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3台北濟南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創世記15:1-21
●麥基洗德作為「良善結盟」的共主。
●「麥基洗德名字的意思是『正義的王』;又因他是撒冷王,他的名字有『和平的王』的意思。」(希伯來書7:2)
一、從抗議到接受(15:1-6)
●亞伯蘭雖然擁有龐大的財富,但這些並無法讓他的內心安定。
你望一望天空,數一數星星;你的後代要跟星星一樣多。
●血統在當時代表家族、民族的延續,到了新約時代,血統觀念被提升到「立約」的層面。
●「你們大家都藉著「信」跟基督耶穌合而為一,成為上帝的兒女。你們受洗跟基督合而為一,正像穿上基督,有他的生命。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裏,你們都成為一體了。如果你們是屬基督的,你們就是亞伯拉罕的後代,會承受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加拉太書3:26-29)
●「亞伯蘭相信上主,上主就算他是義人。」這個結論也把舊約與新約的應許聯繫起來。
●「就是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羅馬書3:22)
●「上帝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羅馬書3:30)
二、疑惑中鍛鍊出信心(15:7-8)
●「我立了你作許多民族之父。」...他堅決信上帝一定成就他所應許的。這就是為甚麼亞伯拉罕因信而「被上帝認為義人」。...我們信那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上帝,因而被認為是義人。...」(羅馬書4:17-25)
●「被上帝認為義人」並不單是指亞伯蘭說的,也是對所有「因信稱義」的我們說的。
三、立生命之約(15:9-21)
●古巴比倫的馬里文獻(Mari Letters)提及將牲口切為兩半,表示背約者會有的遭遇。
●「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官員、宮廷的官員和祭司,以及所有的領袖跟我立了約;他們把小牛剖成兩半,從中間走過去,表示約的成立。但是他們破壞了約,沒有遵守約的規定。所以我要把他們剖開,像他們剖開小牛一樣。」(耶利米書34:18-19)
●「這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捨的。」「這杯是上帝的新約,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設立的。」(路加福音22:19-20)
●為何是「禿鷹」,不是烏鴉,或獅子、土狼?
今天的經文有二項值得我們思考的信仰課題:
一、遵守所立的生命之約,來回應上主的呼召
●不要把「誓約」綜藝化、娛樂化。
●對漢族而言,白色是低賤的顏色,表示下等。
●遊牧民族主要靠奶製品生活,奶為白色,所以會崇尚白色。
●走紅地毯是古近東文化中「立約」的重要儀式,表明當立約的一方違背誓約時,就會像牲畜一樣,必須付上生命的代價。
●「你們想知道他為甚麼不再接受祭物;那是因為他看見你們背棄了年輕時所娶的妻子。她是你的伴侶。雖然你在上帝面前誓約要對她忠實,但是你背棄了她。」(瑪拉基書 2:14)
二、看重所立的生命之約,才會蒙上帝的賜福
●看重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才會蒙上帝看重與賜福。
●「會眾誓約」,提醒會眾做見證與代禱。
問題討論:
1.亞伯蘭雖未見應許的實現,並不因此削弱了信心,他仍然盼望,仍然信。你曾有過哪些信心的考驗?你如何等待上主?
2.基督徒和上帝的關係是建立在約的基礎上。你在上帝面前立過哪些約?這些約帶給你什麼祝福?
3.人為何容易忘記所立的約?該如何不斷「記得」?
講道篇
立生命之約
2020.8.23台北濟南教會主日禮拜講道篇
創世記15:1-21
今日是八月第四主日「祖父母節」,禮拜後兒童主日學特別舉行「祖父母節~攜手來闖關」,中午也在宣教中心地下一樓中庭舉行愛餐,歡迎兄姐一起來參與。
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關於上帝與亞伯蘭立生命之約,與上帝結盟,建立和好的生命關係。說到立約、結盟,在第十四章時,我們看到二個不同的「結盟」,四王、五王彼此的「邪惡的結盟」,另外一個是亞伯蘭在希伯崙的「良善的結盟」,他們以麥基洗德作為他們結盟的共主,希伯來書說麥基洗德是至高上帝的祭司,是因為他提倡「正義」與「和平」,根據希伯來書第七章二節所說:「麥基洗德名字的意思是『正義的王』;又因他是撒冷王,他的名字有『和平的王』的意思。」(希伯來書7:2)總之,邪惡結盟是以侵略、利益為核心,良善結盟是以公義、和平的價值為核心。
當亞伯蘭以公義、和平為核心價值時,我們看到他在信仰上是逐漸成熟,所以,在第十五章第一節一開始就說「這事以後」,即強調亞伯蘭的信仰又再次進步了。就在亞伯蘭的信仰進步之後,上主就向他說話。如果查考12:7;13:14~17;15:1就可以發現上帝向亞伯蘭說話,都是在他信仰進步之後,並且所講的話都和上帝之前的應許有關,就是上帝再次向亞伯蘭表明原先揀選他的應許—賜給他成為大國,使他的「子孫多到沒有人能夠計算」(參考創世記12:2,13:16)。
現在讓我們來看上帝如何再次與亞伯蘭立約的經過:
一、從抗議到接受(15:1-6)
1 這事以後,亞伯蘭在異象中聽見上主對他說:「亞伯蘭,不要怕!我要保護你,給你極大的獎賞。」 2 但是亞伯蘭回答:「至高的上主啊!我既然沒有兒子,你給我獎賞有甚麼用呢?我惟一的繼承人是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3 你沒有給我兒子,因此,在我家裏出生的一個奴僕要繼承我的產業。」4 接著,他又聽見上主對他說:「奴僕以利以謝不會是你的繼承人;只有你親生的兒子才是你的繼承人。」5 於是上帝帶他到外面,對他說:「你望一望天空,數一數星星;你的後代要跟星星一樣多。」6 亞伯蘭信上主,上主就認他為義人。
「這事以後」,是指亞伯蘭的良善結盟拯救羅得、拯救迦南地五王之後的事以後。亞伯蘭在異象中聽到上主的話。聖經對異象的描述總是不清楚,也不需要清楚,因為對猶太人來說異象就是和上帝的啟示有關,不需要多加解釋什麼是異象。但是對我們來說,可能會誤會異象就是奇奇怪怪的景象;其實,我們必須要在猶太人的文化上了解異象的意義,乃是上帝的啟示。
此外,我們也必須了解「上帝的話」是上帝對人最具體的啟示。一位信仰成熟的基督徒,是不會忽略聖經「上帝的話」,反而去追求一些奇怪的道理。就像聖經已經告訴我們耶穌基督再來的日子,沒有人知道,連子也不知道;但是,當有人說某某時間是世界的末日時,還是有迷糊的信徒去相信。到底是聖經「上帝的話」說的算話,還是人說的算。所以一位信仰成熟的基督徒,是不會忽略聖經「上帝的話」,反而他會喜愛查考聖經。如果有愈多信徒認真在上帝的話之上,這個教會的體質也愈好,信徒的見證也會愈有力。
在第一節裡,雖然上帝應許亞伯蘭說:「不要怕!我要保護你」這一節讓我們看到亞伯蘭雖然已經有夠大的家族、財富,但是,牛群、羊群、龐大的財富,並無法讓他的內心安定,他確實是一直在焦慮不安中過日子。
第一節裡,上帝應許亞伯蘭「給你極大的獎賞」,但是接著在第二、三節裡,亞伯蘭提出抗議。他向上帝說,他沒有後代可以繼承他的龐大財產。
亞伯蘭很清楚,即使應許再多,土地或財產越是龐大,若沒有「人」來承接,這一且都很空虛,因此「人」是多麼重要。詩篇這樣說:「兒女是上主所賞賜;子孫是他賜給我們的福份。」(詩篇127:3)這道理對一個公司來說也是如此,公司最大的資產是人才,即使有先進的設備,若沒有專業人員、沒有良善的管理與經理人,再多先進的設備、廠房土地,也無法永續經營下去。中共威脅「留港不留人」、「留島不留人」,是無知的。
同樣,亞伯蘭的問題就是他沒有一個親生的孩子。因此,他所擁有的一切很難傳承下去,這是使他憂心的原因。
亞伯蘭真正的掛慮就是沒有一個孩子是他親生的。在第十一章三十節記載亞伯蘭的妻子「莎萊不能生育,沒有孩子」,他認為這樣子即使是有大筆財富也沒有甚麼意思。他不認為除了孩子,上主還能獎賞甚麼是比孩子更貴重的產業。也因為莎萊不能生育,按當時的習俗,亞伯蘭就從他的奴僕中選一個他認為是忠心、可靠的來做為他的子嗣。如果立被收養的這個人為子嗣之後,自己的妻子懷孕生子了,這個被收養的子嗣就必須退位,由主人所親生的兒子來繼承一切。這樣對他來說,沒有什麼吃虧或是不妥之處,且在當時處境下是合情合理。因此亞伯蘭挑選奴僕以利以謝作為繼承人。
我們不清楚「以利以謝」是何許人也。若從名字的意思「上帝在幫助」來看,或許亞伯蘭有意思以當時的風俗收養僕人,也就是用自己的意思來「實現」上帝的祝福。我們可以這樣了解,第二、三節包括自己挑選奴僕來繼承,都是亞伯蘭對抗上主的抗議,抗議上帝的應許經過二十幾年都沒有實現。就連莎萊已經年老又無法生育,他內心充滿疑惑,因此他為自己選定奴僕以利以謝做為子嗣。
在此,我們看到人可以向上帝抗議、質疑,就像亞伯蘭對上帝應許的質疑。面對亞伯蘭的抗議,上主在第四、五節這樣回應說:「奴僕以利以謝不會是你的繼承人;只有你親生的兒子才是你的繼承人。」這種血緣、血統的觀念在當時是很重要的,這代表是家族、民族的延續,但是到了新約時代,就不是這樣了,已經從血統觀念被提升到「立約」的層面。
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這樣說:「26 你們大家都藉著「信」跟基督耶穌合而為一,成為上帝的兒女。27 你們受洗跟基督合而為一,正像穿上基督,有他的生命。28 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裏,你們都成為一體了。29 如果你們是屬基督的,你們就是亞伯拉罕的後代,會承受上帝給亞伯拉罕的應許。」(加拉太書3:26-29)
上主再次展示祂的應許,這是亞伯蘭無法賺取的獎賞,而是恩典的「賞賜」。上主呼召亞伯蘭、莎萊要過著克服不能生育的生活,要克服被當時社會報以異樣眼光的生活,更要克服沒有盼望的未來,就在這樣絕望的處境中活出有盼望的信心,是何等不容易啊!(參考希伯來書11:10)
上主的「賞賜」特別要賜給那些在絕望中又以堅定信心仰望上主,按著上主旨意冒險的人。耶穌在登山寶訓中這樣告訴我們:「當別人因為你們跟從我而侮辱你們,迫害你們,說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多麼有福啊。要歡喜快樂,因為在天上將有豐富的獎賞為你們保存著;從前的先知也同樣受過人的迫害。」(馬太福音5:11-12)登山寶訓就是以「在天上的獎賞」作為結論。要得到上主的獎賞,不是出於勉強,而是要以信心來仰望,每當夜晚孤單、夜深人靜時,亞伯蘭仰望天上的星,他就記起上主對他說過的應許。
第六節說:「亞伯蘭相信上主,上主就算他是義人。」這一句話將亞伯蘭原先跟上主抗議,再到以信心接受的改變,做了重要的結論——「因信稱義」,這個結論也把舊約與新約的應許聯繫起來,使徒保羅在羅馬書就這樣說:「就是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羅馬書3:22)「上帝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稱那受割禮的為義,也要因信稱那未受割禮的為義。」(羅馬書3:30)
亞伯蘭雖然看不見上帝的應許,但是因為信,上帝就算他是義人。「算」(認定)這個字的意思,表示一件物品原不不屬於你的,現在有人「送」給你,這就是算的意思。換言之,亞伯蘭因為忠心、順服上帝,所以上帝就將「義人」的身分送給他。這也讓我們知道,人原本不配稱為義人,乃是上帝將義人的身份賜給我們。這也就是使徒保羅所說的「因信稱義」。(參考羅馬書3:22、3:30;加拉太書2:16、3:8)在舊約或者是新約,都是在教導我們信心的功課,通過信靠主耶穌與上主建立和好的關係。
二、疑惑中鍛鍊出信心(15:7-8)
7 上主又對他說:「我是上主,我帶領你離開了巴比倫的吾珥。我要把這片土地賜給你,作為你自己的產業。」8 但是亞伯蘭問:「至高的上主啊,我怎麼知道我一定會得到這片土地呢?」
在第五節裡,我們看到上主要賜給亞伯蘭成為大國所需的人口,如今在第七、八節,上帝更進一步的賜他土地。原本亞伯蘭一直盼望的後裔尚未看見,但是上帝馬上又要賞賜他土地,要如何消受這極大的恩典呢?即使是我們也會懷疑這是否是真的?這有如路加福音第一章十八節所記載的,當天使向撒迦利亞宣告他年老的妻子將懷孕時,撒迦利亞就對天使說:「我憑甚麼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妻子的年紀也不輕了。」(路加福音1:18)因為撒迦利亞的疑惑,上帝就使他暫時成為啞巴,直到施洗約翰出生為止。同樣地,亞伯蘭也會產生疑惑。人就是在疑惑中,才更能鍛鍊出信心。使徒保羅在羅馬書就這樣說:
「17 正如聖經所說:「我立了你作許多民族之父。」在上帝面前,這應許是有效的;亞伯拉罕所信的就是那位使死人復活、從無有創造萬有的上帝。18 在沒有盼望的時候,亞伯拉罕仍然盼望,仍然信,因此成為「許多民族之父」。正如聖經所說:「你必定會有許多子孫。」19 當時亞伯拉罕快要一百歲了。他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而莎拉生育的機能也已經喪失,可是,他並不因此削弱了信心。20 他沒有失去信心,也沒有懷疑上帝的應許;他的信心反而更堅固,把榮耀歸給上帝。21 他堅決信上帝一定成就他所應許的。22 這就是為甚麼亞伯拉罕因信而「被上帝認為義人」。23 可是「他被認為義人」這句話並不單是為他說的,24 也是為我們說的。因為我們信那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上帝,因而被認為是義人。25 主耶穌被交在人手裏,為我們的罪死;上帝使他復活,使我們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羅馬書4:17-25)
「我立了你作許多民族之父」在上帝面前,這應許是有效的;亞伯拉罕所信的就是那位使死人復活、從無有創造萬有的上帝。在沒有盼望的時候,亞伯拉罕仍然盼望,仍然信,因此成為「許多民族之父」。正如聖經所說:「你必定會有許多子孫。」當時亞伯拉罕快要一百歲了。他自己的身體如同已死,而莎拉生育的機能也已經喪失,可是,他並不因此削弱了信心。他沒有失去信心,也沒有懷疑上帝的應許;他的信心反而更堅固,把榮耀歸給上帝。他堅決信上帝一定成就他所應許的。這就是為甚麼亞伯拉罕因信而「被上帝認為義人」了。
「被上帝認為義人」並不單是指亞伯蘭說的,也是對所有「因信稱義」的我們說的。因為我們信那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上帝,因而被認為是義人。主耶穌被交在人手裏,為我們的罪死;上帝使他復活,使我們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
所以,亞伯蘭勝過疑惑的試探,信靠上帝,上帝就算他是義人;如今基督徒也勝過疑惑的試探,信那使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上帝,因而被認為是義人。這也就是為何說亞伯蘭是信心之父。
三、立生命之約(15:9-21)
9 上主回答:「你要帶一隻三歲大的母牛,一隻三歲大的母山羊,一隻三歲大的公綿羊,還有一隻鴿子和一隻斑鳩到我這裏來。」10 亞伯蘭就把這些動物帶到上主那裏,把牠們一一剖開,分成兩半,相對地排成兩行;但是鳥兒沒有剖開。11 有禿鷹猛飛下來,停在那些肉塊上,亞伯蘭把牠們趕走。12 太陽西沉的時候,亞伯蘭沉沉入睡;有令人恐怖的黑暗臨到他。13 上主對他說:「你要確實知道,你的後代要流浪異鄉,被人奴役,被人虐待四百年。14 但是,我一定要懲罰奴役他們的那個國家;他們離開那裏的時候將帶很多財物出來。15 至於你自己,你會享長壽,平安地離開人世,入土安葬。16 過了四代,你的子孫才能回到這裏,因為我要等亞摩利人罪惡滿盈、必須懲罰的時候才趕走他們。」17 日落天黑的時候,突然有冒著煙的火爐和燃燒著的火炬出現,從那兩行肉塊中間經過。18 上主就在那時、那地方與亞伯蘭立約。他說:「我把這塊土地賜給你的後代:這塊地從埃及的邊境一直伸展到幼發拉底大河,19 包括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20 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21 亞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和耶布斯人的土地。」
第十節說:「亞伯蘭就把這些動物帶到上主那裏」,「上主那裏」是指什麼地方?有可能是亞伯蘭在幔利的聖樹附近,所建造的祭壇(參考創世記13:18),是被分別出來敬拜上帝的地方。
祭品的項目是按照上主所吩咐的,要用「三歲」大的母牛、母山羊、公綿羊,是因為這種牲畜在這種年紀才是成熟。將牛、羊剖成兩半,斑鳩和鴿子因體積太小,沒有分成兩半。後來,以色列人獻祭的時候,貧窮人可以用鴿子和斑鳩來代替昂貴的牛羊(參考利未記14:22-24)。這種將牲畜剖成兩半是帶有象徵的意義的:即所立的約的結果,毀約者也將如這些牲物一般被剖成兩半。
古巴比倫的馬里文獻(Mari Letters),以及主前八世紀阿班(Abban)和雅霖林(Yarimlim)之間的亞蘭文塞菲雷條約(Sefire Treaty),都是古代近東的對應例子。兩篇文獻都提及將牲口切為兩半,表示背約者會有的遭遇。
在先知耶利米也曾斥責猶大領袖背棄上主的約,他說:
「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官員、宮廷的官員和祭司,以及所有的領袖跟我立了約;他們把小牛剖成兩半,從中間走過去,表示約的成立。但是他們破壞了約,沒有遵守約的規定。所以我要把他們剖開,像他們剖開小牛一樣。」(耶利米書34:18-19)
換句話說,這種立約是很清楚的在表明,這種約是一種「生命之約」。上帝與亞伯蘭所立下的約是種生命的約。將這個約的意義用來看耶穌基基督在最後的晚餐與他的門徒用餅和酒時所說的話:「這是我的身體,是為你們捨的。」「這杯是上帝的新約,是用我為你們流出的血設立的。」(路加福音22:19-20)我們可以看出守聖餐,其實就是在立生命的約,這應該是很嚴肅的事。
第十一節說到「有禿鷹猛飛下來,停在那些肉塊上」。為何是「禿鷹」,不是烏鴉,或獅子、土狼?第十三節說這個兆頭意思是:「你的後代要流浪異鄉,被人奴役,被人虐待四百年。」這很清楚的是指亞伯蘭的子孫將來要在埃及成為奴隸的事。而禿鷹正是當時上埃及法老的圖騰,當時這段描述已經很明顯是指在埃及被奴役的歷史。
這件事情也在提醒我們,當我們與上主立約之後,不是保證我們從此以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快快樂樂,而是在提醒我們立約之後,人很容易在安逸、舒適而得意忘形,忘記與上主所立的生命之約。至少,以色列人在埃及經過一段很長安逸的日子,已經不認識上主是誰。
非戰取得
因信而得
今天的經文有二項值得我們思考的信仰課題:
一、遵守所立的生命之約,來回應上主的呼召
在基督信仰裡,我們常以「誓約」來進行教會的禮儀,無論是牧師、長老、執事的就任,首長的授職,結婚的禮拜,感恩禮拜的決志等等都是。但不要把「誓約」綜藝化、娛樂化。也千萬不要去學習娛樂節目的內容。
在2011年3月22日台灣藝人大S和中國富二代小開汪小菲的奢華婚禮落幕後,眼尖的網友發現婚禮的橋段根本就是拷貝電影《非誠勿擾2》。婚禮中有升空的氣球,婚禮佈置到處是花瓣,抄襲電影最像的地方,就是兩邊都有用花海搭設的涼亭,走的也都是白地毯,只是電影「非誠勿擾2」中,新人穿的是黑色禮服,舉辦的不是結婚,而是離婚儀式。那時,有人問我說:「牧師,婚禮該鋪紅地毯還是白地毯?」
先來說基督教婚禮的象徵。穿白紗、白袍是指聖潔的意思(啟示錄7:13-14),正如教會是基督的新娘,必須以聖潔無瑕疵的回應基督。而聖經特別以聖潔的婚姻來表達人與上帝之間所立的約。耶穌對婚姻如此說:「既然這樣,夫妻不再是兩個人,而是一體。所以,上帝所配合的,人不可拆開。」(馬太福音19:6)在早期的漢人婚禮穿著鮮紅色是討喜的意義,不可能穿白衣,就像基督教剛傳入台灣時,一般人看到基督徒結婚穿白紗,甚至會說:「又不是在辦喪事,為何穿白衣!」此外,在西方文化裡,紅色代表血腥,因此結婚喜帖不會是「紅帖」,而漢人文化則是沿用「紅色」討喜、吉利的意義。
對漢族而言,白色是低賤的顏色,表示下等。唐宋以來,白衣是犯人的囚服,是低層百姓服裝,甚至祭奠死者的服裝,是十分不吉利的象徵顏色。「白丁」表示無官階無職業的人,唐朝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有句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此的「白丁」,是指科舉考試中沒有功名的人。李白也是白丁,看來他是進不了劉禹錫的家。《水滸傳》中聚嘯梁山泊的最初的梁山首領王倫,其綽號「白衣秀士」,其義也是如此,即未中科舉的秀才。
但是,在許多的遊牧民族裡,主要靠奶製品生活,奶為白色,所以會崇尚白色。漢族是農耕民族,靠黃土地吃飯,所以黃色成為最尊貴的顏色,是皇帝服裝的顏色。而農作物腐敗的黴斑是白色的,所以會忌諱白色。總之,傳統的衣著顏色需按其文化意涵去瞭解。
至於走紅地毯是古近東文化中「立約」的重要儀式之一,這就是根據今天所讀創世記第十五章的記載上主與亞伯蘭立約的情況。立約者將祭物一一剖開,分成兩半,相對地排成兩行。中間的走道就是流滿了牲畜的紅色鮮血,這就是紅地毯的由來。古代近東的立約傳統就是需要走紅地毯,其意義在表明當立約的一方違背誓約時,就會像牲畜一樣,必須付上生命的代價。
也因此,在基督教婚禮中,甚至神職人員誓約就職的場合裡,都會走紅地毯,其意義就在於「立約」乃是有上帝參與其中。希伯來先知瑪拉基對於違背婚約的人說了重話:「你們想知道他為甚麼不再接受祭物;那是因為他看見你們背棄了年輕時所娶的妻子。她是你的伴侶。雖然你在上帝面前誓約要對她忠實,但是你背棄了她。」(瑪拉基書 2:14) 得罪了神,任何的獻祭、祈禱都不被神所接受,這樣的想法也見於孔子的思想裡,在《論語》〈八佾篇〉孔子回答王孫賈關於祭拜之事,就說了類似的話:「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換言之,既然是立約就不是兒戲,而是需要以嚴謹慎重的態度去回應,免得獲罪於天,無所禱也,更不用祈求神的賜福。
二、看重所立的生命之約,才會蒙上帝的賜福
在創世記第三章時,上帝創造亞當和夏娃的時候,就與他們立約,伊甸園裡分別善惡的果樹就是立約的記號。當亞當和夏娃吃了果子,就代表人違反上帝的約,因此人就陷入罪惡之中。
就在罪惡的中間,上帝實行他的拯救。祂揀選挪亞與他立約,如今上帝揀選亞伯蘭與他立約,都顯示出上帝拯救的計畫。
在基督教信仰裡有一項要緊的觀念,就是上帝和人立約。現在我們看到亞伯蘭和上主的立約是用生命所建立的。其實,每位基督徒和上帝的關係也是建立在約的基礎上。無論是洗禮、堅信禮和聖餐等,都在表明人和上帝所立生命之約。
另外,我們也要遵守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什麼是我們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如結婚、就任等,這些都是我們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例如牧師、傳道師、長老、執事的就任,會眾有一個誓約是這樣說的「你們樂意接納他、尊重他、敬愛他、體貼他、協助他、為他禱告,與他同工,興旺上帝的國……。」又一個誓約說:「為維持教會秩序,彼此若是過失,應該稟告小會處理,不可到處散播喧嚷,以致影響教會的聲譽。你是否願意遵守?」
我們千萬要記住今天所讀的聖經告訴我們的,上帝是永遠記住祂與我們所立的約,甚至我們的祖先與祂所立的約,祂永遠記住不忘。要反省的是,我們有沒有將與上帝之間的約,用嚴謹的生命態度來看待?並且是以很嚴肅的心情努力來達成所立的約?
人是很健忘的,對於所承諾或所立的約也是。當我們每次在守聖餐時,都是一再提醒我們受洗時與耶穌基督所立的生命之約,再次喚醒我們檢視自己與耶穌基督所立生命的約。
我在神學院教書時,我在教導證婚時,我都會跟學生說,總會制定的證婚誓約詞,都是結婚雙方的誓約,但是我請學生加入一條「會眾誓約」,就是提醒會眾來參加結婚禮拜不是看熱鬧,而是要為新人的誓約做見證,要為他們代禱。這同時也在提醒參加的人,已經結婚者可以再次檢視自己曾經發過的誓言,未婚者也可以謹慎自己對婚姻的態度。
雖然,聖餐、授職、婚禮都是透過牧師在主持,但不要輕忽上帝臨在禮拜當中。不要輕視我們曾站在教會裡面,在上帝和眾會友面前所立的生命之約,那是神聖的,是在耶穌基督的血所建造的教會裡的誓約。
記住,在上帝面前所立的約,不是一、二天的約,而是一生的生命之約。若是全體信徒都看重自己和上帝所立的約,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教會的確會得到上帝的眷顧和賜福。
問題討論:
1.亞伯蘭雖未見應許的實現,並不因此削弱了信心,他仍然盼望,仍然信。你曾有過哪些信心的考驗?你如何等待上主?
2.基督徒和上帝的關係是建立在約的基礎上。你在上帝面前立過哪些約?這些約帶給你什麼祝福?
3.人為何容易忘記所立的約?該如何不斷「記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