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3日 星期五

約拿書3:1-10以行動見證悔改

以行動見證悔改
約拿書3:1-10 (2017.10.15濟南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約拿沒有順服來自上帝呼召的使命,反而是朝著自己「固執」的心意去做,他朝著自己的目標他施,去逃避上帝。
約拿有他自己的固執,我們對聖經的「固執」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
舊約的處境是,強調「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式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
詩篇137:8-9巴比倫哪,你要被毀滅;照著你加給我們的殘暴報復你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 抓起你的嬰兒,把他們摔在石頭上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
詩篇139:21-22上主啊,我多麼恨惡憎恨你的人!我多麼厭惡背叛你的人!我深深恨惡他們;我把他們當作仇敵。

我們在閱讀約拿書時,也要反省我們是否像約拿一樣,「固執」自己的想法、見解,而忽略了以耶穌的眼光來「成全律法」。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的經文內容:

一、偷工減料的信息(3:1-4)
上帝沒有改變對約拿第二次的呼召。
「宣告」的希伯來原文(וִּקְרָ֤א, wiq·rā)是說:「用呼喊攻擊」。
面對第二次的呼召,約拿仍然「固執」自己的意思。

原本需要走三天的大城,他只走一天
原本是「公開斥責那裏的人」,他卻跳過「呼籲悔改」的信息。
他為什麼修改了信息的內容?傳「偷工減料」的信息?

二、徹底悔改與赦免(3:5-10)
罪惡深重的統治者及人民,竟然會在聽到一句話之後就相信上帝而知道悔改?
不認識上帝的人,會喜歡聽上帝的話語。反而,自認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卻聽不進上帝的話(參考以賽亞書6:9-25,耶利米書5:1-3,何西阿書12:10-11)
尼尼微王一聽見這消息」,他是聽到什麼消息呢?
第十節是約拿書最重要的信息:人的悔改向善,會改變上帝的心意,徹底悔改會帶來赦免。

今天這章經文帶給我們二項信仰上的反省:

一、捨棄自我「固執」,甘心樂意順服上帝的呼召
約拿「固執」己見,他的「固執」是上帝要聽他的。
加爾文(John Calvin)順服上帝
今天,我們都有可能像約拿一樣,有自己的「他施」固執的方向。

二、以行動表明真實的悔改,而真實的悔改將帶來赦免
聖經讓我們知道:上帝會因為人真實的悔改,而改變祂懲罰的心意。
施洗約翰說:「悔改吧,因為天國快實現了!(馬太福音3:2)
施洗約翰對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要用行為證明你們已經悔改
撒該的悔改行動:「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
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路加福音19:8-9)
救恩從來就不是「個人主義」的。

問題討論:
1.約拿有哪些自我「固執」的想法,與上帝的心意衝突?
2.悔改和救恩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悔改必定伴隨著生命的改變。尼尼微人有哪些真實悔改的具體行動?
3.你曾有哪些行動來見證你的悔改?

講道篇

以行動見證悔改
約拿書3:1-10 (2017.10.15濟南教會主日講道篇)
上帝給予約拿一個使命,就是呼籲尼尼微城的人悔改,因為他們的惡已經到達上帝的面前,上帝要審判他們。這是上帝給予約拿人生的使命或目標。可是約拿卻沒有順服來自上帝呼召的使命,反而是朝著自己固執的心意去做,他朝著自己的目標他施,去逃避上帝。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他施」固執的方向。有些固執是好,但有些固執卻是在對抗上帝的心意。對基督徒來說,我們所堅持的「固執」,需要檢視是否合乎耶穌的心意。
上週我去美國,受邀在北美洲教會協會神學研究會發表三篇演講並參與討論,這次大會主題是「變革與創新宗教改革五百年,教會突破新契機」。在「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的主題下,我論到基督徒對聖經的「固執」。約拿有他自己的固執,但他的固執卻是逃避上帝的呼召,因為他不懂得上帝的心意。我們對聖經的「固執」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
公元前167年亞倫祭司的後裔猶大·馬加比(Judah Maccabee)帶領猶太人對抗希臘帝國下的敘利亞西流古王朝(公元前198-167)。猶太人戰勝、獨立復國之後,內部也展開一場宗教改革,法利賽派和經學教師是當時出現的宗教改革者,他們也強調「唯獨聖經」,但是宗教改革者往往也有可能會成為壓迫者,將聖經基要化、將律法規條化。這樣的宗教人士,在近代人類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二戰之前,德國具有宗教改革的新教背景基督徒,有超過九成的基督徒投票支持希特勒、納粹;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荷蘭改革宗教會,在當時也支持白人政權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他們都固執他們所認為的聖經理解。
當我們在讀一段經文時,必須常去思考:這段經文的處境和我們今天的處境有什麼差異?如果那是當時處境下的真理,那麼它是否能成為今天處境下的真理?詩篇1378-9節:「巴比倫哪,你要被毀滅;照著你加給我們的殘暴報復你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抓起你的嬰兒,把他們摔在石頭上的人,他是多麼有福啊!」當我們在讀這段經文時,要不要按照經文的具體內容去做?
今天如果有一個人得罪你,你是否要按照上面這段經文說的去做?你要不要抓起這位得罪你的人的嬰兒,把他摔在石頭上?這段經文說,這樣報復敵人的人多麼有福!這段經文的處境是在強調「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報復式正義(Retributive Justice)之下,巴比倫人以如此殘暴的手段對付猶太人的嬰兒,在報復式正義裡,教導猶太人也以此「對等」的手段對待敵人,但這不是耶穌的教導。在今天的處境當中,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去做?所以,思考聖經的特定處境非常重要,過去處境所認定的真理,不代表它在今天處境下就是真理。耶穌教我們的是創建和好關係的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舊約中創世記第四十二章約瑟與出賣他的兄長復和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詩篇13921-22節:「上主啊,我多麼恨惡憎恨你的人!我多麼厭惡背叛你的人!我深深恨惡他們;我把他們當作仇敵。」如果用這經文的標準來看,沒有信仰耶和華或耶穌的人,我們都要把他們當成仇敵的話,那麼,在台灣只佔5%左右如此小眾的基督徒,基督徒大概要與約95%的人為敵!
約拿的「固執」是上帝要聽他的,法利賽人的「固執」是要耶穌聽他們的。我們是用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的眼光,還是用耶穌的眼光來解釋聖經呢?如果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解釋聖經的眼光合乎上帝的心意,那麼耶穌就不用來了。正因為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在當時是錯譯或錯解上帝的話語,甚至把上帝的話語做出教條性的解釋,成為人的綑綁。所以,耶穌才來到世間,並且說:「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2)
什麼是「真理」?「真理」是你的標準,還是我的標準?當然,對基督徒而言,真理是以聖經為標準。接著我們要問:聖經是上帝的話嗎?當然是。但是,聖經裡面也有魔鬼的話。約伯在撒旦和上帝談判的過程中,就是屢屢遭到魔鬼的試探;耶穌也曾遭到魔鬼的試探。聖經裡面有上帝的話,也有魔鬼的話;有先知的話,也有假先知的話。因此,我們要用什麼方式去應用「唯獨聖經」原則,就是必須常去思考的。
再來想想,新約和舊約哪一個比較重要?哪一卷經卷比較重要?對馬丁路德來說,〈雅各書〉可能是最不重要的,甚至可以丟棄。對加爾文來說,〈以弗所書〉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為裡面講很多教會論。也許有些基督徒認為,在先知的話、耶穌的話和保羅的話當中,所有的內容都同等重要。然而,我們可以再問一個問題:耶穌的話比較重要,還是摩西的話比較重要?
如果耶穌的話和摩西的話同等重要,那麼,耶穌就只是先知當中的一位而已,他就不是救主了。約翰福音用「道成肉身」(incarnation)來描繪耶穌。「道」這個字既是上帝的「道」(way),也是上帝的「話」(word)。上帝的話成為肉身,是指聖經成為肉身嗎?不是,而是耶穌本身成為了肉身。如果我們把耶穌的話等同於所有先知的話,耶穌就失去了他的「超越性」了。耶穌和眾先知截然不同,他是救主,具備永恆的「超越性」。正如同希伯來書所指出的信息:耶穌超越了天使(希伯來書1:4-14),也超越了摩西(希伯來書3:1-6)
對於現代基督徒而言,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解釋,不同的基督徒也有不同的看法。當我們在面對當代社會的問題時,我們當然應該以聖經為標準。但我們必須了解,聖經的解釋必須以耶穌基督為標準,通過耶穌基督來成全律法。對基督徒來說,耶穌的啟示會批判聖經及其他的啟示。今天,我們在閱讀約拿書時,也要反省我們是否像約拿一樣,「固執」自己的想法、見解,而忽略了以耶穌的眼光來「成全律法」。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章的經文內容:

一、偷工減料的信息(3:1-4)
1 上主再一次向約拿說話。2 他說:「你往尼尼微那大城去,向那裏的人宣告我吩咐你說的話。」3 約拿服從上主的命令,就往尼尼微去。那是一座大城,需要三天的時間才走得完。4 約拿進城,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宣告:「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要被毀滅了!」
第一節說:「上主再一次向約拿說話。」這是約拿第二次受上帝的呼召,第一次受呼召時,約拿抗拒上帝,決定躲到天涯海角,他不願看到外邦人悔改,他非常堅決的反對上帝。
在大魚的肚中,約拿歷經生死的交戰,他知道人無法抗拒上帝的命令。另外,也讓我們看到上帝沒有改變祂原本呼召約拿的計畫。上帝的計畫,不會因為人或先知的抵抗就有所改變,上帝的計畫只有當人悔改歸向祂時,才會改變,就像尼尼微城的悔改一樣。
上帝沒有改變對約拿第二次的呼召,上帝照樣要約拿去尼尼微城,這個約拿不喜歡、排斥的大城市。同樣地,若是從上帝來的呼召,我們是無法逃避的;如果是我們必需歷經的考驗,也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們去。
第二節記載上帝吩咐約拿說:「你往尼尼微那大城去,向那裏的人宣告我吩咐你說的話。」在此「宣告」的希伯來原文(וִּקְרָ֤א, wiq·rā)是說:「用呼喊攻擊」。上帝要約拿傳達的信息是極其嚴厲的,不是溫和的勸導,不是用愛去感化,也不是用理論去說服;而是用呼喊攻擊他們。
我吩咐你說的話」,就是上帝第一次要約拿去傳講的話,也就是:「我注意到他們是多麼邪惡!(約拿書1:2)上帝要先知約拿用話語公開斥責尼尼微城的人民,讓他們知道上帝已經注意到他們是「多麼邪惡」,且是邪惡到上帝無法容忍的狀態。
在第一講時,我有特別說明,從尼尼微城的考古中所發現的浮雕,上面描繪囚犯被壓在地上,行刑的人用力把他的舌頭拉出來。浮雕還刻上誇耀的文字,記載亞述人用繩子上的鈎子鈎住俘擄的鼻子或嘴唇,然後拖著他們走到尼尼微城遊街示眾。在在都顯示出尼尼微人的殘暴。
接著,第三節描述說:「約拿服從上主的命令」。若是看到最後第四章,我們會清楚知道約拿這次也不是真的服從上帝的命令,他之所以會去,實在是不得已而去,因為無論他逃到天涯海角,都無法逃離上帝的手。
面對第二次的呼召,約拿仍然「固執」自己的意思,他對上帝是「口服心不服」。原本需要走三天的大城,他只意思意思地走一天;原本上帝是要他去「公開斥責那裏的人」,讓他們知道上帝已經「注意到他們是多麼邪惡」了。但約拿卻跳過「呼籲悔改」的信息,而是直接宣布「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要被毀滅了!」先知不是要照著上帝的話語來傳講嗎?約拿為什麼不按照上帝要他傳講的信息去講?他為什麼修改了信息的內容?約拿所傳的信息是「偷工減料」的信息,這一點也說明了約拿實在很不願意接受這項使命。約拿「固執」自己的意見,他的「固執」是上帝要聽他的才算數。

二、徹底悔改與赦免(3:5-10)
5 尼尼微城的人相信上帝的話。所以他們決定要禁食;城裏所有的人,無論大小,都披上麻布表示痛悔。6 尼尼微王一聽見這消息,就離開寶座,脫下王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7 他向尼尼微人發出通告,說:「這是王和他的大臣頒佈的命令: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東西;不准吃,也不准喝。8 人和牲畜都要披上麻布。每一個人都必須懇切地向上帝祈禱,並且停止邪惡的行為,不做強暴的事。9 也許上帝會因此改變他的心意,不再發怒,我們就不至於滅亡。」10 上帝看到他們所做的一切,看到他們放棄了邪惡的行為,於是改變心意,沒有把他原先宣佈的災難降給他們。
尼尼微城的人相信上帝?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啊!不認識上帝的人民,竟然在聽到上帝的僕人講一句簡單的話就相信了?這怎麼可能呢?這是許多人讀了約拿書之後往往會產生的疑問。這樣罪惡深重的統治者及人民,竟然會在聽到一句話之後就相信上帝而知道悔改?
第五節是整本約拿書最大轉折的關鍵經文,先知「偷工減料的信息」居然使得尼尼微城的人以「禁食」、「披上麻衣」的方式來表示他們真的悔改心意。相對照其他先知的服事來看,先知以賽亞、耶利米、何西阿等人都曾呼籲以色列人要悔改、認罪,卻都沒有得到回應,這豈不是很諷刺嗎?聖經的作者在此凸顯出:不認識上帝的人,會喜歡聽上帝的話語,且會認真思考上帝的話,並且回應上帝的話。反而,自認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卻聽不進上帝的話,對上帝的話反應冷漠(參考以賽亞書6:9-25,耶利米書5:1-3,何西阿書12:10-11)
第六節「尼尼微王一聽見這消息」,他是聽到什麼消息呢?按上下文的記載,尼尼微王的悔改,比較像是因為先聽到人民悔改的消息,他對民意立即有反應,「離開寶座,脫下王袍,披上麻衣,坐在灰中」。這些動作都是指謙卑的態度。
此外,約拿只傳了一天,可能在說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聽到,而不是所有的人民都知道,因此,尼尼微王向尼尼微人發出通告,說:「這是王和他的大臣頒佈的命令: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東西;不准吃,也不准喝。人和牲畜都要披上麻布。」甚至進一步公告:「每一個人都必須懇切地向上帝祈禱,並且停止邪惡的行為,不做強暴的事。也許上帝會因此改變他的心意,不再發怒,我們就不至於滅亡。」反倒是,尼尼微城的王與人民在傳講上帝給予約拿的信息。
在暑假期間裝備部門所舉辦「《約拿書》聖經研究班」時,就有人問說:「為什麼連家畜都需要披上麻布,甚至禁食不可吃喝?」我們很難想像這樣的畫面。比較貼切的看法,可以從創世記第三章十四至十九節所記載的,人犯罪之後,連帶土地都受到詛咒。以這樣的認識來看,當人犯罪時,有時也會利用這些家畜作為犯罪的工具。古代家畜是屬於重要的經濟工作或貨物,我們不是也聽過「經濟犯罪」這種事嗎?
當全國上下都悔改之後,上帝就改變他的計畫。第十節就這樣說:「上帝看到他們所做的一切,看到他們放棄了邪惡的行為,於是改變心意,沒有把他原先宣佈的災難降給他們。」這一節也是約拿書最重要的信息:人的悔改向善,會改變上帝的心意,徹底悔改會帶來赦免。

今天這章經文帶給我們二項信仰上的反省:

一、捨棄自我「固執」,甘心樂意順服上帝的呼召
《約拿書》裡頭有一個很諷刺的畫面,就是包括天氣、大魚甚至是不認識上帝的水手、尼尼微城的王及百姓,都對上帝很「敬畏、順服」;但上帝的選民先知約拿卻是唯一「抗命」的一位。約拿「固執」自己的意見,他的「固執」是上帝要聽他的。這裡提醒我們,身為基督徒要體貼上帝的心意,進一步心甘情願順服上帝。
今年是宗教改革五百週年,我來介紹加爾文(John Calvin)順服上帝的小故事。
加爾文15363月寫完《基督教要義》(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第一版之後,在宗教改革陣營引起相當的注目。但加爾文希望安靜地過著學者的生活,7月計畫前往史特拉斯堡從事學術研究,卻因遇到戰爭而改走日內瓦,原本只想停留一個晚上,再繼續趕路到史特拉斯堡。但停留在日內瓦的那一夜,日內瓦改革派領袖法赫勒(William Farel)得知,這名著有《基督教要義》的大學者居然到了日內瓦,於是他懇求加爾文留下來共同從事宗教改革,加爾文不答應。於是,法赫勒對加爾文說:「我最後一次問你,你是否願意聽從上帝的呼召?……你關心你的身體需要休息,你只顧自己的興趣,讓我奉全能上帝的名向你宣告,你若抗拒祂的命令,無論你作什麼,你一生都不會得到安息。」法赫勒懇切又有權柄的態度,讓加爾文感受到上帝通過法赫勒在呼召他,於是加爾文收斂自己的「固執」,順服上帝而停留在日內瓦協助宗教改革。
加爾文草擬《教會組織與禮拜條例》、《教理問答》。他認為信仰不應該只是停留在明白教理而已,而是需要實踐在生活中。由於加爾文的要求很高,使得日內瓦的世俗領袖反對他。不到二年,15384月,日內瓦市議會命令加爾文和法赫勒,必須在三日內離開日內瓦。
對於加爾文而言,離開日內瓦是極大的釋放,他終於能夠專心神學研究。但是在史特拉斯堡的宗教改革家布塞爾(Martin Bucer),說服加爾文成為該城法國新教徒難民的牧師,於是加爾文收斂自己的「固執」,並從布塞爾學習牧會有三年多。
在加爾文離開日內瓦之後,教會紀律變得鬆弛,天主教樞機主教薩杜里多(Jacopo Sadoleto)寫一封公開信給日內瓦市的領袖,要求該城回歸羅馬天主教會。日內瓦方面找不到人可以通熟聖經來回應此信,最後他們派人請求加爾文協助。加爾文不記前嫌,立即回信給薩杜里多樞機主教。後來,日內瓦市議會決定再次邀請加爾文返回日內瓦領導他們,加爾文也是收斂自己的「固執」順服上帝。
15419月,加爾文被趕出日內瓦三年半之後,再次返回日內瓦。他回到日內瓦第一次講道,教會領袖、世俗領袖、市議員都聚集聆聽加爾文的講道。原本趕走加爾文的人擔心加爾文是否會在講台上責備他們,但他們是多慮了。加爾文站上講台,接續三年半前,他尚未講完的《歌羅西書》的經文逐節接續講道,完全沒有提到三年半前被趕走的事。他這樣做,表明他的牧會工作只是被中斷而已。對加爾文來說,捨棄自我「固執」,甘心樂意順服上帝的呼召,這是基督徒重要的信仰態度。
今天,我們都有可能像約拿一樣,有自己的「他施」固執的方向。有些固執是好,但有些固執卻是在對抗上帝的心意。對基督徒來說,我們所堅持的「固執」,需要檢視是否合乎耶穌的心意。對聖經理解的「固執」,也要以耶穌的眼光與時俱進的修正,也時常學習耶穌基督的祈禱說:「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二、以行動表明真實的悔改,而真實的悔改將帶來赦免
先知約拿傳講上帝信息說:「再過四十天,尼尼微城要被毀滅了!」雖然他只傳講一天的時間,但是聽到的人,隨即披上麻布表示痛悔。人民的悔改行動,尼尼微王一聽見這消息,就離開寶座,脫下王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甚至,王和他的大臣頒佈命令:「人、牲畜、牛羊都不可吃東西;不准吃,也不准喝。 人和牲畜都要披上麻布......。」他們以行動來表明真實的悔改,也因為他們真實的悔改,上帝收回祂原本生氣得要毀滅該城的計劃。看吧!聖經讓我們知道:上帝會因為人真實的悔改,而改變祂懲罰的心意。無論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尼尼微城的人,只要真實的悔改,上帝都會赦免的。
施洗約翰出來傳福音時,他這樣說:「悔改吧,因為天國快實現了!(馬太福音3:2)約翰看見許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也來要求受洗,就對他們說:「你們這些毒蛇!上帝的審判快要到了,你們以為能夠逃避嗎?要用行為證明你們已經悔改。(馬太福音3:7-8)
施洗約翰對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說「要用行為證明你們已經悔改」,因為真實的悔改是以行動來證明的。悔改和救恩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悔改必定伴隨著生命的改變。當撒該遇見耶穌後,撒該站起來對主說:「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路加福音19:8-9)
耶穌說:「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什麼是「救恩」(salvation)?有些人以為救恩就是「不會下地獄」。「如果不是下地獄,那會到哪裡去呢?」救恩的真正意義,就是「以馬內利」上帝與我同在,就是耶穌基督同在的「平安(shalom)」狀態,而不是我從某個地方(地獄)被拯救出來。耶穌基督是拯救者,祂本身就是道路、真理、生命,救恩就是與耶穌基督同在。
重要的是,耶穌並沒有對撒該說:「今天救恩臨到你一個人了」,而是臨到「這家」,臨到這屋內所有的人。因為救恩從來就不是「個人主義」的:「我一個人得救就好,至於其他人得不得救,或是教堂裡坐我隔壁的人得不得救,都沒關係啦!」這是錯誤的想法。教會是耶穌基督的身體,我們關心每個人。如果我們得救,其他人也會非常接近救恩。如果我們只在乎自己得救,不關心他人,是非常不好的。約拿只看到「自己」的得救,而忽視他人的得救,這樣是不好的。
上帝的恩典是臨到「全家」,雖然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撒該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是否有親戚、住的是不是豪宅,有多少僕人等等。是的,撒該很富有,但是上帝的恩典臨到全家,臨到每個人。如果當中有些不好的人,也許他們會變得更好。而在當時,像撒該這樣的主人,當他接受基督,家中所有的人都會跟著接受基督,包括他的僕人。因此,如果我們踏出悔改的一小步,學像耶穌,行為向善的改變,我們的家人,會變得更好;我們的朋友,會變得更好;我們的所處的環境、社會也會變得更好。

問題討論:
1.約拿有哪些自我「固執」的想法,與上帝的心意衝突?
2.悔改和救恩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悔改必定伴隨著生命的改變。尼尼微人有哪些真實悔改的具體行動?
3.你曾有哪些行動來見證你的悔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