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試金石
路加福音20:1-18
2019.1.6 台北濟南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 「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23)
● 「治會管理的長老」(使徒行傳14:23、20:17-28;提多書1:5-9等)
● 「傳道訓誨的長老」(提摩太前書5:17)
一、言論自由(20:1-8)
● 「耶穌每天在聖殿裏教導人。祭司長、經學教師,和民間的領袖要殺害他。」(路加福音19:47)
● 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是猶太最高議會(Sanhedrin)的議員。
● 到底耶穌在聖殿可不可以有「言論自由」?
● 所羅門廊,是猶太男子聚集的公共場所。
● 耶穌十二歲時在聖殿,一面聽,一面問(路加福音2:46)。
● 祭司長限制耶穌的言論,質問耶穌憑什麼樣的權柄「潔淨聖殿」。
● 「認識你是惟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恆的生命。」(約翰福音17:3)
二、耶穌本身成為試金石(20:9-18)
● 這個比喻濃縮整個以色列人的歷史。
● 殺害園主的兒子,是要使取代「園主」,也就是要取代上帝。
● 「基石」或稱為「房角石」,有定位、定向的功用。
● 「我要在錫安建立堅強穩固的基礎,在那裏安放貴重的基石,上面刻著字,說:『有信心的人必然堅定不移』。」(以賽亞書28:16)
● 上帝的基石乃是試驗人的「信心」有多少?
● 「基督耶穌自己是這家的基石。倚靠他,整座建築得以互相連接,逐漸擴大成為聖殿獻給主。」(以弗所書2:21下-22)
今天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提醒:
一、擁有權柄不是要來限制他人的聲音,而是要傾聽與對話
● 「耶穌趕走了一個啞巴鬼,鬼出去以後,那個人又能夠說話了。」(路加福音11:14)。
● 「警告他們無論如何不得再藉耶穌的名發表言論或教導人。可是,彼得和約翰回答他們:『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使徒行傳4:18-19)
● 「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作你們的奴僕。」(馬太福音20:26-27)
二、基督是我們人生的試金石,是檢驗我們的標準
● 「試金石」,是審判與試驗的標準。
● 「誰跌在那塊石頭上,誰就粉身碎骨;那塊石頭掉在誰的身上,也要把誰砸爛。」(路加福音20:18)
問題討論:
1.在20:9-18中,誰聽懂了比喻的內容?
2.祭司長為何要限制耶穌?耶穌所做的事帶來什麼深遠的影響?
3.我們如何效法耶穌,來試驗我們的信仰?
人生的試金石
路加福音20:1-18
2019.1.6 台北濟南教會主日講道篇
今天是2019年的第一主日,在第一場禮拜中,我們也要按教會規矩舉行長老、執事及教會機構首長的就任授職,也是任職者在上帝及眾人面前「誓約」的重要時刻。「誓約」是基督信仰重要的信仰告白及獻身的決志,是我們將來向上帝交帳的依據,因此,任職者要提醒自己,「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歌羅西書3:23)
長老教會是建立在聖經——上帝話語的根基上,根據聖經的教導,長老可說是整個教會運作的核心,也因此,在長老教會的制度裡是由「小會治會」。堂會所選出來的長老稱作「治會管理的長老」(使徒行傳14:23、20:17-28;提多書1:5-9等),而牧師則是「傳道訓誨的長老」(提摩太前書5:17)。在第一次託付長老職分時,我們稱為「封立」或「按立」,就像傳道師受封立作牧師,長老職分是終身的職分,第二任以後我們就稱為「設立」。
執事是長老的助理,在長老教會法規裡,長執會是辦理小會交辦的事項,協調事工的推展。定期召開長執會是教會法規所定,為了讓所有長執了解各部門的事工,分享所屬部門的事工,是彼此同工、分工與配搭的一部分。若是各部門沒有提出事工議案的話,該次長執會就不會有議案,但仍會有部門報告案。
在服事教會時,使徒保羅特別提醒我們:「凡事都要規規矩矩地按著次序行。」(哥林多前書14:40)教會與社會中的社團、公司不同,教會是一群受耶穌基督呼召的人所組成,是傳揚上帝國和基督的救贖之信仰團體,講的是甘願奉獻自己,不要以「很麻煩」或其他理由來搪塞。此外,還要落實「對上帝有信、對厝邊有愛、對鄉土有情」的信仰實踐。因此,在教會裡談不上有何利益可謀,也扯不上有何地位可圖。如果想要圖謀利益、地位,勢必會敗壞教會,將來也必被天國的主人所棄(參閱馬太福音24:45-51)。教會事工不是只丟給長執去服事就算了,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強調回到聖經的教導裡,當時基督徒才發現「信徒皆祭司」的真理,也就是我們每個人也有「祭司」的角色,需要盡我們所能的參與教會的建造。牧師在此也要邀請我們濟南教會每一位屬靈的肢體,經常為牧師、長老、執事及同工代禱,在祈禱中懇求上帝幫助、堅固我們的教會。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今天的經文:
一、言論自由(20:1-8)
1有一天,耶穌在聖殿裏教導人,宣講福音。有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來見他,2問他:「你憑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情?是誰給你這權呢?請告訴我們!」3耶穌回答他們:「讓我先問你們一句話,告訴我,4約翰施洗的權是從上帝還是從人那裏來的呢?」5他們開始爭辯起來,說:「我們該怎樣回答呢?如果我們說『從上帝那裏來的』,他會說:『那麼,你們為甚麼不相信約翰呢?』6如果我們說『從人那裏來的』,群眾會拿石頭打我們,因為他們都相信約翰是個先知。」7於是他們回答:「我們不知道是從甚麼地方來的。」8耶穌就對他們說:「那麼,我也不告訴你們,我憑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
第一節說「有一天」,這個時間是接近逾越節的時候,是耶穌騎小驢進入耶路撒冷之後。根據第十九章四十五節的記載,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後,就趕出聖殿外邦人院裡做買賣的店舖,原本外邦人院是作為外邦信徒敬拜上帝的地方,但是當時的大祭司及宗教當局相當的排外,也將橄欖山至聖殿外圍的商場移入外邦人院,即壓縮外邦人敬拜的場地。耶穌潔淨聖殿,也是在廓清外邦人院,還外邦信徒敬拜的空間。耶穌所做的正如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第二章十四節所說的:「基督親自把和平賜給我們;他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以自己的身體推倒那使他們互相敵對、使他們分裂的牆。」而耶穌潔淨聖殿阻擋祭司長斂財的財路,也因此惹來殺身之禍,作者路加描述說:「耶穌每天在聖殿裏教導人。祭司長、經學教師,和民間的領袖要殺害他。」(路加福音19:47)
這殺機來得很快,我們看到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來質問耶穌,誰給他權柄在聖殿裡教導人。這個陣仗非常大,連祭司長都出面了,一般來說祭司長只有在主持猶太會議時才會出現,但在此,他卻帶隊來質問耶穌。祭司長、經學教師和長老這三類人是猶太最高議會(Sanhedrin)的議員;我們可設想祭司長已經要透過整個猶太教的權力核心來對付耶穌,用整個宗教權柄來控告耶穌。
到底耶穌在聖殿可不可以有「言論自由」?
聖殿的外邦人院四周有走廊環繞,這走廊又稱為所羅門廊(Solomon's Porch),是猶太男子聚集的公共場所,他們常會在此討論信仰問題,有些拉比也會在此講論。路加福音就記載耶穌十二歲時,來到聖殿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路加福音2:46)。換言之,這地方是談論信仰、公共事務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裡講話、辯論、教導。如今,耶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宣講福音。但是,我們卻看到掌握權力的祭司長卻要限制耶穌的言論自由,要求「噤語」。
祭司長一群人問耶穌「你憑著甚麼權柄做這些事情?」不僅要限制耶穌的言論,他們更想質問的是,耶穌憑什麼樣的權柄「潔淨聖殿」。這群猶太最高議會的議員,就是等著耶穌宣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這樣他們便可以將褻瀆上帝的罪名加諸在耶穌身上,並當場拘捕耶穌。
主耶穌的回答顯出他的智慧,正如先知以賽亞說他是「奇妙的導師」(和合本譯為「奇妙的策士」,以賽亞書9:6)。主耶穌沒有直接回答他們,反而問他們有關約翰施洗的權柄是從何來。這問題使得祭司長及猶太議會議員陷入兩難,若他們承認約翰的洗禮來自上帝,而耶穌做了很多比約翰還重大的工作,他們又為何不信?他們若把約翰的洗禮貶為從人間來的,百姓又會拿石頭打他們,因為百姓已將約翰視為先知。
猶太人會拿石頭打假先知,也會打不稱職的領袖。約翰是否是先知?議會當局怎能不知?他們若不知,不但會受到百姓定罪,也會受到上帝的審判。因為辨別真假先知正是他們的責任(申命記3:1-5)。但是他們卻回答「不知道」。
「不知道」是一種應付,是一種推卸,這句話已表明這些人拒絕了耶穌的救恩。每個人都要摸著良心來回答這一問題,「耶穌是誰?他的權柄來自哪裡?」因為這關係著生命的問題。因此,約翰福音就說:「認識你是惟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恆的生命。」(約翰福音17:3)若是回答「不知道,不認識」,就已表明人的不信。
生命本身就是需要抉擇,你可以選擇認識上帝,也可以不選擇,這是上帝給人的自由意志,但是我們必需要為自我的選擇付上必要的代價。若是耶穌問你同樣的問題時,你會怎麼回答?
二、耶穌本身成為試金石(20:9-18)
9接著,耶穌向他們講這個比喻:「有一個人開墾了一個葡萄園,把它租給佃戶,自己遠行,在外住了一段時間。10收葡萄的季節到了,他打發一個奴僕去向佃戶收他應得的分額。可是他們把那奴僕毆打一頓,叫他空手回去。11園主再派另一個奴僕去;他們照樣毆打他,侮辱他,又叫他空手回去。12第三次園主又派一個奴僕去;佃戶又打傷他,把他趕出園外。13葡萄園主說:『我該怎麼辦呢?我要差派我所疼愛的兒子去,也許他們會尊敬他。』14可是佃戶一看見園主的兒子,彼此說:『這個人是園主的繼承人;我們殺掉他,他的產業就歸我們了!』15因此,他們把他推到葡萄園外去,殺了。「這樣,葡萄園的主人要怎樣對付那些佃戶呢?16他一定要來殺滅他們,把葡萄園轉租給別人。」群眾聽了這話,都說:「絕不可以有這樣的事!17耶穌注目看他們,問說:「聖經上說:泥水匠所丟棄的這塊石頭已成為最重要的基石。這話是甚麼意思呢?18誰跌在那塊石頭上,誰就粉身碎骨;那塊石頭掉在誰的身上,也要把誰砸爛。」
在路加的描述裡,面對祭司長、經學教師這群猶太最高議會議員的「信仰查核」,耶穌說了這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濃縮整個以色列人的歷史,就是上帝一直恩待以色列人,一次又一次的向他們伸出拯救的手,一再派出先知去呼召以色列人回到上帝的面前。可是以色列人不但沒有聽上帝的話,反而殺害上帝所差派的先知,最後,連上帝差遣祂的獨生愛子耶穌來到這世上,還是被他們拒絕,甚至最後把他釘在十字架上。殺害園主的兒子,目的就是要使自己取代「葡萄園的園主」,也就是將自己取代上帝,自己要扮演上帝。
在這世上,有些人擁有權柄時,就越想去扮演上帝,特別是獨裁的統治者。去年(2018)11月1日在中國發生一件事情,中國中央宗教督查巡視組、河南洛陽市統戰部和洛寧縣統戰部約三十人,到東村教堂視察,官員仔細檢查後,到講台前「指著牆上十條誡命的第一條說:『這條必須取消。』」《十誡》第一條為「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上帝。」教會信徒極力反對這做法,說:「這不合適,這是篡改上帝的話!」但其中一名巡視的官員就稱,「這一條習近平反對,誰敢不配合,誰要是不同意就是跟國家對抗!」還強調他們的做法是國家政策,「最終這是國家政策,要認清形勢,別跟國家對著幹!」教會最終迫於壓力,政府人員將第一條誡命「抹去」﹐之後縣統戰部的人員拍照向上級彙報。最後,教會將整個十誡拿掉。
從以色列歷史來看,以色列人一直在期待上帝的拯救,期待彌賽亞的出現,可是當耶穌基督真正出現時,他們反倒拒絕他。因為他們心裡面所期待的彌賽亞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塑造心目中的「神」,最終他們拒絕了耶穌。在自我中心的獨裁者,他們所做的就像比喻中的人一樣,想把園主的兒子殺掉,自己當起園主、自己當上帝。
反倒,聽耶穌教導的群眾聽了這話,都說:「絕不可以有這樣的事!」(20:16下)接著耶穌引用聖經的話來說明自己成為「基石」,甚至有人要跌落在基石上粉身碎骨。
「基石」或稱為「房角石」,是置放於轉角處,作為第一塊基石,有定位、定向的功用,也作為承重的石塊。當時的建築方法,每一塊石頭都必須與作為根基的房角石看齊、丈量,這樣建築物才能穩固。
先知以賽亞說至高的上主要對你們說:「我要在錫安建立堅強穩固的基礎,在那裏安放貴重的基石,上面刻著字,說:『有信心的人必然堅定不移』。」(以賽亞書28:16)
這塊「基石」成為絆腳石,有試驗真假、審判性的功用。就像「試金石」(lydianite)的目的,是要來試驗金礦含黃金的成分有多少。在先知以賽亞的信息裡,上帝的基石乃是試驗人的「信心」有多少?
使徒保羅就借用舊約先知以賽亞所講「基石」的概念,說:「基督耶穌自己是這家的基石。倚靠他,整座建築得以互相連接,逐漸擴大成為聖殿獻給主。」(以弗所書2:21下-22)當我們對準耶穌基督這塊「基石」,我們才有可能看齊,這樣建築物才能夠穩固。而這塊「基石」更是我們的標準,檢驗我們的信心,檢驗我們是否可以成為上帝國的建築材料。
今天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提醒:
一、擁有權柄不是要來限制他人的聲音,而是要傾聽與對話
在路加福音第十一章十四節有一個記載:「耶穌趕走了一個啞巴鬼,鬼出去以後,那個人又能夠說話了。」有一回在處境查經班裡,也查到這一段經文,有人就分享「啞巴鬼」象徵「被噤語」,就像白色恐怖時期,受到壓迫與束縛,而不敢出聲。耶穌曾使「啞巴」可以講話,使人得到釋放,但是今天耶穌在耶路撒冷聖殿,卻被有權柄的祭司長限制他說話。
言論的自由也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對於言論自由就有相當的定義與保障。對於猥褻性言論、粗俗言論、誹謗性言論、侮辱或挑釁性言論,則不在保障的裡面。
言論自由、母語自由與民主自由,都是過去許多人犧牲所爭取來的,以前在台灣報紙、電視台都是特許的,就連印刷出版也有審查制度。今天台灣的言論自由程度相當開放與進步,這一點也展現出台灣朝向進步的價值。但在中國則是越來越限制人民的行動與言論,前二週在中國發生一個案例,就是中國人民網路翻牆至境外,其判刑比吸毒判刑還要重。今年(2019)是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三十週年、東西德柏林圍牆倒塌三十週年,這呈現二種強烈的對比,獨裁壓迫與民主自由,對比迄今越來越大。
耶穌使「啞巴」可以講話,表面是醫治的神蹟,但也象徵人的語言得到自由與釋放。但是相較於擁有權柄的祭司長限制耶穌的聲音,甚至,後來使徒彼得與約翰在聖殿美門口使生來就瘸腿的人走路,他們宣講耶穌基督復活的大能之後,他們就被聖殿的警衛官逮捕,並「警告他們無論如何不得再藉耶穌的名發表言論或教導人。可是,彼得和約翰回答他們:『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使徒行傳4:18-19)
擁有權柄不是要來限制他人的聲音,而是要傾聽與對話。很可惜的是,祭司長只想用權柄限制耶穌,就像中國的獨裁者一再限制教會及人民的聲音。一個進步價值的社會,是要學習對話的,是要像耶穌取了僕人的樣式謙卑自己的。正如,耶穌教導門徒說:「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作你們的奴僕。」(馬太福音20:26-27)僕人是以傾聽的態度,來開始他的服事。
二、基督是我們人生的試金石,是檢驗我們的標準
在去年(2018)九月,印度最高法院判定印度教神廟禁止10-50歲婦女(月經年齡)入內參拜違憲。然而,在最高法院判決出來後,不少印度教徒依舊會在沿途擋下所有要上山參拜的婦女,於是,當地婦女在週二2019年新年,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erala),號召了五百萬名婦女上街組成了一道長達620公里的「婦女圍牆」(Women's Wall),呼籲消除性別不平等。背後要說出的是「愛」,「愛」是宗教信仰最重要的價值。就像使徒保羅所說:「因為我確信,甚麼都不能夠使我們跟上帝的愛隔絕。不管是死,是活;是天使,是靈界的掌權者;是現在,是將來;是高天,是深淵;在整個被造的宇宙中,沒有任何事物能夠把我們跟上帝藉著我們的主基督耶穌所給我們的愛隔絕起來。」(羅馬書8:38-39)
在古老的金飾行業,如果要知道金子的成色,要用一塊黑色的小石頭,把金子在上面輕輕磨擦一下,就可以比較分辨。那塊黑色的石英岩就是「試金石」。要試過,才可以鑑定金子的純度好不好。同樣的,如何斷定基督徒信仰的品質呢?「基督的愛」是試金石,是檢驗一切價值的標準,是建造信仰的準繩。
耶穌預表自己就是先知所指的「基石」,而這基石也是「試金石」(lydianite),是審判與試驗的標準,正如第十八節所說:「誰跌在那塊石頭上,誰就粉身碎骨;那塊石頭掉在誰的身上,也要把誰砸爛。」
耶穌的教導是成全舊約律法的,正如希伯來書所說,耶穌基督超越天使、超越摩西、超越先知(參考希伯來書2:9、3:3)。一切對聖經的理解,都要以耶穌的話語來成全。耶穌的比喻是對群眾說的,也是對祭司長、經學教師、長老等猶太最高議會的領導者說的,每個人的信仰純度如何?不是按照世間的標準,唯有耶穌基督是檢驗我們的標準。耶穌基督這塊「基石」是我們的標準,檢驗我們的信心,檢驗我們是否可以成為上帝國的建築材料。
問題討論:
1.在20:9-18中,誰聽懂了比喻的內容?
2.祭司長為何要限制耶穌?耶穌所做的事帶來什麼深遠的影響?
3.我們如何效法耶穌,來試驗我們的信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