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9日 星期五

使徒行傳7:1-38司提反的辯護

司提反的辯護
2019.8.11臺北濟南長老教會講道大綱
使徒行傳7:1-38

「歷史感」是關於人們和事件的歷史真實,關注過去歷史的進步價值,進而使人在當下持續改革與進步。

一、與上帝立約的民族(7:1-8)

受誣陷之下,司提反被抓到猶太最高議會,受大祭司和眾議員審問。

大祭司、猶太最高議會的人,他們會不知道猶太歷史嗎?

亞伯拉罕:1.蒙上帝揀選。2.有信心。3.有盼望。

於是上帝和亞伯拉罕立約,以割禮為記號。(7:8)

和合本聖經:「以撒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
現代中文譯本:「照樣以撒雅各行割禮,雅各給十二個族長行割禮。
希臘文連接詞「καί」的用法,應該是接續主要的動詞「割禮」。

二、上帝巧妙的帶領(7:9-16)

亞伯拉罕是「連立足的地方」都沒有
約瑟是「沒有地位」的埃及奴隸

出賣約瑟的人,竟然是他的親兄弟。彷彿是今日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防治法》20週年:鄧如雯殺夫案

即使在最艱困的環境裡,懂得倚靠上帝。

三、使人從苦難中得解放(7:17-34)

當時全世界最強盛的埃及帝國,要消滅以色列人。

摩西特別之處,乃在於他對弱勢者的認同。
摩西是一個謙虛的人;他比世上任何一個人都謙虛。(民數記12:3)

四、使人領受上帝永恆的信息(7:35-38)

誰指定你作領袖、作法官來管我們呢(使徒行傳7:27, 35)

我們來想想看第七章司提反的辯論,帶給我們什麼要緊的信息:

一、我認救主無驚見誚

我的子民在埃及所受的苦難我都清楚地看見了;我也聽見他們的呻吟,我下來要解救他們。你來!我要差遣你到埃及去。(使徒行傳7:34)

我告訴你們,凡是被上帝的靈感動的人一定不說『耶穌是該受咒詛的』。同樣,除非被聖靈引導,也沒有人能承認『耶穌是主』。(哥林多前書12:3)

雖然面對惡劣的環境之下,仍然「認救主無驚見誚」。

二、信仰如果失去誠實的心,就不再是信仰

耶穌本人也同樣被陷害過,「祭司長和全議會設法找假證據控告耶穌,要置他於死地。(馬太福音26:59)

問題討論:
1.司提反對聖經的歷史非常的熟念,非常有歷史感,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
2.對於大祭司再度收買人作假見證來陷害人,我們該如何警惕?
3.面對高高在上的法老威脅,摩西如何面對?司提反又如何面對大祭司?

講道稿

二O一九年八月十一日
司提反的辯護
黃春生牧師
使徒行傳7:1-38

今天所讀使徒行傳第七章的內容主要是以色列信仰的起源與歷史,我們看到司提反對於信仰的歷史非常的熟悉,不要忘了在第六章第五節裡,我們看到使徒們選出的七人都擁有希臘名字,沒有一個希伯來名字,換言之,他們是說希臘話的信徒中選出來的代表。我們也可以這樣來理解,司提反應該是住在國外的猶太人,希臘語是他主要的使用語言,他回到耶路撒冷加入基督信仰的團契。他是一個信心堅定、被聖靈充滿的人,被眾人選出來服事說希臘話的信徒,特別是關懷說希臘話的孤兒寡婦,做慈善的事務。
司提反雖是從國外回來,但他對自己本身猶太信仰的歷史非常的熟知,因此,他能夠很精簡的從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來談,又能精準的說明摩西蒙召帶領以色列人掙脫埃及法老的壓迫,出埃及得解放的過程。從司提反熟念自身的猶太民族與信仰的歷史來看,我們發現他是一位極具歷史感的人。
這也在提醒我們,我們也要成為一位具有歷史感的人。歷史感是什麼?「歷史感」是關於人們和事件的歷史真實,關注過去歷史的進步價值,進而使人在當下持續改革與進步。這是我對「歷史感」的看法。
獨裁者可能會竄改歷史,煙滅自身的惡行;民族主義者可能會虛構或是編撰誤導或是造神的故事;統治者更是要杜撰與美化自己。但我們看到聖經,它不是一本勸人為善的「善書」,而是將人不完全,甚至邪惡的一面也記載下來。使我們看到選民的墮落史的同時,也看到上帝的救恩史。作為一位有歷史感的人,我們需要關注過去歷史中有哪些進步價值,進而使人在當下持續改革與進步。
牧師希望我們作為臺北濟南教會的一份子,多少也能夠了解我們自身的歷史。1895年大清帝國戰敗,同年四月十七日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當時大清帝國只有效統治臺灣西半部,原住民區域還是屬於原住民統治的。日本來臺灣的隔年1896年,來台的日本基督徒不分教派,組成「基督信徒一致會」,河合龜輔牧師(かわい かめすけ)1896527日首先來到臺灣牧養日本信徒。河合牧師是從東京明治學院大學(Meiji Gakuin University)的神學院畢業,這所大學是美國長老教會宣教師赫本牧師(Reverend Dr. James Curtis Hepburn)1863年在東京創立。我們教會的日本牧師大多是長老教會所派出,也因此,我們教會的歷史是從日本時代來算起。
當時,我們的教會日本信徒增加很多,不夠容納,日本基督教團1937年在大正町興建一座屬於聖公會的大正町教會,戰後1947年改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中山教會。因為不是延續聖公會,所以中山教會以1947年作為設教紀念日。而我們教會是延續日本時代的長老教會,因此我們以18961122日作為設教紀念日。
現在,我們來看這位有歷史感的司提反,他如何通過信仰歷史的反省來回答大祭司的問題。

一、與上帝立約的民族(7:1-8)
1大祭司問司提反:「果真有這樣的事嗎?」2司提反回答:「諸位父老弟兄們,請聽!當我們的先祖亞伯拉罕住在美索不達米亞,還沒有移居哈蘭的時候,榮耀的上帝向他顯現,3對他說:『你要離開你的故鄉和親族,到我所要指示你去的地方。』4於是亞伯拉罕離開了迦勒底人的地方,去住在哈蘭。他父親死了以後,上帝把他遷移到本地來,就是你們現在所住的地方。5當時上帝並沒有給亞伯拉罕甚麼產業,連立足地也沒有;但是上帝應許要把這土地賜給他,作為他和他後代的產業,雖然那時候他還沒有兒子。6上帝對他這樣說:『你的後代要寄居外國,在那裏作奴隸,受虐待四百年。7但是,我要懲罰奴役他們的那一國。以後他們要離開那地方,在這裏敬拜我。』8於是上帝和亞伯拉罕立約,以割禮為記號。所以,亞伯拉罕以撒出生後第八天給他行割禮;照樣以撒雅各行割禮,雅各給十二個族長行割禮。

在第六章時,我們看到司提反受聖靈的充滿,為福音的真理大膽見證,所以猶太人無法對抗他所說的話。所以,猶太人就設圈套,找人作假見證來陷害司提反。在受誣陷之下,司提反被抓到猶太最高議會,受大祭司和眾議員審問。
在第一節裡,大祭司問司提反,是否如同眾人控告他的事嗎?眾人控告司提反主要的理由有二:一、控告司提反說毀謗摩西和褻瀆上帝的話(使徒行傳6:11)。二、控告司提反說耶穌要拆毀聖殿,以及要改變摩西所傳的傳統(使徒行傳6:14)
這二項指控若是成立,他們就可以將司提反處死。面對,猶太人買收人做假見證來誣賴司提反,他一點都不畏懼,他反而勇敢面對猶太最高議會的威權來答辯。司提反為何如此勇敢?作者路加告訴我們,司提反之所以如此勇敢,乃是因為聖靈賜給他智慧(使徒行傳6:10),甚至他的面貌好像是天使的面貌(使徒行傳6:15)
大祭司、猶太最高議會的人,他們都是猶太信仰與聖經經典的專家,他們會不知道猶太歷史嗎?知道是一回事,能夠有「耶穌成全律法」的眼光又是另一回事。
司提反是從上帝拯救的角度來說明上帝對亞伯拉罕的揀選。司提反用七節經文(第二至八節)來濃縮創世記第十二至十七章的經文,從亞伯拉罕身上可以看到三件事:
一、亞伯拉罕蒙上帝揀選,不是他有什麼過人的條件,上帝揀選他乃是出於上帝的愛,人只能決定接受或拒絕,信或不信。因此,救恩全然是上帝的恩典,不是因為人做了什麼好事。
二、亞伯拉罕有信心。離開本族、本鄉對四千多年前的人是種生命的冒險,亞伯拉罕不知道要往哪裡去,不知道目的地,不知道路上會遇到什麼危險。
三、亞伯拉罕有盼望。四千年前的人,有很強烈的種族延續的想法,沒有後裔等於沒有未來,但在上帝的應許下,他的信心堅固他對上帝的盼望。
後來以色列人在埃及作奴隸,受虐待四百年,甚至遇到滅族的危機時,上帝依然拯救他們。為何上帝會揀選在埃及為奴四百年的以色列人呢?在第八節裡,司提反說:「於是上帝和亞伯拉罕立約,以割禮為記號。」這句話是這一段最重要的記載,因為上帝是守約的上帝,這個約維繫著上帝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揀選的愛,「立約」更維繫以色列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當時「立約」是以割禮為記號,但是在埃及四百年裡面,這項與上帝立約的記號已經失去了,雖然人忘記,但是上帝卻不會忘記他與人之間所立的約。
對今日的基督徒來說,洗禮是我們信仰上帝的特別記號,洗禮的重點不在於洗禮的方式,滴水禮、浸水禮或是撥水禮,而在於認罪悔改信靠耶穌的救贖,並在聖父、聖子、聖靈的名受洗。
許多教會為了洗禮的方式彼此反對,而忽略洗禮的意義。也就是說,看重洗禮方式勝過於洗禮意義,如此一來就有如死守儀式主義的法利賽人,這樣就失去信仰的核心價值。洗禮的意義和猶太人受割禮的意義是一樣的,就是代表上帝對人的揀選,以及與人立生命的約。
第八節和合本聖經翻譯「以撒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為「照樣以撒雅各行割禮,雅各給十二個族長行割禮。」二個翻譯差很多,如果按照希臘文連接詞「καί」的用法,應該是接續主要的動詞「割禮」,換言之,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比較精準,表達出亞伯拉罕將這立約的行動「割禮」傳給兒子以撒,以撒再傳給雅各。
現代中文譯本翻譯「照樣」,這個字翻譯得很好,讓我們一看就知道,亞伯拉罕給以撒行割禮,以撒「照樣」給雅各行割禮,而雅各也給十二個族長行割禮。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照樣」的意思就是在提醒我們要將信仰傳承下去,我們與上帝立約,「照樣」傳承給下一代。

二、上帝巧妙的帶領(7:9-16)
9「族長們嫉妒約瑟,把他賣到埃及去。但是上帝與他同在,10救他脫離了一切的災難。當他站在埃及王法老面前的時候,上帝賜給他風度和智慧。法老立他為國家的首相和王室的總管。11不久,埃及迦南全境有嚴重的饑荒,造成很大的災害;我們的祖先絕了糧。12雅各聽見了埃及有食糧,便差遣他的兒子們,就是我們的祖先,到那裏去;這是第一次。13第二次他們去的時候,約瑟和他的兄弟們相認;法老由此認識了約瑟的家族。14約瑟派人去見他的父親雅各,請他跟全家到埃及來;來的親族一共有七十五人。15雅各南下到埃及;他和其他的祖先死在那裏。16他們的遺體被送到示劍,葬在亞伯拉罕用一筆錢向哈抹的子孫買來的墳地裏。

接著第九至十六節講的是創世記第卅七至最後五十章的故事。約瑟與他的曾祖父亞伯拉罕有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是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蒙上帝賜福而擁有一切。亞伯拉罕是從「連立足的地方」都沒有,一直到擁有自己的土地;而約瑟是從「沒有地位」的埃及奴隸,竟而成為埃及的首相。「從無到有」的巨大轉變,若不是有上帝奇妙的帶領,以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這一段經文裡,司提反把重點放在第九至十節:「族長們嫉妒約瑟,把他賣到埃及去。但是上帝跟他同在,救他脫離了一切的災難。當他站在埃及王法老面前的時候,上帝賜給他風度和智慧。法老立他為國家的首相和王室的總管。」讓我們看到,出賣約瑟的人,竟然是他的親兄弟。而出賣耶穌的人竟然是他的門徒,甚至是上帝的大祭司收買人做偽證誣陷耶穌。在約瑟的故事裡,他被自己的親人出賣、傷害,這讓我們彷彿看到今日的家庭暴力一樣。
今年(2019)七月三十日是台灣《家庭暴力防治法》二十週年紀念日。立法院在二十年前為什麼會立這個法案?因為在19931027日台灣發生一件震撼社會的「鄧如雯殺夫案」。
鄧如雯十五歲時即遭林阿棋多次強暴懷孕,在林阿棋多次暴力脅迫其家人及小孩後,被迫與林男結婚。婚後鄧如雯曾因不堪毆打而離家,但又因林到其娘家大肆施暴及恐嚇全家,甚至揚言強姦鄧的妹妹後將其賣到妓女戶,使鄧如雯不得不返家,返家之後鄧如雯過著如地獄般的生活,被暴力毆打、強暴。就連鄧女與林男生下的兩個幼子也無法倖免,林男甚至將孩子丟入洗衣機內啟動機器成傷。
鄧如雯歷經七年的暴力凌虐,終在林阿棋又恐嚇殺鄧全家時,鄧為保護家人而趁趁林男熟睡時,她選擇「鐵鎚殺夫」結束地獄婚姻。當時因為相關法令規定不足,使之求助無門,以致犯下此案。
事件過後,引發社會討論,婦女權利團體亦開始催生家暴法,經過五年多的努力,1999730日台灣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是亞洲第一個實行家暴法的國家。
通過《家庭暴力防治法》家庭暴力就會減少嗎?不會!但至少讓受虐、受暴力者,有申請保護的管道。許多被親人傷害的人,就像約瑟被他的兄長傷害一樣。這些暴力,上帝必定追討。
約瑟的故事也在說明,雖然他遇到親人的出賣、傷害,但只要有上帝的同在,即使在最艱困的環境裡,若懂得倚靠上帝,上帝也會有奇妙的帶領。約瑟被親兄弟出賣與傷害,但他的內心並沒有被仇恨所充滿,他反倒以愛來替代仇恨。約瑟的愛使以色列人在埃及蒙福,這段期間也是以色列人最風光的歲月。
但是,時間一久,以色列人從豐富轉為衰敗。這正好說明,如果沒有上帝的同在,再豐富的物質生活也會消逝。所以,緊接著以色列人在埃及面臨最大的滅族危機,就是埃及王法老下令屠殺以色列男嬰。

三、使人從苦難中得解放(7:17-34)
17「上帝要向亞伯拉罕實行諾言的日子快到的時候,以色列族在埃及的人口已經增加很多。18後來有一個完全不認識約瑟的新王開始統治埃及19這王用詭計剝削我們的同胞,虐待我們的祖先,強迫他們丟棄嬰兒,不讓他們活下去。20就在這時候摩西出生了;他長得非常可愛,在家裏被撫養了三個月,21到了他被丟棄時,法老的女兒收養了他,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帶大。22他接受了埃及文化的薰陶,很有說話和辦事的能力。23摩西四十歲的時候,決心要了解以色列同胞的情況。24有一次,他看見一個同胞受埃及人的欺負,就上前保護他,為他伸冤,把那埃及人殺了。25他以為同胞會明白上帝要用他來解救他們,可是他們竟不明白。26第二天,他看見兩個以色列人在打架,想替他們調解,就說:『你們是同胞,為甚麼自相傷害呢?』27那欺負同胞的把摩西推開,說:『誰指定你作領袖、作法官來管我們呢?28你也要殺我,像你昨天殺了那埃及人一樣嗎?』
29摩西一聽見這話就逃離埃及,去寄居在米甸。在那裏,他生了兩個兒子。30「過了四十年,在西奈山附近的曠野,有一位天使從荊棘的火燄中向摩西顯現。31摩西看見了這景象非常驚駭,走上前去,要看個究竟。這時候,他聽見主的聲音說:32『我是你祖先的上帝,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摩西恐懼戰慄,不敢注視。33主又對他說:『脫掉你的鞋子!因為你所站的地方是聖地。34我的子民在埃及所受的苦難我都清楚地看見了;我也聽見他們的呻吟,我下來要解救他們。你來!我要差遣你到埃及去。』

接著我們來看第十七至卅四節,這一段經文記載以色列民族的最大危機,就是當時全世界最強盛的埃及帝國,要消滅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當時是奴隸,對強盛的埃及來說,要消滅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上帝記得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上帝透過一個嬰孩摩西來拯救整個奴隸的民族。
在聖經中,我們對摩西小時後的事所知有限;可是猶太歷史家卻說了不少。按羅馬帝國的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 c37-c100)的記載,摩西是一個很俊美的孩子,乳娘帶他上街,人們都停下來注視他。他又是個很聰敏的孩子,在他所學的課業上,他比別人都快,也很勤懇。有一天,法老的女兒帶他到她父親面前,求他讓摩西繼任埃及的王位。法老同意了。那故事接下去說,法老開玩笑地把王冠放在這孩子摩西頭上;可是這孩子抓開了它,丟在地上。旁邊站著的一個埃及大臣說,這是一個徵兆,如果不馬上把他殺死,這孩子注定是要給埃及國王帶來災難的。但是法老的女兒把摩西搶回懷中,並且說服了法老不要聽信大臣的警告。摩西長大以後,作了埃及最偉大的將軍,而且遠征埃提阿伯(今日非洲東北部),打下他們的首都,與當地的公主結婚,凱旋而歸。這是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所說的。
摩西特別之處,乃在於他對弱勢者的認同,他看到自己做奴隸的同胞被欺負,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去解決,應該是說用暴力去解決,結果適得其反,使他不得不逃離埃及。直到他遇到上帝,生命被更新,才被上帝所使用。生命被更新的摩西,聖經這樣形容他:「摩西是一個謙虛的人;他比世上任何一個人都謙虛。(民數記12:3)

四、使人領受上帝永恆的信息(7:35-38)
35「這位摩西就是以色列人所拒絕、質問說『誰指定你作領袖、作法官來管我們呢』的那個人。藉著在荊棘中顯現的天使,上帝差派他作領袖、作解救者。36他帶領人民從埃及出來,在埃及,在紅海,和在曠野的四十年間,行了許多神蹟奇事。37也就是這位摩西告訴以色列人民說:『上帝要從你們的同胞中為你們興起一位先知,正像他興起我一樣(「為你們興起一位先知,正像他興起我一樣」或譯「為你們興起一位像我一樣的先知」。)。』38他在曠野跟以色列會眾在一起;他和我們的祖先以及在西奈山跟他說話的天使在一起;他領受了上帝永恆的信息,把信息傳給我們。
最後我們來看第卅五至卅八節,司提反特別強調這位摩西就是曾經被以色列人拒絕的人,以色列人對摩西說:「誰指定你作領袖、作法官來管我們呢」,這句話司提反提到二次(使徒行傳7:27, 35)。司提反要強調說明,上帝的使者是經常被以色列人拒絕的,就連摩西在猶太民族裡有著極高的宗教地位,也曾被百姓拒絕。這情形就跟耶穌在加利利傳道時所遇到的情況一樣。耶穌行了許多神蹟,百姓還是不信,仍一味地要求耶穌再行神蹟,因為他們不聽耶穌的教導,只要耶穌神蹟,所以耶穌很生氣的回絕說:「這時代的人竟是那麼邪惡、淫亂!你們要求神蹟嗎?除了約拿的神蹟,你們再也看不到別的神蹟了。(馬太福音16:4)

我們來想想看第七章司提反的辯論,帶給我們什麼要緊的信息:

一、我認救主無驚見誚
在司提反看來,上帝呼召摩西的原因是上帝看到苦難中的百姓,第卅四節說:「我的子民在埃及所受的苦難我都清楚地看見了;我也聽見他們的呻吟,我下來要解救他們。你來!我要差遣你到埃及去。」摩西知道這呼召不是要他承受福氣,而是要他犧牲來服事,且前面的道路一定艱苦難當。就像上帝揀選司提反一樣,要他參與上帝的事工,甚至這事工是要用生命來服事。
哥林多前書說:「我告訴你們,凡是被上帝的靈感動的人一定不說『耶穌是該受咒詛的』。同樣,除非被聖靈引導,也沒有人能承認『耶穌是主』。(哥林多前書12:3)這句話,是早期教會的信仰見證。在早期教會時代,基督徒時常面對羅馬政府和猶太人的迫害。羅馬兵為了分辨誰才是基督徒,他們想到一個方法,就是將十字架放在地上,要路過的人腳踏十字架,說「耶穌是該受咒詛的」,若是有人不從的話,他就會被以基督徒的身分被捕。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保羅說出:「除非被聖靈引導,也沒有人能承認『耶穌是主』。
摩西遇到的困難也是要在埃及法老面前堅信上帝是主,而法老不是主。司提反遇到的困難也是要堅信告白「耶穌是主」。當面對迫害時,還能堅信告白「耶穌是主」,這樣的展現不是人能做的,乃是聖靈的帶領。
同樣地,司提反的辯白和告白也是有聖靈的帶領。所以我們當學習司提反和早期基督徒的模樣,雖然面對惡劣的環境之下,仍然「認救主無驚見誚」,不對惡勢力低頭,為信仰的原則也絕不妥協。
在台灣早期的宣教也是如此,18755月馬偕在日記上寫:「這些日子常常到和尚洲去佈道,許多人來聽道。」後來和尚洲要再建禮拜堂,有一位信徒教陳士美買地皮奉獻。受來被當地一位富豪恐嚇不得奉獻,若要奉獻就要叫人誣陷他下到監獄。陳士美不為所動,堅信耶穌基督,依然奉獻土地。果然在隔年就被富豪誣陷入獄,在監獄裡受盡煎熬八年,之後死在監獄中。
1873年當馬偕牧師初次到艋舺傳福音時,受到居民丟擲石頭、潑糞。當時艋舺由三大姓的家族統治,他們在艋舺「喊水會結凍」,艋舺人唯命是從。這三大姓的頭人威脅馬偕牧師說:「艋舺有三大姓,就無耶穌教;有耶穌教,就無三大姓」,甚至,馬偕牧師租房子來當禮拜堂也被三大姓派人拆毀。後來在貴陽街現址建立禮拜堂,馬偕牧師當時向艋舺的百姓說,你們若再拆毀這間禮拜堂,我偕牧師就要再建一所比你們的廟宇更高的禮拜堂。
二十年後的一八九三年馬偕牧師第二次放假要回加拿大前夕,再度到艋舺教會。那時三大姓的領袖還發請帖給馬偕牧師,要邀請他坐轎遊行街路。這場遊行是艋舺地區有史以來最盛大的,有五個領袖、一個城主、有武官、文官,又有廿六頂花轎,三百多名的兵馬,及各團體的隊伍。遊行當晚到達艋舺碼頭,已有船在等候馬偕牧師。信徒都站在港邊唱聖詩:「我認救主無驚見誚,好膽干證道理」。三大姓對馬偕牧師一前一後的改變,除非是聖靈的能力,否則不是人的能力所能改變的。
司提反讓我們看到,雖然面對惡劣的環境之下,仍然「認救主無驚見誚」,不對惡勢力低頭,為信仰的原則也絕不妥協。這是我們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二、信仰如果失去誠實的心,就不再是信仰
面對,猶太人買收人做假見證來陷害司提反,司提反一點也不畏懼,他反而勇敢面對大祭司及猶太最高議會的權勢來答辯。這讓我們看到,迫害的背後隱藏不實的指控,以及作假見證陷害人的行為。耶穌本人也同樣被陷害過,馬太福音就記載說:「祭司長和全議會設法找假證據控告耶穌,要置他於死地。(馬太福音26:59)要以假見證陷害耶穌的不是別人,而是口口聲聲講十誡、律法的宗教領袖。若是宗教信仰發展到這個地步,豈不是很可悲呢?類似的例子也一再發生在台灣的宣教歷史中。有回到嘉義中會白水溪教會,看到禮拜堂前面豎立「甘為霖牧師紀念碑」。紀念碑上面記載早期宣教師在當地受迫害的歷史,當時甘為霖牧師被人控告他殺死嬰孩,喝嬰孩的血,吃嬰孩的肉,然後造謠作假見證的人又鼓動百姓殺害甘為霖牧師。這個紀念碑,將這一段歷史記載下來。
類似的假見證過去如此發生,現在也依然發生。這給我們一項很要緊的提醒:信仰如果失去誠實的心,就不再是信仰。沒有誠實的心,人就成為魔鬼的工具。這一點我們必須特別警醒。

問題討論:
1.司提反對聖經的歷史非常的熟念,非常有歷史感,我們可以學習到什麼?
2.對於大祭司再度收買人作假見證來陷害人,我們該如何警惕?
3.面對高高在上的法老威脅,摩西如何面對?司提反又如何面對大祭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