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7日 星期日

以賽亞書6.1-13 上主呼召以賽亞

上主呼召以賽亞

2024.7.7台北濟南教會第二場禮拜講道大綱

以賽亞書6.1-13


為何以賽亞蒙召敘事不是書卷的開頭?回憶錄?見證?


揭露整本以賽亞書的神學信息:上帝觀、罪惡、神聖、荒涼


平行的感官動詞

1節:我看見 // 主本身  // 坐在寶座上

8節:我聽到 // 主的聲音 // 主說話


一、以賽亞的蒙召(6:1-8)

1.不要為地上國度失望(6:1-4)

先知以賽亞看到異象是在「禮拜中」


公元前736年,烏西雅王駕崩

人可不可以看到上帝?

不可看到上帝:摩西

可以看到上帝:以賽亞


第一節:「殿」(הֵיכָל, heykal):天上的殿、上帝的殿

第四節:「殿」(בַּיִת, bayith):地面的殿、宮殿、大房屋


撒拉弗:字根「火蛇」(民數記21:6),有翅膀的火蛇

六翅:遮臉、遮腳、飛行,代表什麼意義?


三疊頌:聖哉、聖哉、聖哉


2.神聖經驗下的醒悟(6:5-7)


第七禍:以賽亞自己

禮拜程序:讚美、信仰告白、信息、悔改、赦免、委身、差遣

正典權威,賦予本書的權威性

「嘴唇不潔」是指什麼?(馬太福音15:11)

「祭壇的紅炭」代表什麼?


3.人看環境,上主看器皿(6:8)


「我們」:表達尊貴的複數型態

「差遣」、「說」:都是單數型態

古近東使者獲得授權:「我去!請差遣我!」


二、以賽亞服事對象(6:9-10) 


不是聽力、視力的問題,而是「心」的問題


三、以賽亞的使命(6:11-13)


要多久呢?」:哀歌形式

先知的使命是徒然、無果效的嗎?

歷代先知也不斷被拒絕、上帝之子也被殺


● 13a 「十分之一也要被消滅」:沒有盼望

13b 「殘幹」:彌賽亞的盼望(彼得後書3:9)


從先知以賽亞蒙召的經歷,我們學到了什麼呢?


一、神聖的顫慄,受造的意識,引人突破

無感的世代:六個哀嘆

加爾文:認識上帝、認識人,信仰功課


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論神聖》:神聖的顫慄


二、在我們活著年日,要不斷做我們所能做的去促進上帝國的新國度

人生是有使命的

賴特(N. T. Wright)《耶穌作王,什麼意思?》


問題討論:

1.先知以賽亞經歷神聖的顫慄,體察受造的意識,他做出什麼改變與決志?

2.先知的使命是徒然、無果效的嗎?為何上帝不放棄一再呼召人投入上帝國?

3.先知以賽亞「為地上國度失望」,他看到、聽到什麼,而帶給他轉變?




上主呼召以賽亞

2024.7.7台北濟南教會第二場禮拜講道篇

以賽亞書6.1-13

今天我們讀到第六章,才看到先知的蒙召敘事。在其他的先知書裡面,幾乎都是在開頭就是先知的蒙召敘事,例如耶利米書、以西結書、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司書等等。

為何以賽亞蒙召敘事不是書卷的開頭?

有可能是第一至五章是交代時代背景,之後編輯者才將這段蒙召敘事作為「回憶錄」編輯在這個段落,也將先知以賽亞和國王亞哈斯的互動(7:1-8:15)、及對門徒的指示(8:16-9:7),寫在此大段落內,可說是對先知的見證作摘要的回憶錄。

整體而言,以賽亞書第六章在整卷書裡佔有極重要位置,不僅敘述先知的蒙召,更揭露整本以賽亞書的神學信息:上帝觀、罪惡、神聖、荒涼等主題。這些主題甚至在第二及第三以賽亞中更逐漸被強化。(以賽亞書1-39章以猶大國為背景,40-55章以被擄巴比倫為背景,56-66章以歸回巴勒斯坦為背景)

以賽亞書六章有個重要的特色就是採用許多感官動詞,包括「看見」、「聽」、「明白」,也對應一些感官,包括「眼」、「耳」及「心」。當我們細心看經文,就會發現第一節及第八節有平行的句子,以下是原文次序:

平行的感官動詞

1節:我看見 // 主本身  // 坐在寶座上

8節:我聽到 // 主的聲音 // 主說話

由以上的平行句可見,兩節的開始都以「我」(以賽亞)作開始,記載了以賽亞本人親身的經驗。此外,兩節都有感官上的動作,「看見」與「聽到」,兩節描述所看、所聽的來源都是來自於上主,即「主本身及主的聲音」,兩節都以現在分詞(present participle)來形容上主正在進行的動作。由此可見,六章強調上主的臨在性,也說明以賽亞的蒙召主要來自他當下親身所見所聽。

「看見」與「聽到」的描述也出現在第九至十節(Hugh G. M. Williamson, Isaiah 6-12 in ICC, 2018, pp.36-37),當中描述以賽亞一生所宣講的對象都是不能看見、不能聽見以及心中不能明白的人民。讓讀者明白全猶大國就只有以賽亞才能真正的「看見」及「聽到」上主,其他貴族、人民卻都不能真正的「看見」及「聽到」。然而,上主還是照樣呼召以賽亞,就算以賽亞也身在嘴唇不潔的人民當中,上帝也差遣撒拉弗用火炭潔淨他的口,因為他的口所發出的信息是關乎這些心硬的人民。

現在我們就來看:以賽亞的蒙召(6:1-8)以賽亞服事對象(6:9-10)以賽亞的使命(6:11-13)


一、以賽亞的蒙召(6:1-8)

1.不要為地上國度失望(6:1-4)

1 烏西亞王逝世的那一年,我見到了主;他高高地坐在寶座上,他的長袍覆蓋了整個聖殿。2 在他周圍有天使撒拉弗侍立,每一個都有六個翅膀:兩個遮臉,兩個遮體,兩個飛翔。

3 他們彼此呼應說: 

聖哉,聖哉,聖哉! 

上主—萬軍的統帥! 

他的榮耀充滿全地。 

4 他們呼喊的聲音震動了聖殿的地基;聖殿裡充滿著煙霧。


以賽亞出身皇家貴族。依照猶太傳統的說法,以賽亞父親亞摩斯猶大亞瑪謝的兄弟,所以以賽亞烏西亞王的堂兄弟

以賽亞是從烏西亞王駕崩才開始成為先知,當時國家強盛,但烏西亞王心高氣傲,後來王得大痲瘋,而且不被醫治而死掉,整個國家局勢就開始下滑。

第一節「烏西亞王逝世的那一年,我見到了主;他高高地坐在寶座上」。從這一節裡面,我們可以知道以賽亞進入聖殿參加禮拜,換言之,先知以賽亞看到異象是在「禮拜中」。

是怎樣的禮拜?正當烏西亞王逝世,感覺是皇家的葬禮、告別禮拜。

在封建制度裡,或是在集權的國家裡,人民習慣將國家的未來寄託在「領袖」的身上,越是集權的社會,焦點越是放在「偉人」身上。

例如,北韓最高領導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家主席金日成199478日凌晨2點因心臟病病逝,享壽八十二歲。在金日成死後,北韓官方並未即時公佈其死訊,而是延遲34個小時之後才公布。國家傾力辦理所謂的「國喪」,營造「偉人的殞落」,從影片裡面,幾乎是人人如喪考妣。

這讓我想到蔣介石過世時,移靈車隊駛過時,人民也是如喪考妣,學生還被動員去跪在馬路送殯。1975年,我當時還在唸小學,學校帶我們去到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謁陵,懞懂的小孩,看到大人在哭泣,自己也莫名的哭起來。一場精心的宣傳鋪天蓋地而來,報紙、電視只能採黑白,娛樂活動全面禁止,整個社會國家似乎營造出,所謂的「偉人」過世,就沒有國家、沒有未來了。但在今日民主時代裡,我們不會將一個人的死,與民族和國家的興亡劃上等號。

我們可以想像在公元前736年的封建時代裡,烏西亞王駕崩,對當時的社會來說是何等大的衝擊。以賽亞與當時的人民對未來應該都感到極度悲觀,覺得整個國家已經完了。但上帝給以賽亞看見一位治理全宇宙的、聖潔的、並且永遠活著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這就是先知所需要的信心與異象,同樣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的。看見上帝神聖、永恆攝理的異象,當我們在地上面對的迫害、苦難、灰心、失敗、絕望就完全解決。上帝要我們知道,地上君王會死,但上帝永遠長存;因此,不要為地上國度失望,因為天上的寶座是長存的。

這裡描述先知以賽亞看見上帝。但是,在猶太人的傳統裡,人若看到上帝,就必定會死。到底人可不可以看到上帝?有二種傳統:

1.不可看到上帝:摩西只看見上帝的背影(出埃及記33:23)

2.可以看到上帝:以賽亞看見上帝(以賽亞書6:1)

到了新約時期,這樣說:「沒有人見過上帝,只有獨子,就是跟父親最親密的那一位,把他啟示出來。(約翰福音1:18)藉由耶穌來認識上帝。

上帝讓以賽亞在國難中,不再將寄託放在「政治強人」身上,而是轉向看到上帝。我們也是,不要為地上國度失望,而是要仰望耶穌所帶來的上帝國

第一節、第四節都出現「聖殿」的翻譯,但這二節使用的希伯來文是不一樣的。

第一節:「殿」(הֵיכָל, heykal):天上的殿、上帝的殿。

第四節:「殿」(בַּיִת, bayith):地面的殿、宮殿、大房屋。

這也讓我們很清楚看到一個強烈的對比,我們當仰望的是天上永恆的聖殿,而非寄託在地上短暫的國度。

第二、三節描寫到天使撒拉弗,其希柏文的字根是「火蛇」(民數記21:6)撒拉弗即有翅膀的火蛇。

撒拉弗有六翅:遮臉、遮腳(遮體)、飛行。遮臉表示「敬畏上帝」、遮腳表示「謙卑不配」、飛行表示「遵行上帝命令」,這些不正是服侍上帝的人最基本的特質嗎?

三疊頌:聖哉、聖哉、聖哉。希伯來文裡將形容詞連續說三次,代表形容詞的最高級,換言之即描述上帝的「至聖」。

今天這一段經文在提醒我們,無論地上發生什麼事情君王去世、國家戰爭、遭逢變故,上主永遠坐著為王。所以,我們要來到上帝的寶座前祈禱、敬拜,求上帝幫助我們看見祂的榮耀、聽見祂的話語、尋求祂的保守。


2.神聖經驗下的醒悟(6:5-7)

5 我說:「我完了,我慘啦!因為我嘴裡的每一句話都不潔淨;我周圍的人所講的話也一樣不潔淨。況且,我還親眼看見了君王—上主、萬軍的統帥!」6 於是,有一個六翼天使向我飛來,拿著一把火鉗,夾住祭壇上燃燒著的炭,7 他把那炭碰我的嘴唇,說:「這塊紅炭碰了你的嘴唇,你的過犯都消除了;你的罪被赦免了。」


從第一章開始,先知以賽亞批判貴族、祭司、權勢者,因為君王、貴族與人民都是敗壞。第五章時,我們還讀到六個「慘啊!」感覺先知以賽亞好像是置身事外。但在此,他說:「我完了,我慘啦!」原來,第七禍就是以賽亞自己。

以賽亞對這個時代很失望,因地上的寶座傾倒,而且上帝說全地都是敗壞,一連指出六個「慘啊!」(禍哉),這是以賽亞身處的時代所反映出來的社會處境。所不同的是,人民聽到六個「慘啊!」卻沒有認罪悔改。但是,以賽亞看到神聖的上主、聽到上主的聲音,在這神聖經驗之下,先知醒悟,他察覺自己也好不到哪裡去,自己也是不潔淨的人。

這是先知在禮拜中經歷神聖臨在的體驗。這一段經文,也是禮拜學重要的依據,禮拜程序有:讚美、信仰告白、信息、悔改、赦免、委身、差遣。也有聖經學者認為這段的描述,重點不在於交代禮拜程序,而是要告訴讀者本書卷具有「正典權威」,賦予本書的權威性。

另外。我覺得這段經文的重點,更在於先知對於神聖經驗的感受。

先知覺察到自己是「嘴唇不潔」,這是是指什麼?

香港2019年反送中運動時,採取非暴力抗爭「和理非非」,即「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非粗口」就是不能罵髒話。後來,改為「和理非」,意思是說人在表達極度憤怒時,罵髒話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比起掌權者濫權迫害人民,罵髒話還是溫和得多。

罵髒話不是不潔,那麼「嘴唇不潔」是指什麼?

當我們讀到以賽亞書29:13時,指的是「口是心非」、是虛偽。在新約時代,耶穌就批判口是心非的法利賽派:「那從人嘴裡進去的東西不會使人不潔淨;那從人嘴裡出來的才會使人不潔淨。(馬太福音15:11)耶穌批判法利賽派「瞎子給瞎子領路,兩個人都會跌進坑裡去。」不潔指的是人心,指的是價值信念。過去以人為中心,經歷到神聖的超越者,轉向以上帝為中心。

「祭壇的紅炭」代表什麼?

祭壇是贖罪的地方,紅炭是來自上主,象徵上主帶來燃燒煉淨,能將人的罪惡完全除去。一個服事者,需要不斷地親近神聖性,好使我們在基督裡面,基督也在我們裡面。


3.人看環境,上主看器皿(6:8)

8 於是,我聽到主說:「我可以差遣誰?誰肯替我們傳話呢?」我回答說:「我去!請差遣我!」


這一節是整個神聖禮拜的結尾:委身、差遣。

「我們」在希伯來語是表達尊貴的複數型,不是在說有很多的神,也不是在談「三一論」。前後的動詞如「差遣」、「說」都是單數型態。希伯來文法中對於一些較為偉大的事物會用複數型。

我去!請差遣我!」是古近東使者獲得授權時,或是受到更有權柄者的指派時常用的語詞。「我在這裡」(希伯來語讀 “hineni”) ,台語說:「我佇『遮』」。

上帝發出呼籲「我可以差遣誰?誰肯替我們傳話呢?」一般人都是先看到環境的問題,在國王駕崩,環境如此惡劣,誰承擔,誰先死!

台灣白色恐怖時期裡,誰敢為公義發聲?誰先發聲,誰先找死!中共發布國安法、外國國家豁免法,向全球實施長臂管轄,誰敢為中國的公義發聲,誰都可能被捕?這幾日的新聞,英國日本均派警察加強在中國使館巡視,為的是要保護可能隨時被強押入館內的異議份子。

人看環境,時局惡劣,誰還敢出來呢?

但上主看到的是器皿,以賽亞覺察自己的罪,他悔改,上主也赦免他、潔淨他,他也願意委身在上帝的呼召,上帝要使用這樣的器皿。其實,環境差不是問題,願意被上主才是問題。


二、以賽亞服事對象(6:9-10) 

9 於是,他差我去告訴他的子民說:「你們聽了又聽,但是不明白;看了又看,但是不了解。」10 接著,他對我說:「讓這些人頭腦糊塗,耳朵重聽,眼目昏花,以至於看不見,聽不懂,想不通;否則,他們就會回心轉意歸向我,而得到醫治。」


第九至十節論及以賽亞服事的對象,是一群拒絕聽、拒絕看的人民,他們不聽上帝的話語,也不察看上帝給的兆頭。

不是聽力、視力的問題,而是「心」的問題。

雖然知道人民拒聽、拒看,但是上帝並沒有放棄他們,上帝不斷差派先知去傳講,上帝用了很大的耐心在等待人民回心轉意歸向祂。悔改才能看見、聽見。


三、以賽亞的使命(6:11-13)

11 我問:「主啊,這樣的情形要多久呢?」他回答:「一直等到城市毀滅,人煙絕跡,房屋沒有人居住,土地都荒涼。12 我—上主要把人民放逐到遠方去,整塊土地都要廢棄。13 如果境內十個人中還剩下一個人,那人也要被消滅;他要像橡樹被砍掉,卻留著殘幹。」(殘幹象徵上帝子民的新開端。)


先知說:「主啊,這樣的情形要多久呢?」,「要多久呢?」是哀歌常用的套語形式。上主回答:「一直等到城市毀滅,人煙絕跡,房屋沒有人居住,土地都荒涼。」四項情景之後,既然已知城市將毀滅,既然人民拒聽、拒看,這樣先知不就是不斷在做白工嗎?

先知的使命是徒然、無果效的嗎?

雖然知道無果效,但上主不放棄。既然上主不放棄,作為上主的僕人,先知也不能放棄。我們從聖經看到,歷代先知也不斷被拒絕,就連上帝之子耶穌基督也被殺。

13a 十分之一也要被消滅」,意思是指「沒有盼望」。

13b 「殘幹」,指彌賽亞的盼望。

也許我們會問,既然知道「白努力」,那為何還要做呢?

新約帶給我們另一種眼光:「主並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遲遲不實現他的應許。相反地,他寬容你們;因為他不願意有一個人沉淪,卻要人人悔改。(彼得後書3:9)

先知一生服事對象是面對心硬,不聽、不見的人民。先知知道自己的使命是很可能是徒然的,然而,即便所有樹都被砍光,但殘幹還在,就還會有聖潔的餘種存留。以賽亞就是靠著上帝所應許的盼望,支撐他一生歷經五任君王的事奉。


從先知以賽亞蒙召的經歷,我們學到了什麼呢?


一、神聖的顫慄,受造的意識,引人突破

第五章裡面,我們看到先知發出六個「慘啊!」,但都不見有人悔改或是贊同先知的信息,這反映出當時是一個「無感的世代」。

人們對最的悔改才能看見、聽見上帝。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清心的人有福了,他們必看見上帝。(馬太福音5:8)我們要有謙卑悔改的心,才能夠看見、聽見上帝,明白祂的旨意。

約翰加爾文在《基督教要義》中說:「只有認識人,才能真正認識上帝;只有認識上帝,才能真正認識人。」(Without knowledge of self there is no knowledge of God; Without knowledge of God, there is no knowledge of self.《基督教要義》I.1.1,2)有限的人,唯有經歷神聖的顫慄,發覺自己的有限,意識到自己只不過是受造,才能引人突破,渴望追尋超越的神聖。

宗教現象學的啟蒙人物魯道夫‧奧托(Rudolf Otto),在他的名著《論神聖》提到一個概念,宗教的神聖性:經驗同時讓人感受到顫慄、著迷,而產生受造意識,進而引人突破。

我們看到先知以賽亞的蒙召,他經歷到上帝的神聖而顫慄,進一步覺察自己也是與眾人一樣的不潔淨,他意識到自己是受造、是有限的。在此狀況下,我們似乎看到登山寶訓裡的畫面,耶穌應許清心的人,必看見上帝。而以賽亞確實也看到神聖寶座上的上帝,他從崇敬地上「偉人(君王、領袖)」的迷思,轉向天上、超越的上帝。超越的上帝必定引領每一位尋求的人。


二、在我們活著年日,要不斷做我們所能做的去促進上帝國的新國度

人生是有使命的,我們在世上的年日短暫,我們要去發掘上帝在我們身上的使命,並不斷地去促進上帝的國。

我們要回應上帝的呼召,儘管所承擔的使命是困難的,甚至不一定有果效、白努力。這使命是在這個彎曲背逆的世代傳講上帝國,我們當效法以賽亞,向主說:「我去!請差遣我!

用上帝的話語來建造自己,建造教會;不管有多少人聽,我們相信上帝看重我們在小事上忠心,祂會成就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這段經文裡,上帝要告訴先知以賽亞,不要忘記,上帝是永遠坐著為王的,歷史的進程在祂手中。所以,我們當常常來到上帝的寶座前,求祂賜給我們屬天的智慧和能力。

基督教的神觀,在新約中更近一步向我們顯明賴特(N. T. Wright)在《耶穌作王,什麼意思?》(How God Became King)一書中,他認為當我們聆聽四福音將會聽見:「他們(四福音書)所說的是,新的受造世界已然開始,並且將得以完全。耶穌已經統治了新的受造世界,並要透過教會的見證使之發生。『這個世界的統治者』已經被推翻;世界的權勢已經潰敗,在耶穌凱旋的行列中成為俘虜。這就是神作王的方式,祂成為地上的君王,如同在天上一般。」(215頁)

耶穌的十字架與復活,體現了作為整個世界的創造主,上帝已經掌權作王了,祂的國度已經降臨,這是重新宣告與定義權柄與權威的時刻。而基督徒在我們活著年日,要不斷做我們所能做的去促進上帝國的新國度。


問題討論:

1.先知以賽亞經歷神聖的顫慄,體察受造的意識,他做出什麼改變與決志?

2.先知的使命是徒然、無果效的嗎?為何上帝不放棄一再呼召人投入上帝國?

3.先知以賽亞「為地上國度失望」,他看到、聽到什麼,而帶給他轉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