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歷代志下 4:1-22

歷代志下 4:1-22 現代中文譯本

聖殿的器物 (王上 7:23-51)
4:1 所羅門王叫人鑄造了一個銅祭壇,長九公尺,寬九公尺,高四公尺半。

銅祭壇是仿效曠野時期的祭壇而造的。
4:2 他也鑄造了一個圓的銅海,深兩公尺兩公寸,直徑四公尺四公寸,圓周十三公尺兩公寸。
銅海及銅盆,其作用主要與禮儀上的潔淨有關。
4:3 銅海邊緣外面有兩排浮雕,一排在上面,一排在下面,雕成公牛形狀。這些銅牛和銅海都是用一整塊銅鑄成的。
4:4 銅海安在十二頭銅牛背上,銅牛面朝外,三頭朝東,三頭朝西,三頭朝南,三頭朝北。
4:5 銅海厚七公分半,邊緣像杯子的邊緣,雕刻著百合花的花瓣,銅海的容量是六萬公升。
4:6 他們又鑄造了十個銅盆,五個放在聖殿南邊,另五個放在北邊。這些銅盆是用來清洗切成塊的燒化祭牲。銅海的水是給祭司用來洗滌的。
4:7-8 他們照著規定的樣式做了十個金燈臺,十張桌子,放在聖殿的大殿,一邊各五個金燈臺和五張桌子。他們又做了一百個金碗。
4:9 他們為祭司造了內院,也造了外院。兩院之間的門都是用銅包上的。
4:10 銅海放在聖殿的東南角。
4:11-16 戶蘭也鑄造鍋子、鏟子,和碗。他為所羅門王完成了他所負責上主聖殿的工程。他所鑄造的器物如下:兩根銅柱、安在銅柱上面的兩個碗狀柱頂、柱頂上交織的兩個鍊子圖案、四百個銅石榴,每一個柱頂圖案上圍繞著兩排石榴、十個銅座、十個銅盆、銅海、支撐銅海的十二頭銅公牛、鍋子、鏟子、叉子名匠戶蘭照著所羅門王的命令,用磨亮的銅鑄造以上各種器物,為上主聖殿之用。
「十個」見王上7:40-45,希伯來文是「他造了」。
4:17 這些東西都是依照王的命令,從約旦谷的疏割和撒拉但之間的鑄造場鑄造的。
當時在以色列已經有純熟的鑄造法 cire perdue,也就是所謂的「失蠟澆鑄法」(lost wax)作成的,考古學的出土顯示該地區有許多銅的熔渣,當地的泥土也極適宜製造鑄模,附近也有充足的水源。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很早便開始採用將融化了的鑄鐵填入蠟製的模心的融鑄技術,這需要高度的技巧才能成功。
4:18 由於鑄造的東西太多,沒有人估計過到底用了多少銅。
其重量無法可查,東方人常用這種方式表示其工作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後來甚至被搬至巴比倫(耶 52:17)。
會主心得:我們看到所羅門王是傾全國之力,按照古法,也就是按照曠野時期聖殿祭壇、器物的樣式所打造。這讓我們學習到敬拜及服事上帝的精神與態度。
4:19 所羅門王又叫人為聖殿鑄造各種金器:有金壇和擺設供餅的桌子;
4:20 立在至聖所前面點燃的金燈和燈臺;
4:21 花、燈、火鉗;
4:22 燭花剪刀、碗、放香的碟子,和盛火炭的盆子。這些器物都是用純金鑄造的。聖殿外面的門和至聖所的門都是用金子包的。

燭花剪刀(和合本譯為鑷子)的功用是用來整理浮在燈油中的燈芯(出27:20),使之不會爆出火星或不能點燃(參賽42:3)。祭司的日常事務之一是照料燈檯(出30:7)燭花剪刀能夠保證儀式不會受到不必要的妨礙,燈盞也不會突然熄滅(賽42:3,43:17)
放香的碟子(和合本譯為調羹)用來為燈添油,或為香壇或香爐加香(王上7:50)
盛火炭的盆子(和合本譯為火鼎)和列王紀上7:50所載一樣,是兩種火鼎中的一種,這裡所述的有一長柄(參利10:1;民16:6)。香和熱炭可以置於火鼎之中,香熏全室或祭壇各處。昆蘭文獻提到將火運入聖殿用的就是這種火鼎。埃及新王國時代的繪畫描述驅邪儀式和遊行都會使用長柄的香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