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使徒行傳28:1-31以聖經傳福音

以聖經傳福音
2020.4.12台北濟南教會復活節主日講道大綱
使徒行傳28:1-31
整個宣教事工,都是在耶穌基督復活之後所展開。
如果基督沒有從死裏復活,我們就沒有甚麼好傳的,你們也沒有甚麼好信的。(哥林多前書15:14)

福音的傳揚乃照著復活之主的計劃:「可是聖靈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充滿著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全境,甚至到天涯海角,為我作見證。(使徒行傳1:8)

保羅在羅馬監禁中就寫信給腓立比的信徒說:「弟兄姊妹們,我要你們知道,我的遭遇反而幫助了福音的進展。(腓立比書1:12)

羅馬第二大教堂「城牆外之聖保祿教堂」(Basilica of St. Paul's Outside the Walls )2006年發現石棺拉丁文碑文「Paolo Apostolo Martyr(即殉道者使徒保羅)

一、在馬耳他島(28:1-10)

「居民」,和合本譯為「土人」、台語漢字翻譯為「番人」,希臘原文直譯為「野蠻人」。
保羅有個樸實無華的性格
奇妙的上帝卻透過這個事件來扭轉馬耳他島人的觀念。
保羅與巴拿巴在路司得城,大聲說:「我們不過是人,人性上跟你們一樣。(使徒行傳14:15)

二、從馬耳他到羅馬(28:11-15)

這條船名叫「雙神號」,類似台灣稱「媽祖號」。
這些羅馬信徒是由哪裡來的呢?
主後四十九年皇帝克勞第(Claudius)命令所有的猶太人離開羅馬
主後五十五年,保羅在哥林多停留時,寫信給尚在羅馬的基督徒,結束第二次的宣教旅程(參考使徒行傳18:1-23)

三、保羅在羅馬與猶太領袖對話(28:16-29)

保羅那時年約六十多歲,他說:「我這上了年紀的保羅(腓利門書1:9)
保羅會見羅馬城內猶太會堂的領袖,主要所講的重點有三:
1.說明他確實沒有違反「祖宗的規定」。
2.說明他原本應該無罪釋放,被迫向皇帝告御狀。
3.陳述盼望的彌賽亞已經來臨。

保羅從早到晚對他們講論兩件事:
1.「講解上帝國的信息」,即講道。
2.「引證摩西法律和先知書」(即今日舊約聖經)所得到的啟示。
保羅引用以賽亞書第卅六章,提醒如果人選擇不聽不看,上帝就放任人心靈剛硬,與救恩隔絕。

四、大膽宣揚上帝國的信息(28:30-31)

主後61-63年。保羅寫下腓立比書,歌羅西書,以弗所書,以及腓利門。
保羅書信中也提到許多忠心的人,曾來到羅馬,拜訪他,或與他同住。例如,路加、亞里達古、推基古、提摩太、以巴弗、阿尼西謀、馬可。。
1.「宣揚」上帝國的信息
2.「教導」直譯為「訓練」

這一段經文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

一、以聖經傳福音,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


二、接受操練成為「門徒」
因此,我們向所有的人傳揚基督,用各樣的智慧勸誡教導大家,為要把每一個人帶到上帝面前,成為成熟的基督徒。(歌羅西書1:28)
所以,你們要往世界各地去,使所有的人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並且教導他們遵守我所給你們的一切命令。記住!我要常跟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日。(馬太福音28:19)

問題討論:
1.保羅「引證摩西法律和先知書」,這句話對我們有何提醒?我們對聖經的認識如何?
2.保羅在羅馬最後二年的期間(28:30-31),對於被監禁一事,態度如何?我們是否在困境中,失去傳福音、敬拜上帝的能力?
3.你認識我們自己教會的「使徒行傳」嗎?我們的先人如何在此見證福音、落實上帝國呢?

復活節主日禮拜直播

以聖經傳福音
2020.4.12台北濟南教會復活節主日講道
使徒行傳28:1-31
我從小在教會長大,從未遇到今年這麼不一樣的復活節,因為武漢肺炎的疫情,我們聖歌隊、樂團對耶穌基督復活的頌讚必須延後舉行。但不改我們對主復活的讚美,今天二場禮拜中仍安排聖歌隊獻詩的錄影帶領我們歌頌主的復活。
早期教會宣教事工,都是在耶穌基督復活、領受聖靈之後所展開。沒有耶穌基督的復活,就沒有宣揚的必要。使徒保羅就很明確的說:「如果基督沒有從死裏復活,我們就沒有甚麼好傳的,你們也沒有甚麼好信的。(哥林多前書15:14)看吧!就是因為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保羅才真正認識到耶穌是上帝,是應驗舊約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保羅在向亞基帕王陳述時,就是在講這是猶太祖先一直以來的盼望。
今天我們所讀的是《使徒行傳》最後第一章。看完整本《使徒行傳》我們可以發現,福音的傳揚乃照著復活之主的計劃,就是使徒行傳一章八節所說:「可是聖靈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充滿著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全境,甚至到天涯海角,為我作見證。(使徒行傳1:8)如今保羅已經將福音帶到整個帝國的中心羅馬
經過牧師這十個月的講台信息,我們也一路跟隨著初代教會的發展,看見教會在耶路撒冷的見證,看到她的成功和失敗:我們也隨著上帝的僕人保羅和許多宣教先鋒,經歷各樣困厄;最後,我們也終於和保羅一同抵達羅馬。使徒保羅一直有個心願,就是來到帝國的首都羅馬,雖然他以「囚犯」的身分來到此地。不過,萬事都有上帝的旨意,即使在苦難中也有上帝美好的安排。保羅羅馬監禁中就寫信給腓立比的信徒說:「弟兄姊妹們,我要你們知道,我的遭遇反而幫助了福音的進展。(腓立比書1:12)
羅馬城是羅馬帝國的首都,這個城位於七個山峰之上,從這裏有條條大路通往世界各地,以便這個有史以來最大帝國的統治。保羅抵達的時候,羅馬正陷於獨裁統治者手中,帝國的黃金歲月已經過去。獨裁者逐漸將權力從人民手中掠奪過來。當時的皇帝是歷史上最昏庸的暴君尼祿保羅到達羅馬時,尼祿還不到二十五歲;但他手中已沾滿殺人的血跡。一年之前,他的母親阿古皮娜(Agrippina)才被他殺掉。他的妻子歐塔佛亞(Octavia)也是被他謀害的。尼祿佔據了凱撒的王位,是一個殘酷,荒淫,懦弱的人。根據歷史的記載,皇帝尼錄將基督徒釘十字架,在夜間點燃十字架成為照明的火炬。
保羅所看到的羅馬,不是今日我們所看見到的羅馬。那個時候羅馬的中心建築並非聖彼得大教堂。他抵達時,還沒有大競技場(Colosseum,建於公元72-82)羅馬議會的舊址矗立著邱比特(Jupiter)神廟和大要塞(Roman Fort);往日奧古斯都提比留(Tiberius)喀利古拉(Caligula)大帝的三個宮殿都被尼錄合併為一個宮殿。使徒進入羅馬時,最吸引他注意的是戰神廟(Mars),它似乎在告訴來到羅馬城的人一件事:這個帝國的力量是建立在它好戰的性格上。
當時羅馬居民的光景如何?根據當時的人口統計,我們大致可以確定,羅馬方圓二十公里之地,有大約兩百萬人居住。其中一百萬是奴隸。而羅馬城的財富大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當時的休閒活動主要是擠進競技場觀賞血腥的武士格鬥場面,後來變成基督徒與獅子格鬥的迫害。
保羅在這裡被關二年之後,因為控告他的人沒有從耶路撒冷來,只有被告、沒有原告,保羅就被釋放了。之後的二年保羅持續傳福音,最後保羅還是被捕,沒有原告之下被審判。因為他有羅馬公民的身份,沒有被釘十字架,而是被拖到城外的刑場斬首。
羅馬的考古學家於2002年起,在羅馬第二大教堂「城牆外之聖保祿教堂」(Basilica of St. Paul's Outside the Walls )的祭壇下展開挖掘工作,於2006年發現了懷疑是使徒保羅的石棺。石棺面刻有拉丁文碑文「Paolo Apostolo Martyr(即殉道者使徒保羅)
科學家將石棺內之骸骨,經過歷來首次科學化驗後,初步證實屬於使徒保羅本人。羅馬的科學家說:「在石棺上鑽了個小孔,作檢測內部之用,顯示內有一些鍍上純金的珍貴紫色亞麻布碎片,和一件藍色亞麻絲織品,也有一些紅色香料穀粒、蛋白質和石灰石的痕跡,當中也有微小的骨頭碎片,這些碎片在專家用十四碳測試下,顯示出乃屬於生存在第一或第二世紀的人。」2009628日晚,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宣佈:「傳統上認為這是使徒保羅的遺骸,一向無爭議,現在看似得到確認。」
英國《泰唔士報》記者 Stephen Brown報導:「梵蒂岡考古學家曾在羅馬地下墓穴牆壁上,發現相信是現存最古舊的聖保羅圖像,出自第四世紀後期。而這次骨頭碎片的發現,跟該新聞吻合。」那畫像「展示聖保羅擁有高而圓渾的前額,深陷的眼睛及長而尖的鬍子,形象確實與後者所描述的相似」。此刻,我們一起來看保羅羅馬的宣教旅程。

一、在馬耳他(28:1-10)
1我們獲救上岸後才知道那島叫馬耳他。2島上的居民對我們很友善。當時因下雨,天氣又冷,他們就生火,接待我們。3保羅撿來了一把柴,放在火中。有一條毒蛇受不住熱,鑽了出來,纏住他的手。4島上的人看見那條蛇懸在保羅手上,彼此說:「這個人一定是殺人犯,雖然從海裏被救了上來,天理還是不容他活著。」5可是保羅把那條蛇抖在火裏,自己沒受絲毫傷害。6大家等著要看他的手腫起來,或是突然仆倒死去;可是等了好久,看不出他有甚麼異樣,就改變念頭,說:「他是神明!」7距離那地方不遠,酋長部百流有一片田產。他歡迎我們,誠意款待我們三天。8當時,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在床上,保羅到他的臥室去,為他禱告,按手,治好了他。9這一來,島上所有的病人都來了,也都得到醫治。10他們送給我們許多禮物;開船的時候又把我們途中所需要的東西送到船上。 

按照作者路加的用語第二節的「居民」,和合本譯為「土人」、台語漢字翻譯為「番人」,希臘原文直譯為「野蠻人」,當時是用來指不會講拉丁文、希臘語的部落民族。但他們的心地卻很善良,在下雨、天氣又冷的情況下,趕緊生火,接待這一群落難的「高貴人」。
保羅雖是羅馬公民,但他沒有覺得自己很高貴、不得了的態度,他不會鄙視這群「野蠻人」。反倒,保羅有個樸實無華的性格:他不能閒著不做事,當別人生火取暖,他便去撿木柴。儘管他在基督徒眼裡是那麼「偉大」,但是他絕不恥做小事。因為唯有驕傲的人,才會拒絕小的差事。在中產階級的教會裡,常看到「用錢請人做事」,受人服事卻少服事人的現象。十幾年前,我曾受邀請到新加坡教會服事,教會在舉行愛餐時,我發現他們有好幾位很專業的人在服事,補充餐盤的食物,還拿著飲料托盤一邊巡視遞給會友,大家吃完之後,盤子就放在桌上,就會有人過來收,也會整理桌面的垃圾。我就稱讚教會的牧師說,他們的會友服事做得很專業。想不到牧師說,這些事情大家都不愛做,教會只好聘請馬來人來擔任Waiter(餐桌侍者)。其實,我當時有嚇到,這不是教會啊!這是花錢當大爺的心態。教會應該把省下來的錢用來幫助更需要的人,幫助受壓迫的人,憐憫困苦的人,致力於社會的公平、正義。這才是耶穌所要建造的上帝國願景。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保羅的簡單樸實,自己動手做事來服事人,他撿來木柴放入火堆,有一條毒蛇受不住熱,鑽了出來,纏住他的手。或許我們可以想像,如果保羅不去撿拾木柴就不會遇到這件事。俗語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如果基督徒都這樣想,福音的事工大概也不用傳了。沒有事工,就不會有意見不同,就不會有人的問題。但是,沒有事工的教會還有多少能力見證福音呢?
保羅主動、勤懇的撿拾木柴,卻讓毒蛇纏住、咬到他的手。一個勤懇的服事者,上帝要看顧他。藉著這件事,讓我們反思到,我們是否也會被「既得觀念」所束縛,傳統上就會認為「這個人一定是殺人犯,雖然從海裏被救了上來,天理還是不容他活著。馬耳他島的居民如此,今日我們的處境下,很多人還是會有這樣的因果觀念。
但是,奇妙的上帝卻透過這個事件來扭轉馬耳他島人的觀念。不僅如此,當馬耳他人將保羅是為「神明」,他很清楚自己只不過是人。就像他第一次與巴拿巴路司得城時候,保羅遇見當地「一個殘疾的人,生下來就跛腳」,保羅大聲說:「起來,兩腳站直!」那個人跳了起來,開始行走。眾人就把保羅巴拿巴當成神明一樣,那時他們就撕破衣服,衝進群眾當中,大聲說:「我們不過是人,人性上跟你們一樣。(使徒行傳14:15)
有時候基督徒也會將人視為「神明」,我就曾聽過信徒說:「有個人『好神』喔!因為他會醫病趕鬼。」會一味喜愛追求「好神」,絕不是正常的信仰態度,因為那只會高舉人,而竊取上帝應有的榮耀。正確的信仰態度,應該要將一切榮耀與讚美都歸給上帝(參考馬太福音15:31)。很清楚的,基督徒再有多美好服事,都不是要榮耀自己,而是要榮耀上帝、見證基督、實踐上帝國。

二、從馬耳他羅馬(28:11-15)
11過了三個月,我們搭上一條從亞歷山大來的船;這條船名叫「雙神號」,是停在那海島過冬的。12船到了敘拉古,我們在那裏停留三天,13然後再開船,到了利基翁。第二天有南風,所以兩天內我們就到了部丟利,14在那裏遇見一些信徒;他們邀請我們停留了七天。就這樣,我們到了羅馬。15羅馬的信徒們聽到我們抵達的消息,就到亞比烏市場和三館來迎接我們。保羅一看見他們就感謝上帝,更加壯膽。 

他們在馬耳他島三個月,這個島比臺灣小一點(3.16萬平方公里對比3.61萬平方公里),今日島上基督徒比例高達九成。保羅與眾人搭上一條從亞歷山大來的船,這條船名叫「雙神號」,類似臺灣稱「媽祖號」。但保羅沒有因為這樣的名字就排斥它,如果今日有基督徒搭上「媽祖號」救護車時,也不要太敏感、排斥。保羅很清楚的知道,他所信仰的上帝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神,其他都只是人所塑造出來的。
使徒保羅一船人抵達羅馬的港口部丟利後,就分別在亞比烏市場(羅馬以南69公里)三館(羅馬以南53公里)二地,遇見來迎接他的羅馬教會信徒。對於經歷千辛萬苦的保羅等人來說,此刻的心情必定非常溫馨。
這些羅馬信徒是由哪裡來的呢?福音的信息通過不同途徑傳到羅馬,許多住在羅馬猶太人都會到耶路撒冷守逾越節,其中一些人大概在五旬節時(使徒行傳2:10)相信了耶穌,再把這信息帶回羅馬
《使徒行傳》裡對羅馬教會的信徒人名的記載,最早應該是亞居拉百居拉夫婦,約在主後四十九年,有猶太人製造事端,逼迫同住羅馬的基督徒,這事情鬧了幾年,而當時皇帝克勞第(Claudius)不查明原因,便命令所有的猶太人離開羅馬。於是亞居拉便和妻子百基拉羅馬移居哥林多城,保羅聽到之後就去找他們,既然無法繼續前往羅馬,主後五十五年,保羅哥林多停留時,就寫信給尚在羅馬的基督徒,這就是《羅馬書》時代背景。寫完信之後,於是保羅就折返回去敘利亞安提阿教會,結束第二次的宣教旅程(參考使徒行傳18:1-23)
羅馬的信徒似乎已經從其他教會得知,使徒保羅即將抵達的消息,因此時常在關心和打聽船期的事,可見這裡的信徒非常關心保羅。因此,保羅一看見羅馬的信徒就感謝上帝,因為他知道上帝通過信徒的關心,讓他體會到上帝的愛。

三、保羅羅馬猶太領袖對話(28:16-29)
16我們到了羅馬之後,保羅得到准許,跟看守他的那個兵士住另外一個地方。17過了三天,保羅約當地猶太人的領袖相見。他們來了,保羅對他們說:「同胞們,雖然我沒有做甚麼冒犯同胞,或是違背祖宗規矩的事,我竟在耶路撒冷被囚禁,又被解交羅馬當局。18他們審問我,可是找不出我有甚麼該死的罪,有意要釋放我。19但是猶太人反對,迫不得已,我只好上訴於皇帝,並不是我對同胞有甚麼要控告的。20為了這個緣故,我要求跟諸位見面談談。我之所以帶著這鎖鍊,原是為了以色列人所盼望的那一位。」21他們對保羅說:「關於你的事,我們並沒有從猶太接到任何信件,也沒有同道從那裏帶甚麼消息來,或是說你甚麼壞話。22但是,我們想聽聽你的意見,因為我們知道,你所屬的這一門教派是到處受人攻擊的。」23於是,他們跟保羅約定聚會的日子。那天到保羅住處來的人很多;從早到晚,他向他們講解上帝國的信息。他引證摩西法律和先知書,要他們信耶穌。24對於他所說的話,有的信,有的不信。25他們彼此不能同意,就散開了。未散之前,保羅說了一句話:「聖靈藉著先知以賽亞向你們的祖宗說過的話是不錯的!
26以賽亞說: 
你去告訴這人民: 
你們聽了又聽,卻不明白, 
看了又看,卻看不見。 
27因為這人民心智閉塞; 
他們塞住了耳朵, 
閉上了眼睛。 
不然,他們的眼睛就會看見, 
耳朵也會聽見, 
心裏領悟,回心轉意, 
我就治好他們。」 
28於是保羅說:「所以,你們應當知道,上帝拯救的信息已經傳給外邦人了。他們倒是會聽的!」(有些古卷加29節「保羅說了這話後,那些猶太人就走了﹔他們中間發生了劇烈的爭辯。」)

保羅那時年約六十多歲,在羅馬期間他寫了《腓利門書》,在書中他描述自己說:「我這上了年紀的保羅(腓利門書1:9)由於三十年來他作耶穌基督使徒的生涯裏所飽受的苦難,使他看來比實際年齡老得多。
保羅到達羅馬之後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邀集他自己的同胞前來。保羅不是犯必死之罪,又是羅馬公民,因而不用監禁,但有一個士兵與他同住,只是必須定期向官府報到。
保羅會見羅馬城內猶太會堂的領袖,主要所講的重點有三:
一、說明他確實沒有違反「祖宗的規定」(即守割禮的問題),以及「冒犯同胞」(指對耶路撒冷聖殿污辱的事)。他會這樣用心向猶太人領袖解釋這件事,主要是希望能消除猶太人領袖對基督徒的敵意。
二、說明他原本應該無罪釋放,但因為猶太人的反對,於是被迫向皇帝告御狀,而不是他喜愛訴訟。
三、陳述盼望的彌賽亞已經來臨。第二十節這點是最重要。保羅說明以色列人日夜所盼望彌賽亞已經來臨,並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應驗了。從保羅的講道或書信中,我們可以看到保羅所強調的一點:基督教不是與猶太教絕裂,而是在成全了猶太教,使猶太教更為整全。如今,他手戴鎖鍊,是為了歷代以來猶太人所盼望的。
我想保羅猶太領袖的對話不僅一次,我們無從得知保羅在這次聚集裏說話的細節,但路加告訴了我們談話的主題。保羅從早到晚對他們講論兩件事。
一、「講解上帝國的信息」,即講道。講道是延續耶和華信仰的基石之一,猶太人如此,基督徒也是如此。在講道中,保羅首先說明上帝國的救恩。接著談到第二件事,即救恩是通過信耶穌基督。
二、救恩是通過信耶穌基督而來的。這一點並不是保羅個人的見解,而是他「引證摩西法律和先知書」(即今日舊約聖經)所得到的啟示。
保羅講道之後,結果是不歡而散,群眾中有了分爭。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信;他們無法達成共同的結論。最後,保羅引用以賽亞書第卅六章,那裏記載先知以賽亞所見的異象,以賽亞一生的事奉就是因著那異象而有了改變。上帝宣告:百姓緊閉雙眼,而無法看見,所以上帝就使他們眼瞎(心靈的眼睛);百姓心裏剛硬,而不肯順服,所以上帝就放任他們硬著心腸(即不肯悔改)。換言之,福音是生命的挑戰,當人面對福音時,他必須選擇聽或不聽,看或不看。如果人選擇不聽不看,上帝就放任人心靈剛硬,與救恩隔絕。
主耶穌也曾在馬太福音第十三章裏講天國的比喻時也引用這段話。約翰也曾在約翰福音第十二章,向以色列陳明有關上帝國的最後幾件事時,也引用同樣的話。無論以賽亞、耶穌、約翰或是保羅,都提醒人在面對福音時,人人都必須抉擇。

四、大膽宣揚上帝國的信息(28:30-31)
30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住了兩年。凡來訪問的人,他都接待。31 他大膽地宣揚上帝國的信息,教導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事,沒有受到甚麼阻礙。

來看《使徒行傳》最後兩節,第三十、卅一節。這兩節經文涵蓋了兩年的時間,主後六十一到六十三年。我們對保羅在這兩年中的生活情形,也只能從這兩節經文,和腓立比書,歌羅西書,以弗所書,以及腓利門書裏窺其一二,因為這四卷書都是保羅羅馬兩年中寫的,而四福音書的出現都比保羅書信晚。
第十六節的住處是「公共監房」,和第三十節「所租的房子」是不同的。或許是羅馬教會的信徒的幫助,使保羅可以在外租房子兩年之久。同樣地,雖然行動不是很自由,但仍舊可以傳福音。很奇妙地,因為有羅馬兵丁看守,所以不像保羅之前所遇到的,每次傳福音都有人來鬧場。果然如上帝所應許的,保羅羅馬見證福音。
保羅將住處公開,接待一切前來的人。毫無疑問的,許多羅馬貴族曾在這兩年中來到保羅的住所,聆聽他的講論。我們可以從他的書信中發現,他數次提到羅馬的尊貴人,他們顯然也受到了福音的影響。
保羅在書信中也提到一小群忠心的人,曾來到羅馬,拜訪他,或與他同住。路加亞里達古始終陪伴他,與他住在一起。此外,推基古也曾住了一陣子,然後保羅打發他送信去以弗所提摩太也停留過一段時間。以巴弗提曾從腓立比來看他,並帶來那邊教會的捐項。那位逃亡的奴隸阿尼西謀找到保羅,並在保羅的帶領下歸向基督,他後來留下,以愛心服事獄中的保羅。此外還有馬可,他曾一度與保羅分手,如今他也前來看望保羅。還有耶數,又稱為猶士都,他是以巴弗所帶領的。然後是以巴弗也到了羅馬保羅在《歌羅西書》提到他,「從你們那裏來的以巴弗問候你們;他也是基督耶穌的僕人。他常常為你們懇切禱告,求上帝使你們的信心堅定,作為成熟的基督徒,完全順服他的旨意。(歌羅西書4:12)這一群忠信的人來到保羅的住處,領受使徒保羅的教訓,得到新事工的啟示,然後帶著新使命被差遣出去。
第卅一節有兩個詞說明了保羅的事工。第一個詞是「宣揚」上帝國的信息,也就是宣講上帝國的救恩。羅馬皇帝以武力無法帶來救恩、和平,唯有跟隨耶穌基督才能行公義、好憐憫,落實上帝國的價值。第二個詞是「教導」直譯為「訓練」,意指拿「耶穌基督的教訓」來訓練他們。一個是對外的「宣揚」,一個是對內的「訓練」。
使徒行傳只寫到保羅羅馬的兩年時間,之後沒有更進一步的記載。為甚麼?因為已無此必要。有教會歷史學家就這樣說:同樣的故事將在每一個世代,每一個世紀,每一千年中一再重複發生,直到主來的日子;因此沒有必要記下整個歷史。路加所記載的已經足夠,因為使徒行傳裡已經啟示我們得能力的祕訣,也顯明教會可能面臨的威脅和危難,指出教會的方向,並且提供教會完成福音使命所需要的一切條件,直到世界的末了。

這一段經文給我們二項要緊的信息:

一、以聖經傳福音,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

保羅傳福音經過許多的苦難,在哥林多後書就這樣描述:「我被猶太人鞭打過五次,每次照例打三十九下;被羅馬人用棍子打過三次,被人用石頭打過一次,三次遭遇海難,一次在水裏掙扎過二十四小時。在屢次旅行中,我經歷過洪水的危險,盜賊的危險,來自猶太人和來自外邦人的危險,又有都市裏的危險、荒野間的危險、海洋上的危險,和假弟兄所造成的危險。我又有工作上的勞碌困苦,常常徹夜不眠,忍受飢渴,缺乏食物,沒有住處,衣不蔽體。(哥林多後書11:24-27)
此外,保羅凱撒利亞被監禁二年多,如今在羅馬也是二年多。但是保羅沒因為這些苦難就感到心灰意冷,他同樣也沒有失志、挫折,或是抱怨上帝。相反的,他每每引證聖經來傳福音。這種信心與精神,是今天的傳道者和基督徒所要學習的。
要特別注意,整本使徒行傳一再告訴我們,使徒保羅是根據聖經在見證福音。這一點實在很重要,無論是使徒,初代教會乃至於宗教改革,教會的使命乃根據聖經在傳福音。加爾文真知灼見的說:「教會乃奠基在上帝的話語之上。」
這一點也提醒牧師,牧師是「上帝話語」的僕人,若是牧師不認真研究聖經準備講道,就有虧職分。此外,我也深深覺得,如果基督徒不認真尋求聖經的瞭解,他的信仰不會踏實。也因此,希望我們不要當「糊里糊塗」,而要成為一位真正的基督徒,過著讀經、祈禱的生活。
保羅之所以能夠面對諸多的苦難,乃是基於他所信的上帝。而且他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成全對律法的認識。雖然在渺茫無望的苦難中,但透過復活的主看到永恆生命的希望。
武漢肺炎疫情帶來的苦難中,也是在考驗我們靈性,考驗我們是否見證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實踐愛人如己的呼召。保羅在海難中關注全船人的安危,以上帝的話語安慰與幫助苦難中的人。也願上帝幫助我們,在上帝的話語中堅定我們的信心。

二、接受操練成為「門徒」
保羅在歌羅西書第一章廿八節如此說:「因此,我們向所有的人傳揚基督,用各樣的智慧勸誡教導大家,為要把每一個人帶到上帝面前,成為成熟的基督徒。
成熟的基督徒就是門徒。馬太福音第廿八章十九節記載耶穌升天時所說的話:「所以,你們要往世界各地去,使所有的人都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並且教導他們遵守我所給你們的一切命令。記住!我要常跟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日。」耶穌的吩咐是要所有的人都作他的「門徒」(disciple),而要作門徒則需要「教導」,原意是操練(discipline)。從英文裡,我們更可以看到disciple(名詞)discipline(動詞)的關係,要成為「門徒」需要歷經「操練」。
第卅一節有兩個詞說明了保羅的事工。第一個詞是「宣揚」上帝國的信息,也就是宣講上帝國的救恩,為人類帶來新天新地。羅馬皇帝無法用武力帶來救恩、和平,唯有生命的主才能。第二個詞是「教導」直譯為「訓練」,意指拿「耶穌基督的教訓」來訓練他們。即馬太福音廿八章二十節所說:「教導(訓練)他們遵守我所給你們的一切命令。
「宣揚」與「訓練」這兩項都很重要,宣揚上帝國,實踐行公義、好憐憫,落實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將耶穌成全律法的教導訓練信徒成為門徒。願主復活的精神繼續幫助我們,有受教的心渴望上帝話語,並在這世代宣揚上帝國。

問題討論:
1.保羅「引證摩西法律和先知書」,這句話對我們有何提醒?我們對聖經的認識如何?
2.保羅在羅馬最後二年的期間(28:30-31),對於被監禁一事,態度如何?我們是否在困境中,失去傳福音、敬拜上帝的能力?
3.你認識我們自己教會的「使徒行傳」嗎?我們的先人如何在此見證福音、落實上帝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