰。甚至在內文敘述中也沒有像6; 8; 20; 21:15-25; 36-39中提及先知的相關資訊。所以,這先知是誰,他的家庭、社會地位我們無法確知。因此,只能通過DI的信息來認識這位匿名的先知。
DI的信息有意將他自己與被擄前的先知連結在一起,正如先知以賽亞、耶利米對以色列民的指責。此外,在40:6裡先知聽到有個聲音對他說:「去報消息!」,他問說:「報甚麼消息?」這個經驗,有學者主張,這與以賽亞(Isa. 6:8-9)及耶利米的蒙召經驗( Jer. 1:4-7)相似。 此外49:1-7的敘述也仿效摩西(Exod. 3-4)與耶利米( Jer. 1:4-10)的蒙召。
先知完全地認同他的同胞,他體驗到「人人都像草芥一般」(40:6),在他的訓言中所表達的不是自己的哀歌,而是所有被擄的同胞,因他相信國家的滅亡是由於上帝審判的結果(cf. Isa. 42:24-25; 48:17-19)。雖然如此,他也帶給百姓從上帝話語而來的盼望,且上帝的話是不致落空的(cf. Isa. 55:6-11), 此外,先知的宣告也有一個主題「向她(以色列)宣告說,她爭戰的日子已滿了」(40:2)。
另外在40:7裡,「草必枯乾,花必凋殘」與詩篇90篇類似。這些詩可能用於被擄時期的禮拜,換句話說,DI可能與此時期的聖殿歌詠者有關。 總而言之,對這位先知的認識上,我們確實沒有足夠的資料來了解他。正如Westermann所說:「假如我們想更認識他,我們必須去聽他的信息」 。
2.第二以賽亞的背景(The Background of Deutero-Isaiah)
DI的活動約在587B.C.E.耶路撒冷毀滅和巴比倫王朝539B.C.E.間,可能主要在550B.C.E.後,因為這年看到古列(Cyrus)得勝。 以下就此時期簡要介紹。
A.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Nebuchadrezzar, 604-562 B.C.E.)的後繼者
尼布甲尼撒王攻下耶路撒冷後,586B.C.E.攻打埃及為了要警告埃及不要再過問亞洲事務,585B.C.E.圍攻推羅(Tyre),但卻無法攻下。 尼布甲尼撒死後,短短七年內王位換了三次,他的兒子亞美瑪爾杜克(Amel-Marduk, 562-560B.C.E.),即釋放約雅斤(Jehoiachin)出獄的以未米羅達(Evil-Merodach,王下25:27-30),在位兩年後就被他的妹婿尼力里沙(Neriglissar)篡位,但四年後就死了,留下一個未成年的兒子拉巴施瑪爾杜克(Labashi-Marduk)為王,很快的就被亞蘭的貴冑拿波尼度(Nabonidus)廢去。
拿波尼度是月神辛(moon-god Sin)的祭司,他在哈蘭重建月神廟,而引起巴比倫瑪爾杜克的祭司反對,此外他又將首都遷往阿拉伯沙漠的提瑪(Tema),將巴比倫的政權交給兒子伯沙烏蘇(Bel-shar-usur,即伯沙撒Belshazzar),而伯沙烏蘇卻不舉行巴比倫的新年慶典,而引起全國民憤。因為巴比倫的新年慶典在虔誠的人看來,是很嚴重的褻瀆神聖瑪爾杜克(Marduk)的大罪,所以,此時的巴比倫內部紛爭和民怨達到極致,因而加速巴比倫亡國。
B.波斯王古列(Cyrus)的興起
巴比倫晚期,瑪代(Media)王國興起,成為巴比倫的主要敵國。瑪代王西阿克薩里(Cyaxares)曾與巴比倫聯盟擊敗亞述,隨後擴張版圖並以伊克巴他拿(Ecbatana)為首都,並降伏小亞細亞東部,很快的達到西部的哈里斯(Halys),與呂底亞(Lydia)為界。之後,西阿克薩里將王位傳給他的兒子亞士他基(Sstyages, 585-550B.C.E.)。由於巴比倫王拿波尼度在位時,支持伊朗(Iran)南部的安珊(Anshan)王古列,然而550B.C.E.古列佔領瑪代首都伊克巴他拿,此時,巴比倫懼怕古列更甚於從前的瑪代王國。於是巴比倫與埃及法老亞馬西士(Amasis, 569-525B.C.E.)、呂底亞王克魯蘇士(Croesus, 560-546B.C.E.)聯合抵抗古列,但在546B.C.E.冬古列攻下呂底亞首都撒狄斯(Sardis)。
古列的執政態度寬宏大量,對待所統治的各民族的宗教熱忱甚表同感。 這引起猶太人心中極大興奮,也鼓勵了他們將得到的希望,同時也促使他們對以色列信仰作更深邃的重新解釋。 DI甚至有膽量去稱讚古列為上帝的僕人,就是祂所召來用以重建錫安的人(44:24-45:7; 41:25-26; 46:8-11)。
C.被擄時期的以色列民
猶大王西底家(Zedekiah)背叛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Nebuchadrezzar),最後在587B.C.E.七月耶路撒冷毀滅,西底家逃逸至耶利哥,但仍舊被捉回挖去雙眼帶往巴比倫,最後死於巴比倫。 此時,有一批百姓被擄到巴比倫,猶大國從此亡國;在被擄時期裡,按耶利米書52:28-30所記共有597,587和582B.C.E.三次,被擄人數約4600人,若包括女人和小孩,則人數應介於12000-15000之間。 他們第一次被擄到離巴比倫不遠的米索不達米亞南部(S Mesopotamia),卻沒有分散在當地的居民中,他們擁有自己的居留地,可以建房子、耕種(耶29:5f),繼續過著某種歡樂的社會生活(結3:15; 8:1; 14:1; 33:30f),很可能他們也一起禮拜。 因此,國家的禮拜傳統、獻祭等要素,可能在被擄時期保存在禮拜的口傳形式中,且會堂的禮拜的建立也可溯源到被擄時期。
下圖表為第二、第三以賽亞的相關歷史背景年代表:
The Jewish People
|
Literature
|
Neo-Babylonian Empire
|
Jehoiakim 609-598
|
Jeremiah
626-580
|
Nebuchadrezzar II
604-562
|
Jehoiachin 598-597
first capture of
Jerusalem; some Jews deported 597
|
||
Zedekiah 597-587/586
fall of Jerusalem
destruction of temple
second deportation
587
|
Ezekiel 593-571
|
|
third deportation 582
|
Lamentations (580-540)
|
Amel-Marduk 562-560
|
Neriglissar 560-556
|
||
Deutero-Isaiah (550)
|
Nabonidus 556-539
|
|
frist return from Babylon
537
|
Persian Empire
Cyrus 550-530
|
|
temple rebuilt
520-516/515
|
Haggai 520
|
Cambyses 530-522
|
Zechariah 520-516/515
Trito-Isaiah (500)
|
Darius I 522-486
|
|
Xerxes I 486-465
|
||
Obadiah; Malachi(?450)
|
Artaxerxes I 465-423
|
三、第二以賽亞的信息
第二以賽亞裡至少包括50-70個講詞(sayings)。信息中反映出三大傳統,即出埃及、大衛、錫安等傳統。
在先知的未來遠景中,出埃及是一個很重要的傳統,對被擄的以色列人而言更是一個盼望的記號。 所以,第二以賽亞企圖說服他的被擄同胞,離開巴比倫的時間到了,要歸回耶路撒冷(錫安),他告訴以色列民,巴比倫和它的假神審判已定,錫安將被重建,以色列民要回錫安,這是一個新的出埃及事件,而這事件是經過歷史的類比解釋來了解的,也是DI的終末盼望。 聖城(錫安)的重建,有耶和華的擔保 ,且四散的子民將要召聚一起重建錫安。
另一方面,DI的大衛傳統,「藉著大衛所應許的恩典之約」(Isa. 55:3; cf. II Chron. 6:42),上帝藉著大衛和以色列所立的應許,以色列將成為萬民的君王和見證者(Isa. 55:4),所表達出以色列的創造者,同時也是世界的創造者是耶和華上帝。
現在就DI的文體特色或主題來了解先知所要表達的信息有哪些,這些文體特色或主題如:對比性、詩歌、僕人和創造等。
1.對比性
A.首先和末後
首先和末後在DI裡有許多的意義。如指上帝的永恆性(41:4);上帝的作為(41:22-23; 42:9; 43:9-13; 44:6-8; 45:21;48章);甚至類比成第一次出埃及和第二次出埃及,舊和新的宇宙觀。這之間的類比,如耶和華是拯救者,過去從埃及拯救(Exod 19:4 and Deut 32:11),現在從巴比倫(41:14-20; 42:13-16),彷彿是舊和新的出埃及,在48:20-21和52:11-12更清楚看到先知有意如此描述猶太人要離開巴比倫。
B.巴比倫和錫安
從48:20-21和52:11-12裡,有二個對照,巴比倫和錫安,埃及和迦南,巴比倫相似於埃及,錫安相似於迦南;從44:24到55章,錫安是在前景,巴比倫是錫安的鏡中反影,45:14-25說到錫安的重建,而47章反映出巴比倫的毀滅。
C.耶和華和假神
在41:1-42:9; 43:9-44:5; 44:6-23; 45:20-25等經文裡,充滿耶和華與假神的爭戰,巴比倫的偶像救不了它,反倒耶和華興起古列來成就祂的作為,而古列只是祂的棋子,耶和華上帝獨自領百姓「出埃及」。
在被擄時期的巴比倫到處充滿Marduk、Nebo和為數不少的巴比倫的偶像崇拜,在這樣的風氣裡,似乎已經動搖以色列人的信仰認同。 此點也是DI的信息所強調的重點之一。
D.以色列和列國
以色列敬拜耶和華,列國敬拜偶像;以色列是耶和華的見證者(43: 10,12),好使列國看見耶和華的作為(41:20; 42:1,4,6)。 並且從以色列在歷史中的遭遇,先知宣告耶和華上帝將管轄列國,並信守作為以色列的上帝與幫助者(41:2,10,14)。
2.詩歌
在DI中常出現詩篇形式,如40;7「草必枯乾,花必凋殘」與詩篇90:5-6所用的形式類似。在DI中大多數的內容確實是以詩體的形式出現,或用於崇拜的儀式上。 甚至Westermann認為他是一位寫詩的先知,且這些詩成為被擄時期會堂禮拜的一部份。 乃至於「僕人之歌」的詩也是DI的重要信息之一。
3.僕人
「僕人」一字出現在DI中有20次,所指的是摩西,一位先知,或王,如古列,還是DI自己;或是指的是以色列。在DI中,要了解僕人所代表的意義時,確實是有許多的可能性但,我們可以從二方面來了解,一、在舊約中,耶和華的僕人所扮演的是宗教和政治上的角色,僕人就是去完成上帝的旨意和計畫的人。二、從被擄而期待歸回上來了解,上帝的僕人要帶領以色列從巴比倫歸回錫安,也就是透過新的出埃及事件來印證誰是僕人。極大的可能是古列,因為上帝透過古列來完成新的出埃及事件,但是古列卻只是上帝的一步棋子,若在整個歷史上來看,上帝在不同時代興起祂的僕人,為了是成就祂的計畫。
但在不同的經文中所指的僕人有其不同意義,若要解釋「誰是上帝的僕人?」,有個釋義的原則「經文所要表達的所發生的事為何,或要在上帝和僕人之間散發何事,和僕人對眾人的相關工作。」
4.創造
耶和華是創造者,祂揀選以色列和救贖她,當先知說祂是以色列的創造者時,他的意思是上帝在歷史中的作為,在出埃及傳統上的救贖。von Rad指DI中創造和救贖是同義的,在詩的文學形式上,作者描述耶和華為創造者及以色列的拯救者,也有如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行動。 Westermann指出先知更看到上帝是有普世性作為的創造者,通常用「我是,I am」的語句,或是「我是首先也是末後的,除我以外沒有神,誰能向我匹敵」等來描述,而這些信息都出現在詩體或禱詞中。 此外,在DI中使用「創造」或相關的動詞、名詞等約出現69次。所以,創造在DI中是個很重要的主題。
貳、經文翻譯(Translation)
v.18「你們將誰比擬成上帝?你們用什麼像匹敵他?」
v.19「匠人塑造木頭偶像,且金匠冶金並為它鑄金身,用銀子煉製像座」
v.20「獻祭上的老手,選擇不會朽的木頭,為自己尋找一位熟巧的匠人,造一個不可搖動的偶像」
v.21「你們不知道嗎?你們沒有聽到過嗎?從起初你們不曾被告知嗎?使你們不知道地的根基嗎?」
v.22「有一(他或上帝)居住在地的圓穹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蚱蜢。他揭開天的薄紗,展開天空如可住的帳棚」
v.23「有一(他或上帝)使權位者歸於虛無,(他或上帝)使地上的審判官成為虛空」
v.24「他們是剛被栽,(他們)剛被種,(他們的)根也剛札入地裡,同樣有一(他或上帝)一吹,他們便枯乾,旋風就把他們帶走,像碎渣一樣」
v.25「至聖者說:你們將誰來與我比較等同我」
v.26「你們舉目向上觀看,誰創造這些星?按數目領出,他一一稱呼他們的名;因他的力氣大而能力強,沒有一個星塌下的」
參、釋義
一、翻譯特色
本段經文盡量依據BHS翻譯,保持不加字句又力求經文的連貫性,若有必要時而加入字句時,會以括符或下加虛線處理。在註釋前將依據結構分析的對應經文,定出各經節的標題,並將自行翻譯的經文列出。在字義分析上,則逐節列出BHS經文以茲對照,遇讀法不同時則參考LXX、MT或其他譯本聖經和註釋書,以確定讀法和翻譯。
二、上下文脈絡(Context)和結構分析
第二以賽亞從以賽亞40章開始,40:1-11是先知的蒙召序言,以及他所要傳揚的概略內容,而40:12-31即是DI所要傳講的主題。
在以賽亞40:12-31裡,以色列人對上帝發出一連串的疑惑,同時也有先知對以色列人的斥責(v.12; 13f; 18; 25; 27),這些經文也顯出這些爭辯的特色在其中。vv.12-31是一個完整的單元,可分成三的部份,即vv.12-17; 18-26; 27-31。 先知對他的聽眾發出這些問題,一個接一個斥責以色列人的疑惑,並說明耶和華是創造一切的上帝,也是至今維持萬有的那位。
這三段的大意如下,賽40:12-17,上帝是無可測度的,萬國和眾海島在祂面前微乎其微。18-26,耶和華的競爭者,各邦國的偶像,權位者,審判官在歷史上只不過像被風吹散的碎渣,而耶和華卻是造萬物和天上星辰的主。 27-31,是爭論的高峰,猶太人社群的疑惑面對耶和華唯一主權和恩典時,通過信仰的等待和力量將使他們的疑惑消逝。
40:12-31裡面所展現雄辯的修辭特色,在約伯記38-41章裡也可以看到,在約伯記中看到耶和華回答約伯的疑惑,正如先知斥責以色列人的疑惑一般。但是DI沒有侷限在這種模式內,他甚至大膽的認為古列(Cyrus)是上帝所用的僕人,是上帝拯救以色列人的一個計畫(45章)。很快的在46章裡,巴比倫的眾偶像傾倒,47章裡上帝審判巴比倫帝國。乃至49-55章,上帝應許以色列復興,拯救耶路撒冷,將來並要向以色列施憐憫與愛。
在vv.18-26中,可以整理出彼此平行對應的經文如下:
18~24
|
25~26
|
||
18
|
將誰...?
|
25
|
將誰...?
|
19~20
|
(屬41:6~7)
|
(空缺)
|
|
21
|
以質問激起人的情緒
|
26a
|
相同目的的用語
|
22
|
創造者
|
26b
|
創造者
|
23~24
|
歷史的主
|
26c
|
歷史的主
|
在此平行對應的經節中,很清楚的看到先知所要強調的是v.18「你們將誰比擬成上帝?」,和藉由上帝所說的v.25「你們將誰來與我比較等同我?」。這二節經文所要問的問題是相同的,是屬於修辭問句,而後面所銜接的經文也是為了回應這個問題。
三、註釋(Comment)
【v.18】無可比擬的上帝
`Al Wkr.[;T; tWmD.-hm;W lae !WyM.d;T. ymi-la,w> BHS Isa 40:18
v.18「你們將誰比擬成上帝?你們用什麼像匹敵他?」
在此現代本在翻譯上有較多的意譯,如v.18b「祂像甚麼,你們能描繪嗎?」而其他版本在此節較近原文翻譯。至於和合本、台語本之間在此翻譯上較接近,差異也少。
「你們將誰比擬成上帝?」在MT中 ymi-la,w> 「and to whom,和將誰」,LXX古敘利亞文省略w>「和」。
「你們用什麼像匹敵他?」tWmD. 譯為「形像、樣式」(BDB,198),如創1:26,5:1上帝用自己的形像或樣式造人;亞當生兒子,形像樣式像自己,創5:3;也用來描述動物的樣式,代下4:3;在此中文譯為「像」,指有形可見的物,包括人、動物等。所以,在本節所要表達的是指先知對以色列被擄的人提出質疑,說:「你們要用什麼形象、人或動物來和上帝比擬(或比較)」。
在vv.12-17中,DI所要引起聽眾關切的是上帝是高深莫測的神,而在18節以後的主題即是耶和華(YHWH)上帝的無限性,且祂是無可比擬的。v.18是個修辭上的問題,有如12節以後的描述,有著相同的答案,就是上帝是無可比擬的,既然是個修辭的問句,所以,之後的經文(vv.21-24)就是用來回應v.18的修辭問句。 在此節的後半段「你們用什麼像匹敵他?」似乎回答說,上帝是全能的創造者,要塑造祂的像是不可能的。
在巴比倫的多神信仰的情境中,在那時耶和華極可能也被視為一般的神祇(god),且在被擄的猶太人中似乎也有人認為耶和華有如一般神祇一樣,所以在v.18中DI對猶太人說「你們將誰比擬成上帝?你們用什麼像匹敵他?」可見先知如此的呼籲,可能是針對當時有人將耶和華看為一般神祇。但是,為何以色列人想塑造上帝的像?也許正如學者所言,古巴比倫人塑造神像是為了使用在新年的慶典上,好使人們膜拜,也因此以色列就依樣而行。
【vv.19-20】人手所造的偶像
`@reAc @s,K,
tAqtur.W WN[,Q.r;y> bh'Z"B; @recow> vr'x' %s;n" ls,P,h; BHS Isa 40:19
v.19「匠人塑造木頭偶像,且金匠冶金並為它鑄金身,用銀子煉製像座」
「匠人塑造木頭偶像」LXX tevktwn, 意思是「木匠」;在Vg中混和抄本意思為「匠人,混合一起的工人」,MT亦如此譯。雖LXX是指木匠,也較能符合製造木頭偶像的意思,但BHS vr'x' (BDB,360)可譯為木匠、鐵匠或匠人,所以在此採用共通譯法,譯為「匠人」。
MT %s;n" 為cast metal images(BDB,650),譯為「鑄造」;但因為漢字彫刻木頭偶像不適用「鑄造」一詞,為避免誤解所以譯為「塑造」。
「且金匠冶金並為它鑄金身」@reco為smelter,goldsmith(BDB,864),即譯為「金匠」。在LXX h[ crusocovo" cwneuvsa" crusivon
perieruvswsen au*tovn 「或金匠冶金並用金箔包它」,也就是說將金子鎔化,為木頭偶像鑄金身。但若是翻譯成「鑄金身,打造金身」可能較符合台灣人的了解。
「用銀子煉製像座」@reAc 譯為「煉製」(BDB,864)。tAqtur.根據BDB, 958,可譯為複數的「鍊子」,但是此字應該指東西被固定,好像在木偶外表包裹金箔加以固定。所以譯為「Fastener,像座」較好。
!ykih'l.
Al-vQ,b;y> ~k'x' vr'x' rx'b.yI bq;r.yI-al #[e hm'WrT. !K'sum.h; BHS Isa 40:20
`jAMyI al ls,P,
v.20「獻祭上的老手,選擇不會朽的木頭,為自己尋找一位熟巧的匠人,造一個不可搖動的偶像」
「獻祭上的老手,選擇不會朽的木頭」!K'sum.h;通常與!Kes.mi「窮人、艱困」的使用有關(BDB,698,III),且!k;s' 在此是以puUal分詞!K'sum. 出現,在BHS中是用來指「桑樹」 ,因此傳統作「窮乏,提獻祭」 。學者Trudinger則認為!ks應建立在「精通、熟悉」的意思上,所以在此採!ks的piUel分詞,意思應為「內行,老手,有經驗的人」。所以這一小段可翻譯成「獻祭上的老手,選擇不會朽的木頭」。
「為自己尋找一位熟巧的匠人,造一個不可搖動的偶像」vr'x' worker in wood(BDB,360),譯為「匠人」與v.19同。
jAM 「搖動、移動」(BDB,557)。
在經文比較之下,顯示vv.19-20不屬於本段經文中,而是屬於41:6-7。但是,在此我們似乎可以看到vv.19-20的加入是為了詮釋v.18b,來說明人所塑造的偶像是什麼。雖然,人們用上好的木頭,選上好的匠人,鑄穩固的像座來使偶像看來屹立不搖,但是,正如經文所強調的這些像都只是神祇(gods),都是人手所造的偶像,換句話說,人們不可能塑造出上帝真實的像。這正可說明先知強調上帝的獨一性,是超越人所能想像的,儘管人絞盡腦汁想像上帝是何等的形象,但終究是白忙一場。
【v.21】你知道上帝的作為嗎?
Alh] ~k,l'
varome dG:hu aAlh] W[m'v.ti aAlh] W[d.te aAlh] BHS Isa 40:21
`#r,a'h'
tAds.Am ~t,nOybih]
v.21「你們不知道嗎?你們沒有聽到過嗎?從起初你們不曾被告知嗎?使你們不知道地的根基嗎?」
W[d.te、W[m'v.ti二字的人稱詞尾是第二人稱陽性複數,所以翻成「你們」,此點和合本較現代譯本正確。
dG:hu為dgn的完成式HofUal,所以譯成「被告知,be told」。
「使你們不知道地的根基嗎?」」~t,nOybih(HifUil) aAlh] 則譯為「使你們不知道」。
tAds.Am「根基」(BDB,414; cf.28:16),LXX,Vg也是;但BHS也有另一形式suymi「從立地的根基」,類似varome「從起初」。
V.21緊跟著v.18進一步的發出四個質問,這一連串修辭學用法的問句,有如平行詩的用法,逐漸強調出DI對百姓的斥責,譴責百姓對耶和華產生疑惑。在v.21中的「起初」一詞,為妥拉(torah)的首卷“tyvarb”卷名,意味著有關創造的事是以色列人所應該知道和傳承的教導。也藉此激發以色列人的歷史情感,使他們回顧「起初」上帝的作為。同時,也是在問我們說:「你知道上帝的作為嗎?從你所學習到的信仰知識中,你認識這位創造主嗎?」
【v.22】上帝是創造者
~yIm;v' qDok; hj,ANh; ~ybig"x]K;
h'yb,v.yOw> #r,a'h' gWx-l[; bveYOh; BHS Isa 40:22
`tb,v'l' lh,aoK ~xeT'm.YIw
v.22「有一(他或上帝)居住在地的圓穹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蚱蜢。他揭開天的薄紗,展開天空如可住的帳棚」
在此,呂譯本中翻譯較近原文,其所用的中文詞藻也很優美,對於不同讀法甚至有旁註以供參考。但在此為了使譯文順暢,添加的字句以虛線標出。此外,在此英文的譯本上NIV較屬於意譯,例如為了讓譯文流暢,NIV直接採用第三人稱He來代替NRSV所用的關係代名詞who的作法,這種情形在v.23,25也可看到。
LXX中w&"
kamavran為「像圓頂」,Syr「像球體」, jA S Q wJ" levpton和Tgry[zk意為「像許多小東西」,Tg「像空無」,MT「薄幕」。 大地的圓頂,意指天空或穹蒼,在此綜合中文字義為「圓穹」,而此字的出現常與創造有關(箴8:27; 伯26:10; 22:14)。
「他揭開天的薄紗,展開天空如可住的帳棚」qDok;
hj,ANh;為陽性單數,意為「他揭開薄紗」,~yIm;v' 為複數獨立詞「天、穹蒼」,所以譯為「他揭開天的薄紗」,薄紗亦可譯為「帷幕」。天空指前面的天而言。
正如v.21中,以色列人知道他們自己的傳統,所以在v.22中就是回憶這個傳統。這裡是使用分詞形式和創造詩詠的詞彙(cf.Pss.136、104,特別是104:2b)。所表達出來的是上帝是起初的創造者,同時這也是一種的信仰告白。
此外,在vv.12-17中作者早就反覆此世界創造的主題,以顯出上帝的權能遠超過所有的世界邦國和權位者。自從上帝創造世界,巴比倫或其他國家的權位就一概屬祂,且藉著祂的旨意而在。同樣地,在vv.27-31也有著相似的問句,接著說明上帝是創造者,及祂的創造工作等。
【vv.23-24】上帝是歷史的主
`hf'['
WhToK; #r,a, yjep.vo !yIa'l. ~ynIz>Ar !teANh;BHS Isa 40:23
v.23「有一(他或上帝)使權位者歸於虛無,(他或上帝)使地上的審判官成為虛空」
.~ynIz>Ar「有份量的、精明的、首長」(BDB,931)在此譯為「有權位者」。yjep.vo可譯成「審判官」或「政府首領」,WhTo 可譯為「虛空」、「謊言」、「沒有價值的」;所以組合後可能有二種翻譯「使地上的審判官成為虛空」或「使地上的首領成為沒有價值」,在此採用前者。
@v;n"-~g:w> ~['z>GI #r,a'B'
vrevo-lB; @a; W[r'zO-lB; @a; W[J'nI-lB; @a; BHS Isa 20:24
s `~aeF'Ti vQ;K; hr'['s.W
Wvb'YIw ~h,B
v.24「他們是剛被栽,(他們)剛被種,(他們的)根也剛札入地裡,同樣有一(他或上帝)一吹,他們便枯乾,旋風就把他們帶走,像碎渣一樣」
死海古卷wXrX為複數動詞;MT讀為,是第三人稱單數陽性,意為「釘根、植入」,在此譯為「札入」。 「同樣...」,~g:w>譯為「(和)同樣」。
在v.22中上帝的權能展現在祂的創造上,同時也展現在歷史中(vv.23-24),即使是地上的君王或審判官,也有如剛栽種的幼苗,沒有多久就被拔除。朝代的更替也如碎渣,被風一吹就消逝無間。上帝既然作為創造者,祂也是萬國和權位者的主宰者,在歷史中掌管一切。同樣的,巴比倫的國祚也將結束,上帝將使它枯乾如碎渣,隨風而逝。
【v.25】無可比擬的上帝
`vAdq'
rm;ayO hw ynIWyM.d;t. ymi-la,w> BHS Isa 40:25
v.25「至聖者說:你們將誰來與我比較等同我」
在此,NRSV較近原文翻譯,但為了維持英文的通暢性,字句的位置也有些更動,如v.25中「至聖者說」在原文是前置詞,在英文中就置於本節結尾。而「至聖者說」在BHS中是在本節最後,但為表達中文語意,在此則將它譯在前頭。
V.25所問的問題和v.18相似。只是這回是上帝(至聖者)親自發問,再一次強化了v.18的問題。v.18是先知說:「上帝是無可比擬的上帝」,而v.25是上帝所說:「上帝是無可比擬的上帝」。這反覆的強調意味著「上帝是無可比擬的上帝」是整段經文的主題,而其他的經文都是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v.26a,b,c】a,你知道上帝的作為嗎?b,上帝是創造者 c,是歷史的主
a'b'c. rP's.mib. ayciAMh; hL,ae ar'b'-ymi
War.W ~k,yney[e ~Arm'-Waf. BHS
Isa 40:26
s `rD'[.n, aOl vyai xK #yMa;w. ~ynIAa
brome ar'qyI ~veB. ~L'kul.
v.26「a.你們舉目向上觀看,誰創造這些星?b.按數目領出,他一一稱呼他們的名;c.因他的力氣大而能力強,沒有一個星塌下的」
LXX pa,nta
tau/ta「這些所有」;古敘利亞、Vg、MT為「這些」。這些指的是什麼,並無交代,可能是穹蒼裡的星。
ar'b'「創造」一詞只用於上帝的創造,這與創世記1:14-18用此動詞的目的相同。
MT「和強壯的」(BDB,55)是個形容詞。BHS是採死海古卷,LXX為名詞「和(在)強壯」。brome「大能」是個名詞,相對的#yMa;也需名詞,所以在此均採名詞形式。
在此段最後一節經文(v.26),也是用來回應v.25的修辭問句,正如vv.21-24是用來回應v.18一樣。v.26是關於耶和華和天體星辰,在第一眼的感覺上,其內容敘述似乎急降而下,不如前面俐落的斥責;但事實上卻是平衡前面的辯證,為了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上帝的創造和權能上。所以,我們在此也可以將v.26當成為回答v.18和v.25的修辭問句的結論。
v.26a對應v.21,正如創世記1:14-18的情景,強調上帝「起初」創造的工作。v.26b對應v.22,述說上帝是一位權能的創造者。v.26c對應v.23-24,除了述說上帝是萬國和權位者的主宰者,同時也是宇宙的主宰者,在歷史中掌管一切的神。
肆、結論
第二以賽亞的信息給與被擄巴比倫的以色列同胞的安慰最為直接。先知聽見耶和華上帝決定接受以色列所作的補贖,祂不久就會本著大能和無限的慈愛,召聚祂的羊群,引領他們歸回故土。DI整個信息圍繞著上帝將拯救祂的子民,但是這期待雖然隨古列的崛起和巴比倫將傾覆而有迫切性,但它並非全靠古列來成全,而在乎上帝。所以,先知在乎的是以色列人對神的觀念。
DI可說將以色列一神信仰堅決地表現透澈的人,這也是在混亂的時局中澄清以色列人對上帝的認識,教導人民真正認識這位無可比擬的上帝。他很明確的在區分耶和華上帝和其他神祇的不同,所以,他描述耶和華上帝是無可比擬的上帝,人無法用可見有形的物來替代真神,祂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用不著藉由其他人來協助。同時,祂也是歷史的主,世上的君王不過是祂的棋子,祂使任何國度、世代興起與消逝。先知同時也諷刺異教神祇(44:12-20),稱它們不過是人手所造的物(40:19-20; 46:5-7),在歷史中這些偶像只不過是一無所有(41:21-24),更無法拿來和耶和華上帝做比較。更清楚的說,耶和華上帝是創造的神,是歷史的主,是人類歷史中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主宰者;而其他神祇僅是人手所造,是虛無的,根本不夠格拿來和耶和華相比較。
因此,在本章節(40:18-26)中,所反映出來的是DI的主題。正如在此所釋義的,v.18,25是個修辭問句,用來提醒我們「上帝是無可比擬的上帝」,而v.21,26a接續詢問我們說:「你們知道上帝的作為嗎?」。確實,我們很可能像當時的以色列人一樣,在多元的偶像崇拜的社會裡產生信仰動搖,甚至我們也會忘記過去我們所學習的信仰教育,忘記上帝是人類歷史中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主宰者,是怎樣的一位上帝。
在此,同樣地先知也要我們記住和學習他的信息和教誨,將我們的眼光放得遠,視野放得廣,要去看祂所創造的一切,要去思想祂在歷史中的作為,和將來的能力。好使我們真正認識這位無可比擬的上帝,認識到祂獨一無二的創造作為,了解祂掌控歷史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大權能(vv.22-24,26b-26c)。
伍、參考書目
1. 布賴特(John Bright)。 以色列史 。香港:基文,1992,二版。
2. Anderson, B.W., “Exodus Typology in Second Isaiah,”Israel's Prophetic Heritage ,London: SCM,1962, pp.177-195.
3. Brown, Francis, S. R. Driver and C.A. Briggs, (BDB) Hebrew-English Lexicon, Hendrickson, 1996.
4. Clifford, Richard J., “Isaiah, Book of (Second Isaiah).”ABD 3, David N. Freedman et al. N.Y.:Doubleday, 1992, pp.490-501.
5. Hanson, Paul D., Isaiah 40-66 (Interpretation), Louisville: John Knox, 1995.
6. Herbert, A. S., Isaiah 40-66 , Cambridge Univ. Press,1975.
7. Knight, George A. F., Deutero-Isaiah , Nashville: Abingdon, 1965.
8. McKenzie, John L., Second Isaiah (AB), N.Y.: Doubleday, 1968.
9. Pritchard, J.B., Ancient Near Eastern Texts . 2nd ed., 1955.
10. Smart, James D., History and Theology in Second Isaiah . Phildelphia: Westminster, 1965.
11. Stuhlmueller, Carroll, “Deutero-Isaiah: Major Transitions in the Prophet's Theology and in Contemporary Scholarship.”CBQ 42 (1980), pp.1-29.
12. Torrey, C. H., The Second Isaiah: A New Interpretation , N.Y.:Chasles Scribner's Sons, 1928.
13. von Rad, Gerhard, The Message of the Prophets , London:SCM, 1975.
14. Watts, John D.W., Isaiah 34-66 (WBC), Texas: Word, 1987.
15. Westermann, Claus, Isaiah 40-66 (OTL), Phildelphia: Westminster, 1969.
16. Whybray, R. N., The Second Isaiah , Sheffield: JSOT, 1983.
17. Williamson, H.G.M., “Isaiah 40:20 A Case of Not Seeing the Wood for the Trees.” Biblica 67 (1986), pp.1-20.
18. Young, Edward J., Who Wrote Isaiah? , Mich.:Eerdmans, 1958.
19. Zimmerli, Walther and Jeremias, Joachim, The Servant of God , London: SCM, 196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