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耶穌的死作預備
2023.4.2 臺北濟南教會主日第一場禮拜(棕樹主日)講道大綱
馬可福音14.1-11
● 「棕樹主日/棕枝主日」(Palm Sunday)
● 「錫安的居民哪,要歡喜快樂!耶路撒冷的人民哪,要歡呼!看,你們的君王來了!他得勝,凱旋而來,卻謙虛地騎著一匹驢—騎著一匹小驢。」(撒迦利亞書9:9)
● 「三明治手法」:14:1-11;14:17-31;14:53-72
● 這段三明治架構的經文,有個共同的主題「預備」
一、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的「預備」(14:1-2)
● 逾越節和除酵節對猶太人來說是「預備」的日子
●「預備」:修橋、補路、墳墓上白漆,旅程安排、獻祭
●「聖地牙哥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約需三十天
● 逾越節:「救贖」
● 除酵節:「懺悔、悔罪」
二、一個女人的「預備」(14:3-9)
●「痲瘋病」:不潔淨的標籤
● 純哪噠香油膏(Nard ointment):波斯的香甘松(spikenard)
● 新婚使用:玉瓶象徵處女的完美獻給愛人
●「三百多塊銀子」這女人要預備多久?
● 旁邊沒有預備的人,又不是他們的錢,他們為何對那女人很生氣?
● 這女人的「預備」:在於她完全感受到耶穌即將受苦殉道的心
● 沒有名字,我們該如何紀念她呢?
● 約翰福音:馬大的妹妹、拉撒路的姊姊「馬利亞」
● 馬可福音刻意不寫名字
● 什麼是「美好的事」?「接近上帝的事」、「體貼上帝心意的事」
三、猶大的「預備」(14:10-11)
●「耶穌的十二使徒中」:強調是在「信仰團體內」
● 神學家卡爾巴特:第一顆滾動的石頭,是在教會內部發生的
● 猶大是因為貪財而出賣耶穌嗎?
●「理想主義者」對耶穌錯誤的期待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仰反思:
一、耶穌基督再來之前,我們要做的「美好的預備」是什麼?
●「錯誤的預備」帶給人生命是毀滅的
●「美好的預備」帶給人生命是接近神
●「因為常有窮人跟你們在一起,願意的話,你們隨時可以救濟他們,可是我不能常與你們在一起。」
二、紀念這女人「認出耶穌」、「體貼耶穌的內心」
● 路加說:「撒但進入加略人猶大的心」
● 電影《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
● 馬利亞:貼近耶穌心靈
● 猶大:貼近自己的理想
問題討論:
1.這段經文中的人物如何為耶穌的死作「預備」?
2.作者刻意沒有提及這女人的名字,要我們如何紀念她呢?
3.我們可能有哪些「錯誤的預備」、哪些「美好的預備」?
https://www.youtube.com/live/7_d9o1Rab4Q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為耶穌的死作預備(台語)
馬可福音14:1-11
1、猶太‘足般’過節(Pôaⁿ-kè-choeh)風俗
記念上帝的救贖
人人攏著備辦心
歡喜感恩來慶祝
2、祭司頭經學教師
應該備辦救贖事
聯合詭計掠耶穌
導頭煽動殺害主
3、無名婦女亦備辦
感受救主欲受難
哪噠香油抹耶穌
好事記念傳世間
4、猶大耶穌的門徒
備辦出賣有計謀
撒但引誘離教導
為己貪財行錯誤
5、毀滅錯誤的準備
是從教會內作起
咱著學習疼憐憫
體貼耶穌的心意
講道篇
為耶穌的死作預備
2023.4.2 臺北濟南教會主日第一場禮拜(棕樹主日)講道篇
馬可福音14.1-11
今天是「棕樹主日」,我們將舉行聖餐來紀念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棕樹主日/棕枝主日」(Palm Sunday)在基督教禮拜節期中被稱為「聖週」(Holy Week),也就是受難週的開始,即耶穌為了要完成上帝的旨意,以及應驗先知之預言,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前,群眾手持棕樹枝夾道歡迎,同時將之鋪於地上,迎接彌賽亞進城的日子。
耶穌選擇以沒人騎過的驢駒為「交通工具」,以「得勝者」的姿態進城,正應驗先知撒迦利亞之預言:「錫安的居民哪,要歡喜快樂!耶路撒冷的人民哪,要歡呼!看,你們的君王來了!他得勝,凱旋而來,卻謙虛地騎著一匹驢—騎著一匹小驢。」(撒迦利亞書9:9)
受難週是基督教最重要的節期,是紀念耶穌基督進入耶路撒冷城之日,直到他被釘在十字架、死亡,完成上帝救贖的工作,緊接著就是耶穌基督的復活。復活節過後七個禮拜是聖靈降臨節,因為有聖靈降臨在耶穌的門徒身上,感動他們勇敢地見證耶穌復活信息,才有今天的基督教會。
受難週是最早被紀念的節期,基督教會重視受難週主要的原因,是要喚醒基督徒知道耶穌受難的意義,明白耶穌認同人並參與人類社會的苦難,祂背負著人類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因此,基督徒要學習耶穌榜樣的第一步,就是學習與苦難的人同苦難。缺少這樣的認識,就談不上是跟隨耶穌走天路。
受難週的禮拜五是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的日子,早上九點被釘,中午大地震、天被烏雲籠罩變暗,直到下午三點斷氣。傳統上會在受難日下午三點舉行耶穌受難日禮拜,在今日則是在受難日晚上舉行燭光禮拜,也邀請兄姊在這禮拜五晚上來到教會參加受難日燭光禮拜。
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就是在逾越節前二日所發生的事。作者在這裡採取「三明治手法」 “Markan Sandwiches” 來寫作。之前我有提到,馬可福音有九段經文是採取「三明治手法」,前面已經出現過五次,到了第十四章裡,又接連出現三段(14:1-11;14:17-31;14:53-72)。
{註:James R. Edwards稱為「三明治手法」 “Markan Sandwiches” (又稱為插入法 “interpolations”),在馬可福音裡共有九個段落的寫作結構是採取這種方式(3:20-35;4:1-20;5:21-43;6:6-31;11:12-21;14:1-11;14:17-31;14:53-72;15:40-16:8)。[James R. Edwards, “Markan Sandwich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polations in Markan Narratives.” NovT 33. (1989): 193-216 ]}
今天這段三明治架構的經文,有個共同的主題「預備、準備」(台語:pī-pān,備辦)。經文的前、後提到有人陰謀「預備」要除掉耶穌(14:1-2; 14:10-11),中間則夾著一個女人「預備」要膏抹耶穌。
同樣都是在「預備」、找辦法、找機會,但是二者的動機截然不同。我們現在就來看這段三明治經文裡的人物,他們要為耶穌的死做了什麼「預備」?
一、祭司長和經學教師的「預備」(14:1-2)
1(太 26:1-5 路 22:1-2 約 11:45-53)逾越節和除酵節的前兩天,祭司長和經學教師陰謀要祕密逮捕耶穌,把他處死。2他們說:「我們不要在節期中下手,免得激起民眾的暴動。」
說到「預備」(備辦),逾越節和除酵節對猶太人來說就是「預備」的日子。
在逾越節之前,猶太人每年都會悉心「預備」。修橋、補路,就連路旁的墳墓也塗上白漆,以免朝聖者看不清楚,誤碰它們而致不潔,而無法到聖殿獻祭。而每一個猶太的男人,只要十二歲以上又住在聖城二十五公里方圓以內的,按著律法都要上耶路撒冷參與守節(路加福音2:42)。至於其他地區的猶太人就必需在一生中,至少能上耶路撒冷守逾越節一次。
為了要「預備」參加這一場信仰的神聖節期,往往需要準備超過一個月,因為要預備獻祭的牛、羊,要預備路上的飲食,要預備結伴同行者,不要忘了那是將近二千年前的時代,一次出遠門來回就是一整個月。
今天最有名的朝聖旅途「聖地牙哥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或稱The French Way),就是從法國南部,走到終點西班牙的聖地牙哥765公里,約需三十天的時間。我們可以想像,逾越節要徒步到耶路撒冷朝聖,來回一個月,這些事情都需要「預備」,就連當地的居民也要「預備」修橋、補路,除去路上的大石頭,以利朝聖客通行。
逾越節是紀念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件,紀念上帝對在埃及為奴隸的以色列人的救贖,逾越節的本質就是「救贖」,而除酵節則是「懺悔、悔罪」的意義。上帝為人預備救贖,人為自己預備懺悔。
這救贖與悔罪的紀念日裡,正常猶太人是在預備自己內在的懺悔,來迎接上帝的救贖;但是,在經文裡,這些宗教領袖所預備的,卻想要謀害人,二者是很強烈的對比。
祭司和經學教師這兩種人都是猶太人的宗教領袖階層。祭司,乃是耶路撒冷聖殿最重要的領導階層,他們負責帶領人民敬拜上帝。經學教師則是教導人民明白上帝的話的老師。但他們卻在紀念上帝救贖的逾越節裡,計劃殺害耶穌。逾越節是救贖還是害命?
在這個需要「預備」的日子裡,我們看到祭司長和經學教師他們在「預備」什麼呢?他們居然是要「預備」祕密逮捕耶穌、殺掉耶穌。
二、一個女人的「預備」(14:3-9)
3(太 26:6-13 約 12:1-8)耶穌在伯大尼那患痲瘋病的西門家裡。正在吃飯的時候,有一個女人帶來一只玉瓶,裡面盛滿了珍貴的純哪噠香油膏。她打破玉瓶,把香油膏倒在耶穌頭上。4有些在座的人很不高興,彼此議論說:「這樣浪費香油膏有什麼意思?5這香油膏可以賣三百多塊銀子,拿這錢來救濟窮人多好!」因此他們對那女人很生氣。6可是耶穌說:「由她吧!何必為難她呢?她為我做了一件美好的事。7因為常有窮人跟你們在一起,願意的話,你們隨時可以救濟他們,可是我不能常與你們在一起。8她已盡所能的做了;她把這香油膏倒在我身上是為我的埋葬先做準備。9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福音無論傳到什麼地方,人人都要述說她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這一段是三明治結構的中間,描述一位女人的「預備」。事情是發生在患痲瘋病的西門家裡,無論西門的痲瘋病是否好了,對當時的人來說,都會避之唯恐不及。但是,耶穌主動打破禁忌,撕掉「痲瘋病」——不潔淨的標籤,這一點就看到耶穌的突破。
過去二二八的受難家屬、白色恐怖的假數,無形中也被貼上叛亂、不愛國的標籤,但有許多人的愛心行動接近這些受難者家屬,他們的舉動就是打破禁忌、撕掉被人歧視的標籤,他們所做的就像耶穌到患痲瘋病的西門家裡。
今天經文的主題是「預備」。我們再回到經文看看,這女人如何「預備」。她預備珍貴的純哪噠香油膏(Nard ointment),「哪噠」希臘文navrdo(nardos)採自波斯的香甘松(spikenard),其香氣遠勝任何一種香氣。
純哪噠香油膏是用玉瓶盛載的,無瓶蓋,製作時在瓶底開一小洞,再從該處灌入香膏,盛滿後將該小洞封妥出售。經濟能力好的父母為了女兒結婚都會預備一瓶哪噠香膏,在洞房之夜將玉瓶打破象徵處女的完美獻給愛人,使全屋芳香,夫婦二人同用此香膏來梳頭、按摩全身,同享愛情。
純哪噠香油膏價格不菲,經文說可以賣「三百多塊銀子」,這到底是多少錢?多少工資?依照當時每日工作「日領」的年代,大約是一個工人一整年的工資。更何況這香油膏不是隨時可以取得或是買得到的。想想看,這女人需要「預備」多久呢?
一般朝聖客可能預備一整個月,但這女人可能預備了一年才「預備」好要獻給耶穌的。對於這位預備一整年的女性來說,聖經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女人是如何拮据自己的生活,才能夠存到三百塊銀子買到一瓶純哪噠香油膏。倒是我們聽到的是,旁邊沒有預備的人「很不高興」,指指點點的批評這女人說:「這樣浪費香油膏有什麼意思?」
我們有想過嗎?又不是他們的錢,他們為何對那女人很生氣?這些人似乎要透過批評這女人,才顯得自己是很有道德與理想性。倒是這女人沒有為自己辯護一句話,她不在乎別人的批判,她明白自己所要做的,因為耶穌完全知道這女人的內心及所做的一切。因此,耶穌說:「何必為難她呢?她為我做了一件美好的事。」這件美好的事,是因為她知道耶穌即將臨終、死亡,但其他人卻不知道耶穌即將赴死的「孤單」。也就是說,沒有人知道耶穌的心,只有這女人感受到耶穌的心。
這女人的「預備」不在於三百塊銀子的付出,而在於她完全感受到耶穌即將受苦殉道的心。了解一個人的內在心意如意呢?還是送他一份無法體貼他內心的禮物,哪一個容易呢?
耶穌說這女人是「為我的埋葬先做準備」,沒有門徒體貼耶穌的內心,只有這位女人體貼到耶穌的內心,體貼耶穌即將赴死的「孤單」。因此,耶穌說:「人人都要述說她所做的事,來記念她」。
我們有沒有想過,這女人沒有名字,我們該如何紀念她呢?
約翰福音告訴我們這女人是馬大的妹妹、拉撒路的姊姊「馬利亞」,約翰福音是最晚完成的福音書,可能去查考了這女人的名字。但我們在此,要順著馬可福音的作者寫作的思維。
馬可福音的作者刻意不寫這位女性的名字,是不要我們去紀念她的「名字」。既然沒有名字,只能紀念她的行動,紀念她如何「預備」。紀念她在別人的道德批判,或是沒有達到他人的理想時,紀念她的沈默,紀念她只定睛在為主所做的事。
紀念她做了一件「美好的事」,什麼是「美好的事」?這個詞的意思是「接近上帝的事」、「體貼上帝心意的事」。門徒或是旁人沒有人體貼耶穌的內心,但是這女人體貼耶穌的內心,這件事情確實是我們需要學習與紀念的。
第九節「我實在告訴你們」,原文是「阿們!阿們!」可見得耶穌何等的肯定這女人對耶穌內心的體貼與感受。
三、猶大的「預備」(14:10-11)
10(太 26:14-16 路 22:3-6)耶穌的十二使徒中,有一個加略人猶大,他去見祭司長,要把耶穌出賣給他們。11他們聽見猶大這麼說,喜出望外,答應給他錢。從那時起,猶大找機會要出賣耶穌。
現在來看這一段三明治經文的第三部分,猶大的「預備」。
第十節「耶穌的十二使徒中」,這句話強調是在「信仰團體內」,是「耶穌的跟隨者」。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詮釋說:「耶穌被背叛,是從十二門徒其中一人,就是教會內部的人。」滾雪球,越滾越大,如果沒有第一顆滾動的石頭,就不會有後續的連續事件發生。這第一顆滾動的石頭,是在教會內部發生的,是在信仰團體內發生的;這第一顆滾動的石頭,不是出自羅馬帝國、不是出自猶太群體。
猶大是因為貪財而出賣耶穌嗎?我不認為!我覺得猶大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當時猶太人瀰漫著一股猶太復興的渴望,祭司長、經學教師、法利賽人無法帶來復興的盼望,而耶穌傳講上帝國,跟隨者越來越多,猶大似乎看到猶太復興的理想,就連西庇太的兩個兒子雅各、約翰,都來到耶穌面前說:「當你坐在榮耀的寶座上時,請讓我們跟你坐在一起,一個在你右邊,一個在你左邊。」(馬可福音10:37)
猶大也期待著猶太國的復興,只是他沒有求坐在耶穌的右邊。但他發現耶穌不是他理想中的政治彌賽亞時,他的理想無法被滿足,他失望了,他就出賣耶穌。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仰反思:
一、耶穌基督再來之前,我們要做的「美好的預備」是什麼?
今天這一段三明治經文共同的主題是「預備」(1-2, 3-9, 10-11),猶太人過逾越節是需要預備的,只是「錯誤的預備」帶給人生命是毀滅的,而這女人最值得紀念的是她「認出耶穌」、「體貼耶穌的內心」,是「美好的預備」。一個是「錯誤的預備」,另一個是「美好的預備」,二種預備是很不一樣的。
在耶穌再來之前,我們要做的「美好的預備」是什麼?
耶穌說:「因為常有窮人跟你們在一起,願意的話,你們隨時可以救濟他們,可是我不能常與你們在一起。」這句話在今天可以這樣了解:「耶穌已經升天,不能與我們常在一起,因此從今以後,我們應該要隨時幫助窮人。」總之,耶穌與我們同住時,以他為中心;耶穌回到天家這段期間,我們以救濟人為重。今日這「美好的預備」是要我們體貼耶穌的心意,也實踐上帝、對人的愛。
二、紀念這女人「認出耶穌」、「體貼耶穌的內心」
看到猶大出賣耶穌的故事,我曾經想過一個問題,像耶穌這樣有能力、洞察人心的人,怎麼會揀選一位會出賣他的人當門徒呢?甚至,猶大已經跟隨耶穌三年了,應該也會受到耶穌的教化、改變才對啊,怎麼最後會出賣耶穌呢?坦白說,猶大為何會出賣耶穌,我們沒有辦法確實回答出來。或許因為這樣,路加福音的作者才會說:「撒但進入加略人猶大的心」。
「撒但」意思是阻擋者,牠另一個名字就是魔鬼。它就是阻擋人親近上帝,也誘惑人離棄上帝的教訓、旨意的一股力量。路加福音第四章一開始也描述耶穌出來傳上帝國福音之前,曾在曠野受到魔鬼的試探,但耶穌很具體的以上帝的話語擊退撒但的誘惑。但很顯然的,猶大遇到試探時,卻是離棄耶穌基督的教導。
2018年三月底,在台灣上映一部電影《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這部電影的內容主要參考主後120-180年之間成書的《抹大拉馬利亞福音》(The Gospel of Mary Magdalene)的內容,電影藉著馬利亞的女性角度,突顯馬利亞有別於男性門徒,馬利亞從基督身上的領受和學習,甚至她被描繪成最能貼近耶穌心靈的門徒。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同時對於猶大出賣耶穌一事有不同的解讀:因為猶大不滿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後只反對墮落的猶太宗教,卻沒有沒有立即揭竿起義對抗羅馬帝國。於是猶大找猶太當局合作,故意引起羅馬士兵的追捕,逼耶穌率領跟隨者以武力投入革命行動,但耶穌在客西馬尼園卻斥責拔刀傷人的門徒,說:「把刀收起來!因為凡動刀的,一定在刀下喪命。」(馬太福音26:52)當然最終耶穌沒有按照猶大的計畫使用暴力革命,後來猶大也因為出賣了耶穌而深感懊悔,最終走上自盡的不歸路。
電影中的馬利亞向門徒見證主耶穌復活後,門徒為了上帝國的意義而爭論。男性門徒主張要建立一個地上的國度,而抹大拉的馬利亞卻強調耶穌的愛已在眾人的心中,耶穌的愛與恩典必引領世人改變這世界,馬利亞表明上帝國不是透過暴力、殺害來建立,而是以愛與非暴力,良善和寬恕來建立。遵行基督的愛,這一點確實是初代教會所持守的方式。
馬可福音裡,讓我們知道要紀念這女人,不是要紀念她叫什麼名字;而是要紀念她「認出耶穌」、「體貼耶穌的內心」,去欣賞心思細膩的女性特質。去學習聆聽耶穌的話,明白耶穌的旨意,遵行祂的旨意。願上帝的話提醒及幫助我們促進上帝國的實踐。
問題討論:
1.這段經文中的人物如何為耶穌的死作「預備」?
2.作者刻意沒有提及這女人的名字,要我們如何紀念她呢?
3.我們可能有哪些「錯誤的預備」、哪些「美好的預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