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6-化解對立的團隊(講道大綱)
腓立比書4:1-5、約書亞記7:19-21
●使徒保羅也曾遇到與同工意見不同的時候:使徒行傳15:37-40
●提摩太後書4:11「只有路加跟我在一起。你要去找馬可,帶他一起來,因為他會幫助我的工作。」
●使徒保羅也曾處理過教會內部同工不和的事情:腓立比書4:2-5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在歐洲設立的第一間教會:使徒行傳16:6-15
●基督教會二次大分裂:一次是1054年的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另一次是1517年宗教改革運動(含1534年的英國國教)。
一、掛念使彼此在乎(腓立比書4:1)
●保羅喜樂的秘訣在於全心記掛主內的弟兄姊妹,以主的羊群為喜樂(腓2:2)。
●「冠冕、華冠」(στέφανος, stephanos),不是君王的冠冕,乃是月桂枝葉編成的冠冕。
二、要倚靠主站得穩(腓立比書4:1)
●「要倚靠主站得穩」當時的腓立比信徒受到搖動的事。
●保羅喜樂的秘訣是關懷主內的肢體。
三、勸戒當事者:在主裏同心(腓立比書4:2)
●保羅提醒「在主裏」是解決一切對立、隔閡的地方。
●「在主裏」,就像在以弗所書4:1-6保羅以七個「一」來說明。
●耶穌說:「促進和平的人多麼有福啊;上帝要稱他們為兒女!」(太5:9)。
四、請同工幫助(腓立比書4:3)
●這是一封公開信,有可能是指讀到這一封信的人。
五、將來要在主面前相見(腓立比書4:4-5)
●記「在上帝的生命冊上」,表示這些福音伙伴都已經去世了。
●這二位姊妹或許可以在世上時彼此不招呼、不說話;但總不能夠到天上,還是互不交談吧。因此在第五節保羅特別提醒「主就要來了」。
今天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
一、一個人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團隊
●友阿蝶和循都基她們二人有很嚴重的意見紛歧,甚至因此而影響到福音事工的推動,才會讓使徒保羅在書信中提醒。
●戰地記者賽巴斯汀.榮格(Sebastian Junger)的所見。
●亞干的「鞋帶鬆了」,個人的行為也會牽連其他人。
●團隊需要每個人都「繫緊鞋帶」。
二、化解分歧,不是斥責,而是先發出愛與接納
●如何挽回關係?「斥責」對方,「罵」對方無法拉近彼此的關係,也無法增進彼此的信任感。
●「我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我抱起他們,像抱嬰孩偎貼在面頰上;我俯下身子,餵養他們。」(何西阿書11:4)
問題討論:
1.在家庭、工作、社會、教會中,你看過哪些讓你難過的對立情況?遇到這些對立、歧見或衝突時,通常你會怎麼做?
2.保羅在此如何化解友阿蝶和循都基的對立?保羅有哪些教導?
3.上帝希望我們如何促進和好?你會如何做?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與俄羅斯東正教會牧首祈偉義(Patriarch Kirill of Moscow and all Rus‘),2016.2.12(五)在古巴首都哈瓦那(Havana)會面,這是自1054年東正教由羅馬教會分裂出來後,雙方領袖首度會面。 東正教有15個牧首,名義上最崇高的牧首是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普世牧首全銜為Archbishop of Constantinople, New Rome and Ecumenical Patriarch(君士坦丁堡大主教,新羅馬普世牧首)。但實際領導最多東正教信徒的牧首是莫斯科大主教暨俄羅斯牧首。 |
講道篇
團隊6-化解對立的團隊 (2017.2.12濟南教會主日講道)
經文:腓立比書4:1-5、約書亞記7:19-21
連續五講中,我們看到團隊的重要性。今天禮拜後,我們隨即也要舉行「主日學教室遷移、修復暨新建工程開工感恩禮拜」,要一起「扭大索(giú-tōa-soh)」象徵同心齊力參與教會的整修及改建,也要大合照留下要緊的歷史紀錄,來見證上帝的恩典與帶領。
使徒保羅一向看重團隊合一及團隊服事的重要,但是保羅也曾遇到與同工意見不同的時候,使徒行傳15:37-40就曾記載保羅與巴拿巴意見不同的事:
「巴拿巴想帶約翰‧馬可一起去,可是保羅不同意;因為前次他不肯留下來跟他們一起工作,在旁非利亞離開了他們。他們兩人為了這件事劇烈地爭執,終於分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到塞浦路斯去,保羅卻選擇西拉,蒙信徒們把他們交託在主恩典的眷顧中後,也離開了。」
雖然,彼此的意見有不同,但在使徒行傳15:40這樣說:「蒙信徒們把他們交託在主恩典的眷顧中」,換言之,他們的分手並沒有惡言,只有放在祈禱、交託在主的恩典中。看來保羅與巴拿巴分手是因為馬可的緣故,但後來他們也都彼此釋懷了,使徒保羅在寫給提摩太的第二封書信,提摩太後書4:11說過這樣一段話:「只有路加跟我在一起。你要去找馬可,帶他一起來,因為他會幫助我的工作。」看來,保羅與馬可之間的關係修補了,甚至馬可更成為保羅在傳福音上重要的幫手,甚至,馬可記錄下教會歷史上重要的文獻《馬可福音》。
使徒保羅除了親身經歷意見不合「分手」的情況,他也曾處理過教會內部同工不和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是記載在腓立比書4:2-5中,保羅勸勉友阿蝶和循都基兩位姊妹應該彼此和睦相處。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在歐洲設立的第一間教會,使徒行傳16:9記載「在夜間有異象現與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這就是著名的「馬其頓的呼聲」,也因為這個異象及呼招,使徒保羅踏入歐洲來到馬其頓第一個城腓立比。腓立比城沒有猶太會堂,安息日,保羅與同工就前往河邊,他心裏想,那裏可能有一個猶太人禱告的地方。果然就遇到幾位婦女,於是保羅就向這群婦女講道。使徒行傳16:14記載:「聽眾中有一個從推雅推喇城來的婦人,名叫呂底亞,以販賣紫色布疋為業。她一向敬拜上帝;主敞開了她的心,使她留心聆聽保羅所講的話。」使徒行傳描述呂底亞「一向敬拜上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呂底亞是一位加入猶太教的外國婦女」,她更成為使徒保羅在腓立比得到第一個信徒,她也是一位有影嚮力的女性企業家,因為她以販賣紫色布疋為業,這在當時是非常昂貴、高級的商品。換言之,腓立比教會是一群婦女組成的教會,呂底亞是這間教會重要的貢獻者,甚至保羅在歐洲的宣教都是腓立比教會所提供的,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15-16這樣說:「你們腓立比人都知道,在我傳福音的初期,我離開了馬其頓;那時候只有你們的教會幫助我,有份於我的盈虧得失。在帖撒羅尼迦的時候,不只一次,我有需要,你們就來幫助我。」
腓立比教會看起來是一間人數少,卻很支持福音事工的教會,看起來非常有福音使命的教會。這樣有能力、有見證的教會,也會發生內部同工分期或對立的事。友阿蝶和循督基都是腓立比教會的同工,甚至她們也曾與保羅同工。但是她們二人不合,導致一些分歧或對立。
論到分歧、對立,教會歷史上,基督教會有過二次大分裂。一次是1054年的大分裂(The Great Schism),因著羅馬帝國的分裂,教會也分成東方教會、西方教會;另一次是1517年宗教改革運動(含1534年的英國國教)。更妄論因為蓄奴、黑人、種族、婦女地位、女性按立牧師、長老的議題,教會歷經許多議題的分歧或對立。
基督徒是蒙救贖的罪人,都是不完全的人,在團隊內遇到分歧或對立時,都是令人傷心,更是內耗彼此的精神,如何化解對立的團隊,保羅在這裡給我們的案例,值得我們深思。
保羅在此以友阿蝶和循都基她們二人為例,用了整章經文討論和睦的信仰功課。保羅沒有要求或強迫這二位婦女要有同一的意志或選擇。保羅歸勸彼此和諧,和諧唱歌不等同聲齊唱。也如同,一個球隊中不同隊友有不同位置,必須和諧互助,彼此互補。
一、掛念使彼此在乎(腓立比書4:1)
1弟兄姊妹們,你們是我所親愛的,我多麼想念你們!你們是我的喜樂,我的華冠。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要倚靠主站得穩。(腓立比書4:1)
腓立比書又稱為「喜樂之書」,全書不斷出現使徒保羅勸勉大家要「喜樂」、「要靠主常喜樂」,這本書是保羅在監獄中寫的,他並沒有因為受到監禁而感到失落、絕望,反倒鼓勵腓立比教會的兄姐要倚靠主喜樂。
保羅喜樂的秘訣在於全心記掛主內的弟兄姊妹,以主的羊群為喜樂(腓立比書2:2)。這些羊群乃是他自己勞苦的功效,為主工作的果效是信徒喜樂的源頭之一。但信徒若不為主作工,或不掛念主的事,只掛念自己的利益和名譽,便無法嘗到這種喜樂。保羅不是為自己的得失、自己的偉大而關心工作,他完全是以主的事為念、為樂,因此當他從信徒身上看見愛心和長進,他就能喜樂。這也就是馬利亞所說的「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路加福音1:46-47;貼撒羅尼迦前書2:19-20;腓立比書1:1-3)。
「弟兄姊妹們,你們是我所親愛的,我多麼想念你們!」親愛與想念有密切關係,我們所親愛的人,必是我們常常想念的人。但通常一般人只對自己最親的家人、在意的人,才會有真正想念的情形。保羅對主內的弟兄卻有親切的真愛,並且由於他常常的想念他們,更渴望教會肢體彼此之間的和好關係。
人在受苦、孤單、患難之中時,很容易想起他的親人。如青年人飄泊異鄉,貧病交迫的時候,必定很容易便會想起他的父母、家人。但保羅在監獄中所想起的,是主內的弟兄,顯見他和信徒彼此在主內為肢體、為手足的關係,並非只在口頭上,乃是十分真誠的。
接著使徒保羅說:「你們是…我的華冠」,希臘文「冠冕、華冠」(στέφανος, stephanos),不是指君王所戴的冠冕,乃是指運動員戰士,在獲勝後所戴的月桂枝葉編成的冠冕,戴在頭上接受群眾的歡呼祝賀,代表一種榮譽。有時這個字也會在喜慶歡樂的宴席上,以一頂月桂枝葉編成的冠冕,戴在貴賓或是被邀請成為宴席主角者的頭上。七位執事中的一位名字就是「司提反」(Stephanos)。
這樣,我們可以瞭解使徒保羅使用這個字來稱讚腓立比教會時,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腓立比教會可以說是所有教會中,最有見證的一間教會。保羅掛念腓立比教會的每一位,因為「掛念使彼此在乎」,因此當他聽到教會有二位姐妹、二位重要同工失和時,他在監獄何等的掛念、在乎他們。
二、要倚靠主站得穩(腓立比書4:1)
使徒保羅除了表達出如果我們掛念彼此,就會在乎。他更近一步勸勉說:「要倚靠主站得穩」。「你們要倚靠主站得穩」,在腓立比書1:27中保羅已經說過同樣的話,在此又重複地勸勉他們靠主站穩,似乎表示當時的腓立比信徒受到某些可能叫他們搖動的事。這些事也許是因為不明白保羅下監的原因(腓立比書1:12-13);並受到敵人的驚嚇(腓立比書1:28),和主張信耶穌需要先受割禮的律法主義者的恐嚇,所以保羅一再勸勉他們靠主站得穩,不要受到這些人的影響。
可是,要怎樣才不會受到影響呢?撒但總是比人所能想像的還要狡猾,稍微一不小心就會受到誘惑。因此,要靠人的力量來抵擋撒但的誘惑確實是很困難,使徒保羅告訴腓立比教會的信徒,一定要「倚靠主站得穩」,沒錯,確實是這樣,只有倚靠上帝的力量才有辦法。
總之,這一節讓我們看見,保羅喜樂的秘訣是關懷主內的肢體。同樣的,保羅也忘記自己在監獄中的痛苦而去關懷弟兄姊妹,使他在痛苦中仍然有喜樂。
三、勸戒當事者:在主裏同心(腓立比書4:2)
2 友阿蝶和循都基兩位姊妹啊,我勸你們要在主裏同心。
接著在第二節起,使徒保羅讓我們看到在那麼美好的腓立比教會中,也有人軟弱所帶來的傷害,就是在該教會中有對立、紛爭,而紛爭者的名字都被使徒保羅給記錄在這裡,這實在是一件很令人感到惋惜的事。
友阿蝶和循都基她們二人有很嚴重的意見紛歧,甚至因此而影響到福音事工的推動,才會讓使徒保羅在書信中提醒。使徒保羅並沒有在這裡說明到底是什麼原因使這二位同工、姊妹在服事的工作不和。在此看來似乎是友阿蝶和循都基二人對立的問題,但不要忘了使徒保羅寫的這封信是「公開信」,換言之,是要給全教會看的。因為她們二人的問題,可能造成大家「選邊站」的效應,這樣下去一定會分裂教會。
保羅提醒「在主裏」是解決一切對立、隔閡的地方,不論她們彼此之間有什麼意見不合或虧欠,都應當「在主裏」彼此饒恕。
腓立比教會是婦女所建立起的教會,婦女在教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也因為參與教會服事的工作,發生了理念上的不和。這種情況並不是單獨事件,也不是過去的時代才有,即使今天的教會也一再發生。這也是我們可以理解的,只要是人的團體,就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使徒保羅提出解決之道就是「在主裏」,就像在以弗所書4:1-6保羅以七個「一」(一個身體、一位聖靈、一個盼望、一位主、一個信仰、一個洗禮、一位上帝)來強調「在主裏同心」。如果意識到,我們都是「在主裏」,事情就好解決了。
事實上,任何教會中若有兩個人彼此不和,或多或少都必影響一些人,甚至因分別同情一方而引起結黨紛爭等類的嚴重後果。所以聖經教訓我們要竭力追求與眾人和睦(希伯來書12:14),耶穌更應許我們說:「促進和平的人多麼有福啊;上帝要稱他們為兒女!」(馬太福音5:9)。
四、請同工幫助(腓立比書4:3)
3 我忠實的伙伴啊,我也要求你幫助她們兩位;因為她們在福音的工作上跟我、革利免,以及其他同工一起勞苦過;這些人的名字已經都記在上帝的生命冊上。
除了彼此要「在主裏同心」之外,第三節保羅告訴其他的同工說:「我忠實的伙伴啊,我也要求你幫助她們兩位」。這一節的「你」是單數,保羅在此是對誰說,難以確定,可能是指腓立比教會的某位同工。因為這是一封公開信,因此也有可能是指讀到這一封信的人。
在第三節提到另外一個人,名叫「革利免」,這個人到底是誰?實在是找不到資料。不過「革利免」這個名字在當時是個很普遍被使用的名字,像後來有一位很出名的教父也是叫「革利免」。使徒保羅在這裡稱讚革利免,他說革利免以及其他一些人都是他的好同工,且也曾「一起勞苦過」。
五、將來要在主面前相見(腓立比書4:4-5)
4 你們要因為跟主連結而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5 你們也要向大家表現謙讓。主就要來了。
使徒保羅在第三節後半段提到這些好的福音伙伴都已經名字記「在上帝的生命冊上」,這是在表示這些福音伙伴都已經去世了,這些同工的名字都記在生命冊上了,同時也要強調他們彼此在基督裡的關係。「在主裏」他們是生命共同體,是無法分割的關係。既然這樣,縱或在今世可以不同心、不和睦,但總不能在見主面時,還不和睦。這二位姊妹或許可以在世上時彼此不招呼、不說話;但總不能夠到天上,還是互不交談吧。因此,彼此之間的不和睦,必須趁早解決,才能歡歡喜喜地在主的面前相見。因此在第五節保羅特別提醒「主就要來了」。
今天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
一、一個人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團隊
友阿蝶和循都基她們二人有很嚴重的意見紛歧,甚至因此而影響到福音事工的推動,才會讓使徒保羅在書信中提醒。
一個人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團隊。當戰地記者賽巴斯汀.榮格(Sebastian Junger)跟著一隊美國士兵,拍攝戰地紀錄片時,他就明白了這個道理。榮格看到一名士兵的鞋帶鬆了拖在地上,另一位士兵便上前質問他。他並不是覺得那個士兵穿著不整齊,而是擔心他鬆脫的鞋帶,會使他在關鍵時刻跌倒,讓整個團隊、軍隊陷入險境。因為質問的士兵,他的部隊中就曾發生過這種遺憾的事,這件事讓榮格領悟到,牽一髮則動全身。
舊約聖經約書亞記第七章,就記載一件類似的事情。亞干的「鞋帶鬆了」,我們從他的故事中學到,個人的行為也會牽連其他人。
在打完耶利哥城的勝仗之前,上帝明確地告訴約書亞該如何處置該城及擄物。約書亞告誡百姓「不可拿必須毀滅的東西」且將所有的金子和銀子都「放進上主的寶庫」(約書亞記6:18-19)。但他以色列人民中有一人,那就是亞干,他沒有聽從上帝的話語,私藏戰利品。導致第二次出去征戰時,以色列大敗。因此,約書亞徹查戰敗的原因:
19 約書亞對亞干說:「我兒,你在上主─以色列的上帝面前認罪。告訴我,你做了甚麼;不要向我隱瞞。」20 亞干說:「是的,我得罪了上主─以色列的上帝。這是我所做的:21 在我們的戰利品當中,我看見一件很漂亮的巴比倫外袍,還有重約兩公斤的銀子和一條重約半公斤的金子。我貪愛這些東西,就拿走了。這些東西都埋在我帳棚的地底下,銀子在最下面。」(約書亞記7:19-21)
換言之,亞干一個人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團隊;如同一個士兵可能因為「鞋帶鬆了」而使團隊陷入險境。各位讓我們「繫緊鞋帶」,如此一來,我們無論是個人還是團隊都能榮耀上帝,祂配得我們的榮耀。
二、化解分歧,不是斥責,而是先發出愛與接納
我曾協調過夫妻感情不睦、兄弟姊妹如仇人、親子彼此傷害等等,有些是基督徒、有些是社區的人。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各說各話」,無法傾聽更無助於溝通,也容易「斥責」對方。
若雙方都想挽回,有一致的期待時,才有辦法進一步建立關係。如何挽回關係?「斥責」對方,「罵」對方無法拉近彼此的關係,也無法增進彼此的信任感。
保羅寫腓立比書最後的重點是要化解友阿蝶和循都基彼此之間的歧見與對立,保羅如何化解?他不是大聲斥責,而是先發出愛與接納。首先他表達出對他們的「掛念」對他們的「在乎」,接著提醒「要倚靠主站得穩」,要「在主裏同心」,並請同工協助、關心,最後提醒她們「將來要在主面前相見」,難道看在主的面子上,還有什麼事情、還有什麼歧見,無法化解的嗎?
記住!化解分歧,不是斥責,而是先發出愛與接納。斥責與定罪,使關係更加疏離;愛與接納,使關係得以更新。先知何西阿說上帝以慈繩愛索來挽回我們與他的關係:「我用慈繩愛索牽引他們。我抱起他們,像抱嬰孩偎貼在面頰上;我俯下身子,餵養他們。」(何西阿書11:4)盼望遇到對立、歧見時,不是先斥責與定罪,要先想想保羅怎麼做?耶穌怎麼做?想想上帝如何用慈繩愛索牽引我們?
問題討論:
1.在家庭、工作、社會、教會中,你看過哪些讓你難過的對立情況?遇到這些對立、歧見或衝突時,通常你會怎麼做?
2.保羅在此如何化解友阿蝶和循都基的對立?保羅有哪些教導?
3.上帝希望我們如何促進和好?你會如何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