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生命覺醒
2022.7.31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大綱
馬可福音2:1-17
● 「這個人一出去,到處宣揚這件事,以致耶穌不能再公然進城,只好住在城外偏僻的地方;群眾仍然從各地方來找他。」(1:45)
一、在別人的需要上,作出憐憫的行動(2:1-4)
● 「過了幾天」是指碰觸到痲瘋病人的密切接觸者要隔離
● 「又」(πάλιν)也可翻譯成「隨即」
● 耶穌迫不及待「隨即」進入迦百農城裡面「講道」
● 猶太房子在的屋外有樓梯可以到屋頂
● 「屋頂上拆開一個洞」,指可以透入陽光的屋頂蓋
● 「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17)
二、「人子」是誰?(2:5-12)
● 「耶穌在路上看見一個生下來就失明的人。他的門徒問他:『老師,這個人生來就失明,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約翰福音9:1-2)。
● 罪(Sin)通常是指宗教、道德上的,犯罪(crime)是指法律上的
● 根據舊約聖經,只有上帝才有資格赦免人的罪
● 在經學教師的眼裡:癱瘓病人的疾病與罪(Sin)息息相關
● 耶穌的目的是要「證明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
● 「人子」,字面意思是指「某人」
● 「人子」是誰?
三、人生是有目的、使命的(2:13-17)
● 對比癱瘓病人的四個朋友與經學教師,誰有愛?
● 「收稅的」被社會標籤化、孤立,被集體霸凌
● 「起來」、「跟從」:再次顯示出大迫害的緊急處境
● 「一起吃飯」,在猶太文化裡的意涵
● 「在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盛筵」(詩篇23:5)
● 「我來的目的」:耶穌在世上是有使命、有目的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重要的信息:
一、堅定的信心,會使他人得到幫助
● 四人的信心也會影響到這位癱瘓病人的心
二、生命的覺醒,是「主客易位」,以上帝為中心
● 「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裡活著。」(加拉太書2:20)
● 以自我為中心 ➞ 覺醒 ➞ 以上帝為中心
問題討論:
1.我們身旁有哪些底層弱勢者,你可以採取什麼憐憫的行動?
2.「人子」是誰?你認識耶穌是誰?
3.利未的改變,是被先接納。我們可以如何在基督裡面接納不同的人?
劉榮主長老回應詩
使人生命覺醒
馬可福音2:1-17
1、耶穌傳道與醫病
使人生命獲覺醒
憐憫別人的需要
證明有赦罪權柄
2、使人幫助靠信心
癱瘓朋友堅定信
影響病人感動主
病得醫治罪除盡
3、人子是誰看行為
用愛憐憫又赦罪
傳揚上帝國真理
改變生命為依歸
4、耶穌在世有使命
反對孤立與霸凌
使人和睦敵為友
改變大迫害處境
5、生命覺醒須改變
以上帝中心為念
不再是我乃基督
使上帝國得實現
講道篇
使人生命覺醒
2022.7.31台北濟南長老教會主日講道篇
馬可福音2:1-17
回顧第一章最後第四十五節的記載,耶穌醫治好痲瘋病人吩咐他不要告訴任何人,但是「這個人一出去,到處宣揚這件事,以致耶穌不能再公然進城,只好住在城外偏僻的地方;群眾仍然從各地方來找他。」
上主日,我有說明「耶穌為何不能再公然進城?」因為,按照律法規定碰觸痲瘋病人,就成為不潔淨,不能入城,因此只好住在城外偏僻的地方。耶穌住在城外偏僻地方,這是耶穌體諒眾人可能擔心害怕傳染。雖然如此,「群眾仍然從各地方來找他」,這句話已經在表達眾人也在打破傳統律法的束縛,他們不再擔心耶穌碰觸痲瘋病人而成為不潔淨,民眾反而是去找耶穌。看吧!耶穌正在翻轉當時的社會觀念,也是打破律法的限制。
現在讓我們來看這段經文所描述的記載:
一、在別人的需要上,作出憐憫的行動(2:1-4)
1(太9:1-8 路5:17-26)過了幾天,耶穌又回到迦百農;他在家的消息傳開了。2許多人聚集,屋裡擠滿了人,連門前也沒有空地。耶穌向他們講道的時候,3有四個人抬著一個癱瘓病人來見耶穌。4因為人多,他們無法把他抬到耶穌面前。於是在耶穌所在之處的屋頂上拆開一個洞,然後把病人,連同他所躺臥的褥子,縋了下去。
第一節說「過了幾天,耶穌又回到迦百農」,這「過了幾天」是指碰觸到痲瘋病人的密切接觸者要「自我隔離七天」,這很像這二年多來面對武漢肺炎(COVID-19)所採取的隔離措施,到今天為止,在臺灣確診者還是需要進行「7+7」(七天隔離、七天自主健康管理)。
隔離後,耶穌「又」回到迦百農。我曾說過,馬可福音的作者常常使用急促感的語氣;例如在第一章時,描述彼得與安得烈「立刻丟下魚網」、「跟從了耶穌」,在此使用「又」(πάλιν)也可翻譯成「隨即」。我們看到作者寫作的特色,「用字精簡」、「立即行動」。因為,當時教會受到大迫害,使徒保羅、彼得相繼殉道,時間是如此的迫切,因此,作者馬可要基督徒儘速讀完這本書,並且儘速要立刻做出行動與抉擇!
如果今天是一個受迫害、逃難的背景,你不會很優雅的長篇闊論,你會迅速地想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做。作者在此就告訴我們,在這情況之下,門徒「立刻丟下魚網」、「跟從了耶穌」,甚至耶穌也迫不及待「隨即」進入迦百農城裡面「講道」,宣講的是上帝國的福音。
施洗約翰被關入監獄裡,耶穌就是出來宣講的是上帝國的福音(馬可福音1:14);在他講道時,出現汙靈敵對上帝話語的事情(馬可福音1:23-24)。當耶穌再次進城後,他也是在「講道」。看來,講道宣講的是上帝國的福音是馬可福音所關注的。
耶穌上次講道時,是汙靈來干擾;這次講道時,是有四個人抬著一個癱瘓病人來,這也是一種干擾。表面上看來是「干擾」,但實際上這二個事件都有同樣的結果,就是耶穌使人得到釋放與醫治,無論是靈性得釋放、肉體得醫治。
這個故事,馬太福音、路加福音都有記載,而寫於受迫害處境下的馬可福音內容雖然精簡,但把當時猶太人居住很精準的描述出來。當時猶太人的房子在的屋外有樓梯可以到屋頂。房頂是平的,通常有三層,最下層是樑椽、較粗的樹枝,第二層是細樹枝,最上層用泥沙混合乾草鋪上。屋頂很堅固可以站人,為了讓陽光照進去屋內,上面會有一個類似屋頂蓋的設計,可以掀開透入陽光。
故事描述「屋頂上拆開一個洞」,就是指可以透入陽光的屋頂蓋。路加福音因為主要讀者是外邦人,因此就以羅馬平民的建築習慣來敘述:「拆開『瓦片』,連人帶床把他縋下」(路加福音5:19)。
可能眾人將屋內擠得水泄不通,抬癱瘓病人要擠進去應該比較困難,好在這四人非常有信心、有毅力、不放棄,將癱瘓病人抬到屋頂,更令人心驚膽跳的是「縋了下去」這個動作,如果四個人沒有同心、沒有平衡,人還沒救到,就先摔死。換言之,這四人是很有默契的團隊。
許多人都有身體或靈性上的需要,有些是你一個人就能去協助解決的,有些則需要找其他人一同幫忙。這四人看到癱瘓病人的需要,又深信只有耶穌能醫治,在信心上他們付出行動,正如雅各書所說:「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17)。各位,這也是我們要學習信仰的功課,在別人的需要上,作出憐憫的行動!
二、「人子」是誰?(2:5-12)
5耶穌看見這些人的信心,就對那癱瘓病人說:「孩子,你的罪蒙赦免了。」6有幾個經學教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說:7「這個人竟敢說狂妄的話!除了上帝,誰有權赦罪呢?」8耶穌立刻看穿他們在轉些什麼念頭,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有這種想法呢?9對這病人說『你的罪蒙赦免了』容易呢?還是說『起來,拿起你的褥子走』容易呢?10我要向你們證明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於是他對那癱瘓病人說:11「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褥子,回家去吧!」12那個人起來,立刻拿起褥子,在大家注視下走出去。大家非常驚奇,頌讚上帝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當時猶太人普遍相信人的疾病是因為人的罪所引起的,就連耶穌基督的門徒也曾有此種看法。有一回,「耶穌在路上看見一個生下來就失明的人。他的門徒問他:『老師,這個人生來就失明,是誰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約翰福音9:1-2)。
耶穌不將疾病歸咎於罪,耶穌是將信心與赦罪的恩典關聯起來。第五節說:「耶穌看見這些人的信心,就對那癱瘓病人說:『孩子,你的罪蒙赦免了。』」耶穌的話,挑戰了對當時普遍認為疾病是因為罪而來的看法。簡單來分,罪(Sin)與犯罪(crime)不同,罪(Sin)通常是指宗教、道德上的,犯罪(crime)是指法律上的。
宗教上的罪(Sin)或是人的不完全,需要以信心尋求上帝赦免的恩典。當耶穌說:「孩子,你的罪蒙赦免了」,有幾個經學教師坐在那裡,心裡議論說:「這個人竟敢說狂妄的話!除了上帝,誰有權赦罪呢?」根據路加福音的說法是,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在「彼此議論」,而馬可福音則說這些經學教師是「心裡議論」,但是,仍舊無法逃過耶穌基督銳利的眼光。
這幾個經學教師心裡想的,與那四個人心裡想的非常不一樣。那四個人心裡是對耶穌充滿「信心」,反而經學教師心裡是對耶穌充滿「質疑」。經學教師有經學教師的服裝,大家一看就知道他們的身份。經學教師來到這屋裡,不是帶著渴望尋求耶穌的心,而是帶著「窺探」,因為耶穌令人驚奇的講道、醫病、趕鬼的事蹟,已經傳遍加利利,經學教師似乎來查探耶穌到底是誰?
確實根據舊約聖經,只有上帝才有資格赦免人的罪(參考以賽亞43:25,詩篇32:5、51:1-4,9、103:3),如今,耶穌基督卻公開宣講在猶太人認為只有上帝才有權柄講的話,所以他們說:「這個人竟敢說狂妄的話!除了上帝,誰有權赦罪呢?」
在經學教師的眼裡,這癱瘓病人的疾病與罪(Sin)息息相關。既然是罪,就是罪有應得,只有上帝有權柄,任誰都不能改變。但耶穌偏偏不將疾病歸咎於罪(Sin)或人的不完全。
耶穌對那癱瘓病人說:「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褥子,回家去吧!」耶穌的目的是要「證明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權柄」。「人子」,這個稱呼在這裡是馬可福音第一次用,字面意思是指「某人」。
「人子」是誰?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回答的問題,對癱瘓病人的四個朋友來說,人子是全能的醫治者耶穌;對民眾來說,人子是講道令人驚奇的耶穌;對經學教師來說,這個人終於被我們抓到把柄了!或許此時,具有宗教權威的經學教師的質疑,也會影響在場其他人的信心。我們將畫面停留在此,如果你是當時的民眾,你會聽這些宗教權威的聲音,還是聽一位三十歲剛出來的年青傳道的聲音呢?
「人子」是誰?
就在此時,耶穌對癱瘓病人說:「我吩咐你,起來,拿起你的褥子,回家去吧!」耶穌彰顯出帶有上帝國權柄的力量,如同創世記所載,上帝說有光就有光,他的話語、講道帶有能力,甚至這位癱瘓病人「聽從」耶穌的話,就立刻有出人意料的結果。對他們來說,「人子」是醫治的主,是赦罪的主,是講道使人生命覺醒的主。
三、人生是有目的、使命的(2:13-17)
13(太9:9-13 路5:27-32)耶穌再到加利利湖邊,一大群人聚集在他身邊,他就教導他們。14他再往前走的時候,看見一個收稅的,就是亞勒腓的兒子利未,坐在稅關上。耶穌對他說:「來跟從我!」利未就起來,跟從了耶穌。15以後耶穌在利未家裡吃飯,有許多稅棍和壞人也跟著他;當中有好些人跟耶穌和他的門徒同席吃飯。16有些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看見耶穌跟壞人和稅棍一起吃飯,就質問他的門徒:「他為什麼跟稅棍和壞人一起吃飯呢?」17耶穌聽見了,就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
前面的故事,我們對比癱瘓病人的四個朋友與經學教師,誰有愛?有寬容接納他人的心?很明顯的是那四個人,因為他們「在別人的需要上,作出憐憫的行動」,而不是將疾病視為定罪,人已經生病了、癱了,還用定罪的眼光來對待,這對病患來說都是二次傷害。
在第十三至十七節「收稅的」,雖然講的不是病患,卻也是被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視為罪人的人。在當時的處境下,一般人都服膺在宗教權威者之下,被他們視為罪人的人,往往是被社會標籤化、孤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集體霸凌。
這個「收稅的」叫做利未,馬太福音則稱他為「馬太」。當時很多利未人習慣將孩子直接取名利未,用以提醒他們是利未族的人,是被呼召在聖殿擔任祭司的助理,是神職人員。但是,以色列亡國之後,很多利未族的後代,早就做了不同的工作。就像這一位叫利未的人,他就是替羅馬帝國在收取殖民地的稅金,特別是收取自己同胞的稅金給統治者。也因此,猶太人會叫這樣的人為「壞人」。當時,有三種人都被列為「壞人」:妓女、盜匪、稅棍,可見得他們無法融入社會中。
耶穌看到他在稅關,直接呼召他「來跟從我!」利未就起來,跟從了耶穌。如果今天要找人出來服事這麼簡單就好了。「起來」、「跟從」,如此立即的行動,再次顯示出馬可福音寫於大迫害的處境下,當時第一代讀者閱讀馬可福音時,沒有時間思考要不要跟隨耶穌,他們必須馬上做出決定。「利未就起來,跟從了耶穌」,這對受大迫害的信徒來說,是很重要的典範。
第十五節說:「以後耶穌在利未家裡吃飯,有許多稅棍和壞人也跟著他;當中有好些人跟耶穌和他的門徒同席吃飯。」一起吃飯,在猶太文化裡是有非常深的意涵,出埃及的時候,「一家人」要一起吃羊羔,他們與上帝立約。敵我雙方和好時也要一起吃飯,詩篇第廿三篇說:「在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盛筵」(詩篇23:5)立和好的約,描述上帝使人和好、消除敵對。如今耶穌與有許多稅棍和壞人一起吃飯,顯示出他們與上帝和好。
但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卻不樂意看見人的悔改或改變,這就很奇怪!正常人,應該對於病得醫治、罪人悔改感到高興才對啊!但他們卻質問耶穌的門徒:「他為什麼跟稅棍和壞人一起吃飯呢?」
法利賽人在耶穌的時代是猶太教中的基本教義派。「法利賽」的意思是分別、分離,這個稱呼已經表明法利賽人在宗教和生活上與別人分別出來的立場。
在耶穌時代,法利賽人是猶太教的中流砥柱。雖然他們在福音書裏常被批判「假冒為善」,但在整個猶太教的發展和演變裡,他們的貢獻是功不可沒的。使徒保羅原本就是法利賽派的新一代傳人,直到他遇見主耶穌,生命覺醒。
第十七節,耶穌在答覆法利賽人的質疑時,耶穌並沒有否認那些人是罪人。相反的,他承認這是有病的人。也正因為這些人是有病的所以才用得著醫生。耶穌將自己比喻成這些病人所需要的醫生。這位醫生也正是為了這些病人,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
「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我來的目的」這句話讓我們清楚知道耶穌在世上是有使命、有目的的。你有想過你的人生也是有使命、有目的的嗎?
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重要的信息:
一、堅定的信心,會使他人得到幫助
我們看到這位癱瘓病人是在四個人的幫忙下,才得以有機會來到耶穌基督的面前,並且因此而得到醫治。我們看到福音書的作者都同時記載一句話:「耶穌看見這些人的信心。」(馬太福音9:2,馬可福音2:5,路加福音5:20)耶穌看到幫助他人有信心,他們看到「屋裡擠滿了人,連門前也沒有空地」,可謂是遇到層層的阻礙。但是他們沒有因此就放棄,他們還是冒著危險將癱瘓病人抬到屋頂,打開屋頂蓋,非常同心、平衡,穩當的將癱瘓病人連同他所躺臥的褥子,縋了下去。
對癱瘓病人來說,經學教師、宗教領袖看他是罪人,其他人更不用說了。癱瘓病人在社會排擠、宗教歧視下,他可能早已經不抱任何希望。
我想這四人的信心也會影響到這位癱瘓病人的心,如果幫助者都沒信心,受助者怎麼有信心呢?但如今,有四個人非常有信心深信耶穌一定能夠醫治、釋放這位病人,這樣堅定的信心,也會影響這位受助者。所以,當耶穌叫這位癱瘓病人「拿起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那個人起來,立刻拿起褥子起來。各位,這位癱瘓病人有沒有信心?一開始可能沒有,但他身旁四人的信心成為模範,影響了他,使他也以信心來相信耶穌的話。
同樣的,我們若有堅定的信心,也能像這四個人一般,影響身旁的人,進而堅固他們信心,而蒙受上主的恩典。就像這位癱瘓病人的四位幫助者一樣,堅定的信心不只是使自己得到幫助,也會成為別人的祝福。
昨天(2022年7月30日)李登輝總統過世二週年,我受邀前往國史館參加李登輝總統文物捐贈及新書發表會。會中,政治大學臺灣史李福鐘教授發表演講,他從文獻中探討李總統主政開始的「驚濤駭浪」,他一開始就說,從文獻中可看出李登輝不是蔣經國內定的接班人,通過史料來看,蔣經國每週經常召見開會的人是郝柏村、李煥,這二人才是「正統接班人」,在統治集團裡,李登輝只算是臺籍花瓶。李福鐘教授指出在民進黨組黨前,蔣經國召開因應會議,出席者是郝柏村、李煥等五院院長,甚至沒有通知副總統李登輝,這是有意排除臺籍者參與決策。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突然病故,在沒有正式「遺詔」下,只能遵照憲法規範,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李總統如何面對當時黨內宮廷政治的逼宮、軍方的蠢動?從李總統的口述與《為主作見證》得知,他當時與夫人通過讀聖經、祈禱交托,得到上帝的引導面對當時的困境。
談到李登輝對臺灣主體的關懷,李福鐘教授也提到一件史料來說明。1984年李登輝擔任臺灣省主席並被提名為副總統,當時李登輝受命去接待到訪的美國在臺協會處長李潔明(James R. Lilley),他是CIA出身的特務兼外交官。當時,李登輝私下贈送葛超智(George Henry Kerr,二二八事件發生時,美國駐臺北領事館副領事)所著《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給李潔明,這本書在國民黨時期長期被列為禁書。如果蔣經國知道此事,四年後李登輝將不可能再次被提攜為副總統。李潔明一直保守此秘密,直到2000年才說出這段秘辛。
在臺灣驚濤駭浪的時代裡,上帝帶領並賜予李登輝信心與智慧,才能使得臺灣在十幾年的寧靜革命中度過到民主化。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女士昨日在演講中再次公開提到曾跟我提及受洗的事,因為她深深感受到其父親對上帝的信心與帶領。總之,堅定的信心,會使他人得到幫助。願上帝堅固我們的信心,並成為他人的祝福。
二、生命的覺醒,是「主客易位」,以上帝為中心
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與所謂的壞人和稅棍形成強烈對比。他們遇見耶穌的反應也截然不同。自我為義的人,輕視耶穌的救恩;但生命覺醒而悔改的罪人,卻得著上帝的赦免。就像使徒保羅的信仰經歷,他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而是基督在我生命裡活著。」(加拉太書2:20)在李登輝總統的生命也有此經歷,他說:「我不是我的我」就是來自保羅所說的。
耶穌說:「我來的目的不是要召好人,而是要召壞人。」自我為中心使人自我為義,驕傲自認是好人,唯有當人謙卑渴慕以上帝為中心時,人才有可能覺醒。這種覺醒就像李登輝在《台灣的主張》說過一段話:
基督教「神在內心深處」的教義,可以說是「主客易位」的契機。在充滿強烈自我意識的內心深處,有博愛寬恕的神進駐,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自然會消逝,轉變為關愛他人。
「主客易位」簡要而言,原本「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命態度,覺醒而「以上帝為中心」。個人的覺醒是如此,社會的覺醒也是如此「以上帝為中心」。致力將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信仰不是離地的、靈性覺醒也不是離地的,而是將上帝的旨意行在我們的土地上,與人民一起。
社會福音神學家華特·饒申布士(Rev. Walter Rauschenbusch,1861年10月4日-1918年7月25日)在二十世紀初期帶來美國的社會覺醒,他說:「每一個人可以和上帝一同創建上帝國,也可以阻擾上帝國的進展。上帝國是我們每個人的至上任務,和上帝給我們的最高禮物藉著把它當作任務來接受,我們才能覺得它是禮物。藉著為它作工,我們才能進入那作為我們故鄉和居住的上帝國的歡樂和平安的領域。」今天,基督徒無論是個人或是參與社會,我們都要知道我們是蒙召參與上帝國的創建,而不是阻擾上帝國的進展。願上帝幫助我們。
問題討論:
1.我們身旁有哪些底層弱勢者,你可以採取什麼憐憫的行動?
2.「人子」是誰?你認識耶穌是誰?
3.利未的改變,是被先接納。我們可以如何在基督裡面接納不同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