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關係系列-與人關係3-家庭

關係系列-與人關係3-家庭 (2007/9/30講道大綱)
創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太6:9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今天我們繼續講到「關係」這個主題,天、人、物、我的關係,各講二次。前二講是說到與上帝的關係。今日第三講,與下週第四講,牧師將會說到「與人的關係-家庭、鄰舍」。 

之前,我們已經認識到「靈命」就是關係,好的關係帶來祝福。 

我們可以從基督徒與上帝的關係、與人的關係、與環境的關係、與自我的關係,來看出他的靈命是否健康,是否有見證。 

●我們就像一棵生命樹 
箴11:30 義人所結的果子就是生命樹;有智慧的,必能得人。 
●路6:43-44 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裏摘葡萄。 

家庭是人生下來第一個接觸之團體,也是學習愛、親密及建立信任、安全感的場所;但是當家庭關係不和諧,家庭功能無法彰顯時,破壞的家庭關係,將不是祝福,而是會為生命帶來更大的傷害。 

一個人有美滿健康的家庭關係,也就容易有滿意幸福的人生。所以如何建立且維護健康的家庭關係,是每個人都關心的事。 

檢視我們生命的根源: 

一、成長的六重破壞 
1. 家庭的傷害 
家庭互動之模式,可以代代相傳。很多人以為「孩子還小,還不懂事」,而輕忽目睹暴力對孩子所造成的傷害,但研究及實務經驗皆發現,目睹兒少所受到的傷害並不亞於直接受暴者。 

內政部(96)年暑假期間舉辦8場『關懷目睹家庭暴力兒童少年』校園教師行動研習會(國中小老師),發行「人生領航員-協助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非治療性教師手冊作者加拿大籍的洪文惠女士回台。 

美國司法部統計100個打太太的男人中,有81位曾目睹他們的父親毆打母親,或本身曾被虐待過(婦女論壇,民87);暴力是可以學習和模仿的,在暴力中長大的孩子很可能會成為施暴的人,發生「轉移下一代的效應」。 

媳婦熬成婆: 
牙齒咬到舌頭的經驗:一直咬到,就需要動手術矯正。 

民國八十八年七月至九十年四月台閩地區各縣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服務家庭暴力事件統計資料顯示:來自警察、醫療或社政等單位通報之家庭暴力事件件數計49,950件占接獲諮詢電話服務件數161,778件之30.88%,意即存在著:潛在性家庭暴力事件被害人尚未正式向外求援現象。 

許多受虐婦女長期扮演著委屈求全的好妻子、好母親的角色,而施虐者仍 然我行我素。即使受虐者繼續留在婚姻中,也往往是為了孩子、經濟因素 或背負了傳統要求〞好女人〞必須維繫整個家庭的責任等等原因,而不得 已繼續留在暴力關係中,絕對不是有被虐待狂。另外,受虐婦女的教育程度從小學到博士都有。 
施虐者沒有能力改變或控制自己的暴力行為。事實:只要施虐者願意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學習新的行為來解決問題是相當可能而且有效的 
施虐者對所有的人,都是暴力相向的。事實:許多施虐者只在家中施暴,在其他的社交場合卻可能是非常溫文有禮,言行都有分寸的人。 
施虐者有精神病而且對自己的暴力常是樂在其中的。事實:研究已顯示施虐者之身心狀況與常人無異,而在暴行後,施虐者甚至常後悔自己的衝動行為,但是若不經過治療,施虐者是很難終止其暴力行為的 。 
虐者必然是失敗者,少有成就,而且缺乏愛心、長相凶暴的人。事實:有許多施虐者是醫生、律師、政治家等專業人士,而且長相斯文體面,甚 至有時施虐者是相當善體人意,頗有情趣的。 

家庭暴力在《聖經》中是不被允許的 

很多華人的基督徒家庭有家庭暴力的時候,常常怕人家知道,常常把這些事情隱藏起來,甚至還可能聽到一些很奇怪的話,說什麼:「你就背十字架好好忍耐吧!」,弟兄姊妹,神不允許任何一個人傷害任何一個其他人的身體,這是《聖經》很明確的教導。所以當有家庭暴力傷害對方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不應該逃避,也不應該隱藏,我們需要尋求幫助!這些幫助可以包括從教會裡面來的幫助,這些幫助也可以藉著醫生、藥物得到幫助,這些幫助甚至於包括從社會福利機構、警方來的幫助! 

2. 家族罪惡影響 
‧詩51:5 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出20:5-6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愛我、守我誡命的,我必向他們發慈愛,直到千代。 

第四誡:要孝敬父母,意思是要尊敬我的出身根源。 
「要孝敬父母」主要的意思就是:要照顧父母,讓他們能夠活得自在,活得有尊嚴。孝敬父母,也是尊重自己存在的根源。我跟那些既定的出身根源有所關係,而我也參與在原有的生命傳承之中。這對我很有幫助,並在混亂的生活中給予我支撐與穩定的力量。 

3. 破裂的關係 
創世記 3:1-19 

4. 權柄人物傷害 
意識型態的影響、教育者的影響、社會權威人物的影響、偶像人物的影響 

5. 文化的捆綁 
Ex. 重男輕女?
3歲女童 疑遭父母凌虐 2007/4/15台北縣林口 
台北縣林口1名3歲女童,疑似遭父母長期凌虐。她大陸籍的母親重男輕女,偏愛5歲的兒子,女童常常吃不飽臉上有傷。 
鄰居都覺得,女童大陸籍的母親重男輕女,偏愛5歲的大兒子,女童只能吃白飯配青菜,就得罰站等哥哥吃到飽,小女孩骨瘦如柴又常常受傷,鄰居多次通報社會局,卻還是無法阻止悲劇發生。鄰居:「(社工)是過好幾天才來啊,瘀傷都好了。」 

Ex.夫妻上世人相欠債、床頭打床尾合、女孩子讀那麼多有啥用 

6. 意外災害經驗 
‧約9:1-3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 

撒但的策略:藉著摧毀你,破壞你和神親密的關係,以及你的人際關係 

二、重複的生活劇本(life scripts) 
家庭互動之模式,可以代代相傳。 

諮商心理學家柏恩(E. Berne)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套固定與他人溝通或面對其所處的環境社會之模式,這就是所謂的自我狀態(ego state),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活態度。這種生活態度是得自於早年父母及其他重要他人(權柄人物)的行為和態度,藉由情緒或對小孩的期望與要求等種種方式的表達,而影響(內化)成小孩的行為模式,並形成個人一生的生活劇本(life scripts)。個人在長大以後,其所扮演的角色或行為表現,便會按其得自於父母(成人)所給予我們的人生腳本,一步步地去實踐。 

例如:在一個很強調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中,將會導致此家庭中的兒子產生「男人是一家之主」的生活劇本上演。 

重複/複製成長的六重破壞 
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精神暴力 
· 身體虐待 
推、甩、踢、揍、摑、抓、咬、拗扭肢體,甚至使用刀械槍枝等攻擊受害人。 
· 言語虐待 
企圖以字眼、聲調來控制或傷害另一個人。例如:吼叫、尖酸諷刺、威脅將對方 或小孩殺害、揚言使用暴力、大罵對方愚蠢、侮辱、不實的控訴。 
· 心理虐待 
威脅自殺、不准對方使用電話和擁有金錢、逼問對方行蹤、質問孩子是誰的? 和錢怎麼花的?、阻止對方探視其親人、嘲笑、侮辱對方的朋友、濫用藥物和酗酒、不實的指控對方有外遇、極度忌妒、無法保有一份工作、禁止對方上學或工作 、跟蹤、監視、謊言操控人、批評對方的外表、責備、冷漠以對。(因無知、無意或有意不加注意的忽視兒童的基本需求,以致照顧不當,使兒童的身心受到傷害或可能受到傷害者稱。未提供適當的食物、衣物、住所、安全照顧、醫療照顧及成長發展所需之教養。) 

你曾經發現自己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卻適得其反嗎?臨床發現,有很多人每天重複著相同行為,就好像演員排演一樣,跳脫不了腳本的編排,這樣的腳本讓女人該生氣時,卻不敢動怒;父母親十年來老是要小孩清理房間,卻毫無成效。
以下幾個步驟,讓你學會如何改變負面腳本: 
1.找出生活中的負面腳本,並負責改變它。 
2.針對目前面臨的問題,訂出長短期目標。 
3.配合目標思考新的腳本或行動計畫。 
4.在幾個新腳本中選出最可能成功的一個,並列出評估腳本成功與否的標準。 
5.做好面對障礙的心理準備,並思考如何解決這些障礙。 
6.照著新腳本行事並評估成效如何。 
7.如果腳本不成功就改變目標、腳本或方式。 

三、權柄人物的影響 
個人內在的心理狀態(life position)或特質,也反映出我們是否常以溫暖、真誠、同理、指導、指責(父母型)、理性、邏輯(成人型)、害怕、擔心、自謙(兒童型)等三種不同類型的溝通方式與人相處。 

◎五種人格類型 
P:Parent 父母型 受父母、權柄人物的影響 
A:Adult 成人型 不帶有毀滅信念的客觀成人 
C:Child 兒童型 激動、自我

CP:Critical Parent(批判型父母)、Controlling Parent(控制型父母) 
Ok: 規定、要求、命令、達成目標 
Not ok: 攻擊、吹毛求疵、嚴厲,茶壺型 
(軍人、品管員、人事考核、政風員、訓導人員) 

NP:Nurturing Parent(撫育型父母) 
Ok: 溫暖、愛心、貼心、稱讚、服務,身體前傾型 
Not ok: 不會督促、不敢要求、溺愛、愛管閒事、易越位 

A:Adult(成人型) 
Ok: 理性、邏輯、策略、問題解決能力強、演說、學術強、研究 
Not ok: 冷酷、喜問what, how 

AC:Adapted Child(順應型兒童) 
Ok: 禮貌、謙恭、合作、順服、嚴謹 
Not ok: 委屈、壓抑、抱怨、退縮、賭氣、冷戰、憂鬱、困難協調 

NC:Natural Child(自然型兒童)Free Child(自由型兒童) 
Ok: 靈感、幽默、好奇心、感動多、超越隔閡、親密、歡暢、冒險(嘗試新事物) 
Not ok: 易突破疆界、衝動、含糊、困難負責、感動太多、任性、意見多、自我,脫線型 

※成熟的人知道在何種適當時候展現出何種人格型態的生活 
※Eric Berne(1910-1970):五種人格類型。 

決志時刻:今天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我們一起來決志回應上帝 

一、成為上帝的好管家,不在破壞家庭關係 
創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第廿八節可以說是創造中對人最重要的一節,因為在這裡說到造人是為了要使人「控制大地」,並且要「管理魚類、鳥類,和所有的動物。」很清楚地,早期人類的看法是以人為中心在看整個受造的生態環境。這種以人為中心的看法,一直到我們這個世紀末期,因為對生態環境被我們人類破壞甚厲,才逐漸改變過來,認為人是與一切萬物共同並存在這個世界裡。 

創世記一開始就給我們一個很好的信息,就是上帝是以祂的話來創造宇宙萬物,上帝的話就是創造的話,祂的話就是力量,能使萬物因著祂的話很有秩序地一一出現。作者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整個創造就是在上帝的話下,「一切就照著祂的命令完成。」並且在植物會「結果子」,在動物會「繁殖」,在人類會「生養許多兒女」,這是個偉大的神蹟,因為在祂的創造裡,生命是如此延綿不息地相傳下去。 

我們再次看創造的故事時,應該清楚了解到一點:有上帝的話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的生命才會是有創造力的生命。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的生命中缺少了上帝的話,我們即使是活著,也將因為缺少上帝的話,而使生命的內涵缺少創造力,將會逐漸枯萎下去。也因此,基督徒若不喜愛讀聖經,是無法活出信仰的內涵。 

今天的教會也是如此;如果今天的教會缺少了上帝的話,它很容易成為一間看得見的建築物,卻不會是有創造生命的信仰團契,因為屬於基督的教會是用上帝的話建立起它的根基的。只有上帝的話存在教會裡,這樣的教會才能永遠存在。 

創世記的作者也清楚地告訴我們,人受造是以上帝的形像而造,而上帝造我們人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使我們「管理」整個受造物。我說過,這個「管理」並不是要我們隨意去宰割、破壞、隨取隨求,不,不是這樣!「管理」的意思乃是要我們為上帝當管家,負起責任,使一切受造物變成有秩序、規律,因為上帝的創造原本就很有規律、秩序,祂將這樣的創造交給我們,託我們負責這樣的工作。 

因此,今天當我們在看整個宇宙受造物時,應該有這樣的了解:我們不是宇宙萬物的中心,我們只不過是受託管理的人而已,整個宇宙萬物的中心乃是上帝,我們的責任是對上帝負責,讓這個世界、宇宙萬物都很有秩序、規律的運轉在上帝的面前。我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將人自己看成是整個宇宙萬物的中心,對整個受造物隨心所欲地予取予求,這樣的態度是很不對的。我們應該有謙卑的心,知道我們人也只不夠是個管家而已,而且必須是做個盡忠的管家,使我們整個宇宙萬物的世界很有秩序、規律地呈現在上帝面前。 

二、以耶穌為權柄人物,塑造生活的新劇本 
太6:9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家庭互動之模式,可以代代相傳。 

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決志學習耶穌的模樣(面對犯錯的孩子,耶穌會怎麼做?),以上帝的話語來塑造生活的新劇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