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出埃及記 1:1-22

出埃及記 1:1-22 和合本
出埃及記這本書的書名是根據內容而訂的,但在希伯來聖經裡的書名乃是以這本書第一個字來稱呼「他們的名字」。其實我們也會發現一些有趣的事,這本書提及的名字沒幾個,但都特別重要。就像神的名字「耶和華」就是在這本書中出現的。在我看來要認識出埃及記可以從「名字」的出現來找到經文的主題。
在第一章首先出現的名字是誰?不是那些已經過世的古人,而是第15節所提及的接生婆。當時的接生婆是地位很低的人,但聖經卻留下他們的名字,卻不提法老的名字。這也讓我們看出這兩位接生婆在上帝眼中的地位。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虐待
1:1 以色列的眾子,各帶家眷,和雅各一同來到埃及。他們的名字記在下面。
1:2 有呂便、西緬、利未、猶大、
1:3 以薩迦、西布倫、便雅憫、
1:4 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
1:5 凡從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約瑟已經在埃及。
1:6 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
1:7 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
1:1-7這一段簡要說明了以色列的族長約瑟的生平,以及以色列人下埃及的概況。通過創世記第47章的地方曾留下一句很重要的伏筆:「以色列人住在埃及的歌珊地區。他們在那裡繁盛發達、人口大增。」這一節是為了出埃及的故事預先做了一個暗示。
出埃及記一開始作者就在這裡提起這樣的話:「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出埃及記1:7)這就是整個出埃及故事的一個重要背景。這對埃及人來說是一種生存壓力,一位有政治眼光的國王,必定會感受到緊張,或是決定要設法阻止。如今,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已經明顯威脅到埃及社會的穩定和安全,除非以色列人和埃及人已經是完全同化成一個民族。 
我們看到中國人口眾多,對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壓力;印度的人口眾多,對該國的施政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也因此我們常看到中國、印度都常發生種族衝突的問題,也常看到食物缺乏的壓力。 另一方面,作者也從「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這句話用來表示上帝對以色列人民的祝福,表示上帝一直在履行祂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間的約定。因為當年雅各在決定是否要遷移進入埃及時,上帝曾在異象中對他說:「不要怕到埃及去。我要使你的後代在那裡成為大國。」(創世記46:3)如今,他們在埃及成為大族、又強盛,這就可以使埃及感受到以色列人在埃及國內成為一個「國中國」了。
1:8 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
1:8點出整個出埃及運動的主要因素,是因為一個新的法老已經不認識約瑟曾經對埃及的貢獻。這對以色列人來說是很嚴重的事,因為他們自己的後代,甚至是埃及人的後代已經忘了歷史,忘了上帝曾在他們當中所施行大神蹟奇事之作為。聖經作者藉此告訴我們:忘記上帝恩典的人,就是無知、愚昧,其結果就會做出許多不人道,或是違背上帝旨意的事來,而埃及人後來所做的事就是代表著這樣的意義。
這也就是為什麼,聖經作者會一再提到出埃及的故事,就是要以色列人民永遠記得上帝對他們的恩典,記住上帝用大能的手帶領他們出那作奴隸的土地(申命記6:21-25、26:5-10;詩篇第77、78、105、106篇,使徒行傳第7章)。申命記的作者甚至認為守安息日的原因,就是要提醒以色列人:「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 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裏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 神吩咐你守安息日。」(申命記5:15) 
若是按出埃及記12:40得知以色列人寄居埃及430年,經過這麼多年人事全非,約瑟和他同輩的人也都死了,埃及人當然逐漸淡忘以色列人的祖先對埃及的貢獻。
為何埃及人為忘記約瑟?
原因是約瑟作宰相時,當時的埃及統治者是來自亞洲地區的希克索人(Hyksos意思是外來民族,他們建立埃及第二中期王朝,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 of Egypt)。之後這些外來統治者被埃及原住民打敗,埃及從此進入「新王國時期」,也因此當地埃及人驅逐外來政權之後,他們才不會對約瑟存有懷念的意思。
※古埃及在歷史上有三次被外族統治的時期,這些外族統治埃及均稱為「Intermediate Period(中間期)」。
會主心得:從人類歷史中,我們可以發現許多的統治者苦待人民的事。這些統治者或獨裁者對人民來說,無異於施行滅族的法老。當我們在面對這些苦難時,只能與人民站在一起,讓百姓經驗到上帝的憐憫與盼望,並謙卑地懇求耶和華上帝施行拯救。請記取歷史的教訓,不要讓罪惡重蹈覆轍,敵擋上帝對世人的憐愛與恩典。
我們看到以色列人在埃及居住那麼久,雖然他們的祖先曾對埃及有過極大的貢獻,但是,後來新登基的國王因為不知道以前的歷史,對以色列人民的存在產生厭惡、感受到危機,開始有了要消滅他們的計畫。為甚麼這位國王會忘了約瑟的故事呢?為甚麼這位法老王會「對約瑟的事毫無所知」呢?我想是因為他沒有看到歷史繼續在他的國家中吧。也就是說,以色列人已經忘了要繼續他們祖先約瑟在埃及貢獻的歷史使命,他們在埃及成為一種人家看不出他們在做甚麼事的族群,他們可以居住在最肥沃的土地,但卻還領受政府的配給食物,這在埃及人的後代看來就是很有心結的事。更嚴重的事是約瑟的歷史已經被人民忘得一乾二淨了!這種缺乏歷史使命感,和失去延續歷史工作的民族,很快就會為自己帶來坎坷命運。 
我們台灣人也是如此;一般人很少有歷史觀念,對歷史不重視,也很容易就將歷史的事件忘得一乾二淨。因為這樣,我們常常重複以前所犯過的錯誤,這是很危險的,因為這樣會使我們很容易再次被人欺騙,也容易使我們忘了自己是誰?看,我們的教科書為甚麼很少有台灣史?為甚麼在台灣所能保留過去歷史文物是那樣的少?因為統治者國民黨政府就是不要我們記住台灣的歷史,它希望我們腦子裡都是「新」的,讓我們覺得「新」的,就是「好」的,而這些「新」的是它給我們,因此,我們無從比較,使我們只能看到它的「偉大」,卻沒有看到它的腐敗和污穢!更嚴重的是讓我們學著它這些最污穢的腳步去走,這就是我們今天台灣的真正問題! 
「樹無深根,枝葉不旺;人無歷史,理想不深。」
今天的教會也有這樣的問題;我們教會尚且不錯,還留下算是完整的歷史,並且很詳細寫下我們過去錯誤的歷史,為的是讓我們的這一代和下一代知道,我們曾走過錯誤的路,好讓我們能避免再錯,也讓我們的下一代能走出正確的方向。不要害怕有錯誤的歷史在我們裡面,要怕的是忘了我們的歷史。
1:9 對他的百姓說:「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
1:10 來吧,我們不如用巧計待他們,恐怕他們多起來,日後若遇甚麼爭戰的事,就連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
1:11 於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轄制他們,加重擔苦害他們。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和蘭塞。
當埃及人驅逐外來統治者之後,這位新登基的法老當然會繼續將外族的餘孽以色列人剷除,因為以色列人在埃及是很大的威脅,因此法老要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防止以色列人民繼續擴大他們在埃及的影響力,以免對埃及人民的生存造成威脅。 
法老懼怕以色列人可能會與亞洲的外來者,裡應外合推翻埃及政權。於是法老想了一個一石二鳥的計劃,就是一方面要加重以色列人的重擔,另一方面要以色列人為他建築比東與蘭塞二座積貨城。積貨城平時可以用來儲存糧食與軍械,戰時可以成為堅固的堡壘。且勞苦的奴隸生活可以消磨以色列人的銳氣,而堅固的堡壘與軍事更可以嚇阻叛變的念頭。
比東和蘭塞城,目前考古學家已經發現那是位於尼羅河三角洲地區附近的「阿里塔貝斯」(Tell er-Retabeh),和「坦尼斯」(Tanis)地方。有資料顯示後來的蘭塞城還曾經在主前第十三世紀時代成為埃及的王宮。
1:12 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
似乎人類的歷史就是這樣一再地重複出現;早期以色列人受到的虐待愈多,他們生的孩子就愈多,這種人口增多不只是成為一種整體的社會壓力而已,同時對統治者的壓力更大。統治者必須設法提供糧食給他們,否則就很容易造成暴動。
在早期的社會中,人多,就是一種力量,跟今天講究科技的時代很不相同。其實,我們也看到一、二百年前的美國黑人就是用生育人口,使其急速增加,造成美國社會的另一種負擔,雖然黑人的社會生活整體上來說仍然是很低落,比起一般白人是差了一段距離,但是可以想像得到他們已經成為白人社會的一個極大負擔。
再看看過去南非黑人的例子,到最後不但是政權的轉變,甚至說不定也可能有一天白人會變成黑人統治下的另一種「被壓迫的少數民族」。中國在統治西藏的方式,就是在1950年代大量將漢人移民到西藏去居住,使得原本是西藏人居住的地方,現在人口比例卻是西藏人五百萬,漢人卻有二千萬人之眾。在中國的新疆也有同樣的情形。
1:13 埃及人嚴嚴地使以色列人做工,
1:14 使他們因做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做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地待他們。
「嚴嚴」希伯來文作「砸爛」、「粉碎」的意思。換言之,法老打算藉由「嚴嚴」的奴役,使得以色列人「粉碎」,而人口得以銳減。但是,法老所盤算的卻不如預期,以色列人非但人口沒有減少,反倒人口持續增加。於是才繼續有1:15-22節法老想透過收生婆實行他的滅族行動。
1:15 有希伯來的兩個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對她們說:
「希伯來」在這裡意思是跟以色列同義,特別用來指尚且在半遊牧狀態生活中的閃族人,在一般埃及人來說「希伯來」是卑賤、落後,有「輕視」的意味。雖然雅各因為約瑟的關係而得以進入埃及居住,但在埃及人看來,以色列人民仍舊是埃及人眼中的「希伯來人」,是「沒有水準的人」,他們多數人仍是以放牧為生(參考創世記47:6)。
1:16 「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看她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她存活。」
在法老嚴嚴奴役以色列人之後,發現無法有效壓制成長迅速的以色列人口。於是狠心、殘暴的法老計劃另一次「滅族」的行動,就是命令希伯來收生婆,吩咐她們將臨盆的男嬰殺死,而女嬰就讓她存活。因為,女人在埃及沒有社會地位,常常被視為財產之一。
1:17 但是收生婆敬畏 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會主心得:1:15會記下二位收生婆的名字,可能二人是所有收生婆的代表或主管。非常奇怪,聖經沒有記載那位有權有勢的法老的名字,反倒是記載這兩位收生婆的名字,或許這兩位收生婆的表現值得後人稱讚與學習。施弗拉、普阿名字的意思是「美麗」與「光輝」,或許當我們學習她們的信仰態度時,我們的生命就會散發出美麗與光輝。
會主心得:1:17是整本出埃及記的中心主題之一「收生婆敬畏上帝,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此話是整個出埃及運動的中心思想,即「聽從上帝的話語應高過聽人的命令」,這樣的信仰態度可以比較使徒行傳4:19-20,彼得和約翰在猶太議會中的回答。我們可以這樣了解:聽從人的話,或許可以得到物質上的滿足,也可以活得久一點;但是,真實的生命並不再於此,而是聽從上帝的話語。正如申命記8:3所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作者告訴我們:埃及帝國雖大,國力雖強,相對於還在半放牧生活的「希伯來人」根本就不是埃及人的對手。但是在上帝的引導下,軟弱的婦女也能勝過堅強的埃及國王,烏合之眾的人民也能打勝堅銳的埃及部隊(出埃及記14:6-7,30-31)!
會主心得:基督教傳進來我們台灣社會迄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經過中國清朝、日本,以及現在的國民黨政府統治。在這三個朝代政府統治下,我們看到統治者對教會施過壓力,甚至也曾有過設法要「消滅」教會的例子,但是他們都是失敗了!這是很值得我們安慰、慶幸的地方,因為這表示我們的教會至少還知道要聽從上帝的話,而不是聽從統治者的命令。 
可是,我們也知道在上帝和統治者之間,也有些教會曾迷失過,那就是與統治者合作,甚至危險到把統治者的話當作是比聖經的教訓更重要,這是我們在反省教會歷史時感到最難過和遺憾的地方。不只是我們台灣教會如此,在外國的地方也是一樣有這種情形。第二次大戰期間的德國教會,就是個好例子,因為至少有二千間的教會表示支持希特勒的政府出兵打波蘭、捷克。同樣地,第二次大戰後的德國,在共產政府統治下的東德教會,也是和政府合作,甚至有出賣教會、信徒的事件。這種情形也發生在我們台灣教會裡。尤其是在七O到八O年代中,有不少信徒做出違背信仰的事來;有人成為情治單位的線民,寫報告給政府情治單位,使我們教會承受更多的壓力。
我們也看到共產政府統治下的中國教會,就分成所謂的「三自教會」(或稱為愛國教會)和「地下教會」兩種;前者就是聽從政府的命令,後者就是不聽從政府命令。在印尼,我們也看到政府在迫害東帝汶島的獨立運動時,政府殘酷地大屠殺居民,教會卻有一陣子協助政府譴責東帝汶人民獨立運動,結果加強政府用殘忍的手段對付當地居民。 
身為一個基督徒必須很清楚知道:在害命和救命之間,我們必須堅持聽從上帝的話語,而不是聽從統治者的命令。這兩位希伯來接生婆給我們這樣的好榜樣學習。
1:18 埃及王召了收生婆來,說:「你們為甚麼做這事,存留男孩的性命呢?」
1:19 收生婆對法老說:「因為希伯來婦人與埃及婦人不同;希伯來婦人本是健壯的(原文是活潑的),收生婆還沒有到,她們已經生產了。」
為什麼希伯來的婦女會比埃及婦女健壯?很可能埃及的婦女因為較少參與粗重的工作,或是因為富有而多雇用傭人幫忙做事。希伯來的婦女因為不是屬於統治階級,又因為是放牧的生活,有的必須過粗重的務農生活,所以身體狀況一般來說是比埃及人較佳。就像台灣原住民或農村婦女,比平地或是城市婦女身體健壯一樣。今天台灣社會這種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了。
1:20  神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來,極其強盛。
1:21 收生婆因為敬畏 神, 神便叫她們成立家室。
作者所要說明的就是:敬畏上帝的人必定會得到上帝的賜福和庇佑。作者說上帝不只是祝福接生婆的家,而且是繼續賜福給以色列人民。 
埃及法老王因為發現「以色列人口繼續增加,又很強盛」,因此就決定執行更嚴厲的策略:命令將所有以色列人民新生的男嬰都扔到尼羅河去淹死,只留下女嬰的生命。法老王這種作法其實是在表明他原先期待接生婆執行滅種的計畫已經失敗,現在他要自己的政府來執行這項滅族的行動,也可看出這位埃及王的殘酷。法老殘酷血腥的罪性正在猖狂,對此平民百姓無力抗衡,只能懇求耶和華上帝施行拯救。
1:22 法老吩咐他的眾民說:「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們都要丟在河裏;一切的女孩,你們要存留她的性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