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創世記18:1-33

經文進度:創世記18:1-33 現代中文譯本
第18章可以分成兩個部份:
1. 第1-15節再次提起關於上帝應許亞伯拉罕的妻子莎拉將懷孕生子的應許。
2. 第16-33節,是我們甚為熟悉的故事,亞伯拉罕為了所多瑪城的罪惡滿貫,與上帝討論,且是一而再地討論多達六次,為的是希望上帝減輕對該城的懲罰。
創 18:1上主在幔利的聖樹那裏向亞伯拉罕顯現。那時正是白天最熱的時候,亞伯拉罕坐在帳棚門口。
創 18:2他抬頭一看,看見三個人站在那裏,就上前迎接他們,俯伏在地上,
創 18:3對他們說:「請你們在這裏休息一會兒,讓我招待後再走。
創 18:4我去拿水給你們洗腳,請在樹下休息。
創 18:5我去拿點東西給你們吃,你們吃了才有力氣繼續趕路。你們到我家來,我很榮幸,請讓我招待一下!」他們回答:「謝謝,打擾你啦!」
創 18:6亞伯拉罕急忙跑進帳棚,對莎拉說:「趕快拿最好的麵粉出來,烤些麵包!」
創 18:7接著,他跑到牛群中,選了一頭又嫩又肥的小牛交給僕人,吩咐趕快準備。
創 18:8他拿來奶油、牛奶,和牛肉,把食物擺在他們面前,親自在樹下招待他們;他們就吃了。
創 18:9他們問亞伯拉罕:「你的妻子莎拉在哪裏?」他回答:「在帳棚裏。」
創 18:10其中一位說:「明年這時候我要回來;你的妻子莎拉要生一個兒子。」莎拉在帳棚門口,在那人的後面聽著。
創 18:11當時亞伯拉罕和莎拉年紀都很大了,莎拉的月經也早已停止了。
創 18:12因此莎拉偷偷地笑,自言自語:「我衰老了,我的丈夫也老了;我還會有喜嗎?」
創 18:13於是,上主責問亞伯拉罕:「莎拉為甚麼偷偷地笑,自言自語:『我這麼老了,還能生孩子嗎?』
創 18:14難道上主有做不成的事嗎?明年這時候我要回來;莎拉要生一個兒子。」
創 18:15莎拉害怕,否認說:「我沒有笑!」他說:「有,你的確笑了。」
創 18:16後來,這些人離開那裏,到了一個可以俯視所多瑪的地方。亞伯拉罕也跟他們走,送他們一段路。
亞伯拉罕陪上帝和祂的使者走一段路,充分顯明是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因為,在古代的遊牧民族裡,陪客人走一 段路是送客之禮儀與尊敬之意。從經文裡我們知道亞伯拉罕陪他們走到一個可以俯視所多瑪的地方,這段距離至少有五十公里(從希伯崙的幔利到死海南側高山), 可見亞伯拉罕很尊敬上帝。
創 18:17上主對自己說:「我不要向亞伯拉罕隱瞞我要做的事。
聖經告訴我們亞伯拉罕是上帝的朋友,他們之間的親密情形在第13章最後一節的地方看出來,那裡說亞伯拉罕和他的姪兒羅得分家,羅得選了最美麗的地方,亞伯拉罕是等羅得選完後,才從另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走。
聖經說他是遷移到「希伯崙,在幔利的聖樹附近住了下來」(創世記13:18)。「希伯崙」的意思是「結盟」之意。換句話說,亞伯拉罕是和上帝結了盟約的關係。
此外,上帝將亞伯拉罕當成朋友(參考歷代志下20:7,以賽亞書40:8)。因此,上帝認為做為朋友就不應該對朋友隱瞞事情,對一位忠心的盟友也不應該隱瞞事實的真相。因為上帝既然「眷顧」(揀選)亞伯拉罕,和他立約,便應該把自己要做的事告訴他,好讓他得到警醒,並將上帝的話教導子孫遵行。 
而我們也看到上帝和亞伯拉罕之間就像朋友一樣,在以賽亞41:8上帝就稱呼亞伯拉罕是祂的朋友,因此,上帝認為做朋友就不應該對朋友隱瞞事情,所以上帝更決意要告訴亞伯拉罕有關所多瑪將被毀滅之事。
創 18:18他的後代將成為強大的國家;我要藉著他賜福給萬國〔或譯:萬民要向我求福,像我賜福給他一樣〕。
上帝再次重申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他的後代要成為大國,並且要成為萬國的祝福。
創 18:19我揀選他,是要他指示他的兒子和後代服從我,主持公道,伸張正義。這樣,我就實現我對亞伯拉罕的諾言。」
上帝揀選人必定有人的責任,在此我們至少看到人有二項責任:
1. 指示後代服從上帝,即遵守與上帝所立永遠的約。
2. 主持公道、伸張正義。這也是亞伯拉罕要成為一位領導者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否則大國之間無法和平存在,大族人民無法平安相處。
這也讓我們知道,如果上帝所呼召的人確實有這樣負起責任,上帝將實踐祂對人的諾 言。換言之,如果人沒有依照這二項責任去行,上帝的諾言也將落空。所以,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上帝呼召人不是使人成為老大坐享自己,而是要使受呼召者成為上帝的使者、僕人,帶上帝的恩典給予和他相處的人。
創 18:20於是,上主對亞伯拉罕說:「我聽到許多指控所多瑪、蛾摩拉的話;他們惡貫滿盈。
創世記13:13就已經說明:「所多瑪人邪惡,他們大大得罪上主。」上帝對朋友不隱瞞的態度是將祂所知道有關犯罪之城的實況讓這位朋友知道,那就是上帝聽到「許多控訴所多瑪、蛾摩拉的話」。作者也是用「上帝聽到」人的聲音,來表明上帝是位活活的上帝,祂並沒有在打瞌睡,也沒有對人類的實際情況置之不理。祂是全知的主,是忌邪的主。
創 18:21我一定要下去看看所聽到的控訴是不是確實。」
現在上帝要親臨到這個罪惡滿貫的城市所多瑪去查訪。這正好說明,上帝不是一個無緣無故就生氣,或是很快伸出審判的手來懲罰人的上帝。上帝聽到人類犯罪的聲音時,祂是會調查實情的。

我們在創世記第3章讀到有關人類犯罪的故事,上帝是親臨伊甸園裡來向人問實情。在第11章,上帝聽到人類集合在一起圖謀造高塔的計畫時,祂親自下來要察看究竟如何。現在是上帝要親自到所多瑪城去看個究竟。這種早期的「上帝觀」在後來有很大的改變,認為上帝是個無所不能的上帝,無所不知的上帝。祂不用親臨查訪就會知道一切實況。
創 18:22那兩個人離開那裏,往所多瑪去;但上主跟亞伯拉罕留在那裏。
上帝的二個使者先行去所多瑪城,顯然是去做調查的工作,亞伯拉罕是和上帝在一起。亞伯拉罕並不想看所多瑪人的犯罪實況,他不願意去接近那犯罪之城。同時這裡也說出了他對上帝的絕對相信,既然上帝說那兒是個罪惡滿盈的城市,他相信上帝的使者自有好的處理方式,他留下來與上帝在一起。
看吧,亞伯拉罕和上帝之間的親密關係從這段經文全部表露無遺;這段經文也讓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對上帝的認識是很清楚的,所以他用很堅定的語氣說上帝「一定不會」將整座所多瑪城裡的人全部消滅。「一定不會」,這句話正好說出亞伯拉罕對上帝的認識甚深。他也深知一位公義的上帝是好壞分得清清楚楚的。公義的上帝也不會將好人跟壞人一起消滅。
創 18:23亞伯拉罕上前,對上主說:「你真的要把無辜者跟有罪的人一起消滅嗎?
創 18:24如果城裏有五十個無辜的人,你還要消滅全城嗎?或是為了救這五十個人而饒恕這城?
創 18:25你一定不會把無辜者跟有罪的人一起殺掉!一定不會!你那樣做,無辜者就跟有罪的一起受罰了。一定不會!世界的審判者一定是公正的。」
創 18:26上主回答:「如果我在所多瑪找到五十個無辜的人,我就為了他們饒恕整個城。」

從第26節上主的回答中,我們看到上主確實是依照祂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實行,祂回答亞伯拉罕將因五十個人的緣故,饒恕這座城。其實這種回答也是在告訴亞伯拉罕說:因為你祈求的緣故,這座城將可得到饒恕。
創 18:27亞伯拉罕又說:「我的主啊!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凡人,求你容我大膽向你請求。

第27節亞伯拉罕所說的話是很重要的,他形容自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凡人」,我們每個人在上帝的面前其實都是個微不足道的人,這個認識是很重要的。只有驕傲的人才會在上帝的面前屬算自己的能力,誇耀自己的才能。
所以,我們當知人在上帝的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平凡人,有了這點的認識之後,人才懂得敬畏上帝。這也讓我們知道,偉大的信仰總是從人自己認識到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卑微開始的。因為狂傲的人會說:「沒有上帝。」(詩篇14:1)而有意思的地方是,當人說出自己的卑微時,上帝卻喜歡聽謙卑的人的聲音。因此亞伯拉罕的祈求上帝聽了,並且是答應了他的要求。
會主心得:「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凡人」,這句話說明了亞伯拉罕祈禱的態度,就是看到人的微小,看到人的無助;也只有當人看自己的微小,看到自己的無助時,才懂得在上帝面前謙卑。 
在聖經裡我們常會聽到上帝聽人祈禱的聲音,特別是罪人悔改的聲音祂一定聽。詩篇第51篇的作者大衛王在詩中這樣說: 
「我知道我的過犯; 
我自覺常在罪惡中。 
我犯罪冒犯你,我得罪的是你; 
我作了你認為邪惡的事。 
因此,你審判我是理所當然; 
你責罰我是我所應得。」(詩篇51:3-5) 
大衛在懺悔之後,接下來說: 
「上帝啊,我獻上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憂傷痛毀的心你不拒絕。」(詩篇51:17)
誠然是如此。我們對上帝的祈求的第一件要事,就是先承認我們的罪,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創 18:28也許城裏只有四十五個無辜的人,你會因為少了五個而毀滅全城嗎?」上主回答:「如果能找到四十五個無辜的人,我也不毀滅這城。」
從這段開始,亞伯拉罕一次又一次的祈求減少人數,正好說明上帝揀選亞伯拉罕時應 許他說:「我要藉著你賜福萬民」(創12:3)。現在是因亞伯拉罕而可以為整座所多瑪城的人民祈求免於災難的降臨。我也曾說過「萬民要因你得福」,用現代 的話來說就是「關心別人的幸福」,也就是耶穌所說的:「要愛人如己」,如今亞伯拉罕正是在做這樣的一件事。
創 18:29亞伯拉罕又說:「假使只有四十個人呢?」他回答:「要是能找到四十個,我也不毀滅這城。」
我們看亞伯拉罕的祈求內容。他一開始向上帝說,若是所多瑪有五十個義人的話,上帝就不毀滅;接著是45,再來是40、30、20、10。我以前說過古代希伯來人認為能伸出雙手十指算得剛好就是好,所以一開始亞伯拉罕伸出一手,減少五名,然後伸出雙手,減少十名,一直到不能再減為止。在這過程中我們看到亞伯拉罕確實是一位有信心又有耐心的人。 當他第一次祈求「五十個無辜的人」之時,他就已發現到上帝並不是真的要毀滅該城,上帝仍舊存著一絲希望能救該城,上帝仍在尋找人來悔改。因此,亞伯拉罕很小心的在尋求上帝的旨意。他從「少了五個」開始,逐漸地以每次少了十個的階梯下滑來向上帝請求。
會主心得:天父是上帝,不是皇帝。亞伯拉罕向上帝祈求的這段經文很特殊,居然人可以向上帝提出質疑。但要注意,亞伯拉罕提出質疑時,是以敬畏上帝的態度。 
這段經文讓我們知道,人也可以向上帝提出疑問或是申訴。這在其他宗教是不可能的。當時的人看神就像看皇帝一樣,人在皇帝面前是很微小的。在古代皇帝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若是質疑皇帝的話或命令,必定會受刑罰。甚至,當皇帝出巡時,百姓就要迴避,若是仰頭偷看就會被捕受刑罰,甚至砍頭。但是,亞伯拉罕卻可以向上帝提出質疑。因為他知道上帝是慈愛的天父上帝,而不是皇帝。 
有一位律師在剛職業時,極畏懼法官的權威,甚至對於法官的偏見他也不敢反駁。但有一天他讀到今天的經文時,得到啟示發現亞伯拉罕居然敢向上帝提出質疑,於是他自問上帝豈不更勝過法官,這樣我也當學習亞伯拉罕的態度,不畏懼人的權威,向法官的誤判或偏見勇於提出質疑。 同樣地,過去的人都有一種想法「官大壓死人」,但是,我們要學習亞伯拉罕的勇氣,對於對的事就勇於爭取。亞伯拉罕向上帝爭取,更何況向人爭取自由、公義的事。所以,我很欽佩台灣在戒嚴時期,有人為了爭民主、自由、公義所做的努力。對於勇於為人民爭取民主、自由、公義的人,我也會用選票來溫暖他們的心,使他們更有力量為人民做對的事。
創 18:30亞伯拉罕說:「我的主啊!求你不要生氣,我要繼續求你。假使只有三十個呢?」他回答:「要是能找到三十個,我也不毀滅這城。」
創 18:31亞伯拉罕說:「我的主啊!請你容我大膽地繼續求你。假使只找到二十個呢?」他回答:「要是能找到二十個,我也不毀滅這城。」
第31節「我的主啊!請你容我大膽地繼續求你」,這句話說明亞伯拉罕並不是心存隨便的態度,而是以惶恐謹慎的心祈求,因為他擔心自己所求的是否會太過份。也因為這種敬畏的態度,上帝對亞伯拉罕的請求都同意,沒有為難他。
聖經的作者是要告訴我們,上帝要聽義人的祈禱,特別是義人心存敬畏的態度。雅各書就這樣說:「義人的禱告很有功效。」(雅各書5:16)
約翰福音記載那位瞎眼被耶穌基督醫治好的人就是這樣見證說:「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的祈求;他只垂聽那敬拜他,並實行他旨意的人。」(約翰福音9:31) 此外,我們也需知道亞伯拉罕不是自私的求本身的利益,乃是在為別人代求,這樣心存憐憫的心確實很重要。耶穌就曾教導我們要「愛人如同自己」,亞伯拉罕此時的代求,也是實踐了這個教訓。
創 18:32最後,亞伯拉罕說:「我的主啊!請你不要生氣,容我再求一次!如果只找到十個呢?」他回答:「即使只有十個,我也不毀滅這城。」
創 18:33上主跟亞伯拉罕說完話就走了;亞伯拉罕也回家去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