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關乎他兒子的福音
2023.7.2 台北濟南教會主日第一場禮拜講道大綱
羅馬書1.1-7
● 時間:公元55-56年或56-57年的冬天至春天
● 地點:哥林多城該猶的家庭教會
「那接待我、又讓教會在他家聚集的該猶問候你們。本城司庫以拉都和我們的弟兄括土也問候你們。」(羅馬書16:23)
◎在基督教會歷史中的關鍵時刻扮演重要角色
● 羅馬帝國體制崩解的時代:奧古斯丁《論自由意志》
● 中世紀宗教改革:馬丁路德《羅馬書講義》
●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卡爾巴特《羅馬書釋義》
一、開頭的問候與祝福(1:1)
◎古代希臘羅馬時代書信格式:
1.開頭的問候與祝福。
2.本文內容。
3.結尾的祝福及請安。
● 開頭簡潔:寫信者問候收信者,並祝福收信者。
● 為何保羅用比較長的篇幅來自我介紹?
●「僕人」 “δούλος”是指「奴隸」
● 奴隸市場:戰俘為主
● 為什麼保羅自稱「我就是這種奴隸」呢?
● 皇帝崇拜裡,凱撒是唯一的「主」(Κύριος),意思是「擁有者」
● 保羅清楚羅馬人鄙視「奴隸」,但他卻強調自己就是「奴隸」
二、福音是指什麼?(1:2-4)
● 舊約希伯來文 “בְּשׂוֹרָה”(besorah)「好消息、大獎勵」
● 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翻譯成希臘文“Ευαγγέλιο”,唐朝景教音譯為「阿思瞿利容」,近代中文翻譯成「福音」。
●「福音」(Ευαγγέλιο)專用語用在凱撒生日、戰爭捷報
● 誰才是真正帶來「福音」的人?
● 耶穌是完全的人、完全的神
三、新身份「上帝的子民」,而不是「凱撒的子民」(1:5-7)
●「凱撒的福音」或「上帝的福音」
● 羅馬帝國樣樣都有,還需要耶穌做什麼?
●「選召作他子民的人」(現代中文),「作伊信徒的人」(現代台語)
●「信徒」原文是「聖徒」,意思是「分別出來的」
● 新身份也帶來新的觀點:打破羅馬階級文化
● 真正的福音不是「凱撒的福音」,而是「上帝的福音」。
● 第七節:表明父上帝、耶穌基督的同等。
◎第七節:希臘人用「恩典」(grace),猶太人用「平安」(shalom)
●「平安」(shalom):因為與上帝和好的關係而帶來祝福
●「平安」(Pax Romana),透過羅馬軍團來維持政權統治的平安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什麼反思?
一、福音是什麼?
●福音(Ευαγγέλιο)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馬可福音1:1)
●「這福音是上帝在很久以前藉著他的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內容有關他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羅馬書1:2)
● 耶穌的死與復活,都具有公共性(哥林多前書15:6)
● 福音不是狹隘的「個人得救」的問題
● 個人的稱義,是為了上帝的公義
二、除了因信稱義,我們還有什麼新理解呢?
● 自奧古斯丁乍然悔改的經驗:因信稱義
● 海德堡大學教授朱偉特博士(Dr. Robert Jewett):摒除尊卑之分
● 榮譽、羞辱的社會;菁英、底層的社會
● 沒有猶太人、外邦人之分(羅馬書10:12)
●「為了榮耀上帝,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羅馬書15:7)
● 要領受福音,就要先接受被釘十字架的基督
● 要相信耶穌,就要同時要接受他顛覆「榮辱尊卑」的價值觀
問題討論:
1.羅馬人極為鄙視奴隸,又為何保羅要強調自己是「奴隸」?
2.你能區分「凱撒的福音」或「上帝的福音」嗎?
3.福音不是狹隘的「個人因信稱義」。我們該如何投入上帝國的公義?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羅馬書1:1-7
1、保羅批信羅馬書
福音上帝所賞賜
改變子民新身份
因信稱義無為私
2、福音帶來好消息
完全人神性合一
無限能力救有限
十架功勞成事實
3、福音改變人身份
選召聖徒施大恩
成為上帝的子民
人神和好相親近
4、耶穌的死與復活
救世恩典路開闊
強調福音公共性
促進上帝國擴大
5、因信稱義新理解
棄拺尊卑的阻礙
無分猶太與外邦
彼此接納相款待
講道篇
上帝關乎他兒子的福音
2023.7.2 台北濟南教會主日第一場禮拜講道篇
羅馬書1.1-7
在神學牧師鄭仰恩牧師的安排,從今日開始牧師團要傳講《羅馬書》的信息,在禮拜三下午的牧者講道研討裡,也有幾位牧師前來參加,大家在鄭仰恩教授帶領下,深入認識與討論釋義、神學及處境的應用。
在開始傳講之前,我們一同來祈禱:
主啊!我們感謝讚美祢,因為祢的恩典、祢的愛,使我們今日開始將《羅馬書》傳講出來。求主賜福這本書信所帶來的信息,賜福每一個願意用心領受祢話語的人,求主祢真理的靈自由運行在我們的心中。主啊!求祢打開我們的心靈,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賜給我們温柔的心,領受所栽種的道,使我們所聽的真理在我們裡面可以用信心調和,願祢的話一發出亮光就叫愚人通達,使不信的人可以信,因為這就是祢藉著使徒保羅帶給我們《羅馬書》的信息,我們感謝讚美祢。
求主用祢的靈引導傳講祢的人、聽聞祢的人,使我們眾人在祢的面前,同蒙聖靈的恩典與教導,在聖靈的扶持下,使我們永遠走在祢為我們預備的真理道路上。
主啊!祢的僕人深感不足,所以求主用恩典的手按在他的身上,祢的聖靈膏抹在他的身上,祢真理的能力運行在他的身上,使他照著祢豐富的恩典,可以把祢的話語傳講清楚,叫我們眾人得著滋潤,使我們眾人的信仰得著堅固,感謝讚美,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祈禱,阿們!
《羅馬書》是使徒保羅在服事二十幾年後,對信仰認識最為成熟與完整論述的書卷。保羅的書信都比四本福音書更早寫作,《羅馬書》寫作時間大概在公元55-56年或56-57年的冬天至春天,地點應該是在希臘的亞該亞省(參羅馬書15:26),保羅在此地停留三個月(參使徒行傳20:2-3),根據羅馬書的記載:「那接待我、又讓教會在他家聚集的該猶問候你們。本城司庫以拉都和我們的弟兄括土也問候你們。」(羅馬書16:23)這一節提到哥林多城的司庫(財務官)以拉都,因此推論確切的地點是在哥林多,而且是在該猶家的家庭教會。根據羅馬古城的考古,發現當地已經有數個家庭教會。
各位要記住,我們在讀的《羅馬書》是一千九百六十幾年前的書信。
《羅馬書》的神學非常深奧,是最多解經家註釋的聖經書卷,其註釋書的數量遠遠超過其他聖經的書卷。甚至《羅馬書》在基督教會歷史中的關鍵時刻往往扮演重要角色,初代教會奧古斯丁透過這本書所帶出來的神學,寫了《論自由意志》(On Free Choice of the Will)其中探討了自由意志的本質、惡的問題、惡的起源,以及自由意志與道德責任之間的關係。幫助第四世紀基督徒在面對羅馬帝國體制崩解的時代中,釐清「人性」和「國家」之間的關係,使當時教會帶著盼望前行。
今天7月2日是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決志成為神職人員的紀念日,在1505年7月2日,一場不可思議的「雷劈」,馬丁‧路德險些被閃電擊中,在危急之時,他對礦工的主保聖人呼喊說:「聖安娜,救我一命,我願意成為一個修士。」這重大決定,12年後改變整個歐洲。
在1515年11月,馬丁‧路德在德意志威登堡開始教授《羅馬書》。他一直講解書中的內容,直到翌年的9月。他一邊教學,一邊改變了自己對經文的理解:
「我很想明白保羅的《羅馬書》,沒有任何東西攔阻我,關於『上帝的義』,我日夜思想,直到……我掌握到當中的真理,就是,上帝的義是指他藉其恩典和全然的憐憫,因我們的信心而稱我們為義。就在那時,我感到自己重生了,並且穿越了許多大開的門進入了樂園。整部聖經有了新的意義,儘管從前『上帝的義』使我感到憎惡,但如今在我看來,它表達了極大的愛,是不能言喻的甘甜。保羅的這段經文成為我進入天堂的路徑。」
馬丁‧路德在他所寫的《羅馬書講義》(Lectures on Romans)序言説:「羅馬書是新約聖經中最純正、清楚的福音。」在《羅馬書》的光照之下,馬丁‧路德掀起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
在二十世紀初期,《羅馬書》又帶來新的革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時局動盪、混亂,瑞士鄉下薩芬維爾(Safenwil)有一名牧師卡爾.巴特(Karl Barth),尋覓能使他在混亂中振作起來的神學,他說:「我坐在一棵蘋果樹下,用盡我那時所能運用的工具來研讀《羅馬書》。我一讀再讀,不斷寫下我的心得。」最後,巴特將研讀寫成《羅馬書釋義》(Epistle to the Romans),這部釋義的初版在1919年出版,被形容「好像一個炸彈落在神學家的園地上」,是二十世紀影響最大的神學著作。[Ian A. McFarland, Creation and Humanity: The Sources of Christian Theology (Louisville: Westminster John Knox Press, 2009), 138.]
總之,《羅馬書》是使徒保羅對信仰認識最為成熟與完整論述的書卷,在教會歷史中的關鍵時刻扮演多次重要角色,啟發著我們。現在我們就來看今天所讀的經文。
一、開頭的問候與祝福(1:1)
1 我是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上帝選召我作使徒,特派我傳他的福音。
古代希臘羅馬時代書信格式很固定,都是採三段格式:一、開頭的問候與祝福。二、本文內容。三、結尾的祝福及請安。
古代希臘羅馬並無公設或民間的郵政組織,書信在蠟封加印之後,需委託專人遞送,若委託的送信人並非收信人所認識,在結尾問安之前,往往也會有對送信人的介紹(例如羅馬書16:1-2;歌羅西書4:7-8),收信人在拆信之後,可以根據信中送信人的名字來確認信件的來源可靠。《羅馬書》這封信的送信者是堅革哩教會的女執事菲比(羅馬書16:1)。
寫信的人,有時也會在結尾對收信人提出最後的叮囑,或交辦一些事務(參哥林多前書16:10-18)。
因為蒲草紙不便宜,因此當時書信的開頭都很簡潔,寫信者問候收信者,並祝福收信者。就像腓利門書的開頭就很簡潔,就是很典型的書信開頭。但今天所讀第一至七節「開頭的問候與祝福」算是很大篇幅,可能收信的羅馬教會對保羅不熟悉,因此,保羅用比較長的篇幅來自我介紹。
保羅自我介紹「我是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僕人」的希臘原文 “δούλος”是指「奴隸」,是指那些在市場上被賣做奴隸的人。這個身份對對羅馬人來說是令人厭惡的身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民。
沒有一個羅馬公民是做人奴僕的,羅馬人只將戰敗的俘虜抓來販賣做奴僕。甚至,羅馬城就是販賣奴隸及人口的中心(參啟示錄18:13)。保羅是羅馬公民,但他寫這封信的時候,他很自願、毫不羞愧地說:「我是基督耶穌的僕人(奴隸)」。
「奴隸」永遠沒有自己的主權,終身只歸買他的主人,即便遭受逼迫與淩辱,也沒有伸冤辯護的權利。羅馬人在拍賣市場買到奴隸後,會在奴隸身上烙下記號或穿耳洞掛記號,說明他屬於哪一位主人。羅馬帝國的奴隸當時是被社會輕看,被視為最輕賤低下的人。為什麼保羅自稱「我就是這種奴隸」呢?因為他說「我是耶穌基督的奴隸」。耶穌基督是誰?他是那位被羅馬帝國派到猶太及撒馬利亞的總督彼拉多定死罪,掛在十字架的政治犯,因為他的罪名是「猶太人的王」。
在羅馬帝國裡,每個人的生、死都是屬於凱撒(皇帝)可以決定的,在羅馬皇帝崇拜的城市裡,特別強調凱撒是唯一的「主」(Κύριος),意思是「擁有者」——擁有我的人。
當保羅寫這封信的時候,他的膽量大得不得了。因為他傳講的是「主」基督耶穌,不是「主」羅馬皇帝。他表達他是「基督」(彌賽亞、王)的奴隸,不是羅馬皇帝的奴隸。
當時一般的信函,不會這樣寫,因為這一句話可能會引起殺身之禍。使徒保羅說「我是耶穌基督的奴隸」,就表示在凱撒之外還有一個「主」,這是違反羅馬帝國皇帝崇拜的法律。有哪一個奴隸有這種勇氣?這簡直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保羅清楚知道羅馬人鄙視「奴隸」,但他卻強調自己就是「奴隸」,但所不同的是,他單單屬於基督耶穌。而且,上帝選召他作使徒,特派他傳基督的福音。換言之,使徒保羅的使命是傳基督的福音,而且只降服在基督是主,而不是以皇帝為主。這樣的宣告,本身就具有反抗羅馬帝國皇帝崇拜的意味。
二、福音是指什麼?(1:2-4)
2 這福音是上帝在很久以前藉著他的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內容有關他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從身世來說,他是大衛的後代;從聖潔的神性說,因上帝使他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示他是上帝的兒子。(3-4 併於上節)
舊約希伯來文 “בְּשׂוֹרָה”(besorah)「好消息、大獎勵」,先知書後期,好消息是指,上帝主權要介入、拯救要臨到。保羅曾經是法利賽派的經學教師,他對舊約聖經極為精通,他指出上帝主權已經介入世界,上帝給世人的「好消息」就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
公元前3世紀到前2世紀期間將希伯來聖經翻譯成希臘文聖經的《七十士譯本》,將 “בְּשׂוֹרָה”(besorah)「好消息、大獎勵」這個字翻譯成希臘文 “Ευαγγέλιο”,唐朝景教音譯為「阿思瞿利容」,近代中文翻譯成「福音」。
「福音」(Ευαγγέλιο)這個詞在當時是「專用語」,只用在凱撒(即羅馬皇帝)家族成員出生,以及羅馬軍隊戰勝的捷報消息上。在當時一封小亞細亞總督的公函上,甚至說奧古斯都誕生之日為世界帶來了「福音」。我們之前在馬可福音裡看到,作者馬可用了這個專用語「福音」在耶穌的身上。
馬可福音第一章第一節宣布真正的福音(Ευαγγέλιο)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這一句話是對當時羅馬帝國的國家暴力最強烈的「抵抗」,因為作者要表達真正的好消息不是羅馬凱撒的生日、不是皇帝家族的慶賀,更不是帝國戰爭的捷報。
那麼,誰才是真正帶來「福音」的人?作者馬可告訴我們這位被稱為「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才是「福音」,而且是以他為開始的。
不要忘了,使徒保羅的書信是比四本福音書更早寫作的。他就是用「福音」(Ευαγγέλιο)這個專用語來表達福音的的內容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
這一段經文裡,已經論及耶穌的人性與神性。「從身世來說,他是大衛的後代;從聖潔的神性說,因上帝使他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示他是上帝的兒子。」人性來說,耶穌是大衛的後代,也承襲猶太傳統;從神性來說,他從死裡復活,顯明神性,因為神是生命的源頭,唯有上帝勝過死亡。我曾經講過,只有「無限, ∞」超越的神才能救贖人,「無限, ∞」減掉60億,還是「無限, ∞」,甚至「無限, ∞」減掉「無限, ∞」,還是「無限, ∞」。以這樣的邏輯觀念,要告訴我們,只有生命源頭、「無限, ∞」的上帝才能救贖所有的人。這也是基督教教義中所強調的,耶穌是完全的人、完全的神。
三、新身份「上帝的子民」,而不是「凱撒的子民」(1:5-7)
5 藉著他,我得到特別的恩賜,為他的名作使徒,來帶領各國的人信從他。6 這當然包括你們這些在羅馬、蒙上帝選召歸屬於耶穌基督的人。7 我問候所有在羅馬、上帝所愛、所選召作他子民的人。願我們的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賜恩典平安給你們!
保羅不是傳「凱撒的福音」(“gospel of Caesar”),而是傳「上帝的福音」(“Gospel of God”)。保羅對羅馬人說:「我要把上帝的福音傳給你們。」為什麼羅馬帝國需要福音呢?羅馬帝國樣樣都有,還需要耶穌做什麼?羅馬帝國是當時全世界最興盛的帝國,羅馬城更是整個羅馬帝國裡最璀璨的鑽石。根據第一世紀羅馬學者耆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羅馬與遠東印度、中國等地的貿易每年超過二百五十萬銀幣,當時有一句話「世界的財富十居其九在羅馬」,也有演說家說:「在羅馬城找不到的東西大概不存在於世上」。羅馬人還缺乏什麼?耶穌還能給他們什麼嗎?
第七節,保羅說他們將有一個新身份:「選召作他子民的人」(現代中文),「作伊信徒的人」(現代台語)。「信徒」,原文是「聖徒」,意思是「分別出來的」,不是比別人好或聖潔,而是他們將有一個新身份「上帝的子民」,而不是「凱撒的子民」。
這新身份也帶來新的觀點,打破羅馬人階級文化,就像保羅以羅馬人鄙視的「奴隸」來自稱,並將「福音」這個專用語用在耶穌基督的身上。他要告訴各國的人、包括住在羅馬城的人,真正的福音不是「凱撒的福音」,而是「上帝的福音」。
最後,第七節的祝福這樣說:「願我們的父上帝和主耶穌基督賜恩典平安給你們!」表明父上帝、耶穌基督的同等。
希臘人喜歡用「恩典」(grace),猶太人習慣用「平安」(shalom),在信中祝福,保羅則是二個都使用「恩典平安」。比較不同的是,猶太人的「平安」(shalom)代表著「因為與上帝和好的關係而帶來祝福」,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上帝的關係,甚至人與受造界的關係,這平安是關係層面的和好;但是羅馬人所謂的「平安」(pax),卻是透過羅馬軍團來維持政權統治的平安,這種平安是武力征服、恐懼下的假平安。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什麼反思?
一、福音是什麼?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福音(Ευαγγέλιο)不是羅馬凱撒的生日、不是皇帝家族的慶賀,更不是帝國戰爭的捷報。那麼福音是什麼?
馬可福音說福音(Ευαγγέλιο)是「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馬可福音1:1)。保羅說:「這福音是上帝在很久以前藉著他的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內容有關他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羅馬書1:2)
耶穌的死與復活,都具有公共性,他在公開的國家暴力、宗教暴力下被釘十字架,他的復活更顯現在公共場合裡。使徒保羅說:「以後他又一次向五百多個跟從他的人顯現;這些人多數還活著,雖然也有些已經死了。」(哥林多前書15:6)
福音不是狹隘的「個人得救」的問題,個人「因信稱義」是為了加入上帝國的團契,就像第五節保羅說到他的使命是「帶領各國的人信從他」。個人的得救,是為了促進上帝國。個人的稱義,是為了上帝的公義。
二、除了因信稱義,我們還有什麼新理解呢?
自奧古斯丁乍然悔改的經驗開始,大部分基督徒都認為羅馬書的主旨是「因信稱義」。這個理解延續一千多年,到了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確實更近一步推動了信仰的革新。我們還有什麼新理解呢?
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朱偉特博士(Dr. Robert Jewett)提倡以當時處境下的文化修辭角度解讀羅馬書。他認為羅馬書的主旨並非因信稱義,而是「摒除尊卑之分」。
古羅馬人人十分看重尊榮文化,努力獲得別人的認同與讚賞,而群體的尊榮又比個人更為重要。榮譽、羞辱的社會,菁英、底層的社會,彼此是極為對立的。
若以「摒除尊卑之分」來看羅馬書,我們就會明白保羅為何自稱是「奴隸」,也能夠理解保羅多次強調猶太人與外邦人並無不同,都是有罪的(1-3章),都需要信靠耶穌基督(3-6章、9-11章)。因此,沒有猶太人、外邦人之分(羅馬書10:12),即使是奴隸、自由的人,無論貧富,在基督裡都是姊妹、弟兄。
「為了榮耀上帝,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羅馬書15:7)
「福音」這不單是摒除「榮辱尊卑」的謬誤制度,也顛覆當時的價值觀。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對當時的人來說,這是何等丟臉、羞辱的事,難怪羅馬人不願意認同耶穌。但這正是「福音」所要傳遞的信息與新思維:卑微的要被高升、 軟弱的要得能力、自誇的要被降卑。
要領受福音,就要先接受被釘十字架的基督。要相信耶穌,就要同時要接受他顛覆「榮辱尊卑」的價值觀。基督徒不是停留在「因信稱義」,而是要「愛上帝,並愛人如己」(新的誡命,參太22:36-40),先認同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羞辱,並摒除尊卑的觀念愛人如己,看每個人都是按上帝的形象而造,彼此包容、接納、尊重。 願上帝的話幫助我們。
問題討論:
1.羅馬人極為鄙視奴隸,又為何保羅要強調自己是「奴隸」?
2.你能區分「凱撒的福音」或「上帝的福音」嗎?
3.福音不是狹隘的「個人因信稱義」。我們該如何投入上帝國的公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