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的財主
2018.12.16濟南教會待降節第三主日講道大綱
路加福音19:1-10
● 路加福音記載五個財主的比喻:
1.無知的財主(路加福音12:16-31)
2.奢華的財主(路加福音16:19-31)
3.憂愁的財主(路加福音18:18-30)
4.有福的財主(路加福音19:1-10)
5.愛主的財主(路加福音23:50-56)
● 「耶穌定睛看他,心裏很喜愛他」(馬可福音10:21上)
● 這位少年官具備這五個條件,外表條件、社會條件、家庭條件、人格條件,及猶太人所看重的信仰條件。
● 什麼是決定人是否可以進入上帝國的必要條件?
● 「你還缺少一件。去賣掉你所有的產業,把錢捐給窮人,你就會有財富積存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路加福音18:22)
● 馬太福音是用「如果你要達到更完全的地步」(馬太福音19:21)
一、無法看到耶穌(19:1-3)
● 羅馬帝國採取「包稅制」。
● 耶利哥城是當時著名的祭司城。
● 路加描述撒該的「矮」,其實我們每個人生命裡面也都有我們的「矮」。
● 撒該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他有了財富、權勢、地位,可是他內心的傷害沒有解決。
● 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
● 第三節後半段說撒該在人群中「無法看到耶穌」。
二、渴望看到耶穌(19:4)
● 撒該對「要看看耶穌」這件事情,充滿著渴望。
● 當你渴望耶穌基督時,他就與你同在了。
三、耶穌打破歧視(19:5-7)
● 為何耶穌一眼就看出樹上那個人是撒該呢?
● 為何耶穌不是先問「我可不可以住在你家」,而是說「必須」。
● 路加常用「必須」(δεῖ)來表明耶穌來到世間的使命。例如:路加福音2:49;9:22;24:26;24:44。
四、認識耶穌帶來新生(19:8-10)
●「站起來」(ἵστημι),也可以翻譯為「堅定」。
● 路加福音中有七次重要的事件,都特別強調「今天」(σήμερον, sémeron)。例如:路加福音2:11;4:21;22:34, 61;23:43。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思考:
一、什麼原因讓耶穌說出「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的話呢?
● 如何承接永生的方法?
● 悔改必須以具體的行動表現出來。
二、我們是否像群眾一樣圍著耶穌,而忽略哪些想要擠進來教會親近耶穌的人呢?
● 耶穌的眼光不是只有看見圍繞他的人而已,耶穌更看見在這群人之外,受到忽略、排擠的撒該。
問題討論:
1.對於「撒該」的排斥及異樣眼光,是否也存在我們的教會與社會中?
2.我們是否像群眾一樣圍著耶穌,而忽略哪些想要擠進來教會親近耶穌的人呢?
3.什麼原因讓耶穌說出「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的話呢?
講道篇
2018.12.16濟南教會待降節第三主日講道篇
路加福音19:1-10
感謝亞薩、希幔詩班帶領我們敬拜上帝,今天特別有主日學六位小朋友提琴伴奏及主日學家長手鐘伴奏,願上帝紀念他們所擺上的服事,更幫助小朋友的學習,精練上帝給他們的恩賜並獻給上帝。
上主日我到德國參加古倫神父(Pater Anselm Grün)所屬聖本篤明斯特史瓦扎赫修道院(Münsterschwarzach Abbey, is a Benedictine monastery in Germany)的待降節靈修課程,感受到德國人在生活中融入信仰,特別在待降節期間。有一天我們要去一個教堂,沿途上就看到大型的「紫色」看板,中間有一顆大星星,這不是廣告看板,而是提醒開車者在待降節期間保持緘默,夜晚時,紫色看板的四邊會亮著小燈泡,待降節第二主日中間的星就會點亮二個,再提醒民眾待降節越來越近,你是否預備心等待基督的降生。甚至,在烏茲堡的市政街頭上,我看到一個馬槽裝置藝術,走近一看,居然是真的羊、馬、駱駝在馬廄內,只是馬槽還沒有「耶穌」,因為十二月廿四日晚上,小嬰孩耶穌才會出現。從街頭藝術、街道、餐廳,再到從一般住家,都可以看到待降節的意象。
修道院於主後794年設立,附設二十多個營利與非營利機構,還有二百四十公頃的森林。修道院自給自足,甚至電力也是,他們以沼氣生質發電提供八成的電力,二成由水力提供,甚至還可以多的電力賣給電力公司,這是他們以信仰愛護地球的表現。他們建立「公平貿易」(Fair trade)平台,讓第三世界國家的生產者免於被剝削,修道院裡也收容逃難的難民,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打開新的眼界。
今天很高興在待降節第三主日裡,與弟兄姐妹一同敬拜,點燃象徵「宣告、喜樂」的紫色蠟燭。今天下午「聖誕下午茶」,我們也邀請福音歌手史茵茵前來舉行音樂見證,與大家分享耶穌基督降生的好消息,歡迎兄姐邀請朋友來參加。
我曾說,在路加福音裡有記載五個財主的比喻:
1.無知的財主(路加福音12:16-31)
2.奢華的財主(路加福音16:19-31)
3.憂愁的財主(路加福音18:18-30)
4.有福的財主(路加福音19:1-10)
5.愛主的財主(路加福音23:50-56)
上主日吟洋牧師傳講路加福音第十八章十八至三十節的信息,講到路加福音第三位財主的故事,這位財主的故事在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有記載。如果仔細對照這三本福音書,就可以發現這位去向耶穌請教永生的問題的人,是一位年輕、有錢、當官,可說是年輕的領袖。這種條件常常是當時富貴人家女兒所許配的對象,即使在現在社會上,這位青年才俊的條件也很令人讚賞。而耶穌對他也頗有讚賞,馬可福音的作者就特別說:「耶穌定睛看他,心裏很喜愛他」(馬可福音10:21上)
有一回我受邀向一群青年分享「愛情」這主題,我不是什麼愛情專家,後來我給他們一個題目「愛情有條件嗎?」就是用路加福音第十八章十八至三十節及第十九章一至十節,二位財主的對比來談。一般認為如果愛情有條件,那就會太俗氣了,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所看重的條件。例如,有人會看外表條件,對外在美感的欣賞;有人會看社會條件,學歷、工作、社會經歷等;有人會看家庭條件,家境如何,繼承家業多寡;不可忽略的還有人格條件,溫和、寬容、耐心與愛心等,甚至是信仰條件。
這位少年官具備這五個條件,外表條件、社會條件、家庭條件、人格條件,及猶太人所看重的信仰條件。但耶穌所說的信仰條件是什麼?在路加福音第十八章廿二節,耶穌這樣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賣掉你所有的產業,把錢捐給窮人,你就會有財富積存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
耶穌談的是上帝國,除了金錢、官位權勢無法使我們承接上帝國之外,年紀多少和信仰的年資長短也不是進入上帝國的必要條件。路加福音廿三章描述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囚犯,其中一位責備另外一位譏笑耶穌的囚犯,並承認自己的罪說:「你同樣受刑,你就不怕上帝嗎?我們受刑是活該;我們所受的不正是我們該得的報應嗎?但是這人並沒有做過一件壞事。」(路23:40-41)然後,這位被釘十字架的囚犯轉向耶穌向他祈求說:「耶穌啊,你作王臨到的時候,求你記得我!」,耶穌對他說:「我告訴你,今天你要跟我一起在樂園裏。」這讓我們再次了解到,年紀多少和信仰的年資長短不是決定人是否可以進入上帝國的必要條件。反而,謙卑悔改相信耶穌的人,才可以承接永生。
根據馬可福音第十章十七節的說法,是「耶穌剛上路,有一個人跑過來,跪在他面前。」這位年輕富有的官,是用「跑」又「跪」來到耶穌面前。作者所要傳達的就是,人若要追求上帝國,就必須有謙卑的態度。因為金錢並不能買到上帝國,地上的官位更無法使我們承接上帝國,而年輕也不是進入上帝國的條件。反而謙卑是追求上帝國應有的態度。
耶穌說:「沒有僕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路加福音16:13)耶穌基督要求我們不能同時事奉上帝,又做金錢的奴隸。很清楚的,上帝和金錢之間必須劃分清楚,不能模糊不清。但我們常發現上帝與金錢總是在一線之間,而人最大的軟弱,總是容易將金錢當作上帝來看待,這也是耶穌一再拿財主和金錢作為題材的原因。
耶穌給這位有錢的少年官一個明確的答案:「你還缺少一件。去賣掉你所有的產業,把錢捐給窮人,你就會有財富積存在天上;然後來跟從我。」(路加福音18:22)馬太福音不是用「你還缺少一件」,而是用「如果你要達到更完全的地步」(馬太福音19:21)正如馬太福音紀錄耶穌在登山寶訓時所說:「你們要完全,正像你們的天父是完全的。」(馬太福音5:48),我們就更清楚知道,所以耶穌基督要我們把學習的目標定睛在天父,不能因為從小就遵守誡命就很自滿。我們生命都有個終極的目標,就是要像天父上帝的完全。對於耶穌話語,這位少年官聽了頗為憂愁,作者路加說:「那個人一聽見這話,就垂頭喪氣,因為他很富有。」(路加福音18:23)
第十八章的少年官是一位「憂愁的財主」(路加福音18:18-30),而在第十九章的撒該則是一位「有福的財主」(路加福音19:1-10)。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作者路加所介紹的第四位財主撒該—有福的財主。
一、無法看到耶穌(19:1-3)
1耶穌進耶利哥城,正要從那城經過。2當地有一個稅務長,名叫撒該,是個很有錢的人。3撒該很想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一個人,可是他身材矮小,在人群中無法看到耶穌。
在我們的印象裡,猶太人很會精打細算,美國華爾街許多金融家、銀行家都是猶太人。要治理精明的猶太人很困難,在二千年前的羅馬帝國統治猶太地區時,他們也知道這一點,於是羅馬統治者讓對錢很會精算的猶太人來管理猶太人,因此羅馬帝國採取「包稅制」,就是一個城鎮或地區,設立稅務長去收稅,收多少稅由稅務長決定,只要他能繳交羅馬帝國所要求的金錢即可。譬如,一年要繳交六千萬,超收的部分都是屬於稅務長所有。
耶利哥城是當時著名的祭司城,許多祭司、有錢的貴族和稅吏都住在那裡。撒該是耶利哥城的稅務長,也會配有羅馬士兵協助收稅,要向祭司、有錢的貴族收稅,他一定要很有手段或能力。
作者路加描述撒該「身材矮小」,似乎也因此常受到他的猶太同胞的忽視與看輕。說到撒該的「矮」,其實我們每個人生命裡面也都有我們的「矮」,我們也聽過「比別人矮半截」的說法,「矮」就是比不上別人的地方。在我們的社會裡,人喜歡比較,比來比去,總覺得自己比別人矮半截,比學歷、比經歷、比金錢、比物質,也因為「矮半截」而感到被忽略、被拋棄,感到不公平、不夠好。如果我們活在比較裡面,我們的靈裡便無法快樂、無法自由。
撒該為什麼會成為一個稅務長,我想在撒該成長的過程裡面,他可能經歷「矮半截」的歧視,或是自卑。在他不快樂的童年經驗裡,長大後他似乎找到一個使他覺得有「成就」,不再「矮人半截」又可以擁有金錢、地位、權柄的方法,就是成為稅務長。
一般說來,有地位、有權勢大都會受人敬重;但是撒該有權、有勢又有錢並沒有帶給他快樂,也沒有帶給他更多的朋友,反而猶太人看他是「罪人」,看他是猶奸——賣國賊。在撒該心裡面有一個陰影,就是過去矮人半截,很不高興、很自卑,今天雖然擁有金錢、權勢、地位高人好幾截,但是大家仍然不喜歡他。想一想,如果我們長期活在一個令別人討厭,別人看不起的環境裡面,就算我們有再多的財富、權勢、地位,我們還是不快樂的。撒該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雖然他有了財富、權勢、地位,可是他內心的傷害沒有解決。
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在1940年出版《兒童原型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指出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位「在裡面的小孩」(child within)。進一步來說,童年及成長的創傷彷彿我們內心都住著一個受傷的「內在小孩」(inner child)。以心理學來看撒該,他內在也住著一位受傷的小孩。
在德國參加待降節靈修課程時,古倫神父說:「我們每個基督徒內在都住著一位受傷的小孩,但同時我們內心也居住著神聖的小孩—耶穌。」當我們學習接納不完全的自我,接納受傷的內在,學習擁抱內在小孩,自卑、自責與傷害就不會讓我們內心受傷的小孩變得敏感、脆弱。而當我們擁抱我們內心神聖的耶穌,我們才能經歷耶穌的醫治。就像撒該一樣「矮人半截」、被歧視、被排斥,他內在小孩狀態常處於受傷狀態,但是當他願意擁抱、親近耶穌時,他的內在受到醫治。雖然受傷的內在小孩還在,但內心也居住著神聖小孩—耶穌,使他得以感受到溫暖與醫治。
第三節後半段說撒該在人群中「無法看到耶穌」,如果故事到此結束,撒該的心靈仍會在苦毒中,他的人生將沒有盼望。如果我們是撒該,我們會怎麼做?
第一種作法:「無法看到,就算了!」這叫做放棄治療、放棄希望。
第二種作法:「聽別人說,就好了!」這叫做有醫、沒醫都沒關係。
第三種作法:「渴望耶穌,立即行動!」這是撒該尋求生命醫治與盼望的行動。
二、渴望看到耶穌(19:4)
4於是他跑在大家前頭,爬上一棵桑樹,要看看耶穌,因為耶穌就要從這條路經過。
「跑在大家前頭」這一句話讓我們看到撒該雖然遇到阻擋,但他對耶穌的渴望更勝過他所遇到的阻擋。撒該「要看看耶穌」這件事情,他是充滿極大的渴望與動力。這動力勝過被人歧視的眼光,勝過被排擠的霸凌,也突破自我身體的限制,這些都沒有辦法阻擋他對耶穌的渴望。撒該為自己的生命做了一件很對的事,就是尋找耶穌、擁抱耶穌、渴望耶穌。
法國著名童書《小王子》的作者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說:「如果你想建一艘船,不要只叫他們收集木材,也不要只幫他們分配任務,也得教他們渴望無盡的大海。」
信仰不是只進行例行的聚會或祈禱,而是需要對耶穌有強烈的「渴望」。信仰就是需要有渴望,當你渴望耶穌基督時,他就與你同在了。當撒該渴望耶穌基督時,耶穌就與他同在了。
三、耶穌打破歧視(19:5-7)
5耶穌走到那地方,抬頭看撒該,對他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裏。」6撒該急忙下來,非常高興地接待耶穌。7大家看見都埋怨說:「這個人居然到罪人家裏作客!」
但為何耶穌一眼就看出樹上那個人是撒該呢?因為當時稅務長有他的「官服」,且人人都知道耶利哥的稅務長很矮,且名字叫撒該。所以,耶穌一眼就看出爬到樹上的人正是有名的撒該。
當眾人排擠這位稅務長,但耶穌卻決定到撒該家裡做客,眾人開始議論紛紛,也評論起耶穌來了。他們也許懷疑耶穌的動機,或者懷疑耶穌的判斷能力。確實,耶穌的想法超越時代的處境,耶穌的想法不是跟隨群眾的想法,耶穌的決定再一次衝擊當時群眾的既有觀念,正如耶穌衝擊法利賽人對聖經、對律法的認識。
耶穌居然對撒該說:「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裡」,耶穌不是先問「我可不可以住在你家」,而是說「必須」。唯一可以說明的是,當眾人將撒該當成罪人時,耶穌卻以行動來說「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悔改」(路加福音5:32)。所以,「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裡」。
「必須」(δεῖ)希臘文有「理所當然」的意思,路加福音的作者常用這個字,來表明耶穌來到世間的使命。耶穌十三歲時,上耶路撒冷聖殿過節,他的父母找不到他,而返回到聖殿找到耶穌,耶穌回答說:「為甚麼找我?難道你們不知道我『必須』在我父親的家裏嗎?」(路加福音2:49)
「人子『必須』遭受許多苦難,被長老、祭司長,和經學教師棄絕,被殺害,第三天將復活。」(路加福音9:22)
「基督不是『必須』經歷這一切才進入榮耀嗎?」(路加福音24:26)
「這一切事就是從前我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告訴過你們的:摩西的法律、先知的書,和《詩篇》所敘述關於我的每一件事『必須』實現。」(路加福音24:44)
在此,耶穌向撒該說「今天我『必須』住在你家裡」時,正凸顯耶穌來到這世間的使命,耶穌打破當時的歧視,接納一位被當時人所定義的罪人。我們也可以想想,今日處境下我們是否也存在類似的歧視呢?
四、認識耶穌帶來新生(19:8-10)
8撒該站起來對主說:「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9耶穌對他說:「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因為這個人同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10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
第八節說撒該「站起來」(ἵστημι),這個字也可以翻譯為「堅定」,我個人比較喜歡翻譯為「堅定」,意思是撒該在眾人及耶穌面前堅定的決志說:「主啊,我要把我財產的一半分給窮人;如果我欺詐過誰,我就還他四倍。」撒該比照舊約出埃及記說到的,願意償還四倍給對方,用行動證明自己悔改的決志。這讓我們知道悔改不是光說而已,而是必須以具體的行動表現出來。撒該就是用此種方式來表達他的懺悔。這也是撒該和前一位財主「富有的少年官」不同的地方,因為撒該幾乎提出他所有的財產,來表明他實在悔改的心意。
這位有福的財主—撒該遇見耶穌帶來生命的改變,對作者路加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因為,在路加福音中有七次重要的事件,都特別強調「今天」(σήμερον, sémeron),例如:「今天,在大衛的城裏,你們的拯救者─主基督已經誕生了!」(路加福音2:11)「今天,你們所聽見的這段經文已經應驗了。」(路加福音4:21)「彼得,我告訴你:今天雞叫以前,你會三次說你不認得我。」(路加福音22:34, 61),在耶穌被釘十字架時,他對「右盜」所說的話「我告訴你,今天你要跟我一起在樂園裏。」(路加福音23:43)在此,作者路加強調耶穌對撒該所說的:「『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了」。
接著,耶穌又說:「因為這個人同樣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迷失的人。」(路加福音19:9-10)
亞伯拉罕是所有以色列人的祖先,跟上帝有很好的關係,被尊稱為信心之父。以色列人自豪地認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就是上帝的選民。耶穌很明確的地傳達,不是所有亞伯拉罕血緣上的子孫就有特權,就高人一等,特別蒙上帝的眷顧;只有那些渴望耶穌,以悔改做出決志,走在對上帝有信心的道路上,才是亞伯拉罕信心上的後裔,為上帝所喜悅。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思考:
一、什麼原因讓耶穌說出「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的話呢?
第十八章那位被猶太人所欣賞的「年青財主」,與第十九章被猶太人所歧視的「財主撒該」,是很強烈的對比。
金錢、官位權勢無法使我們承接上帝國,年紀多少和信仰的年資長短也不是進入上帝國的必要條件。反而,謙卑悔改相信耶穌的人,才可以承接永生。
悔改不是用想的、不是口頭說說,而是必須以具體的行動表現出來。撒該就是用一半的財產分給窮人,和如果有欺詐過誰,就還他四倍的行動,來表達他悔改的決志。撒該不畏懼群眾怎樣看他,他慷慨地分享財產,勇敢地公開認罪悔改,表明自己渴望清潔的心,這肯定讓批判他的人感到驚奇!
很多時候,人的悔改僅是掛在口頭上,而沒有行出具體的行動,那樣的保證是沒有意義的。無論是個人或是政府,對於罪惡或是暴行,都必須有轉型正義才能有新的開始。當我在德國達豪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Dachau)看到德國政府所進行轉型正義,及反省國家暴力的錯誤時,可以感受到什麼是悔改的具體行動。他們不遮掩政府做錯事,他們向受害者道歉、賠償,也公布及審判加害者。如同箴言所說:「正義使國家強盛;罪惡是民族之恥。」(箴言14:34)
要求既得利益者放棄錯誤的利益,要求一個有權位慾望的人放棄權位是很難。但是耶穌做到了,耶穌使撒該的心改變了。因為,「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撒該悔改的決志與行動,耶穌說「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同樣地,我們也要叫因為悔改與行動,蒙受耶穌的賜福。
二、我們是否像群眾一樣圍著耶穌,而忽略哪些想要擠進來教會親近耶穌的人呢?
從這個故事裡,我看到基督徒就像一群「渴慕耶穌」的人跟隨耶穌、圍著耶穌的人。在教會、團契或小組裡面的人,我們渴望耶穌、圍著耶穌是很自然的事。
但是,在這故事裡,我們是否看到耶穌所看到的。耶穌的眼光不是只有看見渴慕他、圍繞他的人而已,耶穌更看見在這群人之外,受到忽略的撒該。雖然很多人圍繞著耶穌,但耶穌沒有叫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的名字,而是叫了這一群人之外的那一個「撒該」的名字。不是已經圍繞著耶穌的人不重要,而是耶穌也關心無法擠進來的「撒該」。
有一位很會招呼新朋友的同工,他初來教會當過「撒該」,與大家都很陌生,不得其門而入。他特別能夠感受「撒該」的處境。後來,他的持續主動的渴望,使他成為能夠感同身受的招待同工。
所以,在教會、團契與小組裡,我們要學習耶穌的眼光,看到「我們這一群人」之外的撒該,看到渴望耶穌的人,並以行動去接納「撒該」,更不可以有成見去排擠「撒該」。我們不能期待每位新朋友都像撒該積極主動「跑在大家前頭」渴望耶穌,但我們可以學耶穌的眼光與接納的行動,主動去關心新朋友,打招呼或報以歡迎的微笑都是很基本的,我在德國時,語言不通,但我發現「微笑」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希望在我們教會也能以微笑接納他人,不讓「撒該」被排擠,而能讓「撒該」藉著我們親近耶穌。
問題討論:
1.對於「撒該」的排斥及異樣眼光,是否也存在我們的教會與社會中?
2.我們是否像群眾一樣圍著耶穌,而忽略哪些想要擠進來教會親近耶穌的人呢?
3.什麼原因讓耶穌說出「今天救恩來到這一家」的話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