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禱文系列1-我們在天上的父
經文:馬太福音6:9
● 「有一次,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一個門徒對他說:『主啊,請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路加福音11:1)
● 門徒按理從小都要會祈禱,為何需要耶穌另外教導他們祈禱呢?
一、耶穌的祈禱生活
1. 耶穌的服事以祈禱開始,以祈禱結束
● 耶穌出來服事之前,先在約旦河受洗時祈禱。(路加福音3:21-22)
● 耶穌在十字架上離世之前,他以祈禱作為結束(路加福音23:46)
2. 公開祈禱,更進入密室祈禱
● 耶穌公開祈禱:五餅二魚、讓拉撒路從死裏復活...
● 耶穌進入密室祈禱(路加福音5:15-16;馬太福音6:6)
3. 為門徒祈禱,也為仇敵祈禱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約翰福音17:20-21)
●「為詛咒你們的人祝福,為侮辱你們的人禱告。」(路加福音6:28)
●「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
4. 為小事祈禱,也為大事祈禱
● 挑選十二個使徒的時候,整晚向上帝祈禱(路加福音6:12-13)
5. 為內心掙扎到順服祈禱
●「父親哪,若是這苦杯不可離開我,一定要我喝下,願你的旨意成全吧!」(馬太福音26:42)
● 掙扎也好,順服也好,耶穌都是以祈禱來到上帝的面前。
小結:效法耶穌祈禱,越來越像他的樣式
●「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
●《主禱文》都是下山、進入社會運動而有的。
二、「我們」包括誰?
1. 上帝所創造的萬物
● 最廣義「我們」是包含上帝所創造的一切。
●「一切美善的事物和各樣完美的恩賜都是從天上來的,是從天父來的;他是一切光的創造主…。」(雅各書1:17a)
2. 上帝所創造的萬民
● 第二種「我們」只限於人類,把動物和物質都排除掉。
3. 上帝所揀選的選民(猶太人)
● 第三種「我們」的解釋就更為狹隘,在猶太教的眼裡「我們」僅僅是指猶太人。
4. 耶穌基督的信徒
● 「我們」指基督徒。這樣的狹隘觀點,與猶太教差不多。
5. 「唯我」獨尊的沒有「我們」
● 最狹窄的解釋就是只有自己才是上帝的兒女,其他人都不是。
● 奧古斯丁的詮釋:「當我們在一起說『我們的父』。這是何等的尊榮,皇帝如此說,乞丐也如此說;奴隸如此說,主人也如此說。他們是兄弟姊妹有共同的一位父親。」
三、「天上」是指哪裡?聖經中三層天是指甚麼?
●「我知道有一個基督徒,他在十四年前被提到第三層天(我不知道是他的身體上去,還是他得了異象,只有上帝知道)。」(哥林多後書12:2)
1. 第一層天:飛鳥浮雲的天
● 第四日,「天空要有光體來分別晝夜,作為劃分年、日,和季節的記號。」(創世記1:14)這是在第二層天。
● 第五日,上帝說「天空要有多種飛鳥」(創世記1:20),這是第一層天。
2. 第二層天:日月星辰的穹蒼
3. 第三層天:上帝寶座的天
● 第三層天是在上帝創造時間或說上帝創造光之前所造的。
四、我們在天上的父
1. 天父的名字與美善
● 伊斯蘭的教義說,真主有九十九個美麗的「尊號」(Asma al Husna)
● 耶穌以母語亞蘭文「阿爸」來稱呼上帝。
2. 錯誤的父觀:將地上的父投射為天上的父
●「肉體的父親隨著自己的意思暫時管教我們;但是,上帝的管教是為了我們的好處,要使我們有份於他的聖潔。」(希伯來書12:10)。
3. 更新的父觀:地上的父要效法天上的父
●「你們要完全,正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馬太福音5:48)
4. 超越的父觀:天父統管宇宙萬物
●「上主在天上設立寶座;他作王統管萬有。」(詩篇103:19)
5. 臨在的父觀:與人同在並垂聽世人
●「臨在」、「接地氣」的父親。
◎我們來思考,「我們在天上的父」這一句禱詞帶給我們什麼提醒?
●「凡是被上帝的靈導引的人都是上帝的兒女。因為,上帝所賜的靈不是要奴役你們,使你們仍在恐懼中,而是要使你們有上帝兒女的名份。藉著聖靈,我們向上帝呼叫:『阿爸!我的父親!』上帝的靈和我們的靈一同證實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羅馬書8:14-16)
●《路加福音》第十五章中的慈父比喻,父親只期待兒子明白他是多麽地想念他、愛他(參閲路加福音15:11-32)。
問題討論:
1. 你覺得主禱文第一句的「我們」包括誰?這與主耶穌說:「愛人如己」有何關聯?
2. 你所認識的「天上」是甚麼?人要如何才能進入「第三層天」?
3. 「我們在天上的父」這一句祈禱文,帶給你何種屬靈的功課或認知?
1. 你覺得主禱文第一句的「我們」包括誰?這與主耶穌說:「愛人如己」有何關聯?
2. 你所認識的「天上」是甚麼?人要如何才能進入「第三層天」?
3. 「我們在天上的父」這一句祈禱文,帶給你何種屬靈的功課或認知?
Sarah Ego, The Lord's Prayer in Aramaic (Abun d'beschmayo)
Sarah Ego來自敘利亞正教(Syriac Orthodox Church)或稱迦勒底正教,是少數保有亞蘭語的族群。敘利亞正教不屬於天主教會或東正教,他自承主後37年所創立的安提阿教會。1960年加入普世教協(WCC)。
https://syriacpatriarchate.org
2016年12月2日在教宗方濟各的邀請之下,逃難到德國的歌手Sarah Ego來到梵蒂岡,為受迫害的中東基督徒舉行聖誕節慈善音樂會,這是她用耶穌的母語古亞蘭語所唱的古調《主禱文》。
https://syriacpatriarchate.org
2016年12月2日在教宗方濟各的邀請之下,逃難到德國的歌手Sarah Ego來到梵蒂岡,為受迫害的中東基督徒舉行聖誕節慈善音樂會,這是她用耶穌的母語古亞蘭語所唱的古調《主禱文》。
講道篇
主禱文系列1-我們在天上的父
20190324台北濟南教會主日禮拜講道篇
經文:馬太福音6:9
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馬太福音6:9)
基督徒最常使用的禱詞就是《主禱文》,這篇禱詞充滿豐富的信仰內涵。今天起,我們要通過《主禱文》九篇講道來學習耶穌基督的禱詞。效法耶穌基督的禱詞更是從初代教會延續迄今,初代教會的基督徒須以《主禱文》一天三次祈禱。學習基督的祈禱,是從耶穌第一代門徒開始迄今。
關於《主禱文》天主教翻譯為《天主經》較完整的內容是記載在馬太福音第六章第九至十三節,但路加福音第十一章第一節給了我們一個重要的背景或處境,「有一次,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一個門徒對他說:『主啊,請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路加福音11:1)有一位門徒請求耶穌教導他們祈禱,不僅教導他們祈禱,而且是要「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為什麼?
你不覺得奇怪嗎?耶穌的門徒都出身自猶太家庭,按理他們從小都會祈禱,為何需要耶穌另外教導他們祈禱,而且要「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因為,當時猶太拉比習慣將信仰的內涵言簡意賅地寫成祈禱文,並授與門徒,而施洗約翰的門徒也用約翰的祈禱文來祈禱,大家一聽就知道他們是施洗約翰的門徒,因此耶穌的門徒才會來向耶穌請求:「請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當時猶太人有個觀念「我們學拉比的祈禱,就會越來越像他的樣式」,因此,耶穌的門徒來請求耶穌,若是他們用耶穌的祈禱文來祈禱時,就是表明他們是屬耶穌的,也會越來越像耶穌的樣式。這提醒我們以《主禱文》祈禱,不要變成例行公事、一成不變,而是要記得當我們以《主禱文》祈禱時,是希望我們越來越像耶穌的樣式。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耶穌的祈禱生活:
一、耶穌的祈禱生活
1. 耶穌的服事以祈禱開始,以祈禱結束
耶穌出來服事之前,先在約旦河受洗,「一般人民都接受洗禮,耶穌也來受洗。他在禱告的時候,天開了,聖靈有形體的降在他身上,彷彿鴿子。從天上有聲音傳下來,說:『你是我親愛的兒子,我喜愛你。』」(路加福音3:21-22)耶穌在禱告中開始他公開的服事。當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出最後一口氣,離世之前,「耶穌大聲呼喊:『父親哪,我把自己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說了這話,他就斷了氣。」(路加福音23:46)對耶穌來說,他的服事事以祈禱開始,也以祈禱作為結束。
2. 公開祈禱,更進入密室祈禱
耶穌行五餅二魚的神蹟時,耶穌公開祈禱。耶穌為了要讓拉撒路從死裏復活,耶穌在眾人面前,開口跟上帝祈禱。「於是他們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望天,說:『父親哪,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垂聽了我。』」(約翰福音11:41)
耶穌除了公開祈禱,他更進入密室祈禱。「於是,耶穌的名聲越發傳開了。一大群人聚集,要聽他講道,同時希望他們的疾病得到醫治。耶穌卻退到僻靜的地方去禱告。」(路加福音5:15-16)
甚至,耶穌也教導門徒說:「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室,關上門,向在隱密中的天父禱告。那位看得見你在隱密中做事的天父一定會獎賞你。」(馬太福音6:6)不僅如此,耶穌還帶著門徒在受難夜的晚上,來到客西馬尼園,在黑夜裡這裡成為一個戶外的密室,在此耶穌個人僻靜祈禱。
3. 為門徒祈禱,也為仇敵祈禱
耶穌公開祈禱、密室僻靜祈禱。他為門徒祈禱,也為逼迫他的人祈禱。耶穌不只為他所愛的學生祈禱,也為那些討厭他、想置他於死地的人祈禱。約翰福音記載主耶穌最後為門徒禱告:「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約翰福音17:20-21)
耶穌為門徒祈禱,但他也教導門徒要為敵對者祈禱,他說:「為詛咒你們的人祝福,為侮辱你們的人禱告。」(路加福音6:28)
耶穌自己就做了榜樣,在十字架上,耶穌為那些嘲笑他、把他送上十字架的人這樣禱告:「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路加福音23:34)
4. 為小事祈禱,也為大事祈禱
耶穌為所有的大事小事禱告,不管是世俗的事,還是值得紀念的事,他都用祈禱來親近上帝。「耶穌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擺在眾人面前。」(路加福音9:16)挑選十二個使徒的時候,他自己一個人,整晚向上帝祈禱,聖經描述「耶穌到山上禱告,在那裏整夜祈禱上帝。天亮的時候,他叫門徒到他跟前,從他們當中揀選了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徒。」(路加福音6:12-13)重大的抉擇或是每天日常的例行公事,耶穌都帶到上帝面前祈禱。
5. 為內心掙扎到順服祈禱
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祈禱最為特別,從一開始的掙扎到後來的順服,「在極度傷痛中,耶穌更懇切地禱告,他的汗珠像大滴的血滴落在地上。」(路加福音22:44)「他往前走幾步,俯伏在地上,祈求上帝說,若是可以,不使他經歷這個痛苦。」(馬可福音14:35)經過掙扎後,他說:「父親哪,若是這苦杯不可離開我,一定要我喝下,願你的旨意成全吧!」(馬太福音26:42)掙扎也好,順服也好,耶穌都是以祈禱來到上帝的面前。
小結:效法耶穌祈禱,越來越像他的樣式
我曾說路加福音的作者記載耶穌在重要的服事前都會祈禱,總共有七次,其他的福音書作者則沒有這樣的記載。路加告訴我們,耶穌在受洗前祈禱。耶穌名聲日益遠播時,他退到曠野祈禱。在挑選十二門徒之前也祈禱。耶穌問門徒說:「你們說我是誰?」(9:20)也祈禱。在山上變貌時,則正在祈禱中。耶穌要教導門徒主禱文時,也先祈禱。最後,我們看到耶穌在被捕之前,他在客西馬尼園中也在禱告。換言之,作者路加讓我們看見這位道成肉身的耶穌,是活在祈禱的生活中。也因此基督徒要效法耶穌過著祈禱的生活。使徒保羅也向弟兄姊妹說,「你們要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基督信仰的傳承是效法基督的過程。
路加福音的記載之下,耶穌教導《主禱文》的背景,是在路加福音第十章記載耶穌在山上變化形象之後,耶穌帶領門徒下山,也透過幾件事在說明十字架的道路是實踐愛上帝、愛世人的新誡命。接著在第十一章進入一個重要主題「祈禱」。在實踐新的誡命的運動,真需要通過祈禱來仰望主的扶持。
「祈禱」不是基督徒的專利,每一種宗教都有祈禱、靜默、默想的儀式。「祈禱」更是人的本能,當遭遇危險、陷入困境時,人很自然地會向上帝或神明呼求、祈禱。在《約拿書》就有一則記載:「上主使海上颳起大風,狂風巨浪襲擊那條船,船幾乎被擊破。船員都非常驚慌,個個向自己的神明哀呼求助。」(約拿書1:4-5a)即使是平日的生活,我們也經常會祈禱啊!
無論是路加福音或是馬太福音的記載裡,耶穌的《主禱文》都是下山、進入社會運動而有的。路加福音是在山上變貌之後,馬太福音是耶穌離開「登山寶訓」的山上之後,是「下山」的祈禱,是進入這世界的祈禱。
我們今天先來認識第一句禱詞「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馬太福音6:9)
二、「我們」包括誰?
1. 上帝所創造的萬物
這樣說的話,主禱文的第一句是「我們」。「我們」是指誰?除了我以外還有誰?最廣義的解釋是指宇宙萬物,即上帝所創造的一切。
生態神學強調的「我們」,不是只有人而已,還包括動物和萬物,都是上帝所創造的,都是上帝恩典的一部分。聖經的根據是「一切美善的事物和各樣完美的恩賜都是從天上來的,是從天父來的;他是一切光的創造主…。」(雅各書1:17a)和合本的翻譯「從眾光之父」比較原汁原味,連「光」都有父親,不是人或活物而已,而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出於同一位創造者,所以我們要愛護上帝所造的一切。
2. 上帝所創造的萬民
第二個「我們」比較狹隘一點,只限於「人類」。因為物質、動物不懂得敬拜上帝,因此被排除在外。聖經說:「我們不是同有一個父親嗎?不是同一位上帝造了我們嗎?…。」(瑪拉基書2:10)所有人類都是同一位造物主所創造,因此,四海之內皆兄弟,所有人都有同一位父親,而上帝是萬民之父,祂呼召亞伯拉罕來祝福萬民,這個萬民包括猶太人及其他種族的人。
3. 上帝所揀選的選民(猶太人)
第三種「我們」的解釋就更為狹隘,對猶太人來說,只有猶太人是上帝的子女,其他人都不是,因為上帝把猶太人從埃及拯救出來,只有猶太人是上帝所揀選的選民。上帝差遣摩西去跟埃及法老說:「以色列是我的長子。我要你讓我的兒子去敬拜我,你拒絕了,所以我要殺你的長子。」(出埃及記4:22下-23)在猶太人的眼裡,除了他們之外,其他外邦人都不是上帝的子民。所以,在猶太教的眼裡「我們」僅僅是指猶太人。
4. 耶穌基督的信徒
誰是上帝的選民?對基督徒來說,當然不接受猶太教狹隘的「我們」的觀點,因為基督徒認為自己也是上帝的選民。根據約翰福音來看,「凡接受他的,就是信他的人,他就賜給他們特權作上帝的兒女。」(約翰福音1:12)
甚至有些基督徒認為這個「我們」僅指信耶穌的人,甚至是受洗的人。而且受洗的方式不一樣,或是教派不一樣,還有可能還被排除在「我們」的行列。更不用論其他宗教徒,如穆斯林、佛教徒及其他信仰者了。這樣的狹窄觀點,與猶太教差不多。
5. 「唯我」獨尊而沒有「我們」
最狹隘的解釋就是只有「自己」才是上帝的兒女,其他人都不是。耶穌曾說過一個關於祈禱的比喻,說到有位法利賽人的祈禱,「那個法利賽人昂然站立,禱告說:『上帝啊,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別人那樣貪婪、不義、淫亂,更不像那個稅棍。我每星期禁食兩次,又奉獻全部收入的十分之一。』」(路加福音18:11-12)有沒有看到,這位法利賽人的祈禱,從頭到尾都只有「我」,沒有「我們」。意思是說跟「我」沒有關係的,都是不重要的事。這是最狹隘的態度,「自我中心」目中無人,甚至心中無神。
耶穌要我們學習他的祈禱,就是要拓展我們的視野,不是「我」所看到的「我們」,而是透過耶穌的眼光所看到的「我們」。如果「我們」是包括全世界上帝所造的一切,我們就要愛護環境與萬物。「我們」若包括全世界的人,我們就要互相尊重、彼此相愛。「我們」若指信耶穌的人,我們在靈裡面就要互相扶持並求合一。
上週五(3/15)紐西蘭發生四名白人恐怖份子持槍進入穆斯林清真寺殺死五十人,全程還用手機直播。他們的殘暴,是因為他們對於「我們」的認知很狹隘。恐怖攻擊的當日,紐西蘭長老教會(PCANZ)對外發表禱文,期盼安撫人民心靈。教會弟兄姊妹自發性的組織人牆,將清真寺圍繞起來,告訴社會大眾說,穆斯林也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有責人保護受到傷害的人,關心受迫害的人,也有責任去愛與我們不一樣的人。
記住耶穌眼裡的我們,比我們想的還要寬廣,就像他的救恩,比我們所知道的還要寬廣。我很喜歡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 354.11.13~430.8.28)在解釋主禱文「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這一句話時的詮釋:「當我們在一起說『我們的父』。這是何等的尊榮,皇帝如此說,乞丐也如此說;奴隸如此說,主人也如此說。他們是兄弟姊妹有共同的一位父親。」
三、「天上」是指哪裡?聖經中三層天是指甚麼?
什麼是天堂?天堂又在什麼地方?保羅說,他曾經被帶到三層天去。他說:「我知道有一個基督徒,他在十四年前被提到第三層天(我不知道是他的身體上去,還是他得了異象,只有上帝知道)。」(哥林多後書12:2)使徒保羅不好意思說是自己,所以才說「我知道有一個基督徒」;他窺見了天堂,面對這些經歷卻無話可說。許多有這種經驗的人,問他到底看到了什麼,他卻沒辦法說個明白,因為在天堂的事物是無法用人類的言語描述的。保羅試著描述他在天堂所看到的,他用了很多譬喻。當我們讀啟示錄的時候,保羅寫了很多「像是什麼、又像是什麼」,講半天我們還是看不懂。到底什麼是三層天呢?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到底有什麼?這是基督教的神話,還是真有其事呢?
從創世記一開始就說了天有三層。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這就是第三層天。請問,上帝是第幾天創造「第三層天」?第零天,也就是還沒有時間之前。
第一天上帝創造了光,第二天才創造了現在說的天空。上帝就造出空氣,將空氣以下的水、空氣以上的水分開了,事就這樣成了。上帝稱空氣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參考創世記1:7-8)
所以這邊有兩種天,一個是上帝還沒造光以前的天,也就是還沒有創造時間的天。接著,才是上帝造光以後的天,也就是有時間之後的天,中文聖經寫作「空氣」。空氣這個字原本在希伯來文是 רָקִיעַ (raqiya),翻成中文就是「穹蒼」(firmament),意思是「空間」,上帝以這個「空間」把水分開。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的時候,地是一堆水,聖經上說「地是空虛渾沌淵面黑暗」。上帝就造了天把水分開。所以「穹蒼」的目的就是把水分開。而天上的水指的不是雲,雲是天下面的水。不要因為翻譯是空氣就誤解了、以為上面是雲,下面是海,這邊的水指的是不同的東西。
1. 第一層天:飛鳥浮雲的天
到了第四日,上帝又命令:「天空要有光體來分別晝夜,作為劃分年、日,和季節的記號。」(創世記1:14)所以有了太陽星星月亮,這是在第二層天。到了第五日,上帝說「天空要有多種飛鳥」(創世記1:20),這是第一層天。第一層天就是藍天白雲、飛機可以飛過,這個叫做——空氣,有飛鳥有浮雲。耶穌說:「你們看天空的飛鳥:牠們不種不收,也不存糧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飼養牠們!」(馬太福音6:26)
2. 第二層天:日月星辰的穹蒼
第二層天,就是我們稱為外太空的穹蒼。那裡有星星、月亮、太陽。地球以外的空間,就是第二層天,也就是日月星辰的所在。上帝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子孫要像天上的星那麼多(參考創世記22:17)。耶穌說他要再來的日子,眾星要從天上墜落(參考馬太福音24:29)。這是第二層天。
3. 第三層天:上帝寶座的天
鳥可以飛的是第一層天,太陽所在的是第二層天。還有上帝在創造時間之前,所創造的天、天父的天,也就是宇宙之外的天。這就是人所無法描述的第三層天。
聖經裡面提到上帝是住在第三層天,在宇宙以外。前面提到過,第三層天是在上帝創造時間或說上帝創造光之前所造的。我們無法明確說明第三層天「在哪裡」,因為它超越時間、空間,我們就無法定位,也困難描述。使徒保羅說,上帝提升他到第三層天,讓他看到那裡的奇妙景象。啟示錄第四章二節,長老約翰也說到他自己的奇妙經歷:「立刻,聖靈支配著我。我看見天上有一個寶座;有一位坐在寶座上。」根據這些記載,我們說這第三層天就是上帝寶座所在的天。
四、我們在天上的父
1. 天父的名字與美善
伊斯蘭的教義說,真主有九十九個美麗的「尊號」(Asma al Husna)。這九十九個尊名,沒有一個是「天父」,對基督徒來說,上帝第一百個尊名就是「天父」。所以,耶穌教導我們祈禱的第一句是「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這就表達了最美、最尊榮的關係。也在表達最親近的關係,父子的關係。
在耶穌的主禱文裡,他是以母語亞蘭文「阿爸」來稱呼上帝,這不僅強調了母語的保存與延續,更表達彼此之間強烈的連結關係。
2. 錯誤的父觀:將地上的父投射為天上的父
到底上帝是怎樣的一個父親?其實,我們大部分的人起初對上帝的概念都是從父親來的。父親負面的形象,暴力、酒癮、不負責任、冷漠、傷害、不可信靠…等等許多負面的問題。也不是所有母親的形象都是正面的,母親也有不完美的形象。但是,往往我們卻將對父母的經驗,投射到對上帝的認識。也因此,我們對天父上帝的觀念或認識是錯誤的。
希伯來書說:「肉體的父親隨著自己的意思暫時管教我們;但是,上帝的管教是為了我們的好處,要使我們有份於他的聖潔。」(希伯來書12:10)。
3. 更新的父觀:地上的父要效法天上的父
以前在擔任青年輔導的時候,遇到一位新來團契的女生,她很排斥男生坐在她旁邊,甚至也不喜歡與男生說話。原本以為只是她的個性,後來才知道,她有一位充滿暴力的父親,她也排斥主禱文所說:「我們在天上的父親」。朋友陪她在教會久了,她也逐漸認識信仰。逐漸不會將錯誤的父觀投射在上帝的身上。
耶穌曾說:「你們要完全,正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馬太福音5:48)這句話提醒我們要效法的是天上的父親,而不是地上的父親。我自己也是一個父親,也會缺乏愛心、耐心,也會覺得「生得子身,生不得子心」。耶穌這一句話,更新我們的父觀,也提醒我們「地上的父要效法天上的父」。
4. 超越的父觀:天父統管宇宙萬物
通過聖經的啟示,既然我們的天父是創造的上帝,表示他統管一切萬有,意思就是所有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從不失控。詩篇說:「上主在天上設立寶座;他作王統管萬有。」(詩篇103:19)。「天」是超越的空間,上帝托住宇宙萬物。上帝也托住我們的一切。
5. 臨在的父觀:與人同在並垂聽世人
「臨在」,用現代的用語叫做「接地氣」,就在我們身邊,用我們所能懂的話與我們聊天,是一位聽我們祈禱的父親。
我們來思考,「我們在天上的父」這一句禱詞帶給我們什麼提醒?
這句禱詞有很豐富的內容,至少讓我們知道有一位愛我們的父親,他隨時等著我們向他說話。我們即使處在困難的時刻,在「遠離上帝的小徑上」行走、「被世界遺棄」並且「因内疚而感到無力」,我們仍能找到祈禱的力量,像幼童用柔弱的聲音呼喚「阿爸!我的父親!」。
當我們祈禱呼叫「阿爸!我的父親!」,上帝不會掩面不顧我們,祂也不會沉默不語,因為祂從未忘記我們,而且永遠信守祂對我們的愛。
使徒保羅這樣說:「凡是被上帝的靈導引的人都是上帝的兒女。因為,上帝所賜的靈不是要奴役你們,使你們仍在恐懼中,而是要使你們有上帝兒女的名份。藉著聖靈,我們向上帝呼叫:『阿爸!我的父親!』上帝的靈和我們的靈一同證實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羅馬書8:14-16)
上帝不僅是父親,也如同一位從不間斷愛自己孩子的母親,就像母親有一個持續不斷的「懷孕期」,我們的生命因此孕育而生。上帝更是賦予我們生命的母親。
透過耶穌的祈禱文,我們重新認識這位上帝,祂不是舊約中嚴厲的審判者,祂與我們親近,我們可以回轉像小孩一樣,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叫祂「阿爸!我的父親!」
我們也可以像《路加福音》第十五章中的慈父比喻,浪子被等待他已久的父親所擁抱。這位父親不計較兒子在言語上對他的不敬,他只期待兒子明白他是多麽地想念他、愛他(參閲路加福音15:11-32)。我們想像,如果《主禱文》是從這浪子的口中被誦念出來,我們就會發現主禱文是多麽能夠讓人獲得生命和力量。
問題討論:
1. 你覺得主禱文第一句的「我們」包括誰?這與主耶穌說:「愛人如己」有何關聯?
2. 你所認識的「天上」是甚麼?人要如何才能進入「第三層天」?
3. 「我們在天上的父」這一句祈禱文,帶給你何種屬靈的功課或認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