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擄歸回對比下陰間
2024.10.27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第二場禮拜講道大綱
以賽亞書14:1-21
●「憐憫的救贖」與「公義的審判」
●「被擄歸回」對比「下陰間」
一、以色列的歸回與上帝的憐憫 (14:1-2)
●「再度」表達上帝持續不變的愛
●「再度」與先前不一樣,「許多異族要跟他們住在一起」
● 基督徒比例: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埃及
●「異族」、「寄居」,演變成「敬虔人」
●「要作他們的奴婢」,上帝要選民奴役他人嗎?
●「大轉變」,地位的翻轉,文學表達
●以上帝為中心的治理,並非以色列的世俗復興
二、巴比倫王的驕傲與墜落 (14:3-21)
1.對抗壓迫者的勝利(14:3-11)
● 雙關語:安息日的主,使人的殘暴止息
● 出埃及的經驗:「不再有人強迫他們做苦工」
●「除掉」(v.3):得享安息
●「倒了」(v.4)原文是「休息」,「消失」
● 向暴君唱「諷刺的歌」(14:4-11):帶有療傷、療癒的作用
● 香柏樹(v.8):象徵巴比倫的強大與威嚴
● 陰間準備好要歡迎巴比倫王(14:9-11)
● 上帝最終會翻轉不公義的局勢
2.驕傲必導致敗亡(14:12-15)
● 拉丁文“Lucifer”(路西法):光明者、晨星
● 蘇美爾神話:伊南娜(Inanna)
● 巴比倫神話:伊什塔爾(Ishtar)
● 巴比倫王的驕傲(14:14)
● 基督教傳統的影響:撒旦的墮落(路10:18;啟12:7-9)
● 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的第一項
3.傲慢君王墮落後的羞辱
● 巴比倫王對列國的殘暴統治(14:16-17)
● 巴比倫王連普通君王的「榮耀葬禮」都得不到(14:18-19)
● 巴比倫王絕子絕孫(14:20-21)
● 巴比倫王象徵:驕傲自大、集權的政權
三、我們在「巴比倫」與「以色列」之間的選擇
● 巴比倫王的墜落和以色列的歸回
這段經文給我們在生活上有什麼實踐的建議?
一、省察自身:是否輕忽了上帝的恩典,而將榮耀歸給自己?
二、謙卑悔改:放下驕傲,承認自己的不足
三、信靠上帝: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堅定信靠祂
四、學習服事:以愛心和謙卑去關懷和幫助他人
問題討論:
1.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最容易驕傲的時候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保持謙卑?
2.當你看到不公義的事情時,你通常會有什麼反應?你覺得基督徒應該如何面對社會的不公義?
3.這段經文如何激勵你更有盼望地生活?你會如何用這段經文來鼓勵別人?
直撥連結:
以賽亞書14:1-21 被擄歸回對比下陰間
講道篇
被擄歸回對比下陰間
2024.10.27 台北濟南長老教會第二場禮拜講道篇
以賽亞書14:1-21
今日是宗教改革紀念主日,紀念1517年10月31日的宗教改革運動。長老教會創始者約翰‧加爾文在投入宗教改革運動時,以「教會就是建立在聖經上帝的話語基礎上」作為改革的指標。今日我們仍持續以上帝的話來起造教會。也因此,牧師團採取加爾文式的逐章講道。
今天我們講到以賽亞書14:1-21,也來回顧第13章所提到的。第13-23章描述上帝對「列國的默示」,上帝要審判的國家,如巴比倫、亞述、摩押、敘利亞、埃及等,都是當時的強國或鄰國,與以色列、猶大有著頻繁的接觸或衝突。
以賽亞書14:1-21 這一章經文包含了兩個主要的信息:一是預言巴比倫帝國的傾倒,二是象徵性地描述撒旦的墮落。
這個預言是寫在猶大被擄到巴比倫之前的時期,它不僅給當時的人帶來盼望,也提醒我們關於驕傲的後果和上帝的最終勝利。
以賽亞書第14章透過巴比倫王傾覆的預言,對比了「被擄歸回」與「下陰間」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這個對比不僅揭示了上帝的公義與憐憫,也提醒我們在面對生活抉擇時,謙卑倚靠上帝的重要性。
一、以色列的歸回與上帝的憐憫 (14:1-2)
1 上主要再度對他的子民以色列顯出慈愛,選擇他們歸屬自己,讓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定居;許多異族要跟他們住在一起,隸屬於他們。2 許多國家來協助他們,帶他們回到上主所賜的土地,而且要作他們的奴婢,服事他們。從前俘虜以色列人的,現在反倒成了以色列人的奴隸;以色列人要統治那些從前虐待他們的人。
第一節提到上主「再度」揀選以色列,這是對比申命記4:37;7:7-11,上帝頒布誡命,對出埃及的以色列人民所承諾的「第一次揀選」。
「再度」表達上帝持續不變的愛,表明上帝與以色列之間的立約關係並沒有因為以色列的背叛而被中止。但是在此,這個「再度」有了變化了,不再是以色列人獨享,而是「許多異族要跟他們住在一起」。
這比較像今天的處境,在所謂的「聖地」裡,巴勒斯坦人、以色列人及其他許多族群可以居住在一起。但可惜的,迄今仍有些極端的以色列人與阿拉伯好戰者彼此互相攻擊。
今天的巴勒斯坦,基督徒比例比台灣高。台灣基督徒約佔人口5%。巴勒斯坦基督徒約佔人口8%(上一世紀初是20%),敘利亞基督徒約佔人口11%,黎巴嫩基督徒約佔人口41%,埃及基督徒約佔人口10%。
在巴勒斯坦甚至有完全基督徒的社區,位於耶路撒冷東北30公里的塔伊貝(Taybeh,阿拉伯語: الطيبة)意思是"The goodly"(美善、好的),是約旦河西岸十幾個巴勒斯坦基督教村莊之一,也是最後一個完全由基督徒居住的村鎮,他們在此地居住了二千年,是撒馬利亞人的後代。這個沒有武裝的村鎮,過去幾年塔伊貝經常遭受以色列屯墾區居民攻擊。
第一節的「異族」也是指「寄居」在他們中間的人,在出埃及的運動中,從埃及極權得到解放的民族有很多,希伯來人、以色列人(特指雅各的後裔)以及他們當中寄居的外族人。換言之,最早得釋放的一群奴隸,不限於以色列人。後來,猶太人將加入猶太信仰的外族人都成為「敬虔人」,加入上帝的信仰團體。
這段經文的描述裡,我們比較不能理解的敘述:這群外族人「要作他們的奴婢」,上帝要選民奴役他人嗎?之前先知才說上帝不喜歡巴比倫侵略、奴役他人的惡行,但這裡卻又「准許」外族人成為他們的奴隸!太矛盾了!
有學者指出,我們應該用耶穌的觀點來理解。因此,學者認為這是一種文學表達,這樣的「大轉變」是指地位的翻轉,而不是要我們去從事邪惡的奴役、宰制他人。這樣的文學表達,對被擄的以色列人而言,這段話是極大的安慰,鼓勵他們在流亡和被壓迫的處境中仍然保持對上帝的信心。
與巴比倫王的墜落形成對比的是,上帝應許以色列人民將從被擄之地歸回。即使他們曾因罪被懲罰,上帝的憐憫與慈愛卻永不改變。
上帝的拯救不僅是地理上的回歸,更是靈性上的重建。祂應許以色列將成為外邦人的祝福,展現上帝對祂子民的信實和慈愛。
「以色列人要統治那些從前虐待他們的人」(14:2)這段話則表明一個新的權力改變,學者們認為,這並不是出於民族主義,而是上帝國度的擴展和統治的一部分。暗示著一種以上帝為中心的政治結構,並非單純以色列的世俗復興。
是預表普世得救贖,即上帝的計劃最終是將所有民族歸向祂自己。在末後的日子,不僅是以色列,連外邦人也會進入上帝的國度,這預示著上億恩典的普世性。
二、巴比倫王的驕傲與墜落 (14:3-21)
第3-21節,整體是一首「輓歌」,使用遠古神話故事,神明的殞落來類比巴比倫的墜落。
1.對抗壓迫者的勝利(14:3-11)
3 上主要除掉以色列人的悲傷和痛苦;不再有人強迫他們做苦工。4 上主為他們成就這一切以後,他們要譏諷巴比倫王說:「暴君已經倒了!他不能再壓迫人了!5 上主已經終止邪惡統治者的權勢。6 這些人只知道奴役人民,不斷地迫害被征服的國家。7 這世界終於有了寧靜與和平;人人歡樂歌唱。8 黎巴嫩的柏樹和香柏樹因國王的沒落而歡呼,因為他已經完了,再也沒有人來砍伐它們了。9 「陰間準備好要歡迎巴比倫王。在世上曾經顯赫一時的那些人的幽靈都騷動起來了;在世上作過王那些人的幽靈也都從寶座上起來。10 他們都對他說:『現在你跟我們一樣衰弱,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個!11 從前你有琴聲歌頌你的功德,現在你也到了陰間!你的床鋪滿是蟲;你的被窩是蛆。』
《以賽亞書》14:3-11 是一段預言性經文,描述了巴比倫的覆滅,並象徵性地刻畫了驕傲的君王最終的毀滅。這段經文被解釋為對抗壓迫者的勝利與上帝的審判,也是對驕傲者最終下場的警戒。
第三節,「不再有人強迫他們做苦工」,做泥磚、還要加倍再去找草料來做泥磚,顯示「出埃及」的經驗。
出埃及,讓他們走三天的路程到曠野好守「安息日」敬拜上帝。古代的奴隸是沒有所謂的休息、安息日,只有自由的人才有。當摩西要求法老讓這群奴隸可以守安息日,所要表達的就是他們要能夠得到「解放」。
在這裡,先知以賽亞借用「安息」這個字來表達,被擄巴比倫的奴隸,上帝要讓他們得解放、得自由。
先知使用「安息」這個字作為雙關語:安息日的主,使人的殘暴止息。「安息、休息」在不同語境之下,可以翻譯成「除掉、消失、倒掉」。
「除掉」(14:3):得享安息。
「倒了」(14:4)原文是「休息」,「消失」。第七節,世界終於有了寧靜(安息)與和平。
第4-11節,說被奴役的人得釋放之後,他們要向暴君唱「諷刺的歌」,這樣的詩歌,帶有療傷、療癒的作用。對倒下的巴比倫王進行譏諷與諷刺。這種譏刺的文體不僅揭示了以色列人對壓迫者的恨意,也反映了古代近東文化中常見的「勝利之歌」,即戰勝仇敵後的諷刺詩。
香柏樹(14:8):被拿來蓋皇宮,因此香柏樹在古代被視為力量與榮耀的象徵,在此更象徵巴比倫的強大與威嚴。
為何香柏樹要歡呼?因為不再被破壞砍伐。帝國無論是軍事或是經濟發展,就會大量的破壞生態,砍伐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樹。但如今卻因帝王的倒下而無所畏懼,這也揭示了權力的短暫與人類驕傲的徒然。
陰間準備好要歡迎巴比倫王(14:9-11)。
描繪了陰間(Sheol)的景象:巴比倫王最後不僅沒有榮耀,反而被已死的君王與亡靈嘲笑。陰間這個場景是一種極具戲劇性的描繪,它強調了驕傲的巴比倫王在地位上的大反轉——從一個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變成落入陰間的無助靈魂。這也揭示了上帝的審判無所不在,無論是在人間還是在陰間,都無法逃脫。
這段經文的核心信息是上帝的正義和審判,無論一個王國或統治者多麼強大,若與上主的公義對立,最終都會被推翻。這也是對世人驕傲的警告,特別是對那些在位者或擁有權勢者的提醒。
上帝最終會翻轉不公義的局勢。這段經文不僅是針對巴比倫的審判,也是一個對所有壓迫者的譴責,無論他們是古代的統治者還是現代的權貴。這段經文強調了上帝的正義,並且預示了上帝最終會翻轉不公義的政權。
2.驕傲必導致敗亡(14:12-15)
12 「巴比倫王啊,你這明亮的晨星,你已經從天上墜下來了。你征服過列國,現在你卻被摔倒在地上。13 你一度夢想爬到天上去,把你的寶座放在上帝的眾星之上;你想坐在北極山上,那眾神聚會的地方。14 你說,你要爬上雲端,在那裡跟至高者共比高。15 哪曉得你一跤跌進陰間,掉入深淵。
這段經文長期以來被解釋為是對巴比倫王的譏諷和預言。巴比倫王被比喻為「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也譯作「Lucifer」(路西法),象徵他曾經的榮耀與野心,但最終將遭受徹底的敗亡。
在蘇美爾神話「伊南娜(Inanna)」、巴比倫神話「伊什塔爾(Ishtar)」,這女神也被稱為「晨星」,「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希伯來文:הֵילֵל בֶּן-שָׁחַר,Helel ben Shachar)。先知用對巴比倫王的譏諷,可能與巴比倫的神話角色的墮落有相似之處。
在經文中,巴比倫王自認為可與至高的上帝同等,然而最終將墮落至陰間的最深處。學者們指出,這象徵王國的野心和過度自信,而最終的命運是毀滅和羞辱。
巴比倫王的驕傲:「我要升到天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14:14)
「你說,你要爬上雲端,在那裡跟至高者共比高。」他驕傲所說的話成為他被控訴的罪狀。
基督教傳統的影響:在基督教神學中,這段經文常被重新解釋為撒旦的墮落,例如在《路加福音》10:18和《啟示錄》12:7-9中提到的情景。這種解釋雖與原經文的上下文不同,但反映了經文在基督教思想中的重塑和應用。「巴比倫」甚至成為「驕傲、墮落」的代名詞。
教父如奧古斯丁和耶柔米等人,常將「路西弗」與撒旦的墮落聯繫起來,特別是在基督教的道德教導中,用來強調驕傲的危害與罪的墮落。
驕傲和自我崇拜是通向滅亡的途徑,無論是在人類歷史還是在靈性領域中都是如此。
天主教會的傳統更列舉出七宗罪(Seven Deadly Sins),而且將「驕傲」列為第一項最大的罪。這也反映在第四世紀奧古斯丁的說法上,他說基督教最大的三個罪是:驕傲、驕傲丶和驕傲。
以賽亞以嘲諷的口吻,描述了巴比倫王曾妄圖成為「明亮之星」(晨星),凌駕萬國之上。他的野心與驕傲,如同撒旦墮落的象徵,也預示著他最終的失敗。上帝的審判臨到巴比倫王,將他從高處摔落,如同晨星墜入陰間。巴比倫的傾覆,不僅是歷史事件,也象徵著一切驕傲之人的下場。
3.傲慢君王墮落後的羞辱
16 「死人要張大眼睛望著你;他們問:『這就是那個使大地震驚、使列國戰抖的人嗎?17 這就是毀滅了許多城市、使世界變為荒野的人嗎?這就是不肯釋放俘虜、不准他們回家的人嗎?』18 世上的君王都躺在他們富麗堂皇的墳墓裡。19 可是你沒有墳墓,你被拋棄在野地;你的屍首上面堆滿了陣亡兵士的骸骨,一起落到深坑裡,被人踐踏。20 你不像其他君王,死後有人埋葬;因為你毀滅了自己的國家,殺戮自己的人民。你這作惡的一家都要滅亡,一個也不存留。21 「你們準備去屠殺他的子孫吧!這是他們祖宗留下的罪債;他們當中不再有人統治這世界,也不能在這世上建立城市了。」
這段經文通常與上文(14:12-15)一起閱讀,上文提到的是「明亮之星、早晨之子」的墮落,這是對巴比倫王傲慢的譏諷。
1)巴比倫王對列國的殘暴統治(14:16-17)
巴比倫王對列國的殘暴統治,特別是摧毀城市和不願釋放戰俘的殘酷行徑。這也反映了巴比倫帝國在地上的統治方式:以武力征服並奴役列國。這位曾經「使大地震動」的王,曾以暴力和征服著稱,但他的最終結局卻是衰敗無能。
2)巴比倫王連普通君王的「榮耀葬禮」都得不到(14:18-19)
巴比倫王連普通君王的「榮耀葬禮」都得不到。這是一種極大的羞辱,象徵著他生前的榮耀在死後完全蕩然無存。這也與當時中東地區的習俗相反,因為帝王通常會被厚葬。
3)巴比倫王絕子絕孫(14:20-21)
古代統治者殺害前朝統治階級皆是趕盡殺絕,免得他們有機會叛亂再興起(14:21)。巴比倫也同樣被如此以眼還眼的報復。
「死後沒有人埋葬」意思是指絕子絕孫,無後人為他安葬,描述了一位被上帝審判的強權者的下場。這段經文以詩歌的形式描繪了這位傲慢的君王墮落後的羞辱。
巴比倫王象徵的不只是歷史上的某位君王,而是所有驕傲自大、以人為中心的政權。巴比倫在《聖經》中經常作為反抗上帝的勢力象徵(如《啟示錄》中的大巴比倫)。如果要用在今日的世界裡,或許金正恩、習近平可能就可以套用「巴比倫」這個符號。
三、我們在「巴比倫」與「以色列」之間的選擇
最後,我們看到,巴比倫王的墜落和以色列的歸回,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道路:驕傲與謙卑、毀滅與救贖。其實,我們每天也都面臨著類似的選擇,是要追求自我中心的驕傲,最終走向滅亡,還是要謙卑倚靠上帝,尋求永恆的盼望?
這段經文給我們在生活上有什麼實踐的建議?
一、省察自身:
我們是否在生活中也表現出驕傲的態度?是否過於看重世俗的成就和地位?我們是否輕忽了上帝的恩典,而將榮耀歸給自己?
宗教改革很重要的信息「唯獨榮耀上帝」(Soli Deo Gloria)
Soli Deo Gloria 是從新教的宗教改革產生出來的格言,而且音樂之父——巴哈在他所創作的每一個樂曲中都使用了這個格言。他在每一分手稿的底部都會寫上「SDG」三個字母,表示說在上帝奇妙的創造與救贖之工當中,唯獨只有上帝自己配得榮耀。在十六世紀當時關於救恩的爭議當中,最核心的議題就是恩典的議題。
從巴比倫王的驕傲、自大,我們也要省察自身,是否輕忽了上帝的恩典,而將榮耀歸給自己?
在宗教改革紀念主日中,提醒我們「唯獨榮耀上帝(Soli Deo Gloria)」:我們所信、所作的一切,都只是為了榮耀上帝。
二、謙卑悔改:
讓我們放下驕傲,承認自己的不足,並真誠地向上帝悔改,尋求祂的赦免和引導。唯有在上帝面前謙卑,才能經歷祂的赦免和救贖。餘民得以歸回,全仰賴對上帝的信心。
在宗教改革紀念主日中,提醒我們「唯獨信心(Sola Fide)」:我們只能靠信心得救,而非靠遵守律法、道德。
三、信靠上帝:
讓我們相信上帝的主權和慈愛,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堅定信靠祂,相信祂必會帶領我們走出黑暗,進入光明。以賽亞書第十四章提醒我們,上帝掌管歷史,也掌管我們的生命,我們當將一切的計畫交託給祂。
在宗教改革紀念主日中,提醒我們「唯獨恩典(Sola Gratia)」:我們只能靠上帝的恩典得救,而非靠自己的行為。(以弗所書2:8)
四、學習服事:
上帝呼召我們服事他人,尤其是在那些受苦和有需要的人身上,使人得釋放,得到「歸回」也就是回到上帝面前得享安息。讓我們效法耶穌的榜樣,以愛心和謙卑去關懷和幫助身邊的人。
在宗教改革紀念主日中,提醒我們「唯獨基督(Solus Christus)」:我們只能靠基督和祂的善工得救。(提摩太前書2:5)
除了上述四個「唯獨」(Solas)對應以賽亞書的信息之外,我們還要特別留意第五個「唯獨」就是「唯獨聖經(Sola Scriptura)」:上帝的話語是我們生活和實踐上的唯一神聖權威。(提摩太後書3:16-17)
以賽亞書第十四章的預言提醒我們,驕傲是通往毀滅的道路,而謙卑則是通往救贖的途徑。讓我們選擇謙卑,歸向上帝,並在祂的恩典中找到真正的盼望和喜樂。如同初代教會門徒在聖靈降臨後,放下恐懼,轉而以愛心和熱情建立教會,我們也當效法他們的榜樣,在上帝的帶領下,活出豐盛的生命。願聖靈幫助我們。
問題討論:
1.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最容易驕傲的時候是什麼?我們應該怎樣才能保持謙卑?
2.當你看到不公義的事情時,你通常會有什麼反應?你覺得基督徒應該如何面對社會的不公義?
3.這段經文如何激勵你更有盼望地生活?你會如何用這段經文來鼓勵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