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不容易的路
2018.10.7濟南教會主日禮拜講道大綱
黃春生牧師
路加福音13:18-35
耶穌沒有受到會堂主管的影響,反而是繼續對眾人講道,讓眾人明白「上帝國」的真理。
一、上帝國是包容及吸引人的(13:18-19)
● 今天這一段經文,算是耶穌對會堂主管的「啟蒙」。
● 芥菜種的比喻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上帝的國度是擴張的
● 種子看起來像死寂、沒有動靜,一旦它被放入適當的泥土栽培時,就會展現強而有力的生命力。
2.上帝的國度是吸引的
● 上帝的國度會吸引我們、會餵養每個人。
3.上帝的國度是包容的
● 誰可以渴望上帝國呢?只要願意的人都可以來。
二、上帝國會帶來改變(13:20-21)
● 耶穌「竟然」是拿酵母來比喻?
● 耶穌以「麵酵」來比喻上帝國,不是說上帝國像罪惡蔓延,而是要轉化當時猶太人的既有觀念。在此它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上帝的國度是從「微小」開始
2.上帝國的酵是眼不能見的
3.上帝國的酵是從裡面作用的
三、朝向目的地去(13:22-30)
● 「努力」(striving),原文的意思是「痛苦」(agony)。
● 「正像人子一樣,他不是來受人侍候,而是來侍候人,並且為了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馬太福音20:28)
● 「窄門」在哪裡?多窄才算窄?
●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約翰福音10:7)
四、不畏懼苦難(13:31-35)
● 耶穌罵希律是「狐狸」。
● 「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下一樣。可是你們不願意!」應驗詩篇91:4
● 應驗先知耶利米的預言:「瞧吧!你們的家園將變成一片荒涼。」(參考耶利米書 22:5)
● 應驗詩篇118:25-26「直到你們說:『奉上主之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今天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教導:
一、耶穌的教導使得上帝的國度不斷在擴張
● 上帝國若像酵母,也必須放在麵團裡。
● 無論是芥菜種或是麵酵的比喻,上帝國是要落實耶穌的教導
二、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問題討論:
1.為何耶穌要以「比喻」來說明上帝國?
2.上帝國如何在人的內心中開展、影響?
3.我們該如何落實上帝國在個人的生活、社會中?
講道篇
一條不容易的路
2018.10.7濟南教會主日禮拜講道篇
黃春生牧師
路加福音13:18-35
上主日,我們讀到耶穌「故意」選在法利賽人很在意的安息日「出手」醫治一位彎腰駝背十八年的婦女。
仔細看經文的記載,作者說耶穌已經用「話語」來治好這婦人,對她說:「婦人,你的病離開你了!」既然病已經離開這婦人,為何耶穌還要多此一舉「按手」在婦人的身上?就是第十三節「耶穌用手按著她」這個動作,讓會堂主管「抓狂」,因為他認為耶穌違反安息日不可工作的規定。我們也看到耶穌藉由非暴力挑戰律法的行動,讓眾人知道上帝的愛。相較於會堂主管的生氣,群眾倒是對耶穌所做一切奇妙的事都很興奮。
耶穌並沒有停止他來到會堂講道的工作,也沒有受到會堂主管的影響,反而是繼續對眾人講道,讓眾人明白「上帝國」的真理。這時,我們就來看耶穌對於上帝國的教導。
一、上帝國是包容及吸引人的(13:18-19)
18耶穌說:「上帝國像甚麼呢?我要拿甚麼來比擬呢?19它好比一粒芥菜種子,有人把它種在自己的園子裏。芥菜長大以後,成為一棵樹,連飛鳥也在它的枝子上面搭窩。」
當會堂主管看到彎腰駝背的婦人得醫治後,十分惱怒,對大家說:「我們有六天好工作,要治病應該在這六天裏,而不該在安息日。」(路加福音13:14)當然,他發怒的直接對象是針對耶穌和那位婦人。因此,耶穌說這個上帝國的比喻也是針對管會堂的指責而來的。
在會堂主管的既定觀念裡,像耶穌這樣違背律法的人,或是疾病被視為一種罪的婦人,都是上帝不喜悅的,是被排除在上帝國以外的。這樣的觀念對嗎?
耶穌沒有直接責備會堂主管,耶穌的態度大概與他在十字架上的祈禱一樣:「父親哪,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曉得自己在做甚麼。」(路加福音23:24)因為,會堂主管尚未受到耶穌的教導而得著「啟蒙」。
今天這一段經文,算是耶穌對會堂主管的教導「啟蒙」,也是對我們每一位的啟蒙。耶穌說上帝國好比一粒芥菜種子,這裡所說的芥菜種子不是種在園中的蔬菜,而是一種樹種,可長到二、三公尺高。這種樹的四周,常可見到成群的飛鳥,因為牠們極愛吃芥菜樹的黑色小芥籽。
我們要知道,上帝國和上帝一樣,都是超越人有限的知識與智慧,上帝國可以在信徒的內心,也可以在一群人的中間;可以是在世上,又可以在天上;是未來的,也是在現,又是過去的應許。是道德的,也是生活的,是理念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是指上帝所掌權的,也可以指人心接受的狀況。總之,沒有人能夠為上帝國下個完美的定義,因此,耶穌只能就人所能懂的,以比喻來描述上帝國。
既然上帝國的比喻沒有人能夠完整的定義,它勢必有極豐富的內涵等著我們去發掘、認識、體驗。在此,耶穌以芥菜種來比喻上帝國的奧秘,更是要教導憤怒的會堂主管,也要啟發我們對上帝國的認識,這個比喻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上帝的國度是擴張的
上帝國像芥菜種子一樣,具有極大的生命力。種子看起來像死寂、沒有動靜,但是一旦它栽種在園主所預備的土地時,就會爆發出生命力來。
2005年國家地理雜誌有一篇報導「二千年前的種子發芽成功」,這些是海棗樹的種子,在死海旁的馬薩大(Masada)附近發現的,經過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研究人員檢測發現,這些海棗樹種竟然有二千年的歷史,他們將這些種子命名為「瑪土撒拉」(Methuselah)。因為,瑪土撒拉活了969歲,是聖經記載最長壽的人(參考創世記5:27)。後來2012年時,俄羅斯在西伯利亞還發現三萬二千年前冰河時期劍齒松鼠所埋藏的橡子(acorn)。很神奇的是,這些種子透過適當的方法,都發芽了。
種子看起來像死寂、沒有動靜,一旦它被放入適當的泥土栽培時,就會展現強而有力的生命力。耶穌引用當時的人都知道的芥菜樹種子來比喻,這種子看起來很不起眼,像細沙一般,但居然可以長成一大棵樹。同樣地,不要把上帝想得太小,也不要把上帝國想得太小,上帝比我們想得都大。宇宙有多大,上帝就比我們看到的宇宙還要大。而且上帝的國度是活的,是不斷的在擴張。
2.上帝的國度是吸引的
比喻中說,這棵芥菜樹大到連飛鳥都飛來了,芥菜樹的種子也是飛鳥喜歡的食物。我們教會庭園裡就有一棵「雀榕」(鳥榕),雀榕的果子是飛鳥、松鼠、獼猴喜愛的食物,只是雀榕一年會有二至四次掉光葉子,不到一個禮拜又會長出新葉子。但是它的果實,會吸引許多的鳥類,因為在這樹上可以得到餵養。
耶穌用這比喻也是要讓我們知道,上帝的國度會吸引我們、會餵養每個人,只要你渴望它,渴望住在它裡面,像飛鳥一樣在枝子上面搭窩。上帝國就會使你找到生命安穩的居所。
3.上帝的國度是包容的
在教會的雀榕上,我看過麻雀、白頭翁(pe̍h-thâu-khok-á)、綠繡眼(青笛仔, Chheⁿ-tî-á)、喜鵲,空中的飛鳥形形色色,正如上帝造人非常多元,有不同膚色、年齡、種族、民族,任何渴望在這棵樹的人,上帝都歡迎他。就像耶穌接納與歡迎當時被看輕的底層人民,接納因為身障而被視為罪人的人,接納所有的罪人。誰可以渴望上帝國呢?只要願意的人都可以來。上帝的國度包容差異,就像耶穌接納與醫治被排斥的人,同樣地,教會要學習耶穌的包容,歡迎每一位渴望耶穌餵養的人。
二、上帝國會帶來改變(13:20-21)
20耶穌又說:「我要拿甚麼來比擬上帝的國呢?21它好比酵母,有女人拿來放在四十公升的麵裏,使全團麵都發起來。」
耶穌又說了第二個上帝國的比喻。這次,耶穌「竟然」是拿酵母來比喻,為何說「竟然」?因為,在猶太人的傳統觀念裡,「麵酵」通常用來表示「罪惡」,因為猶太傳統把發酵視同腐敗。因此,耶穌說上帝國就像「麵酵」,一定嚇壞一堆存著既得觀念的人,或是腦子轉不過來的人。
科學的進步之下,已知的「酵母」高達上千種,我們知道有些酵母會產生疾病,有些酵母對人體的健康卻是很有幫助的。甚至,人的身體就存在許多的酵母,不可能除掉。
耶穌以「麵酵」來比喻上帝國,不是說上帝國像罪惡蔓延,而是要轉化當時猶太人的既有觀念。正如我前面所說的,上帝國是超越我們所能理解的,沒有人能夠定義上帝國是什麼,上帝國有極豐富的內涵等著我們去發掘。在此它至少給我們三種啟示:
1.上帝的國度是從「微小」開始
麵酵雖少,卻可使四十公升(三斗)麵團發起來,溫度的高低、糖分的多寡,都會帶來影響。耶穌上帝國的教導若像麵酵,我們若接受耶穌的教導,這教導必定在我們的生命中發生變化,起初不似不起眼,但是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看到其中的變化。
年輕時,沒有固定讀聖經的生活,因此對聖經的認識都是很片段的,立志要逐卷、逐章讀聖經時,從創世記讀到出埃及記,就出不了埃及了。後來改成讀新約,果然讀新約比較有成就感,很快就讀完,耶穌的話語就像麵酵在我的心裡發酵,幾年之後,不知不覺的就對聖經更加認識。起初我們讀聖經看不到它對我們的影響,但是時間一久,就像麵酵使一大團的麵粉發起來。
2.上帝國的酵是眼不能見的
單獨的酵母是眼睛看不見的,憑肉眼我們無法見到麵酵的發酵,但麵酵卻是無時無刻的在作用。因此,不要光做一時顯眼的大事,有時逐步踏實的小事更能恆久,更能讓人深感上帝國的能力。
3.上帝國的酵是從裡面作用的
只要麵酵一刻放在麵團外邊,麵團就無法發酵;酵一定要放進麵團裡面。耶穌的教導,需要擺在我們內心裡面,才能帶來改變。否則只放在外面,裡面是不會有改變的。對接納耶穌話語的群眾,他們將會體驗上帝國變化的能力。
三、朝向目的地去(13:22-30)
22耶穌經過許多村鎮,朝耶路撒冷去,沿途教導人。23有人問他:「主啊,得救的人不多吧?」24耶穌回答他們:「你們要努力從窄門進去。我告訴你們,有許多人想進去,卻進不去。25等到一家的主人起來關了門,你們才站在門外敲門,說:『先生,請給我們開門!』他要回答:『我不曉得你們是從哪裏來的!』26你們要說:『我們曾經跟你一起吃喝;你也在我們的大街上教導過我們。』27可是,他要說:『我告訴你們,我不曉得你們是從哪裏來的。你們這些作惡的人,走開!』28你們看見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先知們都在上帝的國度裏,而你們卻被驅逐在外面的時候,就要哀哭,咬牙切齒了!29從東西南北各地都有人要來參加上帝國裏的筵席。30那些居後的,將要在先,在先的,將要居後。」
對會堂主管及眾人說完上帝國比喻的教導之後,耶穌繼續他的旅程。耶穌的目標很清楚,他要往耶路撒冷去,並把握整個過程的機會,在每個村鎮沿途教導人。
路途中,有人問起耶穌關於前面上帝國的教導。這人問耶穌時,必定以為上帝國只有猶太人才有份,而外邦人得留在外面。甚至,被視為罪人的人,也無法進入。耶穌回答他們:「你們要努力從窄門進去。我告訴你們,有許多人想進去,卻進不去。」(13:24)在此,耶穌告訴我們上帝的國需要「努力」(striving),原文的意思是「痛苦」(agony),意思是需要付上代價的,就像母親生孩子需要付代價。要得到上帝國,就必須付上代價。基督徒如果只存著受人服事,而不服事人,就無法學像耶穌,因為耶穌說:「正像人子一樣,他不是來受人侍候,而是來侍候人,並且為了救贖眾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馬太福音20:28)耶穌給我們一個付上代價的榜樣。
「窄門」在哪裡?多窄才算窄?
有一回去台南,有人帶我去台南孔廟附近一間叫「窄門」的咖啡店,果然很窄,窄的不是門,而是進去的巷子只有三十八公分。稍微胖一點的人真的要先努力減肥才進得去,不然會卡住。
耶穌說的窄門在哪?就是他本身。在約翰福音第十章第七節,耶穌向跟隨他的人說:「我鄭重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在曠野地的羊圈,有一個小門,可供羊群進入,牧羊人通常會在狹窄的入口處睡覺,若有人要闖入或是羊要跑出去,都會踩到牧羊人,因此,這個牧羊人就是羊的門,也是窄門。耶穌這樣說,讓我們清楚知道一個人要跟隨耶穌,就是當耶穌的「入門弟子」,而耶穌就是我們學習的典範,他如何為上帝國付上代價,跟隨他的人也要如何為上帝國付上代價。
第廿六節「你們要說:『我們曾經跟你一起吃喝;你也在我們的大街上教導過我們。』」如果類比今日,這就好像在跟耶穌說,主啊,你知道我曾經在台北最美的教會——濟南教會守聖餐,曾經在濟南教會做禮拜、聽講道。但這樣夠嗎?不夠,不付上代價是不夠的。
作為「窄門」的耶穌,他與被看輕、被忽略的人在一起,他取了僕人的樣式來服事人。同樣的,一位跟隨耶穌的人,也要學習耶穌願意為上帝國的緣故,而投身在需要的地方付上代價。
以色列人以為只要身為以色列民族的上帝國選民,就已經拿了進上帝國度的保證席次,但耶穌卻出乎意料地,挑戰他們的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們景仰、跟隨上帝的祖先與先知會在上帝的國裡,但是他們自己卻有可能落在上帝的國度之外,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這些人不願成為「天國的酵」投入社會心靈的重建,以為只要聽過耶穌的教導便可安然無事,坐享永生的榮耀。但是耶穌卻告訴這樣不願意付代價的人,最後將「被驅逐在外面的時候,就要哀哭,咬牙切齒了!」
反倒那些原來未被揀選的,從東西南北各地來的人即「普世」,他們將被上帝所揀選。因為他們順從耶穌的教導,並且願意委身努力進天國的窄門,天國的門永遠向這樣卑微的人所敞開。
四、不畏懼苦難(13:31-35)
31就在那時候,有幾個法利賽人來見耶穌,對他說:「你得離開這裏到別的地方去,因為希律想要殺你。」32耶穌回答他們說:「你們去告訴那狐狸:『你瞧!今天和明天我要趕鬼治病,第三天我要完成我的工作。』33雖然這樣,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向前走,因為先知在耶路撒冷以外的地方被殺是不對的。34「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殺了先知,又用石頭打死了上帝差派到你這裏來的使者!我多少次要保護你的子女,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下一樣。可是你們不願意!35瞧吧,你們的家園將變成一片荒涼。我告訴你們,你們從此再也見不到我,直到你們說:『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而來的那位!』」
第卅一節,提供我們一個特別的資料,就是並非所有法利賽人都與耶穌敵對。也有法利賽人關心耶穌的安危,警告耶穌不要往耶路撒冷去,因為希律王要殺他。
耶穌在此罵希律是「狐狸」。猶太人視狐狸為動物中最狡猾、陰險,耶穌就稱加利利王希律安提帕為狐狸,這也顯示出耶穌不畏懼暴君的權威,他也不討好或是逃避地上的君王。
過去在反獨裁的年代裡,許多人展現出耶穌不畏懼獨裁的權勢,為公義與愛犧牲奉獻,這是值得我們欽佩的。特別是這些人為台灣的民主貢獻,值得我們用選票來溫暖他們的心,肯定和期許他們繼續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公義作出貢獻。
耶穌說:「今天、明天、後天,我必須向前走」,這表明耶穌仍會繼續他的使命,繼續教導、醫病、趕鬼,這些都是上帝的國度來臨的明證;並且他也會繼續朝著耶路撒冷前進。耶路撒冷雖然不是希律王的管轄範圍,但對耶穌而言,並不是逃離希律王與法利賽人的威脅,而是為了完成他的使命,並在耶路撒冷被殺,才應驗舊約中的拯救計畫。
也要像詩篇九十一篇第四節所說的一樣,上帝要「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在翅膀下一樣。可是你們不願意!」因此,最後將應驗先知耶利米的預言:「瞧吧!你們的家園將變成一片荒涼。」(參考耶利米書 22:5)也要應驗詩篇118:25-26所說的「直到你們說:『奉上主之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
我們發現耶穌說的這些話,都是引用先知的預言與警告,意思是說上帝一次又一次的規勸以色列人,但可惜的以色列人一再拒絕。
今天這段經文帶給我們二項要緊的教導:
一、耶穌的教導使得上帝的國度不斷在擴張
上帝國若像酵母,也必須放在麵團裡,即使有耶穌帶來上帝國的真理,若不進入我們的耳裡、心裏,我們的生命仍無法改變的。耶穌的教導不知有沒有進入會堂主管的心裡面?
我們需要耶穌的教導,進入我們的心,改變我們。想想,光擁有聖經,也不代表我們的生命就會受到改變。家裡擺一台鋼琴,也不代表我們因此會彈琴。同樣地,光有基督徒,社會不一定會更好,除非這一群上帝國的酵能夠「進入」社會中,使社會「發酵」,使社會人心得到改變,進而成為上帝國的酵母,不斷去改變這社會。
無論是芥菜種或是麵酵的比喻,上帝國是要我們以行動去做,使耶穌的教導落實在世界上,一開始看似很微小,卻是充滿上帝來的生命力,能改變人心、改變世界,這運動就是上帝國的運動。
這運動的發起人不是教會,是上帝;這個運動的典範是以耶穌為中心,對受壓迫的人施行解放,對弱勢者施行拯救、醫治,用他的教導喚醒在我們內在的上帝形象。「窄路」是一條不容易的道路,這條路是跟隨耶穌的道路,投身在世界,落實耶穌的教導,使得上帝的國度不斷在擴張。
二、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上帝國」是耶穌運動所彰顯出來的理想國家。說到「國家」,你希望自己是屬於哪一個國家的國民?台灣長期以來都未有正常國家的地位,1977年我們長老教會總會發表《人權宣言》,宣示要建立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迄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我們對於「新國家」有何期待呢?台南神學院教授羅光喜牧師歷經二十多年,完成了《台灣建國神學》的著作,總會、教會公報社與我們在十月廿八日下午要舉辦一場座談會,談論建國神學,到底我們期待一個新國家是如何的新。我不緊期待台灣成為「新國家」,我也期待中國能夠去除獨裁壓迫成為「新國家」,也期待世界的國家能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做基督徒,我們都學得《主禱文》所說:「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因此,我期待地上的「國家」能夠如同天上的國家。不論是我們的國家或別國,我們都希望世人都以上帝國為世上國家的楷模。
上帝的國度或許一開始像芥菜種子、像麵酵不起眼,但是它會成長,讓愈來愈多的人得到照顧、生養,上帝國也會發揮對整個人類社會,使人類世界往公義與憐憫、和平與良善的正面發展。上帝的國度與得救息息相關,需要人一同竭力進入,如同啟示錄所載世界各地、各個文化、不同年代的人,齊聚一堂的天國景象,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理想國度。
問題討論:
1.為何耶穌要以「比喻」來說明上帝國?
2.上帝國如何在人的內心中開展、影響?
3.我們該如何落實上帝國在個人的生活、社會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