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述首都尼尼微:血腥的獅穴
● 公元前721年:薩爾貢二世滅北國以色列
● 公元前705年:西拿基立攻打南國猶大
● 公元前701年:以賽亞書22章,西拿基立圍困耶路撒冷
一、異象谷的罪(22:1-3)
● 「異象山谷」:耶路撒冷
● 「厝尾頂/房頂」:社交或慶祝活動
● 「官長歸陣逃走」:領導層懦弱、不負責任
● 耶路撒冷人民沉迷享樂,輕忽上帝的警告
● 台灣面對中國侵略的威脅,是否也輕忽警覺?
二、倚靠人而非上帝(21:4-11)
● 先知的痛苦:先知看得見,其他人卻看不見,沒有危機意識
● 先知痛心、哀哭:不肯接受安慰(耶利米書31:15)
●「主的日子」:審判、災難的日子
● 耶路撒冷暫時逃過主前701年亞述的摧毀,也逃不過主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毀滅
● 猶大國自認為有攻不破的軍事:
1.黎巴嫩巨木蓋了「軍械庫」
2.鞏固城牆防衛
3.儲糧蓄水:開挖希西家水道
● 先知指出:「你們看見什麼?又沒有看見什麼?」
● 人民倚靠自己的防禦工事,卻忽視上帝
三、悔改的呼召與拒絕(21:12-14)
●「著啼哭悲傷」:要悔改仰望上帝
● 人民無視上帝,選擇縱情享樂而非悔改
這段經文是對耶路撒冷的直接警告,揭示了當時人民的屬靈狀況和政治領袖的失敗。這段經文能為台灣當代處境帶來什麼提醒呢?
一、人的計畫與上帝的旨意之間若沒有連結,最終只會導向失敗
● 面對亞述入侵的威脅,耶路撒冷有三大措施
● 面對中國入侵的威脅,台灣也有類似的措施
● 和平並不意味著放棄戰備
● 先知指出:「你們看見什麼?又沒有看見什麼?」
● 莫特曼:沒有非政治的(un-political)神學
● 莫特曼:人的計畫與上帝的旨意之間若沒有連結,最終只會導向失敗。
● 耶路撒冷有三大措施,為何還會失敗?
●「與上帝的旨意連結」是什麼意思?
● 上帝的旨意是要對付極權、獨裁,就像摩西對抗法老一樣
● 台灣需要有對抗極權、對抗敵基督的決心
二、人生是有使命的人生,我們的使命是耶穌在地上使命的延續
● 耶路撒冷有防衛力,卻無核心信仰、沒有使命
● 要如何塑造台灣人的集體的意識?
● 黃彰輝牧師:台灣人的基督徒
● 成為基督徒與成為台灣人是一樣重要的
● 文本(text),必需在處境(context),才會產生出時代意義
● 塑造台灣有上帝國的價值,這是我們的使命
●「使命」(Mission)源自拉丁文「差遣」
● 耶穌清楚人生使命:12歲,33歲所說的兩句話
● 台灣基督徒的使命:塑造台灣有上帝國的價值
問題討論:
1.耶路撒冷人民在危險迫近時選擇「狂歡宴樂」,無視上帝的呼召。我們是否也常沉迷於舒適,忽略了靈命的成長與社會責任?
2.黃彰輝牧師指出,「台灣人的基督徒」需要將聖經的話語與處境相結合,塑造台灣有上帝國的價值。面對今日台灣的挑戰(如社會分裂、不公義、外部威脅等),我們如何活出「被差遣的使命」?
3.如何在社區、教會或公共領域中實踐「行公義、好憐憫」的使命,使台灣更能體現上帝國的價值?
不願悔改的耶路撒冷(台語)
以賽亞書22.1-14
1、異象谷信息
亞述消滅以色列
先知警告心迫切
哀求猶大著悔改
與上帝旨意連結
2、不悔改
耶路撒冷人沉迷
依靠人無靠上帝
縱情享樂不悔改
毀滅巴比倫刀下
3、無連結旨意
耶路撒冷有計劃
防禦工事亦真多
無連結上帝旨意
只有失敗來收尾
4、人生有使命
人生差遣有使命
道佇肉體趁命令
阻止屠殺抗壓迫
公義憐憫得實行
5、台灣人基督徒
台灣人的基督徒
奉差行先知的路
對抗極權與獨裁
上帝國價值堅固
講道篇
不願悔改的耶路撒冷
2025.1.12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第一場禮拜講道篇
以賽亞書22.1-14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人問我,信仰與政治的關係。其實,這問題在聖經裡面是很清楚的,上帝的主權超越政治、超越世間的一切。而且,聖經裡面更有許多關於反抗濫用權柄的例子:
●希伯來收生婆拒絕順服埃及法老的命令殺害希伯來男嬰。
●摩西反抗埃及法老的權柄濫用。
●喇合順服上帝,不順服耶利哥城的統治者。
●士師們反抗統治者的壓榨。
●大衛逃離掃羅王的迫害,後來取代掃羅為王。
●先知拿單指責大衛王犯殺人與姦淫的罪。
●先知以利亞挑戰亞哈王與耶洗別王后的權柄。
●舊約的先知們都是在挑戰當時王室貴族的濫權自肥。
●耶穌挑戰當時的宗教領袖們的權柄:祭司、法利賽人、律法主義等,又批評他們是「粉飾的墳墓」。
●耶穌基督的門徒們對大祭司、文士、長老們所組成的「公會」說:「順從上帝,不順從人,是應當的。」 (徒5:29,4:19)
●保羅的傳福音都是違反當時猶太教的領袖階級。
如果反抗君王的權柄就是反抗上帝,那麼,這些聖經英雄都錯了?!事實上,他們蒙召的使命如同耶穌的祈禱:「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
對抗殘暴極權,走向上帝國,是幾千年來的聖經與人類歷史。
亞述帝國的征服戰爭以殘暴聞名,軍隊所到之處城鎮都被焚燒破壞,財物被掠奪,居民被屠殺或被擄走,人口銳減的大災難。由於亞述人在戰爭中的行為異常殘暴,猶太人將亞述首都尼尼微稱為「血腥的獅穴」。
公元前721年,亞述皇帝薩爾貢二世(Sargon II)攻陷撒馬利亞,滅了北國以色列,把以色列的十個支派驅逐,迫令他們四散於亞述國境內為奴,並把其他民族的人遷移到撒馬利亞各城去(參閱 列下15:1 - 17: 41)。於是,撒馬利亞成了猶太人與外邦人混雜的城市;而耶路撒冷和撒馬利亞之間的不和一直延續至耶穌時代。
公元前705年,亞述皇帝薩爾貢二世過世後,王子西拿基立繼位。猶大王希西家決定反抗亞述新皇帝,不肯屈服於他(列王紀下18:7)。這事引發亞述入侵猶大(參考列王紀下18:13-19:36)。西拿基立攻打南國猶大,佔領並焚燒了75座城市,人和財物都被擄走。
以賽亞書22章的背景就是在主前701年,亞述皇帝西拿基立侵略猶大國的時期,當時猶大幾乎所有的城池都落入西拿基立的手中。此時,猶大的首都耶路撒冷面臨亞述的威脅,但人民並未悔改,反而依靠自己的防禦工事和策略,而非信靠上主。
現在我們就來看第22章上半段,1-14節經文的內容。
一、異象谷的罪(22:1-3)
1 這是有關異象山谷的信息。
是按怎恁攏𬦰上厝尾頂?
2 恁此個充滿鬧熱喧嘩的城市,
恁中間死去的人毋是互刀劍刣死,
嘛毋是佇戰爭中死亡。
3 恁所有的官長歸陣逃走,
無一個開弓射箭。
戰士雖然走真遠,
嘛互人尋著,做一下掠去。
「異象山谷」通常被認為是指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被山谷環繞,是先知們經常領受異象的地方。所以,先知在此的預言是針對耶路撒冷而發的。
「厝尾頂/房頂」:古代近東文化中,人們常在屋頂上進行社交或慶祝活動。此處描述耶路撒冷的人在房頂「充滿鬧熱喧嘩」,難道他們忘了亞述帝國的軍隊已經攻下猶大許多的城池,正在往耶路撒冷進軍!人民選擇「鬧熱喧嘩」,選擇狂歡而非哀哭悔改。
先知指出,耶路撒冷即將到來的危機,人民將被刀劍殺死。「官長歸陣逃走」,領袖的逃亡表現了懦弱,導致國家的崩潰。就連戰士也無力反擊,逃走的都被抓回來,顯示亞述帝國的軍隊迅速且有組織。此處反映出猶大的軍事失敗,以及領導層的不負責任。
學者約翰·奧斯華(John Oswalt)指出,以賽亞書22章的異象谷象徵著猶大的靈性墮落,特別是在面臨外敵威脅時,他們選擇倚靠自己的方法而非倚靠上帝。以賽亞提早對耶路撒冷發出警告,若他們不悔改,上帝的審判將臨到。
我們當反思:我們也應該要因罪而哀痛,因危機而尋求上主。但耶路撒冷人民反其道而行,無視即將來臨的審判,顯露他們對上帝的漠視。
類比今日台灣社會,也面臨許多危機:中共的認知作戰、在台灣的代理人企圖癱瘓政府,道德價值的下滑、族群間的分裂、國際局勢的壓力。然而,許多人選擇忽視這些問題,沉迷於短暫的享樂與物質主義。我們是否也像當時的耶路撒冷一樣輕忽種種的警告呢?
日本退役中將山下裕貴去年(2024)六月出版了一本書《完全模擬侵台戰爭》,以日本國會議員兵棋推演文件為素材,鉅細靡遺剖析共軍侵台的關鍵時刻、激戰過程、可能結局。書中同時描述共軍甚至策動台灣內部反政府團體,以及埋伏在國軍、企業內的中共間諜,有計畫性地發動恐怖攻擊與介入示威活動,即俗稱「第五縱隊」,藉以擾亂台灣內部秩序。
五天前(1/8)有一則新聞:台灣退將遭中共吸收籌組「親中政黨」!密組部隊攻擊4軍事要塞、AIT。國防部也證實,這起共諜案有明確的具體軍事行動,拉攏願意從事狙殺的軍人,做為未來解放軍攻台的內應,並蒐集我國四大軍事據點,以及AIT的經緯度座標,做為攻擊目標。
經文提到首都耶路撒冷的人「醉生夢死」,忽略危機的警告。台灣面對中國侵略的威脅,也要加以警覺。無神論的共產黨,正在有計劃地透過在台灣的代理人對台灣展開「非典型戰爭」。
二、倚靠人而非上帝(21:4-11)
4 所以,我講:「勿愛(Mài)插我,
互我痛心啼哭。
毋通想欲給我安慰,
我的同胞攏滅亡啦!」
5 這是至高上主 — 萬軍的統帥
互異象山谷驚惶、混亂、受踐踏的日;
佇彼日城受攻破,
哀叫的聲響遍山間。
6 以攔的兵騎馬,坐戰車,帶箭袋來進攻,
吉珥的兵將盾牌㧣出來。
7 你上媠的山谷戰車滿滿是,
馬兵佇城門口排陣。
8 猶大所有的防衛攏失效。 佇彼日,恁期待黎巴嫩林宮提供武器。
9 恁發覺大闢城有真多破隙,就佇下池積聚水。
10 恁點算耶路撒冷的厝,拆厝來修補城牆,互牆較好防備。
11 恁佇兩個城牆中間造水窟,通積聚舊水池的水。毋拘,恁攏無倚靠造此個城的上帝,嘛無給對古早就計劃此項代誌彼位看在眼內。
危機就迫在眼前,先知面對人民的無感、醉生夢死,先知很痛心。第四節就是在描述先知的痛苦:「勿愛(Mài)插我,互我痛心啼哭。毋通想欲給我安慰,我的同胞攏滅亡啦!」
先知的痛苦:先知看得見,其他人卻看不見,沒有危機意識。
先知的痛苦:先知所傳的,人民卻無感。
先知以賽亞很孤單,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因為他預見未來的危機,他十分焦慮,他哀嘆眾人無感,他對耶路撒冷的命運感到深深悲痛。先知的痛心也反映了上帝對祂子民的不忠所感到的悲傷。
就像先知耶利米的哀哭一樣,「在拉瑪聽見了號咷痛哭的聲音;蕾潔為著孩子們哀哭,不肯接受安慰;因為他們都死了。」(耶利米書31:15)先知以賽亞道出他對國家存亡的急迫感,他拒絕受安慰。
第5-7節,先知更進一步將國家存亡危機傳達給眾人。
「主的日子」:是一個審判的日子,猶大將因背離上帝而面臨災難。
「異象山谷驚惶、混亂」,描述敵人逼近,耶路撒冷的防禦被摧毀,人民手足無措。從歷史來看,耶路撒冷暫時逃得過公元前701年亞述的摧毀,也逃不過公元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毀滅。
第8-11節,在描述當時猶大國自認為有攻不破的軍事。
黎巴嫩林宮:黎巴嫩的香柏木都是蓋聖殿的材料,這裡我們看到他們也用黎巴嫩的巨木蓋了「軍械庫」,換句話說,他們為擁有的軍事武力非常自豪有把握。甚至,對於城牆不堅固的地方,他們「拆厝來修補城牆」,加強防衛的設施。不僅如此,他們也儲備糧食,更重要的是開闢「希西家水道」(Hezekiah’s Tunnel),將城外「舊池」即迦南人水池(Canaanite Pool),又稱基訓泉(Gihon Spring)的水源引入城內。再經由希西家水道,引入城內低窪處的「下池」即「西羅亞池」(the Pool of Siloam)。[基訓泉是所羅門王加冕地(參考王上1:38)]
在面對亞述的威脅時,耶路撒冷人民並非完全無所作為。但是,先知在此指出:「你們看見什麼?又沒有看見什麼?」
猶大的領袖與人民進行三個防衛措施,他們強化軍事力量,鞏固城牆防衛,儲糧蓄水備戰;但是,他們卻沒有看到上帝,忘記了上帝才是唯一的依靠。人民倚靠自己的防禦工事,卻忽視了上帝的作為。因此,先知這樣說:「毋拘,恁攏無倚靠造此個城的上帝,嘛無給對古早就計劃此項代誌彼位看在眼內。」
三、悔改的呼召與拒絕(21:12-14)
12 佇彼日,至高上主 — 萬軍的統帥叫恁
著啼哭悲傷,
著剃光頭穿麻衫。
13 毋拘恁狂歡宴樂,
刣牛刣羊,大食大飲。
恁講:「咱來食來飲,
因為明仔載咱都欲死啊!」
14 上主 — 萬軍的統帥親身給我啟示講:
「此個罪,到恁死,我一定𣍐赦免!」
至高上主 — 萬軍的統帥按呢宣布。
上帝藉著先知以賽亞呼召人民「著啼哭悲傷」(21:12),意思是「要悔改仰望上帝」,但他們反而「狂歡宴樂,刣牛刣羊,大食大飲」(21:13)。這種態度顯示他們對上帝的無視,選擇縱情享樂而非悔改。
上帝透過先知發出呼召悔改的信息,但人民選擇放縱與不信,最終導致審判成為不可避免的結局。這段經文揭示了上帝的審判不僅是針對罪行本身,更針對人的剛硬與拒絕悔改。
這段經文是對耶路撒冷的直接警告,揭示了當時人民的屬靈狀況和政治領袖的失敗。這段經文能為台灣當代處境帶來什麼提醒呢?
一、人的計畫與上帝的旨意之間若沒有連結,最終只會導向失敗
在牧者講道研討時,我提到一個問題。當時耶路撒冷的領袖、人民,他們面對亞述帝國入侵的威脅時,耶路撒冷人民並非完全無所作為。但為何耶路撒冷失敗?
我們看到耶路撒冷面對亞述帝國的入侵前,有三個重要的防衛措施:
1.他們強化軍事力量,用黎巴嫩最巨大的樹木蓋軍械庫。
2.不惜拆除民房來鞏固城牆的防衛,避免敵人藉由民房攀爬入城內。
3.又通過大量人力開鑿希西家水道,儲糧蓄水備戰。
這很像台灣今天所做的措施,在面對中國入侵的威脅,我們也看到軍事防衛的加強。台灣建造潛水艇、飛彈防禦系統,向美國同意賣給台灣最先進的坦克、戰術系統等約新台幣86億,又得到美國提供新台幣181.3億元的軍事援助。
台灣海巡署的艦隊也完成「平戰轉換」(平時執法、戰時作戰)的訓練,去年(2024)海巡八里艦也成功射擊雄三飛彈。2019年中國將香港內地化,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台灣民間對於民防備戰開始積極起來。
今天台灣在軍事被稱為「刺蝟島」,是全世界飛彈防衛最密集的國家。前二天(1/10),又有新聞報導美國同意出售「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SAMS中程防空飛彈系統)」給台灣。
和平並不意味著放棄戰備。原本的中立國瑞士、瑞典,軍事預算是GDP的5%,台灣2025的預算則是2.45%,就連主張中立的新加坡也比台灣高。台灣備戰,一直都受到親中政黨的阻擋。
經文中,耶路撒冷人民並非完全無所作為,他們做了三大措施。但為何他們仍然被亞述帝國入侵?先知指出:「你們看見什麼?又沒有看見什麼?」
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曾指出,「沒有非政治的(un-political)神學」[Jürgen Moltmann, “Political Theology in Ecumenical Contexts”, in F. Schüssler Fiorenza, K. Tanner & M. Welker (eds.), Political Theology: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Louisville, 2013), 2.]。莫特曼認為,人的計畫與上帝的旨意之間若沒有連結,最終只會導向失敗。
如果先知在今天的台灣,他也會問我們:「你們看見什麼?又沒有看見什麼?」
耶路撒冷的人看到,他們軍事防衛都很強,他們就在房頂「充滿鬧熱喧嘩」,他們「狂歡宴樂,刣牛刣羊,大食大飲」(21:13)。但是,他們沒有看見上帝。耶路撒冷的人民有防禦計畫,他們失敗的原因是「沒有與上帝的旨意連結」。
這對今日台灣也是很重要的啟示,我們看見我們有很強的飛彈系統、軍事防衛準備。但是,我們是否有「與上帝的旨意連結」呢?
上帝的旨意是要對付極權、獨裁,就像摩西時代對抗法老一樣。但是,今日台灣內部卻有許多人附和中共的極權統治。中共是敵基督,中共自從1949年在中國大陸執政以來,就一直迫害宗教信仰,濫捕、屠殺基督徒,驅逐、殘害在中國的傳教士,沒收、銷毀無數《聖經》,查封、拆毀教堂,取締所有家庭教會。
中共2018年3月將「國家宗教事務局」納入「中央統戰部」,就脫下牠的假面具,赤裸裸的告訴世界,在中共統治底下,沒有宗教上的神祇,唯一的神祇就是中共本身,因為它凌駕一切的宗教,宗教是為了服務共產黨而存在的。
為了消減基督教的影響力,中共展開「清零行動」,也就是「去規模化、去組織化、去教會化」。如果教會越追求上帝國的價值,越有規模、越有組織,對中共存在價值的挑戰就越大,就會成為中共優先清除的對象,過去十幾年在中國基督教會幾乎都被剷除。
耶路撒冷的人民有防禦計畫,他們失敗的原因是不願悔改、「沒有與上帝的旨意連結」。台灣有軍事防衛的能力,但我們需要進一步「與上帝的旨意連結」,也就是內部團結對抗極權、對抗敵基督的決心,要建設一個行公義、好憐憫的社會。求上帝幫助我們。
二、人生是有使命的人生,我們的使命是耶穌在地上使命的延續
「13 毋拘恁狂歡宴樂,刣牛刣羊,大食大飲。恁講:「咱來食來飲, 因為明仔載咱都欲死啊!」 」
我們吃吃喝喝吧!放縱的生命,是缺乏價值、沒有使命的。
耶路撒冷的防衛都準備好了,只差沒有仰望上主,沒有核心信仰、沒有使命。沒有使命,是無法凝聚集體的意識。
要如何塑造台灣人的集體的意識?
台灣及普世神學家黃彰輝牧師給我們一個很要緊的思考:「台灣人的基督徒」。成為基督徒與成為台灣人對黃彰輝來說,是一樣重要的,前者指向文本(text),後者指向處境(context)。前者是「道」,後者是「人」,即「道成肉身」。也就是說,聖經的話語要放在生活實況反省,才會產生出時代意義。
做台灣人,需要使台灣更加有尊嚴。做台灣人的基督徒,需要促進台灣走向上帝國。塑造台灣有上帝國的價值,這是我們的使命。
「使命」(Mission)這個英文字源自拉丁文「差遣」一字。包括受差遣到台灣作耶穌的代表的台灣人基督徒。正如耶穌說:
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正如父親差遣了我,我照樣差遣你們。」(約翰福音20:21,現代中文譯本)
耶穌很清楚自己在世上的人生使命。十二歲時,耶穌說:「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三十三歲半,他在十字架上臨死之前說「成了」,好像是他人生使命的結語;這兩句話陳述出他的人生是有使命的人生。耶穌完成了天父交給他的使命。
人生是有使命的人生,我們的使命是耶穌在地上使命的延續。
身為台灣人的基督徒,台灣是上帝給我們的使命,塑造台灣有上帝國的價值。當世界每個國家、民族,都在他們受呼召之地,尊主為大,去促進上帝國時,這世界就會越來越彰顯出上帝國的美好新國度。
願聖靈催促我們的心,使台灣走向上帝國的新國度。
問題討論:
1.耶路撒冷人民在危險迫近時選擇「狂歡宴樂」,無視上帝的呼召。我們是否也常沉迷於舒適,忽略了靈命的成長與社會責任?
2.黃彰輝牧師指出,「台灣人的基督徒」需要將聖經的話語與處境相結合,塑造台灣有上帝國的價值。面對今日台灣的挑戰(如社會分裂、不公義、外部威脅等),我們如何活出「被差遣的使命」?
3.如何在社區、教會或公共領域中實踐「行公義、好憐憫」的使命,使台灣更能體現上帝國的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