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淨自己與上帝立約
2022.1.2(日)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禮拜講道大綱
出埃及記19:1-25
◎以色列人心靈出埃及共學習五件功課:
1.信心,倚靠上帝,使他們從瑪拉到以琳(15章)。
2.分享,學習分享上帝的嗎哪(恩典),形成信仰的共同體(16章)。
3.同心協力,各司其職,抵禦亞瑪力人的攻擊(17章)。
4.選出有才幹、敬畏上帝的人來參與服事(18章)。
5.以潔淨的心與上帝立約(19章)。
一、十五天的急行軍(19:1-2)
●「以色列全體人民離開了以琳。在離開埃及後第二個月的十五日,他們來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間的汛曠野。」(出埃及記16:1)
● 從汛曠野到利非訂,再從利非訂走到西奈曠野
● 十五天的急行軍,是為了什麼?
二、受揀選不是為了享特權(19:3-8)
●「老鷹教小鷹飛翔,展開翅膀負載小鷹;上主也展開兩翼負載以色列,使它不至於墜落。」(申命記32:11)
●「我的子民」原指「我所擁有的寶貴產業」(英文NIV採此翻譯)
●「你們是屬於上主—你們上帝的神聖子民;你們必須這樣做。他從天下萬民中選召你們作為他自己的子民。」(申命記7:6)
● 聖經上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1:16)
●「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彼得前書2:9)
●祭司:上帝與人之間的橋樑
◎宗教(Religion)是什麼?
● 西塞羅(Cicero, 公元前106-43):re-legere 重讀、再思
● 拉克坦提烏斯(Lactantius, 240-320):re-ligare 重聯繫
● 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re-eligere 再選擇
三、潔淨:認真嚴肅看待立約(19:9-15)
●「沒有人見過上帝,只有獨子,就是跟父親最親密的那一位,把他啟示出來。」(約翰福音1:18)
●「我們應該用誠實的心和堅定的信心,用已經蒙潔淨、無虧的良心,和清水洗過的身體,來親近上帝。」(希伯來書10:22)
●「人如果自潔,脫離一切邪惡的事,就能夠被主所器重;因為他已獻給主,為主所重用,來做各樣善事。」(提摩太後書2:21)
●「不可親近女人」,為何不寫成「不可親近男人」?
● 男性中心的社會文化:貶抑女性?
◎迦南地獻祭文化:
1.獻男孩為燔祭:創世記22章
2.獻女孩為廟妓:利未記20章
●「你們當中,無論以色列人或外僑,如果有人把自己的兒女獻給邪神摩洛,必須處死;人民要用石頭打死他。」(利未記20:2)
四、劃分界限(19:16-25)
● 上帝以雷轟、閃電的方式顯現
● 摩西一樣無法看見上帝,卻可以聽到上帝說話的聲音。
● 上帝為何要劃分界限?
通過這一章經文,我們來思考三項信仰課題:
一、以潔淨的心與上帝立約,來敬拜上帝
二、劃定界限,是為了保護,建立更合宜的關係
三、基督徒受揀選不是為了享特權,而成為上帝國的祭司
● 上帝國的祭司最基本的責任是「上帝話語的服事者」(19:7),並以遵守上帝的話為開始(19:8)。
問題討論:
1.敬拜上帝、與上帝立約,你認為需要什麼態度?
2.「人和牲畜都要遵守」,否則都要處死?您認為若是耶穌,祂會如何「成全」律法?
3.今日我們蒙揀選成為上帝國的祭司,您認為我們該如何實踐上帝國?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潔淨自己與上帝立約
出埃及記19:1-25
1、選民出埃及目的
信心分享靠上帝
協力對外選才能
與神立約學自立
2、神人立約大改變
對象個人到全面
拆除血統的藩籬
信靠萬民蒙揀選
3、立約之前要潔淨
離開黑暗進光明
揀選非為享特權
祭司橋樑新使命
4、上帝命令勿逾越
劃定界限靠立約
保護合宜的關係
順服遵從得喜悅
講道篇
潔淨自己與上帝立約
2022.1.2(日)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禮拜講道篇
出埃及記19:1-25
今天2022年第一個主日,舉行長老、執事、首長的就任。交託在上帝手中,帶領我們在艱困時代仍然傳揚福音、實踐上帝國的價值。
以色列人出埃及,不只人的身體離開埃及的禁錮,心靈也需要出埃及,從第十五章至十九章,我們回顧這短短三個月裡,以色列人共學習五件要緊的功課:
1.信心:因著倚靠上帝的信心,使他們從瑪拉前往以琳(15章)。
2.分享:學習分享上帝的恩典—嗎哪,更進一步形成信仰的共同體(16章)。
3.同心協力,各司其職,抵禦亞瑪力人的攻擊(17章)。
4.選出有才幹、敬畏上帝的人來參與服事(18章)。
5.以潔淨的心準備與上帝立約(19章)。
有了這五項功課的學習,下一步則開始與上帝建立生命之約。第二十章開始就進入頒布「十誡」,接著到第廿四章則陸續頒布「律法」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如何落實十誡的做法,也是以色列最早的法律,包括刑法、民法。以色列人民既是上帝的子民(出埃及記19:5-6),就要守約,包括十誡及其他法律(出埃及記20:22-23:33),或稱「約書」(出埃及記24:7)。立約的最後步驟就是獻祭和灑血(出埃及記24:1-18),代表這約是用生命的意志所起誓的。
今天我們所讀第十九章的經文,提到以色列人民跟上帝之間有了新的開始,這個開始就是以「立約」來建立的。但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過去上帝曾經與以色列的祖先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是個人的立約,但是這個時候是與所有出埃及的人立約。還記得之前我提到過出埃及記裡面有時記載「希伯來人」,有時又稱「以色列人」嗎?出埃及記第十二章卅八節就很清楚說到:「許多外族人和牛羊也跟他們一起走。」所以,我們要知道在西奈山的立約,雖然是以以色列民族為主要立約的族群,但其中也有來自幼發拉底河——大河那邊的希伯來人(參考創世記15:18;約書亞記24:3),甚至是其他外族人。這讓我們知道,立約是超越血統,這跟後來的猶太人或法利賽人在強調血統是很不一樣。
我們現在就來看他們在立約前所做的預備:
一、十五天的急行軍(19:1-2)
1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在第三個月初一那一天到了西奈曠野。2他們先離開利非訂,然後到西奈曠野,在西奈山下紮營。
第一節說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抵達西奈曠野剛好屆滿三個月,根據第十六章的記載「以色列全體人民離開了以琳。在離開埃及後第二個月的十五日,他們來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間的汛曠野。」(出埃及記16:1)換言之,從汛曠野到利非訂,再從利非訂走到西奈曠野,這短短的十五天,以色列人經歷到什麼事?
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他們當時在曠野中沒有水喝,人民就向摩西埋怨,責備摩西為何帶領他們從富裕的埃及出來,在曠野沒有水喝、沒有食物可以吃。結果,上帝使摩西擊打磐石,流出甘泉,並賜下嗎哪、鵪鶉給以色列人民吃。剛解決內部的衝突之後,隨即外部的攻擊接著來,馬賊亞瑪力人來到利非訂,要搶奪以色列人,約書亞帶領人民抵抗,摩西、亞倫和戶珥到山頂舉起上帝的木杖,直到擊敗亞瑪力人。一切都底定之後,摩西的岳父葉特羅來訪看到以色列人民全部倚靠摩西在解決人民的紛爭,於是葉特羅建議選拔敬畏上帝的人才,有千人、百人、五十人、十人的領袖,使以色列民族進入有效的組織運作。各位,這麼多的事,都在短短十五天裡面發生,而且是一邊趕路一邊發生。若不是上帝看顧與保守,是沒有辦法完成的。
十五天的急行軍,是為了什麼?為何要如此緊迫?因為,他們是為了到上主的山。根據出埃及記第三章的記載,上帝的山—何烈山,是摩西遇見焚而不燬的荊棘之地,當時上帝對摩西說:「不要再走近。脫掉你的鞋子!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地。」(出埃及記3:5)今天,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終於趕到上帝的山。
二、受揀選不是為了享特權(19:3-8)
3摩西上山朝見上帝。上主從山上呼喚摩西,要他告訴雅各的子孫以色列人說:4「你們已經看見了我—上主怎樣對付埃及人。我背著你們,正像母鷹把小鷹背在翅膀上,把你們帶到這裡歸我自己。5如果你們服從我,守我的約,你們就是我的子民。全世界都屬於我,但只有你們是我的選民,6是神聖的國民,是事奉我的祭司。」7於是摩西下山,召集人民的領袖,把上主命令他的事一一告訴他們。8以色列人民一致說:「我們要遵照上主的話做」,摩西就把他們的話回覆上主。
上次在何烈山的時候,摩西是先看到荊棘著火,接著就在荊棘後面有上帝的聲音叫他。這次,摩西仍是聽到上帝的呼喚,但同樣是看不到上帝。其實,上帝的聲音有時不是真的有聲音出現,很可能是一種「感應」。就像上帝在三更半夜的時候呼喚小撒母耳,但是他的老師祭司以利卻聽不到(撒母耳記上3:1-5)。在此也一樣,只有摩西聽得到上帝的聲音,以色列人民卻是聽不到。
上主要摩西將「上主怎樣對付埃及人」告訴以色列人,這句話已經總結出埃及歷經十災、過紅海的神蹟奇事,這也表明上帝參與在以色列民族的苦難中,祂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一位與苦難者同在,並帶領與拯救他們的神。
上帝以母鷹與小鷹來比喻上帝與以色列人的關係是如此的親密,上帝說:「我背著你們,正像母鷹把小鷹背在翅膀上,把你們帶到這裡歸我自己。」申命記也這樣比喻過:「老鷹教小鷹飛翔,展開翅膀負載小鷹;上主也展開兩翼負載以色列,使它不至於墜落。」(申命記32:11)換言之,無論是出埃及後的三個月,或是在過去十五天的急行軍當中,上帝正如母鷹在教小鷹飛翔,上帝在操練以色列人,並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到「上帝的山」,目的就是上帝應許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如今上帝也呼召以色列人成為祂的子民。
第五節論到有關成為上帝子民的條件:就是服從上帝,守上帝的約。「我的子民」原指「我所擁有的寶貴產業」(英文NIV採此翻譯),表明以色列人在上帝眼中的價值和寶貴。
但是我們要特別注意,受揀選者並不是享有特權,乃是要透過受揀選者,使更多的人得到幫助與祝福,就像亞伯拉罕的受揀選是為了要使萬民得著祝福一樣(參考創世記12:3)。
申命記中再次重申說:「你們是屬於上主—你們上帝的神聖子民;你們必須這樣做。他從天下萬民中選召你們作為他自己的子民。」(申命記7:6)上帝的子民在生活中必須要有更高的標準或是要求的,聖經上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彼得前書1:16)
不僅如此,上帝子民同時也是事奉上帝的祭司,他們需要如同祭司一般,將自己分別為聖歸給上帝。新約聖經就如此提醒我們:「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彼得前書2:9)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正是恢復上帝對基督徒的呼召「萬民皆祭司」。
第七、八節說明摩西乃是一位祭司,他的職責就是成為上帝與以色列人民之間的橋樑、媒介。這一章的記載,也是在交代以色列民族的宗教信仰起源。
宗教(Religion)是什麼?從字義上來看,主要有三:
1.西塞羅(Cicero, 公元前106-43):re-legere 重讀、再思。
2.拉克坦提烏斯(Lactantius, 240-320):re-ligare 重聯繫。
3.奧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re-eligere 再選擇。
無論是哪一個字源意義,都能表達出「宗教」的意義。出埃及,讓以色列民族重新再思祖先的神,讓他們與祖先的神重新聯繫起來,如今他們要再選擇或決志來信仰上帝。
三、潔淨:認真嚴肅看待立約(19:9-15)
9上主對摩西說:「我要在密雲中降臨,來找你,使我的子民聽到我和你的談話,從此都相信你。」摩西把以色列人的話回覆了上主,10上主對他說:「你去告訴人民,今天和明天他們要潔淨自己。他們要洗滌衣服,11到後天一切都準備好。那一天,我要降臨在西奈山,讓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能夠看見我。12你要在山的四周畫界限,告訴人民不可越過;也不可上山,或接近這山。凡踏上這山的人,就必須處死—13或用石頭打死或用箭射死,無論誰都不准碰他的屍首。人和牲畜都要遵守;凡違犯的都必須處死。一直到號角響起的時候,人民才可以上山。」14摩西下山吩咐人民,要他們潔淨自己,準備敬拜。於是他們洗滌衣服;15摩西告訴他們:「到後天一切都要準備好;同時不可親近女人。」
摩西並沒有親眼看見上主,但上主讓摩西靠近祂,直接聽到祂的聲音,並與祂說話。約翰福音說:「沒有人見過上帝,只有獨子,就是跟父親最親密的那一位,把他啟示出來。」(約翰福音1:18)
而人要如何親近上帝來到上帝的面前,耶穌這樣告訴我們:「心地純潔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要看見上帝!」(馬太福音5:8)看吧!這一段的記載就是在告訴以色列人親近上帝,來到上帝面前敬拜、立約的基本態度就是「潔淨」。
希伯來書也說:「我們應該用誠實的心和堅定的信心,用已經蒙潔淨、無虧的良心,和清水洗過的身體,來親近上帝。」(希伯來書10:22)
但是,我們看不到人的內心是否潔淨,只有上帝看人的內心;但至少,這裏讓我們知道以色列人民透過潔淨身體、洗滌衣服的外在行為,來表達他們認真嚴肅看待立約的事。後來,在以色列人的宗教禮儀上,進入會堂或聖殿前,必須洗滌身體才可以進入。
使徒保羅曾經寫信給他的屬靈兒子提摩太說:「人如果自潔,脫離一切邪惡的事,就能夠被主所器重;因為他已獻給主,為主所重用,來做各樣善事。」(提摩太後書2:21)看來從出埃及建立以色列民族的靈性是如此重要,因為要潔淨才能進一步建立與上帝的關係。
第十五節,摩西將上帝所吩咐的話告訴以色列人民,但他增加了一句話「不可親近女人」。有次查經班時,就有一位姐妹問說:「『不可親近女人』,為何不寫成『不可親近男人』」?
這個問題很好,反省到古代以男性中心的社會文化,對女性的貶抑用語。就像在「中文」裡面,許多負面的字常出現「女」部,歧視女性的字:娛、耍、婪、嫉、妒、嫌、佞、妄、妖、奴、妓、娼、奸(姦)、姘、婊、嫖。但也有些褒義女性的漢字,例如「安、好、妙、妥」等。但整體來說,對女性貶抑的用字是比較多的。
為何摩西增加了一句話「不可親近女人」?如果深入當時的處境,我們就會發現,這項提醒是要避免迦南地的宗教禮儀帶入以色列的信仰。舊約聖經裡面曾提醒不可混雜迦南地的獻祭文化:
1.獻男孩為燔祭:創世記22章。將兒女當作活祭,獻給神明。
2.獻女孩為廟妓:利未記20章。在迦南的宗教儀式裡面,有廟妓獻舞、或提供與男性性交作為獻祭。
因此,利未記就嚴厲禁止的說:「你們當中,無論以色列人或外僑,如果有人把自己的兒女獻給邪神摩洛,必須處死;人民要用石頭打死他。」(利未記20:2)就像教會的慶典,或婚宴、喪禮中,完全禁止歌舞團、鋼管舞,更不能請脫衣舞孃表演。不要覺得誇張,這在二十幾年前,在臺灣是很流行的,甚至教會內也有樣學樣。所以,摩西才會說「不可親近女人」,來避免迦南宗教的廟妓文化帶入以色列信仰中。而且這規定是很嚴厲的,違反聖潔規律者一律處以死刑。
四、劃分界限(19:16-25)
16第三天早晨,雷電交加,一朵密雲在山上出現,號角聲大響。營裡的人民聽到了都發抖。17摩西率領他們出帳棚來朝見上帝;他們都站在山腳下。18整個西奈山被籠罩在煙霧中,因為上主在火中降臨。這煙像窯裡冒出來的濃煙;全體人民猛烈顫抖。19這時號角的聲音越來越響。摩西講話,上帝用雷回答他。20上主降臨在西奈山上,召摩西上山,摩西就上山去。21上主對他說:「你下去警告人民,不可超越界限來看我,否則,會有許多人死亡。22就連祭司也必須先潔淨自己才能走近我,否則,我要懲罰他們。」23摩西對上主說:「你的子民不能上來;因為你已經吩咐我們要以這山為神聖,並且在山邊立了界限。」24上主對摩西說:「你下去,把亞倫帶上來。但祭司和人民不可越過界限到我這裡,否則,我要懲罰他們。」25於是摩西下山,回到人民那裡,把上主的話告訴他們。
第十六節,上帝以雷轟、閃電的方式顯現,除讓人心生敬畏,也讓人知道祂是全地最有權能的神,因為祂創造並掌管受造界。整個西奈山就像火山爆發的景象,以色列人民只聽到雷聲、看到濃煙,但是摩西雖然也無法看到上帝的形象,卻可以聽到上帝說話。因此,摩西可以將上帝的吩咐傳給以色列人民。
第廿二節說「就連祭司也必須先潔淨自己才能走近我」,換言之,祭司也沒有特權,他們與人民一樣都必須遵守潔淨的規定,也就是必須「分別為聖」,要從世俗中分別出來。
最後,提到「界限」的問題。人與上帝之間是有「界限」的,界限清楚避免人想僭越上帝,就像創世記第三章裡,蛇誘惑夏娃時所說:「你們一吃了那果子,眼就開了;你們會像上帝一樣能夠辨別善惡。」(創世記3:5)或像巴比倫平原的民族建造通天的巴別塔所說的:「來吧!我們來建造一座城,城裡要有塔,高入雲霄,好來顯揚我們自己的名。」(創世記11:4)沒有界限,人就想像上帝一樣,想要顯揚自己的名。
通過這一章經文,我們來思考三項信仰課題:
一、以潔淨的心與上帝立約,來敬拜上帝
以潔淨的心與上帝立約,來敬拜上帝,這是信仰生活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課。以色列人民歷經三個月的出埃及,這三個月也經歷內部的衝突及外部的攻擊,如今,內外交迫暫告一段落,摩西帶領人民來到當初遇見上主的聖山。焚而不燬的荊棘,確實是這群難民的寫照,如今上帝成就祂的應許,把他們帶到這裡歸屬自己。上主又說:「如果你們服從我,守我的約,你們就是我的子民。」(出埃及記19:5)
要朝見上帝、敬拜上帝、與上帝立約以前,人民與祭司都必須潔淨自己,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因為上主說,他們是「是神聖的國民,是事奉我的祭司。」(出埃及記19:6)雖然,「潔淨自己、洗滌衣服」都是外在的潔淨,但要知道他們是一群在曠野漂流的難民,曠野、沙漠的飛塵很容易使他們蓬頭垢面,因此,透過外表的潔淨來表達內在的嚴肅與敬虔的態度。
我主禮過的封立牧師、牧師授職,或是婚禮。沒有人是隨隨便便的態度,至少從他們潔淨與穿著,都可以看到出他們的對於立約的慎重。至少,我沒有遇到過結婚的新人或是來賓穿著「吊䘥仔」(tiàu-kah-á,背心,タンクトップ)。因為他們看重彼此,也看重神聖莊嚴的誓約。
馬太福音第廿二章記載耶穌講一個天國的比喻,就是一個王為他兒子擺設娶親的筵席,結果被邀請的都沒有來赴宴,於是國王請人到大路上,凡遇見的,不論善惡都召聚了來,筵席上就坐滿了客。經文又記載說:「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裏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馬太福音22:11-14)
透過這個比喻,我們就更能明白為何要以潔淨的態度來朝見上帝。我這樣講,並不是說我們在禮拜日參加聚會的時候,要穿著很漂亮,像在選美一樣,不是的!穿著整節是表達內在敬虔的基本態度,更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的潔淨。
二、劃定界限,是為了保護,建立更合宜的關係
這一章還有一個重要的提醒與告知,就是上帝親自劃定界限。前面我提醒,沒有界限時,人就想僭越上帝,蛇誘惑夏娃說:「你們會像上帝一樣」,像巴比倫平原的民族建造通天的巴別塔所,想要顯揚自己的名。
劃定界限,是為了保護。就像,法律的規範原本的用意也是為了劃定界限,用來保護人民,例如:父母告訴小孩,瓦斯爐不能碰、熱開水要小心,劃定界限,是為了保護孩子;但這樣的界限是一輩子嗎?不會的,我們會在孩子更加懂事時,鬆綁界限。在地上的法律也是如此,禁止酒駕,提醒駕駛者,也要保護他人。劃定界限,也使得群體有依循的規範,就像使徒保羅提醒教會說:「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哥林多前書14:40)
接下來出埃及記第二十章,就是談到更具體的界限,設定十誡、律法或誡命,但不要忘了律法或誡命是當時的刑法、民法。刑法、民法能不能更改,可以!甚至需要與時俱進的修改。到了耶穌時代,他用上帝國的價值來「成全」律法的一點一畫,並告訴我們律法的總綱——新的誡命,其本質就是「愛上帝、愛人如己」。目的是要幫助我們與人、與受造界、與上帝建立起更合宜的關係。
三、基督徒受揀選不是為了享特權,而成為上帝國的祭司
為何上帝揀選以色列民族?是因為他們比較好嗎?根據申命記的看法,以色列人民被揀選不是因為他們好或不好,而是出於上帝的愛與立約的承諾。申命記說:
「上主愛你們,揀選你們,並不是因為你們的人數比別人多;其實你們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他愛你們,為要堅守他向你們祖先許下的諾言。以大能解救了你們,從被奴役之地把你們救出來,使你們脫離了埃及王的手。」(申命記7:7-8)
也因此,第五、六節的經文告訴我們,我們受揀選並不是為了享有特權,而是要像亞伯拉罕受揀選是為了要成為萬民的祝福(創世記12:3)。
受上帝揀選是要成為上帝國「神聖的國民,是事奉上帝的祭司」(參考創世記19:6),正如新約彼得前書在描述基督徒被揀選的使命是:「你們是蒙揀選的種族,是王家的祭司,聖潔的國度,上帝的子民。上帝選召你們離開黑暗,進入他輝煌的光明,來宣揚他奇妙的作為。」(彼得前書2:9)
因此,我們的人生就帶有使命,有使命的人生知道他來世間要做什麼,是要致力使地上國度,顯出上帝國的臨在。哪裡有公義、哪裡有愛,那裏就有上帝臨在的榮耀。願上帝幫助我們。
問題討論:
1.敬拜上帝、與上帝立約,你認為需要什麼態度?
2.「人和牲畜都要遵守」,否則都要處死?您認為若是耶穌,祂會如何「成全」律法?
3.今日我們蒙揀選成為上帝國的祭司,您認為我們該如何實踐上帝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