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約翰福音1:1-34上帝的兒子

上帝的兒子 (2016.2.7濟南教會講道稿)
約翰福音1:1-34

黃春生牧師

      二月起,我們開始逐章逐節來傳講約翰福音的信息。四本福音書雖然都是記載耶穌基督的福音,但各有各的主題。馬太福音說耶穌是預言中的王,馬可福音讓我們看到耶穌是順服的僕人,路加福音裡的耶穌是完全的人,而約翰福音介紹耶穌是上帝的兒子。
比較特別的,約翰福音的作者在最後說明,「本書記述的目的是要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要你們因信他而獲得生命。」(20:31)換言之,這也是約翰福音書的總主題。盼望,藉由約翰福音使我們的信更加堅固,並使更多人因著信而獲得永恆的生命。
在開始傳講約翰福音之前,我們一同來祈禱:
主啊!我們感謝讚美祢,因為祢的恩典、祢的愛,使我們今日開始將約翰福音傳講出來。求主賜福這本福音書所帶來的信息,賜福每一個願意用心領受祢話語的人,求主祢真理的靈自由運行在我們的心中。主啊!求祢打開我們的心靈,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賜給我們温柔的心,領受所栽種的道,給我們所聽的真理在我們裡面可以用信心調和,願祢的話一發出亮光就叫愚人通達,使不信的人可以信,因為這就是祢藉著約翰所賜給我們的信息,所賜給我們的好消息,我們感謝讚美祢。主啊!祢的僕人深感不配,所以求主用恩典的手按在他的身上,祢的聖靈膏抹在他的身上,祢真理的能力運行在他的身上,使他照著祢豐富的恩典,可以把祢的話語傳講清楚,叫我們眾人得著滋潤,使我們眾人的信仰得著堅固,感謝讚美,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求的,阿們!
約翰福音的結構、編排非常有條理,所記載的資料有九成是約翰福音獨有的,前三本福音書都沒有記載的。
約翰福音記載了七個神蹟,而前三本共觀福音卻記載了二十九個神蹟。約翰福音七個神蹟包括:變水為酒(二章)、醫好大臣的兒子(四章)、治好癱子(五章)、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在海面行走(六章)、治好瞎子(九章)、使拉撒路復活(十一章)。
約翰福音沒有符類福音所載耶穌的趕鬼工作。卻記載耶穌啟示自我的身份,宣示七個「我是」:生命的糧(6:35)、世界的光(8:12)、羊的門(10:9)、好牧人(10:11)、復活和生命(11:25–26)、道路-真理-生命(14:6)、真葡萄樹(15:1)。
約翰福音一開始就以「道(λόγος, logos)」來表達福音的意義,因此,約翰在寫作上蒐集許多耶穌基督的話,且這些話都與「永恆生命」有密切的關係。根據創世記第一章,猶太人很清楚上帝是通過祂的話來創造宇宙萬物,萬物也因為上帝的話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傳下去。起初上帝用話語來創造,如今,通過耶穌基督傳講的信息,就是使人得到「永恆生命」。因此,約翰最後才會說:「本書記述的目的是要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要你們因信他而獲得生命。」(20:31)。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生命之道—上帝的兒子」。

一、道與上帝的關係(1:1-2)
1 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道與上帝同在;道是上帝。2 在太初,道就與上帝同在。
在LXX譯本將希伯來文בְּרֵאשִׁ֖ית譯為“ἀρχῇ”,與約翰福音1:1-2的希臘原文“ἀρχῇ”是同一個字。換句話說,在原文裡「起初」、「太初」是同一個字。「太初」甚至在現代中文譯本也被翻譯為「宇宙被造以前」。總之,約翰要表達起初上帝創造世界之前,永存的「道」超越時間、創造時間、不受時間約束的那位永恆者的本質。
耶穌不是二千年前降生,祂是在時間、宇宙被造之前就是與上帝同在。因為,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
「道(λόγος, logos)」是什麼?
約翰福音是用希臘文所寫成的,「道(λόγος, logos)」就帶有希臘文化的概念。古代希臘哲學家,用λόγος來說明宇宙萬物的基源(ἀρχῇ, arche)、不變的真理、不變的總原則或原理。當希臘人觀察大自然的時候,發現自然界都有同一個規律。在物理界裡面有規律,在化學界裡面有規律,在生物界裡面有規律,在自然界裡面有規律,在人的心裡面有規律,當我們要去研究這些規律的時候,我們就把這個萬有共通的原則當作學問來去思想。那麼這個貫通萬有的原則是什麼呢?就是「道」。所以,希臘文在各種領域的研究課程後面都加上logy。心理學叫做psychology,生物學叫做biology,病理學叫做pathology,生理學叫做physiology,動物學叫做zoology。logy,是什麼意思呢?就是logos。Logos是一個總原則,「道」這個總原則,就是貫穿萬有的。
但是中文就把它翻譯成「學」,psychology確切的翻譯應該是「心理道」,biology應該稱為「生物道」。如果我們把logos定義成「學」,我們學來學去只會停留在「學問」,而無法明白背後的「道」。也因此,學了一大堆學問,卻無法悟其道。所以,萬有中間有「道」貫穿,經過約翰福音作者這樣的指出,就將萬物的基源(arche)、萬物的奧秘都點了出來。
中國古哲人也論「道」,老子《道德經》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之曰大。」
老子的道是混成的道,是比天地更早就有,但怎麼混成他講不出來。他觀察天地週而復始、變化無常,他稱之為「道」,勉強也可以叫做一個偉大的東西,也算是天下之母。基本上,老子的「道」是自然運行的原理。這與約翰福音具有位格「神性的道」不同,「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意思就是說上帝在創造宇宙萬物之前,已經計畫好要怎樣創造整個宇宙萬物,上帝不僅設計,祂用話語「道」來創造。綜觀世界偉大的思想、著作,沒有一本書像約翰福音所記載的信息,因為約翰福音有上帝的啟示在其中。

二、道與創造的關係(1:3-5)
3 上帝藉著他創造萬有;在整個創造中,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4 道就是生命的根源,這生命把光賜給人類。5 光照射黑暗,黑暗從沒有勝過光。
在約翰的時代,正好是「諾斯底主義(Gnosticism)」非常猖獗的時代,這個思想對人的看法很特別,認為整個世界都是邪惡的,只有靈魂才是聖潔的。這種思想,認為上帝與被造物之間存在某種創造的媒介,其中有魔鬼,所以就產生邪惡的世界。但約翰指出這媒介就是「道」,是代表智慧、真理、生命,所以造出了一個美善的世界。因為道和上帝是合一的(道就是上帝),這「道」的創造是美好的(創1:31)。萬物是藉祂造的,祂是萬物之源,也是生命之源,是人所需要的光,使人得生命。 
「道就是生命的根源,這生命把光賜給人類」,在第四節很清楚的表明一個生命觀念:若是沒有上帝的「道」,生命是不會存在的。有上帝的「道」,才會讓人經驗到生命,看到生命中希望的「光」。
光,代表生命,相對的,黑暗代表死亡、陰間。不是有一句話說「希望還能看到明天的陽光」,看得到光,代表他還活著。此外,若是光可以代表著「良善」,相對的,黑暗就表示「邪惡」。不是有一句話說「邪不勝正」,最適合來說明「黑暗從沒有勝過光」這句話的意思。

三、施洗約翰為光作見證(1:6-9)
6 有一個人,名叫約翰,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7 他來為那光作證,為要使大家聽見他的信息而信。8 他本身不是那光,而是要為光作證。9 那光是真光,來到世上照亮全人類。9 那光是真光,來到世上照亮全人類。
1.上帝差遣的使者
當時人們以為約翰是以利亞,約翰在介紹了神的本性後,立即言明自己並非那「光」,並用對比方式來說明他和耶穌之間的關係。
約翰福音主要有三次提到施洗約翰這個人物(1:6-8、19-28, 3:22-30),每次都是表明他不是基督。四本福音書中,約翰福音可說是介紹施洗約翰最詳細的,作者很明確地在第六節強調施洗約翰「是上帝所差遣的使者」,而且表示施洗約翰被上帝差遣的主要使命,就是要為「光」作見證。
施洗約翰是「一個人」、是受差而來、是為光作見證,而主耶穌是「道」、是神、是差派者、是人生命的光。約翰只是那「光」的見證人,叫「眾人」即普世萬民相信主耶穌。
約翰福音作者清楚地說施洗約翰並不是「真光」。更重要的是當耶路撒冷宗教領袖差派祭司和利未人來詢問施洗約翰身份時,他就很清楚地表示自己並不是人人所描述的,以為他就是猶太人期盼甚久的彌賽亞(基督),或是偉大的先知以利亞(參考約翰福音1:19-25)。他把自己的身份表白得很清楚,就像第8節所說的,他只是一位見證者罷了。
2.受差遣的目的:使人因信息而信
第七節這裏很清楚地說明施洗約翰被差遣的主要目的,是要使「聽見他的信息而信」。這裏並沒有說出他傳的信息是甚麼。馬可福音1:4記載施洗約翰出來傳的信息是:「你們要悔改,接受洗禮,上帝就赦免你們的罪。」
3.耶穌才是真光
「真光」主要的功用,就是要讓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力量。因此,真正的光就是要帶給全人類生命的盼望。作者在這裏用「真光」這個詞,並不是在說明有「真」與「假」之別,也不是複製品的問題。而是在強調實質的意義,指的是「永恆」、「不會消失」、「長久」的意思。這樣,相對於「黑暗」,就是「短暫」、「消失」、「死亡」等。

四、耶穌的身份(1:10-14)
10 道在世上,上帝藉著他創造世界,而世人竟不認識他。11 他來到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卻不接受他。12 然而,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的人,他就賜給他們特權作上帝的兒女。13 這樣的人不是由血統關係,不是由人的性慾,也不是由男人的意願生的,而是由上帝生的。14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我們看見了他的榮耀,這榮耀正是父親的獨子所當得的。
1.作上帝的兒女(1:10-13)
接待的方法就是相信,信甚麼?「信祂名」這是舊約的用詞,「名」代表整個生命。 
基督教信仰最中心的議題──接受且相信耶穌就是生命的救主者,會得到上帝賞賜特別的恩典,成為祂的兒女。這樣的兒女身份有個很特別之處,就是和上帝之間的關係,不是因為血緣,而是因為上帝揀選的愛。就像耶穌基督就曾對跟隨他的人說:凡實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可3:35)
2.道成為人(1:14)
1:14是約翰福音重要的主題之一,也是經常被引用來說明耶穌基督之所以降生在這世界上的意義。在馬太福音第一章和路加福音第二章等處的經文,都記載耶穌基督降生在世界上的經過。
使徒保羅在寫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有更進一步的說明: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原有上帝的本質,卻沒有濫用跟上帝同等的特權。相反地,他自願放棄一切,取了奴僕的本質。他成為人,以人的形體出現。他自甘卑微,順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書2: 5-8)
約翰福音的作者在此特別強調「道成為人」是因為「充滿著上帝的恩典和真理」。所謂「恩典」,指的是原本不是人配得領受的,如今可以毫無任何代價就可以獲取得到。而「真理」,指的是永恆的、不會改變的。

五、道啟示了上帝本身(1:15-18)
15 約翰為他作證,呼喊說:「關於他,我曾經說過:『他在我以後來,卻比我偉大;因為我出生以前,他已經存在。』」16 從他的豐盛裏,我們領受了恩典,而且恩上加恩。17 上帝藉著摩西頒佈法律,但恩典和真理是藉著耶穌基督來的。18 沒有人見過上帝,只有獨子( 「只有獨子」另有古卷作「只有與上帝相同的獨子」。),就是跟父親最親密的那一位,把他啟示出來。
施洗約翰最清楚自己的身分,他知道自己在耶穌基督之先來到世界上,就是要為耶穌基督作準備的。
在人類宗哲、文史中的記載,從來沒有人親眼見過創造主,對猶太人來說只是透過摩西的律法去認識神,現在透過主耶穌,世人親嘗神豐盛的恩典,親身經歷神。這是一個啟示,不是抽象的、哲理的、虛渺的,卻是在人類的觸感範圍,清楚地把神的屬性表明出來。 

六、施洗約翰向宗教領袖作見證(1:19-29)
19 以下是約翰的見證。當時,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派遣祭司和利未人去見約翰,問他:「你是誰?」20 約翰沒有拒絕回答,卻坦白承認說:「我並不是基督。」21 他們問:「那麼,你是誰?是以利亞嗎?」 約翰回答:「我不是。」 他們又問:「是那位先知嗎?」 他再答:「不是。」22 他們接著說:「請告訴我們,你到底是誰,好讓我們回覆派遣我們來的人。你自己說,你是甚麼人?」23 約翰引先知以賽亞的話回答,說: 我就是在曠野呼喊的聲音: 為主修直他要走的道路!24 法利賽人所派來的那些人 25 質問約翰:「既然你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位先知,那麼,你為甚麼施洗?」26 約翰回答:「我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當中,是你們所不認識的,27 他在我以後來,我就是替他脫鞋子也不配。」28 這些事發生在約旦河對岸的伯大尼,就是約翰正在施洗的地方。
1:19「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是指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公會(Sanhedrin),這是第一世紀猶太人最高宗教事務機構,共有七十一位成員,由大祭司擔任議長,成員有祭司、文士、長老及有權勢的法利賽人組成。公會的職責之一是,對於自稱先知、彌賽亞的人,查驗他們是否有上帝差派的權柄。在猶太傳統裡,只有先知、彌賽亞可以為人洗禮(1:25),因此,猶太公會的人來此質疑施洗約翰。施洗約翰沒有自稱是「先知」或「彌賽亞」,只是稱為是彌賽亞的先鋒(參以賽亞書40:3)。 

七、施洗約翰見證耶穌(1:29-34)
29 第二天,約翰看見耶穌向他走過來,就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掉世人的罪的!30 這一位就是我說過『他在我以後來,卻比我偉大;因為我出生以前,他已經存在』的那一位。31 我並不認識他;現在我來,用水施洗,為要讓以色列人認識他。」32 約翰又見證說:「我看見聖靈像鴿子從天上降下來,落在他身上。33 我還是不認識他,但是那差遣我用水施洗的上帝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落在誰身上,誰就是那要用聖靈施洗的。』34 我已經看見了,所以向你們證明他就是上帝的兒子。」 
施洗約翰在講道時,見到耶穌從曠野經過四十日夜的試探後(參太4:1)來到約旦河。約翰就見證說:「看哪,上帝的羔羊,除掉世人的罪的!」約翰向前來悔改、受洗的人說,耶穌是以色列人所期待的彌賽亞,上帝的兒子。 
約翰描述聖靈像鴿子降下住在耶穌身上,是承接舊約傳統,上帝的靈往往進入先知身上(參結8:1)。約翰用鴿子形容聖靈,可能因為「鴿子」在希臘文化 中代表和平、純全,在舊約代表上帝的恩典(參創8:11)。 

今天這一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教導:
 一、將耶穌「道成肉身」的精神落實在生活中,才能帶出最美的見證。
如果要選一節經文作為金句的話,我想1:14a最適當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清楚地在表明一個信息:上帝用祂的話活在我們人類社會當中,使接受祂的話的人,生命得到修剪,生命得到更新的力量。
「道成為人」讓我們學習道,一位真正有上帝的話語在生命中的人,不會以自我為中心,獨自享受生活樂趣。而是願意像耶穌一樣,謙卑自己「道成肉身」,積極地走進黑暗、欠缺的地方,為的是要將上帝的話實踐出來,好讓更多人看見生命的亮光。
如果你的生活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你是否願意走出舒適圈,「住在」你的同事或同學中間,叫他們也能從你身上經歷基督的愛?積極將上帝的話實踐在我們的生活中。
基督教會兩千年來的歷史就是在見證這個事實,使欠缺、軟弱的人得著「生之勇氣」,使不義的社會,渴望公義的降臨。
早期來台灣的宣教師,都是回應上帝的呼召,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來到台灣。「道成為人」正是呼召我們犧牲、奉獻,讓人因著我們蒙福,因著我們認識福音、榮耀上帝。我們可以怎麼做?今晚(2/7)是除夕夜,我想至少我們可以「多包一包紅包」為福音的需要奉獻,今年適逢教會設教120週年,我們將募款120萬為海外宣教、偏鄉教會與機構奉獻,因此牧師邀請大家,今年「多包一包紅包」為福音的需要奉獻。我期待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一萬元不多,十元不少,大人、小孩都一起參與。讓我們走出舒適圈,讓我們以犧牲、奉獻來回應「道成肉身」的精神。

二、上帝的話語要帶給人真光,改變人心
約翰福音很強調「真光」,是超越人肉眼可見的光,是使人的心靈得以改變、悔改的光。被光照的人、被改變的人,才能反映出生命中「真光」的作為。
二十世紀中期,5位美國福音派基督教宣教士,至南美厄瓜多雨林傳福音給當地原住民「華歐拉尼族」(Huaorani /Waorani)的印地安族。華歐拉尼族被稱「奧加族」,是一個以暴力行為對付異己,以及闖入其疆域的野蠻部族,連鄰族也畏懼他們。但宣教士們定意傳福音給這些「未得之民」,自1955年9 月起,即以定期航班,飛往其定居處,丟下將禮物以示善意,並盼其可以禮尚往來。
如此數月後,1956年1月3日,宣教士們即在距該族定居地幾公里外,在咖拉瑞河(Curaray River)沙洲的「棕櫚灘」上紥營,但第5天,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內特.聖特(Nate Saint) 、艾德.馬克卡里(Ed McCully)、彼得.佛萊明(Peter Fleming),以及羅傑.佑得里安( Roger Youderian)等5名宣教士,全被奧加族戰士以長矛攻擊殉道。
當時的遇害消息,在全球廣為散播,還登上美國《生活雜誌》(LIFE)封面頭條。其殉道事蹟鼓舞美國宣教事工,也激發出更多奉獻款,挹注給全球的宣教事工。
直到如今,其殉道事工仍常在宣教出版品中被記念,其一殉道者聖特的兒子史帝夫.聖特(Steve Saint),更於2006年將完整經過出版成書《長矛尖端》(End of the Spear),也拍成電影片《亞馬遜悲歌》在台灣上映。
當史帝夫被問及怎能愛「殺父仇人」時,他表示,這全是因上帝的恩典及上帝話語所帶來的大能,「你若是基督跟隨者,便知這就是委身基督。」其目標是領人歸信基督,能體恤華歐拉尼族人曾走迷了路,畢竟「我們自身也曾走迷了路」。為幫助部落,史帝夫甚至成立「原住民科技與教育中心」(I-TEC:Indigenous People's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Center, Inc)的宣教組織,致力提升原民在經濟、教育、社會的發展,及其教會的各項恩賜與能力。
上帝的話語要帶給人真光,改變人心,不僅史帝夫改變了,奧加族也改變了。從許多的教會歷史中,我們看到上帝的話語不斷的在改變人心、更新我們。三月起,「聖經學校」即將開課,牧師也期待學習上帝話語要成為我們教會的特色,讓我們因上帝的話語更得以見證與榮耀上帝。

問題討論:
1.「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如果你的生活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你是否願意走出舒適圈,「住在」你的同事或同學中間,叫他們也能從你身上經歷基督的愛?
2.你是上帝光明的兒女嗎?行事為人是否見證上帝?可以找朋友,聽看看他們對你行事為人的看法。
3.你認為今日的經文中哪一節是「金句」?請分享你的理由。


Gaudenzio Ferrari_Storie Cristo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