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團契生活
2021.11.28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待降節第一主日
出埃及記16:1-36
● 上帝為何選在曠野操練以色列人?
● 我們該如何面對「生命中的曠野」所帶來的挑戰。
一、記得埃及什麼事?(16:1-3)
● 「以琳」不是目的地,哪裡才是終點站?
● 「他們所渴慕的是那在天上更美好的家鄉」(希伯來書11:16)
● 我們是否喜歡安逸的舒適圈,停留在原地?
● 以色人民記得埃及什麼事?他們「不願想起來的惡」是什麼?
● 忘記不公義,就無理想的未來,無法看到上帝國。
二、領袖的信心(16:4-12)
● 人民記得埃及什麼事?
● 摩西記得埃及什麼事?領袖的信心,清楚知道我們只不過是僕人
● 耶穌在論到僕人的責任與態度時說:「當你們做完上帝吩咐你們做的一切事,要說:『我們原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盡了本份而已。』」(路加福音17:10)
● 自我中心:表現在自私、貪婪,同時也顯示出對上帝沒有信心
● 領袖的信心:將我們的困難帶到上帝面前
三、「這是甚麼?」(16:13-16)
● 「嗎哪」的希伯來發音與「這是甚麼?」相同
● 不斷經歷「這是甚麼?」的恩典
四、信心的考驗(16:17-23)
● 人是否對上帝真的有信心?遵從上帝的話語是指標
● 「發臭」是因為人的自私與貪婪,是因為不遵從上帝的話
五、信是從聽而來的(16:24-30)
● 聽上帝的話語,信心帶來奇蹟
● 「可見信是從聽而來的,而聽是從基督的話語來的。」(羅馬書10:17)
六、不斷述說恩典的信仰(16:31-36)
● 經文呈現後敘事,即「不斷述說恩典的信仰」
● 主耶穌設立聖餐所說的話,就是按照使徒保羅所說的(哥林多前書11:23-26)
這一段經文給我們帶來很好的信息:
一、實踐分享的團契生活: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
● 「自我中心」轉向「上帝中心」,實踐給予及分享的團契生活
● 上帝國是否在我們當中?有什麼指標?
● 「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腓立比書2:4)
● 猶太《塔木德》(Talmud):「盲人點燈」
二、遵守上帝的話語,才能防止信仰的變質與腐敗
● 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在祂的愛裡永不會有缺乏。
● 一間有見證的教會:遵守與信服上帝的話;喜愛與人分享恩典
● 靈修是什麼?靈性是什麼?
● 只顧自己,自私的教會,無法見證上帝的恩典
● 聖誕文學作品: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作品《青鳥》(L’Oiseau bleu)
問題討論:
1.領袖的信心,清楚知道我們只不過是僕人。當摩西遭受他人埋怨、中傷時,他如何面對?我們又如何面對?
2.上帝國是否在我們當中?有什麼指標?
3.只顧自己,自私的教會,無法見證上帝的恩典。我們該如何敞開自己與教會,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分享的團契生活
出埃及記16:1-36
1、選民曠野四十年
上主目的在操練
忘記安逸與舒適
專心信主靠恩典
2、摩西領袖立典範
謙卑僕人忠心傳
選民困難主前求
信心堅定進迦南
3、上主恩典要分享
嗎哪鵪鶉係天降
多收無餘少不缺
團契生活為人想
4、面對生命的曠野
分享學習以色列
訴說上主的恩典
代代傳揚不停歇
5、教會信仰的團契
關心別人的利益
改建費用多分擔
後代對這代感激
講道篇
分享的團契生活
2021.11.28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篇
出埃及記16:1-36
待降節第一主日,教會年曆的開始,透過待降節四十日的靈修紀念耶穌的降生並期待基督的再來。
上主日,我們讀到第十五章,在第廿二至廿七節知道以色列人在曠野走了三天,經驗到沒水口渴的痛苦,後來雖然找到了水,但是卻是「苦的,不能喝」,因此對摩西發出怨言,但是摩西在上帝指引下,將一棵樹(木頭)丟入那原本是苦的水裡,水因此變成甘甜。而他們也從這次的事件學習到聆聽上帝的話,又遵從上帝話語的重要性。
曠野是個缺水的地方,所以除了沒有水之外,還缺少糧食。第十六章第一至三節就再次描述他們缺少食物的情形。在前一章,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會遇到困難就埋怨,乃因為他們受到埃及奴化教育的洗腦,「奴性」使他們喪失做為一個自由的人的尊嚴。
我說過,以色列人雖然身體出了埃及,但是心靈卻沒有出埃及。因此,上帝在曠野中訓練他們四十年,好使他們心靈得到重建,身心靈都出埃及,才能承接所上帝應許之地。
為何選在曠野操練?
因為這樣的環境能使人體會到人的有限,認識到生命不是靠物質,而是信靠上帝的帶領。這和他們過去在埃及的日子,是倚靠埃及主人的安排完全不同。曠野與過去在埃及豐富的物質環境,二者相互比較,現在物質生活幾乎完全欠缺,而且是欠缺生存所必須的水和糧食,這也讓他們感受到生命的不安全感。
但是不要忘了,不是以色列民族才會遇到「生命中的曠野」,我們每一個人在生命中多少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煎熬與苦難,當我們在認識這段經文時,同時也是在塑造我們的心靈,幫助我們走出「生命中的曠野」。現在,我們就來認識這一章的內容。
一、記得埃及什麼事?(16:1-3)
1以色列全體人民離開了以琳。在離開埃及後第二個月的十五日,他們來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間的汛曠野。2在那曠野中,他們埋怨摩西和亞倫,3對他們說:「我們寧願上主在埃及把我們殺掉算了。在埃及,我們至少可以圍著肉鍋吃得飽飽的。可是你們把我們帶到曠野,要我們在這裏餓死。」
以色列人在正月十五日(出埃及記12:6)從埃及出發,這裏說「第二個月的十五日」,也就是過了一個月了,這一個月的路程,已經將所預備的糧食吃光了。如果他們走的是沿海的路,一個月的糧食是足夠的。但是,他們是繞到西奈半島,走一條遠路。
在第十四章時我有提到,一般人都想走「捷徑」,但是上帝卻吩咐摩西告訴以色列人「向後轉」,上帝要以色列人走另一條路,這條路顯然有「欺敵」的作用,讓埃及王以為以色列人在陸地上迷路,被沙漠封住了。繞遠路,也讓以色列人有足夠的時間避開埃及兵馬的追趕,免除面對面的衝突造成更大的損傷。
這一條遠路,真遠!走了四十年。如果沒有這四十年,以色列人就無法脫離埃及長期灌輸、教育的「奴性」。從經文裡,讓我們看到這時代的以色列人民真正的問題,他們的「奴隸性」甚強。一遇到困難就馬上回想起早年在埃及做奴隸生活的日子,並且認為過奴隸生活比現在遇到的生存困境還要好。
他們很少想到當奴隸等於「不是人」,而是主人的「財產」,只是一件「物品」。可是現在,當他們成為一個自由人,可以為自己生活尋找出一片新的天地時,卻一再地埋怨沒水喝、沒東西吃。
上一站他們是在「以琳」那個地方有十二股泉水和七十株棕樹,他們為何不住在哪裡?理由很簡單,那裏不是他們的「目的地」。
人生也是如此,雖然會遇到苦澀的「瑪拉」,也有恩典的「以琳」,但終究「以琳」不是我們人生終極的目的。就算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迦南地也不是他們終極的目標,就像新約希伯來書所說的那些憑著信心生活的人,他們所在找尋的是,「他們所渴慕的是那在天上更美好的家鄉」(希伯來書11:16),甚至是渴望實踐上帝的旨意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使上帝國的價值彰顯在這世間。
既然「以琳」不是他們目的地,他們就繼續向前走,向前踏出去,必然有新的挑戰。我們不能因為害怕新的挑戰,我們就停留在原地。教會的服事也是如此。
我們是否喜歡安逸的舒適圈,停留在原地?
昨天(11/27)牧師團與韓國宣教師進行會議,韓國宣教師已經來臺灣二年了。這二年在疫情之下,韓國教會的聚會迄今仍受到影響,尚無法恢復完全的聚會,二年來聚會型態改變很大。線上聚會成為常態,我們經常看到韓國人非常熱烈的敬拜讚美風格,也改變很多,反而內省靜默的祈禱方式正在增加。這對韓國教會也是重要的改變。
在曠野的艱困處境裡,以色列人記得埃及什麼事?
從經文裡,我們看到他們只想起在埃及可以「圍著肉鍋吃得飽飽的」,但不要忘了,他們應該想起的是他們曾向上帝哀哭男嬰被都到尼羅河、民族差一點被滅絕。此時,他們「不願想起法老的邪惡」,反而是想起做奴隸時,在主人家裡的肉鍋。這是很諷刺的!
要記住,忘記過去的不公義,就無理想的未來,無法看到上帝國的實踐,將來邪惡的事還會重演,直到人們真正落實公義。
二、領袖的信心(16:4-12)
4上主對摩西說:「我要從天上降下食物給你們。人民每天必須出去撿當天所需的食糧。這樣,我就可以考驗他們,看他們會不會遵守我的指示。5到第六天,他們必須撿兩天的食糧,準備食用。」6摩西和亞倫對以色列人說:「今晚,你們就會知道是上主把你們領出埃及的。7明晨,你們要看見上主的光輝。他已經聽見你們的埋怨;是的,我們算甚麼,你們的埋怨是對他而發的。」8摩西又說:「上主要在晚上給你們肉吃,在早晨給你們充足的食物,因為他已經聽見你們對他發的怨言。你們埋怨我們,其實是埋怨上主!」9摩西對亞倫說:「去集合全體人民站在上主面前,因為他已經聽到他們的怨言。」10當亞倫對全體人民講話的時候,他們轉頭向曠野觀望,忽然看見上主的光輝在雲端顯現。11上主對摩西說:12「我已經聽見以色列人的怨言。你要告訴他們,在傍晚,他們有肉吃;在清晨,他們有足夠的食物。這樣,他們就知道我是上主,是他們的上帝。」
人民記得埃及什麼事?從第三節來看,他們只記得「圍著肉鍋吃得飽飽的」。那麼,摩西記得埃及什麼事?摩西向人民說:「我們算甚麼」,因為摩西只記得「他只不過是上帝的僕人」。也因此,摩西對人民說:「我們算甚麼,你們的埋怨是對他(上主)而發的」(出埃及記16:7),第八節又說一次:「你們埋怨我們,其實是埋怨上主!」
耶穌在論到僕人的責任與態度時,他告訴門徒說:「當你們做完上帝吩咐你們做的一切事,要說:『我們原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盡了本份而已。』」(路加福音17:10)摩西就是這個態度,他只記得他只不過是上帝的僕人。
領袖的信心是將我們的困難帶到上帝面前。
接著,上主交代摩西要轉告給以色列人民兩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一、以色列人民每天必須撿當天所需的食糧。二、第六天要撿兩天的份。前者是要「考驗」人民對上帝話語的態度,後者很清楚是與安息日有密切關係。我們可以看出上帝不只帶領他們出埃及,也要磨練以色列民族的心靈。
第九節等於再次強化第七和八節所說的,以色列人民對摩西和亞倫發出的怨言,上帝已經聽到且非常清楚,上帝將會親自解決這件造成他們埋怨的事,飢餓。上帝解決的方式就是出現「光輝」來照耀他們,讓以色列人民因看見光輝,進而知道上帝已經出現,轉移他們對摩西和亞倫的不滿,因為上帝親自出現,並且處理以色列人民飢餓的問題。
三、「這是甚麼?」(16:13-16)
13傍晚,一大群鵪鶉飛來,多得把全營都遮蓋了。清晨,營的四圍都是露水;14露水一蒸發,在曠野的地面上有一層薄薄像霜一類的東西。15以色列人看見這東西,不知道是甚麼,就彼此詢問:「這是甚麼?」摩西對他們說:「這就是上主給你們的食物。16上主曾經吩咐,每人各取所需,每家的每一個人只可撿取兩公升。」
第十三節「鵪鶉」是體積細小的候鳥,每年九月、十月間從歐洲南部飛往紅海邊過冬,因為牠們飛越地中海時,通常會因疲倦而在西奈半島、紅海的海邊等地帶棲息。
在民數記第十一章卅一至卅四節記載這種鵪鶉,飛來的時候,「離地面只一公尺高。牠們停在營地和四周,到處都是,東西南北,綿延好幾公里。」詩篇的作者說這是出於上帝行奇妙的作為:「他使東風吹起;他又運用威力激起南風。他使飛鳥像沙塵降落,給他們肉食多得像海灘上的沙。」(詩篇78:26-27)
這種情形就像每年冬季有大量伯勞鳥會過境臺灣的恆春半島一般,數量之多有時也會令人誤以為是烏雲出現一樣,密密麻麻的,多到不能數算。這些候鳥經過長途飛行,抵達曠野時已經精疲力竭,因此很容易捕捉。也像臺灣東部的蘭嶼島一樣;在每年三、四月間,都會有大群的飛魚就像這樣飛越該島,達悟族人用一切方法捕捉飛魚做為他們的主食。
第十四節又介紹一種食物「嗎哪」,「一層薄薄像霜一類的東西」。希伯來人相信露水是由天而降(申命記33:28),所以認為嗎哪與露水一同而來。第十五節「這是甚麼」,在原文與「嗎哪」的發音極為相似,所以嗎哪就是「這是甚麼」的意思。詩篇的作者說,嗎哪是「天使的食物」(詩篇78:25)
我們對上帝的恩典,太習以為常,而少了驚嘆、驚訝的聲音:「這是甚麼?」想一想,我們教會產權收回的過程,很像做夢一樣,你是否也發出驚嘆說:「這是甚麼?」有松年兄姐告訴我,我們這一代不改建,下一代更困難改建了。二年前,我們完成主日學教室改建、宣教中心的新建,三年之間沒有颱風,工程順利完成,你是否也發出驚嘆說:「這是甚麼?」
這是上帝的恩典,這二年來因為疫情緣故,建材、工錢高漲,有錢也很難找到工人。電焊工平均日薪約為4800元,漲到一日一萬元還找不到人,鋼筋工過去平均日薪約2600元及模板工平均日薪2500元,今日工資上漲一倍。
以色列人在曠野經歷上帝的恩典,發出讚嘆說「這是甚麼?」各位,我們對於生活中的諸多恩典,也是不斷經歷「這是甚麼?」
四、信心的考驗(16:17-23)
17以色列人照著吩咐做了,有些人撿得多,有些人撿得少。18量的時候,撿多的沒有剩,撿少的也不缺;每一個人所撿的剛剛是他所需要的。19摩西對他們說:「不准有人把食物留到第二天。」20可是有些人不聽摩西的話,留下一些。第二天早晨,這些留下的都生了蟲,而且有霉味。摩西對他們生氣。21每天早晨,人人按照自己的食量撿取食物;太陽發出熱氣的時候,食物就融化了。22到第六天,他們撿取了雙倍的食物,每人四公升。民間所有的領袖向摩西報告這件事。23摩西對他們說:「上主已經吩咐了,明天是安息的日子,是該向上主守的聖安息日。今天你們把要烤要煮的都弄好,剩下的留在明天吃。」
透過撿拾「適量」的食物來考驗他們,是否聽上帝的話、以上帝為中心。但實際情況是,有些人是「自我中心」的,表現在自私、貪婪,同時也顯示出對上帝沒有信心。
十一月初,中國內部散播「中共攻台的消息」,電視新聞還播出「臺灣民眾囤積物資」的影片,但說也奇怪,臺灣人看到影片沒當一回事,因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反而造成中國國內搶購並大量囤積食物。這呈現出的是對中共統治沒有信心。
現在,上帝要以色列人民絕對不能撿拾超過一天所需的食量,就是要他們對上帝有絕對信靠的心,上帝用這種方式訓練他們。
在此,出埃及記首次說到安息日的重要性,為了要遵守上帝的話。這樣的信仰態度,也就是長老教會的精神,在禮拜中以傳講上帝的話為中心。沒有傳上帝的話,就失去安息的意義。
上主從天上賜下嗎哪和鵪鶉給以色列百姓,一方面是恩典;另一方面也是考驗以色列人是否有信心,是否遵守上帝的話(申命記8:3)。第十七、十八節說出真正的問題所在:人是否對上帝真的有信心?考驗人是否真心倚靠上帝帶領?
從這兩節經文可以看出來。基本上這兩節經文說出以色列人心靈尚未出埃及的情況,就是沒有遵守上帝的話。同時也教導我們:積存財寶多的,不會剩;沒有積存財寶的人,在生命中也不會有所缺乏。在一個沒有水、沒有食物的曠野,且剛經歷缺水、食物的威脅,要人民按照個人所需來撿取嗎哪,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況且通過此事,更讓他們信靠上帝必會按時的供應。
生蟲、發霉「發臭」是因為人的自私與貪婪,是因為不遵從上帝的話。反而原本嗎哪放到隔日會生蟲、發霉,若是隔日是安息日卻不會生蟲。
第廿二節說出遵守安息日的重要性。在安息日之前必須先準備好安息日所要吃的量,以免在安息日因為準備吃的,影響到專心敬拜上帝的情緒。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雖然撿起來儲藏到隔天,卻因為安息日是屬於上帝的日子,嗎哪、鵪鶉並不會損壞。若不是安息日,則多撿出來儲存到隔天的嗎哪、鵪鶉,會因為「太陽發出熱氣」而變壞。這點表達出「安息日」是上帝特別分別出來的日子,這日是安息、歡樂的,百姓不需哀哭或捱餓。
五、信是從聽而來的(16:24-30)
24他們照著摩西的吩咐,把剩下的食物留到第二天;這些食物也不生蟲也不發霉。25摩西說:「你們就吃留下來的食物吧!因為今天是獻給上主的安息聖日,你們在營外找不到食物。26你們必須在六天內撿取食物,但第七天是安息日,甚麼都沒有。」27到第七天,有些人仍舊出去找食物,但甚麼都沒找到。28上主對摩西說:「你們到現在還不肯遵守我的命令嗎?29記住,我是上主;我給你們一天的休息。為了這緣故,我在第六天給你們兩天的食物,到第七天,每一個人必須留在家裏,不准出去。」30所以以色列人在第七天不做工。
第廿四節我們看到一個重要的信息:在安息日是上帝所設立為「聖」的日子,因此不准有腐敗的東西,而留存到隔日的嗎哪、鵪鶉都會因「太陽發出熱氣」融化,或是生了蟲,而且有霉味、腐敗。但是,因為安息日是屬於上帝的日子,是上帝照顧、賜福的日子,就不會發生這種敗壞的情形。這和前面第二十節他們因為貪心多取,結果就敗壞了,形成一種鮮明的對照:沒有上帝賜福的,留存再多,也將成為腐敗的東西。有上帝看顧、賜福的,留存下來就是一種祝福,永不會敗壞!
第七天不只是沒有嗎哪,也沒有鵪鶉出現。可是就是有一些人偏偏不信摩西的話。對上帝忠實僕人摩西的不信任,等於是對上帝話語的輕視,因此上帝很不高興。上帝用很嚴厲的語句對摩西說:「你們到現在還不肯遵守我的命令嗎?」這是上帝生氣的話語,因為人還不肯把上帝的話不當一回事。我們也可以從這裡看到第三十節開始對守安息日有了強化作用,這種在一禮拜中有六天工作,一天休息、不做工的規律延續到今天,幾乎成為全世界的一個共同生活準則。不過別忘了聖經告訴我們的,休息的這一天是屬於上帝的,應該要獻給上帝。
「可見信是從聽而來的,而聽是從基督的話語來的。」(羅馬書10:17)可見,聽上帝的話語,信心帶來上帝奇妙的恩典。
六、不斷述說恩典的信仰(16:31-36)
31以色列人把這食物叫嗎哪(「嗎哪」有「這是甚麼」的意思。)。它像芫荽子,白色的,吃起來像攙蜜製成的餅。32摩西說:「上主命令我們留下一點嗎哪給我們的子孫,好讓他們看到上主從埃及領我們出來時、在曠野中所賜給我們的食物。」33摩西對亞倫說:「拿一個罐子,放兩公升嗎哪在罐子裏,存在上主臨在的地方;這是為我們的子孫留下的。」34上主這樣吩咐摩西,亞倫就照樣做了。他把罐子放在約櫃前面,保存起來。35以色列人一共吃了四十年的嗎哪,直到他們到迦南定居下來。(36當時標準量器的單位等於二十公升。)
將嗎哪裝罐保存,目的是要讓以色列人記得他們的生活是何等需要倚賴上帝的恩典。約櫃裡面放置三樣東西,各有神學意義:木杖(代表權柄)、嗎哪(代表恩典)與十誡的石版(代表法律)都是屬於上帝的。
罐子,這是一種用金子製造成的金罐子,應該是放在約櫃的前面,但是希伯來書卻說是放在約櫃的裡面(希伯來書9:4)。約櫃在這裡出現也是很突然,因為約櫃是為了要裝摩西在山上領受兩塊法版才製成的(出埃及記25:11-22),現在就出現,可以看出這段記事乃是後來加上去的,在以色列人民後期的生活中,將這個罐子放約櫃前面已經是行之有年了。這樣的「後敘事」,告訴我們要不斷述說恩典的信仰,傳承給下一代。
主耶穌設立聖餐所說的話,就是按照使徒保羅所說的,並且傳承下去:
我所傳授給你們的是我從主所領受的:主耶穌被出賣的那一夜,拿起餅,感謝上帝,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犧牲的;你們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吃過後,他照樣拿起杯,說:「這杯是上帝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次喝的時候,應該這樣做,來記念我。」所以,直到主再來,每逢吃這餅喝這杯的時候,你們是在宣告主的死。(哥林多前書11:23-26)
這一段經文給我們帶來很好的信息:
一、實踐分享的團契生活: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
這章經文一個重要的教導是要提醒我們,生命是不斷從「自我中心」轉向「上帝中心」的過程,並且實踐給予及分享的團契生活。以色列人心靈上的出埃及,上帝首先要他們過著「團契分享的生活」。
上帝國是否在我們當中?有什麼指標?
若要走過艱困的路途,進入上帝應許美好之地,就必須大家有同甘苦的堅強信念,不能存有私心。我們看到雖然摩西和亞倫一再交代以色列人民在撿取嗎哪、鵪鶉的時候,不要撿取超過每一天每一個人所需要的份量,但是,還是有些人不聽摩西和亞倫的吩咐,多撿了,並且留到隔天,結果引來上帝的生氣。我們也看到上帝有祂奇妙作為,讓這些多拿的人,他們手上多出來的部份變成腐敗的東西。正如使徒保羅提醒我們:「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腓立比書2:4)
猶太《塔木德》(Talmud)記載一個「盲人點燈」的故事。
在漆黑的道路上,有個盲人提著燈籠在緩緩前行,對面走來的路人見他是個盲人,手裡卻還提著個燈籠,很是疑惑,便上前問道:「你是個盲人,什麼都看不見,提個燈籠又有什麼作用呢?」
盲人一聽,不慌不忙的回到道:「因爲了打了燈籠,別人才能看到我呀。」
試想,在漆黑的道路上行走,盲人自己跌倒的可能性遠小於被人撞倒的可能性。對於盲人來說,他已經習慣了黑暗,那些習慣靠眼睛走路的人對黑暗的熟悉度遠不及盲人。
於是,盲人點亮了燈籠,盲人打著燈籠並非是爲了照向路面,而是照向自己,以便讓每個相遇者都能看清盲人,及早避讓,從而是盲人順利地行走。如此一來,不得不佩服盲人的智慧。
《塔木德》中說:「盲人點燈」的邏輯讓人們彼此相互了解,從而能夠得出雙方共榮共生的結局,這是猶太人的高妙之處。
確實是這樣,一個真正屬於基督的教會不是只管自己富足就好,而是應該在富足的時候想到那些欠缺的人,幫助他們。這種態度基本上是在見證對上帝的愛有信心,否則就是在表明對上帝賞賜信賴的心不夠。
二、遵守上帝的話語,才能防止信仰的變質與腐敗
我們看到上帝一再告訴以色列人民撿拾每天每人所需的量就好,也看到上帝一再要他們記得守安息日的重要性。上帝會這樣交代,是因祂有奇妙的安排。上帝不會叫人去做能力所不及的事,上帝要人去做、去遵守的都是人能力所及範圍之內的事。人最好、也是應該有的態度,就是對上帝要有絕對的信心,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看到上帝要以色列人民守安息日,然後在安息日前一天為他們準備足夠的嗎哪和鵪鶉,並且使之存放到隔天也不會腐壞,因為上帝看顧著。有上帝的看顧,恩典才是恩典,才不會留存到隔天就敗壞!
我們應當記住上帝給我們的恩典:在祂的愛裡永不會有缺乏。信仰團體最要緊的是,遵守與信服上帝的話,這對於剛脫離奴役生活的人似乎不容易,但上帝總是以慈繩愛索在牽引。其次要緊的是,分享的生活,若是有人貪心多取嗎哪,他非但無法食用,還會生蟲變臭。
這種歷史背景至少說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分享就會有餘,自私導致不足。這也是出埃及記作者告訴我們「撿多的沒有剩,撿少的也不缺」的真理。正如我們的上帝也是一位給予的上帝,祂給予我們祂最寶貴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也要我們跟隨耶穌基督的人,以他為我們的生命典範與人分享。
問題討論:
1.領袖的信心,清楚知道我們只不過是僕人。當摩西遭受他人埋怨、中傷時,他如何面對?我們又如何面對?
2.上帝國是否在我們當中?有什麼指標?
3.只顧自己,自私的教會,無法見證上帝的恩典。我們該如何敞開自己與教會,與人分享上帝的恩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