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的物質安全感 (2017.12.10濟南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阿摩司書5:25-6:14
●《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賦有理性良知,誠應和睦相處,情同手足。」
●所有人的權柄必須向上帝交代,並順服於上帝的主權之下。
●上帝真正所喜悅的敬拜,是行公義、好憐憫。
一、宣告以色列人被擄到亞述(5:25-27)
●「曠野四十年」,是指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得到解放、自由,尋求敬拜唯一真神上帝的歷史。
●「上主使你們飢餓,然後把嗎哪賜給你們,是你們和祖先都沒有吃過的食物,以此教導你們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申命記8:3)
●亞述的神明「撒固」和「迦溫星神」,求武力強大、經濟富裕。
二、傲慢自大,自取滅亡(6:1-3)
●先知在評論一個社會、國家的成就,不是從政治、軍事、經濟來看,而是看這個國家的司法及社會制度是否有公平正義,對於貧困弱勢者是否有慈悲、良善。
●「日子將到,人的驕傲要被制止,人的自大要破滅;只有上主受尊崇。那一天,上主─萬軍的統帥要貶低有權勢、驕傲自大的人。」(以賽亞書2:11-12;參考9:8-21;37:22-29)
三、只顧奢侈糜爛,冷漠不顧他人(6:4-8)
●他們奢侈、浪費的生活,錢從哪裡來?先知阿摩司先前已經指控他們的錢,都是來自欺詐貧窮人得到的。
●先知以連續七個動詞來描述權貴的奢侈:躺臥(睡)、舒身(靠)、吃、唱、製造、喝、塗抹。
●「卻不為約瑟的苦難擔憂」:對苦難中的「約瑟」冷漠不關心。
四、淒慘災難,家破人亡(6:9-11)
●在社會敗壞不悔改之下,上帝的憤怒即將來臨,到時候慘狀比前面戰爭的情況更淒慘。
●「焚燒」,大多是因為發生「瘟疫」。
五、愚昧自誇,毀滅將至(6:12-14)
●「馬能在懸崖上奔跑嗎?牛能在海洋中耕田嗎?」指「常識」。
●雙關語:「羅‧底巴」、「加寧」。
●擁有富足的經濟、強大的武力,這些在先知看來都是很「虛無」沒有意義的。
●一個強盛的國家,不在於它的經濟、軍事,而在於是否有公平、正義,對每個生命的尊重與慈愛。
●家,不在乎大小,不在乎豪華簡陋,只在乎有沒有尊重、瞭解、安慰、關懷、信任、付出和犧牲。當然,最重要的是愛。
今天這一段經文,我們來思考二項信息:
一、不要讓「成功神學」主導信仰,而要學習耶穌基督的樣式
●「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馬太福音6:24)
●「成功神學」的偏差,在於他們只追求賺取更多財富、地位、名聲、健康,卻忽略了基督徒應該學習耶穌基督背十字架的道路。
二、被指責,是因為對苦難中的「約瑟」冷漠不關心
●路加福音16:19-31財主對拉撒路的冷漠不關心。
●財主死後在陰間向亞伯拉罕說:「祖宗啊,既然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親家去;我有五個兄弟,讓他去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到這痛苦的地方來。」(路加福音16:27-28)
●愛人如己、關心他人就等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問題討論:
1.當時迦南宗教、亞述宗教以物質主導信仰,為何深深影響以色列人?
2.先知批判以色列權貴者犯了哪些罪?
3.今日教會是否對哪些族群或弱勢者「冷漠」?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講道篇
誤導的物質安全感 (2017.12.10濟南教會主日講道篇)
阿摩司書5:25-6:14
今日是待降節第二主日,我們也將舉行今年第六次聖禮典,有四位兄姐要受洗加入我們濟南教會這個屬靈大家庭。今日也是世界人權日六十九週年,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第一條宣示:「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賦有理性良知,誠應和睦相處,情同手足。」
這第一條宣言,主要是參酌幾個主要國家所提出的。例如,美國〈獨立宣言〉說:「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們都從造物主那邊被賦予了某些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法國〈人權和公民權利宣言〉說:「國民會議在上帝之前及其庇護下,承認並且宣佈如下的人權與公民權……」這些文件都可以說是現代人權先驅性的憲政文件。也特別提到「造物主」、「上帝」所賦予的,我們稱為「天賦人權」,每個人都具有的「自然權利」(Natural Right)。
基督徒認為所有的權柄都來自上帝,因此,所有人的權柄都必須向上帝交代,並順服於上帝的主權之下。今天,世上有一些擁有權柄的人、組織和政府繼續違反人權,侵犯自由、戕害生存。故此,基督徒和教會的責任,就是向世人宣告和身體力行,促進和維護上帝賦予人類的人權,反對任何違反人權的行徑;另一方面,也提醒世人,人權在上帝的權柄之下,人必須自我約束,彼此尊重,不把人高舉為上帝,人類才能活出上帝的形象,彼此支持,共享和平。
在上主日,我們就看到先知阿摩司在他的時代,批判國家社會失去公義、司法失去公平日益嚴重。阿摩司書第五章廿四節就這樣說:「其實,你們應該像江水滾滾湧流,不屈不撓伸張正義!像溪水川流不息,始終不懈地主持公道!」上帝給先知阿摩司看到「行公義」的圖像是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正義像江水滾滾湧流。不是「靜態」的天秤,而是「動態」像滾滾湧流的江水,不斷將污濁帶走。
上帝通過先知阿摩司告訴我們,上帝真正喜愛人做的事,不是獻祭,也不是看起來非常盛大的敬拜祭典。上帝喜愛社會充滿公義,沒有貪污、腐敗,司法公平正義,貧窮者、孤兒寡婦得到照顧。先知讓我們知道,如果一個社會國家沒有關心弱勢者,如果沒有實行上帝的公義,即使辦再大的「特會」,在上帝聽起來只是鬧哄哄的聲音。
先知作為上帝旨意的傳遞者,先知阿摩司讓百姓明白,上帝真正所喜悅的敬拜,不是充滿物質的,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根本不需要人的獻祭,祂不需要人用各種祭典、敬拜禮儀來表明對祂的愛。上帝要求人的是行公義、好憐憫,在司法、在社會中要有公平正義,對於貧困弱勢者要有慈悲、良善,這就是先知阿摩司傳講信息的重點。
現在,我們再來看先知阿摩司向以色列人宣告什麼信息:
一、宣告以色列人被擄到亞述(5:25-27)
5:25 「以色列人哪,在曠野的那四十年間,你們何嘗獻牲祭或供物給我!26 現在你們得背起自己雕刻的偶像─撒固王神和迦溫星神,一起流亡。27 我要把你們放逐到大馬士革以北遙遠的地方去。」萬軍的統帥上帝這樣宣佈了;他的名是耶和華。
第廿五節提到「曠野四十年」,就是指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得到解放、自由,尋求敬拜唯一真神上帝的歷史。對以色列人來說,這一段歷史在每年的逾越節,都必須重述給子子孫孫聽,這對整個民族來說是無法忘記的生命故事。在曠野四十年,除了有敵人的攻擊之外,他們還經歷生活困境,沒有水、沒有食物的苦難,穿著的衣服也無法縫補,但上帝仍不斷保守及帶領他們。白天有雲柱遮蔽炎熱的太陽,晚上有火柱驅寒並保護他們不受到野獸的攻擊。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裏,他們見證說:「上主使你們飢餓,然後把嗎哪賜給你們,是你們和祖先都沒有吃過的食物,以此教導你們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申命記8:3)在那艱辛的日子裏,以色列人能拿出什麼禮物獻給上帝呢?沒有,反倒是上帝賜嗎哪、鵪鶉給他們食用。那一段日子,他們是遵行上帝的話,才得以存活下來。
但是,以色列人卻違背與上帝之間的立約,看到亞述帝國興起,就拿亞述人的神明「撒固」和「迦溫星神」來拜,完全忘記他們與上帝之間所立的生命之約。以色列人拜亞述人的神明,是因為看到亞述帝國的興起,看到亞述帝國武力的強大、經濟的富裕。
我們當前的處境也是如此,人的目光往往是羨慕經濟富裕的國家,造就許多「經營之神」的封號。中國1978年開始實施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來,成為軍事與經濟強國,很多人都跑去中國,甚至高舉中國的經濟神明、軍事神明,視中國為經濟的救世主。
而軍事強國更是喜愛秀軍事肌肉,朝鮮藉由試射洲際導彈,要告訴他的人民,他們的領袖有「白頭山血統」的神明,當地電視、報紙也強力放送,斗大標題寫著「沒有你,我們該怎麼活下去?」中國、美國二大強國也經常比誰的軍事力量大,但從歷史來看,歷史上所有的強國,最終都會消失。
主前第八世紀的以色列人只因為看到亞述的強大就背棄上帝,追求物質的富足、國家的強大,先知阿摩司警告說,上帝不再與以色列人同在,他們將要為了背棄上帝而付出生命的代價,他們將被敵人打敗,且被放逐淪為奴隸。
二、傲慢自大,自取滅亡(6:1-3)
6:1 住在錫安享受安逸的人,你們慘啦!在撒馬利亞山上自以為安全的人,你們慘啦!你們竟以為是大以色列國中的名流,受別人的敬仰呢!2 你們到甲尼城去看看,再到大哈馬市,然後到非利士人的迦特城去考察考察。這些國家中,有哪一個不比偤大和以色列強盛?它們的領土,哪一個不比你們的廣闊?3 你們以為大難臨頭的日子還不會來到;但是你們的行動正自取滅亡。
先知阿摩司的時代,北國以色列在經濟貿易、軍事武力,是所羅門王以來最富強的時代。也因此,統治者及人民都自以為國家很安全,有足夠的武力,不必害怕敵人來襲。但是,我們看到先知在評論一個社會、國家的成就,不是從政治、軍事、經濟來看,而是看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否行公義、好憐憫,司法及社會制度是否有公平正義,對於貧困弱勢者是否有慈悲、良善。
但是,此時代的以色列領袖,他們不是以先知的信息作為施政的指導方針,他們自認以色列是「名流」、受別人敬仰。但是,先知阿摩司告訴他們,要去周圍的國家看看,敘利亞(亞蘭國)的甲尼、哈馬市,或是非利士人的迦特城,都比偤大和以色列強盛。以色列領袖缺乏國際觀,自以為了不起。
先知阿摩司批判當時領導者的驕傲自大,與先知阿摩司同時期的先知以賽亞也嚴詞批判傲慢和自大,「日子將到,人的驕傲要被制止,人的自大要破滅;只有上主受尊崇。那一天,上主─萬軍的統帥要貶低有權勢、驕傲自大的人。」(以賽亞書2:11-12;參考9:8-21;37:22-29)。先知以賽亞宣布偤大國日夜的宴樂,將導致毀滅(賽5:11-14),先知阿摩司批判北國以色列也是如此,總之,北國以色列、南國偤大,這二個國家將要因為傲慢、自大,最終自取滅亡。
三、只顧奢侈糜爛,冷漠不顧他人(6:4-8)
4 慘啦!你們這些人睡在象牙的床上,靠在安樂椅上享福,吃嫩牛和肥羊的筵席。5 你們唱新編的歌,用豎琴伴奏,像大衛一樣。6 你們喝一碗碗的美酒,擦最上等的香水,卻不為以色列的沒落而悲傷。7 所以,你們要首先被放逐;你們放蕩宴樂的生活也就此結束了。8 至高的上主─萬軍的統帥上帝指著自己發誓說:「我痛恨以色列人的驕傲;我討厭他們豪華的住宅。我要把他們的首都和裏面的一切都交給他們的敵人。」
不僅以色列領袖缺乏國際觀,傲慢自大、自以為了不起,先知阿摩司更近一步指出國家敗壞真正的問題,是在信仰及道德上的墮落,有權勢者奢侈到「睡在象牙的床上」、「吃嫩牛和肥羊的筵席」,以及「擦最上等的香水」等等。他們奢侈、浪費的生活,錢從哪裡來?先知阿摩司先前已經指控他們的錢,都是來自欺詐貧窮人得到的。
第四至六節,先知以連續七個動詞來描述權貴的奢侈:躺臥(睡)、舒身(靠)、吃、唱、製造、喝、塗抹,「七」代表完全,換言之,先知阿摩司要指控為富不仁是極度的敗壞,接著先知說他們「卻不為約瑟的苦難擔憂」(現代中文譯本:卻不為以色列的沒落而悲傷),這些領袖只顧著自己奢侈糜爛的享樂,卻對苦難中的「約瑟」冷漠不關心。
先知就是指責當時的權貴,對苦難中的兄弟、同胞冷漠不關心,在第七節先知阿摩司說,這些「為首」、「上等」的人,將會持續保持一項「第一」的地位,就是將第一個被擄到亞述!第八節描述上帝以「發誓」的語氣說話:「我痛恨以色列人的驕傲;我討厭他們豪華的住宅。我要把他們的首都和裏面的一切都交給他們的敵人。」「驕傲」,是指以色列自誇他們在經濟、武力、政治上的成就,卻在信仰上墮落,甚至嚴重到離棄上帝,追求亞述的神明。上帝「討厭」他們豪華的住宅,是因為他們用詐壓貧窮人所得到的財富,過著奢侈、淫亂的生活。
四、淒慘災難,家破人亡(6:9-11)
6:9 假如一個家庭還剩下十個人,這十個人也都要死亡。10 當死人的親戚來拖屍首去焚燒的時候,他要對那躲藏在屋子裏的人說:「你以外還有誰沒有?」那人要回答:「沒有了。」親戚說:「噓,不要作聲,不可提上主的名。」11 當上主發命令的時候,大小房屋都要倒塌,成為廢墟。
第九至十一節,先知阿摩司說,在社會敗壞不悔改之下,上帝的憤怒即將來臨,到時候慘狀比前面戰爭的情況更淒慘。在第五章三節曾提到戰爭的結果,以色列人民「派出一千名士兵的,只有一百名活著回來,派出一百名的,只有十名回來」,有九成的青年戰士陣亡。但是,現在是連剩下的十個都不能存活。
第十節說,當死人的親戚來拖屍首去「焚燒」。當時的以色列人都採取洞穴埋葬,會將屍體焚燒,大多是因為發生「瘟疫」。總之,無論是發生戰爭,或後來的瘟疫,淒慘的景況幾乎沒有人可以存活。果然,如同先知阿摩司的預言一樣,主前772年亞述帝國消滅北國以色列,繁榮的城市都成為廢墟。
五、愚昧自誇,毀滅將至(6:12-14)
12 馬能在懸崖上奔跑嗎?牛能在海洋中耕田嗎?但是,你們把公平變為毒藥,把正義變成苦藥。13 你們自誇打垮了羅‧底巴(「羅‧底巴」:這地名跟希伯來語「虛無」發音相近。)。你們說:「我們靠自己的力量征服了加寧( 「加寧」意思是「角」,在此指列強。)。」14 上主─萬軍的統帥上帝這樣說:「以色列人哪,我要使外國的軍隊佔領你們的國家;北從哈馬隘口,南到亞拉巴海,他們要來蹂躪你們。」
第十二節「馬能在懸崖上奔跑嗎?牛能在海洋中耕田嗎?」意思是說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常識」(common sense),「公平、正義」是最基本的人權,這麼簡單、明白的常識,居然要去摧毀它。失去公平、正義的社會,最後帶給百姓的是毒藥、苦藥。
在第十三節,先知阿摩司用雙關語來說,打敗「羅‧底巴」、征服了「加寧」,又怎樣呢?這二個城是亞述的邊境城,即使以色列自誇自己已經奪取這二個城,最後呢?整個以色列卻被亞述所消滅。
先知阿摩司很清楚的說明,不要誇耀自己擁有富足的經濟、強大的武力,這些在先知看來都是很「虛無」沒有意義的。真正保障人的生命、保障國家的安定,不在於擁有多少物質、錢財、武器,而是落實上帝的旨意。一個強盛的國家,不在於它的經濟、軍事,而在於是否有公平、正義,對每個生命的尊重與慈愛。同樣的價值套用在家庭:「家,不在乎大小,不在乎豪華簡陋,只在乎有沒有尊重、瞭解、安慰、關懷、信任、付出和犧牲。當然,最重要的是愛。 」
今天這一段經文,我們來思考二項信息:
一、不要讓「成功神學」主導信仰,而要學習耶穌基督的樣式
從上一講,我們看到迦南宗教是以物質生活的需要在主導的信仰,以色列人在混合信仰之下,認為社會的繁榮、物質生活豐盛,是從這種混合信仰所帶來的成功。甚至,在第五章廿六節也提到,以色列人也拜起了亞述帝國的偶像─撒固王神和迦溫星神。這種只追求物質豐富、只追求享受與成功,會使人偏離信仰、偏離主耶穌的教導。耶穌說:「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馬太福音6:24)
論到「成功」,誰不要成功?誰不要賺錢?誰不要享受工作所得呢?哪個病患不喜歡得醫治?是的,這些我們都需要,但聖經中的成功與社會上的成功定義不一樣,一個是以上帝的標準來看,一個是以人的標準來看。在主前第八世紀,在以色列人來看,耶戶王朝八十八年(公元前841-753年)是經濟最富足、軍事最強大,最成功的世代;但是,在上帝來看卻不是這樣的,在先知阿摩司的信息裡,就很清楚的說明,沒有公平正義的司法,對弱勢者沒有慈愛,這樣的社會反倒是離上帝很遠。在人看起來是成功、富足,但在上帝的眼中卻不是。
在成功神學裡,人的動機就變成一個「自私」、「自我中心」,只想利用信仰,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享受,當時以色列人的宗教活動就是如此。「成功神學」的偏差,在於他們只追求賺取更多財富、地位、名聲、健康,卻忽略了基督徒應該學習耶穌基督背十字架的道路。
聖經讓我們知道,我們的能力—包括恩賜、才幹、財富、學識等等,都是來自上帝的賞賜。上帝的賞賜代表對我們的呼召,呼召我們善用上帝的賞賜做在最微小的人身上,幫助那些在能力上困難的人。
我們能做些什麼?做你能做的,做在最微小的人,就是做在主身上。
二、被指責,是因為對苦難中的「約瑟」冷漠不關心
先知阿摩司譴責為富不仁的權貴,同時也譴責他們對苦難中的「約瑟」冷漠不關心。「約瑟」指的就是他們的兄弟、同胞,指的就是我們的鄰舍。在路加福音第十六章十九至卅一節,耶穌曾經說過一個有錢人的故事,他在當時是個有權勢的人物,只穿著最華麗的衣服,只吃最精緻的食物。在他的門外躺著一個飢餓又貧窮的乞丐,名叫拉撒路。這個有錢的人沒有壓迫他,也沒有趕走他,只是對他漠不關心。
財主死後在陰間向亞伯拉罕說:「祖宗啊,既然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親家去;我有五個兄弟,讓他去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到這痛苦的地方來。」(路加福音16:27-28)為何說有「五個兄弟」?因為,在耶穌時代偤大地有五個希律王,耶穌講的故事,就是在隱喻當時五個偤大王對於苦難中的「約瑟」(兄弟、同胞)冷漠不關心。先知阿摩司的信息及耶穌所講的故事,都在呼籲我們要對人有愛,不可對苦難中的人冷漠不關心。
有個故事是發生美國經濟最蕭條的1935年冬天。有一天,美國紐約市法庭正在審理一個案子。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她衣衫破舊,滿面愁容與羞愧的神情。她因為偷竊麵包店的麵包,被老闆告上了法庭。法官審問老太太:「被告,妳確實偷了麵包店的麵包嗎?」
老太太低聲下氣地回答:「是的,法官大人,我確實偷了。」
法官又問:「為為何偷麵包?是因為饑餓嗎?」
「是的」,老太太抬起頭,看著法官說:「我是饑餓,但我更需要麵包來餵養我那三個失去父母的孫子,他們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餓死。他們還是小孩子呀。」
聽了老太太的話,旁聽席上響起嘰嘰喳喳的低聲議論。
法官敲了一下木槌,嚴肅地說:「安靜,宣佈判決。」法官向老太太說:「被告,我必須秉公辦事,執行法律。妳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處以十美元的罰金或者是十天的拘役。」老太太一臉痛苦和懺悔的表情,她面對法官,為難地說:「法官大人,我犯了法,願意接受處罰。如果我有十美元,我就不會去偷麵包。我願意拘役十天,可我那三個小孫子誰來照顧呢?」
就在此時,旁聽席上有一位五十三歲的男人起來,他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說:「請妳接受十美元的判決。」接著,他轉身面向旁聽席上的其他人,他掏出十美元,摘下帽子放進去,說:「各位,我是紐約市長拉瓜迪亞(Fiorello Henry La Guardia), 現在,請個每人交五十美分(cent)的罰金,這是為我們的冷漠付費,以處罰我們生活在一個要老阿嬤去偷麵包來餵養孫子的城市。」拉瓜迪亞市紐約第九十九任市長(1934年1月1日至1945年12月31日),被史家認為是紐約歷史上最能幹的市長之一。
市長拉瓜迪亞的話,令現場所有的人都驚訝,都瞪大眼睛看著市長。頓時,所有旁聽者都默默起立,每個人都認真地拿出了五十美分,放到市長的帽子裡,連法官也不例外。按理說,一個老婦人偷竊麵包被罰款,與其他人有何干係?市長拉瓜迪亞說得明白,是為了處罰我們的冷漠。
愛人如己、關心他人就等於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上帝是一位給予的上帝,祂給予我們祂的獨生愛子。當我們越懂得分享時,我們就越能活出上帝的形象。
問題討論:
1.當時迦南宗教、亞述宗教以物質主導信仰,為何深深影響以色列人?
2.先知批判以色列權貴者犯了哪些罪?
3.今日教會是否對哪些族群或弱勢者「冷漠」?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