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2023 復活節讚美禮拜講道

復活的宣告克勝暴力死亡的威脅

2023.4.9 臺北濟南教會復活節讚美禮拜講道大綱

6要為耶路撒冷求和平:願愛你的人都興旺。7願你城裡有和平;願你宮裡有安全。(詩篇122:6-7)

24基督親身把我們的罪帶到十字架上,使我們不再生活在罪中,只為公義而活。由於他所受的創傷,你們得到了醫治。25從前你們都像迷失的羊,現在已經歸回,跟隨著你們靈魂的牧人和監護者了。(彼得前書2:24-25)


 羅馬帝國時代被釘十字架的人何其的多


 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仍然要活著;活著信我的人一定永遠不死。(約翰福音11:25-26)


一、跟隨基督是一條朝聖的道路


● 耶穌復活:「願恁平安!」(路加福音24:23;詩篇122:8)

● 詩篇第122章:上行詩

 耶穌的道路:「苦路」(Via Dolorosa)


● 耶路撒冷如何「平安」?


二、被離棄遭受死亡威脅的處境


●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什麼離棄我?」(詩篇22:1)


 彼得前書成書的時代:基督徒受迫害最嚴重的時期


三、恐懼時代裡看到盼望


● 為何說這是個充滿恐懼的時代?


● 耶穌帶來顛覆(Great Reversal)


● 盼望的福音本身就是顛覆性的


● 苦難中看到永活(活潑)的盼望


結論:復活的宣告克勝暴力死亡的威脅


1. 基督復活:促進公義(justice)的發展

● 24基督親身把我們的罪帶到十字架上,使我們不再生活在罪中,只為公義而活。由於他所受的創傷,你們得到了醫治。(彼得前書2:24)


2. 基督復活:促進關係(relationship)的重塑

● 25從前你們都像迷失的羊,現在已經歸回,跟隨著你們靈魂的牧人和監護者了。(彼得前書2:25)

「歸回」、「轉來」

● 成為「新造的人」是一份禮物,但也意味著一個任務


3. 信心中更新我們,讓我們更像基督

● 美好事物(good things)

● 艱難事物(hard things)


● 基督的復活自然也把我們帶到耶路撒冷


問題討論:

1.在今日的處境下,我們感受到什麼威脅?(瘟疫、極權...)

2.成為「新造的人」是一份禮物,但也意味著一個任務。你覺得現階段的使命、任務是什麼?

3.耶穌基督顛覆死亡而復活。你渴望耶穌來顛覆你的生命嗎?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復活的宣告克勝暴力死亡的威脅
(台語)
1、耶穌基督有復活
      暴力死亡權勢息
      帶來“永活的盼望”
      光照黑暗路開闊

2、跟隨基督是苦路
      當背十架無別途
      復活生命入人心
      就有平安得保護

3、得勝復活是顛覆
      無靠權勢用救贖
      犠牲生命救世人
      導人進入上帝國

4、復活信息再提醒(chhéⁿ)
      重塑人神新關係
      族群和睦歸向神
      公義實現人公平(pêⁿ)

5、重生靈命當更新
      親像基督獻本身
      面對美好與艱難
      會得祝福只有信

講道篇

復活的宣告克勝暴力死亡的威脅

2023.4.9 臺北濟南教會復活節讚美禮拜 Easter Sunday Worship

6要為耶路撒冷求和平:願愛你的人都興旺。7願你城裡有和平;願你宮裡有安全。(詩篇122:6-7)

24基督親身把我們的罪帶到十字架上,使我們不再生活在罪中,只為公義而活。由於他所受的創傷,你們得到了醫治。25從前你們都像迷失的羊,現在已經歸回,跟隨著你們靈魂的牧人和監護者了。(彼得前書2:24-25)


願恁平安!」這是主耶穌基督復活後對門徒說的第一句話。也願主的平安與我們每一位同在。今天聖歌隊與樂團以《永活的盼望》(A Living Hope Celebrating The Risen Christ)帶領我們一同敬拜,清唱曲述說著「世人的盼望——耶穌基督」,騎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城,眾人對未來是充滿極大的盼望。但令人無法了解、不知所措,這位是人的盼望竟然在大眾面前被審判、甚至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最後被埋葬在黑暗的墳墓裡——那盼望之光似乎熄滅了,暴力死亡似乎奪走我們的盼望。

門徒曾經懷疑耶穌說:「三日後我會復活」的話,但是,看哪!耶穌復活的已經克勝(台語:iâⁿ-kòe)暴力死亡的威脅,盼望如光照亮黑暗,黑暗就消失。今天樂團、聖歌隊所吟唱《永活的盼望》清唱曲,正是宣告「世人的盼望——耶穌基督」克勝暴力死亡的威脅,帶領世人持續朝向上帝國的平安世界。

復活節在紀念耶穌基督為世人被釘十字架死亡、三天後復活,完成救贖的日子。羅馬帝國時代被釘十字架的人何其的多,絕大數是政治犯、異議份子、革命運動者,甚至是拒絕敬拜羅馬皇帝者,當然也有一般的死刑犯。就連後來被穆斯林視為偉大的神祕主義者哈拉次(Mansur al Halladsch),同樣也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福音書卻能夠以傳講基督復活的消息,來將有關耶穌的救贖信息延續下去。反觀,不是被釘十字架的人,他們的事蹟就可以延續二千年。因為,只有耶穌被釘十字架,死而復活的大能才可以。耶穌呼召門徒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他,並應許門徒說:「我就是復活,就是生命。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仍然要活著;活著信我的人一定永遠不死。(約翰福音11:25-26)耶穌復活的盼望與永生的應許,二千年來陪伴、激勵許多在苦難與遭受死亡威脅下的人。被釘十字架的人何其多,卻只有復活的耶穌基督的事蹟流傳至今。

今天我們來到教堂,這項行動也是「朝聖」。有意義的人生,是不斷的朝聖,謙卑讓神聖的超越者引領我們,發掘人生是有使命的,發掘人生會經歷死蔭幽谷、死亡,但是依靠這位復活的超越者可以克勝暴力死亡的威脅。如何謙卑與上帝同行,來勝過死亡權勢的威脅?首先,你必須走在朝聖的道路。


一、跟隨基督是一條朝聖的道路

耶穌復活後出現在門徒當中,第一句話說:「願恁平安!(路加福音24:23;詩篇122:8)這句話也出現在古代到耶路撒冷朝聖時,朝聖者祝福耶路撒冷、及彼此祝福的用語。詩篇第一百廿二篇,篇名為「上行詩」(台語:𬦰崎上耶路撒冷的詩),是一首朝聖者朝聖時所吟唱的詩歌,特別當他們抵達耶路撒冷時,彼此會說:「願恁平安!(詩篇122:8)

歷經長途跋涉抵達耶路撒冷,彼此問候「願恁平安!」。人生的路程也需要歷經艱困,最終安抵平安的居所,大家可以互道「願恁平安!

基督教信仰的獨特之處,並非因為它是一種信仰,而是因為它是一條「道路」(西班牙語,Camino),你不能靠學習或流利背誦經文來追求這個信仰,你必須「自己」親自去跟隨、去走。去學習耶穌的腳蹤實踐上帝國的價值,愛上帝、愛人如己,去走這條朝聖的道路。

基督宗教傳統將耶穌受難的最後一週稱為「聖週」(Holy Week),在這一週裡默想「耶穌的道路」,最後發展成「苦路」(Via Dolorosa)透過走「苦路」(Via Dolorosavia 拉丁文道路的意思)來默想「耶穌的道路」,這道路也被稱為「十架之路」。許多世紀以來,默想這條路的意思是,不是讓受難週這一週的耶穌所走過的路從我們身旁經過,而且要讓「耶穌的道路」進入在我們的內心,進入我們的思想中,甚至按照「耶穌的道路(way, 方法)」在生命中加以實際,參與落實上帝國。 

兩千年前的初代基督徒在跟別人談他們的信仰時,會講到「道路」。「道路」是他們的信仰,也是一種特別的方式,用以表明他們賦予這條「道路」一種實際生活的型態。效法耶穌基督,實踐上帝的旨意,促進上帝國的新世界。

舊約時代的朝聖者,朝聖的地點是前往耶路撒冷耶路撒冷(Jerusalem)照希伯來文的解釋,「耶路」意為「根基」,「撒冷(shalom)」意即「平安」,「耶路撒冷」便是「以平安為根基的城市」,也就是「和平之城」。

詩人寫詩篇122篇的〈上行詩〉,前往耶路撒冷朝聖,他們到了這座以平安為根基的城,彼此祝福「願你們平安!」、「願耶路撒冷平安!」

耶路撒冷真的平安嗎?歷史上,耶路撒冷被多次的暴力圍攻,多少人在此戰死。雖然有暴力、死亡的威脅,但是我們都不能停止盼望,越是在暴力死亡的威脅下,越是不能失去盼望。

耶穌在當時預言耶路撒冷會被毀,但耶穌又說他「三日會重建」。確實主後七十年,第一次猶太戰爭之下,耶路撒冷被毀了。猶太人以耶路撒冷為中心,城牆傾毀,盼望消失了!但基督徒是以耶穌基督為中心,因為城牆毀了,耶穌三日會重建,意思是指他自己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復活。因此,基督徒不是以聖殿為中心,而是以基督為中心。基督才是我們永活盼望的緣由。

但是,今天錫安主義仍將「重建聖殿」當成他們的盼望,前幾天(45)以色列軍隊衝入耶路撒冷聖殿山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毆打穆斯林祈禱者。但我們的盼望不是「耶路撒冷」,而是在帶來復活盼望的耶穌基督,是和解與釋放人的耶穌。

今天,我們也在朝聖,只是我們的目標不是錫安主義或猶太人以聖殿為目標,而是以基督為目標。是跟隨基督的朝聖道路。


二、被離棄遭受死亡威脅的處境

不要忘了,在朝聖的道路上,我們都會遇到不同的攔阻、甚至遇到被離棄遭受死亡威脅。耶穌在世上時,他遇到魔鬼的試探,甚至在十字架上,耶穌吶喊著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什麼離棄我?(詩篇22:1)

想像一下你正在看著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他呼吸的唯一方法是用手腕和腳踝上的釘子將自己向上推。在十字架上,他鼓起他僅剩的一點力氣再次站起來,他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什麼離棄我?

如果我們對自己誠實,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時刻問上帝:「你在哪裡?為什麼離棄我?」當我們發現自己處於感到孤獨、焦慮或被遺棄的處境時,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今天讀到彼得前書,這本書成書的時代背景,可說是基督徒受迫害最嚴重的時期,當時羅馬帝國皇帝尼祿(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統治。尼祿於主後54年作王,他登基時只有十七歲。登基五年後,即主後59年,他開始濫殺人命,更殺害同父異母弟弟、親母和兩位妻子。主後64年,羅馬城發生大火,尼祿把責任歸咎於基督徒,但歷史學家卻認為大火是尼祿皇帝所為,因他想建立一座全新的城市,放火燒掉底層平民的老舊房舍。

當時的基督徒遭遇猶太教的排擠和逼迫,面對羅馬皇帝崇拜的壓迫,流離失所。但他們相信全地會因救恩的臨到而改變,常常聚集並熱心傳福音,拒絕敬拜羅馬皇帝,當時主流社會視他們為奇怪的異類。及至羅馬城大火後,羅馬政府更展開對基督徒的大迫害。主後66-73年間發生第一次猶太戰爭,猶太人全面以武力對抗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猶太人的壓迫更是加倍嚴重。這段期間教會的領袖保羅彼得相繼殉道,早期教會在苦難中,更加感受到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什麼離棄我?

去年(2022)十一月,我們在祈禱會中為深圳聖道教會(後來改名為五月花教會)63名遭受中國壓迫的基督徒祈禱,他們從深圳逃到韓國濟州島二年多,去年再逃到泰國曼谷。今年三月中旬,我聽到他們將被遣返回中國,他們也呼喊著:「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為什麼離棄我?

但在前天紀念耶穌基督受難日的下午,我接到二個好消息,受中國迫害的63名基督徒(59人先出發,另一即將臨盆的家庭4人在泰國受到宣教師保護),在美國台灣許多的協助之下,耶穌基督受難日當日已經搭飛機從泰國前往美國接受難民庇護。第二個好消息是,我們協助照顧的一家香港人,也獲得美國的難民庇護,希望在九月開學前能夠前往美國的寄宿家庭。在被離棄遭受死亡威脅的處境下,我們仍存著仰望基督復活的盼望。


三、恐懼時代裡看到盼望

今天我們所處的世界,也是一個充滿恐懼的時代。為何說這是個充滿恐懼的時代?

遠在新冠病毒之前,西方社會就出現了「盼望危機」。比如社會的碎片化(fragmentation,不再是完整關聯)M型社會的極端化(polarization),極權獨裁興起,科技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核武、深偽技術Deepfake、網路犯罪霸凌),人臉辨識成為極權政府迫害人民的工具。而這三天中國環台軍事演習耀武揚威威脅台灣

工具是中性的,成為犯罪的工具是因為人的罪。《彼得前書》說,「基督親身把我們的罪帶到十字架上,使我們不再生活在罪中,只為公義而活。由於他所受的創傷,你們得到了醫治。(彼得前書2:24)基督來到我們當中,是要轉化人心,使我們遠離罪惡。

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大能,讓基督徒也能從「未來新造的人」(new creation)的視角來生活。意思是,復活讓我們以目前的生活方式,參與到未來的復活生命中。耶穌的復活改變了所有事:我們如何經營關係、我們對待財富和權力的態度、我們的工作、我們如何理解和實踐關於種族、性別、權勢的正義。

耶穌帶來顛覆(Great Reversal, tian-hok, péng—kòe)。因為,耶穌基督並不是通過權力、戰爭來獲取勝利,而是靠著十字架的犧牲和捨己。這是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模式,是顛覆以往的。

聖經中充滿了顛覆性的故事——人看長子、高大俊美的,上帝揀選不像人看人,例如上帝揀選弟弟亞伯而非長子該隱、揀選雅各而非以掃、揀選以法蓮而非瑪拿西,揀選大衛而非他的哥哥們,等等。上帝還揀選了妓女喇合、外邦女子路得大衛姦淫的拔示巴等等,這些從道德、種族、社會的角度來看,這些都屬於邊緣女子。

盼望的福音本身就是顛覆性的。死亡,被復活的耶穌顛覆了。

顛覆性的福音——似乎對有權勢、有力量之人並沒有太大吸引,畢竟他們大多相信,只有通過努力才能獲得一定地位。福音卻告訴我們,自我努力無法讓人得救,唯獨上帝的恩典使我們「在後的必在前」,使我們成為上帝的兒女。

使徒彼得在對小亞細亞遭受迫害的基督徒說話,他想鼓勵身處迫害、絕望困境的弟兄姊妹。因為耶穌基督的復活,帶給苦難中的人永活的盼望。「死」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生命形態的轉變。


結論:復活的宣告克勝(iâⁿ-kòe)暴力死亡的威脅


1. 基督復活:促進公義(justice)的發展

24基督親身把我們的罪帶到十字架上,使我們不再生活在罪中,只為公義而活。由於他所受的創傷,你們得到了醫治。(彼得前書2:24)

復活的基督催促我們「只為公義而活」。

復活也重新定義並促進公義(justice)的發展。在路加福音4:18-19,耶穌告訴我們,將要到來的國度中是充滿公義——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雖然,上帝國尚未完全到來,基督徒仍有責任成為「世上的光」,只為公義而活。

復活的耶穌仍帶著雙手、雙腳和肋旁的創傷。這些創傷是他愛我們的永恆標記,是受苦的印記。也告訴我們學習他的犧牲,促進上帝國的新世界。正如耶穌在登山寶訓所教導的:「為了實行上帝的旨意而受迫害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是天國的子民!(馬太福音5:10)


2. 基督復活:促進關係(relationship)的重塑

25從前你們都像迷失的羊,現在已經歸回,跟隨著你們靈魂的牧人和監護者了。(彼得前書2:25)

過去我們都像迷失的羊,但在基督救贖下,我們得以「歸回」、「轉來」(台語譯本)。原本是「舊我」,但在基督裡將成為「新造的人」。

復活成為「新造的人」是一份禮物,但也意味著一個任務。因此,我們必須以復活和朝向上帝國的角度來生活,因為那時種族差異——受割禮或者不受割禮,不再有緊張感、仇恨和暴力。復活的基督,催促我們重塑和好的關係。

這正是基督信仰,為不同群體間帶來了更深的聯結,超越種族、性別及社會等級,他們現在都在基督裡合而為一。

正如使徒保羅告訴我們的:「因為我確信,什麼都不能夠使我們跟上帝的愛隔絕。不管是死,是活;是天使,是靈界的掌權者;是現在,是將來;是高天,是深淵;在整個被造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把我們跟上帝藉著我們的主基督耶穌所給我們的愛隔絕起來。(羅馬書8:38-39)


3. 信心中更新我們,讓我們更像基督

除了促進公義與促進關係之外。我們也需要在「信心」中不斷的更新,使我們更像基督。無論是面對「美好事物」(good things)或是面對「艱難事物」(hard things),我們都需要信心。

如果不是靠著信心接受來自上帝的美好事物(good things),那麼這些美好事物反而會誘惑我們,走向自我中心。

如果靠信心接受來自上帝的艱難事物(hard things),那麼這些艱難事物反而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祝福。

例如,約瑟埃及的監獄中經歷了最初希望(那兩個夢)的死去,才獲得了「復活(重生)」,並保全了許多人的性命(參考創世記50:20)

由此可見,苦難不僅更新我們,讓我們更像基督,而且還讓我們準備好迎接那將來的榮耀。「雖然我們外在的軀體漸漸衰敗,我們內在的生命卻日日更新。(林後4:16-18)

基督的復活自然也把我們帶到耶路撒冷(shalom),聆聽耶穌對我們說:「願恁平安!

我們是渴望基督的「朝聖者」。有意義的人生,是不斷的朝聖,謙卑讓神聖的超越者引領我們,發掘人生是有使命的,發掘人生會經歷死蔭幽谷、死亡,但是依靠這位復活的超越者可以克勝暴力死亡的威脅。復活的信息,曾經帶給受迫害、受暴力死亡威脅的早期教會信徒盼望。願顛覆死亡而復活的主耶穌,也顛覆我們的生命,使我們更像他。


問題討論:

1.在今日的處境下,我們感受到什麼威脅?(瘟疫、極權...)

2.成為「新造的人」是一份禮物,但也意味著一個任務。你覺得現階段的使命、任務是什麼?

3.耶穌基督顛覆死亡而復活。你渴望耶穌來顛覆你的生命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