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一位中國法律高材生的問題--關於佛教在中國
黃春生牧師
2011/11/23晚20:33 一位西南法政大學法律系高材生在我的FB粉絲團留言,發問如下:
黃牧師,很希望能向你請教一個問題。基督教常說:信上帝,上天堂;不信則下地獄。我問題是,希望你能以基督教的角度解釋為何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中國,其人口變化能以古時約2000萬到今天約13.96億人? 或者這樣問問,古時不信上帝的中國人,是否全部都下地獄? 那麼,為何我們中華民族是這世界上唯一有5000年歷史的民族,古時沒有機會接觸基督教,一樣能生存至今,甚至可達至強盛,人口不滅反增! 為何信奉基督教的國家(強如歐美),他們國家的歷史發展遠不能超越中華民族,這世界唯一5000年不滅的國家,其中由秦至明未清初,人民都沒有接觸基督教,但仍然生存,是否不需要基督教?
我簡單回覆如下:
基本上中國不是以佛教為國教。
佛教是唐三藏(佛僧玄奘)到西方的印度取經才引進,其實印度人是沒有在信奉佛教,他們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因為他們知道釋迦摩尼(印度迦毘羅城城主之子瞿曇能仁),在戰亂時已經得熱病而去世。在當時,他們已經將佛教趕出印度,而佛教是唐三藏取經回唐朝之後,佛教才逐漸發展開來。
在唐朝第12代皇帝唐憲宗李純時,派太監杜英奇去陝西鳳翔的法門寺迎接一寸多長的佛指骨舍利到京城供奉,一時之間,所有的王公大臣、文人百姓掏盡了腰包,花錢花力為要供養佛指,還怕沒有機會。
在當時擔任刑部侍郎的韓愈(相當今天的司法部次長),看到這現象覺得太荒唐,就寫了一篇《論佛骨表》呈給皇帝,認為迎佛指簡直是傷風敗俗、貽笑四方,就因為這一篇,皇帝大怒要殺韓愈,幸虧有裴度、崔群這些大臣營救,保了他的性命,但因此被貶到偏遠的潮州做刺史。
漢朝以前的人都是拜天(或稱上帝)。可是到了漢朝時代,漢高祖卻規定,只有天子才可以拜天,而百姓只能拜祖先、拜老師、拜偉人、拜帝王。
到了西元142年,張道陵創設了「五斗米教」,後來其子被後世稱為張天師,將五斗米教發揚為道教。後來一直到明朝陳仲琳的長篇章回小說《封神榜》出書後,才將商、周朝代能人及小說人物都封為神,才開始有道教民間宗教在拜這些死去的能人及小說人物。
其實漢人最早只有拜天-至高的神,儘管當時的人對「天」的認識極為有限。
所謂中國五千年,是中國人自己說的。在嚴格的歷史觀中,是以文字化為開始的。更何況現在已經沒有純正的漢人血統,因為中國歷代以來歷經他族統治(五胡亂華...元、清),早已經是大融爐了。
反倒猶太人歷經一千九百年的亡國後還可復國,他們擁有自己的血統、語言、經典與宗教文化。以色列史迄今都有文字記載,且有詳細編年史,今年是希伯來曆5772年。
基督教最早傳入中國應該是唐朝。唐朝建中二年(781年)2月4日波斯傳教士伊斯(Yazdhozid)立下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就是記載此事。
碑上說的是唐太宗貞觀年間,有一個從古波斯來的傳教士叫阿羅本,歷經跋涉進入中國,沿著于闐等西域古國、經河西走廊來到京師長安。他拜謁了唐天子太宗,要求在中國傳播基督教。此後唐太宗降旨准許他們傳教,景教開始在長安等地傳播起來,也有景教經典《尊經》(即《聖經》)翻成中文的記載。
古代漢民族所認識的神,都以「天」或「上帝」來稱呼。
《論語.八佾篇》記載子曰:「獲罪於天無所禱也」。《禮記.祭義篇》〈郊問第廿九〉定公問於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對曰:「萬物本於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
意思是說:萬物的根源來自天上,人的根源來自祖先,所以在祭天崇拜上帝時,要配祀祖先。在郊外祭祀上帝,並以紀念后稷為配祀,乃是天子必須遵循的儀禮。先王創作讚美的音樂以增崇其光明的德行,並且用這個豐盛的禮品獻給上帝,敬拜上帝時用紀念祖先作為配祀。
無論是世界各國家、種族、族群的人,都一樣是血肉之軀的平凡人,人永遠無法成為神,人更無法「超渡(救贖)」人。這也就是為何基督信仰強調人的有限與不完全。
但這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獨一真神,祂成為人的樣式來到世間,為了施行救贖,使人脫離罪惡與將來的審判。上帝的恩典本來是人類所不配得著的,但是因為上帝的慈愛和憐憫,白白地賜給人(羅6:23)。這恩典(救恩)包含使人能脫離疾病、憂愁、魔鬼、肉體的死亡、一切的綑綁及末日的審判之恐懼(得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