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創世記16:1-16人算不如天算

人算不如天算
2020.8.30台北濟南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創世記16:1-16


創世記主題之一:「人的犯罪」。

亞伯蘭受上帝呼召開始,他的信仰也是有起、有落。


一、聽上帝或聽人的話?(16:1-3)


12章:迦南地遇到飢荒,信心受到考驗

16章:無法生育,十年後,信心再次受到考驗。


亞伯蘭曾經要將產業交給僕人以利以謝。

現在莎萊也希望通過人的辦法,來達成上帝的應許。


亞伯蘭「同意」莎萊的話。「同意」是「聽從」的意思。

人想用自己的方式或聽從罪的引誘,而取代上帝的意思。


這裡的「同房(בּוֹא)」與4:1亞當跟夏娃「同房(יָדַע)」之字眼不同。

一個直譯「進入」,而亞當跟夏娃的「同房」則直譯「認識」。


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使徒行傳4:19)


二、人性的黑暗(16:4-6)


古代的價值「沒有生產力,就會被視為廢物」。

人的驕傲就是「目中無人」,自己想當神,想要凌駕別人之上。

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做大眾的奴僕。(馬可福音10:43-44)


亞伯蘭說:「她在你的手中,你可以隨意待她。」這是很慘忍的。

以現代的處境來看,夏甲相似「代理孕母」,甚至是「被家暴者」。

我們看到人性的黑暗:夏甲的驕傲自大,亞伯蘭不把女奴當人來看,莎萊虐待與家暴。


三、垂聽苦難聲音的上帝(16:7-12)


夏甲若回埃及,也可能繼續淪為奴隸,連兒子也會成為奴隸。

古代奴隸是沒有人格,但在此上帝是稱夏甲的名字。


「以實瑪利」意思是「上帝垂聽」,「因為上主聽到你訴苦(創世記16:11)

他們向上帝求救,呼求他幫助他們脫離苦役。(出埃及記2:23)

上帝應許夏甲「我要使你的子孫眾多,沒有人能數算得出。」換


四、經歷上帝、順服上帝(16:13-16)


夏甲對上帝有更深的認識,她稱上帝為「看顧的上帝」。


猶太人傳統上以「井水」象徵上帝的活水,夏甲在井邊遇到上帝。

約翰福音第四章敘加的井邊,一位受人歧視的撒馬利亞女性遇到耶穌。


我們來省思這一章的信息:


一、人算不如天算,人要學習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時間考驗人的信心,亞伯蘭和莎萊想用人的方法,來逼上帝實現給他們的應許。

今日的處境下,我們是否會用自己的意思「逼」上帝呢?


你們要把十分之一的全數送到聖殿,使聖殿裏有豐富的食物。我是上主─萬軍的統帥;試試我,你們就會看見我打開天上的窗戶,把各樣好東西豐豐富富地傾倒給你們。(瑪拉基書3:10)因此,就有人說,我們可以用十分之一來「試探」上帝。

「上帝不受邪惡的試誘,也不試誘人。」(雅各書1:13)

「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馬太福音4:7)

「試誘」、「試探」(tempt),與「試試」(provetry),意思完全不一樣。


二、上帝垂聽受壓迫者的哭訴,並引領人走向祂

上帝不是在夏甲有苦難的時候藏躲起來,沒有,祂不是這樣的上帝。

上帝聽到受壓迫者的哀哭,並向他們向伸出援手。


問題討論:

1. 從經文中你看到什麼樣的人性、糾結?

2. 上帝呼叫夏甲,拯救這位埃及女奴,我們如何看待上帝的心意?

3. 我們如何學習上帝聽到受壓迫者的哀哭,並向他們向伸出援手?今日處境下有何實際的例子。


講道篇

人算不如天算

2020.8.30台北濟南教會主日講道稿

創世記16:1-16

今年古蹟寫生比賽有二百六十多人報名,連續九日的比賽,今天是比賽的最後一日。這幾天我們有許多的弟兄姊妹來到教會都會笑臉歡迎來教會的人,主動歡迎客人來到我們當中,讓人感受到教會是開放、接納,愛與包容的地方。這幾天也很熱鬧,我們與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一起舉辦三天二夜的「全國青年查經營」也在昨天剛結束,這些青年人都住在教會附近的青年旅館。我們教會位於立法院旁的特殊地理位置,有許多民間社團都在這附近,因此在查經營裡,也安排參訪民間社團、立法院,是期待幫助各地的基督徒青年在讀經之後也能與社會團體有對話的機會。期待上帝的話語,在今日處境下也不斷帶給我們反思、悔改,來實踐上帝國的建立。

創世記有許多主題,上帝的創造、立約、拯救,還有一個主題就是「人的犯罪」,從伊甸園開始罪就以極快的速度蔓延全地,我們也看到上帝以洪水審判人類的罪。今天所讀的經文表面上好像是一個家庭的紛爭,但是既然被聖經記載下來,這件事情就有某種程度的普遍性,是在說明人類的罪。這也讓我們知道,世人或是被上帝揀選的亞伯蘭或是其他基督徒,若是不注意也會陷入罪的試探中。

從第十二章亞伯蘭受上帝呼召開始,他的信仰也是有起、有落。第十二章他在埃及欺騙法老,第十三章他將最好的土地讓給羅得,第十四章他英勇的擊敗四王拯救羅得,第十五章上帝與他立約,又因為亞伯蘭的信心算他是義人,但是到了第十六章亞伯蘭的信心又低落下來。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一章的內容。


一、聽上帝或聽人的話?(16:1-3)

1亞伯蘭的妻子莎萊沒有替他生兒女。莎萊有一個女奴叫夏甲,是埃及人。2莎萊亞伯蘭說:「上主使我不能生育。請你跟我的女奴同房吧!也許她能替我生一個兒子。」亞伯蘭同意莎萊的話。3莎萊就把夏甲交給亞伯蘭為妾;這件事是亞伯蘭迦南住了十年後發生的。


上帝呼召亞伯蘭並吩咐他一項使命:「萬民要因你蒙福。」但是,亞伯蘭並非一開始就有能力去實踐,而是經過許多考驗才逐漸有能力回應上帝吩咐的使命。回顧第十二章迦南地遇到飢荒時,那時是亞伯蘭的信心受到考驗,靠自己尋求出路而到埃及,那次的經驗很不好,他欺騙法老,不是為他人帶來祝福,反而是帶來災禍。這次的考驗亞伯蘭與莎萊都缺乏對上帝的信心,他們再次想倚靠自己來解決生命的缺憾,也就是子嗣的問題。

在第十六章第一節裡提供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亞伯蘭的妻子莎萊沒有生兒女。這個問題不是現在才發生,早在上帝呼召亞伯蘭離開故鄉時,他已經七十五歲而且沒有孩子。

從當時亞伯蘭舉家帶眷出哈蘭時的七十五歲,比較第十六節的夏甲懷孕生下以實瑪利時八十六歲,這期間證實亞伯蘭會有親生的後裔至少也是出哈蘭之後十年的事情了。十年確實是一段考驗人信心的時間,時間不能說是短,這也讓我們知道人在等待上帝的應許,確實需要極大的耐心。

雖然是有上帝一而再的應許,他將有子孫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只是這個應許已經過了十年,莎萊仍舊沒有辦法懷孕生子。

亞伯蘭確實曾經有過灰心或失望的舉動,他曾從他的奴僕中找一個他認為值得信靠的僕人以利以謝,準備來當他的後代以繼承產業,但是並沒有得到上帝的同意。現在他的妻子莎萊急躁起來,希望通過人的辦法,來達成上帝的應許。古代近東世界納妾延續血源的風氣很盛,所以莎萊就對亞伯蘭說:「上主使我不能生育。請你跟我的女奴同房吧!也許她能替我生一個兒子。(創世記16:2)亞伯蘭聽到這話也同意莎萊的話。

我們若將這個故事,與第三章伊甸園故事做個對比,整個過程很類似。當夏娃受到罪的引誘,吃下分別善惡的果子之後,也給亞當吃;在此莎萊學習當時納妾的風氣,而亞伯蘭也同意莎萊的話。這裡的「同意」是「聽從」的意思,如創世記第三章十七節上帝告訴亞當說,你既然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就必受審罰。

這裡的重點不是要我們不要聽從妻子的話,而是要禁止受罪的引誘。因為也有可能是丈夫受到罪的引誘,而妻子聽從。聖經的作者要告訴我們,人想用自己的方式或聽從罪的引誘,而取代上帝的意思,這是很危險的,且是自找麻煩而已。

這也讓我們更清楚看到聖經對「罪」的描述。近幾年來,基督教書房都可以看到有一些書都在宣揚「魔鬼的權勢」多麼厲害,動不動就將人的困苦、苦難視為魔鬼的攻擊或引誘,而忽略聖經所指出「罪」乃是人失去與上帝之間和好的關係。

將罪視為撒但的引誘,而忽略人的責任,不是聖經的教導。就像亞當和夏娃吃了分別善惡的果子毀約之後,面對上帝的詢問時,亞當將責任推給夏娃,而夏娃將責任推給蛇(撒但、試誘者)。人就是這樣,不去擔負毀約的責任,而是將罪推給撒但。因此,有人想說,若沒有魔鬼天下就太平了,是嗎?不是!

在這世界,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不同的試探,要緊的是,我們有沒有親近上帝拒絕誘惑呢?若我們不與上帝親近,就會高舉人的意念強過上帝的意念,就像亞伯蘭之前想以僕人以利以謝來代替上帝的應許,也像莎萊想要以自己的辦法,藉由夏甲替亞伯蘭生子來達到上帝的應許。這是他們與上帝疏離,而做出的選擇。

每個人的生命,都有不同的試探,挑戰我們對上帝的信心。在創世記中不孕的在族長故事相當重要:莎萊、麗百加、蕾潔都有不能生育的問題,直到上帝使她們懷孕生子,這個主題乃在強調上帝是生命的主,生命的主權在於祂。

「女奴」夏甲(和合本譯文用「使女」),其原來的意思是指流浪、寄居。很可能是指這個女奴夏甲本來是個孤女,被亞伯蘭收養送給莎萊作婢女使喚之用。

既然莎萊無法生育,亞伯蘭從自己的僕人中選人也不行,若是一定要自己生的孩子,也許這是另一種方式:納妾同房。這裡的「同房(בּוֹא)」字眼與第四章一節的亞當跟夏娃「同房(יָדַע)」之字眼不同;這裡的「同房」直接翻譯「進入」,即「亞伯蘭可以進入夏甲的房間」。而亞當跟夏娃的「同房」,則直譯「認識」,彼此對等的認識。

縱然上帝的應許有「天地作證」(天上的星、地上的沙),莎萊終究是還沒有懷孕生子。莎萊此時的提議就顯示出她已經對上帝失去信心的意思。「等待」,這確實是一門大功課。其實莎萊的提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達到「只有你(指亞伯蘭)親生的兒子才是你的繼承人(創世記15:4)的一種方式。這個建議在當時的中東社會是普遍的習俗,就像主人從自己的僕人中選出一位忠心的來當兒子繼承家業一樣,這作法在當時來看是合情合理,且是無可非議的。

第二節後半段說「亞伯蘭同意莎萊的話」,這句話也類似發生在亞當與夏娃的身上;在亞當與夏娃犯罪後,上帝對亞當說:「你既然聽從妻子的話(創世記3:17),意思是說「你既然不聽上帝的話,轉而去聽他人的話(他人,不分任何人)」。初代教會曾發生一件事,就是彼得和約翰在聖殿門美門口醫治一個生來跛腳的人,後來反倒被猶太議會逮捕、審問,在法庭上他們說:「在上帝面前,聽從你們對,或是聽從上帝對呢?你們自己判斷吧!(使徒行傳4:19)看吧!聽上帝或聽人的話語,這是信心的表現,也是信仰價值的選擇。


二、人性的黑暗(16:4-6)

4亞伯蘭夏甲同房,她懷了孕。她一發覺自己懷孕,就驕傲起來,瞧不起莎萊。5莎萊亞伯蘭埋怨:「都是你不對,那丫頭才敢瞧不起我(「都是你……瞧不起我」或譯「願你因我被瞧不起受罰」。)。我把她交給你;她知道自己有孕,就瞧不起我。願上主在你我間主持公道。」6亞伯蘭回答:「好吧,她是你的女奴,在你手中,你可以隨意待她!」於是莎萊虐待夏甲,她受不了就逃走。


古代醫藥不發達、營養也不足,甚至需要與自然環境競爭才能存活。也因此,多「生育」,才能保障家族生命的延續。但是,聖經的故事要讓我們知道,能夠保障個人或是家族生命的延續,不是靠自己,而是要倚靠上帝。

在以色列民族的經驗裡,他們出埃及在曠野曾經敬拜金牛偶像神明(出埃及記32),拜金牛在埃及、在迦南地都是很普遍的宗教活動。金牛是迦南神明「巴力」的象徵,是求生產與豐收的神明。生產力越高,代表越有價值、越有地位,這是那個時代普遍的價值觀。如果沒有生產力,就會被視為廢物。我舅舅以前養二千多頭豬,我經常聽他說,母豬一胎要生十隻以上否則都不乏算,因爲「牽豬哥」的費用很高,如果母豬生不到五隻,就直接賣掉,不要讓牠再生了,免得母豬太老價格不好。小公豬就直接閹割,養半年就可以賣掉。「沒有生產力,就會被視為廢物」,這是對「物」的處理,而不應該拿來對「人」的處理。納粹不僅殺猶太人,也殺掉「殘障、年老、臥床」的德國人,這是很違背上帝旨意的。

夏甲知道自己懷孕之後,態度上有很大的轉變,她變得「驕傲」起來,瞧不起自己的主人莎萊。極致的「驕傲」,就是把自己當作神一樣,就像夏娃被蛇引誘,想要「像上帝一樣能夠分別善惡(創世記3:5),也像巴比倫人想蓋巴別塔「高入雲霄,好顯揚我們自己的名」,人的驕傲就是「目中無人」,自己想當神,想要凌駕別人之上。因此耶穌給我們一項「解藥」,他說:「你們當中誰要作大人物,誰就得作你們的僕人;誰要居首,誰就得做大眾的奴僕。(馬可福音10:43-44)謙卑學習耶穌基督僕人的樣式,我們才能避免驕傲與權勢的誘惑。

莎萊向亞伯蘭埋怨說:「都是你不對。」這句話很像亞當、夏娃犯罪之後,把責任推給別人是一樣的,亞當推給夏娃說「你給我作伴侶的那女人給我果子,我就吃了。(創世記3:12),夏娃推給蛇:「那蛇誘騙我,所以我吃了。(創世記3:13)

在莎萊的控訴中有一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她是以上帝的名要求亞伯蘭對此事作個公道的處理;她的意思是要求亞伯蘭將對夏甲的管束權歸還給她。

亞伯蘭回答:「她是你的女奴」,這句話已經表明夏甲不是妾,而是女奴。所以,亞伯蘭說:「她在你的手中,你可以隨意待她。」這句話已經在表明夏甲失去了亞伯蘭的寵愛了。「隨意待她」這句話也真的很慘忍,不把女奴當人來看。以現代的處境來看,夏甲相似「代理孕母」,甚至是「被家暴者」。

現在是莎萊有權可以管轄她,而莎萊是採取報復的方式,虐待夏甲。看到家暴,亞伯蘭覺得事不關己。「虐待」這個字即「奴役」,在出埃及記中用來描述希伯來人被埃及人虐待。如今夏甲受不了被虐待,於是逃到曠野,逃到曠野白天炎熱,晚上寒冷,又有野獸出沒,這是死定了。換言之,夏甲被虐待是比死都重。在這一段經文裡,我們看到人性的黑暗,夏甲的驕傲自大,亞伯蘭不把女奴當人來看,莎萊虐待與家暴。在罪性之下,三個人都一樣,沒有一個完全人。


三、垂聽苦難聲音的上帝(16:7-12)

7上主的天使在曠野,在通往書珥路上的一個水泉旁邊遇見夏甲,8對她說:「莎萊的女奴夏甲呀,你從哪裏來?往哪裏去?」 她回答:「我從女主人莎萊那裏逃出來。」9上主的天使說:「你要回到女主人那裏去,順從她。」10天使又說:「我要使你的子孫眾多,沒有人能數算得出。11你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取名以實瑪利(「以實瑪利」意思是「上帝垂聽」。),因為上主聽到你訴苦。12你兒子將像一頭野驢,處處敵對人;人也要敵對他。他要跟親族隔離,獨自生活。」


書珥路上的一個水泉旁邊」,這是當時通往埃及的一個必經要道。夏甲是埃及人,她想回埃及去,但是需要穿越過危險的曠野。夏甲若回埃及,也可能繼續淪為奴隸,連兒子也會成為奴隸。

在這危險的旅途中,第七節說「上主的天使」出現,但是在第十三節則說是「上主」親自面對夏甲,與她說話。無論是上主或是祂的天使,都是直接叫「夏甲」的名字,這是很特別的,因為古代奴隸是沒有人格,但在此上帝是稱夏甲的名字,凸顯上帝看重這一位受到虐待與家暴的夏甲。

在此,我們也看到上帝賜福給夏甲一個重要的福份,就是要使她的「子孫眾多,沒有人能夠數算得出(16:10),她得到的祝福也彷彿像是亞伯蘭的子孫眾多的祝福。在創世記第廿五章,我們就可以看到以實瑪利的後裔眾多,共有十二個家族(創世記25:12-16),與後來的以色列十二支派形成鮮明的對比。

「以實瑪利」意思是「上帝垂聽」,因為上主聽到你訴苦。「因為上主聽到你訴苦(創世記16:11),這句話是這一章最重要的一句話。這句話讓我們認識到上帝是一位垂聽苦難聲音的上帝,受壓迫、受迫害的哀哭,上帝要垂聽,上帝也必彰顯公義與救贖。出埃及記中就描述以色列人在埃及當奴隸時,「他們向上帝求救,呼求他幫助他們脫離苦役。(出埃及記2:23)上帝聽見且展開拯救、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計畫。

上帝是寄居、客旅的上帝,是孤兒寡婦的上帝,是受壓迫者的上帝。因此,當夏甲被莎萊欺負逃離家門走到曠野的時候,上帝出面來幫助她。「因為上主聽到」夏甲訴苦的聲音,知道她的苦難。雖然她曾經驕傲過,但是上帝並沒有棄絕她;雖然她是埃及人,不是以色列家的子民,但是一個被欺負的女子,上帝聽她的訴苦,且決定要幫助她。上帝愛每一個祂創造的人。

夏甲聽到上帝的話語要她回到女主人那裡,到底她要往埃及或回亞伯蘭、莎萊的身邊呢?往埃及,繼續成為奴隸,連孩子也會成為奴隸。但上主應許夏甲,如果回到莎萊身邊,上帝就應許夏甲「我要使你的子孫眾多,沒有人能數算得出。」換言之,上帝會親自保守與帶領。


四、經歷上帝、順服上帝(16:13-16)

13於是,夏甲自問:「我真的見到那看顧我的上帝而還存活來述說這件事嗎?」於是她稱那向她說話的上主為「看顧的上帝」。14因此,人家叫那口井庇耳‧拉海‧萊(「庇耳‧拉海‧萊」意思是「看顧我的永生者之井」。);這口井在加低斯巴列中間。15夏甲亞伯蘭生了一個兒子;亞伯蘭給他取名以實瑪利。16夏甲亞伯蘭以實瑪利的時候,亞伯蘭八十六歲。


在猶太人的看法裡,人是無法面對面見著上帝而還能活著的,除非是上帝特別的恩典和憐憫。夏甲對上帝有更深的認識,她稱上帝為「看顧的上帝」,這是她的信仰告白,她聽到上帝的聲音,她信上帝的應許,最後她做了決志起身回到亞伯蘭的身邊。

猶太人傳統上以「井水」象徵上帝的活水,夏甲在井邊遇到上帝而改變了她的生命,使她裡面有如活水湧流的盼望。在新約約翰福音第四章也記載另一位女性,一位受人歧視的撒馬利亞女性,她曾有過五個丈夫,在敘加的井邊她遇到耶穌,她的生命被改變,她裡面也有如活水湧流的盼望與對耶穌的信心。總之,在人遭受壓迫、歧視、暴力時,上帝都主動親近人,使人乾枯的心靈彷彿有井邊活水湧流滋潤。


我們來省思這一章的信息:


一、人算不如天算,人要學習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即使有上帝親自呼召的應許,我們看到亞伯蘭從受呼召時的七十五歲,到上帝實現應許孩子以撒出生時已經是一百歲了,足足有廿五年的時間。廿五年,對一個人來說不是一段短的時間,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課題。

時間考驗人的信心,但是亞伯蘭和莎萊在這場信心的考驗裡卻失敗了。他們想用人的方法,來逼上帝實現給他們的應許,非但沒有成功,反而是自找麻煩。使原本喜樂的家庭陷入罪的試探之中,所以人算不如天算,如俗語說:「千算萬算,不如天一畫」。

臺灣人很喜歡從血型、生肖、星座來看命運,來斷定與人交往的關係等。特別有的基督徒是喜愛研究星座過於喜愛研究聖經,這是信仰的危機。我們怎能被簡單的星座配對來左右自己的生命,或是斷定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習性呢?喜愛談論世俗的星座、命理,這絕不是一件好事,它會使我們陷入誘惑離開上帝。記住,人算不如天算,不要被血型、生肖、星座等宿命觀左右我們的信仰。

此外,我們看到亞伯蘭雖然是個很有信心的族長,但是他對上帝給他的應許也會失去信心,因此他自己找一位僕人來取代做為後裔。上帝已經在他的要求下顯現特別異象讓他看見過應許的實在,但是,他卻是「同意莎萊的話」,以夏甲來生出自己的孩子,這是用人的計謀來「逼」上帝實現應許。

今日的處境下,我們是否會用自己的意思「逼」上帝呢?逼迫上帝,或是與上帝進行「利益交換」。例如在病痛、苦難上,甚至在期待事業與賺錢的上面。最常被拿來使用的經文就是瑪拉基書:

你們要把十分之一的全數送到聖殿,使聖殿裏有豐富的食物。我是上主─萬軍的統帥;試試我,你們就會看見我打開天上的窗戶,把各樣好東西豐豐富富地傾倒給你們。(瑪拉基書3:10)因此,就有人說,我們可以用十分之一來「試探」上帝。但是,「試探」與「試試」不一樣。

雅各書說:「上帝不受邪惡的試誘,也不試誘人。」(雅各書1:13)馬太福音也說:「不可試探主你的上帝。」(馬太福音4:7)

「試誘」、「試探」(tempt),與瑪垃基書所說的「試試」(provetry),意思完全不一樣。「試探」的目的是要讓人離開上帝,離開信仰的價值,而瑪拉基書的「試試」意思是「證明,prove」。

人算不如天算,不要試探上帝,人要學習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二、上帝垂聽受壓迫者的哭訴,並引領人走向祂

這段經文讓我們認識到基督徒的福份,就是我們可以向上帝哭訴,祂一定會替我們預備一條活路。我們看到夏甲在遇到苦難的時候,她向上帝哭訴,她祈求上帝伸手援助她,結果上帝顯現在她面前,親自告訴她應該走的路,應許她將要賜福給她的恩典,她親自體驗到上帝顯現在她的面前。聖經的作者說上帝聽到夏甲訴苦的聲音。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恩典,上帝聽到我們人在苦難中訴苦的聲音;上帝是出現在夏甲逃跑到曠野的地方;這些都在說明上帝是隨時隨地與夏甲在一起的。上帝不是在夏甲有苦難的時候藏躲起來,沒有,祂不是這樣的上帝。

但是,往往信徒遇到困難時,先會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或是找人解決,最後才會想到還有上帝,但為時已晚。至少遇到困難時,我們可以找傳教者或長老,大家一起祈禱,一起與憂傷的人同憂傷、同分擔。請記住,上帝必定垂聽我們哭訴的聲音,因為這是上帝給信靠祂的人的應許。

今天下午、晚上,有一場演講,一場電影。都是與受壓迫者、苦難者有關係。下午中研院吳叡人教授講的是關於香港與中國的受壓迫者,晚上看的是一群基督徒學生到菲律賓垃圾山(Smokey Mountain)所拍攝的紀錄片,我們很難想想,菲律賓垃圾山附近居民,每日以撿拾垃圾中的物品維生,甚至是拿取餿水中的肉類、重新烹煮後食用的生活實況。

這群學生實地前往、拍攝菲律賓貧民窟景況,紀錄片《庸有》榮獲第2屆全球基督教國度影展(CKFF)學生影片的「最佳導演」「觀眾票選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攝影」等獎項。

從菲國貧民窟兒童在生活條件極為困苦的情況下,沒有能夠遮風避雨的房子住、吃不飽穿不暖、環境髒亂,甚至很多人在年幼時就失去父母的照顧,必須自己想辦法自力更生,在苦難中仍保有快樂赤子心,很值得臺灣國人觀看並從中省思。

他們如何在苦難中還帶著微笑、歡喜的心?是上帝垂聽受壓迫者的哭訴,並引領人走向祂。


問題討論:

1. 從經文中你看到什麼樣的人性、糾結?

2. 上帝呼叫夏甲,拯救這位埃及女奴,我們如何看待上帝的心意?

3. 我們如何學習上帝聽到受壓迫者的哀哭,並向他們向伸出援手?今日處境下有何實際的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