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路加福音13:1-35

經文進度:路加福音13:1-35現代中文譯本
1當時,在那裏有人告訴耶穌,說有些加利利人在向上帝獻祭的時候被彼拉多殺害。
彼拉多在猶太地區做過許多壞事,這裡所描述的事件,我們很難斷定是什麼事。但在時間上,應該是在「當時」所發生的事,而耶穌就以當下的社會議題,給了當時人即時的信仰反省。也因此我們知道,信仰必須給人當下的應用與反省,這樣的信仰才是活的。
2耶穌說:「因為這些加利利人死於非命,你們就以為他們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嗎?
當時加利利人反對納稅給羅馬統治者,他們將反抗運動視為對上帝的忠誠,甚至是「向上帝獻祭」的表現。經文中的猶太人雖然知道,那些加利利人是在表示對上帝忠誠時被彼拉多所殺害,可是他們還是懷疑那些加利利人的災禍是違反上帝的旨意,不被上帝祝福。耶穌在此不以反抗羅馬政權是否合乎上帝旨意來說明,他認為不應將人的災禍與人的好壞牽連在一起,因為無論什麼人都有可能遭遇災禍。
3我告訴你們,不是的;除非你們離棄罪惡,你們也會遭遇到同樣的結局。

4西羅亞塔倒塌時所壓死的那十八個人,你們以為他們比其他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壞嗎?

5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要是不離棄罪惡,你們也要同樣死亡。」
同樣地,西羅亞塔倒塌時所壓死的十八人,也被耶路撒冷的人議論為天譴的結果。耶穌糾正他們引別人的災禍而自以為義的行徑,耶穌並且警告這些自以為義的人,若不悔改,雖然逃過災禍,卻難逃上帝將來的審判。
猶太人把罪與苦難硬性的連在一起,這無疑是自我為義的表現。同樣地,基督教不將人的苦難視為人的「業障」或「壞積德」,也不將人的苦難牽連給祖宗,說是「祖上無德」。因此,別以為我們比別人好,我們應該抱持一種度,就是我們之所以想到要來教會,是因為我們自認我們是個罪惡深重的罪人,我們需要耶穌基督的救恩。千萬不要對那些沒來教會的人說,他們不能進天國啦,不能得救啦。因為能不能得救,能不能進天國不是我們的能力所可以決定的,這是屬於上帝的主權範圍。
6接著,耶穌對他們講一個比喻:「有一個人在自己的葡萄園裏種了一棵無花果樹。他想在樹上找果子,卻找不著。
1-5節消極的警告要悔改,6-9節則積極的警告要結出信仰的果實。
7於是他對園丁說:『你看,三年來,我在這棵無花果樹上找果子,甚麼也沒有找到。把它砍了吧!何必白佔土地?』
8園丁說:『主人,請再寬容一年,等我挖鬆它周圍的泥土,加上肥料。
9如果明年結果子便罷;不然,你就把它砍掉。』」
按照猶太律法的規定,同一個果園不可種兩種種子(申22:9)。但有時必須容忍,因為連根拔除時,怕傷及原來的樹種。就像麥田裡常有稗子,若將稗子拔除,也會波及麥子,因此主人會容忍至收割時,再將稗子拔除燒盡。經文中的無花果樹在葡萄園中是不受歡迎的樹種,它已經在葡萄園中歷過三年的時間,可見主人和園丁極大的容忍。
主人在收穫的時節來看無花果,就像上帝在日子滿足的時候來察看選民的情況。因為無花果在舊約中曾被用來象徵以色列人選民。因此,這個比喻很清楚的表明,上帝對選民極大的容忍,並以「結出信仰的果實」作為上帝審判的依據之一。如今園丁向主人求情,再給它一次機會,除了鬆土、施肥之外,它必須自己爭氣,否則下一次主人恐怕不再容忍。耶穌曾說,他曾努力想幫助以色列人,像母雞將小雞聚集在翅膀下,只是他們不願意。這讓我們清楚知道,園丁只能幫助,結實需要自己努力。同樣地,在信仰的路上,牧師或是許多信仰的前輩只能幫助,但是能否結出信仰的果實,則必須自我努力不怠惰。而不能以一句「交託給上帝」就完全「卸責」,我們當知「交託」乃是「依靠」而不是「推卸」。

聖經學者巴克萊(William Barclay)曾說:「祈禱不是把我們的責任卸給上帝,而是讓上帝來幫助我們有力量完成我們自己的責任。」而這段經文更是提醒我們必須不怠惰,去結出信仰的果實。
10一個安息日,耶穌在某會堂裏教導人。

11有一個女人被邪靈附著,病了十八年,腰老是彎著,不能站直。

12耶穌看見她,就叫她,對她說:「婦人,你的病離開你了!」

13耶穌用手按著她,她立刻直起腰來,頌讚上帝。

14會堂的主管看見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十分惱怒,對大家說:「我們有六天好工作,要治病應該在這六天裏來,而不該在安息日。」

15主回答他:「你這偽善的人哪!難道你們在安息日就不解開槽邊的牛、驢,牽去喝水嗎?

16這裏有一個亞伯拉罕的後代,她被撒但捆綁了十八年;難道在安息日就不應該解開她的鎖鍊嗎?」

17耶穌這話使他的敵人都覺得慚愧,但是群眾對他所做一切奇妙的事都很興奮。
這件醫治的事蹟是在會堂裡眾目睽睽之下進行的,結果發出忿怒而提出質疑的是管理會堂的主管,不是群眾。如果耶穌在會堂裡所行的,真的嚴重違反法律誡命,民眾一定會立刻有所反應才對。
一個腰彎了十八年的病人,生命對她來幾乎就是一種「咒詛」,不是祝福。如今,耶穌基督以奇妙的能力治好她,這是多麼貴重的福音,難怪她會馬上頌讚上帝。可是,管理會堂的人卻不是同聲頌讚,反而是「十分惱怒」,他之所以惱怒,可能是他看到眾人和這個婦人同聲頌讚上帝之故吧。否則他可直接斥責耶穌基督的「不當行為」。
猶太人宗教領袖常犯的毛病,是用許多傳統習俗或法律條例來套在一般平民身上,使人不但沒有從信仰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反而常因宗教規律而形成一種精神、心靈上的負擔,特別是對那些原本已因身體殘缺而受苦的人,宗教領袖們常以「天譴、責罰」來加深他們的心靈重擔,自己則是披上「聖潔」的外衣來裝扮自己的虔誠和蒙天賜福。耶穌基督就是要拆毀這種虛偽的宗教信仰。我們當知,宗教信仰應該是幫助人的生命活得更愉快,更有意義,而不是增添痛苦,與心靈的束縛。

單獨會主心得:特別當基督徒在分享或協談時,常常不小心就定人的罪。常聽到:「會發生這樣的遭遇,就是你不參加禮拜」,「會遇到試探,就是你沒有被聖靈充滿,沒有驅趕魔鬼…」。這些「定罪」的言語,非但對人的心靈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是壓抑與束縛。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像耶穌一樣,解除人的困難,幫助苦難的人得到重生,使他們找到苦難中的生命意義。
18耶穌說:「上帝國像甚麼呢?我要拿甚麼來比擬呢?
19上帝國好比一粒芥菜種子,有人把它種在自己的園子裏。芥菜長大以後,成為一棵樹,連飛鳥也在它的枝子上面搭窩。」
上帝的國和上帝一樣,都是超越人有限的知識與智慧,天國可以在信徒的內心,也可以在他們中間;可以來到世上,也可以在天上;是未來的,也是在現,又是過去的應許。是道德的,也是生活的,是理念的,也是具體的。是指上帝所掌權的,也指人心接受的狀況...。總之,沒有人能夠為天國下定義,只能就人所能懂得來描述天國。因此,耶穌就以芥菜種來比喻天國的奧秘。
這裡所指的芥菜不是種在園中的蔬菜,而是一種樹種,可長到二、三公尺高。這種樹的四周,常可見到成群的飛鳥,因為牠們極愛吃那黑的小芥籽。天國的比喻既然沒有人能夠定義,它勢必有極豐富的內涵等著我們去發掘。它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上帝的國度,是包容各種不同的基督信仰教派。沒有一個人或是一個教會可以壟斷全部真理。如果認為只有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這只會帶來紛亂、痛苦和爭執。只要人的信仰是釘根於基督,這些便是上帝真理的各面。
2.上帝的國度,可容納各種不同的敬拜方式。一個人在莊嚴華麗的禮拜中與上帝契合;另一人卻在簡樸中與祂相遇,這並無好壞之分。要緊的是禮拜程序是否表達我們對上帝的敬拜,以及我們是否以心靈和誠實的態度在敬拜上帝。 
3.上帝的國度可以容納各色人等。上帝的國度不分貧富和名聲的高低,也不分種族和意識型態,因為來到上帝面前只有一種人,就是謙卑認罪的人。
20耶穌又說:「我要拿甚麼來比擬上帝的國呢?

21它好比酵母,有一個女人拿來放在四十公升的麵裏,使全團麵都發起來。」
麵酵是一小團從上一次製餅中留下來已經發酵的生麵團。麵酵在猶太人的觀念,通常用來表示「罪惡」,因為他們把發酵視同腐敗。然而耶穌在此沒有此看法,而是以此來比喻天國奧秘的真理。

天國的比喻是沒有人能夠定義,它勢必有極豐富的內涵等著我們去發掘。在此它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天國的酵是從「微小」開始。酵雖少,卻可使麵團產生變化。同樣地,基督徒應該致力在家庭、職場、社會為主獻身,為主而活。那麼,「微小」的基督徒將成為天國的酵。
2.天國的酵是眼不能見的。憑肉眼我們無法見到麵酵的作為,但麵酵卻是無時無刻的在作用。因此,不要光做一時顯眼的大事,有時逐步踏實的小事更能恆久,更能讓人深感天國的能力。 
3.天國的酵是從裡面作用的。只要麵酵一刻放在麵團外邊,麵團就無法發酵;酵一定要放進裏頭。只改變外觀的樣式,絕對改變不了人的心靈。
單獨會主心得:家裡擺一台鋼琴,你絕不會因此會彈琴;光擁有聖經,也不代表你的生命受到改變。同樣地,光有基督徒,社會不一定會更好,除非這一群天國的酵能夠「進入」社會中,使社會「發酵」,使社會人心得到改變,進而成為另一個酵母。
22耶穌經過許多村鎮,朝耶路撒冷去,沿途教導人。

23有人問他:「主啊,得救的人不多吧?」

24耶穌回答他們:「你們要努力從窄門進去。我告訴你們,有許多人想進去,卻進不去。
當這人問耶穌這問題時,必定以為上帝的國只有猶太人才有份,而外邦人得留在外面。耶穌的答案肯定對他是個打擊。耶穌在此宣告進入天國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相反的,乃是努力掙扎的獎賞和結果。努力(striving)另一字意是痛苦(agony)。換言之,每一種努力或奮鬥都必須付上代價,而進天國的窄門,更需附上心靈和精神的代價。
25等到一家的主人起來關了門,你們才站在門外敲門,說:『先生,請給我們開門!』他要回答:『我不曉得你們是從哪裏來的!』

26你們要說:『我們曾經跟你一起吃喝;你也在我們的大街上教導過我們。』
「我們曾經跟你一起吃喝;你也在我們的大街上教導過我們。」有些人會這麼想,是因為他們不願努力,不願成為「天國的酵」投入社會心靈的重建,以為只要聽過耶穌的教導便可安然無事,坐享永生的榮耀。在他們的無知和盲目裏,他們妄自把自己和非基督徒區分。事實上,生活在基督教圈子裏,或自認是基督教世家者,並不一定便是基督徒。反倒那些原來未被揀選的普世大眾,他們將被上帝所揀選。因為他們順從耶穌的教導,並且願意委身努力進天國的窄門,天國的門永遠向這樣卑微的人所敞開。
27可是,他要再一次說:『我不曉得你們是從哪裏來的。你們這些作惡的人,走開!』
往往「窄門」是被人看輕、忽略的,同樣地,卑賤的服事也是少有人會去做的。若是我們能從微小、卑微的小事來服事,這樣就是在回應耶穌話語的人,這樣的人必定得應許進入天國的筵席(太8:11)。
28你們看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先知們都在上帝的國度裏,而你們卻被驅逐在外面的時候,就要哀哭,咬牙切齒了!

29從東西南北各地都有人要來參加上帝國裏的筵席。

30那些居後的,將要在先;那些在先的,將要居後。」

31就在那時候,有幾個法利賽人來見耶穌,對他說:「你得離開這裏到別的地方去,因為希律想要殺你。」
這段經文提供我們一個令人驚異的資料,那就是並非所有法利賽人都與耶穌敵對。也有法利賽人關心耶穌的安危,警告祂離去以策安全。
32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去告訴那狐狸:『你瞧!今天和明天我要趕鬼治病,第三天我要完成我的工作。』
猶太人視狐狸為動物中最狡猾、陰險,耶穌就稱加利利王希律安提帕為狐狸。這展現出耶穌不畏懼暴君的權威,祂也不討好或是逃避地上的君王。

過去在反獨裁的年代裡,許多人展現出耶穌不畏懼獨裁的權勢,為公義與愛犧牲奉獻,這是值得我們欽佩的。這些人為台灣的民主貢獻,值得我們用選票來溫暖他們的心,肯定和期許他們繼續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公義作出貢獻。
33雖然這樣,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向前走,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被殺是不適宜的。

34「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殺了先知,又用石頭打死了上帝差派到你這裏來的使者!我多少次要保護你的子女,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下一樣。可是你們不願意!

35瞧吧!你們的家園將變成一片荒涼。我告訴你們,你們從此再也見不到我,直到你們說:『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而來的那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