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13:1-35 和合本
悔改或滅亡
13:1 正當那時,有人將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
彼拉多在猶太地區做過許多壞事,這裡所描述的事件,我們很難斷定是什麼事。但在時間上,應該是在「當時」所發生的事,而耶穌就以當下的社會議題,給了當時人即時的信仰反省。也因此我們知道,信仰必須給人當下的應用與反省,這樣的信仰才是活的。
13:2 耶穌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眾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
當時加利利人反對納稅給羅馬統治者,他們將反抗運動視為對上帝的忠誠,甚至是「向上帝獻祭」的表現。經文中的猶太人雖然知道,那些加利利人是在表示對上帝忠誠時被彼拉多所殺害,可是他們還是懷疑那些加利利人的災禍是違反上帝的旨意,不被上帝祝福。耶穌在此不以反抗羅馬政權是否合乎上帝旨意來說明,他認為不應將人的災禍與人的好壞牽連在一起,因為無論什麼人都有可能遭遇災禍。
13:3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13:4 從前西羅亞樓倒塌了,壓死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
同樣地,西羅亞塔倒塌時所壓死的十八人,也被耶路撒冷的人議論為天譴的結果。耶穌糾正他們引別人的災禍而自以為義的行徑,耶穌並且警告這些自以為義的人,若不悔改,雖然逃過災禍,卻難逃上帝將來的審判。
13:5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
猶太人把罪與苦難硬性的連在一起,這無疑是自我為義的表現。同樣地,基督教不將人的苦難視為人的「業障」或「壞積德」,也不將人的苦難牽連給祖宗,說是「祖上無德」。 因此,別以為我們比別人好,我們應該抱持一種度,就是我們之所以想到要來教會,是因為我們自認我們是個罪惡深重的罪人,我們需要耶穌基督的救恩。千萬不要對那些沒來教會的人說,他們不能進天國啦,不能得救啦。因為能不能得救,能不能進天國不是我們的能力所可以決定的,這是屬於上帝的主權範圍。
不結實的無花果樹
前面13:1-5消極警告要悔改,13:6-9則是積極警告要結出信仰的果實。
13:6 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
前面13:1-5消極警告要悔改,13:6-9則是積極警告要結出信仰的果實。
13:6 於是用比喻說:「一個人有一棵無花果樹栽在葡萄園裏。他來到樹前找果子,卻找不著。
13:7 就對管園的說:『看哪,我這三年來到這無花果樹前找果子,竟找不著。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地土呢!』
按照猶太律法的規定,同一個果園不可種兩種種子(申22:9)。但有時必須容忍,因為連根拔除時,怕傷及原來的樹種。就像麥田裡常有稗子,若將稗子拔除,也會波及麥子,因此主人會容忍至收割時,再將稗子拔除燒盡。經文中的無花果樹在葡萄園中是不受歡迎的樹種,它已經在葡萄園中歷過三年的時間,可見主人和園丁極大的容忍。
13:8 管園的說:『主啊,今年且留著,等我周圍掘開土,加上糞;
13:9 以後若結果子便罷,不然再把它砍了。』」
主人在收穫的時節來看無花果,就像上帝在日子滿足的時候來察看選民的情況。因為無花果在舊約中曾被用來象徵以色列人選民。因此,這個比喻很清楚的表明,上帝對選民極大的容忍,並以「結出信仰的果實」作為上帝審判的依據之一。
如今園丁向主人求情,再給它一次機會,除了鬆土、施肥之外,它必須自己爭氣,否則下一次主人恐怕不再容忍。耶穌曾說,他曾努力想幫助以色列人,像母雞將小雞聚集在翅膀下,只是他們不願意。這讓我們清楚知道,園丁只能幫助,結實需要自己努力。同樣地,在信仰的路上,牧師或是許多信仰的前輩只能幫助,但是能否結出信仰的果實,則必須自我努力不怠惰。而不能以一句「交託給上帝」就完全「卸責」,我們當知「交託」乃是「依靠」而不是「推卸」。
會主心得:聖經學者巴克萊(William Barclay)曾說:「祈禱不是把我們的責任卸給上帝,而是讓上帝來幫助我們有力量完成我們自己的責任。」而這段經文更是提醒我們必須不怠惰,去結出信仰的果實。
安息日治好駝背的女人
安息日治好駝背的女人
13:10 安息日,耶穌在會堂裏教訓人。
13:11 有一個女人被鬼附著,病了十八年,腰彎得一點直不起來。
13:12 耶穌看見,便叫過她來,對她說:「女人,你脫離這病了!」
13:13 於是用兩隻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歸榮耀與 神。
13:14 管會堂的因為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就氣忿忿地對眾人說:「有六日應當做工;那六日之內可以來求醫,在安息日卻不可。」
這件醫治的事蹟是在會堂裡眾目睽睽之下進行的,結果發出忿怒而提出質疑的是管理會堂的主管,不是群眾。如果耶穌在會堂裡所行的,真的嚴重違反法律誡命,民眾一定會立刻有所反應才對。
一個腰彎了十八年的病人,生命對她來幾乎就是一種「咒詛」,不是祝福。如今,耶穌基督以奇妙的能力治好她,這是多麼貴重的福音,難怪她會馬上頌讚上帝。可是,管理會堂的人卻不是同聲頌讚,反而是「十分惱怒」,他之所以惱怒,可能是他看到眾人和這個婦人同聲頌讚上帝之故吧。否則他可直接斥責耶穌基督的「不當行為」。
13:15 主說:「假冒為善的人哪,難道你們各人在安息日不解開槽上的牛、驢,牽去飲嗎?
13:16 況且這女人本是亞伯拉罕的後裔,被撒但捆綁了這十八年,不當在安息日解開她的綁嗎?」
13:17 耶穌說這話,他的敵人都慚愧了;眾人因他所行一切榮耀的事,就都歡喜了。
猶太人宗教領袖常犯的毛病,是用許多傳統習俗或法律條例來套在一般平民身上,使人不但沒有從信仰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反而常因宗教規律而形成一種精神、心靈上的負擔,特別是對那些原本已因身體殘缺而受苦的人,宗教領袖們常以「天譴、責罰」來加深他們的心靈重擔,自己則是披上「聖潔」的外衣來裝扮自己的虔誠和蒙天賜福。耶穌基督就是要拆毀這種虛偽的宗教信仰。
會主心得:我們當知,宗教信仰應該是幫助人的生命活得更愉快,更有意義,而不是增添痛苦,與心靈的束縛。特別當基督徒在分享或協談時,常常不小心就定人的罪。常聽到:「會發生這樣的遭遇,就是你不參加禮拜」,「會遇到試探,就是你沒有被聖靈充滿,沒有驅趕魔鬼…」。這些「定罪」的言語,非但對人的心靈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是壓抑與束縛。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像耶穌一樣,解除人的困難,幫助苦難的人得到重生,使他們找到苦難中的生命意義。
芥菜種和麵酵的比喻( 太 13:31-33 可 4:30-32 )
13:18 耶穌說:「 神的國好像甚麼?我拿甚麼來比較呢?
13:19 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園子裏,長大成樹,天上的飛鳥宿在它的枝上。」
上帝國和上帝一樣,都是超越人有限的知識與智慧,天國可以在信徒的內心,也可以在他們中間;可以來到世上,也可以在天上;是未來的,也是在現,又是過去的應許。是道德的,也是生活的,是理念的,也是具體的。是指上帝所掌權的,也指人心接受的狀況…。總之,沒有人能夠為天國下定義,只能就人所能懂得來描述天國。因此,耶穌就以芥菜種來比喻天國的奧秘。
這裡所指的芥菜不是種在園中的蔬菜,而是一種樹種,可長到二、三公尺高。這種樹的四周,常可見到成群的飛鳥,因為牠們極愛吃那黑的小芥籽。
會主心得:天國的比喻既然沒有人能夠定義,它勢必有極豐富的內涵等著我們去發掘。它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上帝的國度,是包容各種基督信仰的體會。沒有一個人或是一個教會可以壟斷全部真理。如果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這只會帶來紛亂、痛苦和爭執。只要人的信仰是釘根於基督,這些便是上帝真理的各面。
2.上帝的國度,可容納各種不同的敬拜方式。一個人在莊嚴華麗的禮拜中與上帝契合;另一人卻在簡樸中與祂相遇,這並無好壞之分。要緊的是禮拜程序是否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敬拜,以及我們是否以心靈和誠實的態度在敬拜上帝。
3.上帝的國度可以容納各色人等。上帝的國度不分貧富和名聲的高低,也不分種族和意識型態,因為來到上帝面前只有一種人,就是謙卑認罪的人。
13:20 又說:「我拿甚麼來比 神的國呢?
13:21 好比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裏,直等全團都發起來。」
麵酵是一小團從上一次製餅中留下來已經發酵的生麵團。麵酵在猶太人的觀念,通常用來表示「罪惡」,因為他們把發酵視同腐敗。然而耶穌在此沒有此看法,而是以此來比喻天國奧秘的真理。
會主心得:與13:18-19一樣,天國的比喻是沒有人能夠定義,它勢必有極豐富的內涵等著我們去發掘。在此它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天國的酵是從「微小」開始。酵雖少,卻可使麵團產生變化。同樣地,基督徒應該致力在家庭、職場、社會為主獻身,為主而活。那麼,「微小」的基督徒將成為天國的酵。
2.天國的酵是眼不能見的。憑肉眼我們無法見到麵酵的作為,但麵酵卻是無時無刻的在作用。因此,不要光做一時顯眼的大事,有時逐步踏實的小事更能恆久,更能讓人深感天國的能力。
3.天國的酵是從裡面作用的。只要麵酵一刻放在麵團外邊,麵團就無法發酵;酵一定要放進裏頭。只改變外觀的樣式,絕對改變不了人的心靈。家裡擺一台鋼琴,你絕不會因此會彈琴;光擁有聖經,也不代表你的生命受到改變。同樣地,光有基督徒,社會不一定會更好,除非這一群天國的酵能夠「進入」社會中,使社會「發酵」,使社會人心得到改變,進而成為另一個酵母。
會主心得:天國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染能力的。耶穌已經成為天國第一個麵酵進入這世界,使這世界有了恆久且驚人的改變。歷代基督徒也受到耶穌的感染,願意在所處的社會中成為耶穌的酵母,繼續讓天國的能力彰顯,繼續改變人的性質。身為現代的基督徒,你是否願意成為另一個酵母,「進入」社會中,使社會發酵改變呢?
當進窄門( 太 7:13-14,21-23 )
當進窄門( 太 7:13-14,21-23 )
13:22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在所經過的各城各鄉教訓人。
13:23 有一個人問他說:「主啊,得救的人少嗎?」
13:24 耶穌對眾人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
當這人問耶穌這問題時,必定以為上帝的國只有猶太人才有份,而外邦人得留在外面。耶穌的答案肯定對他是個打擊。耶穌在此宣告進入天國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相反的,乃是努力掙扎的獎賞和結果。
努力(striving)另一字意是痛苦(agony)。換言之,每一種努力或奮鬥都必須付上代價,而進天國的窄門,更需附上心靈和精神的代價。
13:25 及至家主起來關了門,你們站在外面叩門,說:『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就回答說:『我不認識你們,不曉得你們是哪裏來的!』
努力(striving)另一字意是痛苦(agony)。換言之,每一種努力或奮鬥都必須付上代價,而進天國的窄門,更需附上心靈和精神的代價。
13:25 及至家主起來關了門,你們站在外面叩門,說:『主啊,給我們開門!』他就回答說:『我不認識你們,不曉得你們是哪裏來的!』
13:26 那時,你們要說:『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在我們的街上教訓過人。』
「我們在你面前吃過喝過,你也在我們的街上教訓過人。」有些人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不願努力,不願成為「天國的酵」投入社會心靈的重建,以為只要聽過耶穌的教導便可安然無事,坐享永生的榮耀。在他們的無知和盲目裏,他們妄自把自己和非基督徒區分。事實上,生活在基督教圈子裏,或自認是基督教世家者,並不一定便是基督徒。
13:27 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曉得你們是哪裏來的。你們這一切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13:27 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曉得你們是哪裏來的。你們這一切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13:28 你們要看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眾先知都在 神的國裏,你們卻被趕到外面,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13:29 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將有人來,在 神的國裏坐席。
13:30 只是有在後的,將要在前;有在前的,將要在後。」
反倒那些原來未被揀選的普世大眾,他們將被上帝所揀選。因為他們順從耶穌的教導,並且願意委身努力進天國的窄門,天國的門永遠向這樣卑微的人所敞開。
往往「窄門」是被人看輕、忽略的,同樣地,卑賤的服事也是少有人會去做的。若是我們能從微小、卑微的小事來服事,這樣就是在回應耶穌話語的人,這樣的人必定得應許進入天國的筵席(太8:11)。
為耶路撒冷哀哭( 太 23:37-39 )
13:31 正當那時,有幾個法利賽人來對耶穌說:「離開這裏去吧,因為希律想要殺你。」
13:31-35這段經文提供我們一個令人驚異的資料,那就是並非所有法利賽人都與耶穌敵對。也有法利賽人關心耶穌的安危,警告祂離去以策安全。
猶太人把法利賽人分成七種不同的類型:
1.肩膀型。他們把好行為掛在肩膀上,在人前表現,好叫人人得見。
2.拖延型。他們經常可以找到絕妙的藉口,把應做的好事拖延下去。
3.碰壁型。猶太人拉比不可在街上與婦女談話,但某些法利賽人甚至規定禁止自己在街上看女人一眼。為此,他們閉上眼睛以避免看見任何婦女;因此,他們便撞牆碰壁,擦傷了自己。然後,找機會展示他們的傷處,作為特別敬虔的象徵。
4.駝背型。他們曲著身子走路,以凸顯虛假的謙卑。
5.不停計算型。他們不斷的計算自己的好行為,記功德好向上帝結算賬目。
6.怯懦型。他們時刻都活在對上帝的恐懼下,他們不但沒有從信仰得著幫助,反而更壓抑不安。
7.愛上帝的法利賽人。他們是亞伯拉罕的效法者,生活在信心與恩慈當中。作個基督徒,我們必須是效法愛上帝的類型,學習他們也以溫情來接待耶穌。13:32 耶穌說:「你們去告訴那個狐狸說:『今天、明天我趕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
猶太人視狐狸為動物中最狡猾、陰險,耶穌就稱加利利王希律安提帕為狐狸。這展現出耶穌不畏懼暴君的權威,祂也不討好或是逃避地上的君王。
會主心得:過去在反獨裁的年代裡,許多人展現出耶穌不畏懼獨裁的權勢,為公義與愛犧牲奉獻,這是值得我們欽佩的。這些人為台灣的民主貢獻,值得我們用選票來溫暖他們的心,肯定和期許他們繼續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公義作出貢獻。13:33 雖然這樣,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前行,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喪命是不能的。
13:34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殺害先知,又用石頭打死那奉差遣到你這裏來的人。我多次願意聚集你的兒女,好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
13:35 看哪,你們的家成為荒場留給你們。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你們不得再見我,直等到你們說:『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