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使徒行傳2:1-47聖靈的團契

聖靈的團契
2019.6.30台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使徒行傳2:1-47 

聖靈降臨有何外在的表徵?「說起別種語言來

早期教會的「方言」紛爭:哥林多教會、小亞細亞的孟他努(Montanus)

第一位拉丁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三位一體」(Trinity)

一、被聖靈充滿的信仰團契(2:1-13)

1.五旬節,成為靈魂豐收的「聖靈降臨節」
「五旬節」、「七七節」、「收穫節」(利未記23:15-22;民數記28:26-31)
耶穌說:「農作物很多,而工人很少。所以,你們要懇求農場的主人多派工人去收割他的農作物。(路加福音10:2)

收成農作物靠鐮刀,收成靈魂靠聖靈。

風隨意吹動,你聽見它的聲音,卻不知道它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都是這樣。(約翰福音3:8)

2.聖靈像大風、火焰傾落
聖靈有形體的降在他(耶穌)身上,彷彿鴿子。(路加福音3:22)
摩西在曠野看到被大火燃燒的荊棘。

3.聖靈充滿的目的
使徒及信徒被聖靈充滿目的是什麼?
羅馬帝國統治下十六個主要民族的語言。

巴別塔「變亂口音」的事件。
好來顯揚我們自己的名(創世記11:4)

五旬節聖靈降臨「變亂口音」的目的是什麼?
我即使會講人間各種話,甚至於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哥林多前書13:1)
既然你們熱切希望有屬靈的恩賜,就應該多多追求那能夠造就教會的恩賜。(哥林多前書14:12)

二、彼得的講道(2:14-41)
使徒彼得的講道,澄清聖靈充滿是「醉酒」的誤解
彼得講道引用的聖經:先知約珥書2:28-32
今日教會應該關切神蹟奇事有沒有被正確的解釋。

使徒彼得講道的結論與中心主題:使徒行傳2:36
人加入教會的方式:使徒行傳2:38

三、聖靈的團契生活(2:42-47) 
教會五大部門的原型
1.教育(裝備部門):信徒向使徒領教。
2.團契(牧養部門):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祈禱。
3.服務(行政部門):按照個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
4.禮拜(敬拜部門):天天在聖殿聚會。
5.傳揚(外展部門):頌讚上帝,跟人保持和睦的關係。

我們來想想,使徒行傳第二章帶給我們什麼要緊的信息:

一、教會是聖靈臨在的團契,並要倚靠聖靈來帶領
原本在慶祝莊稼的豐收,變成慶祝靈魂的豐收。

武力能夠解決一切嗎?不!基督信仰讓我們知道,能夠帶來轉變的力量是在於聖靈。以今日伊朗教會為例。

二、建立信仰團契的特質,最基本的態度就是人人在上帝面前都一樣重要
「耶穌的黨羽」為何有過人的勇氣?
為何他們的內聚力如此強呢?

問題討論:
1.聖靈降臨在信徒的身上,講「方言」的目的為何?
2.早期教會內聚力極強,主要的原因為何?
3.早期教會有哪些重要的特質,值得今日教會來學習?

講道篇

聖靈的團契
2019.6.30台北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主日講道篇
使徒行傳2:1-47  
我們主日學教室修復、宣教中心新建已經接近完工階段,上週我受邀去彰化鹿港主領全國婦女靈修會,遇到中南部的姐妹,她們關心問我何時完工,她們有看到我們教會改建的消息,看到主日學教室整棟挪移的影片,看來很多人在關心我們教會的改建。二週前(6/17),臺北市立文獻館詹館長也來我們教會,了解我們教會改建的過程並學習經驗。
下週六(7/13)上午十時我們要舉行「史蹟策展講座」,邀請鄭仰恩教授、林國煌長老、劉榮主長老、張智明長老等,也邀請大家以起來回顧教會的歷史,以豐富及周延我們對史蹟策展的規劃。我們若回顧教會產權收回,再到長久期待改建的展開,這一路走來若非聖靈帶領,我們是無法逐步進行的。我們讀《使徒行傳》更可以看到,早期教會的歷史就是聖靈帶領的歷史,而我們的教會也不會例外。
《使徒行傳》一開始就特別記載耶穌吩咐門徒「不要離開耶路撒冷」,因為幾天後就要領受聖靈的洗。(參考使徒行傳1:4-5)按照聖經的記載,耶穌復活後有四十日向門徒顯現並繼續教導上帝國的信息,過了十天後的五旬節時,聖靈降臨在門徒身上。
聖靈降臨有何外在的表徵?在此,我們看到外在的表徵就是「說起別種語言來」,也就是和合本所翻譯的「別國的話(使徒行傳2:4)。早期教會對那些看重聖靈特殊恩賜的群體,有不同的看法,特別是「說方言」一事引起很大的紛爭。使徒保羅在哥林多教會就處理過這樣的紛爭,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就記載使徒保羅對「聖靈恩賜」與「方言」重要的教導。雖然有使徒保羅的教導,但「方言」的紛爭並沒有歇止,第二世紀初期,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一帶)有個人叫孟他努(Montanus),他常會突然抽搐,進入迷幻狀態,然後說方言、說預言。孟他努自稱為「聖靈的代言人」,他對跟隨者說,這種情形是完全被聖靈得著的記號,因為聖靈要引入一個新的紀元,開始有上帝的啟示,他要求人毫不猶疑地接受他的新預言。但他過度自稱代表聖靈,並宣稱世界的末日馬上來臨,這與耶路撒冷的教會傳統和教義不同,而被視為異端。但孟他努對聖靈體驗,激發早期教會對聖靈有更多的探討。
當時的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教義尚未建立,初代教父們對聖靈在神格中的角色了解不多。第一位拉丁教父(the father of Latin Christianity)特土良(Tertullian)加入了孟他努派後,他對聖靈的體驗與認識也更加豐富,從早期只關注聖父和聖子,轉向重視聖靈。而「三位一體」(Trinity)這個詞,就是特土良所發明的,「一而三」、「三而一」,彼此合一。他用太陽、光線與熱來解釋「三一」,這三個缺一不可,又各自不一樣。
無可否認的,我們對聖靈及聖靈工作的認識是何等有限,但要認識聖靈最基本的,還是需要通過聖經所啟示的來認識。而使徒行傳第二章就提供我們認識聖靈降臨在基督徒的團契當中,促使普世第一間教會的成立的過程。

一、被聖靈充滿的信仰團契(2:1-13)
1五旬節那一天,信徒都聚集在一個地方。2忽然有聲音從天上下來,彷彿一陣大風颳過的聲音,充滿了他們坐著的整個屋子。3他們又看見形狀像火燄的舌頭,散開,停落在每一個人身上。4他們都被聖靈充滿,照著聖靈所賜的才能開始說起別種語言來。5那時候,有從世界各國來的虔誠的猶太人住在耶路撒冷。6一聽見這響聲,一大群人就都聚集在一個地方。大家非常興奮,因為每一個人都聽見信徒用他本地的語言說話。7在驚訝詫異中,他們說:「你看,這樣說話的人不都是加利利人嗎?8為甚麼我們個個都聽見他們用我們自己的母語說話呢?9我們當中有帕提亞人、米底亞人、以攔人;還有從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細亞、10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和靠近古利奈利比亞一帶地方來的人,也有從羅馬來的,11包括猶太人和皈依猶太教的外邦人;此外有克里特人和阿拉伯人。我們竟然都聽見他們用我們本地的語言述說上帝偉大的作為!」12他們又驚奇又困惑,彼此你問我,我問你:「這是怎麼回事?」13有些人竟取笑信徒說:「這些人不過是喝醉罷了!」 

1.五旬節,成為靈魂豐收的「聖靈降臨節」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至十三節,記載聖靈充滿耶穌的門徒,普世第一間教會就此誕生。在使徒行傳第一章告訴我們,若是沒有聖靈的充滿,使徒根本無法傳講復活的信息。甚至在第一章第八節裡,讓我們知道使徒及信徒能夠將福音從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全境,傳到天涯海角,真正的力量乃是聖靈在做工。所以,第二章開始,作者路加就告訴我們,看吧,聖靈降臨充滿所有信徒,而教會也在聖靈充滿中受建立。換句話說,是聖靈上帝親自建立教會及推動宣教的事工。因此,我們要切記,不是我們有何能力,而是因為聖靈與我們同在,充滿我們,我們才有勇氣、能力和恩賜去完成福音的使命。
第一節說聖靈降臨是在「五旬節」,這節日是從逾越節的次日開始算七個禮拜,因此又稱「七七節」,是慶祝上帝賜福農作物豐收的日子,因此也稱為「收穫節」(參考利未記23:15-22;民數記28:26-31)。在這一日,猶太人需要將收成的農物拿一捆給祭司,隔日就是第五十日(安息日),獻上初熟的收成農作物給上帝。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在舊約時代,五旬節是收成土地所出的初熟的果實給上帝,但是在新約時代,是收成初熟的靈魂給上帝。一個是收成農作物,一個是收成靈魂。耶穌就曾經對門徒說:「農作物很多,而工人很少。所以,你們要懇求農場的主人多派工人去收割他的農作物。(路加福音10:2)耶穌在此所說的收割是指搶救靈魂歸主。我們可以這樣說,原本慶祝莊稼豐收的「收割節」成為慶祝靈魂豐收的「聖靈降臨節」,而這一天也成為基督教會的生日。
收成農作物靠鐮刀,收成靈魂靠聖靈。這裏讓我們看到聖靈彷彿一陣大風颳過,就樣耶穌所說:「風隨意吹動,你聽見它的聲音,卻不知道它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都是這樣。(約翰福音3:8)換句話說,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召喚」聖靈,而是聖靈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行。我曾經被邀請去參加一個特會,對方告訴我那個外國講員非常厲害,厲害到好像是神一般,在特會中講員說:「我要叫聖靈降下來,要領受聖靈的人,你只要大大的張口...。」我當時心裡面在想講員說「我要叫聖靈降下來」這句話很奇怪,聖靈豈是我們說來就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嗎?豈是隨人的意思在「召喚」嗎?從耶穌的教導裡,我們要知道聖靈是隨自己的意思做工,而不是隨著人的意思做工,更不是被人呼喚來呼喚去的。

2.聖靈像大風、火焰傾落
作者路加很喜歡用人可以經驗到的事物來描寫聖靈。例如路加描述耶穌受洗禮時說:「聖靈有形體的降在他(耶穌)身上,彷彿鴿子。(路加福音3:22)現在又以大風、火焰來形容聖靈的出現。作者路加用如此生動的描述來告訴我們,聖靈的作為如「風」可以聽見,如「火」可以看得見。在創世記裡上帝的靈就像風運行在水面上創造天地,當摩西在曠野看到被大火燃燒的荊棘時,上帝呼召他。此刻,在耶穌復活後第一次的五旬節裡,聖靈像大風、火焰傾落在使徒與其他信徒的身上,聖經形容門徒被聖靈充滿——應驗了施洗約翰和耶穌反覆提及有關領受聖靈洗禮的應許。

3.聖靈充滿的目的
使徒及信徒被聖靈充滿目的是什麼?不是為了榮耀自己,不是凸顯誰比較屬靈,而是「變亂口音」傳福音。在第九至十一節列出了當時羅馬帝國統治下十六個主要民族的語言,他們都聽到門徒用自己家鄉的語言說話。當時耶路撒冷的人口只有三萬多人,但是在逾越節、五旬節期間到耶路撒冷聖殿朝聖的人口大約上百萬人。當這一百二十人使用十六個民族語言時,很快就能夠將耶穌基督救贖事件傳遞給各地的人民。
「變亂口音」在創世記第十一章巴別塔的事件上也曾發生過,那一次也是出於上帝對人的愛,避免人想高舉自己,因為當時他們建造巴別塔的目的是「好來顯揚我們自己的名(創世記11:4)。而五旬節聖靈降臨「變亂口音」的目的也是出於上帝的愛,不是要高舉人的名,而是要高舉上帝的名,讓人知道耶穌基督的救恩。這顯示,在聖靈的運行下,取代舊時代各說各話混亂的狀況,在聖靈的新時代,語言的運用應該是用來建立與上帝的關係,語言的運用是為世界帶來更新與進步。
如果我們的語言沒有愛、沒有造就,就會成為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為了「方言」混亂教會的情況,使徒保羅在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就說:「我即使會講人間各種話,甚至於天使的話,要是沒有愛,我的話就像吵鬧的鑼和響亮的鈸一樣。(哥林多前書13:1)從巴別塔的舊時代以來,上帝變亂口音是為了避免人想高舉自己,但是哥林多教會卻有人以說「方言」的能力來標榜自己的信仰層次較高,高舉自己,這樣的態度是屬於「巴別塔」的舊時代。在聖靈降臨的新時代,使徒保羅強調,任何基督徒的恩賜不是拿來證明高舉自己的屬靈層次,而是要將一切的恩賜、才能用在傳福音上,用來高舉上帝。因此,使徒保羅說:「既然你們熱切希望有屬靈的恩賜,就應該多多追求那能夠造就教會的恩賜。(哥林多前書14:12)聖靈降臨的新時代,語言或屬靈恩賜的使用,都是為了彰顯對人的愛、造就教會、榮耀上帝。

二、彼得的講道(2:14-41)
14這時候,彼得和其他十一個使徒站起來。他高聲向大家說:「猶太同胞和所有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你們要明白,要留心聽我的話。15你們以為這些人是喝醉了嗎?不是的,因為現在才早晨九點鐘。16這情形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 
17上帝說: 
這是我在世界的末期所要做的: 
我要把我的靈傾注給每一個人。 
你們的兒女要宣告我的信息; 
你們的年輕人要看見異象; 
你們的老年人要作奇異的夢。 
18在那些日子, 
我要把我的靈傾注出來, 
甚至給我的奴僕和婢女; 
他們要宣告我的信息。 
19我要在天上顯神蹟, 
在地上行奇事; 
有血,有火,有濃煙; 
20太陽要昏暗無光; 
月亮像血一般的紅; 
在主那偉大榮耀的日子來到以前, 
這一切都要發生。 
21那時,凡呼求主名的人必然得救。
22「以色列同胞啊,你們要聽我的話。拿撒勒人耶穌的神聖使命,很清楚地由上帝藉著他所行的神蹟、異能、奇事,向你們顯示出來了。這事你們自己都知道,因為是發生在你們當中的。23上帝按照自己的旨意和先見早已決定把耶穌交給你們;而你們藉著不法的人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了他。24但是上帝使他從死裏復活,把死亡的痛苦解除了,因為死亡囚禁不了他。
25大衛曾經指著他說: 
我時常看見主在我面前; 
他在我右邊,我不至於動搖。 
26因此,我心歡喜, 
我的言語充滿快樂; 
而我必朽之軀仍要棲息在盼望中。 
27因為你不會讓我下陰間, 
也不會容許你忠心的僕人腐爛。 
28你已經指示我生命的道路; 
你的同在使我充滿喜樂。 
29「同胞們,關於先祖大衛的事,我必須坦白向你們說明。他不但死了,也埋葬了;他的墳墓到今天還在我們這裏。30他是先知,他知道上帝對他的應許:上帝曾發誓要從他的子孫中立一個王來坐在他的寶座上。
31大衛預知上帝的計劃,所以當他講到關於基督的復活,他說: 
他沒有被撇下在陰間; 
他的肉體也沒有腐爛。 
32這位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33他已經被高升在上帝的右邊,並從他父親接受了所應許的聖靈。你們現在所看見所聽到的,就是上帝傾注給我們的恩賜。
34大衛自己並沒有升到天上,可是他說: 
主對我主說: 
你坐在我右邊, 
35等我使你的仇敵 
屈服在你腳下。 
36「所以,以色列全體同胞啊,你們要確實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37大家聽到了這話,覺得很扎心,向彼得和其他的使徒說:「弟兄們,我們該做甚麼呢?」38彼得告訴他們:「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悔改,並且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好使你們的罪得到赦免,你們就會領受上帝所賜的聖靈。39因為上帝的應許是給所有我們的主上帝所呼召的人,就是你們、你們的兒女,和一切在遠方的人。」40彼得又用許多話向他們作見證,勸勉他們說:「你們要救自己脫離這些邪惡的人所要遭受的懲罰!」41許多人領受了他的信息,並接受洗禮;那一天信徒約增加了三千人。 

根據第十二、十三節的記載,許多人都看到聖靈充滿的情況,有人又驚奇又困惑,有些人取笑信徒說:「這些人不過是喝醉罷了!」我們很多人對聖靈的追求或是認識可能都只看到聖靈的外在表現而已。針對眾人只看到聖靈的外在表現,使徒彼得起來講道,最後提到三千人加入信仰的團契。在使徒行傳第二章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看見彼得的講道是放在中間的位置。使徒彼得的講道,首先要澄清眾人以為聖靈充滿是「醉酒」的誤解,他引用先知約珥書二章廿八至卅二節的經文來講道,整篇講道的重心放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強調耶穌是彌賽亞,是上帝賞賜新生命的源頭。因此,通過信靠耶穌基督,眾人將會領受聖靈,而且生命也會有新的改變,正如門徒由害怕、躲藏,變成勇敢的見證者。就像彼得三次不認主,但是在聖靈的充滿之下,勇敢站出來講道見證耶穌基督的復活。最後,彼得呼召群眾悔改接受耶穌基督的救恩,因此就有三千人歸主。
從使徒彼得的講道來看,今日教會應該關切的並不是要不要強調方言、醫病、趕鬼等靈恩經驗,而是這些神蹟奇事有沒有被正確的解釋。如果沒有彼得的解釋,當時說方言的靈恩現象,就會被定調視為「醉酒」。
總之,靈恩現象或是神蹟奇事如果沒有上帝話語(道)的解釋,神蹟奇事只成了某種表演,甚至被取笑當作是「醉酒」(參考使徒行傳2:13)。而彼得不僅透過講道來詮釋靈恩現象,更重要的是,他強調聖靈的工作不是在高舉人,而是將人帶到耶穌基督面前,悔改過新的生活。
使徒彼得的這篇講道是教會歷史的第一篇講道摘要,很特別的是當他傳講耶穌基督時,必講到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第卅六節是使徒彼得講道的結論與中心主題:「所以,以色列全體同胞啊,你們要確實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上帝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使徒行傳2:36)耶穌就是以色列民族所盼望的彌賽亞,而這位彌賽亞就是被猶太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所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若是要傳耶穌基督,就必須說到十字架,若是忽略十字架,就無法真正了解耶穌是基督的意義。
使徒彼得的講道並沒有迎合眾人,說好聽的話,或說信耶穌就會賺錢、就會成功,他反而是責備猶太人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當猶太人聽到彼得的信息與責備時,他們並沒有生氣,反倒是很扎心,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竟然參與謀殺彌賽亞。這些人被罵不但不生氣,反而是悔改,很顯然的是聖靈在彼得講道中運行的結果。
第卅八節也讓我們看到,一個人加入教會的方式,就是需要悔改,並且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這是進入基督教會最基本的要求。這也讓我們知道基督教會與政黨、社團最大的不同,教會是主耶穌基督的名所設立,是聖靈的團契,是上帝百姓所組成的。所以,來到基督教會這個信仰團契裡,是實踐耶穌基督的愛,不是在追求個人的利益,也不是掌握社團的地位,在教會裡,是要學習耶穌基督的愛與犧牲,來承擔上帝所交託的使命。

三、聖靈的團契生活(2:42-47) 
42他們專心向使徒們領教,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禱告。43使徒們行了許多神蹟奇事;人人都因此起了敬畏的心。44全體信徒繼續在一起過團契的生活,所有的東西大家公用。45他們又賣掉田產家業,按照各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46他們同心合意,天天在聖殿裏聚會,又分別在各人的家裏分享愛筵,以歡喜純潔的心一起用飯,47頌讚上帝,跟人人保持和睦的關係。主天天把得救的人數加給他們。

在第四十二至四十七節裡,我們可以看到早期教會有五大特質就是:
1.教育(裝備部門):信徒向使徒領教。
2.團契(牧養部門):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祈禱。
3.服務(行政部門):按照個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
4.禮拜(敬拜部門):天天在聖殿聚會。
5.傳揚(外展部門):頌讚上帝,跟人保持和睦的關係。
這五大項目,也是我們教會五大部門的原型。

我們來想想,使徒行傳第二章帶給我們什麼要緊的信息:

一、教會是聖靈臨在的團契,並要倚靠聖靈來帶領
耶穌基督復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聖靈降臨主耶穌基督的教會,並充滿使徒與信徒。這讓我們知道,聖靈不是只充滿使徒,聖靈是充滿所有的人,換言之,在基督信仰的團契裡,聖靈與我們每個人同在。聖靈的同在目的為何?在前面我提到,五旬節或七七收穫節,原本是在慶祝莊稼的豐收,但在聖靈降臨之後,成為慶祝靈魂的豐收,而這一天也成為基督教會的生日。
五月份有四艘油輪在波斯灣被炸,二個禮拜前六月十三日,又有二艘被炸,其中一艘是臺灣中油的油輪。美國懷疑是伊朗所為,二國總統互罵,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直批白宮都是「智能遲緩」(mentally retarded),美國總統川普聞言暴怒,反嗆美國能讓伊朗「消失」。很多人都擔憂第三次波斯灣戰爭的發生。那個地區已經充滿暴力,百姓無辜受苦。
武力能夠解決一切嗎?不!基督信仰讓我們知道,能夠帶來轉變的力量是在於聖靈。由於戰爭的原因,約有八萬名伊朗裔人流亡到英國,並且參與教會聚會,英國聖公會在今年(2019)一月也首度在禮拜中加入波斯語禮拜,希望讓在異鄉的伊朗人能更快而且無縫融入英國社會。
伊朗被列為迫害基督徒最甚的國家之一,雖然受到極大迫害,但聖靈仍保守基督的教會,在這動盪的幾年之間,伊朗的基督徒數量就增加了30萬人以上。而且伊朗改宗的年輕人數量越來越多,許多人對於政府的期待破滅,有些人則是對伊斯蘭信仰感到失望,也導致這些年輕人轉向基督信仰。若不是聖靈在做工,福音很難在伊朗發展。
有「伊朗葛理翰」之稱的牧師沙利亞特(Hormoz Shariat)創辦「伊朗活力事工」(Iran Alive Ministries),透過衛星電視第七頻道,每日提供全天候24小時播出。在他們的統計下,伊朗保守估計有二百萬基督徒。這機構說:「目前伊朗教會最需要外界幫助的,首先就是祈禱,求上帝指引伊朗基督徒與抗議者所進行的社會改革。第二點則是希望,未來伊朗有可能成為宗教自由的國家,基督徒能公開自由的聚會與敬拜,而不需擔憂遭革命衛隊逮捕。」在伊朗這樣艱困受迫害的國家,聖靈仍持續感動基督徒,帶領教會。我們都是普世教會的一份子,願聖靈打開我們的眼界,看到聖靈的工作。

二、建立信仰團契的特質,最基本的態度就是人人在上帝面前都一樣重要
在第四十二至四十七節,我們看到早期教會的五大特質,這也是我們教會五大部門的原型。也是希望早期教會美好的特質也落實在今日的教會。
1.教育(裝備部門):信徒向使徒領教。
2.團契(牧養部門):參加團契生活,分享愛筵、一起祈禱。
3.服務(行政部門):按照個人的需要把錢分給大家。
4.禮拜(敬拜部門):天天在聖殿聚會。
5.傳揚(外展部門):頌讚上帝,跟人保持和睦的關係。
在這五大特質裡,最令人驚豔的是面對當時風聲鶴唳的氣氛下,他們都是被釘十字架耶穌的跟隨者,按羅馬統治者與猶太宗教的說法,就是「耶穌的黨羽」。耶穌是被以「猶太人的王」被判死刑的政治犯、叛亂犯,他的黨羽也會同罪。在這樣的威脅、逼迫下,他們反而沒有逃跑,而是充滿聖靈來的勇氣,因為他們的內聚力很強,使得他們能夠彼此扶持一致對外。為何他們的內聚力如此強呢?很重要的就是他們之間沒有貧富貴賤之分,大家都是上帝的兒女,彼此都是姊妹弟兄。換言之,這個聖靈的團契裡,大家都是平等待人,人人在上帝面前都一樣重要,不會因為他的身份、社會地位、性別、族群而受到輕視。這樣的教會才能見證出聖靈的同在,願上帝也幫助我們的教會建立起聖靈團契的特質。

問題討論:
1.聖靈降臨在信徒的身上,講「方言」的目的為何?
2.早期教會內聚力極強,主要的原因為何?
3.早期教會有哪些重要的特質,值得今日教會來學習?

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使徒行傳1:1-26 為基督作見證


為基督作見證
2019.6.23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黃春生牧師
使徒行傳1:1-26

● 聖靈的充滿使得基督徒在迫害之下,得以生出勇氣去面對苦難。
● 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 150-230):「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

● 《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原本是同一本書的上、下卷。
● 我要親自把我父親所應許的賜給你們;你們要在城裏等候,直到那從上面來的能力臨到你們。(路加福音24:49)

一、領受聖靈的洗禮(1:1-5)
● 使徒保羅稱路加為親愛的醫生(歌羅西書4:14)
● 「提阿非羅」意思是「上帝所喜悅的人」,這個人是誰?

● 復活的耶穌和門徒在一起,並且持續向他們講論上帝國的事。

二、何時才會「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1:6-11)
● 早期教會開始的二個重要的議題:
1.耶穌何時才會「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
2.使徒要如何揀選人來接替猶大的「職份」。

● 耶穌的門徒中大多來自「追求獨立」的加利利地區
● 十二門徒中就有四位與奮銳黨相關(參考馬太福音10:3-4)

● 耶穌將眾人期待建立地上以色列國的主權,轉向更高的期待,也就是將上帝國的主權擴展至「天涯海角」。

● 《使徒行傳》又被稱為《聖靈行傳》。
● 聖靈為稱為「保惠師」,英文“Comforter”由拉丁文“fortis”而來。
● 教會越受迫害,反而福音就越廣傳。

● 什麼是「見證」?在希臘字中,見證(Witness)與殉道者(Martyr)是同一個字“Martus”

三、使徒要如何揀選人來接替猶大的「職份」?(1:12-26)

● 門徒聚集在「住宿的樓房」,即「馬可樓」。

● 他的兄弟們」是指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所生的雅各、約瑟、西門,和猶大(馬太福音13:55-56)

● 願別人取代他的職份(詩篇109:8)
● 限定候選人資格:「這個人必須是當主耶穌在我們當中出入時─從約翰施洗開始到耶穌被接升天為止那一段期間─始終跟我們在一起的人。(使徒行傳1:22)

● 掣籤能止息爭競,也能解散強勝的人。(箴言18:18)

第一章帶給我們什麼要緊的信息:

一、任何傳福音的成果都是聖靈所帶來的成就,而不是人有多大的能力

二、多點「聖靈法則」,少點「血統法則」,我們的世界會更好
● 在教會的選舉,或是世俗的選舉,我們都需要倚靠聖靈的法則。

● 如何多點「聖靈法則」?
● 我在父親的生命裏,父親在我的生命裏,你不信嗎?我對你們說的話不是出於我自己,而是在我生命裏的父親親自做他的工作。(約翰福音14:10)
● 你們若愛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要祈求父親,他就賜給你們另一位慰助者,永遠與你們同在。(約翰福音14:15-16)

問題討論:
1.為何早期教會的基督徒期待「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耶穌的教導給他們什麼新方向?
2.早期教會為何用「抽籤」來補選猶大的使徒職份?我們今日會如何做?
3.如何多點「聖靈法則」?我們可以怎麼做?

講道篇

為基督作見證
2019.6.23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篇
黃春生牧師
使徒行傳1:1-26
今日開始牧師要通過《使徒行傳》逐章來傳講信息。在領受《使徒行傳》的信息之前,我們一起來祈禱。
主啊!我們感謝讚美祢,因為祢的恩典、祢的愛,使我們今日聆聽《使徒行傳》的信息。求主賜福這本早期教會歷史所帶來的信息,賜福每一個願意用心領受祢話語的人,求主祢真理的靈自由運行在我們的心中。主啊!求祢打開我們的心靈,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賜給我們温柔的心,領受所栽種的道,給我們所聽的真理在我們裡面可以用信心調和,願祢的話一發出亮光就叫愚人通達,使不信的人可以信,因為這就是祢藉著路加所賜給我們的信息,所賜給我們的好消息,我們感謝讚美祢。主啊!祢的僕人深感不配,所以求主用恩典的手按在他的身上,祢的聖靈膏抹在他的身上,祢真理的能力運行在他的身上,使他照著祢豐富的恩典,可以把祢的話語傳講清楚,叫我們眾人得著滋潤,使我們眾人的信仰得著堅固,感謝讚美。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祈禱,阿們!
從去年(2018)一月十四日開始,牧師從《路加福音》逐章傳講五十一講,今天(6/23)開始要傳講《使徒行傳》的信息。逐章逐節的講道,最早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期開始,這樣的講道方式也稱為「加爾文式的講道」,也有人稱為「上帝親自講話的講道」,因為是按照聖經逐章逐節的講道,而不是牧師按照個人的喜好選擇講道經文。
中世紀的神職人員習慣將教會當作權力運用的地方,而不是以聖經——上帝的話作為教會的根基,而使教會淪為權力爭奪與斂財的場所,這種情況與耶穌時代的耶路撒冷聖殿成為「賊窩」的景象非常相似。因此,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者進行改革時,就強調「唯獨聖經」,教會是要以聖經作為最高指導權威,而不是以人為中心。強調「唯獨聖經」,使得逐章逐節的講道,也在宗教改革者中間被依循,而為每一卷聖經注釋,更成為宗教改革者的日常工作。
有「德國教會的良心」之稱的二十世紀著名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他給予逐章逐節講道極高的評價,他說:「加爾文、路德、及慈運理等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都建議按聖經書卷逐次講道,...以解經式講道對會眾傳遞信息的結晶。若是沒有逐章逐節的講道...,宗教改革將永遠不會發生。」現在也越來越多的牧師回歸宗教改革的講道方式。
《使徒行傳》是基督教會史上最早的一本歷史文獻,若要瞭解教會歷史一定要先從這本書開始。本書有個目的,就是描述使徒們如何在聖靈能力的充滿下,從耶路撒冷開始將福音傳到世界各地去(參考使徒行傳1:8)我們也可發現,因為聖靈的充滿使得基督徒在迫害之下,得以生出勇氣去面對苦難。換言之,聖靈的充滿不是高舉人、不是要得金粉、不是要得五顆鑽石,而是讓人得以有能力在艱困的環境下見證福音;且教會就是在受迫害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第二世紀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 150-230)說過一句名言:「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後來也有人這樣說的:「教會是以基督的血和和殉道者的血建立起來的信仰團契。」這句話清楚說明,基督教會之所以能夠遍及全世界,不是透過攻擊、定人的罪、更不是透過武力使人降服,而是效仿耶穌基督的愛與犧牲,不怕殘酷的迫害,前仆後繼地在各地建立福音的基地。換言之,沒有「十字架——犧牲的愛」的宣教態度,教會是無法建立起她存在的根基。
今天我們能夠明白早期教會(Early Christianity)建立的歷史,要感謝上帝呼召作者路加做了第一手的報導,路加不是使徒,但上帝仍然使用這樣的一位「平信徒」(laity)。根據聖經學者的看法,《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原本是同一本書的上、下卷,是一名叫路加的醫生所寫的。這位平信徒路加同時是使徒保羅的宣教夥伴(參考歌羅西書4:14;腓利門書24),所以在《使徒行傳》廿八章的篇幅裡,使徒保羅的資料就佔十六章,超過一半以上。
剛剛說到,《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原本是同一本書的上、下卷,是要表明使徒建立教會是按照耶穌基督的吩咐,為耶穌做見證(路加福音24:48),並且等候聖靈降臨的應許,也就是耶穌升天前對門徒所說的:「我要親自把我父親所應許的賜給你們;你們要在城裏等候,直到那從上面來的能力臨到你們。(路加福音24:49)

現在我們來看這一章的內容:
一、領受聖靈的洗禮(1:1-5)
1提阿非羅閣下:在我所寫的第一部書裏,我已經把耶穌的一切事蹟和教導,從他開始工作 2到他被接升天那日,都敘述過了。在升天以前,他藉著聖靈的力量給自己所選召的使徒許多指示。3受害後四十天當中,他曾經向他們顯現許多次,用不同的方法證明自己是活著的;他讓他們看見自己,又向他們講論上帝國的事。4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或譯「當他和他們吃飯的時候」。),他吩咐他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照我對你們說過的,要等候我父親的應許。5約翰用水施洗,你們卻要在幾天後受聖靈的洗禮。」 

在早期教會時代,因為見過耶穌、跟隨耶穌的人逐漸凋零、離開世間,為了留下親眼見過耶穌的人的第一手見證,口述歷史的建立變得很重要。路加就這樣說:「已經有好些人從事寫作,報導在我們當中所發生的事(路加福音1:1),這也讓我們看到早期教會的信徒,曾經努力留下第一手的見證。
主日學教室古蹟修復即將完成,我們在二樓的地方將設有教會史蹟陳列室、視聽室。昨天下午我們召開「史蹟策展會議」,邀請台灣神學院鄭仰恩教授做我們的顧問來指導。為的就是將教會歷史妥善保存下來,讓我們教會成為一個有歷史感的教會,知道上帝的恩典如何在我們當中,聖靈如何帶領教會的建立。
透過教會歷史的循溯,我們也與早期教會建立起信仰團契的關係。早期教會有許多人紀錄這些報導耶穌的見證與寫作,證明了耶穌是實實在在成為人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在他們當中傳講上帝國的信息,甚至在作者路加收集資料的時期,已經有很多關於耶穌基督的記載文件四處流傳。因此,耶穌的出生、呼召學生、教導眾人、傳上帝國福音,和祂的受難、死、復活、升天這些事,必定是家喻戶曉的事。
使徒保羅稱路加為親愛的醫生(歌羅西書4:14),那時候,醫生大多是貴族菁英所屬的奴隸,有學者認為路加是提阿非羅的奴隸及私人醫生,可能因立下功勞成為「自由人」(獲釋放的奴隸)。因此推測,路加寫作《路加福音》、《使徒行傳》是為了帶領他的主人提阿非羅信主。也值得一提的是,路加是希臘人,他沒有見過耶穌,而且他卻是聖經作者中唯一的外邦人。
「提阿非羅」這個人是誰?是路加的主人,或是另有其人?至今仍沒有找到清楚的資料,只知道這是一個在當時社會普遍被人使用的希臘文名字,意思是「上帝所喜悅的人」。誰是上帝所喜悅的人呢?可能是泛指早期教會所有愛主的基督徒。在第一至二節可以看出,作者在《路加福音》已經將耶穌的故事都敘述過了。第三節說到耶穌基督曾在復活之後,有四十天之久顯現給門徒看,並且還跟門徒講論上帝國的事。
使徒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裡,也曾說:「他向彼得顯現,又向十二個使徒顯現。以後他又一次向五百多個跟從他的人顯現;這些人多數還活著,雖然也有些已經死了。後來,他向雅各顯現,又向所有的使徒顯現。最後,他也向我顯現。(哥林多前書15:5-8a)這樣看來,耶穌復活之後的四十天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和門徒在一起,並且向他們講論上帝國的事。
第四、五節提到耶穌吩咐門徒「不要離開耶路撒冷」,「在幾天後受聖靈的洗禮。」耶穌提醒的這二件事,在路加福音第廿四章四十九節就有記載:「我要親自把我父親所應許的賜給你們;你們要在城裏等候,直到那從上面來的能力臨到你們。

二、何時才會「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1:6-11)
6使徒們跟耶穌聚集的時候,問耶穌:「主啊,你是不是要在這時候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7耶穌對他們說:「那時間和日期是我父親憑著自己的權柄定下的,不是你們應該知道的。8可是聖靈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充滿著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全境,甚至到天涯海角,為我作見證。」9說完了這話,耶穌在他們的注視中被接升天;有一朵雲彩把他們的視線遮住了。10他離去的時候,他們正定睛望著天空。忽然,有兩個穿著白衣的人站在他們旁邊,11說:「加利利人哪,為甚麼站在這裏望著天空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天,他也要怎樣回來。」 

使徒行傳第一章,要處理當時二個重要的議題:一、耶穌何時才會「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二、使徒要如何揀選人來接替猶大的「職份」。
第六至十一節是要解答當時基督徒所關切的事,耶穌何時才會「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
「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為何在當時特別被信徒所關切?因為猶太人在耶穌時代已經受苦好幾個世代,不到三百年的時間,歷史上就記載有兩百多場大大小小的戰爭。因此,人民企盼上帝國的臨到。最直接的就是期待以色列獨立,脫離羅馬帝國的統治,耶穌的門徒中大多來自「追求獨立」的加利利地區,十二門徒中就有四位與奮銳黨相關(按拉丁古卷記載),亞勒腓兒子雅各、達太,奮銳黨西門及加略人猶大(出賣耶穌者),即馬太福音十二門徒名單的最後四人(參考馬太福音10:3-4)(奮銳黨又譯為激進黨)
當耶穌的門徒及跟隨者看到復活的耶穌後,他們的心中產生一股極大的盼望,盼望耶穌用祂勝過死亡的力量來復興以色列,使他們脫離羅馬帝國的統治。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耶穌及門徒都沒有認同羅馬這個強大帝國的統治,耶穌也沒有否定門徒及跟隨者「追求獨立」的期待,耶穌只讓他們知道時間和日期都是屬於上帝的主權,是上帝在決定,人無法代替上帝做決定。
比較特別的是,耶穌將眾人期待建立地上以色列國的主權,轉向更高的期待,也就是將上帝國的主權擴展至「天涯海角」。不單單是以色列這個國家得到釋放,恢復主權,而是羅馬帝國之下都可以得到解放,甚至是整個普世都可以得著解放、得著救恩。那時,就是「上帝的旨意實現在地上,如同實現在天上。(馬太福音6:10)的時刻,那時就是基督得勝掌權,進入新天新地的時刻(參考啟示錄21:1-8)。但這不是靠著人所能達成的,上帝應許賜下聖靈,來帶領基督的跟隨者,使整個受造界朝向新天新地的終末前進與更新。
《使徒行傳》中提到「聖靈」就有五十次之多,比四福音書所提到的還要多,因從頭到尾,都是述說聖靈的工作,所以又被稱為《聖靈行傳》。第八節說到聖靈降臨在門徒的身上,使他們身上充滿了聖靈的能力,因此使門徒得以在各地見證耶穌基督,並不斷在世界各地翻轉邪惡的國度與人心。
我們通常稱聖靈為「保惠師」,英文“Comforter”這個字最初由威克里夫(John Wycliff, 英國宗教改革家)所翻譯;而此字的英文是由拉丁文“fortis”而來,意思是「勇敢」;所以,Comforter的意思乃是「使人充滿勇氣與能力的一位」。換言之,基督教信仰的力量,不是出於人的訓練,而是來自聖靈給人的勇氣與能力。
如果研究教會歷史,就會發現全世界的宣教運動都充滿類似的經驗,就是迫害越嚴重的地方,基督徒的見證往往越有力。例如,今天中國的「家庭教會」,在共產政府的政策之下,這些教會也被稱為「地下教會」也就是「非法教會」,雖然中國政府取締越厲害,地下教會的教勢就越發堅定和迅速。
我們從《使徒行傳》中也可以看到,教會越受迫害,基督信仰不僅不會因此消失,反而福音就越廣傳。為什麼會這樣?坦白說,沒有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唯一能說的理由就是聖靈能力的展現。所以,當我們在認識《使徒行傳》的信息時,必須特別注意「聖靈」的出現。而作者路加也幫助我們了解到一項很重要的信仰認知:除非是聖靈使人充滿勇氣和能力,否則門徒就無法向普天下傳福音,為基督作見證。
什麼是「見證」?在希臘字中,見證(Witness)與殉道者(Martyr)是同一個字“Martus”。意思是說:做一位見證者必須要有殉道的準備與精神。當然這樣的殉道精神,是出於聖靈的充滿(參考使徒行傳1:8)
接著來看第十一節,上帝的使者對門徒說:「加利利人哪,為甚麼站在這裏望著天空呢?這位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看見他怎樣升天,他也要怎樣回來。」這一段經文讓我們知道,教會歷史的時間,就是從主耶穌基督升天開始,直到耶穌基督再來的時候。換言之,我們都還活在教會擴展的時期,也都在等候耶穌基督的再來。

三、使徒要如何揀選人來接替猶大的「職份」?(1:12-26)
12於是,使徒從橄欖山耶路撒冷城去;橄欖山離城約有一公里。13他們一進城,上了他們住宿的樓房;在那裏有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激進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猶大。14他們常在一起同心禱告;當中也有幾個婦女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以及他的兄弟們。15過了幾天有信徒的聚會,約有一百二十人參加。彼得站起來,說:16「朋友們!聖靈藉著大衛的口在聖經上預言有關猶大帶人逮捕耶穌的事是必須實現的。17猶大本來被揀選來分擔我們的事奉,是我們當中的一員。」(18猶大用他作惡賺來的錢買了一塊地皮;就在那裏,他墜下,五臟迸裂而死。19住在耶路撒冷的人都聽見這件事,所以用他們的語言叫那塊地為亞革大馬,意思就是「血田」。)
20 正如《詩篇》上寫的: 
願他的住宅荒涼, 
沒有人住在裏面。 
又有一處寫著: 
願別人取代他的職份。 
21彼得接著說:「因此,必須有另外一個人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作主耶穌復活的見證人。這個人必須是當主耶穌在我們當中出入時─從約翰施洗開始到耶穌被接升天為止那一段期間─始終跟我們在一起的人。」(22併於上節)23於是,大家推選兩個人,就是約瑟(別號巴撒巴,又名猶士都)和馬提亞。24他們禱告說:「主啊,你知道每一個人的心;求你指示我們,這兩位當中哪一位是你所揀選 25來取代這使徒職份的。這職份猶大已經捨棄,到他該去的地方去了。」26說完這話,他們抽籤,在兩個名字中抽出馬提亞來;他就加入十一個使徒的行列。

我前面說到使徒行傳第一章要處理當時二個重要的議題:一、耶穌何時才會「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二、使徒要如何揀選人來接替猶大的「職份」。
在第十二至十四節,讓我們知道耶穌升天後,門徒聚集在「住宿的樓房」,傳統上認為這地方就是最後晚餐的地點,也是馬可福音作者馬可的家樓上,因此又稱為「馬可樓」。這段經文更讓我們看到早期教會的基督徒團契中,「祈禱」是他們生活的主要部分。
這群基督的門徒,有新的成員加入,就是第十四節所說:「他的兄弟們。」就是指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所生的雅各、約瑟、西門,和猶大(參考馬太福音13:55-56),耶穌這四個弟弟原來都還沒有信他(參考約翰福音7:5;馬可福音3:21),直到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耶穌的弟弟才信他(參考使徒行傳1:14;哥林多前書9:515:7),而耶穌的大弟弟雅各更成為耶路撒冷的柱石,是教會的長老(參考加拉太書1:192:9;使徒行傳15:13-21),也寫了《雅各書》,最小的弟弟猶大則寫了《猶大書》。
路加特別記載早期教會為何要選出新的使徒來代替「猶大」,他們不是靠自己的意思,而是從聖經裡面找到根據,因為詩篇裡說:「願別人取代他的職份(詩篇109:8),這是在當時的處境下,他們對聖經的詮釋。既然要取代猶大的職份,若按照人的「血統」來看,由耶穌的四個弟兄之一來繼承,應該是理所當然。但是,他們並沒有依照「血統法則」直接提名耶穌的弟弟們,而是按照「聖靈法則」去揀選。
他們按照當時可以理解的「聖靈法則」,但他們也有限定候選人資格:「這個人必須是當主耶穌在我們當中出入時─從約翰施洗開始到耶穌被接升天為止那一段期間─始終跟我們在一起的人。(使徒行傳1:22)
合乎這項資格的人還算不少,因此經過「推選」最後剩下二人約瑟(別號巴撒巴,又名猶士都)和馬提亞。如何推選或初選,這裡並沒有詳細交代。接著他們進入祈禱的階段,他們祈禱多久?我們不知道,就像天主教選舉教宗時,樞機主教團要聚集在梵蒂岡宗座宮的西斯汀小堂(Cappella Sistina)裡舉行,他們要舉行彌撒、祈禱,一台彌撒約四小時,每一個人都不能離開。教宗額我略十世於1274年頒佈法令,規定樞機選舉人應在選舉期間被鎖在一個用鑰匙上鎖的房間裡,直到樞機主教團選出新任羅馬主教(即教宗)
在馬可樓,這一百二十人祈禱多久?《使徒行傳》沒有留下資料,只有記載一段祈禱內容,讓我們知道尋求上帝心意的重要性。到此為止,這一場的「補選」與我們今天選舉長老、執事的過程都很像,只有最後一個步驟特別不同。早期教會是用「抽籤」的方式,這方法是延續舊約時期的方式,例如約書亞找出犯罪的亞干、撒母耳抽籤選出掃羅為王等。如箴言所說:「掣籤能止息爭競,也能解散強勝的人。(箴言18:18)
使徒們用「抽籤」的方式來補選,他們是將名字寫在石頭上,然後將石頭放入搖壺裡搖,直搖到一塊石頭跌出來;那石頭上所寫的人便是當選人。有一次查經班時,就有人說,這很像「大樂透」開獎。確實,如果沒有尋求聖靈,還真的是碰運氣。
我們要知道,當五旬節真理的聖靈降臨之後,這個方法就不再使用。我們今天所用的方式是投票,不過我們要注意,每當我們投票時,一定要以謙卑順服的心來尋求聖靈在個人身上的感動,而不能用人的意思四處串聯,將人的意志高過聖靈的感動。

我們來想想《使徒行傳》第一章帶給我們什麼要緊的信息:
一、任何傳福音的成果都是聖靈所帶來的成就,而不是人有多大的能力
第八節讓我們知道,除非是聖靈臨到門徒的身上,否則他們無法將福音傳向地極。也因為還沒有賜下聖靈,他們採取的「聖靈法則」是「抽籤」。所以,我們應該清楚認識一項基督教信仰上要緊的真理:就是任何傳福音的成果都是因為聖靈的力量來達成的,不是人有什麼能力,而是聖靈藉著我們在傳遞上帝拯救的福音。
我們時常看到在培靈會、佈道會中,許多人受感動決志信主,甚至在醫病特會中,有人得到醫治。而人看到這樣的現象,常常忘了將榮耀歸給上帝,而是在讚美某某人很會講道、很會醫病、祈禱。當我們在讚美某個人的時候,我們已經忘記是聖靈在做工,這是很危險的。我們要很清楚知道,醫病、趕鬼乃是聖靈在做工,人的生命改變更是。有沒有聽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確實,人的本性難改,一個人的生命得以真正的改變,乃是出於上帝的恩典,否則很難。

二、多點「聖靈法則」,少點「血統法則」,我們的世界會更好
對於補選猶大使徒的職份,這事情在早期教會是一件重要的大事,他們聚集為這件事情祈禱。他們不是採取「血統法則」,也不是採取「人情世故」的方法,直接由耶穌四個弟弟之一來取代;使徒們是採取「聖靈法則」來辦理猶大使徒職份的補選。
這件事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在教會的選舉,或是世俗的選舉,我們都需要倚靠聖靈的法則。為何說世俗的選舉也適用?最常拿來反省的例子就是德國希特勒的選舉,當時希特勒也是教會所支持的,卻做了很邪惡的事。希特勒篡改聖經,1941年發行十萬本納粹版的「聖經」名為《德國與神同在》(Germans with God),並派發到數千間教會,更和希特勒的自傳《我的奮鬥》並列為國民必讀的兩本書。納粹政權還把摩西的《十誡》改得面目全非,第一條誡命被改為「敬畏你的元首和主人」,更加上兩條規條成為十二條。在納粹到處掠殺猶太人的時代,「不可殺人」、「不可姦淫」和「不可偷盜」等規條被除掉,而改為「快樂地為人民工作和犧牲」,充滿十足的納粹意味。今日中國也學希特勒要篡改《聖經》,企圖從教義基礎上徹底改造基督教,這是今日教會所遇到的信仰挑戰與危機。但我要說,多點「聖靈法則」,少點血氣,我們的世界會更好。
如何多點「聖靈法則」?
耶穌基督就把這個事實完全的表現出來,所以耶穌說:「我在父親的生命裏,父親在我的生命裏,你不信嗎?我對你們說的話不是出於我自己,而是在我生命裏的父親親自做他的工作。(約翰福音14:10)耶穌又說:「你們若愛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要祈求父親,他就賜給你們另一位慰助者,永遠與你們同在。(約翰福音14:15-16)很清楚的「愛耶穌」,遵守他的命令,特別是《新的誡命》,我們就越來越能經驗聖靈的同在。(參考約翰福音14:15-31)聖靈的法則是以耶穌基督的愛為出發的,仇恨、歧視、暴力都無法述說耶穌基督的福音,唯有謙卑學習耶穌基督的樣式,通過耶穌的愛與受苦,使人看見生命的盼望。

問題討論:
1.為何早期教會的基督徒期待「恢復以色列國的主權」?耶穌的教導給他們什麼新方向?
2.早期教會為何用「抽籤」來補選猶大的使徒職份?我們今日會如何做?
3.如何多點「聖靈法則」?我們可以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