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與合一
2022.6.5台北濟南教會聖靈降臨節主日講道大綱
出埃及記36:1-38
● 聖靈降臨節:
像火焰的舌頭,多元語言的形式(使徒行傳第二章)
推倒巴比倫平原的帝國,語言分散(創世記第十一章)
「福音」(Ευαγγέλιο):在帝國裡vs.在耶穌身上
● 環境主日25週年(1997~2022),世界環境日50週年
● 尋求以上帝為中心:「放我的子民走,好讓他們去敬拜我。」(出埃及記8:1)
一、按照上主的吩咐(36:1)
●「對那些有精巧技藝的人,我(上主)也賜給他們才智」(31:6),
● 本書的書名在希伯來原文稱為《他們的名字》
● 施弗拉、普阿的名字,摩西的名字,上帝的名字
●「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申命記8:3)
● 比撒列、亞何利亞伯的名字
二、奉獻禮物、財物(36:2-7)
●「摩西傳令全營,叫人民不必再為聖幕奉獻」(36:7)
● 甘心樂意的奉獻,也顯示出他們悔改的決心(出埃及記35:29)。
三、奉獻恩賜、才能(36:8-19)
● 聖幕的尺寸是以「五」、「十」的倍數來計算
● 奉獻恩賜、才能的匠師,不是為了人的居所而興建,他們是將極致的工藝獻給上帝,打造聖幕。
四、凡事按照上帝的說明書(36:20-38)
● 按照說明書,才能夠有秩序地完成。
●「律法」也是一種標準、規矩,人剛開始學習以上帝為中心
● 整個聖幕以約櫃為中心
● 約櫃不是上帝本身
現在來看看這段經文給我們帶來的信息:
一、建造教會需要信心的原則
● 信心的原則,不是齊備才開工。
● 信心的態度是「按照上主的吩咐進行」。
二、建造教會需要合一的態度
● 合一的態度:不計較,盡我們所能的去做
● 合一的態度:不吝嗇,分享神所賜的恩賜
●「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6:21)
問題討論:
一、上主的聖幕在人民解放自由的旅程中象徵什麼意義?
二、從金牛事件到甘心樂意為會幕奉獻,甚至超過所需用的材料,以色列人內心經歷了什麼轉變?
三、教會領袖如何帶領人民/會友願意甘心樂意建造心靈與實體的神聖空間?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信心與合一
出埃及記36:1-38
1、走出金牛的事件
選民樂意來奉獻
建造會幕照吩咐
信仰經歷大轉變
2、所獻禮物與財物
超出所需建會幕
悔改奉獻心相稱
恩典夠用不貪圖
3、奉獻工藝與才能
獻給上帝即成聖
恩賜技藝神所賜
照主說明書完成
4、建造教會憑信心
奉獻信仰循序進
和主連結抗邪惡
與人合一興福音
講道篇
信心與合一
2022.6.5台北濟南教會聖靈降臨節主日講道稿
出埃及記36:1-38
今天是聖靈降臨節,第一個聖靈降臨節是耶穌復活後第五十日的五旬節,聖靈如大風颳過並充滿基督跟隨者的聚會中,形狀像火焰的舌頭,散開,停落在每一個人身上(使徒行傳第二章)。被聖靈充滿的人,同時以各地語言述說上帝偉大的作為,這便是第一個聖靈降臨節的由來。在傳統上教會也會用紅色如火焰來佈置。
聖靈以多元語言的形式出現在人的當中,不僅推倒人想要建造與天相比的巴別塔,更是象徵推倒巴比倫平原的帝國(創世記第十一章)。聖靈降臨在早期基督徒聚會中,創建教會的重要記號就是聖靈帶來語言的多元性,背後是要對抗羅馬帝國,因為羅馬帝國正在塑造拉丁語以利打造新型態巴別塔,而聖靈充滿之下,多元語言成為打破單一語言的霸權。
就像在傳講路加福音時,我有提到在當時,牧羊人都是受僱的底層人民。天使不是向凱薩、不是向統治者傳「好消息」,而是向一群底層的牧羊人宣布「好消息」(路加福音2:10)。
「福音」(Ευαγγέλιο)這個希臘文意思是「好消息」,在當時這個詞是「專用語」,只用在凱撒家族成員出生,以及羅馬帝國戰勝的消息上。在當時一封小亞細亞總督的公函上,甚至說奧古斯都誕生之日為世界帶來了「福音」。但顯然的,作者路加用了這個專用語「福音」在耶穌的降生,似乎有意與帝國統治者的「福音」互相較勁。「福音」不是凱撒的出生,「福音」更不是戰爭的捷報。誰才是真正帶來「福音」的人?作者路加說,真正的好消息是天使所傳報的,而且是要帶給萬民極大的喜樂。
在羅馬帝國統治下,凱撒(皇帝)被視為「世界的救主」,但路加福音的作者要告訴我們耶穌才是「拯救者」——基督。而且這一位拯救者,以認同底層人民的方式,用布包著,躺在馬槽裏,作為「記號」,而不是以「軍事武力」作為記號。
在第一次的聖靈降臨節裡,上帝透過眾人說起多元語言來傳講上帝的作為,對抗了當時羅馬帝國拉丁語,呈現上帝創造的多元與獨特性。(雖然後來拉丁語也成為教會的強勢語言,直到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才再次打破這種帝國式的壟斷)。
今天6月5日也是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環境主日25週年(1997~2022),世界環境日50週年(1972年6月5日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環境會議通過,1974年首次紀念),每年這一天很接近聖靈降臨節,也象徵著我們期盼聖靈帶來環境及萬物的更新。
期待聖靈持續感動我們,引領我們尋求上帝旨意,繼續在時代的處境下走向新天新地。就像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後,透過祂的律例教導以色列人民遵行祂的旨意,除去以法老為中心的生命,轉向以上帝為中心的生命。
連續幾的禮拜下來,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悔改、信仰告白、重新立約,並付出行動建造聖幕,目的就是要決志尋求以上帝為中心的生命。回顧摩西與埃及帝國法老之間的對話,摩西告訴法老說:「放我的子民走,好讓他們去敬拜我。」(出埃及記8:1)看到出埃及記的最後,就是讓我們看到一個主題,就是:上帝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帝國的迫害,人得到解放與自由,使他們進一步認識上帝,學習以上帝為中心,去實踐上帝國的價值。
今天出埃及記第卅六章重複第廿六章的經文,這也加深我們的印象,就像上帝在此給予以色列人再次的機會來尋求祂。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所讀的這段經文:
一、按照上主的吩咐(36:1)
1「比撒列、亞何利亞伯,和其他靈巧的技工,就是所有蒙上主賜予技能才智、知道怎樣營造聖幕的人,都要按照上主的吩咐進行各項工程。」
第一節提到建造會幕與器具的匠師名字,就是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在第卅一章時,我有說明這麼大的建築,不可能僅有二個人來製作,他們二人應該是主要負責的人,所以在第卅一章第六節就提到「對那些有精巧技藝的人,我(上主)也賜給他們才智」,很清楚的還有許多精巧技藝的人參與整個聖幕的建造。他們都是蒙上主賜予技能才智、知道怎樣營造聖幕的人,都按照上主的吩咐進行各項工程。
這二人是主要負責的人,就像在出埃及記第一章裡,我們讀到有二位接生婆的名字,全部希伯來人不可能只有二位接生婆,這二位可說是代表者或是負責的主管。
在講出埃及記第一章的信息時,我有特別提到本書的書名在希伯來原文稱為《他們的名字》,因為希伯來聖經裡的書名乃是以這本書第一個字來稱呼的。
如果我們以《他們的名字》來看出埃及記時,會發現出埃及記提及的名字沒幾個,但都特別重要。就像摩西的名字,意思是從水裡拉出,表達出在水深火熱的壓迫下,上帝伸手拉出受苦的人。而上帝首次向人(摩西)啟示「上帝的名字——耶和華」(出埃及記3:14),就是在這本書中出現的。
在出埃及記第一章出現二名接生婆的名字,在以男性為主的社會裡,這就相當特殊。當時女性地位很低,而且接生婆還比一般的女性地位更加低賤,因為他們會碰觸當時被視為不潔淨的經血。但出埃及記卻留下這二位女性的名字,卻不是提高高在上法老的名字。這也讓我們看出這兩位接生婆在上帝眼中的地位。
這在說明,兩位接生婆的表現值得後人稱讚與學習。施弗拉、普阿名字的意思是「美麗」與「光輝」,或許當我們學習她們的信仰態度時,我們的生命就會散發出美麗與光輝。
回顧一下,這二位接生婆的生命充滿美麗與光輝,到底她們做了什麼事?
即第一章第十七節所說:「接生婆敬畏上帝,不服從國王的命令」,這句話也是整個出埃及運動的中心思想「以上帝為中心」,即「聽從上帝的話語應高過聽人的命令」,這樣的信仰態度可以比較使徒行傳第四章,彼得和約翰被捕送到猶太議會中受審判時的回答:「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我們所看見、所聽到的,不能不說出來。」(使徒行傳4:19-20)
我們可以這樣了解:聽從人的話,或許可以得到物質上的滿足,也可以活得久一點;但是,真實的生命並不在於此,而是聽從上帝的話語。正如以色列人在西奈曠野的生命體驗:「人的生存不僅是靠食物,而是靠上主所說的每一句話。」(申命記8:3)
無論是第卅一、卅二、卅六章,提到比撒列和亞何利亞伯,這二人的名字也在表達出以上帝為中心的價值。「比撒列」名字的意義是「上帝的蔭下」(in the shadow of God)、「在上帝的保護下」(in the protection of God),因為上帝應許:「我的靈充滿他;我賜給他聰明、才智、技巧。」(出埃及記31:3)也就是說,比撒列在上帝的保護蔭下,使他得到上帝的靈充滿,並使他有聰明、才智、技巧等特殊恩賜去完成上帝的工作。
「亞何利亞伯」是比撒列的助手,他的名字意思是「父親的帳篷」(Father's tent),似乎在表達他對建造聖幕的委身。
這二人的名字,所傳達出來的信息是,最好的才能是來自上帝的恩賜,在上帝的庇蔭下,透過委身建造聖幕、祭司服、聖所一切物件或其他服事來回應上帝的恩典。
我也一再說明,比撒列是屬最大的猶大支派(民數記1:27);而第一助手亞何利亞伯則屬較小的但支派(民數記1:39)。這在表明上帝所賜的恩賜或呼召,是不分出身高或低,甚至建造聖幕或上帝的工,是不分出身高或低都要來參與。
重點是這二人「都要按照上主的吩咐進行各項工程」,都是遵行上帝的旨意去做,不是依照人的喜好,也不是展現「自己」的才華,而是要按照上帝透過摩西給他們的吩咐去做,如此才能榮耀上帝。換句話說:建造聖幕的工作不是很隨便,也不是取悅人的心,更不是紀念人的偉大或是留下某某人的名字,而是完全為了榮耀上帝的名,回應上帝的愛而做的。因此,我們應當有一個信仰認知,我們越不凸顯人的名,上帝的名就越得榮耀。
二、奉獻禮物、財物(36:2-7)
2摩西召集比撒列、亞何利亞伯,和所有蒙上主賜予才能、願意協助工作的人,吩咐他們動工。3他們從摩西領去了以色列人民為建造聖幕所奉獻的一切禮物。可是,每天早上,人民繼續帶來禮物,交給摩西。4因此,那些負責建造的技工停止他們的工作,5去見摩西,說:「人民所獻的禮物已經超過了上主吩咐建造的工程所需要的。」6於是摩西傳令全營,叫人民不必再為聖幕奉獻。7因為所收到的禮物已夠完成全部工程而有餘。
第二節至第七節有一件很特別的記載,就是「摩西傳令全營,叫人民不必再為聖幕奉獻」。一般來說,我們都會覺得多多益善,越多越好,但是比撒列、亞何利亞伯,他們都有個共同想法,就是「已經超過了上主吩咐建造的工程所需要的」,因此報告給摩西裁決,摩西的想法與比撒列、亞何利亞伯一樣,就是「不必再為聖幕奉獻」。這樣才攔住人民不再拿禮物來。
在此,讓我們看到人民的奉獻非常踴躍,而且是遠超過建造會幕所需。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甘心樂意的奉獻,也顯示出他們悔改的決心(出埃及記35:29)。
這一點即使在我們今天富有的經濟生活中,也很難看得見。許多教會為了建堂,資金不夠,必須向向銀行或是互助社借錢。或是傳道者到其他教會去募款,很少聽到說有會友奉獻足夠到讓建造者說會已經超出所需要的。這樣一比對,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當時的以色列人他們甘心樂意的心到什麼程度。
最為可貴的就是摩西的態度:他隨即叫以色列人民停止奉獻,因為奉獻所收入的遠遠超過所需要的而且有餘。這一點非常重要,不但說出摩西是誠實的上帝僕人,也說出上帝的恩典夠用就好,因為沒有節制會導致貪婪,陷入誘惑內。
三、奉獻恩賜、才能(36:8-19)
8(出26:1-37)在工作人員中那些靈巧的技工負責建造上主的聖幕。他們用十幅幔子做聖幕;這幔子是用麻紗和藍色、紫色、深紅色的毛線織成,並且繡上基路伯的圖案,9每一幅大小相同,長十二公尺,寬兩公尺。10他們把五幅縫在一起,成為一組,另五幅也是一樣。11他們在每一組幔子末幅的邊緣縫上藍色的紐環。12他們把五十個紐環縫在第一組的首幅,另五十個紐環縫在第二組的末幅。13他們又做了五十個金鉤子,把兩組幔子連接在一起。14他們又用山羊毛織十一幅幔子來做聖幕的幕頂。15每一幅大小相同:長十三公尺,寬兩公尺。16他們把五幅縫在一起,成為一組,其他六幅另成一組。17他們在第一組幔子末幅的邊緣縫上五十個紐環,另一組邊緣也縫上五十個紐環。18他們做了五十個銅鉤子,把兩組幔子連接起來,成為一整塊幕頂。19他們另外又用染紅的公羊皮和另一種精美的皮料製成兩個幕頂,做聖幕的外層頂蓋。
第二至七節,描述以色列人民奉獻禮物、財物;第八至十九節,主要是在描述奉獻恩賜、才能,同時也描述聖幕建造的內容。同樣的經文也出現在前面我們已經讀過的出埃及記第廿六章一至十四節的地方。
「靈巧的技工」就是第二節比撒列、亞何利亞伯和他們兩人所訓練出來其他的巧匠,他們奉獻恩賜、才能來製造聖幕。
但是要注意的是,聖幕的尺寸是以「五」、「十」的倍數來計算,例如十幅幔子做聖幕、五幅縫在一起,五十個紐環...。這些數字都反映出猶太文化的習慣,就是一隻手五根手指、雙手十根手指可以算盡的數字,都是完整與完美的意思。
就像我們在獨創世記時所描述的,亞伯拉罕向上帝祈求能因「五十個義人」而不要毀滅所多瑪城,然後是四十五、四十,直到遞減至「十個義人」(創世記18:26-32);甚至在耶穌基督的比喻中,某人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路加福音15:4);在十個少女的比喻裡,說到五個聰明的、另五個是愚笨的(馬太福音25:1-2)。
在聖幕的設計裡,也是顯示出「五」、「十」的倍數,表達完整與完美的意思,也就是照上帝的旨意來做才能完美。總之,奉獻恩賜、才能的匠師,他們不是為了人的居所而興建,他們是將極致的工藝獻給上帝,打造聖幕。透過獻上精巧的工藝、才能,來回應上帝的愛。
四、凡事按照上帝的說明書(36:20-38)
20他們用金合歡木做豎立聖幕的骨架。21每一骨架高四公尺、寬六十六公分,22各有兩個榫頭,用來連接骨架。所有的骨架都有這種榫頭。23他們在聖幕的南面立二十個骨架,24架底有四十個銀座,每一骨架由兩個銀座支持著。25他們又在聖幕的北面立二十個骨架26和四十個銀座,每一骨架底下有兩個銀座。27在聖幕的後部,就是聖幕的西面,他們立六個骨架;28拐角有兩個骨架。29兩個骨架下端相連接,一直連到上端,成為一環。形成兩拐角的兩個骨架都是一樣做法。30所以一共有八個骨架和十六個銀座,每一骨架底下各有兩個銀座。31他們又用金合歡木做了十五根橫木;聖幕一邊的骨架有五根橫木,32另一邊五根;聖幕的後部,就是聖幕的西面,也有五根。33中間的橫木安在骨架腰間,從聖幕的一頭通到另一頭。34他們用金包裹骨架,並裝上金環,好讓橫木穿過;橫木也用金包裹。35他們用麻紗和藍色、紫色、深紅色的毛線織成一幅帳幔,上面繡著基路伯圖案。36他們又用金合歡木做了四根掛帳幔的柱子,柱子用金包裹;柱子上有金鉤子。他們又為柱子造了四個銀座。37他們又用麻紗和藍色、紫色、深紅色的毛線為聖幕進口做一幅門簾,上面有刺繡。38他們為這幅門簾造了五根柱子,柱子上有鉤子。柱頂和柱子上的桿子都用金包裹,又為柱子造了五個銅座。
我以前買過一個櫃子,賣場說運費免費,組裝費用要一千五百元。我想就大概櫃子的一成費用,因此請賣場送來,自己組裝就好。裡面有說明書,我沒有看說明書,想說外觀的圖已經很清楚,就直接安裝,安裝到一半,結果拆掉重來。因為不是裝錯面,就是該放木栓的地方漏掉了,大小螺絲放錯。因此,我就乖乖的按照說明書的指示來安裝,首先將物品分類,再按照指示的順序安裝。這一次果然完成了組裝。
當我看到這裡的記載,就好像在看「說明書」,按照說明書,才能夠有秩序地完成。以色列的工匠們,他們不會因為收到更多禮物,而加大製作的尺寸,因為沒有按照「說明書」來製作,到時候就無法順利完成。最好旁邊有一位導師在引導我們來做,若是用屬靈的角度來說,聖靈就是我們生命的導師,在引導我們。
我們也可以這樣來認識,「律法」也是一種標準、規矩,人剛開始才要認識上帝,學習以上帝為中心,上帝就是給他們信仰的最初步課程(Lesson one),但是我們的信仰不能老是停留在第一課。隨著時代,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到了新約時代,耶穌總結律法的總綱,給我們「新的誡命」,並讓我們知道透過耶穌基督來成全律法,並在聖靈的引領下使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
在整個聖幕的製作裡,特別凸顯約櫃的中心、神聖位置,因為約櫃乃是代表以色列人民與上帝之間生命之約的記號。如果失去以上帝話語為中心、價值核心,這個民族就只剩下軀殼,就像「行屍走肉」(魁儡)。
但我們也不要忘了聖幕、約櫃都不是上帝本身,而且獻祭、敬拜若沒有實踐上帝國的價值,這樣的獻祭上帝也不會喜悅。先知阿摩司的信息就這樣說:
21我厭惡,拒絕恁的節期,嘛無愛恁的嚴肅會。22恁獻燒化祭及素祭互我,我毋接受;恁獻肥的牲生做平安祭,我嘛無欲接納。23著互恁唱歌的聲離開我;恁彈琴的調,我無愛聽。24著互公平親像大水長流,互公義親像江河直直流。(阿摩司書5:21-24,現代台語)
現在來看看這段經文給我們帶來的信息:
一、建造教會需要信心的原則
上主日我們看到建造聖幕非常要緊的一項態度就是:甘心樂意。甘心樂意不是說人有到就好,而是要在所參與的服事上認真。除甘心樂意的態度之外,第卅六章第一至七節更提起以色列人建造聖幕另外非常重要的態度:信心與合一。
信心的原則,不是齊備才開工。
在這段經文裡面,建造聖幕有明確的目標、步驟,所以人民則有所依循,並帶來積極的行動。會幕的建造並不是等待所需的材料齊全才動工,而是一邊動工,一邊募集材料。這是聖工的信心原則:相信上帝是創始者,也是完成者,因此上帝必定會為了聖工來預備。因為事工的完成是上帝的作為,人只是被揀選來與上帝同工。
信心的態度,是「按照上主的吩咐進行」。
整個建造聖幕的過程裡,摩西及以色列的匠師都是按照上主的吩咐進行。其實靈性生命的建造也是如此,路加福音第五章記載耶穌呼召彼得時,彼得整夜捕魚都沒有得著,但耶穌吩咐彼得把船划到水深的地方去。彼得是捕魚的人,他比耶穌在捕魚的工作上更為有經驗、專業,但是因著他對耶穌的信心,或是說他聽耶穌的話,他說:「老師,我們整夜辛勞,什麼都沒有打著;但你既然這麼說,我就撒網吧!」(路加福音5:5)結果他們果然捕獲大量的漁獲,魚裝滿了兩條船,船幾乎要沉下去。
彼得不因此感覺他賺了大錢,反而是跪在耶穌面前,說:「主啊,請你離開我吧,我是個罪人!」彼得的信心使他更認識自己與認識耶穌,他對耶穌的信心使他的靈性進一步被建造。
同樣地,要建造聖幕、建造靈性的內心,必須以信心來領受上帝的話語,必須更近一步查考聖經。同樣地,教會的建造是需要建立在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上。
二、建造教會需要合一的態度
以色列人在建造聖幕時,我們看到除了信心之外,他們還有著合一的態度。
合一的態度是不計較、不比較自己出多少力,多少金錢,多少時間,盡我們所能的去做。無論是奉獻你的時間、恩賜、金錢、團隊服事。你是否盡心盡力,鑑察人心的上帝都清楚知道。
當我們愈計較(窮分,khêng-hun)時,我們就愈無法合一。我們必須要有更寬闊的心,去分享上帝的恩賜,而不是去計較自己做了多少。該計較的不是自己的聲望被看到多少,而是基督受到高舉了多少?要去計較的事,是對抗邪惡的事。我們是否與不公義計較?我們是否計較我們該行的善不夠呢?
合一的態度是不吝嗇,分享上帝所賜的恩賜。在此,我們也看到這些建造聖幕的工作者,他們都是「心裏有智慧做工的」,即指「靈巧」的技師。他們奉獻最好的技術、才能參與會幕的建造,一點也不會吝嗇。
上帝賜給我們才能、智慧,我們應該用這些最好的恩賜來服事上帝國的聖工,以感謝祂對我們的愛。合一就是不要吝嗇,一旦吝嗇貢獻你的才華、智慧,這是會感染的,導致其他人也會吝嗇貢獻他的恩賜。
「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馬太福音6:21)「財寶」也可以翻譯成「有價值的」,什麼是你看為最有價值的呢?你看重這價值,你的心就在那裡。如果你看重、委身分享時,教會就會因更多人願意分享恩賜,而建造得更加整全。願上帝幫助我們建造教會,興旺上帝國。
問題討論:
一、上主的聖幕在人民解放自由的旅程中象徵什麼意義?
二、從金牛事件到甘心樂意為會幕奉獻,甚至超過所需用的材料,以色列人內心經歷了什麼轉變?
三、教會領袖如何帶領人民/會友願意甘心樂意建造心靈與實體的神聖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