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日 星期日

以賽亞書9.1-7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2024.9.1 台北濟南教會第一場禮拜講道大綱

以賽亞書9.1-7


● 9:1 是散文,接續8:22

● 9:2-7 詩歌體裁,提到上主將作「新事」


一、三個層次的處境解讀(9:1)


「以前/從前」對比「將來/末後」


1.猶大朝代更迭:亞哈斯王、希西家(主前725年登基)

亞述皇帝提革拉.比列色三世(主前745-727年在位)

分設三個省:加利利省、多珥省(Dor)、基列省(Gilead)


2.猶大亡國:被擄、歸回

放在整本以賽亞書的脈絡裡來看


3.基督降生:主前、主後

放到「耶穌基督降生」的脈絡來看

「主前」(公元前)、「主後」(公元)的對比

德國神學家庫爾曼「拯救歷史」:基督是人類歷史的中心


「基督中心」的觀點:馬太福音4:15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二、上主臨在帶來轉變(9:2-3)


1.行佇烏暗:大光


2.活佇死蔭:有光


3.大歡喜


三、上主扭轉戰局(9:4-5)


使用軍事語言形容大光所要達成的轉變


出埃及記的為奴經驗

亞述帝國施加的重擔

士師基甸意外勝過米甸的軍隊


四、王家的登基與使命(9:6-7)


行「新事」是上主本身

執行者或是代理人出現


「為我們而生」,「生」是完成式

負擔國政:擁有君王的身分

古埃及皇家登基禮儀,對於王有五個稱號


立法權:「賢明的導師」

軍事權:「全能的上帝」、「神聖的戰士」

行政權(治理):「永在的天父(永恆的父親)

司法權:「和平的君王」

最要緊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仰反思:


一、「有一個嬰仔已經為著咱出世」帶給每個時代有嶄新的盼望


經文不斷被人解讀、類比,與時俱進的被理解

上主要使萬物都更新,上帝是做新事的上帝


猶太人認為人人都可以是彌賽亞

基督教:我們只不過是追隨彌賽亞的小基督


二、公平正義是檢驗國家進步的標準,是偉大理想國度的表現


● 1984年成立婦女展業中心


上帝喜愛的國度,必須建立在公平正義之上


上主—萬軍的統帥決意要成就這一切

不是新生王成就,而是上主「決意」要成就


問題討論:

1.三個層次的處境解讀「有一嬰兒為我們而生」,對受苦壓迫者有何共通意義?

2.上主臨在帶來什麼轉變?你期待你的生命或是現在國家處境,能夠有哪些翻轉?

3.「公平正義」是國家存在的核心價值,我們該如何維繫這樣的價值?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台語)

以賽亞書9:1-7

1、預言嬰仔

      亞哈斯王大失敗

      國進入黑暗時代

      先知預言嬰仔生

      被解讀過去將來

2、上主作為

      上主作為帶改變

      黑暗中大光顯現

      壓迫釋放得自由

      收成歡喜福連連

3、執行者

      帶來改變在上主

      扭轉局勢行新事

      彌賽亞昰執行者

      豐盛恩典祂賞賜

4、基督

      君王是人民向望

      歷史證明攏空空

      只有基督有露出

      是彌賽亞救萬人

5、小基督

      嬰仔為受迫者生

      咱小基督著隨祂

      回到聖經求反省

      伸張正義與公平


講道篇


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2024.9.1 台北濟南教會第一場禮拜講道篇

以賽亞書9.1-7

今天下午三點張佳韻牧師就任關懷牧師感恩禮拜,禮拜中很重要的程序就是「誓約」,牧師在上帝及眾人面前的誓約,以及我們濟南教會每一位的誓約,無論你是否有會籍在此,只要你固定在濟南教會聚會,都請大家參與誓約。

教會是永生上帝給我們屬靈的家,在這裡我們一起學習上帝話語,一起敬拜、一起跟隨耶穌基督,在聖靈的帶領下促進上帝國。

今天我們讀到以賽亞書第九章,我們很熟悉的經文「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嬰兒帶給我們生命的盼望與延續,帶來歡樂的喜悅。但戰爭就會破壞與敵對生命的祝福。

二年半前(2022)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我看到一個新聞畫面很震撼。在利沃夫(Lviv)在市中心的廣場上放置了超過上百台的嬰兒推車與汽車安全座椅,用來紀念俄羅斯入侵的那一刻開始,每一位在戰火中遇害的嬰孩。邪惡殘暴者,就是藉由殺戮生命來消磨我們的盼望。在以賽亞書裡面,我們也看到亞述帝國的殘暴,讓以色列人民失去對未來的盼望。

今天所讀第九章第一節是散文,接續8:22俯落看地,只有看著艱苦、烏暗、苦悶,閣受趕入去烏烏暗暗內面。」人民在殘暴帝國入侵下,看不到未來,看不到生命的出口。

死亡與出生是強烈對比,黑暗與大光也是強烈對比。哪一個會讓我們感受到盼望,經驗上帝國的臨在?先知接著藉著一首詩歌,要讓人民傳唱也看到生命的盼望。

第二至七節是詩歌體裁。詩詞中提到上主將作「新事」,黑暗中的子民將看見大光,上主將要未受壓迫者帶來翻轉,人民將要歡樂的慶祝。他們也期待一位新生王接續上主所做的,來帶領國家、民族。

基督徒在閱讀本段經文時,往往認為其中的嬰孩就是指耶穌基督,不只是聖誕節時常加以引用,我們甚至因為韓德爾的神劇《彌賽亞》,使世人對這段經文備感熟悉。認為耶穌基督確實應驗了這段經文所要表達的上帝旨意,然而對當時的猶大國的人民而言,他們當然無法聯想到七百年後的耶穌基督,他們在當時的處境下,所期待的是一位能夠帶來政局改變的公義君王。

我們要先從這段經文三個層次的處境解讀來認識:


一、三個層次的處境解讀(9:1)

9:1 總是彼個曾受過痛苦的地𣍐閣再有烏暗。 

以前,西布倫的地及拿弗他利的地受看輕,毋拘將來此個地區,沿地中海的路,到約旦河外,甚至到外族的加利利,攏會得著榮光。 


將第一節裡「以前/從前」、「將來/末後」的時間作為對比,對這一段經文的詮釋,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層次的處境解讀。

1.猶大朝代更迭:亞哈斯王、希西家(主前725年登基)

若放在第六到八章的脈絡來看,「從前」顯然是指亞哈斯王統治下的失敗與壓迫,他與邪惡的亞述帝國結盟,後來反而被亞述侵略;「末後」則是指亞哈斯王以後,新的王希西家即將出現,將會讓國家看見和平與繁榮的未來。

也就是說這首詩的信息在說明猶大國的命運的激烈轉變,將從「黑暗」被「大光」所取代,也就是一個新的大衛王朝應許即將來臨。如果此處的時間點是指希西家王的登基(主前725),那正逢亞述皇帝提革拉.比列色三世(Tiglath-pileser III,前745-727年在位)暴虐統治時代的結束。

比列色三世放逐被征服地區的居民,強迫俘虜異地遷徙。這項苛暴的政策目的很明顯,就是要破壞民族意識,削弱當地人的凝聚力,使他們無法聯合起來擺脫亞述帝國的統治。

公元前733-732年,亞述皇帝比列色三世佔領以色列之後,分設三個省(參考王下15:27;16:7-20)西布倫的地及拿弗他利屬於加利利省,沿地中海的路是多珥(Dor)約旦河外的東岸是基列(Gilead)

2.猶大亡國:被擄、歸回

第二種解讀是將時間放得更晚,也就是「時間對比」放在整本《以賽亞書》的脈絡裡來看,「從前」是指猶大國滅亡、被擄巴比倫,以及被擄過程裡面的暴力創傷與痛苦,「末後」則是指被擄歸回,對返回家鄉重建土地的盼望。

3.基督降生:主前、主後

第三種解讀將時間放得更晚,也就是放到「耶穌基督降生」的脈絡上。第三種解讀就是基督教觀點的基督化詮釋,「以前/從前」與「將來/末後」時間的對比,也被理解為「主前」(公元前B.C.E./主前B.C.)、「主後」(公元C.E./主後A.D.)的對比。

在主耶穌基督降生之前,世界沒有盼望黑暗權勢籠罩,耶穌基督降生之後帶來拯救的光明,這也是德國神學家庫爾曼(Oscar Cullmann)在《基督與時間》(Christ and Time)裡面著名的「拯救歷史」(Heilsgeschichte, Salvation history)的架構,基督是人類歷史的中心。

以「基督中心」的觀點,當然不會是先知以賽亞時代第一批讀者的觀點,對當時處境有意義的觀點,當然是「朝代更迭」。他們當下就可以感受到希西家國王帶來國家與宗教改革的希望。

到了猶大亡國時期,在國破家亡的被擄創傷中,人民從先知的信息中看到「歸回」的應許,這才帶來活著的盼望。當然,對他們而言還有沒發展出以「基督中心」的觀點。

以「基督中心」的觀點,最直接是在馬太福音發展出來的。這也是四本福音書,唯一引用以賽亞書9:1的記載:「西布倫的地,拿弗他利的地,沿海的路,約旦河東岸,外邦人的加利利(馬太福音4:15)因為這一片土地,從先知以賽亞時期就一直被外邦人統治。

馬太福音是寫給猶太人讀的福音書,作者引用舊約以賽亞書,一定有他要表達的意義。耶穌降生之前,公元前167-160年由馬加比家族領導的革命趕走希臘帝國的統治後,猶大約獨立一百年。但到了主前67年淪為羅馬帝國的殖民地,由希律王的家族及羅馬帝國的總督治理。

這三個層次的處境解讀,有個共同特色,就是我們雖然身處不同的時代,地上國度都會有黑暗的時期,而我們也期待黑暗、轄制的惡勢力,早日過去,帶來希望的光明早日臨到。

翻開人類歷史,人性的黑暗與罪惡從沒有從這世界消失,每個時代裡都有戰爭的殺戮,都有罪惡的彰顯;每個人都會遇見迷惑,都會跌倒的時候。人類的光景就如同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筆下的描述。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狄更斯,在《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一開頭就描述說: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篤信的時代,也是懷疑的時代;

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充滿希望的春天,也是令人絕望的冬天;

我們的前途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

我們全都走向天堂,也全都走向地獄。

總之,人性的黑暗與罪惡從沒有從這世界消失,我們身處壓迫的幽暗處境裡,都渴望光明與希望早日來到。


二、上主臨在帶來轉變(9:2-3)

2 行佇烏暗中的人 

已經看見大光; 

生活佇死蔭的地的人 

有光啲照𪜶。 

3 你互𪜶的國家強盛, 

互𪜶大歡喜。 

𪜶佇你的面前歡喜快樂, 

親像啲收割的歡喜, 

親像啲分戰利品的快樂。 


第二至三節,可分成三段描述不同的轉變。

1.行佇烏暗:大光

首先提到在猶大國的社會政治場域裡面,將看到「新事」,看到帶來翻轉的作為。

2.活佇死蔭:有光

生活佇死蔭的地的人」是指在亞述帝國迫害之下生活暗無天日,在此絕望與壓迫的處境下,將發生不得了的「新事」。「有光啲照𪜶」,大光通常是指上主的臨在,充滿榮光的光輝、尊嚴以及權柄,表達出上主將再度進入猶大國的生活中。

3.大歡喜

上帝的臨在,不僅驅散黑暗的權勢,而且要帶來「大歡喜」。詩人用二種景象來表達人民因上主的臨在所帶來的「大歡喜」。物產大豐收的收割景象,也要有「分戰利品」的喜樂,表達完全打勝戰、敵人被擊潰。


三、上主扭轉戰局(9:4-5)

4 因為你有拍碎𪜶啲背的軛, 

摃斷𪜶肩頭頂的棍, 

遏折壓迫者的鞭, 

親像你毀滅米甸的軍隊彼日。 

5 戰士佇交戰中穿的軍鞋, 

滒著血的軍服, 

攏會做柴燒。 


這裡使用軍事的語言來形容大光所要達成的轉變,也就是扭轉戰局。不是人民有何能力扭轉戰局,而是上主親自的作為。

「背的軛、頭頂的棍」代表極權帝國的壓迫,特別是亞述帝國所施加的高額賦稅。就像出埃及記的記載,以色列人為奴,背負極重的工作、負擔,被鞭打。就像稅賦、肩頭的重擔得到挪除。

米甸的軍隊」,是指士師基甸僅僅帶領三百人,竟出乎意料之外的勝過米甸的軍隊事蹟,這不是基甸有何超能力,而是出自上帝的作為。同樣地,詩人也要表達不是人有何能力,而在於上主扭轉戰局。

侵略者的軍靴,指經過慘烈戰鬥之後,敵軍士兵軍服浸滿血跡的衣服、裝備,這些最後都要被燒掉銷毀。

這是一個以色列人被奴役、被外族蹂躪踐踏的血淚史。總之,當上主臨在與帶領之下,將使得猶大人民得到釋放、得到戰勝。


四、王家的登基與使命(9:6-7)

6 因為有一個嬰仔已經為著咱出世, 

有一個子賜互咱。 

伊欲負擔國政; 

伊的名欲稱做: 

賢明的導師, 

全能的上帝, 

永在的天父, 

和平的君王。 

7 伊的主權無窮; 

伊的和平無盡。 

伊欲坐大闢的寶座, 

繼承伊的王國。 

伊欲用公平正義互國穩固堅立, 

對此時直到永遠。 

上主 — 萬軍的統帥的熱誠一定會成全此個事。


前面的段落裡,都沒有提到執行者,顯然行「新事」的是上主本身。使以色列人得釋放、戰勝仇敵,都不是憑藉著地上的王權或是人民的力量,而是上主自己的作為。上帝做為之後,接著就是人要接替了,接下來就是指新王的登基。

但在第六、七節這裡,執行者或是代理人出現了,是一個嬰孩、一個兒子、一個王位的繼承人。「為我們而生」,『生』是完成式,代表這嬰兒的出生是已經發生的事,在此歷史脈絡裡面,這嬰兒不是指耶穌基督,而是當時確實存在的人物。

經文說「他要來統治我們(負擔國政),換言之這位嬰兒擁有君王的身分,是大衛王位的繼承人誕生了,而且人民也期待他能夠行「新事」,全國上下當然要好好的慶賀王的登基。

在此,我們看到關於新生王的一系列頭銜或稱號,這些頭銜反映了古代對君王稱號的誇張用語,這位新王將要符合人民所有的期待,他也會履行王家應盡的責任。

在古埃及的皇家登基禮儀,對於王有五個稱號,表明法老有崇高的地位,握有立法權、軍事權、行政權、司法權,以及神權。

在此,猶大新王登基的儀式裡,使用了四個頭銜:

立法權:「賢明的導師(奇妙的導師)」,指王有智慧、聰明,能夠制定規矩。

軍事權:「全能的上帝」,不是指新王是神明或是擁有神性,而是期待他充滿各種的能力,特別是軍事力量,所以有些聖經翻譯為「神聖的戰士」。

行政權(治理):「永在的天父(永恆的父親)」,代表君王對人民帶有保護與慈愛的使命,也期待君王能夠像父親一般供應子民生活上的需要,讓整個社會有父親般的穩固,而不至於失控。

司法權:「和平的君王」,期待新的君王能夠統管並維持國家社會秩序的能力,帶來社會和睦與平安。

這些對於君王的頭銜或稱號,其實在古埃及的皇家禮儀裡面也都有出現,不過在此又加上了以色列立約的傳統,象徵著開創一切新的秩序,「上主 — 萬軍的統帥的熱誠一定會成全此個事」。

第七節,描述一個偉大政權的實現:「伊的主權無窮;伊的和平無盡。伊欲坐大闢的寶座,繼承伊的王國。 

王權將繼續增長,王國永享和平,繼承大衛的王位,以公平正義為統治的基礎,從現在直到永遠。其中最為要緊的核心價值,當然是「公平正義」的準則,這是國家能夠穩固堅立最重要的價值。

因為有「公平正義」,才可以避免「大以色列主義」或帝國主義的誘惑,另一方面也符合立約及先知的傳統。通過這一段新王登基的大歡喜的禮儀,更是要帶出什麼才是合乎上帝心意的「統治者」,什麼才是立國的基礎。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仰反思:


一、「有一個嬰仔已經為著咱出世」帶給每個時代有嶄新的盼望


一開始,我們了解到這段經文有「三個層次的處境解讀」。這「象徵」,不斷被人解讀、類比,與時俱進的被實踐。

原始的歷史脈絡:對於大衛王朝的期待,期待君王以權柄、決心與能力來改變猶大國的命運。對於亞哈斯王的絕望,對希西家王的寄託。

這首詩歌寫成之後,已經跳脫原來的歷史脈絡,彷彿有自己的生命力。不再受限於亞哈斯王、希西家王的歷史處境所限制,已經超越以賽亞書文本最終的結局,也就是帶出對於被擄與歸回的詮釋。

不是只能放在當時的歷史脈絡、處境來解讀。我們的上主,要使萬物都更新,因為上帝是做新事的上帝。

甚至在馬太福音的作者更為自由的詮釋之下,已經指向先知所要說的就是耶穌基督。換句話說這首詩歌已經跳脫他原始的處境,甚至有他的第二處境化「歸回」的解釋,甚至「基督化處境」的第三種詮釋。

對於彌賽亞的角色,猶太人認為人人都可以是彌賽亞,都可以成為復興民族的英雄人物。但在基督化的彌賽亞角色,只有耶穌是彌賽亞,我們只不過是追隨彌賽亞的基督徒。基督徒的意思就是小基督,學習耶穌基督的人,跟隨耶穌基督腳步的人,我們不會成為彌賽亞,但是我們是彌賽亞的門徒。

值得注意的是回到耶穌基督的時代處境裡,耶穌的行動是發生在施洗約翰被砍頭之後,耶穌在這樣的壓迫處境之下出來傳福音。同樣的,在引用以賽亞書經文之後,耶穌開始傳講上帝國的福音,也就是傳講一個和 羅馬帝國、希律王相互抗衡的上帝國實踐。

有一個嬰仔已經為著咱出世」,他不僅為當時猶大國受亞述帝國壓迫的人民而出生,他也為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的人民而出生,甚至彌賽亞是要為所有受壓迫的人而出生。我們是彌賽亞的跟隨者,也象徵著這嬰兒的能力也在我們的生命裡面影響我們,既然基督是為了受壓迫的人而生,而我們跟隨著也要為受壓迫者來發聲。這最終的目的,就是要促進上帝的國彰顯在這世上,就像第七節所提醒我們的,「伊欲用公平正義互國穩固堅立」,上帝喜愛的國度,必須建立在公平正義之上。


二、公平正義是檢驗國家進步的標準,是偉大理想國度的表現


最近因為貪腐的問題,新竹市長高虹安、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前台北市長柯文哲與副市長等人,紛紛受到調查與也有受到起訴者。這幾件案子都受到國人矚目,這也代表我們的社會對於公平正義還是有一定的期待。人民對公平正義有期待,這也顯示社會國家是朝向進步的方向。

今年(2024)三月十八日,婦女展業中心四十週年感恩禮拜在我們教會舉行。四十年前婦展中心的成立,是高李麗珍(高俊明牧師娘)1984年與教會牧長們看到威權不法統治在台灣社會造成許多變故家庭,四十年來陪伴許多變故家庭,對於許多單親弱勢、不利處境婦家兒少和遭受威權不法統治之政治受難家庭而言,婦展就是一個「有盼望的未來,ū ǹg-bāng ê bī-lâi」。這也顯示出教會對於公平正義的實踐。

婦展中心成立台灣婦女展業協會、松年長春基金會,持續陪伴變故家庭,提供婦女培力機會,從中獲得支持療癒與生活能力,也從事長期照顧服務領域。到了20233月承攬衛生福利部委託「政治受難者及家屬支持服務」;7月接受衛福部委託「政治暴力創傷療癒與照顧管理中心」乃為恩主帶領眾人回應設立初衷。「威權不法統治」、「政治暴力創傷」是指國家暴力對政治案件當事人及其家庭不同世代成員造成在個人心理、家庭關係與各種社會關係的重大傷害與撕裂。

威權統治時期是指1945年至1992年。在此段期間,國家透過司法不法或行政不法之作為,剝奪部分人民及其家庭成員之基本人權,除了直接造成案件當事人失去自由或生命,受難家庭也長期蒙受心理創傷及社會層面的巨大壓力。

公平正義是檢驗國家進步的標準,是偉大理想國度的表現。教會成立婦展中心,陪伴不利處境的婦幼、陪伴受難者及家屬,經歷基督十字架愛的故事,感受到上帝的愛使得生命充滿無限可能。

這最終的目的,就是要促進上帝的國彰顯在這世上,就像第七節所提醒我們的,「伊欲用公平正義互國穩固堅立」,上帝喜愛的國度,必須建立在公平正義之上。做我們所能做的,致力「公平正義」的國家價值。

經文中說「上主—萬軍的統帥決意要成就這一切」,不是新生王成就,而是上主「決意」要成就。願上帝幫助我們的國家社會,更加彰顯出公平正義,也用上帝國的理想來檢視地上國。


問題討論:

1.三個層次的處境解讀「有一嬰兒為我們而生」,對受苦壓迫者有何共通意義?

2.上主臨在帶來什麼轉變?你期待你的生命或是現在國家處境,能夠有哪些翻轉?

3.「公平正義」是國家存在的核心價值,我們該如何維繫這樣的價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