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上帝的主權
路加福音10:1-24
2018.7.22濟南教會主日禮拜講道大綱
● 舊約聖經(律法與先知,摩西與以利亞)為耶穌的彌賽亞身分做見證。
● 上山變貌、下山之後,耶穌連續做三件事:醫治、教導、呼召門徒走出去。
一、接待客旅、接待福音的使者(10:1-12)
● 為何派遣七十二人出去?因為「農作物很多,而工人很少。所以,你們要懇求農場的主人多派工人去收割他的農作物。」
● 「把小羊放在狼群裡」表明當時傳福音是具有危險性的。
- 路加二次提到當時傳福音的困難處境(9:3-5、10:1-12)。
- 「把腳上的塵土也跺掉」,來表明拒絕耶穌之名者,如同「棄絕上帝的救恩」。
● 古代接待外出的客旅是一項很重要的美德:「要接待異鄉人到你們家裏。曾經有人這樣做,竟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2)
● 所多瑪、蛾摩拉的罪就是他們不接待客旅、外來者(馬太福音10:14-15)
● 耶穌又對他們說:「從前我差遣你們出去,叫你們不帶錢包,不帶旅行袋或鞋子,你們缺少了甚麼沒有?」他們回答:「沒有。」耶穌說:「但現在那有錢包或旅行袋的,要帶著;沒有刀的,要賣掉衣服去買一把。」(路加福音22:35-36)
● 「上帝的主權」又可譯為「上帝的國」(和合本)。
● 當時基督的門徒有兩大工作要項:醫治疾病,把人帶進上帝的國度。
二、名字記錄在天上而歡樂(10:13-20)
● 為何泰爾(推羅)和西頓受到的懲罰比較輕?
● 邪靈、鬼服從他們,不是因為人有什麼能力。
● 「我看見撒但像閃電一樣從天上墜下來。」這句話其實是在警告門徒不可驕傲。
三、聖靈感動的祈禱(10:21-24)
1.上帝的真理只讓「謙卑受教」的人領受。
2.唯有通過聖子耶穌,人才可能認識上帝。
3.耶穌是歷史的完成者。
今天這一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
一、人比事重要,與上帝愛的關係比成就大事重要
● 「我並不認為我已經贏得了這獎賞;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書3:13-14)
二、謙卑受教才能明白基督的真理
● 在當時被視為所謂的聰明人:法利賽人、經學教師、撒督該人。
● 為何謙卑受教如此的重要?
Treatise on the Degrees of Humility
|
「26弟兄姊妹們,要記得上帝呼召你們的時候,你們是處在哪一種景況中。從人的觀點看,你們很少是聰明的,很少是有能力的,很少是有高貴地位的。27上帝偏要揀選世人所認為愚拙的,來使聰明人羞愧;上帝揀選世人所認為軟弱的,來使堅強的人羞愧。28上帝也揀選世人所輕視、厭惡、認為不足輕重的,來推翻一向被認為重要的,29使人在上帝面前無可誇口。」(哥林多前書1:26-29)
「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跟我學,因為我的心柔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以得到安息。」(馬太福音11:29)
● 聖伯納多(St. Bernard de Clairvaux)《論降卑的階梯》說:「所有屬靈的追求,若不是建造在謙卑的根基上,都要崩潰瓦解。」
問題討論:
1.耶穌提醒我們,傳福音時要為什麼而歡喜呢?是為自己做到的成就?還是為與上帝的關係呢?
2.你跟誰的關係最接近「真正認識」呢?真正認識耶穌如何改變你?
3.耶穌傳上帝的主權(上帝國),而早期教會傳耶穌,為何有這樣的轉變?
講道篇
傳上帝的主權
路加福音10:1-24
2018.7.22濟南教會主日禮拜講道篇
上一講我們讀到路加福音第九章廿八至五十六節「從上山到下山」的故事,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約翰三位門徒到「高山」,在山上耶穌改變外貌,衣服也變成潔白發光,在山上門徒也看到代表《律法》、《先知》的摩西及以利亞在耶穌的二旁,這景象說明舊約聖經(律法與先知)為耶穌的彌賽亞身分做見證。在第卅一節更近一步說他們對話的內容:「他們在榮耀中顯現,跟耶穌談論他將在耶路撒冷以死來完成使命的事。」也就是說耶穌所要完成的事工,就是上帝在耶穌基督裡的救贖。
下山之後,作者路加記載耶穌醫治類似癲癇、口吐白沫的孩子(路加福音9:37-43),在門徒爭論誰最大時,耶穌就叫一個小孩子來,讓他站在自己旁邊,然後對他們說:「那為我的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那接待我的,就是接待差遣我來的那一位。你們當中誰是最微不足道的,誰就是最偉大的。」(路加福音9:48)
下山之後,耶穌連續做三件事:醫治、教導、呼召門徒走出去。今天所讀的經文第十章第一至廿四節,就是耶穌派遣門徒出去傳福音的故事。基督信仰就是不斷地走出去,不斷與世人對話,不斷傳揚基督的愛,才有今日的教會。
現在,我們來看今天這一段門徒受派遣的記載。
一、接待客旅、接待福音的使者(10:1-12)
1過了些時候,主另外揀選了七十二(1與17節「七十二」有些古卷作「七十」。)人,派遣他們出去,每組兩個人,先到他所要訪問的每一個市鎮。2他對他們說:「農作物很多,而工人很少。所以,你們要懇求農場的主人多派工人去收割他的農作物。3去吧!我派你們出去,好像把小羊放在狼群裏。4不要帶錢包;不要帶旅行袋;不要帶鞋子;也不要在路上停下來向人打招呼。5你們無論到哪一家,先要說:『願你們一家平安!』6如果那裏有喜愛和平的人,你們所求的平安就歸他;否則那祝福就歸回你們。7你們要住在那一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獲得工資是合理的。不要從這一家搬到那一家。8 你們無論到哪一個城市,如果有人歡迎你們,給你們預備甚麼吃的,你們就吃甚麼,9並且醫治那地方的病人,告訴他們:『上帝的主權快要在你們當中實現了。』10但是,如果你們到了一個城市,那裏的人不歡迎你們,你們就到大街上宣佈說:11『連你們這城裏那黏在我們腳上的塵土,我們也要跺掉,表示對你們的警告。但是你們要記住,上帝的主權快要實現了!』12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人所遭受的懲罰比那城所受的要輕呢!」
第一節「過了些時候」,在文學上即指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下山之後,耶穌組織門徒揀選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出去,每組兩個人,先到他所要訪問的每一個市鎮去。這段記載是路加福音特有的,在第二節裡特別說明為何派遣七十二人出去,是因為「農作物很多,而工人很少。所以,你們要懇求農場的主人多派工人去收割他的農作物。」我們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來看,路加跟隨保羅去到歐洲傳福音,更將福音傳到帝國的首都羅馬,他發現福音的禾場非常欠缺主的工人去收割。但是,真正的問題是有誰會勇敢並有負擔投入向外拓展的事工呢?
第三節特別說到一句話:「去吧!我派你們出去,好像把小羊放在狼群裏。」在耶穌的時代,法利賽人、經學教師認定耶穌是違反律法、離經叛道,門徒出去傳福音勢必也會面對來自律法主義者的反對與攻擊。「把小羊放在狼群裡」也在表明當時傳福音是具有危險性的,甚至在之後的早期教會,基督徒被逼迫的情況是越來越嚴重。因為迫害已經從單純猶太領袖的攻擊,進一步轉移成羅馬帝國的國家政策。
歷史上,基督徒受迫害從來沒有停止過。上個月底(6/30)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日本「長崎(Nagasaki)與天草地方隱性基督徒相關遺產」為世界遺產。傳教士在十七至十九世紀,日本禁止傳教和迫害教徒的時期,幕府對基督教徒實行嚴格的審查及拷問。並命令基督徒「踏繪」從基督畫像上踏過去,藉此來審查是否為基督徒。在大迫害之下,有許多基督教徒,不得不改宗或變成隱藏的基督徒。教科文組織指出,這些遺址見證了江戶時代基督教禁令和獨特信仰的歷史,極具歷史價值。
所以,不僅傳福音的人會被迫害,連相信耶穌的人都會被迫害。早期教會的迫害是直到主後第四世紀才完全解除,也就是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在主後三一三年《米蘭詔書》(Edict of Milan)宣佈基督教為合法宗教之後,傳福音才成為「合法」的活動。在此之前,傳福音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而是有生命危險的。
路加福音的作者對當時傳福音的處境,在第九章第三至五節已經有提過。耶穌對門徒說:「你們在路上的時候,甚麼東西都不用帶:不帶手杖,不帶旅行袋,不帶食物或錢,也不需要有兩件內衣。無論到甚麼地方,哪一家願意接待你們,就住在那裏,直到你們離開那地方。遇到不接待你們的人,你們在離開那市鎮的時候,把腳上的塵土也跺掉,表示對他們的警告。」(路加福音9:3-5)若人願意因耶穌的名字接待門徒就是願意接待耶穌,他們就有份於耶穌基督的救恩。
對於不接待門徒、客旅或出外人的人,門徒要「把腳上的塵土也跺掉」,這種是猶太人表達與他人切斷關係的方式。當時,猶太人若經過外邦人區域,進入猶太人地區時,他們習慣把腳上的塵土跺掉、拍掉,為的是不將外邦人的塵土帶進自己的村子或屋內。在此,用來表明拒絕耶穌之名者,如同「棄絕上帝的救恩」。
古代接待外出的客旅是一項很重要的美德,希伯來書就記下一則猶太人的傳統觀念:「要接待異鄉人到你們家裏。曾經有人這樣做,竟在無意中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2)所多瑪、蛾摩拉的罪就是他們不接待客旅、外來者,因此,在馬太福音這樣記載:「那不歡迎你們、不聽你們話的家或城,你們就離開那裏,把腳上的塵土跺掉。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遭受的懲罰比那地方所受的要輕呢!」(馬太福音10:14-15)在路加福音這段經文也如此說:「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人所遭受的懲罰比那城所受的要輕呢!」(路加福音10:12)
第九章、第十章耶穌派遣門徒的記載裡,耶穌都吩咐門徒什麼都不用帶。但是在路加福音第廿二章第卅五至卅六節,則記載耶穌吩咐門徒出去時,卻是都要帶錢、鞋子、旅行袋,甚至要賣掉衣服去買一把刀:
耶穌又對他們說:「從前我差遣你們出去,叫你們不帶錢包,不帶旅行袋或鞋子,你們缺少了甚麼沒有?」他們回答:「沒有。」耶穌說:「但現在那有錢包或旅行袋的,要帶著;沒有刀的,要賣掉衣服去買一把。」(路加福音22:35-36)
我們可以想像,早期教會的宣教,隨者耶穌被構陷、被捉,進入受難、釘十字架的階段,傳福音變得更加困難,甚至必須冒著生命危險。因此,耶穌要門徒隨時要有被逼迫、被捉拿的心裡準備。只要看主後六十五年,羅馬皇帝尼祿焚燒羅馬城,並嫁禍給基督徒,然後大肆逮捕基督徒釘十字架的事件就可窺知情形的嚴重性。我認識一位牧師在中國宣教,他必須隱藏自己的身份,在一位基督徒台商的公司裡面掛名,藉此身份才能長期在中國宣教。我們濟南教會也有參與緬甸宣教事工,為了保護宣教機構、宣教師的身份,也往往在敏感地區,宣教機構及宣教師都需要化名。
對於願意接納福音使者的人,耶穌告訴門徒說:「你們無論到哪一家,先要說:『願你們一家平安!』如果那裏有喜愛和平的人,你們所求的平安就歸他;否則那祝福就歸回你們。」(路加福音10:5-6)這也讓我們知道傳福音與接受福音是帶有祝福的應許。
在第九節裡我們看到門徒宣揚的內容是「上帝的主權快要在你們當中實現了」,「上帝的主權」又可譯為「上帝的國」(和合本)。換言之,上帝國不是以土地去衡量,而是以人心歸向上帝,被上帝掌權來界定的。這裡也讓我們知道,當時基督的門徒有兩大工作要項:醫治疾病,把人帶進上帝的國度。
二、名字記錄在天上而歡樂(10:13-20)
13「哥拉汛哪,你要遭殃了!伯賽大呀,你要遭殃了!我在你們當中行過的神蹟要是行在泰爾和西頓,那裏的人早就坐在地上,披麻蒙灰,表示他們已棄邪歸正了!14在審判的日子,泰爾和西頓所遭受的懲罰比你們所受的要輕呢!15至於你,迦百農啊,你要把自己捧上天嗎?你會給摔進地獄去!」16耶穌又對他的門徒說:「誰聽從你們就是聽從我,拒絕你們就是拒絕我;拒絕我也就是拒絕差我來的那一位。」17那七十二人高高興興地回來,報告說:「主啊,我們藉著你的名發命令,連鬼也服從了我們!」18耶穌對他們說:「我看見撒但像閃電一樣從天上墜下來。19你們聽吧!我已經賜給你們權柄,能夠踐踏蛇和蠍子,也能勝過仇敵一切的力量,再也沒有甚麼能加害你們。20但是,不要因邪靈向你們降服而高興,卻要因你們的名字記錄在天上而歡樂。」
第十三至十五節在警戒哥拉汛、伯賽大、迦百農,反倒泰爾(舊譯:推羅)和西頓受到的懲罰比較輕。這段記載到底要說些什麼事?
我們先來認識泰爾和西頓,這二個城鎮位於地中海沿岸,都位於今日的黎巴嫩南部,在先知以賽亞時期,這二個沿海城鎮都是外邦人聚集且很繁榮的城鎮,先知曾經抨擊這二個外邦城市極為高傲,瞧不起以色列的上帝,但如今這地方的人卻來尋求耶穌,聽耶穌講道(參閱路加福音6:17)。甚至,迄今黎巴嫩七百萬人口中,基督徒占四成約有二百八十萬人,更有許多阿拉伯裔的基督徒。
外邦城鎮的人對耶穌的渴望,對比哥拉汛和伯賽大及同屬猶太人的迦百農,他們聽過耶穌無數次的講道、見過耶穌多次的神蹟,卻仍舊不知悔改歸向耶穌,因此,耶穌才會責備他們,也指出他們將來必遭受審判。
這可讓我們進一步反省,聆聽上帝的道,本來就是人的一大責任。一個人是以他所得到的機會多少來接受審判。同樣地,在出埃及記中,上帝也給埃及法老十次悔改的機會。但是,光聽道而不悔改、不去行道的人,將無法避免將來的審判。
當七十二個門徒因著耶穌的名得勝高高興興地回來,臉上都洋溢著喜悅。他們很清楚他們之所以有趕鬼的權柄,乃因為他們藉著耶穌的名發命令。換言之,邪靈、鬼服從他們,不是因為人有什麼能力,而是因為耶穌賜權柄給他們,而耶穌基督的名就是帶著權柄、帶著能力。因此,人一點都沒有什麼好自誇的。
第十八節,耶穌對門徒說:「我看見撒但像閃電一樣從天上墜下來。」這句話其實是在警告門徒不可驕傲。相傳撒但因為驕傲自大的緣故而背叛了上帝,曾經一度貴為天使長而竟被逐出天堂。在此,耶穌要提醒門徒:你們已經嚐到勝利的滋味;但是要警戒驕傲,因為天使長便曾經因為驕傲而墮落,而招致被逐出天堂的命運。因此,「不要因邪靈向你們降服而高興」。而謙卑的人要得到真正的榮耀,即「名字記錄在天上」或記載在生命冊上,這是上帝選民的祝福(出埃及記32:32),也是被拯救的記號(啟示錄3:5)。
三、聖靈感動的祈禱(10:21-24)
21就在這時候,耶穌在聖靈(「聖靈」有些古卷沒有「聖」字;另有些古卷作「自己的靈」。)的感動下充滿著歡樂,說:「天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向聰明、有學問的人所隱藏的事,卻向沒有學問的人啟示出來。是的,父親啊,這樣的安排都是出於你的美意!22「我父親已經把一切都給我了。除了父親,沒有人知道兒子是誰;除了兒子和兒子所願意啟示的人,也沒有人知道父親是誰。」23於是耶穌轉身向著門徒,悄悄地對他們說:「你們能看見這一切是多麼幸福啊!24我告訴你們,許多先知和君王想看你們所看見的,卻沒有看到,想聽你們所聽見的,卻沒有聽到。」
第廿一至廿四節是耶穌受到聖靈感動所做的祈禱,以及耶穌將他的奧秘告訴門徒。在這一段經文裡,有三個重要的觀念。
1.上帝的真理只讓「謙卑受教」的人領受。
第廿一節「你向聰明、有學問的人所隱藏的事」,是指當人高傲、自我中心、自恃甚高時,「聰明反被聰明誤」。「卻向沒有學問的人啟示出來」,有些基督徒很喜歡按照字面上來了解聖經,看到這一節的經文卻以為「讀書無用論」,然而這一節在提醒我們「謙卑受教」的重要性,因為上帝的真理只讓謙卑受教的人領受。
2.唯有通過聖子耶穌,人才可能認識上帝。
在當時猶太文化處境裡,一般有關買賣,工藝,或生活技能,都是由父親教給兒子,父親將所知的技藝都傳授給兒子。因此,父親在互知的關係上與子最為親密,除非他們當中的一方願意向外人透露,否則沒有人知道父子之間的秘密。使徒保羅與提摩太、提多之間的關係就像信仰上的父子關係,就是藉著此種關係將所知的信仰傳遞下去。
因此,第廿二節「我父親已經把一切都給我了。除了父親,沒有人知道兒子是誰;除了兒子和兒子所願意啟示的人,也沒有人知道父親是誰。」這一段經文的描述,表達出上帝與耶穌之間互知的親密關係。也因此,人要與上帝建立關係,必須通過聖子耶穌來的啟示。
3.耶穌是歷史的完成者。
在世上最有可能達成自己願望的,按作者路加的看法是先知與君王。先知可預知未發生的事,君王可用權力滿足自己的期望。然而他們卻不如耶穌的門徒有福氣,因為門徒已經認識到歷史的完成者—耶穌。
今天這一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
一、人比事重要,與上帝愛的關係比成就大事重要
「但是,不要因邪靈向你們降服而高興,卻要因你們的名字記錄在天上而歡樂。」(路加福音10:20)這一節為派遣門徒傳福音的事,做了一個重要的結論。這一節也在提醒我們,傳福音的工作,是屬於上帝的工作,人能夠做出一點成果都是出於聖靈的恩典。在追求屬天的新生命,使徒保羅就這樣說:「我並不認為我已經贏得了這獎賞;我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全力追求前面的事。我向著目標直奔,為要得到獎賞:這獎賞就是屬天的新生命,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去領受的。」(腓立比書3:13-14)
因此,耶穌提醒門徒「不要因邪靈向你們降服而高興」,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當我們有一點成就時,不要得意忘形,重要的是「要因你們的名字記錄在天上而歡樂」,名字記在生命冊上,就是代表生命與上帝永遠在一起。不要因為做了什麼有成就的事而高興,要因為人的生命與上帝真正建立關係而高興。重點不在於做了什麼重大的事情,而在於人與上帝建立關係。
在一般公司裡,重視的是處理事情、解決問題的能力。公司聘請你來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要製造問題。面對的是處理事情,但很多時候,事情都是因為有人才會發生的。因此,處理人的問題比處理事情本身更為重要。在教會的事工裡,也是如此,要花時間溝通、分享,因為我們看重人的需要、看重人的生命。耶穌在此也是在提醒門徒「不要因邪靈向你們降服而高興」,不要因為事情被解決而高興,應當高興的是彼此之間的關係被建立,與上帝的關係被建立。
對我們教會來說,正在進行的改建工程是教會重大的事工,若我們沒有看重「人」的需要及關係的建立,完成這「大事」又如何呢?因此,我們在今天下午一點,要舉行「系統、設備說明會」,以人的角度、使用者的角度來看我們的需求。不是蓋好即可,而是要能夠讓使用者在這當中的關係被建立。從育嬰室、主日學、青少年到松年,教會敬拜及聚會空間的有效利用,甚至到提供外界使用的公共廁所,都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因為,人比事重要。
在「系統、設備說明會」之前,文修長老也協助工務會議也多次討論、建議、修正,而在每次工務會議的開始,文宗長老也都會帶建築師事務所、工地事務所及營造相關人員一起祈禱,因為這是上帝託付給我們的工。
人比事重要,因此,我們也計劃在九月九日主日聯合禮拜後,舉行「上樑感恩禮拜」,邀請所有人共同來參與。從八月十二日開始,就會將上樑的鋼樑放在禮拜堂,讓大家來簽名,八月廿六日祖父母節時,兒童主日學的師生、家長也會來到禮拜堂這裡簽名,並參與上樑感恩禮拜,讓每個人都一同見證上帝的恩典。
人比事重要,完成建築的大事之後,宣教中心要提供「人」什麼呢?小會已經計畫在九月八日禮拜六上午十點要舉行「松年服務規劃研討會」,當天是松年團契的聚會時間,我特別請更和會長調整聚會內容,邀請松年兄姐以及所有的姊妹弟兄來參加這一場松年服務規劃研討會。這是為了因應教會宣教中心於明年(2019)九月即將落成,及老年人口激增,在未來的週間,急需投入松年服務的規劃而舉行的。更希望在未來的事工裡,能夠看重「人」的需要,進而建立肢體關係、建立與上帝的關係。如同耶穌教導門徒應該看重「要因你們的名字記錄在天上而歡樂」。
二、謙卑受教才能明白基督的真理
耶穌在聖靈感動下說「你向聰明、有學問的人所隱藏的事」,在當時被視為所謂的聰明人,大多是宗教菁英法利賽人、經學教師(Scribes),以及政治菁英撒督該人(Sadducees),但耶穌說上帝的奧秘要向這些自恃甚高、自我中心的人隱藏。相對的,上帝的奧妙要向謙卑受教的人敞開。
為何謙卑受教如此的重要?
根據耶穌說的內容,為什麼聰明人不懂?因為當人高傲、自我中心時,心中無法容納上帝,因此,作為耶穌的門徒反倒要謙卑像孩童一樣的。使徒保羅就深深體會到,他說:
「26弟兄姊妹們,要記得上帝呼召你們的時候,你們是處在哪一種景況中。從人的觀點看,你們很少是聰明的,很少是有能力的,很少是有高貴地位的。27上帝偏要揀選世人所認為愚拙的,來使聰明人羞愧;上帝揀選世人所認為軟弱的,來使堅強的人羞愧。28上帝也揀選世人所輕視、厭惡、認為不足輕重的,來推翻一向被認為重要的,29使人在上帝面前無可誇口。」(哥林多前書1:26-29)
耶穌對門徒,以及對每位跟隨他的人所說的重點是,我們需要有顆「謙卑受教的心」,要謙卑受教、回轉像孩童,渴望上帝的真理與公義,一生都會倚靠他到底。也如同耶穌所說:「你們要負起我的軛,跟我學,因為我的心柔和謙卑。這樣,你們就可以得到安息。」(馬太福音11:29)
昨天我受邀至南布中會青年部做「處境查經法」的訓練,因為地點在高雄杉林區,開車需要六小時,因此我前天先到世鴻長老斗南老家住一晚,隔日一大早就趕往愛農教會。去年我去台南訓練的處境查經班他們已經聚會一年多了,他們得知我要去布農族地區訓練的消息,他們有五人一早前來支援,我看到大家謙卑渴望查考上帝的話語,心裡面充滿感動。今天早上主日祈禱會後,福佐長老告訴我昨天聖經研究班聚會的情況,參與的人分享也極為踴躍。謙卑渴求上帝的話語,才能使我們逐漸長大成熟有基督的身量。
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在《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2.2.11)這樣說:
我極其讚賞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m, 被稱為「金口約翰」第四世紀偉大的講道者)所說:「神學的基礎是謙卑」。但我更加欣賞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所說:「有人問一個雄辯家,雄辯的第一個法則是什麼?他回答說是演說技巧。又問第二個法則是什麼?是演說技巧。第三個法則又是什麼?還是演說技巧;照樣,如果你問我,基督信仰的法則都有哪些?我要回答,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法則都是『謙卑』。」
被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稱為「世界上最聖潔的修道士」,有「中世紀之光」之稱的聖伯納多(St. Bernard de Clairvaux),在他《論降卑的階梯》(Treatise on the Degrees of Humility)中說:「所有屬靈的追求,若不是建造在謙卑的根基上,都要崩潰瓦解。」
聖伯納多將「謙卑」定義為「輕看自己的優點」。一個人若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脆弱、卑下、敗壞、微小,就不可能謙卑,就不可能接納與我們不一樣的人,就不可能接納那看得見的弟兄姊妹。在參與「人」的服事上,我們更需要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問題討論:
一、耶穌提醒我們,傳福音時要為什麼而歡喜呢?是為自己做到的成就?還是為與上帝的關係呢?
二、你跟誰的關係最接近「真正認識」呢?真正認識耶穌如何改變你?
三、耶穌傳上帝的主權(上帝國),而早期教會傳耶穌,為何有這樣的轉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