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9日 星期四

從憂愁到喜樂、平安

從憂愁到喜樂、平安
聖經:約翰福音16:16-33
聖詩:31.185.355(聖).397
啟應:50

一、過一會兒(16:16-19)
●不久之後,門徒就不能見到耶穌,因為耶穌要被害、釘十字架,好像慢慢走向絕望,但是感謝主,過一會兒即第三天,門徒還要見主,因為主一定會從死裡復活。

二、憂愁將變成喜樂(16:20-24)
●面對死亡,人人都會憂愁;生離死別,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主耶穌基督告訴門徒,「過一會兒」憂愁會變成喜樂。
●復活的喜樂,沒有人能夠奪走,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確據。因為,復活的耶穌親自向門徒顯現,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6就這樣說:「一次向五百多個跟從他的人顯現;這些人多數還活著,雖然也有些已經死了。
●雖然耶穌復活後將離開門徒,但耶穌卻賜給門徒二項寶貴的恩典。第一項,慰助者——聖靈。第二項,「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的權柄。
●腓立比書2:9-11「因此,上帝高舉他,及於至高,賜給他那超越萬名的名號。為要尊崇耶穌的名,天上、人間,和地底下的眾生都得向他下拜,眾口要宣認:耶穌基督是主,同頌父上帝的榮耀。」

三、奉主的名祈求(16:25-28)
●「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為要使父親的榮耀藉著兒子顯示出來。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我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約翰福音14:13-14)
●舊約大祭司進入至聖所的規定:潔淨三天,外袍下面掛著鈴鐺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希伯來書4:16)

四、連結主而有平安(16:29-33)
●「你們都要分散」:耶穌被捕後,門徒各散東西(參可14:50)。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上帝並沒有應許我們在地上有平安。
●「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腓立比書1:29)

從今天這段經文中,我們來思考二個問題:
一、面對苦難,耶穌基督向門徒提出什麼克服苦難的良方?
1.奉主耶穌的名直接向上帝祈求(16:23,26)。
2.與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16:33)。
「35誰能夠使我們跟基督的愛隔絕呢?是患難嗎?困苦嗎?迫害嗎?飢餓嗎?貧窮嗎?危險嗎?刀劍嗎?⋯⋯37都不是。⋯⋯38因為我確信,甚麼都不能夠使我們跟上帝的愛隔絕。不管是死,是活;是天使,是靈界的掌權者;是現在,是將來;39是高天,是深淵;在整個被造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把我們跟上帝藉著我們的主基督耶穌所給我們的愛隔絕起來。」(羅馬書8:35-39)
3.是勇敢與信心(16:33)。

二、祈禱是「配不配」奉耶穌的名? 
●基督徒祈禱的最後都會「奉主耶穌的名祈禱」,但也有人會說「不配奉主耶穌的名」。到底基督徒祈禱是「配不配」奉耶穌的名? 
(一)、聖經中的根據 
1.「奉主耶穌的名」是耶穌的吩咐 
2.「奉主耶穌的名」是保羅的教導 
(二)、神學上的意義 
1.耶穌是人與上帝之間的中保 
2.「奉主耶穌的名」是信心的宣告 
3.「奉主耶穌的名」表明祈禱乃按上帝的心意祈求 
4.「奉主耶穌的名」表明我們與主耶穌的聯合 
「奉主耶穌的名祈禱」,沒有甚麼「配不配」的問題,因為奉主的名乃是耶穌的命令。

問題討論:
1.分享你的苦難、困境的經驗?遇到這些艱難時,你有何信仰上的經驗?
2.這一段經文中,耶穌教導門徒哪三項克服苦難的良方?
3.為何祈禱必須「奉主耶穌基督的名」?

講道稿

從憂愁到喜樂、平安
聖經:約翰福音16:16-33
聖詩:31.185.355(聖).397
啟應:50
今天(10/2)是本會所訂「敬老主日」,敬祝松年兄姐主的恩典滿滿、身心靈健壯。在台灣教會,我們習慣稱年長者為「松年」;在新加坡稱為「樂齡」;在馬來西亞稱為「長者」。有一位馬來西亞的牧師打趣說,馬來西亞的老人最年輕,因為都是「長者」(台語諧音chā-chòe),又打趣說:「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5:17上)確實,有基督在我們裡面時,如保羅所說的:「雖然我們外在的軀體漸漸衰敗,我們內在的生命卻日日更新。」(哥林多後書4:16)
內政部9/29公布2015年國人平均壽命80.2歲,其中男性77.01歲、女性83.62歲,均創歷年新高,比103年79.84歲還高。要如何尊嚴、樂活?行政院在9/29也通過「長照2.0」,我們教會也計畫改建後善用空間,透過「老人日托——社區整體照顧模式」來服務社會、見證福音。也請兄姐為松年兄姐、為這項事工的計畫代禱。
信耶穌是關於生命的問題,也是找到人生價值與使命的答案。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今天這一段經文。

一、過一會兒(16:16-19)
16「過一會兒,你們就看不見我了;然而,再過一會兒,你們還要看見我。」17門徒當中有幾個人彼此說:「他告訴我們『過一會兒,你們就看不見我了;然而,再過一會兒,你們還要看見我』;又說『因為我要到父親那裏去』;這些話是甚麼意思呢?」18也有人問:「他所說的『過一會兒』是指甚麼呢?我們不曉得他在說些甚麼!」19耶穌知道他們想問的,就對他們說:「我說『過一會兒,你們看不見我了;然而,再過一會兒,你們還要看見我』;你們彼此在討論這句話嗎?
不久之後,門徒就不能見到耶穌,因為耶穌要被害、釘十字架,好像慢慢走向絕望,但是感謝主,過一會兒即第三天,門徒還要見主,因為主一定會從死裡復活。耶穌說:「過一會兒,你們就看不見我了;然而,再過一會兒,你們還要看見我。」這表示離別是短暫的,憂愁也是短暫的,所面對的困難也是短暫的。當離別、憂愁、或困難結束時,沒有人可以奪去的喜樂就蓋過這一切。
雖然現在還不明白,但可以相信的是若我們向上帝求,祂會讓我們明白所遭遇的這一切,以致我們在面對這一切時,依然可以喜樂滿溢。在生活中,我們常常不知道憂愁、困難何時會過去。因此,常常會有負面的情緒出現。所以,我們需要在主裡彼此幫助和堅固,一同走過暫時的低谷,這在基督耶穌裡乃是「過一會兒」的時間。

二、憂愁將變成喜樂(16:20-24)
20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你們要痛哭哀號,世人卻要歡樂;你們要憂愁,可是你們的憂愁將變成喜樂。21女人快要生產的時候憂愁,因為受苦的時刻到了;但是生了嬰兒後就忘掉了痛苦,因為高興有嬰兒出生到世上來。22你們也是這樣:現在你們有憂愁,但是我要再見到你們,你們心裏就會充滿喜樂;你們的喜樂是沒有人能奪走的。
23「在那一天,你們不向我求甚麼。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親求甚麼,他一定賜給你們(「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親求甚麼,他一定賜給你們」另有些古卷作「如果你們向父親求,他會因著我的名而賜給你們」。)。24直到現在,你們並沒有奉我的名求過甚麼;你們求,就得到,好讓你們的喜樂滿溢。」

耶穌在此預言他被捕、釘十字架,門徒痛苦哀號,但世人特別的猶太當局卻是歡樂。愛主的人當然會憂愁,看到耶穌受苦的慘狀,誰都應該會不捨,更不用說這些跟隨主的門徒了。這些愛主的人會憂愁,那些害耶穌的人倒要喜樂。面對死亡,人人都會憂愁;生離死別,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主耶穌基督告訴門徒,「過一會兒」憂愁會變成喜樂。
人的生命終究會「死」,誰可以突破、勝過死亡?只有,耶穌基督可以衝破、戰勝死亡。十字架上的死亡不是結束,因為過一會兒,耶穌就會復活,門徒就要從憂愁變成喜樂。就像婦人生產,當時又沒有無痛分娩;有人說婦人生產是最痛的一種痛,但是為什麼大部分的婦人都一生再生呢?因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這樣的喜樂,遠遠超過痛苦。痛苦已經過去,因著新生命,就不再紀念那苦楚了。主耶穌基督自己也是這樣,雖然很痛苦,這痛苦也是真實的,但因為可以拯救世人,耶穌自己也歡喜快樂。對復活的喜樂,沒有人能夠奪走,因為這是實實在在的確據。因為,復活的耶穌親自向門徒顯現,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6就這樣說:「一次向五百多個跟從他的人顯現;這些人多數還活著,雖然也有些已經死了。
雖然主耶穌一再告訴門徒,聖靈將要降臨與他們同在,且要聖靈要使他們想起主的話;聖靈也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但門徒因未曾經歷,自然很難明白,心裡也有許多疑問。於是主耶穌在第23節說:「在那一天,你們不向我求甚麼。」那一天是指著耶穌從死裡復活的日子,更是指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的日子。當聖靈一進入他們心中,就要引導他們進入一切的真理。
雖然耶穌復活後將離開門徒,但耶穌卻賜給門徒二項寶貴的恩典。第一項,是第16章前半段所說的,差派慰助者——聖靈。第二項寶貴的恩典,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的權柄。
在主耶穌還沒有從死裡復活以前,猶太人的祈禱是有限的,必須由祭司代為祈求。猶太人的禱告習慣沿自舊約,他們以聖殿作為祈禱的地方,因為那是上帝的居所,大多數的猶太人是由祭司帶領百姓,或代替百姓到上帝的面前禱告。聖殿中的香壇,就是祭司為百姓祈禱的地方。但現在,主耶穌告訴門徒,他已經賜給門徒「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的權柄。
基督徒的祈禱最後都是以「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作結束,並不是因為這一句話有什麼魔力或法力,而是因為我們要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才能來到天父面前,因為只有藉著主耶穌,我們才能到天父那裏去。腓立比書2:9-11清楚的說:「因此,上帝高舉他,及於至高,賜給他那超越萬名的名號。為要尊崇耶穌的名,天上、人間,和地底下的眾生都得向他下拜,眾口要宣認:耶穌基督是主,同頌父上帝的榮耀。
奉耶穌的名祈禱,至少有三項的信心展現。第一,相信耶穌是「上帝的羔羊」,通過耶穌的救贖,提供赦罪的基礎。第二,相信耶穌的復活,現在做「大祭司」,成為神人之間的中保。第三,相信耶穌是唯一的「道路」,只有通過耶穌,人的祈禱才蒙上帝的接納。(約翰福音1:29;14:6;希伯來書4:14-15)
我們奉主耶穌的名禱告,更是因為要按照上帝的旨意求。就好比父母不會因為十歲小孩要開車,就真的答應他所求的,因為他的時間、能力還無法駕馭。正常的父母會等到小孩長大成熟,教導他會開車,甚至考上駕照。所以上帝會在我們準備好的時候,為我們成就大事,上帝也願意叫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就像在世上,上帝為每個時代,預備每個時代的工具。總之,我們祈禱時,應該像耶穌教導我們的,「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10下)
 十字架的道路永遠是先苦後甘的。主耶穌知道他必須要上十字架,為世人捨去生命;他必須要離開天上的榮耀、降世為人。而現在,他必須面對另外一個離開,就是離開祂所親愛的門徒。他必須受苦、被釘十字架,然後才有復活及回到榮耀的天堂。十字架的道路永遠是先苦後甘的。各位,主耶穌道成肉身的真實意義,就是先苦後甘的。

三、奉主的名祈求(16:25-28)
25「我用比喻把這些事向你們說了。可是時刻就到,我不再使用比喻,卻要明明地把父親的事告訴你們。26在那一天,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我並不是說我要替你們向父親求,27因為父親自己愛你們。他愛你們;因為你們愛我,並且信我是從上帝那裏來的。28我從父親那裏來到這世界;現在我要離開這世界,回到父親那裏去。」
其實,在約翰福音14:13-14裡,耶穌基督早就應許跟從他的人奉他的名祈禱的權柄:「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為要使父親的榮耀藉著兒子顯示出來。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我求甚麼,我一定成全。」(14:13-14)
第26節又再次提到說:「在那一天,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耶穌的應許在舊約時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當時人要來到上帝的面前是戰戰兢兢,而且只有大祭司能夠進入上帝的至聖所。
根據舊約的記載,當大祭司進入至聖所前,必須先潔淨自己三天。當他進入至聖所時,因為所穿的外袍下面掛著鈴鐺,當外面的人聽到這叮叮噹噹的響聲,就知道他還活著。當有罪的人來到聖潔上帝的面前,那是戰戰兢兢的經驗,因為他可能得罪上帝,或沒有潔淨,以致於被上帝當場擊殺。我們都要很慶幸,因為我們是活在新約時代,就像希伯來書4:16所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因此,我們要珍惜上帝給我們這樣的祈禱權柄。

四、連結主而有平安(16:29-33)
29門徒對他說:「你看,現在你是明明地講論,並沒有用甚麼比喻。30我們已經曉得,你無所不知,不需要有人向你發問。因此,我們信你是從上帝那裏來的。」31耶穌說:「現在你們信了嗎?32時刻到了,現在已經是了,你們都要分散,各人回自己的地方去,只留下我自己一個人。其實,我不是自己一個人,因為有父親與我同在。33我把這件事告訴你們,是要使你們因跟我連結而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們要勇敢,我已經勝過了世界!」
門徒覺得自己已經相信了,已經都知道了,所以覺得自己的信心非常穩固,但是耶穌明確指出:現在你們信嗎?你們真的信嗎?我告訴你們吧,馬上你們就要分散,讓耶穌獨自一人。耶穌讓門徒真實認識自己其實是一個不穩的人。
第32節「你們都要分散」,耶穌被捕後,門徒各散東西(參可14:50)。耶穌除了明確告訴門徒之外,也告訴他們,即使他們都四散,身旁沒有人與耶穌同在,但是天父仍然與耶穌同在,讓門徒不用擔心。
再來看第33節,耶穌自己都要上十字架了,馬上就要受死了,還可以賜人平安嗎?上十字架之前的痛苦,煎熬,讓耶穌完全體會受苦的人的內心感受。受苦的時候,雖然當下有痛苦,有掙扎,但是在耶穌裡面有真正的平安,因為耶穌已經勝了世界。不論狂風暴雨,不管世界如何張狂,不管多大的黑暗,讓我們相信,耶穌已經得勝,而且得勝有餘。跟在一個得勝的君王,元帥後面,我們就可以不害怕。不是我們自己的能力,而是加入一個得勝的軍隊,高唱得勝的凱歌。我們的主,是復活的主,是得勝的主,不要活著,好像主還沒有復活一樣。
耶穌告訴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當你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到驚訝嗎?原來上帝並沒有應許我們在地上有平安,而是告訴我們亞當、夏娃自伊甸園犯罪以來的事實,就是這世界是苦難的。我們在地上有時是會受苦的,有時因為犯罪得罪上帝,而失去平安;也因著我們的不完全,使人際關係破裂,而陷入愁苦當中。有些苦是從環境來的,因為這些環境大多不是我們所能控制、掌握的,以致於我們常有無可奈何的感覺。更有些苦是自然的反撲所造成的。
另外,有些苦是從魔鬼撒旦來的攻擊。往往仇敵常常來欺騙、控告我們,使得我們失去心中的平安,落入憂慮跟恐懼之中。甚至有時候我們會為主的緣故受苦。當我們為主作見證的時候,這個世界會拒絕、抵擋我們,甚至會逼迫我們,所以保羅在腓立比書1:29說:「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雖然如此,我們在主的裡面卻是有平安的,因為主已經勝過了這世界。

從今天這段經文中,我們來思考二個問題:
一、面對苦難,耶穌基督向門徒提出什麼克服苦難的良方?
現在的人喜歡買各式各樣的保險,但就算你買了這些保險,還是買不到生命的保障,得不著心裡的平安。
1.奉主耶穌的名直接向上帝祈求(16:23,26)。
在約翰福音14:13-14裡,耶穌基督早就應許跟從他的人奉他的名祈禱的權柄:「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為要使父親的榮耀藉著兒子顯示出來。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我求甚麼,我一定成全。
到了16:23,26,主耶穌再次以慎重的語氣重複的說:「在那一天,你們不向我求甚麼。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親求甚麼,他一定賜給你們」、「在那一天,你們要奉我的名祈求。
面對苦難、困境,第一個方法就是直接向上帝陳述我們的遭遇,正如耶穌所吩咐的「你們奉我的名」,耶穌是我們的連帶保證人。他應許我們可以奉他的名,可以依靠他,正如他所說的:「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親那裏去。」(14:6)

2.與耶穌基督「連結」在一起(16:33)。
在14:27耶穌曾清楚說過:「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把自己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給你們的,跟世人所給的不同。」現在,在16:33更進一步說:「我把這件事告訴你們,是要使你們因跟我連結而有平安。」這一節特別強調「連結」,就像第15章一開始以「葡萄樹與枝子」來說明與耶穌連結的生命。
在基督信仰裡所說的平安,並非一般人所祈求的福、祿、壽,或是事事順利。基督徒所祈求的平安,是一種使人得以有足夠的勇氣、信心、力量去面對困境,沒有孤單的感覺,因為有聖靈與我們同在,正如耶穌基督告訴門徒說:「我不會撇下你們為孤兒。」(14:18)耶穌告訴門徒,他與門徒之間的關係就如同葡萄樹與枝子緊密的連結,也如同牧羊人與羊群的親密。
使徒保羅在羅馬書是這樣詮釋基督徒與基督之間親密的關係,他說:「35誰能夠使我們跟基督的愛隔絕呢?是患難嗎?困苦嗎?迫害嗎?飢餓嗎?貧窮嗎?危險嗎?刀劍嗎?……37都不是。……38因為我確信,甚麼都不能夠使我們跟上帝的愛隔絕。不管是死,是活;是天使,是靈界的掌權者;是現在,是將來;39是高天,是深淵;在整個被造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把我們跟上帝藉著我們的主基督耶穌所給我們的愛隔絕起來。」(羅馬書8:35-39)
面對苦難、困境,第二個方法就是與耶穌「連結」在一起,這樣的連結關係,保羅說患難、困苦、迫害、飢餓、貧窮⋯⋯沒有任何的力量,甚至是死亡,都無法使我們跟基督的愛隔絕。換言之,與基督連結是我們能夠勝過死亡的力量,也是信耶穌得著真正的平安。

3.是勇敢與信心(16:33)。
第33節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是你們要勇敢,我已經勝過了世界!」這裡說到二個生命態度,一是勇敢、二是信心——即相信耶穌勝過世界。
基督教信仰就是幫助我們有足夠的勇敢與信心,使我們的生命在苦難、逆境中沒有失去信仰的價值與人生正確的方向。耶穌基督說:「我已經勝過了世界!」確實,世界最大的力量是死亡,而我們的耶穌基督是勝過死亡的。他告訴門徒不要怕,跟隨他就會戰勝死亡。
我們之所以不把死亡看成是恐懼的主因,就是因為耶穌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並且「要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約翰福音3:16)一般人都很害怕死亡,因為對他們而言死亡就結束,沒有任何盼望。但是,基督徒不是如此,是因為基督的愛超越了死亡。真正的基督徒是不怕死亡的,因為他知道在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展開新的生命型態的開始。

二、祈禱是「配不配」奉耶穌的名? 
基督徒祈禱的最後都會「奉主耶穌的名祈禱」,但也有人會說「不配奉主耶穌的名」。到底基督徒祈禱是「配不配」奉耶穌的名? 
藉由這問題讓我們來思考為何基督徒祈禱的最後會以「奉主耶穌的名」為結語。首先,我們來看聖經怎麼說;接著,我們來認識「奉主耶穌的名」的神學意義。
(一)、聖經中的根據 
1.「奉主耶穌的名」是耶穌的吩咐 
在約翰福音第14-16章,耶穌至少五次吩咐門徒要奉祂的名祈禱。約翰福音14:13-14耶穌教導門徒說:「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甚麼,我一定成全,為要使父親的榮耀藉著兒子顯示出來。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我求甚麼,我一定成全。」在約翰福音15:16耶穌又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指派你們去結那常存的果實。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親求甚麼,他一定賜給你們。」約翰福音16:23-24又說:「在那一天,你們不向我求甚麼。我鄭重地告訴你們,你們奉我的名,無論向父親求甚麼,他一定賜給你們。直到現在,你們並沒有奉我的名求過甚麼;你們求,就得到,好讓你們的喜樂滿溢。」 
換言之,「奉主耶穌的名」是耶穌的吩咐,沒有甚麼「配不配」的問題,若是祈禱者為了表達自己的虔誠或不配,應該在祈禱詞中表達,而不宜在最後說「不配奉耶穌基督的名」,因為奉主的名乃是耶穌的命令。而「不配」有時會令人產生「否定」的意味,難道我們是否定「耶穌的名」所具有的神學意義嗎?
2.「奉主耶穌的名」是保羅的教導 
上帝是聽禱告的上帝,而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中保,讓我們的禱告可以蒙上的垂聽。保羅在以弗所書5:20教導說:「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為各樣的事感謝父上帝。」感謝父上帝,也是要奉耶穌的名來感謝,因此奉耶穌名的禱告是非常重要的。 

(二)、神學上的意義 
1.耶穌是人與上帝之間的中保 
「奉耶穌的名祈禱」,是因為耶穌是人與上帝之間的中保、橋樑,耶穌基督的名字具有權柄,所以基督徒是被奉命靠著「耶穌」之名的權柄,來到父上帝的面前祈求,上帝就要垂聽我們所祈求的。我們不是靠著自己或是任何人與物到上帝面前,而是靠著耶穌的名,靠著耶穌的權柄來到上帝面前來祈禱。
因此,我們必須受洗成為基督徒,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生命唯一的救主與中保,這樣我們的祈禱才能上達到上帝那裏。 
2.「奉主耶穌的名」是信心的宣告 
「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這句話不是一種咒語。基督徒之所以「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乃是因為我們這些罪人原沒有資格求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現今我們之所以有資格,能向上帝禱告,完全是因為「主耶穌基督的名」,就如一張支票一樣,有權威者簽署在他的支票上,支票就是我們的禱告,但若沒有上帝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簽名,這張支票是沒有效的。我們奉主耶穌的名祈禱,是因為我們深信耶穌基督有此權威或權柄,因此,「奉主耶穌的名」是一種信心的宣告或態度。當我們心中尊主為大,承認耶穌在我們生命中居首位、做救主,這種信心是我們的祈禱蒙應許的關鍵,因此耶穌說:「只要有信心,你們在禱告中所求的一切都會得到。」(太21:22) 
一個人若沒有真心信耶穌,上帝是不會垂聽他的祈求;就如聖經記載猶太教大祭司有七個兒子,他們模仿保羅趕鬼,對污鬼說:「我奉保羅所傳的耶穌的名,命令你們出來。」但是,邪靈回答他們:「我認識耶穌,也知道保羅是誰;可是,你們是誰?」那個邪靈附身的人就猛烈地襲擊他們,制伏了他們。他們都受傷,衣服給撕碎了,狼狽地逃出屋子。(參徒19:11-20)因為他們根本上還未信耶穌,也沒有與主耶穌的名產生過任何關係。
因此,我們對耶穌的信心,必須展現在受洗成為基督徒上,並藉此信心祈禱,如此才能蒙上帝垂聽與悅納。 
3.「奉主耶穌的名」表明祈禱乃按上帝的心意祈求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只要祈禱末了加上「奉主耶穌的名」,上帝就會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把「奉主耶穌的名」當作具有神奇功力的咒語,這是絕對違反聖經的! 
奉耶穌的名祈禱,意思是籍著耶穌的權柄向上帝祈求,因為我們是奉耶穌的名而來到真神上帝的面前。奉耶穌的名祈禱,意思是按著上帝的心意祈禱,「我們在上帝面前坦然無懼;因為我們確實知道,如果我們照著他的旨意求,他都會垂聽。既然我們知道他垂聽我們一切的祈求,也就知道我們向他所求的,他一定賜給我們。」(約翰一書5:14-15)奉耶穌的名禱告,是祈求那些使耶穌得榮耀的事。
祈禱末了加上「奉主耶穌的名」,不會有任何神奇魔力。如果我們的祈禱中所求的不是為了上帝的榮耀,不是按著上帝的旨意,即使是說了「奉主耶穌的名」也沒有意義。若我們能夠真誠的按著上帝的心意祈求,祈求那些使耶穌得榮耀的事,我們最後才能說「阿們」,意思是「誠心誠意」。 
4.「奉主耶穌的名」表明我們與主耶穌的聯合 
奉耶穌的名祈禱,意思是我們與主耶穌聯合,讓上帝的旨意在我們的祈禱與生命中彰顯出來。約翰福音第14-16章,所講的主題是一種與耶穌基督聯合的生活。耶穌所揀選的門徒,上帝分別他們,是要他們在地上作一個見證,見證他們和三一上帝之間有一個完全的聯結。 
在這三章聖經裡,主耶穌一再提起的,就是與基督連結的生活。在這一個聯合的生活裡頭,有一部分的事就是祈禱。而這種奉主名的祈禱,乃需要門徒與上帝聯合的生活來持續。所以,奉主耶穌的名祈禱,不僅是一個祈禱的問題,更是一個與上帝聯合的生活問題。當一個人活在主裡面,靠主而活,與主聯合,如此一來,祈禱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祈禱。
所以,奉主耶穌的名祈禱並不是說,你平時不靠主活著,不與主聯合,不活在主裡面;到需要時,才來呼求祂。 
「奉主耶穌的名祈禱」,沒有甚麼「配不配」的問題,因為奉主的名乃是耶穌的命令。奉主耶穌的名祈禱不是咒語,不是公式,而是表明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中保,當我們以信心來到上帝面前祈禱時,耶穌為我們開啟這屬靈的關係。當我們願意按上帝的心意祈求,願意表明我們與主耶穌的聯合,願意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樣式,這樣的祈禱才是「奉主耶穌的名」。

問題討論:
1.分享你的苦難、困境的經驗?遇到這些艱難時,你有何信仰上的經驗?
2.這一段經文中,耶穌教導門徒哪三項克服苦難的良方?
3.為何祈禱必須「奉主耶穌基督的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