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耶穌受難週的經文記載

耶穌受難週的經文記載













 
 
 




使徒保羅生平年表(Timeline of Apostle Paul's Life)

使徒保羅生平年表(Timeline of Apostle Paul's Life)



路加福音15:1-32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5:1-32 現代中文譯本
1有一次,好些稅棍和壞人都來聽耶穌講道。

2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們埋怨說:「這個人竟接待壞人,並且跟他們一起吃飯!」

3因此,耶穌給他們講一個比喻:

4「假如你們當中有人有一百隻羊,其中的一隻迷失了,怎麼辦呢?他一定把其他的九十九隻撇在草場,去找那隻迷失的,直到找著了為止。5一旦找著了,他就非常高興,把羊兒擱在肩膀上,
當時牧羊人整年都住在曠野,他們在野地裡用石頭圍一圈羊欄,或是將羊群關在石洞裡。一早他們就必須將羊從羊圈帶到曠野放牧,到下午三至四時數羊,如果發現失落的羊就可以在日落之前找回。在故事裡,耶穌說牧羊人在數羊之後,發現少了一隻,就不惜把九十九隻撇在草場,去尋找失落的那一隻,直到找著為止。
6帶回家去,然後邀請朋友鄰居,對他們說:『來跟我一起慶祝吧!我那隻迷失的羊兒已經找著了!』

7同樣,我告訴你們,一個罪人的悔改,在天上的喜樂會比已經有了九十九個無需悔改的義人所有的喜樂還要大呢!」
在此故事裡耶穌基督要我們注意:

(1)牧羊人一直在尋找,直到找著。
(2)當牧羊人找到之後,並不是責備,而是就將羊扛在肩上,表現出親蜜的關係。
(3)羊的主人很高興,忍不住的將這種喜悅分享給其他的人。
在這個故事裡,常常有人會問,為了一隻羊,而丟下九十九隻不管,如果此時有野獸來偷襲羊圈這樣的風險是否太大。這是從經濟價值的角度來思考,但是這個故事所要表達的意義已經不是經濟上的價值問題,而是超越這個層次,到達「愛的關係」之層次。所以,耶穌才以「找、扛、抱」的動作,來表達上帝對迷失的人的愛。一般人的看法是,九十九的數目多且重,但是在耶穌基督的教訓裡,祂要我們知道:真正的愛,不是數目換算的問題,因為基督教信仰是在講「愛」,上帝對人類的愛,是無比的愛。既然是講愛,那就不是用數目可以換算的。當人都在注意、看重那九十九隻羊的時候,上帝卻是投入心血在那微不足道的一隻身上。
單獨會主心得: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都曾經是那一隻迷失的羔羊,但上帝看我們卻是很寶貝,祂親自來尋找我們回到祂的身邊。我們是否看到上帝的愛?祂也希望我們能夠學習祂的樣式,去尋找迷失的人,以愛包圍他。
8「假如一個女人有十個銀幣,失掉了一個,怎麼辦呢?她一定點起燈來,打掃房子,到處仔細尋找,直到找著為止。

9一旦找著了,她就邀請朋友和鄰居來,對她們說:『來跟我一起慶祝吧!我那遺失的銀幣已經找著了!』
一個婦女有十個銀幣,大約當時十天的工資。當時婦女會將十個銀幣繡在帽子上,一方面是裝飾,一方面代表著嫁妝。通常在節期的時候,她們才會拿出來戴。如果從帽子掉下來,可能這婦女是中年人,對她而言掉了嫁妝的錢幣是很嚴重的。我們的習慣不也是這樣的嗎?婦女嫁出去之後,除非迫不得以是不會變賣嫁妝的。如今故事中的婦女也是如此,雖然掉了一個銀幣,但是她卻會點燈仔細尋找,直到找著,因為這一個銀幣對她的意義非凡。甚至找到之後,還花費了更多的錢來歡喜請客。我們可以發現這一個失落的銀幣的意義,不是用其他的錢幣可以代替的。在台灣,祖父過世後所剩的現金,通常稱為「手尾錢」,有時手尾錢只不過是數百元,它和其他的錢比較起來沒有甚麼兩樣,但是它對還活著的人的意義卻是不同。

單獨會主心得:在此耶穌要告訴我們,找到失落的一個,對上帝的意義也是非凡的,這不是一般的錢財觀念可以計算的。那婦女找到這個有意義的銀幣,甚至花費更多的錢來慶祝都是值得的。何況上帝見到罪人悔改的歡喜,更是超過金錢的價值。因此,基督徒與教會應該有一個看法,就是看一個人的得救大過於金錢。教會在辦夏季學校時,通常會要求學生負擔一些材料費,這是為了掌握人數準備教材方便。有一年我遇到一位小朋友很想參加,但父母卻不給他錢,也不准他參加,但是他仍然不放棄,他拿著自己存的幾塊錢跑來報名,說他的錢不夠,問我是否能欠一下。因這孩子的渴望感動了我,於是我請他儘管來參加。那一年的夏季學校不用報名費,更多人聽見福音。
單獨會主心得:教會常會以生意人的眼光來看傳福音,計算如何收費才划算,計算每一分錢的成效才行動。當我們將福音用金錢去加以計算時,那已經不是上帝所要祝福的,上帝所要祝福的乃是因為我們是否如上帝所看重的,見到罪人悔改的歡喜,更是超過金錢的價值。
10同樣,我告訴你們,上帝的天使也要為了一個罪人的悔改而高興。」

11耶穌繼續說:「某人有兩個兒子。

參閱  15:11-32研經釋義
12那小兒子對父親說:『爸爸,請你現在就把我應得的產業分給我。』父親就把產業分給兩個兒子。

13過幾天,小兒子賣掉了分得的產業,帶著錢,離家走了。他到了遙遠的地方,在那裏揮霍無度,過放蕩的生活。

14當他花盡了所有的一切,那地方發生了嚴重饑荒,他就一貧如洗,

15只好去投靠當地的一個居民;那人打發他到自己的農場去看豬。

16他恨不得拿豬吃的豆莢來充飢;可是,沒有人給他任何東西吃。

17最後,他醒悟過來,說:『我父親那兒有許多雇工,他們糧食充足有餘,我反倒在這裏餓死嗎?
「醒悟」是人性轉變的重點。是指人完全轉變,由罪惡中完全轉向上帝。浪子醒悟之後,說:「我父親那兒有許多雇工,他們糧食充足有餘,我反倒在這裏餓死嗎?我要起來,回到父親那裏去,對他說: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再也不配作你的兒子;請把我當作你的雇工吧!」在猶太人的社會裡,不肖的兒子是會被父親除名的,而得罪父親等於得罪上帝。因此,他很清楚自己不配再當兒子,所以只希望回到父親的身旁當個雇工。
18我要起來,回到父親那裏去,對他說: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19我再也不配作你的兒子;請把我當作你的雇工吧!』

20於是,他動身回父親那裏去。「他離家還遠,父親望見了他,就充滿愛憐,奔向前去,緊抱著他,不停地親吻。
但是相離還遠的時候,父親就看到浪子。其實這就是要告訴我們,父親天天眺望遠方期待浪子趕快回來,甚至父親還跑去抱浪子。當父親看到浪子回來之後,抱住他,親他,甚至連浪子想講的話都沒有講完。因為人回來就好了,講那麼多要做什麼?於是父親吩咐僕人拿戒指給浪子帶上(戒指是地位的象徵),又拿鞋子給浪子(主人才可穿鞋子),恢復浪子的兒子身份。上帝就像那一位仁慈的父親,期待浪子悔改醒悟。

單獨會主心得:有人常說:「教會是一群罪人的團體」,這句話只說到一半,我們應該說:「教會是一群不斷悔改的罪人團體」。努力宣揚福音就是要讓人從罪的失落中「醒悟」,並且接納他們到教會一起學習上帝的話。
21兒子說:『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再也不配作你的兒子。』

22可是父親吩咐僕人說:『趕快拿最好的衣服給他穿上,拿戒指給他戴上,拿鞋子替他穿上,

23把那頭小肥牛牽來宰了。讓我們設宴慶祝!

24因為我這個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於是大家歡宴起來。
基督教信仰所講的罪,主要是指:人離開上帝的愛,不遵照上帝的旨意管理世界。基督教所信的上帝,和民間信仰所拜的神明有很大的不同;民間信仰者連情色場所也找神明保佑,簽賭彩券也找神明作伴,若是賭輸就砍斷偶像的四肢或將它燒燬,這現象都在說明人心的罪惡。基督教會所要努力的就是要喚醒社會和眾人對罪的失落中「醒悟」,並且接納他們到教會一起學習上帝的話,成為信仰團契的一份子,同享上帝恩典裡的歡喜。
25「那時候,大兒子正在農場。他回來,離家不遠,聽見音樂和跳舞的聲音。

26他叫一個僕人過來,問他怎麼一回事。

27僕人回答:『你弟弟回來了,你父親看見他無災無病地回來,把小肥牛宰了。』

28大兒子非常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出來勸他。

29他卻對父親說:『你看,這些年來,我像奴隸一樣為你工作,沒有違背過你的命令,你給過我甚麼呢?連一頭小山羊讓我跟朋友們熱鬧一番都沒有。

30但是你這個兒子,他把你的財產都花在娼妓身上,現在回來,你就為他宰了小肥牛!』

31父親對他說:『孩子啊,你常跟我在一起;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

32可是你這個弟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復得的;我們為他設宴慶祝是應該的。』」

改變你的生命主權

主日講題:改變你的生命主權
一、凝聚GEL:(15分鐘)舒適環境、破冰活動
二、榮耀GLORIFY:(20分鐘)為榮耀上帝而唱,生命見證
三、成長GROW:(45分鐘)實踐上帝的話而使生命得到成長
(一)信息傳遞:(15分鐘)羅馬書6:12-13
講道大綱及筆記欄

一、屬靈生命成長的起點:改變生命的主權

二、「以我為主」的生命

三、「以神為主」的生命

四、人生的轉折點在哪裡?由「自主」到「神主」
奉獻的根據-我們是上帝所買的。
我們的「所有權狀」上面的主人是上帝
哥林多前書6:20「因為他用重價買了你們。所以,你們要用身體來榮耀上帝。」

五、如何過著「以神為主」的人生?羅馬書6:12-13

1. 將自己獻給神—「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
2. 將才能恩賜獻給神
3. 分別為聖獻給神
4. 成為僕人獻給神

(二)問題討論:(30分鐘)上帝的話向我們說些甚麼?
1. 你覺得你有過的哪些「自我中心」的情況?
2. 上帝的話語、價值是否成為你的價值?在實踐上帝的話上面,你曾有哪些掙扎?
3. 你願意從何處來實踐「以神為主」的人生?

四、出發GO:(10分鐘)福音與佈道。
※本週小組有哪些福音行動、佈道行動?

五、加速GEAR-UP:(10分鐘)關懷與連結。
※本週小組有哪些關懷組員行動、連結教會服事?

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路加福音14:1-35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4:1-35 現代中文譯本
1有一個安息日,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領袖的家裏吃飯;有些人窺伺著他。
較早前一個法利賽人邀請耶穌到家裡做客(7:36),而這一次是他們特設的陷阱,要抓耶穌說話的把柄,好逮捕祂。
2剛好在他面前有一個患水腫病的人,
路加是一個醫生,能清楚指出這人是患了水腫病/水臌。水腫病就是在身體的組織或胸腔、腹腔裡積聚了過量的體液或水分。
3耶穌就問那些法律教師和法利賽人說:「我們的法律准不准許在安息日治病呢?」

4他們都閉口不言。耶穌就扶著那個人,治好他,打發他走。

5於是他對大家說:「你們當中誰有兒子或牛在安息日掉進井裏去,而不立刻把他拉出來?」

6他們對耶穌所問的話都答不出來。

7耶穌注意到有些客人替自己挑選筵席上的首位,就用比喻對大家說:

8「你被請去參加婚宴的時候,不要坐在首座上,恐怕有比你更受尊重的客人也在被邀請之列。

9那個邀請你的主人要上來對你說:『請讓座給這一位吧!』那時候,你會覺得很難為情,不得不退到末座。

10你被請的時候,就去坐在末座,讓主人來對你說:『朋友,請上座。』這樣,你在賓客面前就有光彩。

11因為上帝要把自高的人降為卑微,又高舉自甘卑微的人。」
我們如何能夠謙卑呢?有些人外表裝作謙卑,為的是操縱別人。但真正謙卑的人是拿自己與基督相比,認識自己的罪,知道自己在能力、道德表現及知識方面的不足。謙卑不是貶低自己,而是老實地肯定自己。真正謙卑的人不會為了達到個人目的而裝作謙卑,只會因為與神的關係而謙卑。
12耶穌又對宴請他的主人說:「你招待午餐或晚餐的時候,不要邀請你的朋友、弟兄、親戚,或是富有的鄰居,恐怕他們要回請你,還了你的人情。

13你要請客,就請那些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

14這樣,你就有福了,因為那些人無力報答你。在義人復活的時候,上帝要親自報答你。」
在這裡耶穌教訓他們兩點:對於賓客,祂告訴他們不要爭坐首位,在神的國中,服事遠比地位重要;對於主人,祂告訴他們不要以勢利眼光去請客,神的國是開放給每一個人的,特別是那些永遠不能回報的人。
15同席有一個人聽見了這些話,就對耶穌說:「能夠在上帝的國裏享受筵席的人多麼有福啊!」

16耶穌對他說:「有人大開宴會,邀請了許多客人。

17入席的時候,他差派僕人去向被請的客人說:『請來吧,一切都準備好了!』
當時的習慣是:請客的主人會向同一人發出兩次邀請──第一次是宣布邀請,第二次是告訴客人一切已準備好了。耶穌講的故事裡被邀請的人在那主人第二次邀請他們時,用各種藉口推托,侮辱了那位主人。在以色列的歷史中,神的第一次邀請是由先知發出的;第二次則是由祂的兒子發出的。宗教領袖接受了第一次邀請,他們相信先知,卻拒絕相信神的兒子,侮辱了神。因此,正如故事中的主人差遣僕人到街上請那些有需要的人來赴筵席一樣,神差遣祂的兒子到那些有需要的人那裡去,告訴他們神的國已經來到,已經準備好等候他們到來。
18可是他們開始一個一個地推辭。頭一個說:『我剛買了一塊地皮,不能不去看看。請原諒我,我不能來。』

19另一個說:『我買了五對牛,剛要去試一試;請原諒我,我不能奉陪。』

20又有一個說:『我才結婚,實在無法分身。』

21那僕人回去把這情形都報告給主人。主人非常惱怒,就對僕人說:『趕快出去,到城裏的大街小巷,把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都帶進來。』

22不久,僕人來回話說:『主人,你所吩咐的已經辦好了,可是還有許多空位呢!』

23主人就對僕人說:『到馬路上和陋巷裏去,勸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

24我告訴你們,那些先前所邀請的人絕不能嘗到我的筵席!」
耶穌講的故事,顯明人們常常拒絕神的邀請,因為他們認為那時間不方便。不論我們的藉口看起來多麼有理由──做生意、結婚、財富或是其他,事實上是拒絕或拖延回應神的邀請。神的邀請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我們是否用各種藉口來逃避神?小心,機會一去不返。
25有許許多多的人跟耶穌一起走。耶穌轉過身來對他們說:

26「到我這裏來的人要不是愛我勝過愛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兄弟、姊妹,甚至於他自己,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愛我勝過愛」希臘文οὐ μισεῖ τὸν πατέρα ἑαυτοῦ 「愛我勝過恨」,耶穌的意思當然不是要基督徒恨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和姐妹,但他的確是要強烈地表現家人不是最重要的,他是在挑戰一般人的價值觀,這明顯和一般人的傳統家庭觀念很不一樣!
27不願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
耶穌的聽眾清楚知道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是甚麼意思。當羅馬人把犯人帶到刑場時,該犯人要被迫背著他將被掛在其上的十字架。這要顯明他屈服在羅馬統治之下,也警告圍觀的人。耶穌用這個教導叫群眾認真思想,是捨棄一切跟隨祂,還是走回頭路?跟隨基督的意思是完全地服從祂──就是死,也要服從。
28你們當中有誰想蓋一座高樓,不先坐下來精打細算一番,看看有沒有完成全部工程的費用?

29否則,恐怕地基奠好以後,樓房無法完成,看見的人都會笑話他,

30說:『這個人開工建造,卻不能完工!』

31假使有一個國王領著一支一萬人的隊伍,要去跟另一個擁有兩萬人軍隊的國王打仗,他一定先坐下來估量自己的實力,看看能不能對抗敵軍;

32如果不能,他就得趁著敵軍還在遠方的時候,派遣使者去跟對方談判和平的條件。

33同樣,你們無論誰,除非放棄所有的一切,不能作我的門徒。」
一個蓋樓者沒有計算成本,或者計算錯誤的話,他的樓房可能蓋到一半便要停工。你的基督徒生命是否只建好了一半,後來由於你沒有計算獻身耶穌的代價而放棄了?基督徒可能會遇到喪失社會地位或財富的危險,他或許要放棄對自己的時間、金錢或職業的控制權;他可能會被人恨惡、與家人隔絕,甚至被殺。跟隨基督並不等於可以過無風無浪的生活。我們必須仔細地計算作基督門徒的代價,好讓我們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免得日後被引誘走回頭路。
34「鹽原是好的,但如果失了味,怎能使它再鹹呢?
鹽會失去它的味道。當礦鹽濕了,鹽分流失後又變乾時,便只剩下沒有味道的渣滓。許多基督徒與世界融合,不肯付代價為基督站起來。但耶穌說假如基督徒失去了他獨特的鹹味,便會變得毫無價值。正如鹽可以調味和保存食物一樣,我們也要保存世上美好的事物,免得它被破壞,並且為生命帶來新的味道。這需要有計劃,忠心地為基督的國犧牲,還要堅定不移地獻身於基督的國。要有“鹹味”是不容易的,但基督徒若沒有這功用,便不能在世上代表基督。
35把它當土壤或肥料也不適宜,只好丟棄。有耳可聽的,都聽吧!」

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路加福音13:1-35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3:1-35現代中文譯本
1當時,在那裏有人告訴耶穌,說有些加利利人在向上帝獻祭的時候被彼拉多殺害。
彼拉多在猶太地區做過許多壞事,這裡所描述的事件,我們很難斷定是什麼事。但在時間上,應該是在「當時」所發生的事,而耶穌就以當下的社會議題,給了當時人即時的信仰反省。也因此我們知道,信仰必須給人當下的應用與反省,這樣的信仰才是活的。
2耶穌說:「因為這些加利利人死於非命,你們就以為他們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嗎?
當時加利利人反對納稅給羅馬統治者,他們將反抗運動視為對上帝的忠誠,甚至是「向上帝獻祭」的表現。經文中的猶太人雖然知道,那些加利利人是在表示對上帝忠誠時被彼拉多所殺害,可是他們還是懷疑那些加利利人的災禍是違反上帝的旨意,不被上帝祝福。耶穌在此不以反抗羅馬政權是否合乎上帝旨意來說明,他認為不應將人的災禍與人的好壞牽連在一起,因為無論什麼人都有可能遭遇災禍。
3我告訴你們,不是的;除非你們離棄罪惡,你們也會遭遇到同樣的結局。

4西羅亞塔倒塌時所壓死的那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其他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壞嗎?

5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要是不離棄罪惡,你們也要同樣死亡。」
同樣地,西羅亞塔倒塌時所壓死的十八人,也被耶路撒冷的人議論為天譴的結果。耶穌糾正他們引別人的災禍而自以為義的行徑,耶穌並且警告這些自以為義的人,若不悔改,雖然逃過災禍,卻難逃上帝將來的審判。
猶太人把罪與苦難硬性的連在一起,這無疑是自我為義的表現。同樣地,基督教不將人的苦難視為人的「業障」或「壞積德」,也不將人的苦難牽連給祖宗,說是「祖上無德」。因此,別以為我們比別人好,我們應該抱持一種度,就是我們之所以想到要來教會,是因為我們自認我們是個罪惡深重的罪人,我們需要耶穌基督的救恩。千萬不要對那些沒來教會的人說,他們不能進天國啦,不能得救啦。因為能不能得救,能不能進天國不是我們的能力所可以決定的,這是屬於上帝的主權範圍。
6接著,耶穌對他們講一個比喻:「有一個人在自己的葡萄園裏種了一棵無花果樹。他想在樹上找果子,卻找不著。
1-5節消極的警告要悔改,6-9節則積極的警告要結出信仰的果實。
7於是他對園丁說:『你看,三年來,我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甚麼也沒有找到。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土地?』
8園丁說:『主人,請再寬容一年,等我挖鬆它周圍的泥土,加上肥料。
9如果明年結果子便罷;不然,你就把它砍掉。』」
按照猶太律法的規定,同一個果園不可種兩種種子(申22:9)。但有時必須容忍,因為連根拔除時,怕傷及原來的樹種。就像麥田裡常有稗子,若將稗子拔除,也會波及麥子,因此主人會容忍至收割時,再將稗子拔除燒盡。經文中的無花果樹在葡萄園中是不受歡迎的樹種,它已經在葡萄園中歷過三年的時間,可見主人和園丁極大的容忍。
主人在收穫的時節來看無花果,就像上帝在日子滿足的時候來察看選民的情況。因為無花果在舊約中曾被用來象徵以色列人選民。因此,這個比喻很清楚的表明,上帝對選民極大的容忍,並以「結出信仰的果實」作為上帝審判的依據之一。如今園丁向主人求情,再給它一次機會,除了鬆土、施肥之外,它必須自己爭氣,否則下一次主人恐怕不再容忍。耶穌曾說,他曾努力想幫助以色列人,像母雞將小雞聚集在翅膀下,只是他們不願意。這讓我們清楚知道,園丁只能幫助,結實需要自己努力。同樣地,在信仰的路上,牧師或是許多信仰的前輩只能幫助,但是能否結出信仰的果實,則必須自我努力不怠惰。而不能以一句「交託給上帝」就完全「卸責」,我們當知「交託」乃是「依靠」而不是「推卸」。

聖經學者巴克萊(William Barclay)曾說:「祈禱不是把我們的責任卸給上帝,而是讓上帝來幫助我們有力量完成我們自己的責任。」而這段經文更是提醒我們必須不怠惰,去結出信仰的果實。
10一個安息日,耶穌在某會堂裏教導人。

11有一個女人被邪靈附著,病了十八年,腰老是彎著,不能站直。

12耶穌看見她,就叫她,對她說:「婦人,你的病離開你了!」

13耶穌用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頌讚上帝。

14會堂的主管看見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十分惱怒,對大家說:「我們有六天好工作,要治病應該在這六天裏來,而不該在安息日。」

15主回答他:「你這偽善的人哪!難道你們在安息日就不解開槽邊的牛、驢,牽去喝水嗎?

16這裏有一個亞伯拉罕的後代,她被撒但捆綁了十八年;難道在安息日就不應該解開她的鎖鍊嗎?」

17耶穌這話使他的敵人都覺得慚愧,但是群眾對他所做一切奇妙的事都很興奮。
這件醫治的事蹟是在會堂裡眾目睽睽之下進行的,結果發出忿怒而提出質疑的是管理會堂的主管,不是群眾。如果耶穌在會堂裡所行的,真的嚴重違反法律誡命,民眾一定會立刻有所反應才對。
一個腰彎了十八年的病人,生命對她來幾乎就是一種「咒詛」,不是祝福。如今,耶穌基督以奇妙的能力治好她,這是多麼貴重的福音,難怪她會馬上頌讚上帝。可是,管理會堂的人卻不是同聲頌讚,反而是「十分惱怒」,他之所以惱怒,可能是他看到眾人和這個婦人同聲頌讚上帝之故吧。否則他可直接斥責耶穌基督的「不當行為」。
猶太人宗教領袖常犯的毛病,是用許多傳統習俗或法律條例來套在一般平民身上,使人不但沒有從信仰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反而常因宗教規律而形成一種精神、心靈上的負擔,特別是對那些原本已因身體殘缺而受苦的人,宗教領袖們常以「天譴、責罰」來加深他們的心靈重擔,自己則是披上「聖潔」的外衣來裝扮自己的虔誠和蒙天賜福。耶穌基督就是要拆毀這種虛偽的宗教信仰。我們當知,宗教信仰應該是幫助人的生命活得更愉快,更有意義,而不是增添痛苦,與心靈的束縛。

單獨會主心得:特別當基督徒在分享或協談時,常常不小心就定人的罪。常聽到:「會發生這樣的遭遇,就是你不參加禮拜」,「會遇到試探,就是你沒有被聖靈充滿,沒有驅趕魔鬼…」。這些「定罪」的言語,非但對人的心靈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是壓抑與束縛。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像耶穌一樣,解除人的困難,幫助苦難的人得到重生,使他們找到苦難中的生命意義。
18耶穌說:「上帝國像甚麼呢?我要拿甚麼來比擬呢?
19上帝國好比一粒芥菜種子,有人把它種在自己的園子裏。芥菜長大以後,成為一棵樹,連飛鳥也在它的枝子上面搭窩。」
上帝的國和上帝一樣,都是超越人有限的知識與智慧,天國可以在信徒的內心,也可以在他們中間;可以來到世上,也可以在天上;是未來的,也是在現,又是過去的應許。是道德的,也是生活的,是理念的,也是具體的。是指上帝所掌權的,也指人心接受的狀況...。總之,沒有人能夠為天國下定義,只能就人所能懂得來描述天國。因此,耶穌就以芥菜種來比喻天國的奧秘。
這裡所指的芥菜不是種在園中的蔬菜,而是一種樹種,可長到二、三公尺高。這種樹的四周,常可見到成群的飛鳥,因為牠們極愛吃那黑的小芥籽。天國的比喻既然沒有人能夠定義,它勢必有極豐富的內涵等著我們去發掘。它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上帝的國度,是包容各種不同的基督信仰教派。沒有一個人或是一個教會可以壟斷全部真理。如果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這只會帶來紛亂、痛苦和爭執。只要人的信仰是釘根於基督,這些便是上帝真理的各面。
2.上帝的國度,可容納各種不同的敬拜方式。一個人在莊嚴華麗的禮拜中與上帝契合;另一人卻在簡樸中與祂相遇,這並無好壞之分。要緊的是禮拜程序是否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敬拜,以及我們是否以心靈和誠實的態度在敬拜上帝。 
3.上帝的國度可以容納各色人等。上帝的國度不分貧富和名聲的高低,也不分種族和意識型態,因為來到上帝面前只有一種人,就是謙卑認罪的人。
20耶穌又說:「我要拿甚麼來比擬上帝的國呢?

21它好比酵母,有一個女人拿來放在四十公升的麵裏,使全團麵都發起來。」
麵酵是一小團從上一次製餅中留下來已經發酵的生麵團。麵酵在猶太人的觀念,通常用來表示「罪惡」,因為他們把發酵視同腐敗。然而耶穌在此沒有此看法,而是以此來比喻天國奧秘的真理。

天國的比喻是沒有人能夠定義,它勢必有極豐富的內涵等著我們去發掘。在此它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天國的酵是從「微小」開始。酵雖少,卻可使麵團產生變化。同樣地,基督徒應該致力在家庭、職場、社會為主獻身,為主而活。那麼,「微小」的基督徒將成為天國的酵。
2.天國的酵是眼不能見的。憑肉眼我們無法見到麵酵的作為,但麵酵卻是無時無刻的在作用。因此,不要光做一時顯眼的大事,有時逐步踏實的小事更能恆久,更能讓人深感天國的能力。 
3.天國的酵是從裡面作用的。只要麵酵一刻放在麵團外邊,麵團就無法發酵;酵一定要放進裏頭。只改變外觀的樣式,絕對改變不了人的心靈。
單獨會主心得:家裡擺一台鋼琴,你絕不會因此會彈琴;光擁有聖經,也不代表你的生命受到改變。同樣地,光有基督徒,社會不一定會更好,除非這一群天國的酵能夠「進入」社會中,使社會「發酵」,使社會人心得到改變,進而成為另一個酵母。
22耶穌經過許多村鎮,朝耶路撒冷去,沿途教導人。

23有人問他:「主啊,得救的人不多吧?」

24耶穌回答他們:「你們要努力從窄門進去。我告訴你們,有許多人想進去,卻進不去。
當這人問耶穌這問題時,必定以為上帝的國只有猶太人才有份,而外邦人得留在外面。耶穌的答案肯定對他是個打擊。耶穌在此宣告進入天國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相反的,乃是努力掙扎的獎賞和結果。努力(striving)另一字意是痛苦(agony)。換言之,每一種努力或奮鬥都必須付上代價,而進天國的窄門,更需附上心靈和精神的代價。
25等到一家的主人起來關了門,你們才站在門外敲門,說:『先生,請給我們開門!』他要回答:『我不曉得你們是從哪裏來的!』

26你們要說:『我們曾經跟你一起吃喝;你也在我們的大街上教導過我們。』
「我們曾經跟你一起吃喝;你也在我們的大街上教導過我們。」有些人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不願努力,不願成為「天國的酵」投入社會心靈的重建,以為只要聽過耶穌的教導便可安然無事,坐享永生的榮耀。在他們的無知和盲目裏,他們妄自把自己和非基督徒區分。事實上,生活在基督教圈子裏,或自認是基督教世家者,並不一定便是基督徒。反倒那些原來未被揀選的普世大眾,他們將被上帝所揀選。因為他們順從耶穌的教導,並且願意委身努力進天國的窄門,天國的門永遠向這樣卑微的人所敞開。
27可是,他要再一次說:『我不曉得你們是從哪裏來的。你們這些作惡的人,走開!』
往往「窄門」是被人看輕、忽略的,同樣地,卑賤的服事也是少有人會去做的。若是我們能從微小、卑微的小事來服事,這樣就是在回應耶穌話語的人,這樣的人必定得應許進入天國的筵席(太8:11)。
28你們看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先知們都在上帝的國度裏,而你們卻被驅逐在外面的時候,就要哀哭,咬牙切齒了!

29從東西南北各地都有人要來參加上帝國裏的筵席。

30那些居後的,將要在先;那些在先的,將要居後。」

31就在那時候,有幾個法利賽人來見耶穌,對他說:「你得離開這裏到別的地方去,因為希律想要殺你。」
這段經文提供我們一個令人驚異的資料,那就是並非所有法利賽人都與耶穌敵對。也有法利賽人關心耶穌的安危,警告祂離去以策安全。
32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去告訴那狐狸:『你瞧!今天和明天我要趕鬼治病,第三天我要完成我的工作。』
猶太人視狐狸為動物中最狡猾、陰險,耶穌就稱加利利王希律安提帕為狐狸。這展現出耶穌不畏懼暴君的權威,祂也不討好或是逃避地上的君王。

過去在反獨裁的年代裡,許多人展現出耶穌不畏懼獨裁的權勢,為公義與愛犧牲奉獻,這是值得我們欽佩的。這些人為台灣的民主貢獻,值得我們用選票來溫暖他們的心,肯定和期許他們繼續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公義作出貢獻。
33雖然這樣,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向前走,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被殺是不適宜的。

34「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殺了先知,又用石頭打死了上帝差派到你這裏來的使者!我多少次要保護你的子女,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下一樣。可是你們不願意!

35瞧吧!你們的家園將變成一片荒涼。我告訴你們,你們從此再也見不到我,直到你們說:『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而來的那位!』」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路加福音12:1-59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2:1-59 現代中文譯本
路加福音12章都是記載耶穌的教導。
1那時候,成千成萬的人群擁擠在一起,甚至彼此踐踏。耶穌先對門徒說:「你們要提防法利賽人的酵母,就是他們的偽善。
十二章一開始作者就告訴我們一個很特別的背景:「那時候,成千成萬的人群擁擠在一起,甚至彼此踐踏。」然後就是一連串的教示。
2一切隱藏的事都會被張揚出來;秘密的事也會被洩露。
3因此,你們在暗中所說的話會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人聽到;你們在密室中的耳語也會在屋頂上給宣佈出來。」

4「朋友們,我告訴你們,那只能殺害肉體,卻不能進一步傷害你們的,不用害怕。
5我要指示你們該怕的是誰:你們要怕那位奪走人的生命以後,又有權把他投入地獄的上帝。我告訴你們,應該懼怕的就是他!
6「五隻麻雀固然用兩個銅錢就買得到,可是上帝一隻也不忘記;
7就是你們的頭髮他也都數過了。所以,你們不要怕,你們比許多麻雀要貴重多了!」
8「我告訴你們,凡在人面前認我的,人子在上帝的天使面前也要認他;
9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人子在上帝的天使面前也不認他。
10「說話冒犯人子的,可以蒙赦免;只是褻瀆聖靈的,不能蒙赦免。
11「人家把你們帶上會堂,或是帶到官長或統治者面前受審問的時候,你們不用擔心要怎樣為自己辯護,或是要說些甚麼話;

12因為在那時候,聖靈會指示你們該說的話。」
門徒知道在宗教爭議中,自己不能勝過那些受過高深教育的猶太領袖。不過,神不會不顧他們。耶穌應許聖靈到時會給他們需要說的話,他們的見證縱然不會一鳴驚人,卻表明神透過耶穌的生命一直在世上工作。但這個給我們勇氣的應許,並不是叫我們不需要準備。要記住,這些門徒已接受了三年的教導和實際應用的訓練。我們必須研讀神的話語,這樣,當需要時,神便會叫我們想起祂的真理來,幫助我們以最有效的方法將神的話表達出來。
12:13-34在談論錢財的問題依照v.4我們知道耶穌是先教導 門徒「不要害怕那會害肉體的,反而要怕那位掌管生命和靈魂的上帝」,正在講的時候,群眾當中突然冒出一個人,要求耶穌出面做「公親」(和事佬 12:13-34)來解決他和他的兄弟之間的遺產糾紛。一時之間耶穌原本對門徒的訓練課程就被打斷,而變成對眾人的教導。
可能這位仁兄聽了耶穌的講道就很欣賞祂,又覺得耶穌非常公正,是可以信賴的「老師」,因此才向耶穌提出這個請求。但是耶穌拒絕當「公親」,接著耶穌透過這件事情來教示群眾,指導眾人如何來看錢財的問題。

13群眾當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老師,請吩咐我的兄弟跟我分父親的遺產。」
14耶穌回答:「朋友,誰給我權為你們審案或替你們分家產呢?」

猶太人常會將有紛爭的事來請教拉比(先生)來協助,耶穌在當時也被公認為拉比,但是祂很清楚祂的目的就是要傳上帝國的福音,在v.14耶穌說:「朋友,誰給我權為你們審案或替你們分家產呢?」耶穌為何說祂無權做此事呢?這樣說的目的是要使眾人知道,祂的工作和使命是和一般的猶太拉比不同。就如耶穌在回答彼拉多審問時所說:「我的國度不屬於這世界」(約18:36)。
其實耶穌並不是不替人「斷案」,必要時祂也會做。約翰福音8:1-11就記載一位因為行淫的婦女被眾人捉到耶穌面前,要耶穌審判這位行姦淫的婦人,耶穌就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犯過罪,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這也讓我們看到耶穌「斷案」是有選擇性的,當關係著人的生命問題時,祂的斷案一點都不含糊,至於遇到錢財的問題(分家產)就不需要祂來斷案。

15於是他繼續向大家說:「你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的貪婪;因為一個人無論怎樣的富裕,他的真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產。」

既然在此有人來問分財產的問題,耶穌就說出祂對錢財的看法。V.15「你們要謹慎自守,躲避各樣的貪婪;因為一個人無論怎樣的富裕,他的真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產。」這節真的說出人性最軟弱的一面:貪婪。耶穌所講的是各樣的貪婪,不僅僅是針對錢財,還包括名聲、地位、學問…等等。
單獨會主心得:我們發現一個失落信仰上帝的社會裡,人的存在價值往往是用錢財、名聲、地位、學問…等來計算。甚至小孩是以擁有某樣玩具才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青少年也有如此的情形,1998年11月有位台大法律系的學生搶劫,他搶劫的原因就是同學都有大哥大他也想要有一隻,因為他認為有了大哥大,他的生命就有價值了,結果被判刑15年。
 
耶穌說豐盛的生命並不在乎家道豐富,因此要免去貪心。這正好與世界的觀念相反,商人不惜花數以百萬計的金錢 做廣告,慫恿我們以為多買了他們的產品,我們就會更快樂、更滿足、更舒適。你如何面對這花花綠綠的世界?辦法是學習不去注視這些奢侈誘人的東西,眼目專注 真正的豐盛生命,與神保持良好關係,並且為祂工作。
16耶穌又對他們講一個比喻:「有一個財主,田產豐富;
17他心裏盤算著:『我沒有夠大的地方來儲藏所有的榖物,該怎麼辦呢?』
18他又自言自語:『對了,我要把原有的倉庫拆了,改建一座更大的,來存放五榖和別的貨物,
19然後我要對自己說,幸運的人哪!你擁有一切好東西,足夠你多年花用,慢慢享受,吃吃喝喝,過舒服的日子吧!』
20可是,上帝要對他說:『你這個糊塗人,就在今夜,你得交出你的生命;那麼,你為自己所積存的一切財物要歸給誰呢?』」
21耶穌結論說:「那些為自己積聚財富、在上帝眼中卻不富足的人也是這樣。」
12:16-21耶穌講了一個不懂的什麼是真生命的財主的下場。這位財主很像我們現代的人,v.17說他心裡盤算,意思是說他很聰明知道會計畫,有一個做生意的金頭腦。在v.19也讓我們看到他還很懂得享受生活,在年老的時候慢慢享受舒服的過好日子。但是在12:21耶穌說,這樣為自己積聚財富的人,在上帝的眼中卻不富足。這節可說是vv.13~34重要的金句。
路加福音的作者才在第十章裡說到人的真生命就是遵行「愛上帝、愛人」的新的誡命。現在在第十二章作者就讓我們看到一位失敗的例子,這位財主因為他對錢財錯誤的觀念,而造成他對上帝沒有愛,對人也沒有愛,這樣的人真正是可憐。
單獨會主心得:「有錢不是罪惡,賺錢也是上帝的恩典和祝福」,不錯,但是我們必須非常小心,有錢常使我們的心失去對上帝的敬虔。甚至當我們賺更多的錢,卻忘記分享給窮苦人,而一心一意想要在賺進下一個一百萬。

22耶穌又對門徒說:「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了生活上所需的食物,或身上所穿的衣服操心。
耶穌再次提醒眾人了解,上帝是創造萬物的上帝。耶穌說:「烏鴉不種不收,也沒有倉庫或儲藏識,上帝尚且飼養他們,你們比鳥兒貴重多了。」耶穌說這話的意思不是說,我們就坐在那裏,等上帝來養活我們。祂說,烏鴉不種不收,沒有倉庫,上帝尚且養活他們。但我們能種,能收,也會蓋倉庫,我們就應該去種,去收,去蓋倉庫。如果上帝顧念那些沒有先見之明,沒有推理能力的鳥,祂豈不更顧念我們這些祂已經賜下先見之明和推理能力的人?

23生命比食物貴重得多;身體也比衣服貴重得多。
單獨會主心得:將人生命的價值物質化,是不對的,但是這樣的事情全世界一再在發生。過去在埃及開羅就發生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相鄰的兩戶人家共用一口水井,有天抽水馬達壞了,兩家就相互指責是對方用壞的,要求對方出錢修理。但是兩家各不相讓並打架,後來發生槍戰,結果死了18條人命。修理那個馬達需要多少錢呢?約需埃及披索5.5元。為了5.5元的修理費,結果死了18人,平均每條人命約值3角多披索(約台幣3元)。你說人命值多少?
單獨會主心得: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有一位18歲男孩被吊銷駕照,沒有駕照而無法開車,因此就自殺。他留下一封遺書寫著:「…我被吊銷駕照,我不能開車,因此也失去我的社交生活。所以我最好死了算了…」結果他拿著父親的手槍自殺。你說人命值多少?所以耶穌說:「人的生命不在乎他有多少財產」。 

24看看那些烏鴉吧!牠們不種不收,無倉無庫,上帝尚且飼養牠們,你們比鳥兒貴重多了!
我們運用上帝給人的才幹賺錢生活是應該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忘記上帝是我們生命的根源。所以,耶穌再次提醒我們要先追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也就是如此。各位兄姊你在你的生命中是在預備什麼做要緊的呢?是積聚地上的財富,還是積聚天上的財富呢?

25你們當中又有誰能藉著憂慮多活幾天〔或譯:多長高幾寸〕呢?
26如果你們連這樣的小事也做不到,又何必為其他的事操心呢?
27看看百合花怎樣生長吧!它們既不工作又不縫衣,可是我告訴你們,甚至像所羅門王那樣的榮華顯赫,他的衣飾也比不上一朵野花那樣的美麗。
28野地的花草今朝出現,明天枯萎,給扔在火爐裏焚燒,上帝還這樣打扮它們,他豈不更要賜衣服給你們嗎?你們的信心太小了!
29所以,你們不要掛慮吃甚麼,喝甚麼,為這些事煩惱。
耶穌叫我們不要擔憂。但我們怎樣才能不擔憂呢?惟有信心能叫我們不被貪婪和慾望困擾。有責任感地工作和做計劃是好的,但過分擔憂就有問題了。擔憂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擔憂並不能解決我們的問題;擔憂是愚蠢的,因為宇宙的創造主愛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
30(這些事是世上不信的人所日夜追逐的。)你們的天父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東西。
31你們要先追求上帝主權的實現,他就會把這一切都供給你們。」
32「你們這小小的一群,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親樂意把他的國賜給你們。

33要賣掉你們所有的,把錢賙濟窮人;要為自己預備不會破損的錢袋,把財寶存在天上。在那裏,財寶是使用不盡的;因為盜賊偷不到,也沒有蟲蛀。
以金錢本身為目標的便很快被金錢纏住,並且會與神和需要幫助的人隔絕。要明智地運用金錢,我們是為神的事工花錢還是為自己累積金錢?神的愛是否可以調動你的錢囊呢?你的金錢是否用來幫助別人?如果是的話,你便是把永不壞的財富儲在天上了。
34你們的財寶在哪裏,你們的心也在那裏。
12:35-40要求僕人警醒等候主人回來
35「你們要隨時準備好,束緊腰帶,點上燈, 
36好像僕人等候主人從婚宴上回來。主人回來敲門的時候,他們立刻為他開門。
37主人回來,發現這些僕人警醒,他們就有福了!我告訴你們,主人要束上腰帶,讓他們坐下來吃飯,親自伺候他們。

38甚至主人延遲到半夜或黎明才回來,他若發現僕人警醒,他們就有福了!
39要記住這一點:一家的主人要是知道小偷甚麼時候要來,他一定不會讓小偷破門而入。

40你們也要隨時準備好,因為人子會在你們料想不到的時候來臨。」
41彼得說:「主啊,你這比喻是對我們說的,還是也對大眾說的?」
v.41裡我們發現耶穌教導祂的門徒和一般眾人的內容與深淺多少有些不同,否則就不會有彼得問耶穌說:「主啊,你這比喻是對我們說的,還是也對大眾說的?」彼得提出這個問題不是針對vv.13-34在談論錢財的問題,而是針對vv.35-40要求僕人警醒等候主人回來的教導。
42主說:「那麼,誰是那又可靠又機智的管家呢?就是受主人指派來管理家務、按時把糧食分配給其他僕人的那個人。

管家的希臘文oikonomos英文譯作“經理manager”,而管家的職分oikonomia則譯為“管理management”。
希臘文Oikonomos,Oikos就是家,Nomos就是法律,指有權柄管理,包括對物質資源的運用和控制。小到個人、家庭、教會,大到機構董事,要怎樣管理才是一個好的管家?新約裡對管家有一些要求,路加福音12:42-44提到管家要「忠心有見識」,即「主人派他管理家裡的人,按時分糧給他們。」所以管家除了指派人去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照顧他們的各種需要,按時分糧給他們。
在新約時代,富有的人家雇用管家去督管奴僕和管理家裏的事務,管家本身通常也是一個奴隸,不過他已賺取得家主的尊重和信賴,所以家主將他擢升到受尊重的地位。好像舊約的約瑟原是一個奴隸,因為得到主人波提乏的賞識和信任,便將他升為管家:管理家務,並把一切都交在他手裡。
43主人回來的時候,看見這僕人這樣忠於職守;這僕人是多麼有福啊!
44我告訴你們,主人要派他管理他所有的產業。
耶穌談到那些忠於主人的人要得獎賞。有時候我們會經歷到在順服神之後,即時得到具體的賞賜,但並不是每次都是這樣的。假如我們每次忠心為主工作後都得到物質的賞賜,我們便會被引誘去誇自己的成就,並且只為要得賞賜而去行善。耶穌說假如我們尋求今生的賞賜,這些賞賜不久便會失去(參可8:36)。我們在天上的賞賜是我們在地上所做的最真實的反映,也是比我們想像中更大的賞賜。
45但是,如果這僕人心裏盤算,『我的主人不會那麼早回來』,於是動手毆打其他的僕人和婢女,並且吃喝鬧酒,
46主人會在他料想不到的日子,在他不知道的時候回來。主人要重重地責打他〔或譯:要把他攆出去〕,使他和其他不可靠的僕人同受懲罰。
47「僕人知道主人要他做些甚麼,卻不準備,也不照主人的意思做;這樣,他會受重重的鞭打。
48至於那不知道主人的意思而做了該受鞭打的事的僕人,會受比較輕的鞭打。上帝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付託誰,向誰的要求也大。」
耶穌曾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生活,直等到祂來。我們必須等候主,努力作工,順從祂的命令。對於作領導的人來說,這種態度更是必須的。忠心警醒的領袖會有更多的機會,承擔更重的責任。有才幹、領受多、資源多的,更有責任去好好地善用它們。我們不可遲疑、抗拒或滿腹牢騷地事奉神。
49「我到地上來是要點燃烽火,我多麼盼望它已經燃燒起來了!
50我應當受苦難的洗禮。在經歷這苦難以前,我心裏多麼困擾!
51你們不要以為我是帶和平到世上來的。我告訴你們,我並不是帶來和平,而是帶來分裂。
52從今以後,五口之家將要分裂,三個跟兩個爭,兩個跟三個鬥。
53父親跟兒子爭,兒子跟父親鬥;母親跟女兒爭,女兒跟母親鬥;婆婆跟媳婦爭,媳婦跟婆婆鬥。」
54耶穌又對群眾說:「你們一看見西邊有雲彩出現,立刻說:『快下雨了』,果然這樣。
55南風一吹,你們說:『天氣要燥熱了』,果然這樣。
56偽善的人哪!你們很會觀察天地的顏色,為甚麼不會洞察這個時代呢?」
57「你們為甚麼不自己判斷甚麼是合宜的事?
58如果有人控告你,要把你拉上法庭,你就該盡你所能,趁著還在路上的時候跟他和解,免得他把你交給法官,法官把你交給法警,法警把你關進牢裏去。
59我告訴你,非等到你繳清罰款的最後一分錢,你是不能從監獄出來的。」

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路加福音11:1-54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1:1-54 現代中文譯本
幾乎在基督教會生活一段時間的人,不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會背頌耶穌教導門徒的這篇祈禱文,也就是基督徒口中的「主禱文」。這篇「主禱文」不僅是耶穌教導門徒的禱告文,同時也教導了今天所有的基督徒認識祈禱的意義,是基督徒學習祈禱的一個典範。
我知道很多信徒很害怕祈禱,原因是不知道該怎樣祈禱才好,或是說怎樣祈禱上帝才會聽得到。其實,無論你怎樣祈禱上帝都聽的到。因為我們的上帝是「無所不在」的上帝,祂知道人內心的聲音。這也是使徒保羅在羅馬書8:26-27中所說的:「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原不知道該怎樣禱告;可是聖靈親自用言語所不能表達的歎息為我們向上帝祈求。洞察人心的上帝知道聖靈的意思,因為聖靈依照上帝的旨意,替他的子民祈求。」看,不用擔心不會祈禱,只要認識祈禱是甚麼,你就會知道怎樣祈禱。

參考如何使用主禱文來禱告
1有一次,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一個門徒對他說:「主啊,請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

耶穌的門徒來請耶穌教他們如何祈禱。很奇怪,耶穌的門徒都是猶太人,他們從小就會祈禱,為什麼還要耶穌教他們呢?更奇怪的是又要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到底這是什麼意思?如果我們了解這一節的意思,那麼我們才可能了解主禱文所代表的意義和教示。
原來耶穌的時代,有名的拉比都會將自己一生的信仰心得簡要成一篇的「祈禱文」來教給學生。當學生用老師的祈禱文祈禱時,就是表明他是屬於哪一位拉比的門徒,另外通過老師的祈禱文,也可以知道老師的思想。
施洗約翰收了很多門徒,當然他也是有名的拉比。所以當約翰的門徒用約翰的祈禱文祈禱時,眾人就知道他們是屬於約翰的。當保羅用大拉比迦瑪列的祈禱文時,眾人就知道保羅過去確實是迦瑪列的門徒。同樣的,耶穌的門徒很羨慕別人,因為同樣在做學生,別人都有自己老師的祈禱文,只有他們沒有,況且耶穌的教示比任何拉比更有權柄。
到此我們就知道,原來當我們用主教示的祈禱文祈禱時,就是代表我們是屬主耶穌的,是祂的門徒。同時,我們也知道主禱文也是耶穌的信仰心得的簡要。所以,主禱文對基督徒來說確實是很重要的,必須好好的來了解。有位牧師曾經用「主禱文」連續講了36講的講道,由此可見主禱文所涵括的信仰教示不是我們一時片刻所能認識完全的,需要我們時時背誦,日日思考。雖然如此,在此我們還是要對主禱文的教示有一基本的認識。 

祈禱,是指一個人與上帝對話。我們看到耶穌教導的第一句話就是說「我們在天上的父」。不要小看這句話,這句開頭語至少告訴了我們:認識祈禱的第一步就是知道自己所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上帝」。因此,當人與上帝講話的時候,第一件事,同時也是最基本的態度,就是必須用「誠實的心」。基督教信仰讓我們知道,上帝是看人內心的上帝。因此,用不誠實的心來祈禱,不但沒有利益,甚至是很危險的一件事。因為那等於是用欺騙的心與上帝對話,也等於是在污衊上帝的神聖和萬能。因為這樣的態度,與否定上帝知道人的內心是一樣的嚴重。也從這裡,我們學習到:祈禱,不是用美麗的詞句,或是慷慨激昂的語氣堆砌起來就算了。這或許會感動聽的人,卻不一定會感動上帝的心。因為上帝很清楚知道,向他祈禱的人是安著甚麼心。

2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要這樣禱告:父親啊: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願你在世上掌權。
「父親啊/我們的父」這句話呼應了十誡的第一誡「除了我,你不可以有別的上帝」,因為我們只有一位上帝。但是要特別注意的是耶穌教導我們稱呼上帝作「阿爸」,這是猶太小孩對父親親密的稱呼,所以耶穌要我們看待上帝也需要有這樣親密的關係。耶穌這樣的教導在猶太人裡面是第一人。因為猶太人怕上帝就來不及了,哪還敢個人稱呼上帝作「阿爸」,所以在馬太福音裡的主禱文第一句是這樣說的「我們在天上的父」。當然,稱呼上帝作「阿爸」是一種應許,也清楚表明我們是天國的子民。
若是我們真的是天國的子民,我們就要先祈求上帝的國和上帝的義。耶穌也說過「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然後這一切都要賜給你」。主禱文就是包括這「祈求」和「應許」二方面。
「祈求」:先求上帝的國就是「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求上帝的義就是「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應許」:如果「求祂的國和祂的義」我們都做了、都求了,接著上帝就應許我們「日用的飲食」、「免我們的罪」、「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

上帝的旨意就是一切符合上帝公義、慈愛、良善、聖潔的本質。當耶穌教我們祈禱時要先求祂的義時,就是要我們讓世界充滿上帝的公義、慈愛等,如同上帝的公義、慈愛充滿天上一樣。
當我們看到世界充滿不公義的事情,父殺子、子殺父,法庭冤枉好人,獨裁的政權危害天賦人權等,甚至個人追求金錢享樂,而忽略對窮苦者的慈心,忽略對社會的關心時,我們就有責任「求上帝的義」,我們就有責任求「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但是我們要知道祈求上帝的義,不僅在口頭上祈禱,還包括以行動去回應。


3賜給我們每天〔或譯:明天〕需要的飲食。
神的供應是每天不斷、而不是一次完成的。我們不能把神的供應儲存起來,然後與神斷絕交往;同時,每天仰望神的供應,也使我們不敢自滿。
單獨會主心得:人最大的問題就是貪心,幾乎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這樣的罪性。使徒保羅說「貪」是一切罪惡的來源(參閱提摩太前書6:10)。想要在錢財上得到更多,是人的通病。在曠野中,魔鬼對耶穌就有這樣的試探。魔鬼要將「一切權柄和財富」都給耶穌,只要耶穌向它下拜。魔鬼說這些都是在它的掌握中,它要給誰就給誰。其實並不是這些都是屬於魔鬼,是「貪」才是屬於魔鬼的,而魔鬼就是利用人性最大的弱點「貪」來誘惑人。其實上帝賞賜給人的,已經足夠每人每天的需要了,之所以有人會缺乏,就是因為有人太過貪婪的緣故造成的。因此,在路加福音12:22-31就有這樣的話,耶穌告訴門徒不要憂慮吃、喝、穿的東西,人所需要的東西天父已經都知道。
出埃及記第16章就記載這樣的故事。當以色列人民出埃及入曠野時,因為沒有食物可吃,上帝就從天上降下嗎哪給他們,並且交代他們撿拾嗎哪的時候,「每人各取所需」。這句話太重要了。結果有的人因為對上帝沒有信心,害怕飢餓,就撿拾更多,結果撿拾多的人,並沒有剩餘;撿拾少的,也沒有缺乏。耶穌在教導他的門徒祈禱時,就告訴他們:要知道自己的需要,不要太過強求能力所及以外的,這對人的生命並沒有特別的意義。依照我們的能力和需要的多寡跟上帝祈求,這樣就夠了。

4饒恕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饒恕所有得罪我們的人。不要讓我們遭遇到艱難的考驗。」
當耶穌教導門徒祈禱時,祂以赦免作為他們與神關係的基礎。神已赦免了我們的罪,我們也要赦免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若不能赦免人,便顯出我們還未明白自己也需要得到赦免。想想一些曾傷害過我們的人,我們是真心赦免了他們,還是對他們仍然懷恨在心?若神像我們對待別人一樣地對待我們,那麼神會怎樣處置我們呢?
單獨會主心得:在祈求上帝寬恕之前,要記得反省我們對別人寬恕多少。
我們總不能在沒有寬恕別人之前,就要求上帝寬恕我們,否則我們就是陷入「貪婪」的罪惡中。同樣地,若我們一味地請求上帝賜福,而不懂得分享,也是一種「自我」貪婪。祈求上帝的寬恕,是基督徒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我們很容易犯罪,包括我們心思意念在內,經常會出現不好的念頭,使我們在無意中得罪了上帝。上帝是慈悲憐憫的上帝,祂一定會寬恕我們所犯的過錯。但假設我們只知道祈求上帝寬恕我們,而我們卻不知道寬恕那些得罪我們的人,這樣是很說不過去的。因此,耶穌的教導中就告訴我們,必須先知道自己到底寬恕了別人多少,才來祈求上帝寬恕我們多少。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隨時知道怎樣寬恕別人。

5接著,耶穌告訴他的門徒:「假如你們當中有人半夜裏到朋友家去,對他說:『朋友,請借三個餅給我;
耶穌接下去說個比喻,來說明如何應用禱告。一般人都認為耶穌在這個比喻裏,教導門徒再三祈求的必要性。但事實上卻正好相反,耶穌絕不是用那個半夜被吵醒,在強求之下才肯起來幫助朋友的人,來比喻上帝。
耶穌實際上是說,即使是一個人,夜晚已上床就寢,雖然他不願被打擾,從溫暖舒適的床上起來,但是他的朋友若一再懇求,他還是會起來幫助他的朋友。至於上帝,祂從不上床睡覺,祂不需要我們苦苦哀求。就像vv.9-10所說,上帝總是在等待,只要我們開口祈求,尋找,叩門,祂的回應就迅如閃電般臨到。
6因為有一個朋友旅行來到我家,我沒有甚麼吃的好招待他。』
7假如你的朋友從裏面回答:『別打擾我,門已經關上了;我和孩子們也上了床,我不能起來拿甚麼給你。』
8怎麼辦呢?我告訴你們,縱使他不因為那個人是他的朋友而起來拿餅給他,也要因為那個人一再地懇求而起來,把他所要的東西給他。
9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

上帝是不打盹的。有人說,我已經敲了許久的門,祂都沒有回答。如果真是這樣,你最好走開別在敲門算了。上帝不給你所求的東西,是因為祂認為你沒有這樣東西比較好。
10因為那祈求的,就得到;尋找的,就找到;敲門的,門就開了。

這二個比喻是對比的。那個人的一切都和上帝相反,他的答覆也和上帝的答覆成鮮明的對比。
11你們當中作父親的,有誰在兒子要魚的時候,拿蛇給他?
12要雞蛋的時候,拿蠍子給他呢?
13你們雖然邪惡還曉得拿好東西給自己的兒女;那麼,你們的天父豈不更要把聖靈賜給向他祈求的人嗎?」
在vv.11-13裡,耶穌說一個比較的比喻。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那最好的東西聖靈,賜給求祂的人嗎?耶穌對祈禱的教訓,就在這個宣告上結束;祂宣告:禱告最高的態度,乃是祈求從上帝那裏得著聖靈。接受聖靈是一個開頭,也需要持續下去。我們受洗重生的時候,第一次接受聖靈,而祈禱的生活就是一種不斷追求聖靈、接受聖靈、被聖靈充滿、澆灌的生活。

14耶穌趕走了一個啞巴鬼,鬼出去以後,那個人又能夠說話了。群眾都很驚訝,
15可是他們當中有人說:「他是倚仗著鬼王別西卜趕鬼的。」
16也有些人想陷害他,要求他行個神蹟來表明他所做的是出於上帝。
17耶穌知道他們在想些甚麼,就對他們說:「任何國家自相紛爭,必然衰敗;一個家庭自相紛爭,也必然破碎。
18如果撒但自相紛爭,他的國度又怎能站立得住呢?你們說我趕鬼是倚仗別西卜,
19果然這樣的話,你們的子弟趕鬼又是倚仗誰呢?你們的子弟要證明你們是錯的!
20其實,我趕鬼若是靠上帝的能力,這就證明上帝已經在你們當中掌權了。
21「一個武器齊備的武士守衛自己住宅的時候,他的財物是安全的。
22但是一個比他更有力的武士來了,制伏了他,就會把他所倚靠的武器都奪走,而且分了他所盜取的贓物。
23「那不跟我同道的就是反對我的;不跟我一起收聚的便是拆散的。」
24「污靈離開了所附的人,走遍乾旱區域,尋找棲息的地方,都找不到,就說:『我要回原來的屋子去。』
25於是他回去,發現那屋子打掃得又乾淨又整齊。
26他又出去,帶回七個比自己更邪惡的靈來,跟他住在一起。這樣,那個人後來的景況比從前更壞了。」
27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有一個女人從人群中大聲對他說:「那懷你胎和哺育你的真有福啊!」
28耶穌說:「那聽見上帝的話而遵守的人更有福呢!」
29那時群眾圍繞著耶穌,耶穌繼續講論說:「這時代的人多麼邪惡呀!他們竟要求看神蹟,可是除了約拿的神蹟,再沒有別的神蹟給他們看了。
30約拿怎樣成為尼尼微人眼中的神蹟,人子也要同樣成為這一代人眼中的神蹟。
31在審判的日子,南方的女王要站起來控告這一代的人,因為她長途跋涉來聽所羅門王智慧的話。我告訴你們,這裏有比所羅門更重大的事呢!
32在審判的日子,尼尼微人要站起來控告你們,因為他們聽見了約拿的宣道就棄邪歸正了。我告訴你們,這裏有比約拿更重大的事呢!」
33「沒有人點亮了燈而把它藏在地窖裏或放在斗底下;相反地,他一定把燈放在燈臺上,讓進來的人都看得見亮光。
34你的眼睛好比身體的燈。你的眼睛好,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壞,全身就黑暗。
35所以,要當心,免得你裏面的光變成黑暗。
36如果你全身充滿光明,毫無黑暗,就會光輝四射,好像燈的亮光照耀你。」
那光是基督,眼睛代表屬靈的體會和領悟。慾望就是對某些事物的不自然或貪婪的渴望,它使眼睛沒有那麼敏感,看不見基督同在的光。假如我們很難在生活中看到神在工作,那就要檢查一下我們的「視力」了,是否因為污穢的慾望使我們看不到基督呢?
37耶穌說完了這些話,一個法利賽人來請他吃飯,他就進去坐席。
38這個法利賽人看見耶穌飯前不先洗手,非常詫異。
39主就對他說:「你們法利賽人把杯盤的外面洗得乾乾淨淨,可是你們裏面卻盛滿著貪慾和邪惡。
40無知的人哪,那造外面的上帝不也造裏面嗎?
41只要把杯盤裏面的東西送給窮人,你們就算潔淨了。
42「你們法利賽人要遭殃了!你們把那些調味品,如薄荷、茴香,和其他的香料,奉獻十分之一給上帝,但是忽視了正義和對上帝的愛。其實,這才是你們必須實行的;至於其他的,也不可忽略。
43「你們法利賽人要遭殃了!你們喜歡會堂裏的特別座位,喜歡人家在公共場所向你們致敬問安。
44你們要遭殃了!因為你們好像是沒有記號的墳墓,人在上面走過,卻不知道。」
舊約律法說一個人摸到墳墓便成為不潔的(參民19:16),耶穌指責法利賽人靈性的腐敗使其他人成為不潔的。他們像隱蔽的墳墓一樣,敗壞每一個與他們接觸的人。
45有一個法律教師對耶穌說:「老師,你這樣說,連我們也侮辱了!」
46耶穌回答:「你們這班法律教師也要遭殃了!你們把難背的重擔擱在別人的肩膀上,自己卻不肯動一根手指頭去減輕他們的負擔。
47你們要遭殃了!你們替先知修造墳墓,而那些先知正是你們的祖宗所殺害的。
48這樣,你們證明了你們同意祖宗所做的;他們殺害了先知,而你們替先知修造墳墓。
49所以,上帝的智者曾經說過:『我要派遣先知和使徒到他們那裏去;有的要被他們殺害,有的要受他們逼迫。』
50因此,從創世以來,所有殺害先知的罪,
51就是從亞伯的被殺,直到在祭壇和聖所之間被殺的撒迦利亞為止的血債,都要這一時代的人償還。我告訴你們,這時代的人一定會為這一切受到懲罰!
52「你們這班法律教師要遭殃了!你們把持著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自己不願意進去,也不讓想進去的人進去!」
53耶穌離開了那裏,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開始激烈地批評他,向他發出許多難題,
54要找話柄來陷害他。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路加福音10:1-42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0:1-42 現代中文譯本
這一章由三個故事所組成。到底這三個故事,背十字架的基督,宣揚上帝國的門徒,和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這三者之間有何關連呢?若要深入瞭解,我們就需要以「十字架」為中心來了解。
1.基督是背十字架的基督,是受苦的基督,他所表現出來的就是愛上帝、愛人。
2.70位門徒也是背起十字架來宣揚上帝國,是愛上帝的表現。
3.愛鄰舍的好心撒馬利亞人所背起的十字架,是愛人的表現。 
這三段經文都是在說明什麼是「十字架」的精神。一位真正有心要跟隨基督的人,他必須認清楚什麼是十字架的精神,之後他才能去實踐。在此我們看到十字架是用基督受苦的血所建立的,為的是要實踐愛上帝、愛人的誡命。總之,愛上帝、愛人就是十字架的目標,其精神是以犧牲、受苦來達成。 
 路 10:1過了些時候,主另外揀選了七十二〔1與17節有些古卷作七十〕個人,派遣他們出去,每組兩個人,先到他所要訪問的每一個市鎮去。
七十這個數目,在猶太人來說,是有象徵意義的。七十是選召來幫助摩西的長老的數目,他們的任務是帶領和指導在曠野中的百姓(民11:16-17)。是猶太最高議會的議員人數。且七十也代表世上國家的數目,或許作者要表達有一天,世界各國都能認識主耶穌。
路 10:2他對他們說:「農作物很多,而工人很少;你們要懇求農場的主人多派工人去收割他的農作物。
路 10:3去吧!我派你們出去,好像把小羊放在狼群裏。
狼群代表險惡的世界。
路 10:4不要帶錢包;不要帶旅行袋;不要帶鞋子;也不要在路上停下來向人打招呼。
從這七十位門徒身上,讓我們知道傳道人不可以背負太多物質的東西,以免被世務所羈絆,而成為「手扶著耕犁而不斷向後看」,無法盡心、盡力去傳上帝國的信息。傳道者要專心工作;在路上也不要停下來向人打招呼。這說法要追溯到列王紀下四章廿九節裏,以利沙對基哈西的指示。這指示並不是叫人無禮,而是要指出上帝的僕人,面對上帝偉大的呼召,便要心無旁騖,專心一志去服事,不可在次要的事情上徘徊戀棧。
路 10:5你們無論到哪一家,先要說:『願你們一家平安。』
路 10:6如果那裏有喜愛和平的人,你們所求的平安就歸他;否則那祝福就歸回你們。
路 10:7你們要住在那一家,吃喝他們所供給的,因為工人獲得工資是合理的。不要從這一家搬到那一家去。
路 10:8你們無論到哪一個城市,如果有人歡迎你們,給你們預備甚麼吃的,你們就吃甚麼,
路 10:9並且醫治那地方的病人,告訴他們:『上帝的主權快要在你們當中實現了。』
「上帝的主權」又可譯為「上帝的國」。換言之,上帝國不是以土地去衡量,而是以人心歸向神,被上帝掌權來界定的。
路 10:10但是,如果你們到了一個城市,那裏的人不歡迎你們,你們就到大街上宣佈說:
路 10:11『連你們這城裏那黏在我們腳上的塵土,我們也要跺掉,表示對你們的警告。但是你們要記住,上帝的主權快要實現了!』
路 10:12我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所多瑪人所遭受的懲罰比那城所受的還要輕些呢!」
路 10:13「哥拉汛哪,你要遭殃了!伯賽大呀,你要遭殃了!我在你們當中行過的神蹟要是行在泰爾和西頓,那裏的人早就坐在地上,披麻蒙灰,表示他們已棄邪歸正了!
1-12節的教導針對傳道者,13-16節則針對信徒。
此經文中暗示耶穌曾在哥拉汛和伯賽大行過不少神蹟奇事。在整個福音的歷史裏頭,我們從來未聽說過有哥拉汛這地方,而我們也無從得知耶穌在那裏做過些甚麼,說過些甚麼。這顯示出耶穌尚有許多的事跡沒有被記載於福音書。
路 10:14在審判的日子,泰爾和西頓所遭受的懲罰比你們所受的要輕些呢!
泰爾和西頓二城,曾被先知視為繁華、高傲的外邦城市(賽23:1-18;結28:2),但這地方卻有人來聽耶穌的講道(路6:17)。而與哥拉汛和伯賽大同屬猶太人的迦百農,聽過耶穌多次的傳道,見過耶穌多次的神蹟,卻仍舊不知悔改歸向耶穌,因此必受到將來的懲罰。確實,聆聽上帝的道,本來就是一大責任。一個人是以他所得到的機會多少來接受審判。同樣地,在出埃及記中,上帝也給埃及法老十次悔改的機會。但是,光聽道而不悔改去行道的人,將無法避免將來的審判。
路 10:15至於你,迦百農啊!你要把自己捧上天嗎?你會給摔下地獄去呀!」
路 10:16耶穌又對他的門徒說:「誰聽從你們就是聽從我,拒絕你們就是拒絕我;拒絕我也就是拒絕差我來的那一位。」
路 10:17那七十二個人高高興興地回來,報告說:「主啊!我們藉著你的名發命令,連鬼也服從了我們!」
路 10:18耶穌對他們說:「我看見撒但像閃電一樣從天上墜下來。
路 10:19你們聽吧!我已經賜給你們權柄,能夠踐踏蛇和蠍子,也能勝過仇敵一切的力量,再也沒有甚麼能加害你們。
路 10:20但是,不要因為邪靈向你們降服而高興,卻要因為你們的名字記錄在天上而歡樂。」
當七十個門徒因著耶穌的名得勝回來,臉上都洋溢喜悅之情。他們很清楚他們之所以有趕鬼的權柄,乃因為他們藉著耶穌的名發命令。換言之,鬼順服他們,是因為耶穌給他們的權柄,而耶穌基督的名就是帶著權柄。因此,人一點都沒有什麼好自誇的。
因此,耶穌對他們說:「我看見撒但像閃電一樣從天上墜下來。」這句話是對驕傲者的一個警告。相傳撒但因為驕傲自大的緣故而背叛了上帝,曾經一度貴為天使長而竟被逐出天堂。在此,耶穌要提醒門徒:你們已嘗勝利的滋味;但是要警戒驕傲,因為天使長便曾經因為驕傲而招致被逐的命運。因此,「不要因邪靈向你們降服而高興」。而謙卑的人要得到真正的榮耀,即「名字記錄在天上」或記載在生命冊上,這是選民的祝福(出32:32),也是被拯救的記號(啟3:5)。
路 10:21 就在這時候,耶穌在聖靈〔有些古卷沒有聖字,另有些古卷作自己的靈〕的感動下充滿著歡樂,說:「天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向聰明、有學問的人所隱藏的事,卻向沒有學問的人啟示出來。是的,父親啊,這樣的安排都是出於你的美意。
路 10:22 「我父親已經把一切都給我了。除了父親,沒有人知道兒子是誰;除了兒子和兒子所願意啟示的人,也沒有人知道父親是誰。」
路 10:23 於是耶穌轉身向著門徒,悄悄地對他們說:「你們能看見這一切是多麼幸福啊!
路 10:24 我告訴你們,許多先知和君王想看你們所看見的,卻沒有看到,想聽你們所聽見的,卻沒有聽到。」
21-24節有三個重要的觀念。
1.上帝的真理只讓「肯受教」的人領受,至於自恃甚高的「聰明」人則是隱藏起來。
2.唯有通過聖子耶穌,人才可能認識上帝。在當時猶太文化裡,一般有關買賣,工藝,或生活技能,都是由父交子,父親將所知的技藝都傳授給兒子。因此,父親在互知的關係上與子最為親密,除非他們當中的一方願意向外人透露,否則沒有人知道父子之間的秘密。因此,這一段的描述表達出上帝與耶穌之間互知的親密關係。也因此,人要與上帝建立關係,必須通過聖子耶穌來的啟示。
3.耶穌是歷史的完成者。在世上最有可能達成自己願望的,按作者的看法是先知與君王。先知可預知未發生的事,君王可用權力滿足自己的期望。然而他們卻不如耶穌的門徒有福氣,因為門徒已經認識到歷史的完成者—耶穌。
路 10:25有一個法律教師前來試探耶穌,說:「老師,我該做甚麼才能得到永恆的生命?」
為何說是試探?因為律法師原本就是專門在研究律法的人,其實他心裡已經知道答案卻故意來問耶穌,說:「老師,我該做什麼才能得到永恆的生命?」耶穌知道律法師來的目的就反問他說:「律法書上說的是什麼?你是怎樣解釋的呢?」那律法師真的是很不錯,他對舊約聖經很熟,所以他馬上就回答說:「你要以全部的心志、情感、力量,和理智愛主—你的上帝,也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申6:5; 利19:18)
路 10:26耶穌說:「法律書上說的是甚麼?你是怎樣解釋的呢?」
路 10:27那個人回答:「你要以全心、全情、全力、全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人,像愛自己一樣。」
「全心、全情、全力、全意」指的就是「知、情、意、行」即理性、感性、意志(抉擇)、行動這四個層面。
這兩條新的誡命是律法和先知教訓的總綱,律法是指摩西五經,先知是指其他的先知書,換言之律法和先知就是指舊約聖經,而全本舊約所講的都可以用這兩條誡命來包括。耶穌曾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馬太5:17-18)換言之,這兩條也是新約最大的誡命,為了成全整個舊約。
路 10:28耶穌對他說:「你答得對,照這樣做,就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
故事中的法律教師很清楚摩西法律上的細節與內涵,而故事中的祭司和利未人也是如此。但問題是,若將信仰條文停留在宗教儀式上,或光說不練,如此就是空談。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開始耶穌就告訴這位法律教師,他瞭解的摩西法律沒有錯,「照這樣做,就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最後,耶穌也說:「你去,照樣做吧!」總之,耶穌讓我們知道一個真正忠實於上帝的人,就是懂得將聖經上帝的話語實踐出來的人。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The Good Samaritan oil on canvas (73 × 60 cm) 
1890 Kröller-Müller Museum, Otterlo, Netherlands
另外,我們從應許永生的角度來看。當律法師說出這兩條誡命是信仰生活的總綱時,耶穌也肯定他的說法,說:「你答得對,照這樣做,就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聖經裡面肯定應許我們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的經文主要有二處。一處是這裡所說的,遵行新的誡命就可以得到永恆的生命;一處是約翰福音17:3「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就是永生」。由此可見認識真理必須也遵行真理,認識上帝的話,也必須遵行上帝的話,因此知行必須合一。
路 10:29那個法律教師為要表示自己有理,就問耶穌:「誰是我的鄰人呢?」
路 10:30耶穌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途中遇到強盜。他們剝掉他的衣服,把他打個半死,丟在那裏。
耶路撒冷是在800公尺高的山頭上,耶利哥是在海平面下400公尺的約旦河旁,所以是「下到」耶利哥城。從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約27公里,但是這條山路卻很陡峭也彎彎區區,走路約有需要八個小時,一路上是荒野與石堆的曠野,是匪徒最愛出沒的地方。當時在這條路上被搶被殺的人一定很多,羅馬軍隊就曾多次在此攻打山寨剿匪。耶穌所講的故事很可能是實際發生的事。
路 10:31剛好有一個祭司從那條路下去;他一看見那個人就從另一邊走開。
當匪徒搶了那個猶太人的衣物,並將他打個半死。搶衣物的意思,就是奪了他的財物,當時一件外衣的價錢約一個人半年的薪資。過沒有多久,有祭司經過那裡,祭司沒事經過那裡做什麼?因為當時的耶利哥城是著名的祭司城,全國約有一半的祭司約五千人住在耶利哥。特別10:31記載那個祭司也是從那條路「下去」,因此那位祭司可能是在耶路撒冷服事後要回家的路上遇到這件事情。但是他見死不救,因為律法規定摸到死屍則有七天的不潔淨而無法在聖殿服事,但是聖殿的服事每個祭司一年才輪值二次,每次七天,他既然要回耶利哥城,必然已經服事完畢,因此我們發現這位祭司真的是見死不救,沒有愛心。
路 10:32同樣,有一個利未人也經過那裏;他上前看看那個人,也從另一邊走開。
有一位利未人經過,還上前去看一看,但是他也沒有去救那位被打劫的人,反而從另外一邊繞過去。利未人也是當時的聖殿的服事者,也是猶太的敬虔人,但是他與祭司都是見死不救的人,沒有愛心的人。這兩種人換成今天的人物,就是牧師、傳道,和長執等的服事者。
路 10:33可是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路過那人身邊,一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撒馬利亞人在猶太人的眼中是「雜種人」,因為主前721和586年猶太人分別受亞述帝國和巴比倫帝國入侵,就將中產階級的猶太人擄去其他國家,也將外族人移入。留在本地貧窮的猶太人為了生存的緣故,就和外族人通婚。後來受擄的猶太人歸回後,就看不起這群和外族通婚的人,就稱他們做撒馬利亞人。但是耶穌所講的故事裡告訴我們,這位受猶太人看輕的撒馬利亞人動了「慈心」,反而受人看重的猶太祭司和在宗教上敬虔的利未人卻是沒有「慈心」。這樣的對照再次讓我們看到,上帝看人、判斷人的標準是什麼。
路 10:34他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口,替他包紮,然後把他扶上自己的牲口,帶他到一家客棧,在那裏照顧他。
酒是用來消毒的,油是用來醫治的。古代的「油」有很多種,有膏抹的香膏油,與香水相當;也有食用的油。在此是指醫療用的藥油,古人藉由油將藥用植物的有效成分萃取出來,用作醫療用途。

雅各書5:14記載「有害病的嗎?他應該請教會的長老替他禱告,奉主的名替他抹油。」這句話常被人從字面上去作解釋。從好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我們知道當時對病人「抹油」就是以藥油來醫治。這種抹油和膏抹祭司、國王時所用的香油是不同的。也因此雅各書5:14「有害病的嗎?他應該請教會的長老替他禱告,奉主的名替他抹油。」所表達的意思是,患病要祈禱,也要奉主的名來尋求藥物的治療。
路 10:35第二天他拿兩個銀幣,交給客棧的主人,說:『請你照顧他,等我回來經過這裏,我會付清所有的費用。』」
這位撒馬利亞人又替他包紮,不僅帶他到客棧,甚至還陪他過了一夜,第二天還拿錢給客棧的主人交代要好好照顧這位受傷的人,並且一切的醫療費用,等他回來的時再替他付清。這種人可能在現在不容易找。
單獨會主心得:我們較常聽到撞了人就跑,甚至撞了人甚至還倒車輾死傷者,聽到這些事真是會心寒。但是也有因為救人而被誤會,有位基督徒律師經過一個路口時,看到有一輛車子撞了人就跑,後面有一位青年連忙把車子停下來送這位傷者送醫,這位基督徒律師也在旁邊協助,並給個這著好心的青年一張名片。果然到了醫院,傷者的家屬抓住這位青年指責他是肇事的元凶。這位青年說他是路過看到才救人,怎麼還會被冤枉。對方家屬已經失去理智的說:「天下沒有那麼好心的人!人一定是你撞的」。幸虧有那位基督徒律師出面作證,才化解這場誤會。
路 10:36於是耶穌問:「依你的看法,這三個人當中,哪一個是遭遇到強盜那人的鄰人呢?」
路 10:37法律教師回答:「以仁慈待他的那個人。」耶穌說:「那麼,你去,照樣做吧!」
耶穌並沒有告訴法律教師需要去做什麼偉大的事跡,而是去幫助在我們眼前可看到、遇見的對象。就是如此簡單,只要伸手可及的,就算一點點的愛,也有它永恆的價值。
試想,今日台灣的教會以中產階級以上的信徒居多,卻也較少關心到中下階層人民的需要。許多教會可以存很多的錢,來建造美輪美奐的教堂,卻很少計畫去關心社區中可見的苦難鄰舍。看到教會累積千萬「家產」,不如讓我們的信仰良心不安,趕快學習好心的撒馬利亞人的信仰,去愛苦難的鄰舍。
單獨會主心得:我們也不能因為怕被誤會而失去基督徒的「慈心」,故事裡的二種人:撒馬利亞人和祭司,在上帝眼中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有「慈心」,一個沒有。所以,耶穌問律法師說:「依你的看法,這三個人當中,哪一個是遭遇到強盜那人的鄰人呢?」,律法師回說:「以仁慈帶他的那個人」,接著耶穌說::「那麼,你去,照樣做吧!」 
單獨會主心得:雖然在現今的社會裡,我們的愛心可能會被人誤解,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怕被誤解就失去基督徒對人的「慈心」。反而我們要積極的問自己「我是誰的鄰舍」,我可以成為誰的鄰舍;且教會也必須問自己「教會」是誰的鄰舍。
路 10:38耶穌跟門徒繼續他們的旅程,來到一個村莊。那裏有一個名叫馬大的女人,接待耶穌到她家裏。
路 10:39馬大有一個妹妹叫馬利亞。馬利亞來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道。
路 10:40可是馬大因為要做的事情多,心裏忙亂,就上前說:「主啊,我妹妹讓我一個人做這許多事,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幫我吧!」
路 10:41主回答:「馬大!馬大!你為許多事操心忙亂,
路 10:42但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了那最好的;沒有人能從她手中奪走。」
作者路加藉由兩姊妹的態度,反映當時婦女在教會的兩種類型。有的婦女在聚會時忙於預備食物(馬大型);另有些婦女則希望受教以獲得信仰知識(馬利亞型),但並不為多數人所接受。每當教會有旅行傳道者來到,許多婦女都被差去預備食物,沒有機會聆聽講道。而此故事的記載,也讓教會得以深思婦女的正確態度與地位,因為馬利亞喜愛聆聽耶穌講道的態度,被耶穌肯定的,且是最好的福份,沒有人可以剝奪。
單獨會主心得:作基督徒有許多的服事需要做,像馬大那樣殷勤服侍人,但其中第一件不可缺少的,就是學習作門徒聽耶穌的講道。換言之,耶穌要我們知道:服侍不可取代學道。耶穌並沒有否定馬大做的不好,但比服侍更重要的是先安排時間來學道。因為聽道與敬拜都是在服事主,這一點應該被重視。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路加福音9:1-62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9:1-62 現代中文譯本

路 9:1 耶穌召集了十二個門徒,賜給他們趕鬼和醫治疾病的權力,

路 9:2 之後派遣他們出去傳上帝國的福音,並且醫治病人。

路 9:3 他對門徒說:「你們在路上的時候,甚麼東西都不用帶:不帶手杖,不帶旅行袋,不帶食物或錢,也不需要有兩件內衣。

路 9:4 無論到甚麼地方,哪一家願意接待你們,就住在那裏,直到你們離開那地方。

路 9:5遇到不接待你們的人,你們在離開那市鎮的時候,把腳上的塵土也跺掉,表示對他們的警告。」

路 9:6門徒就出門,走遍了各村鎮,傳佈福音,到處治病。

路 9:7加利利的希律王聽見了所發生的一切事,心裏非常困惑,因為有人說:「施洗者約翰復活了!」

路 9:8也有人說是以利亞顯現了;又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復活了。

路 9:9希律說:「我已經砍了約翰的頭,可是這個人又是誰呢?我竟聽到這許多關於他的事。」因此他一直想見耶穌。
耶穌初期都在加利利地區傳道,屬於希律安提帕的管轄。安提帕為了怕施洗約翰的信仰革新運動危及他統治的地位,所以殺了約翰。因為約翰曾經指責安提帕在道德上的缺失(太14:4)。
希律安提帕對於耶穌是怎樣的人物?他差遣門徒到各鄉鎮傳道的目的為何?影響如何?這些都是安提帕所擔憂的,所以安提帕一直想見耶穌,甚至後來也想將耶穌殺掉(13:31)。
安提帕一定不是熱心宗教的人,他身旁的人可能不是猶太人,因為他們對猶太信仰不熟悉,所以才說耶穌可能是約翰復活,以利亞的顯現,或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復活了。希律安提帕和許多當權者一樣,所獲得的資訊往往是不正確,所以做出錯誤的判斷。安提帕在此問說:「這人是誰」,往後耶穌與門徒的談話中,耶穌問門徒說:「眾人說我是誰」及「你們說我是誰」。其實,這是一個向全人類開放的問題,每一個人早晚都需要回答。
路 9:10使徒們一回來,把他們所做的一切事都向耶穌報告。耶穌帶著他們,悄悄地到一個叫伯賽大的城去。

路 9:11群眾一知道了,就跟著他去。耶穌歡迎他們,向他們講解有關上帝主權的事,又治好需要醫治的人。

路 9:12太陽下山的時候,十二個門徒來見耶穌,對他說:「請叫群眾散開,讓他們到附近的村莊去找吃的東西和住的地方,因為這地方很偏僻。」

路 9:13可是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給他們東西吃吧!」他們說:「我們只有五個餅和兩條魚。難道你要我們去買食物給這一大群人吃嗎?」
當耶穌對門徒說:「你們給他們東西吃吧!」類似於先知以利沙的口氣,以少許食物來養活眾人(王下4:42-44),耶穌以此表示上帝的能力正在他們當中。耶穌是以彌賽亞的口氣說出,可是門徒無法領悟,以為是要他們設法給眾人吃。
路 9:14(男人的數目約有五千。)耶穌對門徒說:「叫群眾一組一組地坐下來,每組約五十個人。」

路 9:15門徒照他的話做了,讓群眾都坐下來。

路 9:16耶穌拿起五個餅和兩條魚,舉目望天,感謝上帝,然後掰開,遞給門徒,門徒就分給群眾。
在耶穌分派食物之前,他首先「舉目望天」感謝上帝。猶太人有一句俗話說:「一個只顧享受而忘記謝恩的人,乃是搶掠了上帝所有的。」因此,領受恩典必須心存感恩。接著,門徒照著耶穌的吩咐組織眾人,傳遞食物使眾人都吃飽了。這讓我們看到彌賽亞的工作已經實現了,且他的供應不僅使人吃飽,且豐富有餘。

上帝的幫助是慷慨的,不僅使人飽足,還豐富有餘。但是,其中需要門徒照著耶穌的話,組織眾人,傳遞眾人所需的糧食。確實,作一位基督的門徒,就是需要照著他的話,去服事眾人,傳遞心靈與肉體的糧食,使飢餓的人得到飽足。
路 9:17大家都吃,而且都吃飽了。門徒把剩下的碎屑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
當希律安提帕在問說:「這人是誰」的時候,路加福音的作者有意通過這一段故事來回答希律的疑惑,並藉此更讓人認識耶穌。給五千人吃飽的神蹟,也是作為耶穌被告白為基督的預備,因為耶穌有能力餵養上帝的百姓。
路 9:18有一次,耶穌單獨一個人在禱告,門徒們來見他。他問他們說:「一般群眾說我是誰?」
耶穌是誰?是福音書裡重要的信息,也是初代教會最關心的問題。因為耶穌是誰,牽涉到他的權柄,也牽涉到他來的目的。因此,第九章一開始就有希律安提帕問說:「這人是誰」接著,作者安排我們來看耶穌以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的神蹟。餵飽五千人是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因為當時的村莊只不過一、二千人,如今有五千人被耶穌餵飽,可說是附近所有的村莊的人都在場。這樣大規模的神蹟,就是路加要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事?」這件事情發生之後,大家開始議論紛紛的在揣測耶穌到底是誰?
路 9:19他們回答:「有的說你是施洗者約翰;有的說你是以利亞;也有的說你是古時的一位先知復活了。」

路 9:20耶穌問他們:「你們呢?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上帝所立的基督!」
耶穌在祈禱之後,就問門徒說:「一般群眾說我是誰?」他不問希律對他的了解,也不問法利賽人、經學教師對他的了解,而是問一般百姓對他的了解,因為他不在乎人的特權或聲勢,他只關心百姓對他的認識。但顯然群眾對耶穌的認識還是不夠深入。接著耶穌又問跟隨他久久的門徒,彼得回答說:「上帝所立的基督」。但是,這樣的信仰告白還不夠,因此耶穌接著預言他在十字架上的苦難。
路 9:21於是,耶穌嚴嚴地命令他們不要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
認識耶穌不能僅停留在告白耶穌是基督,而是需要進一步認識耶穌的十字架,並效法耶穌背十字架的精神去服事人。
路 9:22接著他又說:「人子必須遭受許多苦難,被長老、祭司長,和經學教師棄絕,被殺害,第三天復活。」

路 9:23耶穌又對大家說:「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天天背負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背起你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這句話當時人都很熟悉。因為這句話是激進黨人最常講的話,激進黨就是主張以武力對抗羅馬帝國的愛國組織,一旦有人加入激進黨就是穩死的,因為被羅馬帝國捉到就會被以叛國罪釘十字架。因此激進黨人在號召百姓時就事先告訴他們說「背起你的十字架」。
耶穌也認為當一個人要跟隨他,也必須要有完全的決心,不可以三心兩意,並且為上帝國付上犧牲的代價。這樣的基督徒很不好當對不對,確實如此,但是這樣做,卻反而會得到真正的生命。因為「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失去自己或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沒有!」耶穌也說過他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很奇怪嗎?一點也不奇怪,若是你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想替他承受痛苦。一個小孩子生重病時,最緊張的人往往是最愛他的父母。耶穌為我們捨命釘在十字架上,為的就是要洗去我們的罪,這樣的愛是犧牲捨命的。
路 9:24因為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而會喪失生命;那為了我喪失生命的,反而會得到生命。

路 9:25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失去自己或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當然沒有!

路 9:26如果有人以我和我的話為恥,人子在他的榮耀中,跟在他父親與聖天使們的榮耀中來臨的時候,也要以他為恥。

路 9:27我鄭重地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人,有的在死以前會看見上帝的主權實現!」

路 9:28說了這些話後約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和雅各到山上禱告。

路 9:29耶穌在禱告的時候外貌改變了;他的衣服也變成潔白發光。

路 9:30忽然有兩個人出現跟他說話,這兩個人是摩西和以利亞。

路 9:31他們在榮耀中顯現,跟耶穌談論他將在耶路撒冷以死來完成使命的事。

路 9:32彼得和他的同伴都睡著了;他們一醒過來,看見耶穌的榮耀以及跟他站在一起的兩個人。

路 9:33那兩個人要離開耶穌的時候,彼得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讓我們搭三座帳棚,一座給你,一座給摩西,一座給以利亞。」(他實在不知道他在說些甚麼。)

路 9:34他還在說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出現,它的影子籠罩他們,雲彩移近的時候,門徒都很害怕。

路 9:35忽然有聲音從雲裏傳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

路 9:36那聲音停止後,只有耶穌一個人在那裏。在那些日子,門徒對這件事守口如瓶,沒有向任何人提起他們所看見的事。
作者說他們上山的目的是為了祈禱,而耶穌變貌就是在祈禱中所發生的。摩西和以利亞是古時的人物,彼得不可能見過他們,因此,整件事情充滿高度的神學意義
首先,門徒「清醒過來」知道那是摩西和以利亞,這樣的清醒不是指睡醒,而是信仰上的「覺醒」。其次,摩西和以利亞代表「律法和先知」,也就是聖經—上帝的話語。因此,也表達出律法和先知的預言將在耶穌身上找到意義,或得到成全。總之,信仰的覺醒需從耶穌身上找到最終的答案。
在人的一生中,我們失去許多寶貴的東西,原因是我們的時常「打盹」,以致於我們固執己見或是怠惰,而導致心智蔽塞。感謝上帝,如今讓我們可以在耶穌身上找到生命的意義,使我們通過上帝的話語得到「覺醒」。反之,若是我們不喜愛進一步查考聖經,我們就無法經歷信仰的覺醒。
路 9:37第二天,他們從山上下來的時候,有一大群人來迎接耶穌。

路 9:38人群中忽然有人呼喊說:「老師,求你救救我的兒子,他是我的獨子!

路 9:39邪靈常常襲擊他,使他突然大喊大叫,又使他抽瘋,口吐白沫;邪靈不停地傷害他,不肯罷休!

路 9:40我求你的門徒趕走這個邪靈,但是他們做不到。」

路 9:41耶穌說:「你們這時代的人是多麼沒有信心,多麼腐敗啊!我還得在你們這裏多久呢?還得容忍你們多久呢?」接著他對那個人說:「把你的兒子帶到這裏來!」

路 9:42孩子來的時候,鬼把他摔倒在地上,使他不停地抽瘋。耶穌斥責那污靈,治好了孩子,把他交給他父親。

路 9:43大家對上帝的大能都很驚異。大家對耶穌所做的一切事還在詫異的時候,耶穌又對他的門徒說:

路 9:44「不要忘記我要告訴你們的話:人子要被交在人手裏。」

路 9:45可是他們不明白這話的意思;因為它的含意隱晦不明,使他們不能了解。他們又不敢問他這件事的究竟。
當耶穌下山之後,只看到百姓來回奔走,無所適從。門徒們無助且飽受挫折;被邪靈附身的孩子的父親充滿痛苦與絕望,心緒煩擾。就在這種紊亂的境況之中,耶穌悠然而至。耶穌隨即掌握整個場面,在耶穌的權柄之下,紊亂變為安寧,絕望中有盼望。
許多時候,我們也會遇到生命的困苦,失去了掌握事物的能力。在此,許多人見證到,唯獨生命的主,可以掌管生命,耶穌讓一切都得到寧靜,也醫治人的身心。
就在群眾驚訝耶穌所行的神蹟,準備為他歡呼喝采時,耶穌卻告訴門徒說:「不要忘記我要告訴你們的話:人子將被交在人手裏。」
確實,被群眾擁戴,享受成功所帶來的掌聲實在太誘人了,但耶穌拒絕了這一切。耶穌要門徒瞭解基督的工作就是犧牲、服務;而跟隨他的人也要如此。
路 9:46門徒在爭論究竟他們當中誰最偉大。

路 9:47耶穌知道他們在想些甚麼,就叫一個小孩子來,讓他站在自己旁邊,

路 9:48然後對他們說:「那為我的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那接待我的,就是接待差遣我來的那一位。你們當中誰是最微不足道的,誰就是最偉大的。」

路 9:49約翰對耶穌說:「老師,我們看見有人藉著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和我們一夥跟你。」

路 9:50耶穌就對他和其他的門徒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反對你們的,就是贊同你們。」

路 9:51耶穌被接升天的日子快到了,他決心朝耶路撒冷去,

路 9:52於是派人先走。他們來到撒馬利亞的一個村莊,要替耶穌準備一切。

路 9:53可是那地方的人不歡迎他,因為他顯然是朝著耶路撒冷去的。

路 9:54他的門徒雅各和約翰看見這情形,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呼喚天上的火〔另有些古卷作你要我們像以利亞一樣呼喚〕來燒滅他們嗎?」

路 9:55耶穌轉過身來,責備他們〔有些古卷在責備他們之後加說:『你們不曉得自己是屬於那一種靈;因為人子來的目的,不是要毀滅人的生命,而是要拯救他們。』〕。

路 9:56他們就到別的村莊去。

路 9:57在他們的旅途中,有一個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到哪裏去,我都要跟從你。」

路 9:58耶穌告訴他:「狐狸有洞,飛鳥有窩,可是人子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

路 9:59他又對另一個人說:「來跟從我。」可是那個人說:「主啊,請讓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路 9:60耶穌說:「讓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吧!至於你,你要去傳上帝國的福音。」

路 9:61又有一個人說:「主啊,我要跟從你,但是請讓我先回去向家人告別吧。」

路 9:62耶穌對他說:「手扶著犛耕作而不斷地向後看的人對上帝國是沒有用處的!」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路加福音8:1-56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8:1-56  現代中文譯本

路 8:1 過了些時候,耶穌走遍各城市鄉村,傳揚上帝主權的福音;十二個門徒跟他同行。

路 8:2 此外還有些婦女,都是曾被邪靈和疾病困擾、已經被治好了的;其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從她身上曾有七個鬼被趕出來;
耶穌在加利利各城鄉傳道時,除了十二門徒跟隨他,還有其他人群跟隨,就是曾被邪靈和疾病困擾、已經被治好了的,以及許多婦人。其中有三位被提及名字:抹大拉的馬利亞、希律官邸官員苦撒的妻子約亞娜,和蘇撒娜。這位馬利亞可能患了嚴重的精神疾病,她被耶穌醫好之後一直跟隨他,直到見證耶穌的死和復活(可十五40;路廿四10)。
此外,從這些名單我們也可發現,跟隨耶穌的人之中不全是窮人,也有些官場人物與富有的人。而且這些富貴家族的婦女更用自己的財物供應耶穌和他的門徒。在當時以財物供給拉比,是敬虔的表現。可見她們信仰的態度敬虔。若是沒有這些默默付出的婦女,耶穌與門徒傳福音的工作勢必更加艱辛。因此,上帝記念站在福音前線的人,也記念默默為福音付出的人。因為他們同是基督的肢體,為福音各盡其職。
路 8:3 還有希律官邸的官員苦撒的妻子約亞娜,和蘇撒娜,以及其他好些婦女。她們都用自己的財物供應耶穌和他的門徒。

路 8:4群眾從各城各地紛紛來見耶穌。一大群人聚集的時候,耶穌對他們講下面的比喻:

路 8:5「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的時候,有些種子落在路旁,被人踐踏,鳥兒飛來把它們吃掉了。

路 8:6有些落在石地上,種子長苗後就枯乾了,因為得不到水分的滋潤。

路 8:7有些種子落在荊棘裏,荊棘跟著一起生長,把幼苗擠住了。

路 8:8另外有些種子落在好的土壤裏,長苗,長大起來,結實百倍。」耶穌又說:「有耳朵可聽的,都聽吧!」

路 8:9耶穌的門徒來問他這個比喻的意思。
撒種比喻原先的目的在鼓勵人要有撒種的精神,撒的種子雖然有一部份落在壞土裡而無法生長,但只要有四分之一落在好土裡成長百倍,這樣不僅可以補償損失的種子,還可以獲得大的收穫。
同樣地,福音的事工和幫助人的善行也需要有撒種的精神去付出,不可因為眼前的代價,需要損失四分之三的種子就打退堂鼓。沒有人會故意將種子撒在不合適的土裡,因為巴勒斯坦的農地多數是土石混雜地,因此撒種時就會將種子撒在壞土上。或許有人埋怨他們的辛勞和善行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與回饋,於是耶穌以農夫撒種的精神,把善行或工作當作撒種,雖然有時辛苦付出好像白費心力,但只要有其中一部份栽種成功,就可以減少損失
路 8:10他說:「有關上帝主權奧祕的知識已經給了你們;至於對其他的人,就用比喻,使他們視而不見,聽而不明。」

路 8:11「這個比喻的含意是這樣:種子是指上帝的信息。

路 8:12落在路旁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魔鬼來了,從他們心裏把這信息奪走了,使他們不能因信而得救。

路 8:13落在石地上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後樂意接受,可是信息在他們心裏扎根不深;他們一時相信,但一遇到考驗就站立不住。

路 8:14落在荊棘裏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可是生活上的憂慮,財富和享樂的誘惑,窒息了這信息的生機,不能結出成熟的果實。

路 8:15落在好土壤裏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以良善和誠實的心持守它,恆心等待,直到它結出果實。」

路 8:16「沒有人點了燈,卻用斗把它蓋起來,或是拿來放在牀底下。他一定把燈放在燈臺上,使進來的人看得見亮光。

路 8:17任何隱藏的事總會被張揚出來,任何掩蓋的事也會被揭露出來,為人所知。

路 8:18「所以,你們要留心聽;因為那有的,要給他更多;那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一點點也要奪走。」

路 8:19耶穌的母親和兄弟來看他,可是因為人多,不能接近他。

路 8:20有人告訴耶穌:「你的母親和兄弟站在外面要見你呢!」

路 8:21 耶穌對他們說:「那些聽了上帝的信息而實行的,就是我的母親和兄弟!」
這段經文容易被誤解成耶穌沒有去接見他的母親,而質疑耶穌的親情倫理。但是在簡潔的描述下,往往有些資料被遺漏,或者是錯置。很可能像路加福音十一章27-28節那部分。也就是說當大眾聚精會神地聆聽耶穌美妙的演講時,忽然被人打斷,說他的母親和弟兄來見他,於是有一女聽眾很欣慕地大聲說:「那懷你胎和哺育你的真正有福啊!」,但耶穌回答說:「那聽見上帝的話而遵守的人才真正有福呢!」也就是說,人若只想擁有耶穌母親和弟兄的福氣,倒不如那聽上帝的話而去遵守的人。後來耶穌的母親和弟兄也來追求進一步的福氣,就是加入教會(使徒行傳一14),成為聽上帝的話語又去遵行的人。這段經文也蘊含一個重要和實際的真理。即生命最深切的關係並不純然是血緣的關係;而是心與心、靈與靈的關係。甚至,血肉之親有時也會彼此仇恨。但當人彼此遵守上帝的話語,學習以「上帝的愛」相處時,他們就合一成為上帝家裡的人。
路 8:22有一天,耶穌跟門徒上船,對他們說:「我們到湖的那邊去吧!」他們就出發。

路 8:23船行的時候,耶穌睡著了。忽然有一陣狂風襲擊湖面,船灌滿了水,非常危險。

路 8:24門徒來叫醒耶穌,說:「老師,老師,我們快沒命啦!」耶穌醒過來,斥責狂風大浪,風浪就止息,湖面平靜。

路 8:25耶穌問他們:「你們的信心在哪裏呢?」他們又希奇又驚駭,彼此說:「這個人到底是誰?他向風浪下命令,風浪也聽從他!」
它不僅是一個神蹟奇事的記載,更可以反映當時教會的一些遭遇,也就是基督徒正處於「暴風雨」的狀態。特別在羅馬暴君尼祿時代,教會正遭受帝國的迫害,許多基督徒因承受不住逼迫,而對生命與信仰幾乎喪失信心。
其實,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與逼迫常伴隨著我們。有時生命的暴風雨侵襲我們,使我們也像門徒一樣驚慌不已。
我們不解的是,大風浪直接打在耶穌的身上,耶穌卻繼續睡,而需要門徒叫醒他。其實,耶穌不是睡著,而是沒有採取行動,直到門徒呼求他,他才顯出上帝與他同在的能力。在耶穌的門徒中,有幾位行船經驗豐富的門徒,因此在這場風浪中,可以肯定他們不是呼求耶穌在技術上的協助,而是信仰上的協助。
路 8:26他們渡過加利利湖到對岸格拉森地區。

路 8:27耶穌一上岸,當地有一個被鬼附身的人迎面走過來。這個人已經好久不穿衣服,不住在家裏,卻住在墓穴中。

路 8:28他一看見耶穌,就喊叫起來,俯伏在耶穌面前,大聲說:「至高上帝的兒子耶穌,你為甚麼要干擾我呢?我求你不要折磨我!」

路 8:29他這樣說是因為耶穌曾命令污靈從那個人身上出來。好多次污靈抓住了他,甚至當他被拘禁、手腳給鎖鍊鎖著的時候,他竟也能夠掙斷鎖鍊,被鬼趕到荒野去。

路 8:30
耶穌問他:「你叫甚麼名字?」他回答:「我叫『大群』」,因為有許多鬼曾附著他。

路 8:31鬼央求耶穌,不要把他們趕進深淵去。

路 8:32在附近山坡上剛好有一大群豬在吃東西。鬼就央求耶穌,准許他們進入豬群;耶穌准了他們。

路 8:33鬼就從那個人身上出來,進到豬群裏去;整群的豬衝下山崖,竄入湖裏,都淹死了。

路 8:34放豬的人看見這事,就跑到鎮上和鄉下傳佈消息。

路 8:35當地的居民出來,要看發生了甚麼事。他們到耶穌那裏,發現鬼已從他身上出來的那人坐在耶穌腳前,穿著衣服,神智清醒,就害怕起來。

路 8:36看見這事的放豬人把那個人得到醫治的經過告訴大家。

路 8:37於是格拉森地區的居民要求耶穌離開那裏,因為他們非常害怕。耶穌就上船離開。

路 8:38鬼已從他身上出來的那個人要求耶穌說:「請讓我跟你去吧!」可是耶穌打發他回去,說:

路 8:39「你回家去,傳揚上帝為你所做的事。」他就去了,走遍全鎮,傳揚耶穌為他所做的事。
這個故事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為何?我們應否為犧牲這群豬來拯救這個人的靈魂,而發出怨言?根據馬可福音五章13節可知這群豬約二千隻,今日若一隻值四千元,總值約台幣八百萬元。換言之,耶穌以八百萬元來醫治這個人。今天,我們可能會像商人一樣斤斤計較,對福音事工的支出樣樣牽制,而阻礙靈魂得救的契機。但是,福音的事工不是商人眼中的一分錢一分貨。這件事情裡,我們可以看到兩類不同的人對此事的反應。(一)格拉森人雖見識到耶穌的權柄,但他們卻要求耶穌離開,或許是他們看重豬的價值大勝過人的價值。(二)被醫治好的人,隨即按照耶穌的吩咐走遍全鎮,宣揚耶穌所作的奇事。

生命中一個極大的危險,就是看重物質勝過於人的價值。也因此,草菅人命的司法審判,獨裁的政權,屠殺和謀殺,貧民窟和惡劣的工作環境等,就因此產生。企業為求利潤,不惜奴役壓榨員工,也等同於此。然而,在上帝所造的世界中,沒有任何東西,比人來得更為重要。

會主心得:發明電報的,是美國科學家塞約爾‧莫爾斯。在1844年應用自製的電磁式電報機,通過漫長的電報線路,拍發了人類史上第一封電報。
科學家塞約爾·莫爾斯,是一位虔誠基督教徒,他不敢把這發明電報的功勞歸於自己,他乃是榮耀神。在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親自在國會大廈最高法院會議室,首次通過這條電報線,同正在巴爾的摩的艾爾弗雷德·維爾,互相拍發了第一封電報。他們發出第一封電報的內容為:「神行了何等的大事。(英文直譯)」此話完全是引自《新約聖經》路加福音8:39。為此表現他對上帝敬虔的心。
發明電報,是一件造福全人類,了不起的偉大功績。科學家在實驗室不知熬過多多少少日日夜夜辛勤勞動,不知付出多少精力與物力,一旦成功,他並沒有忘乎所以,他謙卑自己,正如詩人所說的:「上主啊,榮耀只歸於你,不歸我們,只歸於你,因為你有信實不變的愛。」(詩115:1)反觀我們多少時候,略有一點成就,便沾沾自喜,目空一切,飄飄然大有不可一世之概。豈不知我們在創造主面前,「誰使你勝過別人呢?難道你所有的不都是上帝所賜的嗎?那麼,為甚麼自誇,好像你所有的並不是上帝的恩賜呢?」(林前4:7)
會主心得:面對哥林多的信徒把保羅和亞波羅的成就捧上天,但保羅嚴肅地給他指出:「到底亞波羅算甚麼?保羅算甚麼?我們不過是上帝的僕人,要引導你們歸信上帝。我們每一個人都按照主所分派的工作去做:我栽種,亞波羅灌溉,可是使它生長的卻是上帝。」(林前3:5-6)。

路 8:40耶穌回到湖的對岸,群眾歡迎他,因為大家都在等候他來。


路 8:41有一個會堂主管,名叫葉魯,也來了。他俯伏在耶穌腳前,求耶穌到他家裏去,

路 8:42因為他那個十二歲的獨生女兒快要死了。耶穌去的時候,人群前後擁擠著他。
當時十二歲的少女是訂婚的年歲,可說葉魯的女兒正要邁入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就得了重病,快要死了。他去找耶穌時,一定滿懷憂慮,帶著即將喪失愛女的悲慟去見耶穌。
竟然在此時,有一個「阻礙者」出現,耽誤耶穌的時間。此時,葉魯一直在旁邊等著,心裡一定很急,因為再不快一點他的女兒可能快死了。果然不錯,耶穌還在對那女人講話的時候,有人從葉魯的家裡跑來說:「你的女兒已經死了!不必再麻煩老師了。」這真是致命的打擊!霎時之間,葉魯的信心也動搖了,他的愛受了傷害,他的盼望瓦解了。作者記載,耶穌聽了之後,立刻對葉魯說,「不要怕,只要信!」眾人都為這女孩哀哭捶胸,可見這女孩很得人緣,大家都很喜歡她,如今她的死造成大家傷心欲絕。當耶穌到了之後,就趕走圍觀的好奇群眾,並且說「這女孩子沒有死,只是睡著了。」換來的卻是眾人的譏笑。
路 8:43有一個女人患血崩已經十二年;她在醫生手上花盡了她所有的錢〔有些古卷沒有她在醫生手上花盡了她所有的錢〕,還是沒有人能夠治好她。

路 8:44她走到耶穌背後,摸了摸耶穌外袍的衣角,她的血崩立刻止住了。

路 8:45耶穌問:「誰摸了我?」大家都不承認。彼得說:「老師,你前後左右都是人,大家擁擠著你呢!」

路 8:46可是耶穌說:「有人摸了我,因為我知道有能力從我身上出去!」

路 8:47那女人知道自己已經被發覺了,就戰戰兢兢地來跪在耶穌面前,當著大家告訴耶穌,她為甚麼摸他,又怎樣立刻好了。

路 8:48耶穌對她說:「孩子,你的信心救了你!平安地回去吧。」
一個患了十二年血崩的女人出現,這個女人十二年來是活在黑暗和痛苦中。而在葉魯的家中,過去的十二年是充滿陽光、歌聲、喜樂的歲月。雖然過去十二年生活的差異是如此的大,但是如今她們所面對的困難卻是一樣的。
血崩就是月經天天都來,一直沒有停過。這女人找遍醫生,花盡所有的積蓄,沒有一人能醫治她。當時的人認為任何女人患血崩,是由於個人的不道德所引起的,而將她當作無恥之人。因此她已經被她的丈夫休掉,十二年來她摒棄在家庭和社會之外。可以說是身心靈都受到困苦煎熬。血崩的婦人掙扎了十二年,如今她知道耶穌會經過此地,她心中燃起了希望。她的勇氣與毅力令人感到訝異。一個軟弱的人在需要的時候,竟會變得剛強無比,這是多奇妙的事!這樣的信心很好,也很難得。但是她卻躲躲藏藏害怕被人知道,直到耶穌說「有人摸我」她才把實情完全說出來。耶穌原本也可以不要停下來「揭穿」此事,大可趕到葉魯的家去看小女孩,但是祂沒有那樣做,反而停下來使血崩的婦人公開見證。因為公開的見證和宣揚本身就是信心的成果。也使她由原本肉體得醫治,提昇到生命的本質得醫治。
路 8:49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有人從會堂主管的家裏趕來,告訴葉魯:「你的女兒已經死了,不必再麻煩老師了。」

路 8:50耶穌聽見了就對葉魯說:「不要怕,只要信;她會好起來的。」

路 8:51耶穌到了葉魯家裏的時候,除了彼得、約翰、雅各,和女孩子的父母,不許別人跟他一起進去。

路 8:52-53大家都譏笑他,因為他們知道女孩子已經死了。

路 8:54耶穌拉著她的手,喊說:「孩子,起來!」

路 8:55她就活過來,立刻起來。耶穌吩咐他們給她一些東西吃。

路 8:56女孩子的父母非常驚訝,耶穌鄭重地叮囑他們,不要把所發生的事告訴任何人。

約翰福音21:1-25

主日講題:你愛我勝過這些嗎?
一、凝聚GEL:(15分鐘)舒適環境、破冰活動
二、榮耀GLORIFY:(20分鐘)為榮耀上帝而唱,生命見證
三、成長GROW:(45分鐘)實踐上帝的話而使生命得到成長
(一)信息傳遞:(15分鐘)約翰福音21:1-25
講道大綱及筆記欄

一、你在尋找自己所認為的安全感嗎?(21:1-3)
•    人遇到挫折、困難後,往往會去尋找自己習慣中的安全感。
•    夜間至黎明前是捕魚的最佳時機。

二、人的專長若無上帝的同在不能成為祝福(21:4-14)
•    21:3「…可是整夜沒有捕到甚麼。」
•    21:6耶穌說:「把網撒向船的右邊,那邊有魚。」
•    21:11「雖然有這麼多魚,網卻沒有破。」
•    153的數字有何意思?

三、赦免與愛使生命得到更新(21:15-19)
•    21:15 耶穌問西門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勝過這些嗎?」
•    21:18 服事,不是一條易路

四、你只管跟從我吧(21:20-25)
•    約翰見證說:「我親眼看見這些事,我知道這些事都是真的。」

我們可以從這一章經文來反省二項信仰的功課:

一、負面思想帶來負面影響
21:3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大家說:「我們跟你一道去。」於是他們出去,上了船;可是整夜沒有捕到甚麼。

二、耶穌也會問我們:你愛我勝過這些嗎?
「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重視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金錢的奴隸。」(馬太福音6:24)

(二)問題討論:(30分鐘)上帝的話向我們說些甚麼?
1. 人遇到挫折、困難後,往往會去尋找自己習慣中的安全感。遇到困境通常您會如何做?
2. 負面的思想帶來負面影響。您常聽到有哪些負面的思想在我們的小組與教會中?請為此代禱。
3. 耶穌對你說:「你愛我勝過這些嗎?」你願意如何回應上帝的邀請?

四、出發GO:(10分鐘)福音與佈道。
※本週小組有哪些福音行動、佈道行動?
五、加速GEAR-UP:(10分鐘)關懷與連結。
※本週小組有哪些關懷組員行動、連結教會服事?

2010年1月23日 星期六

路加福音7:1-50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7:1-50 現代中文譯本
 

迦百農會堂(Capernaum synagogue)

方濟會教堂,下方是彼得家的遺址
(Capernaum Franciscan church over Peter's house)
位於迦百農會堂附近
路 7:1 耶穌向群眾說完了這些話,就到迦百農去。

路 7:2 那裏的一個羅馬軍官,有一個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
路 7:3 軍官聽見了耶穌的事,就託幾個猶太人的長老去請求耶穌來治好他的僕人。
路 7:4 他們到了耶穌那裏,懇切地求他說:「這個人的確值得你的幫助;
路 7:5 他愛護我們猶太人,曾經替我們建造會堂。」
路 7:6 於是耶穌跟著他們去,快到那裏的時候,軍官託幾個朋友來告訴耶穌說:「主啊,請不必勞駕。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
路 7:7 我自己也不配跟你見面。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
路 7:8 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做這個』,他就去做。」
路 7:9 耶穌聽見這話,非常驚奇,轉身向跟隨著他的群眾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
外來統治者通常會以強勢的統治來管理殖民地,甚至禁止宗教活動或是迫害宗教也時有所聞。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在台灣強迫推行神道教崇拜天皇;國民黨獨裁時期,推行國語運動,禁止講方言,甚至宗教集會也必須講國語等,這些都是統治者的迫害。
這位羅馬軍官對猶太人的態度,讓我們看到原來管理眾人之事可以本著「愛」,這在二千年前的世界實在很難得。他替猶太人建會堂,不是為了討好人民便於統治,因為從猶太長老願意為他出面請求耶穌即可獲知。且他也不是為自己求,而是為僕人來求耶穌。這位政治、軍事的統治者,如此地謙卑自己,他是真正認識到生命真正的主宰是上帝,而不是像他在地上掌權柄的人。因為他把自己形容「不配」見耶穌的面,一方面展現謙卑,另一方面展現對耶穌的信心。


長老會的創立者約翰‧加爾文在宗教改革運動中,為長老會訂立一個很重要的信仰原則:「一切榮耀歸於上帝」。甚麼人才會如此作?唯有真正謙卑自己信靠上帝的人才辦得到。
路 7:10 那些被差派來的人回到軍官家裏,看見軍官的僕人已經好了。
路 7:11 過了不久〔另有古卷作次日〕,耶穌到拿因城去;他的門徒和一大群人跟著他去。
路 7:12 他來到城門口,剛好一隊送殯的行列出來。那死者是一個寡婦的獨生子;從城裏有許多人出來,陪著寡婦送殯。
寡婦在當時是屬悲慘人物,又死了獨生兒子,更使他的不幸加上一層悲哀。猶太婦女丈夫死後若無兒子奉養,或沒有丈夫遺下可以賴以維生的家業,通常就會淪落街頭當乞丐或是妓女。若寡婦有兒子,她的將來就有保障,也不會被家族或是社會輕視。俗話說:「寡婦死了獨子,沒指望」,確實,她往後大半輩子沒有人照料,也失去親情的依靠。
同情她這種遭遇的大部分是窮苦人家,因為送行的人也有一群的寡婦。看到這種情況,凡有惻隱之心的人都會流下憐憫的眼淚。在此,耶穌基督安慰了眾人,要我們不要再哭了,因為他是生命的主,生命在他裡面要得到盼望。耶穌看到那寡婦,他心裡充滿悲憫,於是他做了他應該做的安慰,也讓失望的送葬群眾,頓時間重拾對上帝的信心,並且出去傳揚上帝拯救的福音。


心得:我們的社會有許多弱勢者、邊緣人,他們有許多人整日以淚洗面,他們需要基督的使者向他們伸出援手。以基督的悲憫之心來幫助他們,好使他們也體驗到上帝的拯救。現在就出去幫助他們吧!
路 7:13 主看見了那寡婦,心裏充滿了悲憫,就對她說:「不要哭!」
路 7:14然後上前按著抬架,抬架的人就站住。耶穌說:「年輕人,我吩咐你起來!」
路 7:15 那死者就坐起來,並且開始說話。耶穌把他交給他的母親。
路 7:16 大家都非常驚異;他們頌讚上帝說:「有偉大的先知在我們當中出現了!」又說:「上帝來拯救他的子民了!」
路 7:17 關於耶穌這件事的消息傳遍了猶太和附近的地區。
路 7:18 約翰的門徒把這一切的事都告訴約翰。約翰叫了兩個門徒來,
路 7:19差他們去見主,要他們問他:「你就是約翰所說將要來臨的那一位,或是我們還得等待另一位呢?」
路 7:20他們到了耶穌那裏,就說:「施洗者約翰差我們來問你:『你就是他所說將要來臨的那一位,或是我們還得等待另一位呢?』」
路 7:21剛好在那時候耶穌治好了許多患病,患疫症,和被邪靈附身的人,並且使許多瞎眼的重見光明。
路 7:22於是他回答約翰的門徒說:「你們回去,把所看見所聽到的報告約翰,就是瞎眼的看見,跛腳的行走,痲瘋的潔淨,耳聾的聽見,死人復活,窮人聽到福音。
路 7:23那對我不疑惑的人多麼有福啊!」
約翰的門徒來問耶穌時,剛好那時耶穌在醫治許多患病。因為有「許多」病患,所以不是一時之間所能完成的。耶穌先讓他們等候,繼續作那些使約翰困惑的事,醫病、趕鬼。約翰的門徒親自看到耶穌所做的,不是根據坊間的傳說,而是直接的見證。這是耶穌用行動在說明上帝國的服事。
因此,教會的工作就是要減輕人的痛苦。我們是否知道,在基督來到之前這世上有沒有醫院?亨利杜南組織紅十字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提供了卓越的服務,戰後也一直在作許多了不起的工作。但是別忘了它的標記,紅色的十字架!那才是一切事工的起頭。教會的工作就是在減輕人的痛苦。台灣第一所現代醫院台南新樓醫院,以及台北馬偕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就是效法耶穌的腳蹤所做。要記住耶穌建立上帝國的方法,是從幫助和關心困苦的人開始,並且傳福音給他們。當教會用基督的方法關心社會的邊緣人、弱勢者,使他們得到福音,如此才是延續耶穌上帝國的服事。否則我們的教會就失去她存在的意義。


心得:我們的教會是否僅是在「服務」(service即禮拜)信徒,而忘記社區中需要關心的苦難者呢?盡你所能做的,找弟兄姊妹一同參與耶穌基督的工作,去服事社區中困苦的人,或是參與醫院的義工。
路 7:24約翰的使者走了以後,耶穌就向群眾談起約翰,說:「你們從前到曠野去找約翰的時候,想看的是甚麼呢?是被風吹動的蘆葦嗎?
在曠野看到被風吹動的蘆葦是很平常的事,但耶穌說它是先知的象徵。約翰的生命隨時有被害的危險,就像蘆葦極容易受到折損。雖然約翰吃和穿都是最粗糙、儉樸,可是這樣平凡的人卻是上帝的先知,因為他追求上帝的旨意,關心上帝的國度。至於衣著考究、起居奢侈的人住在皇宮裡,他心中所關心卻是自己的權勢、地位和利益。在當時特別指希律安提帕,他是一位逼迫先知,魚肉鄉民的昏君。
耶穌將二者做一對比,重點是要問眾人到底認同哪一方。若選擇義人的路,尋求上帝的話,便要認同曠野先知的服事;若尋求權柄與利益者,便認同王宮與希律為伍。
路 7:25你們究竟要看甚麼呢?是看衣著華麗的人嗎?衣著考究、起居奢侈的人是住在皇宮裏!
路 7:26那麼,你們出去看甚麼呢?是看先知嗎?我告訴你們,是的,可是他比先知還大。
路 7:27他就是聖經上所提到的那一位;上帝說:『看吧!我要差遣我的使者作你的前驅;他要為你開路。』」
路 7:28耶穌又說:「我告訴你們,在人間沒有比約翰更偉大的人;但是在上帝的國裏,最微小的一個都要比約翰偉大呢!」
耶穌說:「在上帝的國裡,最微小的一個都要比約翰偉大呢!」這話不是將約翰摒棄在上帝國之外。意思是說選擇義人的路而進入上帝國裡的人,比上帝國外面的人還有福氣。當約翰進入上帝國之後,他就比在上帝國外面的偉大。因此,成為天國的子民是多麼有福氣,多麼值得珍惜。


心得:「那通向生命的門是多麼窄,路是多麼難走,找到的人很少。」(太7:14)信仰的道路雖然艱辛,但有主的帶領格外的喜樂與平安。
路 7:29(一般群眾,包括收稅的人,聽見耶穌,都順從了上帝公義的要求,因為他們已經接受約翰的洗禮。
路 7:30但是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們拒絕了上帝為他們安排的計劃,因為他們沒有接受約翰的洗禮。)
路 7:31耶穌又說:「那麼,我要拿甚麼來比擬這世代的人呢?他們究竟像甚麼呢?
路 7:32他們正像坐在街頭上玩耍的孩子,其中的一群向另一群喊說:『我們為你們奏婚禮樂曲,你們不跳舞!我們唱喪禮哀歌,你們也不哭泣!』
路 7:33施洗者約翰來了,不吃不喝,你們說:『他是瘋子!』
路 7:34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你們卻說:『他是酒肉之徒,又是稅棍和壞人的朋友!』
路 7:35但是上帝的智慧是從所有願意接受的人身上證實出來的。」
耶穌在此用了一個孩子嬉耍的比喻。在街市上的孩子,他們先玩結婚的遊戲,過一會又玩葬禮的遊戲。有幾個孩子卻不肯參加嬉耍。那些遊戲的孩子就對不肯玩耍的孩子說,我們玩婚禮遊戲的時候,「為你們吹婚禮樂曲,你們不跳舞!」我們又玩葬禮的遊戲,「唱喪禮哀歌,你們也不哭泣!」你們兩種遊戲都不參加。耶穌說,這就是這世代的寫照。耶穌用此比喻指出當時社會的嚴重問題:如果宗教領袖對宗教腐敗的現象沒有反應,又將如何去引導當時的百姓和社會呢?又如何提出心靈改革的計畫呢?耶穌沈痛的指出「人心的冷漠」是信仰最大的危機。因為沒有反應是一種心死的現象,信仰最大的危機就是:心靈的痲痺。如果一個教會推出再多的宣教事工,再多的查經班、信仰造就的方案,如果大多數的人心冷冷不投入,這就是教會的危機。

心得:耶穌最後向眾人提出一個重要的認知:真正有智慧的人,乃是聽了上帝僕人的呼召之後會有反應,起來參與教會的服事。你是一位「心靈的痲痺」的基督徒嗎? 

路 7:36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吃飯,耶穌就到他家裏去。
路 7:37當地有一個女人,一向過著罪惡的生活。她聽說耶穌在那法利賽人家裏吃飯,就帶了一個盛滿著香油的玉瓶來。
路 7:38她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她的眼淚滴濕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並用嘴親吻,然後把香油抹上。
路 7:39請耶穌吃飯的那個法利賽人看見了,心裏想:「這人若真的是先知,他應該知道摸他的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她是有罪的人!」
路 7:40耶穌就對他說:「西門,我有句話跟你說。」西門回答:「老師請說。」
路 7:41耶穌說:「有兩個人同欠一個債主的債,一個欠五百塊銀圓,另一個欠五十塊銀圓。
路 7:42兩個人都無力償還,債主就把他們的債都取消了。你想,他們哪一個會更愛他呢?」
路 7:43西門回答:「我想是那個獲得較多寬免的。」耶穌說:「你說得對。」
路 7:44於是他轉向那女人,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個女人嗎?我來到你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她卻用眼淚洗我的腳,並且用她的頭髮擦乾。
路 7:45你沒有用接吻禮歡迎我,但是她從我進來就不停地親我的腳。
路 7:46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她卻用香油抹我的腳。
路 7:47我告訴你,她所表示深厚的愛證明她許許多多的罪都已經蒙赦免了。那少得赦免的,所表示的愛也少。」
路 7:48耶穌就對那女人說:「你的罪都蒙赦免了。」
路 7:49於是同席的人心裏想:「這個人是誰?居然赦免人的罪!」
路 7:50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心救了你;平安地回去吧!」

耶穌前往這個法利賽人的家中赴宴,顯然耶穌與這個法利賽人關係匪淺。在這個自視聖潔的族群中,卻出現一位「過著罪惡的生活」的女子,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這段經文的目的在說明耶穌如何成為「稅吏和罪人的朋友」(7:35),以及法利賽人又如何拒絕「上帝的旨意」(7:30)。
不整的頭髮是「隨便的婦人」的記號(民5:18),這個婦女被描述成過著罪惡的生活,也許她是一位妓女。在當時,洗腳是熱情招待貴賓的表現,親吻腳則是被原諒後,表現感激的動作。因此,從她對耶穌的舉動來看,似乎讓我們知道她的悔改,而以親吻腳來表達對耶穌赦免的感恩。耶穌即刻給予眾人機會教育,讓眾人知道在上帝的國度裡,赦免的愛遠比計算別人的罪過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