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8日 星期五

路加福音13:1-17除非你們悔改

除非你們悔改
路加福音13:1-17
2018.9.30濟南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黃春生牧師
我要結集我的子民,像收穫農作物。但他們像葡萄樹不結葡萄,像無花果樹不結果實,連葉子都枯乾了。所以,我容許外國人來佔據他們的土地。(耶利米書8:13)

一、不要去定罪,而要學習悔改(13:1-5)
一則「頭版新聞」,往往都會成為我們討論的焦點。
1993811日第四台合法化
1997年民視無線台開播,1998年公共電視台開播。

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我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
司布真牧師(C. H. Spurgeon)《聖經與報紙》(The Bible and the Newspaper)
說死者「惡有惡報」,這對受災家屬來說何嘗不是「二度傷害」呢?
悔改,除去自我中心

耶穌繼續舉一個當時的社會版新聞「西羅亞塔倒塌事件」

二、「悔改」之後,才有可能結出「果子」(13:6-9)
按照猶太律法的規定,同一個果園不可種兩種植物(申命記22:9)
這棵無花果失去園主所賦予的使命。

不放棄自我中心、不悔改的罪人,就像是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

三、非暴力改革猶太律法(13:10-17)
什麼是悔改?顯然這位死守律法,缺乏憐憫的會堂主管,不是前面所講的「悔改」。
耶穌為何「故意」選在法利賽人很在意的安息日工作?
為何耶穌還要多此一舉「按手」在婦人的身上?

我們來想想今天這一段經文,帶給我們什麼省思:

一、學習耶穌以愛與非暴力來成全律法、改變世界
「亞伯拉罕的後代」(原文是「亞伯拉罕的女兒」,daughter of Abraham)
耶穌一向平等看人、待人的態度。
耶穌用愛與非暴力來改變當時的人對律法的迂腐觀念,而使律法得到成全。
約翰.奧伯格(John Ortberg)《耶穌如何改變世界》(Who is this man?)(台北:校園,2015),描述耶穌以愛與非暴力來成全律法、改變世界。
英國小說家、歷史學家威爾斯(H. G. Wells):「我是史學家,我甚至不是基督徒,但我發現世界仍不由自主地圍繞著這個最具影響力之人的生平與生命打轉。

耶穌宣揚以「愛」為本的真理,與當時的律法主義、傳統思維產生極大衝突。

是誰扭轉了牢不可破的社會階級隔閡?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恩博士說:「上帝的形像沒有不同的階層之分。」

二、律法絕不是要使人成為冷漠無情的人,而是要喚醒人內心的憐憫
耶穌用「話語」醫治婦人,但用「按手」教導我們,正確認識律法的本質是「愛」。

問題討論:
1.「誰比誰更有罪」、「誰比誰更壞」,人很喜歡去定人的罪,但耶穌如何提醒眾人?
2.為何耶穌要「故意」在安息日按手,他的目的為何?
3.婦人得醫治,會堂主管與群眾有何反應?這對我們有何提醒?


講道篇

除非你們悔改
路加福音13:1-17
2018.9.30濟南教會主日講道篇
黃春生牧師
上主日,我們才看到耶穌以「苦難的洗禮」來描述門徒將來所要面對的迫害,受到邪惡掌權者——惡僕人的迫害,受到法利賽人的攻擊。接著今天這段經文裡,讓我們讀到一段關於無花果樹不結果的比喻。
無花果樹在聖經中出現六十多次,最早出現在創世記,當亞當、夏娃犯罪之後,他們就用無花果的葉子來遮蔽身體(參考創世記3:7)。最後一次是出現在啟示錄,描述末日的審判,天上的星辰將像被風吹落未成熟的無花果子(參考啟示錄6:13)
聖經中常用無花果樹來比喻猶太人,當無花果樹結實累累,表示猶太人合上帝的心意,當無花果樹不結果子時,表示上帝的審判即將到來。先知耶利米就曾預言猶大的亡國:「我要結集我的子民,像收穫農作物。但他們像葡萄樹不結葡萄,像無花果樹不結果實,連葉子都枯乾了。所以,我容許外國人來佔據他們的土地。(耶利米書8:13)
耶穌在此用了無花果樹不結果子,就是在提醒猶太人要悔改,因為上帝的審判近了。現在,我們就來看今天這一段經文的內容:

一、不要去定罪,而要學習悔改(13:1-5)
1當時,在那裏有人告訴耶穌,說有些加利利人在向上帝獻祭的時候被彼拉多殺害。2耶穌說:「因為這些加利利人死於非命,你們就以為他們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嗎?3我告訴你們,不是的;除非你們悔改,你們也會遭遇到同樣的結局。4西羅亞塔倒塌時所壓死的那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其他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壞嗎?5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要是不悔改,你們也要同樣死亡。」 

第一節說:「有些加利利人在向上帝獻祭的時候被彼拉多殺害。」這是在描述當時一件「頭版社會新聞」或「頭版政治新聞」,對於社會重大問題,往往都會成為我們討論的焦點。在1990年代以前,台灣只有三家「官方」電視台,台視、中視、華視,被合稱為「三台」,但是當時有了「第四台——地下電視台」之後,「三台」的收視率逐年下降。政府將第四台合法化,是在1993811日,由行政院新聞局發布《有線電視法》規範運作,當年11月一開放登記,就有610家取得臨時執照。經過多年的整併,目前大概只剩下66家業者。民視無線台則是在1997年開播,隔年(1998)公共電視台開播。這一切的改變只不過是二十幾年前的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人向在德國波昂大學任教的神學家卡爾.巴特(Rev. Karl Barth)問說:「你如何預備主日講道?」巴特回答:「我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他並向一群年輕傳道人說:「年輕的後輩神學家們,拿起你的聖經,也拿起報紙。兩者都讀,但是要用你的聖經解讀你的報紙。」在卡爾.巴特說話的四十年前,十九世紀被稱為「講道王子」的英國司布真牧師(C. H. Spurgeon)就曾寫過一本書《聖經與報紙》(The Bible and the Newspaper),他強調要拿聖經來針貶時事,要拿聖經來批判報紙。「一手聖經、一手報紙」提醒我們信仰與生活的必要連結,也提醒傳道者所傳的信息要與當下的生活處境對話,除了使講道不會與社會產生脫節之外,更重要的是幫助我們在處境下與時俱進的去實踐信仰。
當有人將當時所發生的頭條新聞告訴耶穌時,耶穌馬上作出評論說:「因為這些加利利人死於非命,你們就以為他們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嗎?」當時的人有種觀念,認為豐富、成功就是上帝特別的眷顧,至於死於非命乃是死者「惡有惡報」,因此,當災難發生時,他們會假設:這些人一定做了什麼罪大惡極的事。
無論是過去台灣發生的九二一大地震死亡2415人,或是前天(9/28)印尼蘇拉威西島的大地震死亡已達三百多人,傳統信仰解釋大都會是「惡有惡報」或是「業障太深」。
當時耶穌察覺到群眾的反應,他們也認為一定是這些死於非命的人一定犯了什麼滔天大罪,所以受到「上帝」的懲罰,災難才會降臨到他們身上。遇到災難,對罹難對家屬已經是很大的傷痛,又說死者是「惡有惡報」,這對受災家屬來說何嘗不是「二度傷害」呢?
二年前(2016.10.19)有個「海馬」颱風原本預測直接撲向台灣,結果偏南侵襲菲律賓,後來轉向香港。當時有個基督教媒體《基督教今日報》刊出頭條標題〈禱告有大能!海馬南移了,將對台灣影響降低~請持續警醒守望〉,內容提到因為「各教會」積極發動代禱、宣告,因此海馬颱風路徑偏南,許多基督徒紛紛在網路留言說:「禱告是有用的」、「神憐憫台灣」、「禱告是大有能力的」。但也有人回應說:「啊是怎樣?菲律賓的基督徒禱告火力沒有台灣人火熱,PK輸了,不蒙神垂聽?」、「所以南移吹過來是香港人活該嗎?」、「禱告就能讓颱風往南偏,怎麼不嘗試禱告台灣人每個都222K??」
我在想,這樣的新聞標題或是想法,真的能彰顯上帝的福音嗎?基督徒當做的,豈不是應該替受難者祈禱嗎?還是只是驕傲於自己受上帝所眷顧呢?這二天潭美颱風原本要直撲北台灣,我還在擔心工地的安全,我們有幾個人一起祈禱,求上帝幫助我們做最好的災難防備,也讓颱風災害降到最低。後來,颱風轉向日本,但是我們的代禱也要隨著颱風轉向日本。
這段經文裡面,讓我們看到人往往喜歡談論,「誰比誰更有罪」、「誰比誰更壞」,很喜歡去定人的罪。特別是當人以「自我中心」的看待災難的發生時,要記得耶穌所說的「你們就以為他們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嗎?」也要記得使徒保羅所提醒的:「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馬書12:15b)
耶穌把握機會教育,提醒我們所有的人都是罪人,都有需要悔改的地方,因此不要自我中心去定別人的罪。接著耶穌又說:「我告訴你們,不是的;除非你們悔改,你們也會遭遇到同樣的結局。(路加福音13:3)確實,如果不悔改,也都要承受自己的罪行所帶來的滅亡,這是「不悔改罪」的可怕後果。
在第四節,耶穌繼續舉一個當時的社會版新聞,即耶路撒冷城內「西羅亞塔倒塌事件」,當時壓死十八個人。耶穌指出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並不是因為這些人犯了罪惡滔天,所以承擔了惡果;事實上是,不悔改自己罪的人,每個人都要滅亡。獨裁統治者彼拉多殺人屬於人禍,西羅亞塔突然倒塌是天災,無論是天災或是人禍,我們學習的關鍵在哪裏?都在「悔改」!
統治者需要悔改,不可迫害人民、欺壓弱勢者,而每個人也要警醒,因為有一天,我們都要回到上帝的面前,要趁著在世的時間悔改。講到悔改,總是讓人覺得害怕,似乎要受到嚴厲的處罰,是這樣嗎?但是使徒彼得告訴我們耶穌的心意是:「他不願意有一個人沉淪,卻要人人悔改。(彼得後書3:9)

二、「悔改」之後,才有可能結出「果子」(13:6-9)
6接著,耶穌對他們講一個比喻:「有一個人在自己的葡萄園裏種了一棵無花果樹。他想在樹上找果子,卻找不著。7於是他對園丁說:『你看,三年來,我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甚麼也沒有找到。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土地?』8園丁說:『主人,請再寬容一年,等我挖鬆它周圍的泥土,加上肥料。9如果明年結果子便罷;不然,你就把它砍掉。』」 

在前面二則天災、人禍的重大社會事件之後,緊接著耶穌說了無花果不結果的比喻,來提醒我們反省自己的生命。按照猶太律法的規定,同一個果園不可種兩種植物(申命記22:9)。但有時必須容忍,因為連根拔除時,怕傷及原來的樹種。就像麥田裡常有稗子,若將稗子拔除,也會波及麥子,因此主人會容忍至收割時,再將稗子拔除燒盡。
無花果樹每年大約可以收成二次,但是比喻中的無花果居然三年來都沒有結果子,這已經顯示主人已經一而再、再而三的寬容,因此他決定砍了這顆無花果樹,不要讓它白佔土地。園主種這無花果樹的目的,不是為了觀賞、不是為了要乘涼,如果種植的目的是觀賞、乘涼也就罷了,但是種植無花果的目的是要結果子收成。上帝對我們每個人也都有他的目的,換言之,我們每個人都有上帝所賦予的使命,就是我們當結的果子。這棵無花果失去園主所賦予的使命,而且主人已經給予機會寬容三年了,照理早就需要砍伐。
主人在收穫的時節來看無花果,就像上帝在日子滿足的時候來察看選民的情況。因為無花果在舊約中曾被用來象徵以色列人選民。因此,門徒及群眾聽到這個比喻,都很清楚知道比喻中的無花果樹是指以色列民族,而這位園主正是栽種的上帝。這比喻也針對每個人說,因為我們每個上帝的子民也像是這棵無花果樹,上帝栽種每個人,賦予我們每個人生命,都要像無花果樹一樣,上帝希望我們活出我們的使命,能夠結出果子來。 
耶穌用這個比喻,回應前面二個天災人禍的社會事件,並且很清楚地傳達,不放棄自我中心、不悔改自己的罪的人,就像是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耶穌要讓我們知道「悔改」之後,才有可能結出「果子」。
園丁是誰?就是耶穌,因為他為我們求情,免得我們立即受到上帝公義的審判,像被砍掉的無花果樹。園丁的懇求很有畫面,他說:「主人,請再寬容一年,等我挖鬆它周圍的泥土,加上肥料。如果明年結果子便罷;不然,你就把它砍掉。(路加福音13:8-9)這正像耶穌所做的,為我們祈求上帝寬容時日,用他的話語鬆軟我們的心靈,又通過聖靈如肥料一般來滋養我們,為了是使我們悔改,好結出果子來。如果最後,我們依然自我中心、不悔改,最後就會成為被砍伐的無花果樹。

三、非暴力改革猶太律法(13:10-17)
10一個安息日,耶穌在某會堂裏教導人。11有一個女人被邪靈附著,病了十八年,腰老是彎著,不能站直。12耶穌看見她,就叫她,對她說:「婦人,你的病離開你了!」13耶穌用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就頌讚上帝。14會堂的主管看見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十分惱怒,對大家說:「我們有六天好工作,要治病應該在這六天裏,而不該在安息日。」15主回答他:「你這偽善的人哪,難道你們在安息日就不解開槽邊的牛、驢,牽去喝水嗎?16這女人是亞伯拉罕的後代,她被撒但捆綁了十八年,難道在安息日就不應該解開她的鎖鍊嗎?」17耶穌這話使他的敵人都覺得慚愧,但是群眾對他所做一切奇妙的事都很興奮。 

耶穌看見這女人彎腰馱背,不能站直,病了18年,特別請她過來,先發命令「婦人,你的病離開你了!」然後耶穌用手按著她,她立刻得到醫治,這女人就忍不住頌讚上帝!
耶穌用比喻說完「悔改」之後,才有可能結出「果子」,接著路加福音的作者記載耶穌安息日醫治十八年彎腰的婦人,但卻是換來會堂的主管的責備。什麼是悔改?顯然這位死守律法,缺乏憐憫的會堂主管,不是前面所講的「悔改」,這位會堂主管顯然是一棵無法結果子的無花果樹。
這位會堂主管熱心律法、死守律法,這在當時是很普遍的,對於這位「慢性病」已經十八年的婦人,晚一天使她得醫治,應該也沒差,但是耶穌是「故意」選在法利賽人很在意的安息日做了這一件事,仔細看作者已經描述耶穌已經用「話語」來醫治這婦人,對她說:「婦人,你的病離開你了!」既然病已經離開這婦人,為何耶穌還要多此一舉「按手」在婦人的身上?
就是第十三節「耶穌用手按著她」這個動作,讓會堂主管「抓狂」,就是這個動作違反安息日不可工作的規定。耶穌的非暴力抗爭、非暴力改革猶太律法,在當時是挑戰律法的禁忌,如果沒有耶穌挑戰律法,我們今天就沒有機會成為上帝的子民;如果沒有彼得、保羅延續耶穌對律法的改革,今日男性基督徒可能都需要去行割禮。
第十七節的記載很有意思,「耶穌的敵人」?耶穌也有敵人,但不是耶穌去敵對別人,而是別人敵對耶穌,耶穌帶來憐憫與愛,讓人在真理中得自由;但敵對耶穌的人,以律法代替上帝,忽略上帝設立律法的本意。

我們來想想今天這一段經文,帶給我們什麼省思:

一、學習耶穌以愛與非暴力來成全律法、改變世界
在經文裡,耶穌稱這位彎腰十八年的婦人為「亞伯拉罕的後代」(原文是「亞伯拉罕的女兒」,daughter of Abraham),正是要向會堂主管和群眾表明她也是上帝深愛的女兒(路加福音13:16),她的生命是寶貴的,同樣是上帝所賜與的,當受到應有的尊重。這是耶穌一向平等看人、待人的態度。當他看到掌管信仰的領袖——管理會堂的主管,居然沒有憐憫與愛,他覺得不可思議,甚至稱他為「你這偽善的人哪」,這跟耶穌批判其他律法主義的法利賽人是一樣的。更為特別的是,耶穌用愛與非暴力來改變當時的人對律法的迂腐觀念,而使律法得到成全。
有一位美國長老教會的牧師約翰.奧伯格(John Ortberg),他是一位知名作家,擔任二次「全球領袖高峰會議」(Global Leadership Summit)演講者,他寫了一本書《耶穌如何改變世界》(Who is this man?)(台北:校園,2015),描述耶穌以愛與非暴力來成全律法、改變世界。
參考《耶穌如何改變世界》書中的介紹,作者整理數十位一流的歷史學家、社會文化研究學者和科學、藝術方面的專門人才,共同探討這位看似平凡的人物,對世界卻帶來空前絕後、驚天動地的劇變,昔日他所掀起的思想革新,迄今仍然被他的跟隨者在世界各地實踐著,而且歷久不衰。
其中有一位近代,英國小說家、歷史學家威爾斯(H. G. Wells)對耶穌有以下的評價,他說:「我是史學家,我甚至不是基督徒,但我發現世界仍不由自主地圍繞著這個最具影響力之人的生平與生命打轉。
在世人輕蔑的眼光中,耶穌背負著母親未婚生子的名號,出生於平凡、貧窮的家庭,卻成為當權者極大的威脅,竟發號施令,屠殺全城兩歲以下所有無助的小孩。耶穌到底是誰?為何讓執掌大權的大希律王對仍在襁褓中的嬰兒也忌憚三分。
在古代的世界裡,並非人人生而平等,階級層次分明,不得輕易逾越。對比起君王,小孩子最沒有地位,在希臘文裡,παιδί(小孩)的意思是「沒有聲音」,在當時的社會裡,奴隸、婦女和孩子都被視為沒有發言權的一群。
但是,在耶穌眼裡,每個人都極其寶貴,因為我們是按著上帝的形像被造的。一次,門徒企圖制止小朋友到耶穌那裡來,耶穌卻溫柔地接納小孩,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阻止他們,因為天國的子民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人。(馬太福音19:14)甚至耶穌也說:「為了我而接待這樣一個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馬太福音18:5)耶穌的教導突破當時的律法禁忌,帶給當時所有人非常新穎的觀念與價值。
在攀附權貴的世界裡,耶穌被稱為「稅吏和罪人的朋友」,耶穌一生與平凡人民為伍,他關懷長大痲瘋的、瘸腿的、失明的與乞丐;他也關心妓女、女人、小孩和罪人。耶穌也明瞭因為身體殘障、畸形或因宗教歧視,而被社會摒棄的邊緣人。耶穌動了憐憫之心,伸手觸摸他們的患處,殘缺的生命也受到尊重。
耶穌宣揚以「愛」為本的真理,與當時的律法主義、傳統思維產生極大衝突。從此,耶穌以愛與非暴力靜靜地展開了革命性的更新,來成全律法。從社會底層,掀起了一場緩慢而影響深遠的運動,打破了貧富、貴賤和尊卑之間的差距。
耶穌基督的跟隨者,承襲他的教導,重視孩子生存的權利。第二世紀的《十二使徒遺訓》中,明文禁止當時盛行的墮胎、棄嬰與殺嬰。十七世紀荷蘭傳教士甘治士(George Candidius)定居於台南附近的新港社,向西拉雅族人傳教十六個月,深入觀察了台灣平埔族的生活及文化,之後寫成一本書《福爾摩沙簡報》,呈現給荷蘭東印度公司,後來成為歐洲人認識台灣所倚重的參考資料。書中有一段特別描述平埔族少女初結婚時不可以有小孩,因為當時台灣平埔族女性需要從事大量農耕家事,懷孕就無法工作,因此,未達卅六、卅七歲不可以生小孩,懷孕需墮胎,幾乎都有墮胎經驗,甚至高達十七、十八次。因此,傳教士就將十誡的第六誡「不可殺人」,改為「不可墮胎」,才逐漸停止墮胎的情況,並鼓勵男性參與耕種分擔家事。
主後311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皇帝(Constantine)信耶穌之後,他更致力於將基督教理念付諸實行:立法保護兒童、奴隸、農夫、囚犯。他在主後316年立法禁止在囚犯臉上烙印,理由是因為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被創造。他在321年頒佈法令,規定法庭在「可敬的主日」公休,除非當日要釋放人犯之外。
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並非自古已然,主前第四世紀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寫道:「人有貴賤之別,主僕之分,乃天經地義之事,有人高高在上,有人卑微低賤,打從呱呱墜地,有人註定享福,有人卻註定為奴。」然而以基督教精神為本所起草的《美國獨立宣言》卻指出:人人生來平等,造物者賜給人類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是誰扭轉了牢不可破的社會階級隔閡?黑人牧師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博士說:「上帝的形像沒有不同的階層之分。」回顧人類歷史許多巨大的轉變,探索根源,都繫於耶穌,令人感歎不已。今日,我們成為基督的跟隨者,也當致力以「愛」來成全律法。

二、律法絕不是要使人成為冷漠無情的人,而是要喚醒人內心的憐憫
前面我們看到耶穌已經用話語醫治彎腰十八年的婦人,既然已經醫好,但耶穌卻加上「按手」這個動作,而被視為違反安息日不可工作的禁令。我們可以這樣了解,耶穌用「話語」醫治婦人,但耶穌用「按手」挑戰律法,卻是要教導會堂主管及群眾,正確認識律法的本質是「愛」。
會堂主管把律法凌駕生命之上,把人所制定的規矩和詮釋取代上帝的「愛」。因此,耶穌透過「按手」來教導眾人。主耶穌明明知道在安息日「按手」工作,會因此惹上麻煩,他不僅不怕麻煩,反而還是主動找麻煩。他不會因為法利賽人或會堂主管的挑剔,就退縮、收手他的憐憫,耶穌對人的憐憫,也喚醒大家重新認識律法,也要喚醒人內心的憐憫。
經過一番波折之後,你注意到群眾的反應嗎?第十七節最後這樣說:「群眾對他所做一切奇妙的事都很興奮。」換言之,耶穌的憐憫引起群眾的共鳴,喚醒人裡面上帝形象的良知。
在耶穌的眼裡,律法的本質是「愛」,他來不是要廢除律法的一點一畫,而是要在時代中與時俱進的以「愛」成全律法。律法絕不是要使人成為冷漠無情的人,而是要喚醒人內心的憐憫。

問題討論:
1.「誰比誰更有罪」、「誰比誰更壞」,人很喜歡去定人的罪,但耶穌如何提醒眾人?
2.為何耶穌要「故意」在安息日按手,他的目的為何?
3.婦人得醫治,會堂主管與群眾有何反應?這對我們有何提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