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禱文系列2-願祢的名為聖
20190331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禮拜講道大綱
馬太福音6:9
台灣教會公報社出品/白話字主禱文 |
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馬太福音6:9)
●《主禱文》反覆出現二個人稱:「你」(上帝)、「我們」
● 前三項祈求是以「你」為核心
● 後四項祈求則以「我們」和我們日常所需的為主
●「願榮耀歸於至高之處的上帝!願和平歸給地上他所喜愛的人!」(路加福音2:14)
●「要向上主唱一首新歌;全世界都要頌讚他!海洋和其中的生物都要讚美他;海島和島上的居民都頌揚他!」(以賽亞書42:10)
●「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現代中文譯本)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和合本)
●「願祢的名受顯揚」(天主教思高本)
●「願你的聖名受尊崇」(現代台語譯本)
●「願你的名聖」(台語漢字本)
●「願你的名聖」,為何要放在第一句?
一、關於「上帝的名字」
1. 「名字」對人的意義
●「名字」代表一個人格的存在,代表自我的認同
● 聖經裡的「改名」
● 基督徒取「教名」
2. 上帝的名字誰取的?
● 取名代表「權柄」及「管理」
●「於是主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了各種動物和各類飛鳥,把牠們帶到那人面前,讓他命名;他就給所有的動物取名。」(創世記2:19)
● 耶穌的名字是誰取的?
● 上帝啟示祂的名字(出埃及記3:13-15)
3. 上帝的名表明祂的本質
●「父」指關係,「聖」指本質
● 到底什麼是「聖」?希臘文“ἁγιάζω”(hagiazo):聖化、聖潔。
● 當我們祈禱「願你的名聖」時,真的能夠讓人感受到上帝的神聖嗎?
二、關於「神聖」
●「神聖」可以用三個層面來了解:
1. 完美的道德:效法祂
●「聖」指完美的道德,沒有可挑惕的地方。
●「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48)
●「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汙、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希伯來書 7:26)
2. 超越的榮耀:仰慕祂
● 第二種「聖」比道德的要求更高,指超越的「神聖」
● 超越的「神聖」,人無法效法或學習,人只能仰慕並加以敬拜。
●「上主啊!在諸神中有像你的嗎?誰像你神聖威嚴?誰像你行神蹟奇事?」(出埃及記15:11)
●「誰能跟神聖的上帝相比呢?世上有人像他嗎?」(以賽亞書 40:25)
3. 愛慕又顫抖:敬畏祂
●「當上主顯聖的時候要俯伏敬拜;全地要在他面前顫抖!」(詩篇96:9)
●「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上帝。」(出埃及記3:3,5)
● 登山變貌,門徒「非常害怕,都俯伏在地上。」(馬太福音17:6)
三、願祢的名為聖
●「願祢的名為聖」這句禱詞指出人生在世的目的與生命的使命。
1. 指出人活著重要的目的:榮耀上帝
●「要努力跟人和睦,過聖潔的生活;沒有聖潔的生活就沒有人能見到主。」(希伯來書12:14)
●《韋斯敏斯德要理問答》第一條問:「人生首要目的為何?」
2. 指出人活著重要的目的:敬拜上帝
● 新的誡命,第一條愛上帝,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敬拜。
我們來想想主禱文第一個祈求,指出祈禱時應有什麼態度:
●《主禱文》七個祈求都是建立在第一個祈求「願祢的名為聖」上
●「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馬太福音6:24)
● 耶穌為了不讓我們的祈禱成為「自私自利」,於是將「願祢的名為聖」放在《主禱文》的第一項。
問題討論:
1.我們可以如何實踐「願祢的名為聖」的祈禱?
2.你是否經歷過上帝的「神聖」?上帝的「神聖」給你什麼影響?
3.自我中心的祈禱,與以上帝中心的祈禱,之間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講道篇
主禱文系列2-願祢的名為聖
20190331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禮拜講道篇
馬太福音6:9
我們在天上的父親: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馬太福音6:9)
我們今天要來看的是第九節的後半段「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也是《主禱文》七項祈求的第一項:「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
在《主禱文》裡,反覆出現二個人稱,即「你」(天父上帝)和「我們」。前三項祈求都是以「你」為核心:一、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二、願你在世上掌權(和合本:願你的國降臨);三、願你的旨意實現在地上,如同實現在天上。後四項的祈求則以「我們」和我們日常所需的為主:一、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二、饒恕所犯的罪;三、不要讓我們遭受承擔不起的考驗(和合本:不叫我們遇見試探);四、救我們脫離那邪惡者的手(和合本:救我們脫離凶惡)。
這七項祈求,便是每位基督徒或想要跟隨耶穌的人的祈禱模式。一方面,定睛在天父上帝,渴望祂的旨意被實踐;另一方面,要真誠、謙卑地向天父上帝懇求我們日常與生命所需的。
耶穌對我們說,當我們祈禱時,不要嘮嘮叨叨。《馬太福音》記載說,「在你們祈求以前,你們的天父已經知道你們所需要的。」(馬太福音6:8)。意思是說,「在我們與天父上帝說話的時候,不需要嘮叨,因為祂比我們更瞭解我們自己!」上帝就像是一位母親,只要一個眼神,就「知道孩子的需要」,無論他們是高興或傷心,是真誠或有所隱瞞。因此,基督徒祈禱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我們自己交託給上帝。在祈禱中如此說:「上主,祢知道一切,我只求祢在我身邊:祢是我的希望。」
我們完全可以交託給上帝,因為祂至聖。《主禱文》七項祈求的第一項:「願人都尊崇你的聖名」(現代中文譯本),按照原文這句話並沒有主詞,但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的翻譯都有主詞「人」,也就是說這二種翻譯把主詞限制在「人」,也就是說只有人會尊崇上帝的聖名,而天使、萬物等卻不在包括在裡面。這樣的翻譯比較侷限這句祈禱文。
為何侷限?因為,耶穌降生時,天軍、天使也都來頌讚上帝,「願榮耀歸於至高之處的上帝!願和平歸給地上他所喜愛的人!」(路加福音2:14)
除了天軍、天使讚美上帝之外,萬物也要讚美上帝,先知以賽亞就說:「要向上主唱一首新歌;全世界都要頌讚他!海洋和其中的生物都要讚美他;海島和島上的居民都頌揚他!」(以賽亞書42:10)
聖經翻譯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天主教聖經譯為「願祢的名受顯揚」(天主教思高本),現代台語譯本譯為「願你的聖名受尊崇」,都忠實原文,沒有「主詞」。在我看來,最接近原文的翻譯還是台語漢字本,直接翻譯為「願你的名聖」。沒有主詞,其意義更為寬廣,包括所有的人、所有的天軍及天使,以及萬物,都要尊上帝的名為聖,都是要榮耀上帝的名。
耶穌教導我們《主禱文》第一個祈求「願你的名聖」,為何這句禱詞會放在第一句?什麼是「聖」?這個祈求與我們祈禱的人有何關係呢?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上帝的名字」。
一、關於「上帝的名字」
1. 「名字」對人的意義
「名字」代表一個人格的存在,代表自我的認同,就像國家的「名字」也代表一種認同。有位朋友搭計程車,他跟計程車司機說:「你的名字很好聽、很文雅」。計程車司機回答說:「意思不錯,但是『數』太壞了!」父母、長輩幫孩子取名,必定經過相當的思考。認定這名字對孩子是最好的,最合適的,也表達父母對孩子的期待。但是,孩子漸漸長大後,歷經人生的波折,就把自己一生坎坷的命運,怪罪於名字的筆劃數不好,才使他一生不能出人頭地。
在台灣有人改名,是為了算筆畫,是為了「改運」。有一位朋友,他受洗之後沒多久,公司就派他去中國,他是初信者,很容易受到影響,他有個朋友在他出國前告訴他,「你的名字筆數不好,換個名字去到中國工作才會順利」,結果他那個朋友幫他算,說改做「春生」筆畫比較好,結果他告訴這件事,我就大笑。我就告訴他,你去到中國,中國是用簡體字,再怎麼算也不會準啊!「人算不如天算」,靠人不如靠上帝。
雖然,聖經裡面也有上帝幫人改名,雅各改為以色列,耶穌也幫人改名,西門改為彼得。因為,他們的改名是代表生命的改變,表示跟過去的舊我切斷關係。在許多傳統教會,或是天主教會,當你受洗之後,神父就會給你一個「教名」,代表你重生歸入教會。我認識一個人,他第一個小孩的教名叫做「Alpha(阿拉法)」意思是「第一個、開始」,後來他太太生了第二胎,她太太說生孩子很辛苦,不想再生了,結果就幫他第二個小孩的教名叫做「Omega(俄梅戛)」意思是「最後一個」,「結束,到此為止」,不要再生了。在長老教會我們比較不會去取所謂的「教名」,因為重要的是接受耶穌成為新造的人,改變自己的生命,這比改名字還來的有用。如果要有「教名」,「基督徒」就是我們最好的教名,隨時提醒我們是基督的學徒與門徒。
2. 上帝的名字誰取的?
取名代表「權柄」及「管理」,上帝創造萬物之後,才造人,上帝吩咐亞當,要他做一個工作就是管理,管理最重要的包括「命名」。
取名在猶太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取名代表對那個人或物有管理的權柄。例如,你的狗要取什麼名字,你可以自己取,代表你對牠是有權柄的。上帝創造亞當之後,吩咐他做一件事,就是取名,創世記這樣記載:「於是主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了各種動物和各類飛鳥,把牠們帶到那人面前,讓他命名;他就給所有的動物取名。」(創世記2:19)亞當為動物、飛鳥取名,也代表亞當具有管理的權柄。
回顧在路加福音第二章廿一節,耶穌的名字是誰取的?耶穌的名字不是由約瑟、馬利亞取名,而是由上帝啟示的。「耶穌」這個名字,在希伯來語就是「約書亞」,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
上帝呼召摩西之後,摩西還不知道上帝的名字,因為已經相隔四百年了。出埃及記第三章十三至十五節這樣記載:
13摩西說:「當我去告訴以色列人:『你們祖宗的上帝差我到這裏來』,他們會問:『他的名字是甚麼?』那時我該怎樣回答呢?」14上帝說:「我是創始成終的主宰。你去告訴他們:『那位叫創始成終的主宰差我到你們這裏。』15我是耶和華,是他們祖宗的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我差你到他們那裏;我的名永遠叫耶和華,世世代代都要這樣稱呼我。
很清楚的,在舊約或新約裡,上帝的名字都不是人所取的,都是上帝向人啟示祂自己的名字。如果是人取神的名字,那叫做造神,叫做裝神弄鬼。因為,如果是人取名字,那麼取名字的人就比被取名的更先存、更有權柄。
3. 上帝的名表明祂的本質
上帝啟示祂的名字是「創始成終的主宰(自有永有)」,是時間的起頭,也是一切萬物的源頭。上禮拜,我們知道伊斯蘭教所認識的上帝有九十九個名字,獨缺「天父」的稱呼,「父」指關係,「聖」指本質。
到底什麼是「聖」?在此的希臘文“ἁγιάζω”(hagiazo)意思是聖化、聖潔、使之成聖。因為上帝的名是「聖」,我們不應該褻瀆、損害上帝的名。說到這一點,我們真的要求上帝的憐憫,有時基督徒所做的都在損害上帝的名。我就曾遇到教會有人與他人金錢感情糾紛的事,人找到教會,還到處貼傳單控告,當然最後牧師出面來解決紛爭,聽到對方說「這樣的人,還是基督徒嗎?」我聽到之後心裡都很不舒服,弟兄犯的錯,盡力去勸勉,懇求上帝憐憫。我們看到不斷爆出澳洲、美國天主教會神父的性侵案件,也都損害上帝的聖名。這幾年,也看到我們馬偕醫院董事會的紛爭,這些事情都有損人對上帝的敬畏,當我們祈禱「願你的名聖」時,真的要想想我們所做的事,能夠讓人感受到上帝的神聖嗎?能讓人更加敬畏上帝嗎?
二、關於「神聖」
「神聖」可以用三個層面來了解:
1. 完美的道德:效法祂
首先,「聖」就是完美的道德,特別是指這人絕對沒有不義,沒有可挑惕的地方。要做到「沒有挑惕」可能嗎?不可能,就連耶穌也被法利賽人、經學教師挑惕,甚至被祭司長用權勢除掉。
那麼耶穌被人挑惕他就不「神聖」嗎?不,神聖不是以人的眼光來看,而是要以上帝的眼光來看。主耶穌不希望我們對他人挑惕,他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要定睛在天父,因為我們不是在學世界上的人,而是在學天父上帝,耶穌就告訴門徒說:「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馬太福音5:48)
希伯來書說道成肉身的基督就是我們學習的對象,「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汙、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希伯來書 7:26)換言之,在世上唯一在上帝眼裡有完美的道德就是耶穌基督。他的完全,是世人該效法的對象。
2. 超越的榮耀:仰慕祂
第二種「聖」比道德的要求更高,道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也就是超越的榮耀。超越的「神聖」,那種極致的「榮耀」是我們無法理解,是超越萬物之上的偉大存在。這種超越的「神聖」是比道德更加超越,比公義的標準更高,是人無法學習,「道德」還可以學、可以教,但是這種超越的「神聖」或說「神性」,人無法效法或學習,人只能仰慕並加以敬拜。但世界上,總有人要裝出自己有「神性」,要人去敬拜他,但是人再如何的假裝,人也不會成為神,也不會有超越的榮耀。
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後是這樣歌頌上帝的,「上主啊!在諸神中有像你的嗎?誰像你神聖威嚴?誰像你行神蹟奇事?」(出埃及記15:11)所以,超越的榮耀的「神聖」,是世界的一切所無法比較的,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誰能跟神聖的上帝相比呢?世上有人像他嗎?」(以賽亞書 40:25)
3. 愛慕又顫抖:敬畏祂
詩篇說:「當上主顯聖的時候要俯伏敬拜;全地要在他面前顫抖!」(詩篇96:9)上帝的神聖是超越的榮耀,人無法效法與學習,我們只能仰慕並加以敬拜,甚至還會感到「恐懼、害怕」,或是「敬畏」。
「仰慕」與「敬畏」是很矛盾的情感表現。一方面仰慕、敬拜、歌頌上帝,另為一方面卻又是顫抖、害怕。
這種矛盾的感覺,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摩西的經歷。在西奈曠野裡,「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上帝。」(出埃及記3:3,5b)這裡摩西的反應有兩個,第一是好奇,想要看看到底荊棘為何沒有燒壞,但靠近的時候卻又害怕的用手將臉蒙上,這就是又想要、又害怕的感覺。
耶穌曾帶三個門徒一起去爬山,平常門徒和耶穌沒大沒小,當耶穌顯出他的榮耀時,聖經描述門徒「非常害怕,都俯伏在地上。」(馬太福音17:6),原來主的榮耀是這樣的!因此祈求「願祢的名為聖」,就是求上帝讓我們在人生中,真實去體會上帝的榮耀。
三、願祢的名為聖
「願祢的名為聖」這句禱詞指出人生在世的目的與生命的使命。
1. 指出人活著重要的目的:榮耀上帝
「要努力跟人和睦,過聖潔的生活;沒有聖潔的生活就沒有人能見到主。」(希伯來書12:14)
《主禱文》第一句祈求說:「願祢的名為聖」,這句話的重要性在哪裡?長老教會是從蘇格蘭、英國開始的,曾經在1648年召開一次大會而完成《韋斯敏斯德要理問答》,統整基督信仰中最基本的問答題。問答中的第一條問:「人生首要目的為何?」答案是:「榮耀上帝並永遠以上帝為樂」,這裡的榮耀上帝就是以敬畏上帝的態度,使上帝的名為聖,使上帝的名得顯揚。
耶穌在快要離開時這樣祈禱:「現在我心裏愁煩,我該說甚麼好呢?我該求父親救我脫離這時刻嗎?但我正是為此而來,要經歷這苦難的時刻。父親哪,願你榮耀你的名!」(約12:27-28a)所以,榮耀上帝的名是人活著最重要的目的,只要能夠榮耀上帝的名,甚至連生命都可以獻上,這是耶穌基督的祈禱。
2. 指出人活著重要的目的:敬拜上帝
如何實踐「願祢的名為聖」?除了透過所行的事來榮耀上帝之外,第二就是「敬拜上帝」。
耶穌教導新的誡命,第一條就是愛上帝,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敬拜。先知以賽亞在國王烏西雅過世時前往聖殿祈禱,看見一個異象:「在他周圍有天使撒拉弗侍立,每一個都有六個翅膀:兩個遮臉,兩個遮體,兩個飛翔。他們彼此呼應說:聖哉,聖哉,聖哉!上主─萬軍的統帥!他的榮耀充滿全地。」(以賽亞書6:2-3)
在這裡,天使用三次「聖哉」來讚美上帝。在新約啟示錄中,約翰看見天使要拜,但天使立刻說:「千萬不可這樣!我和你,以及你的同道們,就是那些先知和所有遵守這書上的話的,同樣都是僕人。你應該敬拜上帝!」(啟示錄 22:9)在此,天使告訴長老約翰說,我們同樣都是僕人。你應該敬拜上帝!
此外,我們也看到啟示錄所描述天上的景象,有二十四個長老,十二個代表以色列的十二個族,而另外十二個代表教會,這二十四個長老是如此地尊重上帝,他們將榮耀歸給上帝,並表示這不是因為他們有甚麼厲害之處,而是因上帝所給予的恩典,所以所有的榮光和榮耀應當歸主。這是值得我們思考、學習之處。(參考啟示錄19:4-5)
「願祢的名為聖」教導我們以榮耀上帝、以敬拜上帝來顯揚上帝的名。
我們來想想主禱文第一個祈求,指出祈禱時應有什麼態度:
耶穌在教導學生祈禱時,「我們在天上的父」是一種稱呼,稱呼後總共有七個祈求,而這七個祈求都是建立在第一個祈求「願祢的名為聖」上面,不然就變成使喚上帝、利用上帝。
好比說,「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難道是把上帝當成送餐服務嗎?應該是當我們祈禱「賜給我們今天所需的飲食」時候,目的不是為了有飯吃,而是吃飯後才有力氣活出榮耀上帝的生命。人活著不是為了食物而活,而是為了可以實踐上帝的話語。
耶穌說:「沒有人能夠伺候兩個主人。他要不是厭惡這個,喜愛那個,就是看重這個,輕看那個。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馬太福音6:24)瑪門與上帝哪一個重要?「價錢」與「價值」哪一個重要?在耶穌的教導裡,上帝重於瑪門,有些有價值的東西,不是有錢就能買,例如基督的救贖。但是,在台灣這幾年來選舉或政治上,強調金錢的呼聲反倒吸引人,「貨出去、人進來、大家發大財」,喊一喊就有人支持,整個社會追求的是「瑪門」,而不是上帝喜愛的行公義、好憐憫。
這種風氣在教會裡也蔓延,曾有位年輕傳道者在臉書高調秀出他的「豪華敞篷保時捷」,他對信徒說:「如果上帝要給你保時捷,就不要求TOYOTA」,他鼓勵信徒如法炮製,大膽向豐盛的上帝開口求豪宅與名車。豔羨的信徒不僅在其臉書「按讚」,下方留言更是一片「阿們」聲。
如果我們祈禱時,沒有建立在第一個祈求「願祢的名為聖」上面,我們就會以自我為中心,去使喚上帝、利用上帝。耶穌為了不讓我們的祈禱成為「自私自利」,於是將「願祢的名為聖」放在《主禱文》的第一項祈禱,之後的每一個祈求,如果仔細思考,其目的應都是為榮耀上帝之名,這樣的祈禱才是以上帝為中心的祈禱。以上帝為中心的祈禱,才能使人逐步的從自我中心轉向以上帝為中心,透過祈禱使我們的心靈與上帝更貼近。
問題討論:
1.我們可以如何實踐「願祢的名為聖」的祈禱?
2.你是否經歷過上帝的「神聖」?上帝的「神聖」給你什麼影響?
3.自我中心的祈禱,與以上帝中心的祈禱,之間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