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 星期三

以西結書 17:1-24

以西結書 17:1-24 現代中文譯本
老鷹和葡萄樹的比喻
在此,以西結向同是被擄的猶太人傳講另一個故事。看似比喻,也像謎語,他們自己必須找出故事裏面人物的身分。察知主要人物並不困難,但先知以西結卻加以補充解釋(17:11-21)。現在先知就像一位政治漫畫家,他用言語繪製一幅畫,在這幅圖畫裏,有許多活的動物和植物,都予以人格化;人格化的目的,使人物或國家的身分與品格,都非常清楚。
以西結的政治漫畫有兩幅,第一幅(17:1-6)描寫有一隻大鷹,翅膀很大,羽毛豐滿又美麗,啄斷香柏樹幼嫩的尖端;第二幅(17:7-10)論到另一隻鷹,飛來巴勒斯坦,落在栽種不久的葡萄樹附近。
17:1 上主對我說話;
17:2 他說:「必朽的人哪,你要對以色列人說一個比喻,
17:3 讓他們明白我─至高的上主要向他們說的話。有一隻大老鷹翅膀大,羽毛豐滿又美麗。牠展開翅膀,飛到黎巴嫩山上,啄斷香柏樹幼嫩的尖端,
17:4 把它帶到商業中心,生意興隆的城市。
17:5 然後,牠把以色列出產的一棵樹苗移植到一塊肥沃的土地上,那裏有足夠的水使它生長。
17:6 這棵樹發芽生長,成了一棵低矮、向四面伸展的葡萄樹。它的枝子伸向老鷹,樹根深深扎下,成為枝葉蔓延的葡萄樹。
第一幅畫面,有一隻大老鷹,翅膀很大,羽毛豐滿又美麗。牠飛到黎巴嫩落在一棵大香柏樹的尖端,並啄斷尖端的嫩枝,然後叼著樹枝往東飛,抵達「商業中心」時,這隻大老鷹將枝子栽於「生意興隆」(或譯「買賣城」)的巴比倫。之後,牠又飛回地中海沿岸,又將以色列的葡萄幼苗撒於溪水旁,使其生長成為葡萄樹。葡萄樹的枝子和果子,均轉向這隻大老鷹。
比喻中,大老鷹代表巴比倫王的權柄,或是指尼布甲尼撒王。香柏樹的枝子,代表統治耶路撒冷大衛王朝的後裔,也就是約雅斤。這位年輕的王約雅斤,於主前597年間被擄,正如香柏樹尖端被啄斷的嫩枝。大老鷹將葡萄幼苗栽種在溪水旁,代表尼布甲尼撒在耶路撒冷設立攝政,就是西底家(王下24:10-17)。葡萄樹的枝子和果子轉向鷹,也就是西底家轉向尼布甲尼撒王。他感激巴比倫王賜給他攝政權。
先知以深入淺出的比喻,使被擄的同胞知道其中的含意,也就是主前597年第一次被擄之後,和主前587年耶路撒冷的最後陷落之前的國家處境。
17:7 「另有一隻大老鷹,也有一對巨大的翅膀,羽毛豐滿。這棵葡萄樹把根和枝子都伸向這隻老鷹,想從牠得到比果園更豐富的水源。
17:8 其實,這棵葡萄樹早已栽種在肥沃多水的園子裏,有足夠的條件使它生枝、結果,成為品種優良的葡萄樹。
17:9 「於是,我─至高的上主問:這棵葡萄樹能長大茂盛嗎?難道第一隻老鷹不會把它連根拔起,摘光葡萄,打斷枝子,使它枯乾嗎?用不著強大的國家也能夠輕易地把它連根拔除的。
17:10 是的,它果然被栽種了,但是能長大茂盛嗎?它經得起東風的襲擊嗎?不會在那園子裏枯萎嗎?」
第二幅畫面,出現另一隻大老鷹,飛到栽種不久的葡萄樹附近。因為看見新鷹在那裏,葡萄樹便將根和枝子轉向新鷹,並盼望從新鷹得到更豐沛的水源(資源)。
比喻中,新鷹代表埃及王,統治猶大南邊的大帝國。葡萄樹的枝子代表西底家,一開始轉向第一隻鷹就是由巴比倫王;在西底家攝政初期,他完全倚靠尼布甲尼撒王,後期轉向埃及的法老求助,希望從這兩隻彼此敵對的「大老鷹」,為他的國家尋得益處(列王記下未提到西底家的政治騎牆派,參閱耶利米書37:5)。
正像大多數的政治漫畫一樣,以西結的比喻並不是為傳達盼望的信息而設計的。對於想深入了解「話中有話」的猶太人來說,他們的指望既不是在巴比倫,也不是在埃及。這個比喻的主要意義是甚麼呢?兩隻大鷹都是掠奪者。牠們都對應許之地充滿野心。
每隻老鷹都更加在意另一隻鷹的權柄與利益,牠們並不關心移植在溪水旁(應許之地)之葡萄樹的命運。所以,當那些被擄的人,聽到西底家採取親埃及政策的時候,他們以為這個消息可以瞥見一線希望。然而,先知以西結的政治漫畫,指出被擄的猶太人所愛慕的家鄉,只不過是兩隻大鷹彼此爭食的獵肉。先知要被擄的同胞們,對於巴比倫,不要存甚麼指望;但故鄉在親埃及的政策上尋求拯救,實在也是荒唐。
縱使看不到盼望,先知以西結仍然在他的責任上,盡忠職守。他使被擄同胞的盼望破滅,不是因為盼望是一件壞事,而是因他們的盼望完全錯誤。因此,有許多被擄的人開始覺察到他們的命運,只是國際政治勢力所造成的結果。但是,先知站在上帝的高度指出,不是因為國際政局使然,以色列遭受災禍,乃是道德和靈性墮落的後果。然而,以色列人和當時被擄的人認為災禍臨到,就要尋找一種解決的方法,尋找更強大的靠山。但是,先知指出,除非先去確定災禍的根源,否則無法有效解決災禍。可是大多數人都喜歡把他們的盼望,寄託在虛假的拯救上。虛假的拯救乃是一種立即可見的安逸,最後無法成為事實。

解釋比喻
先知以西結的政治漫畫已經足夠清楚,但上帝曉得以色列人的靈性遲鈍,因此要先知去問問百姓是否明白比四的意思。(17:12)。接著,先知依照當時政治所發生的重大事故,來解釋這個生動的比喻。但先知僅選擇一兩個問題來強調。
17:11 上主對我說:
17:12 「你問那些悖逆的人,看他們明白不明白這比喻的意思。告訴他們,巴比倫王到耶路撒冷把他們的王和他的臣僕擄到巴比倫去,
17:13 從王族中選出一人,跟他締結條約,叫他宣誓效忠。巴比倫王又俘虜了一些顯要作人質,
17:14 來防止這國家復興,使她確實遵守條約。
17:15 但是猶大王反叛了。他派使者到埃及要求戰馬和大軍前來援助。他能成功嗎?他能擺脫嗎?他能廢棄條約而不受懲罰嗎?」
17:16 至高的上主這樣說:「我指著我永恆的生命發誓:這個王一定要死在巴比倫。因為巴比倫王立他作王,他卻背誓,廢棄跟巴比倫王締結的條約。
17:17 巴比倫王前來攻城,築土牆,挖壕溝,進行屠殺的時候,即使埃及王派最精銳的部隊來也不能救援他。
17:18 他背誓廢約。他做了這一切事,現在無法逃脫了。」
西底家的親埃及的政策,違反與上帝所立的約。當他差遣使者往埃及去尋求馬匹和大軍的時候,他所作的,直接違反摩西臨死之前,在摩押平原重新堅立的古時西奈之約。這種古時君王所用的律法,明確的禁止,為了獲得馬匹(軍事力量)重回埃及去(申17:16)。所以,不論如何運用政治手法,採取何種政策,這件事情注定要失敗;採取一種違約的政策,無法獲得立約中的祝福。
道義方面也非常清楚:不能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就西底家的政策而論,尋求解放、獨立、自由的目標是高尚的,只是所用的手段卻完全錯誤。不論如何有價值,也不論為甚麼目標,都不能為背棄立約作辯護。所以同樣,為了符合立約的目標,其意義也必須與立約相符合。不論是為自己,或為別人追求獲得更崇高的目標,雖是有價值的,但決不能犧牲所立的「約」。
17:19 所以,至高的上主這樣說:「我指著我永恆的生命發誓:我要懲罰他;因為他背棄了指著我的名所發的誓,破壞了指著我的名所締結的條約。
17:20 我要張開羅網捕捉他,帶他到巴比倫懲罰他,因為他對我不忠。
17:21 他最精銳的戰士都要陣亡;敗兵要四處逃亡。那時你們就知道我是上主;我這樣宣佈了。」
西底家的親埃及政策,違反與巴比倫王所立的約。在立約的時候,西底家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但他背棄與巴比倫的約,也是事實。古代世界裏,當一個被征服的王,和一個擁有主權的王開始立約時,被征服的王必須奉他自己神的名,向他的新主子宣誓效忠。因此,當西底家背棄向巴比倫王效忠的誓言時,他也背棄了奉他自己上帝的名所宣告的誓言。
這位攝政者所走的路,乃是愚昧的道路,我們在此處又看見一面鏡子,反映出許多人的愚昧,我們自己也包括在內。我們的信仰,只是人生行囊中的一部分;當信仰提供某種利益時,我們便以認真的態度待之;但是如果信仰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變成一種負擔,就要儘快的避開。這種行為乃是愚昧與偽善,和欺騙與假信的混合物。如果我們對於上帝的態度不認真,我們就沒有信心。對待上帝的態度,把祂視為好像是一張信用卡一般,只在財政危機時才使用;或把上帝當作一個電話號碼,只有緊急事故來臨的時候才去撥它。這是極端狂妄和自負的姿態。然而那就是西底家行為的本質,這種傾向也繼續不斷的潛伏在我們心底深處。
西底家政策實行的結果,必然是災禍;他應該懼怕的,不是落在巴比倫王的手中,也不是落在他所盼望的埃及的法老手中;災禍乃是從上帝而來,上帝終於對繼續追求邪惡的百姓不再忍耐。因此,先知以西結的信息,彷彿是黑暗中照亮路徑的燈火。

上帝對將來的應許
17:22 至高的上主這樣說:我要折斷香柏樹的尖端,折下它幼嫩的枝子;我要把它種在高山上,
17:23 在以色列最高的山峰。它將茁壯生長,結果子,成為一棵雄偉的香柏木。各種鳥兒飛來築巢,在樹蔭下找歸宿。
17:24 田野裏所有的樹木都會知道:我─上主砍倒大樹,使小樹長高;我使綠樹枯乾,使枯木茂盛。我─上主這樣宣佈了。我說了,我一定實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