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苦難者有憐憫的心
2020.3.22濟南教會第二場禮拜講道篇
路加福音7:1-17
黃春生牧師
台北濟南教會Line
●路加福音6:20-49「平原寶訓」,主題「愛仇敵」(參6:27-42)
●先知以利沙醫治外邦將軍乃縵,類比耶穌醫治外邦軍官的僕人。
●先知以利亞叫撒勒法寡婦的兒子復活(列王紀上17:20-23);以利沙則叫書念婦人的兒子復活(列王紀上4:32-35),類比耶穌使拿因城外邦寡婦的兒子復活。
一、軍官的信心(7:1-10)
●迦百農:西邊屬於希律安提帕管轄區,東邊是希律腓力的分封地。
●加利利很早期就有外邦人(參考列王紀上9:11)
●羅馬軍官的心胸寬廣,在當時這樣的氣度與胸襟非常難得。
●為什麼這位羅馬軍官不親自去求耶穌,而要請猶太的長老去呢?
●「於是耶穌和他們去」(7:6)耶穌沒有任何猶豫
●「非常驚奇」(7:9),「非常詫異」(馬可福音6:6)
二、耶穌的憐憫(7:11-17)
●古代諺語:「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
●「悲憫」(7:13, 現代中文譯本),台語漢字「憐憫」
●compassion(憐憫、同情):是「共同」(com)與「痛苦」(pati)組成
●以利亞、以利沙,這二位先知都曾經叫死人復活
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仰反省:
一、基督徒必須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是一個需要憐憫的人
二、宣教不是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宣教是在落實上帝國的愛
問題討論:
1.耶穌為何稱讚羅馬軍官的「信心」,這對我們有何學習?
2.我們如何培養對人有「憐憫」的心?我們如何關心受壓迫的香港人、中國教會?
3.基督徒如何與其他不同信仰的人建立愛德?
3.基督徒如何與其他不同信仰的人建立愛德?
講道篇
對苦難者有憐憫的心
2020.3.22濟南教會第二場禮拜講道篇
路加福音7:1-17
黃春生牧師
我們歷經三年的工程,教會改建已經快完工。從三月一日起,第二場禮拜回到禮拜堂區舉行。在我們期待可以充分使用新館來宣教時,卻遇到中國武漢肺炎的肆虐,求主看顧保守我們。教會早在1月26日就發起祈禱,農曆過年期間參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公眾集會因應指引」,在1月29日制定本會【防範武漢肺炎說明】,並進行每日環境消毒,以及會眾衛生之教育。最近,有上萬人從國外回國,未來一個月將是防疫關鍵時刻,敬請近期有國外旅遊史,甚至接觸史請在家自主隔離14天以上。今天下午一點,我再次召集長老、教會的醫師與同工開會,希望上帝幫助我們做好因應措施,也請大家為此代禱。
馬太福音第五章傳統上被稱為「登山寶訓」,因為第五章第一節描述耶穌上山坐下來教導跟隨者。而路加福音在第六章十七節則描述說:「耶穌和使徒們一起下了山;他與許多門徒一起站在平地上,擁擠的群眾從猶太全地、耶路撒冷和沿海城市泰爾、西頓等地集合到那裏。」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就是路加福音「平原寶訓」(參考路加福音6:17-49)之後的經文,主要就是耶穌以「實際行動」去實踐他的教導,用行動重新定義誰是上帝國的子民。
首先,耶穌行了二個神蹟,就是今天所讀的經文路加福音7:1-17,第一個神蹟是有關耶穌醫好一位羅馬軍官家裡的僕人。第二個神蹟是耶穌在拿因城使一位寡婦的獨生子從死復活起來。
平原寶訓中重要的主題就是「愛仇敵」(參路加福音6:27-42),這對當時的猶太人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刁難的課題。猶太人面對自身民族多年受逼迫、充滿國仇家恨的環境,說要去愛仇敵,特別是去愛外邦人,去愛那凌辱你們的人,要去給他們祝福,這是談何容易的一件事?
但正就在這樣的處境下,耶穌以實際行動醫治了羅馬軍官(百夫長)的僕人,以此表明和詮釋了何謂愛仇敵的真正意義。耶穌平原寶訓就教導說:「要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惡你們的」(路加福音6:27),「為詛咒你們的人祝福,為侮辱你們的人禱告。」(路加福音6:28)
羅馬軍官的僕人得醫治的故事,有許多地方與乃縵得著醫治的故事相似(參考列王記下第五章)。例如得著醫治者從來沒有與醫治者碰過面,得著醫治者只是聽從醫治者話語的權柄就得著醫治。可見耶穌正是要演繹和承傳上帝在舊約中的拯救作為,這救恩是要包括外邦人在內的。
但兩個故事中最大的不一樣是,乃縵挾著亞蘭王元帥之名來尋求醫治,但在路加福音的經文中,這羅馬軍官卻是一位受百姓愛戴、為以色列人建造會堂的領袖,連長老也來一同為他求耶穌的醫治。而最讓讀者感到顛覆的是羅馬軍官的信心,和耶穌對其信心之大的稱讚。可見「外邦人不能得著福音」是一種極違背上帝恩典的偏見,福音就是要扭轉人世間各種各樣對人的仇恨、輕藐與偏見。
耶穌在平原寶訓裡所宣講的福音內容—「愛仇敵」,他是以實際的行動去力行,並在一個極度不受歡迎的情況下,去闡明福音的真實和終極性。
上帝如何使用祂的先知以利沙醫治乃縵大將軍,在此呈現出我們的救主耶穌怎樣醫好羅馬軍官的僕人。而拿因城寡婦的兒子從死裡復活,也正對應了昔日先知以利亞使寡婦的兒子復活過來。這項神蹟的記載,是作者路加有意記載的,因為路加在耶穌的使命宣言中,已經刻意提及的兩個故事:撒勒法的寡婦兒子復活,大將軍乃縵得醫治(參考路加福音4:24-27)。
為什麼經文要提及以利亞和以利沙兩位偉大先知的事蹟呢?或說得更清楚一點,為什麼經文要提及兩位猶太人中偉大的先知去拯救外邦人的故事呢?其實在被擄時期、兩約之間,很少有猶太人會提及這些故事,否則就好像有一點「政治不正確」。因為,當時的猶太人流亡散居各地,他們難以接受救恩竟可臨到外邦人、而非臨到猶太人。
但在作者路加的眼光,特別描述耶穌對於社會底層的人民,對於社會邊緣人有著憐憫的心。或許這與路加本身是外邦人有關,也許也和他作為一位醫生對人有一份特別的仁醫心腸有關。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到十節,羅馬軍官的信心與憐憫。
一、軍官的信心(7:1-10)
1耶穌向群眾說完了這些話,就到迦百農去。2那裏有一個羅馬軍官,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3軍官聽到耶穌的事,就託幾個猶太人的長老去請求耶穌來治好他的僕人。4他們到了耶穌那裏,懇切地求他說:「這個人的確值得你的幫助;5他愛護我們猶太人,曾經替我們建造會堂。」6於是耶穌和他們去。他快到那裏的時候,軍官託幾個朋友來告訴耶穌說:「主啊,請不必勞駕。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7我自己也不配跟你見面。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8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做這個』,他就去做。」9耶穌聽見這話,非常驚奇,轉身向跟隨著他的群眾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10那些被差派來的人回到軍官家裏,看見軍官的僕人已經好了。
第六章記載耶穌向門徒、向跟隨他的百姓講道、教導之後,他就來到迦百農。迦百農是加利利省的城鎮,位於加利利海的西北方,它的西邊屬於希律安提帕管轄區,它的東邊是希律腓力的分封地,所以迦百農設有稅關收取出境及入境稅,耶穌就在迦百農呼召稱為利未的馬太來跟隨他(參考路加福音5:27-32)。
加利利不是在羅馬帝國時代才有外邦人,早在所羅門王的時代,他就把加利利二十座城市送給外邦國泰爾(舊稱推羅)的希蘭王(參考列王紀上9:11),因此加利利也常被稱為「外邦的加利利」。通常自認為「純正」的猶太人會避免住在這樣的區域,會居住在這地方的猶太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與外邦人接觸,也因為常與外邦人接觸他們的視野、包容也比較開闊。
故事中這位羅馬軍官,和合本譯為「百夫長」,在羅馬軍隊編制上,是駐防城鎮中最高的指揮官。作者路加清楚的描述這位羅馬軍官託人來請求耶穌基督的原因,是「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羅馬軍官為何如此器重這位僕人,他們的關係如何,有很多元的推論,但重點是,這位高高在上的指揮官,可以放下他的身段,出面去請求被統治的猶太長老協助。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位羅馬軍官對於部屬的關懷與疼愛,都值得每一位主管學習。
這位羅馬軍官不是那種作威作福的軍人,不是那種只會使喚下屬的官,他對自己的僕人充滿憐憫與愛,他對猶太人的治理不是採取高壓獨裁手段,而是用「愛」去對待被統治者,這種態度在二千年前的世界實在是很難得,或許他也是猶太信仰的慕道友,因此為迦百農建造猶太會堂。在1905年一隊德國考古學家在迦百農發現一個古老會堂的遺址,證明是主後第四世紀所建築的,在它的地板下方又發現一個更古老的猶太會堂,可以追溯自耶穌的時代,也被認定就是這位羅馬軍官所建造的迦百農會堂,甚至三十多公尺外,還有彼得岳母家的遺址。這幾個考古地點,我在希伯來大學選修時都去過。
這位憐憫、有愛的羅馬軍官為猶太人「建造會堂」,光憑著這一點,他就得到猶太長老的敬重,甚至願意為他出面請求耶穌基督。不要小看這位羅馬軍官的心胸寬廣,在當時這樣的氣度與胸襟非常難得。今天,我們看看,中國的統治者如何在強壓基督教,施以宗教迫害、禁止宗教活動,不僅拆十字架,更拆除教堂。例如在2014年4月28日中國浙江溫州的三江教會被拆除,這教會的建築比台北雙連教會的大樓還大,硬生生被中國政府拆除。
今天我們看到二千年前的這位羅馬軍官非常的不簡單,他愛不同種族、不同族群的猶太人,甚至尊重猶太人的宗教信仰,為他們建造會堂,不論他的動機是否是為了統治上的利益或是什麼理由,就這一點來說,已經遠遠超越今日許多的掌權者。
為什麼這位羅馬軍官不親自去求耶穌,而要請猶太的長老去呢?而且既然已託人去請耶穌基督了,為什麼又再託人去說「不必勞駕」呢?我想這位羅馬軍官必定很清楚猶太信仰的規定,並對猶太生活習俗非常熟悉;猶太人自認是上帝神聖的選民,看不起外邦人,甚至有信仰「潔癖」,就是外邦人碰過的食物,他們就不再碰。甚至,他們禁止進外邦人的家,以免使自己因為碰觸外邦人而變成不潔的人,當然更不能接受外邦人跑到自己的家(參考使徒行傳10:28)。
第六節說「於是耶穌和他們去」,耶穌沒有任何猶豫,他二話不說隨即和他們去羅馬軍官的家。這讓我們看到,耶穌基督沒有猶太傳統的「潔癖」或是道德的優越感,耶穌與迦百農的長老,他們正在突破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種族隔閡,也表明上帝是一位「神愛世人」的上帝。
當羅馬軍官得知耶穌要到他家時,他派人向耶穌說:「主啊,請不必勞駕。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因為羅馬軍官尊重猶太人的規矩與文化,同時,也表達他對耶穌的崇高敬意。
接著,傳達的人又說:「7我自己也不配跟你見面。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8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做這個』,他就去做。」
第九節描述耶穌基督對於羅馬軍官的信心是「非常驚奇」,相對的,當耶穌基督在故鄉拿撒勒被鄉親拒絕時,他的反應也是「非常詫異」(馬可福音6:6),這二處的希臘文都是同一個字。這讓我們看到,令耶穌感到「驚奇」的是外邦人的信心,反倒感到「詫異」是猶太人的不信。這二者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對比啊!難怪,耶穌告訴身旁的猶太人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
然而,僕人得著醫治,不是因為羅馬軍官奉獻錢蓋會堂,也不是因為他有哪些好品德,而是因為他的信心,更精確來說是他為人「代禱、代求」的信心,使他的僕人得著醫治。這一點也在提醒我們,有信心的代禱是重要的服事。
二、耶穌的憐憫(7:11-17)
11 過了不久(「過了不久」另有古卷作「次日」。),耶穌到拿因城去;他的門徒和一大群人跟著他去。12他來到城門口,剛好一隊送殯的行列出來。那死者是一個寡婦的獨生子;從城裏有許多人出來,陪著寡婦送殯。13主看見了那寡婦,心裏充滿了悲憫,就對她說:「不要哭!」14然後上前按著抬架,抬的人就站住。耶穌說:「年輕人,我吩咐你起來!」15那死者就坐起來,並且開始說話。耶穌把他交給他的母親。16大家都非常驚異;他們頌讚上帝說:「有偉大的先知在我們當中出現了!」又說:「上帝來拯救他的子民了!」17關於耶穌這件事的消息傳遍了猶太和附近各地區。
第十一至十七節是福音書中所記載耶穌三次叫使人復活中的一次,這個記載只有在路加福音才有的故事。這位寡婦的情況非常淒慘,她已失去了丈夫,現在她的獨生子也死了。古代諺語說「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對這位寡婦來說也是如此。在猶太傳統中為死人送殯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親友甚至鄰居都會一起來協助,他們會將死者的遺體用麻布、香料包裹好,放在擔架上,送殯的隊伍會抬著他繞行他經常出入的街道做最後的巡禮,甚至路旁認識他的人也可以隨時加入送殯的行列中,送至鄉鎮外的墓園安葬。
等到來參加送殯的人回去個人的家之後,寡婦會變得既沒有錢,也沒有朋友,在憂傷時,沒有人可以持續安慰他,除非有親友來幫助她,否則她是沒有未來的。但是,作者路加要告訴我們,耶穌能夠為任何淒慘的處境帶來希望。
第十三節「悲憫」(現代中文譯本),在和合本、台語漢字本都翻譯為「憐憫」(σπλαγχνίζομαι),英文(NRSV, KJV)翻譯為compassion(憐憫、同情),源自拉丁文,是「共同」(com),與「痛苦」(pati)所組成的字;結合了愛、憐恤、同情、同理、共同付出、共同承擔、共同受苦,等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或生命。換言之,耶穌的憐憫是與底層的寡婦同在,承擔她的苦難與悲慘。
耶穌上前按著抬架,抬的人就站住。耶穌說:「年輕人,我吩咐你起來!」這位死了的少年就立刻復活做了起來,醫治病痛、勝過死亡的主耶穌復活的男孩交給他母親。眾人都驚奇,因為他們相信主耶穌是從上帝那邊來的,就像古時的大先知以利亞、以利沙,這二位先知都曾經叫死人復活,以利亞叫撒勒法寡婦的兒子復活(列王紀上17:20-23);以利沙則叫書念婦人的兒子復活(列王紀上4:32-35)。如今,耶穌叫外邦人拿因寡婦的兒子復活。
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仰反省:
一、基督徒必須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是一個需要憐憫的人
迦百農會堂長老跨出文化的隔閡,與這位外邦羅馬軍官建立好的關係,這在二千年前的猶太社會是很難得的事。這與耶穌超越猶太律法的做法也很像。另外很難得的是,這位羅馬軍官沒有獨裁者高高在上的高傲,反而是很謙卑的尋求耶穌的幫助,他不僅謙卑,而且對底下的部屬生病很憂心、很憐憫。這位羅馬軍官尋求耶穌,算是耶穌的跟隨者了。
憐憫更具體地說,就是願意將自己從「高高在上」的位置向下挪,能「低低在下」地傾聽別人的嘆息;將自己置於與受壓迫者相同的地位,耐心地去經歷別人的痛苦、貼近地去感受別人的心情。
基督徒必須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是一個需要憐憫的人、是一個並不比別人優越的人,我們願意敞開胸懷領人一同來到耶穌的面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更加的憐憫。就像前面所說的「憐憫」(compassion)是「共同」(com),與「痛苦」(pati)所組成的字。與憂傷的人同憂傷,同情、同理、共同付出、共同承擔、共同受苦的生命態度。羅馬書第十二章第十五節說:「要跟喜樂的人同喜樂,跟哭泣的人同哭泣。」
有人問我說:「是什麼動力讓你關心香港的受壓迫者?」
我認識許多香港教會的牧師,從他們的口裡得知港人受壓迫的情況,得知香港教會的年輕人背包放著遺書上街頭的事之外,主要有一件事「刺激」了我。那就是我從新聞媒體看到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所說的話:「香港是中國家務事,外人別插手。」
這讓我想起以前曾經幫助一位受家暴婦女的事,當時受家暴婦女的先生就嗆我說:「這是我的家務事,外人別插手。」想想,如果是一家人,會用這種殘暴手段傷害家人嗎?香港歷經九個多月,多少人身屍赤裸被自殺?多少年輕的生命隕落?如果是一家人,不應該用這種邪惡手段來殘害他人。想想如果是一家親,會用刀槍指著對方法?不要忘了,中共用二千多顆飛彈對準台灣,還有台灣政客還誇誇其談「兩岸一家親」!
實踐良善、公義的事,不是基督徒的權力。九個月以來,有超過價值一千八百多萬的物資從台灣各地送來,有基督徒、有非基督徒,有學生社團,也有個人與公司送來。除了人道物資的援助,也包括在台灣的安置、就醫、就學等,我們教會好幾位醫師、心理師都默默的協助,東媽也經常受我的委託帶香港學生去就醫,林永頌長老及所屬的司改會,更是組織義務律師團進行人道援助。連續九個月來,我看到許多人參與基督的憐憫。就像,我們當中的兄姐,有著不同的呼召在我們各自的場域裡去實踐「愛人如己」的教導,去參與基督的憐憫。
能夠感動人的是開放的愛,而不是用排斥、武力的方式。迦百農長老的憐憫,突破猶太律法的限制;羅馬軍官的憐憫,使他放下身段懇求耶穌醫治他的僕人;耶穌的憐憫,使外邦的僕人得醫治、使寡婦的兒子從死裡復活。耶穌所做的正如他後來教導門徒新的誡命是一樣的,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當我們越有憐憫(compassion),我們的生命越能彰顯出基督的愛,越能參與基督對苦難世間的憐憫與救贖。
二、宣教不是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宣教是在落實上帝國的愛
在宣教這一件事情上,採取仇視、憤怒的態度;還是採取寬容、和好的態度。你覺得哪一種處理方法比較能夠使人感受到愛呢?哪一種方式容易讓人親近、感受到耶穌呢?
在迦百農的會堂裡,他們不是以仇視外邦人為出發,從會堂長老願意接納羅馬軍官來看,就可以感受到以「愛」出發的信仰力量。而羅馬軍官也不以武力來馴服猶太人,從他對僕人的憐憫、對耶穌的信心,就讓我們看到信仰在他身上的影響力。
這位羅馬軍官雖是外邦人,從他與猶太會堂的友好,他可能是信仰猶太教的外邦人。加上他曾聽過耶穌所傳講上帝國的信息,耶穌醫病、趕鬼的神蹟,讓他更渴慕且深信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為了拯救世上的人來到世界。因此,他深信,只要耶穌願意,他的僕人必定會得著醫治。
在台灣,基督徒是百分之五的少數,若其他的宗教信仰者缺少對基督教的寬容,基督教就會很難生存。我在當神學生時,暑期組福音隊往偏鄉去宣教,我們白天在國小帶學生上課,下午帶學生活動及家訪。晚上辦了二場佈道會,因為教會禮拜堂及前庭都很小,因此我們跑去廟宇向住持借廟宇的前庭。我們很誠實的表明我們是從台北來的教會青年,要辦晚會,小朋友要唱詩歌表演。廟方人員很友善,還幫我們用喇叭廣播放送。宗教信仰是為了締造愛與和平的世界,雖然在理念上有許多不同,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宣教不是靠武力建立起來的,而是透過愛才能建立的。願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耶穌曾說:「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約翰福音13:35)「彼此」可以是信主的人,也可以是指與非信主的人。願上帝幫助我們彼此相愛,來顯明上帝的愛就在我們中間。
問題討論:
1.耶穌為何稱讚羅馬軍官的「信心」,這對我們有何學習?
2.我們如何培養對人有「憐憫」的心?我們如何關心受壓迫的香港人、中國教會?
3.基督徒如何與其他不同信仰的人建立愛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