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7日 星期五

路加福音7:1-17參與基督的憐憫

參與基督的憐憫
路加福音7:1-17
2018.4.29濟南教會講道大綱
路加福音:「為外邦人所寫的福音書」
路加福音:「關懷社會邊緣人的福音書」

一、軍官的信心(7:1-10)
迦百農:西邊屬於希律安提帕管轄區,東邊是希律腓力的分封地。
加利利不是在羅馬帝國時代才有外邦人(參考列王紀上9:11)
這位羅馬軍官的心胸寬廣,在當時這樣的氣度與胸襟非常難得。

為什麼這位羅馬軍官不親自去求耶穌,而要請猶太的長老去呢?
「於是耶穌和他們去」(7:6)耶穌沒有任何猶豫
非常驚奇(7:9),「非常詫異(馬可福音6:6)

二、耶穌的憐憫(7:11-17)
古代諺語:「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
「悲憫」(7:13, 現代中文譯本),台語漢字「憐憫」
compassion(憐憫、同情):是「共同」(com)與「痛苦」(pati)組成
以利亞、以利沙,這二位先知都曾經叫死人復活

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仰反省:

一、基督徒必須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是一個需要憐憫的人
《阿巒的作文課》:世界衛生大會(WHA)

二、宣教不是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宣教是在傳揚上帝的愛

問題討論:
1.耶穌為何稱讚羅馬軍官的「信心」,這對我們有何學習?
2.我們如何培養對人有「憐憫」的心?
3.基督徒如何與其他不同信仰的人建立愛德?

講道篇

參與基督的憐憫
路加福音7:1-17
2018.4.29濟南教會講道篇
黃春生牧師
在上主日(4/22)世界地球日的下午,我們舉辦濟南講堂,邀請本會長老林永頌律師談「台灣最大工殤案RCA事件」,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律師談「台灣環境運動的影響」,邀請環境法律人協會張譽尹律師、施淑貞律師與談,讓我們知道許多律師為環境正義、為底層受苦的人發聲。正像耶穌及路加福音的作者一樣,特別關注受苦的人。
路加福音裡對外邦人、被排斥的人、窮人、婦女等社會邊緣人的描述特別多,並且對這些人抱持較正面、開放的態度,也因為這樣的特色,就有新約學者稱路加福音為「為外邦人所寫的福音書」。在一九六O年代社會福音被重視之後,「關懷社會邊緣人的福音書」更是成為路加福音的另一個名稱。其中也包括「宗教邊緣人」,特別是福音書裡被法利賽人稱為「罪人」的那些人,也是耶穌最常接近的人。
今天所讀的經文第七章第一到十七節,就是作者路加所關注外邦人及社會邊緣人的記載。這段經文記載二個神蹟,第一個神蹟是耶穌醫好一位羅馬軍官家裡的僕人,羅馬軍官與僕人都是外邦人。第二個神蹟是路加福音特有的資料,也是四本福音書中記載三件死人復活的神蹟之一,耶穌在拿因城使一位寡婦的獨生子從死復活。
作者路加的眼光,特別描述耶穌對於社會底層的人民,對於社會邊緣人有著憐憫的心。或許這與路加本身是外邦人有關,也許也和他作為一位醫生對人有一份特別的仁醫心腸有關。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到十節,羅馬軍官的信心與憐憫。

一、軍官的信心(7:1-10)
1耶穌向群眾說完了這些話,就到迦百農去。2那裏有一個羅馬軍官,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3軍官聽到耶穌的事,就託幾個猶太人的長老去請求耶穌來治好他的僕人。4他們到了耶穌那裏,懇切地求他說:「這個人的確值得你的幫助;5他愛護我們猶太人,曾經替我們建造會堂。」6於是耶穌和他們去。他快到那裏的時候,軍官託幾個朋友來告訴耶穌說:「主啊,請不必勞駕。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7我自己也不配跟你見面。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8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做這個』,他就去做。」9耶穌聽見這話,非常驚奇,轉身向跟隨著他的群眾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10那些被差派來的人回到軍官家裏,看見軍官的僕人已經好了。 
第六章記載耶穌向門徒、向跟隨他的百姓講道、教導之後,他就來到迦百農。迦百農是加利利省的城鎮,位於加利利海的西北方,它的西邊屬於希律安提帕管轄區,它的東邊是希律腓力的分封地,所以迦百農設有稅關收取出境及入境稅,耶穌就在迦百農呼召稱為利未的馬太來跟隨他(參考路加福音5:27-32)
加利利不是在羅馬帝國時代才有外邦人,早在所羅門王的時代,他就把加利利二十座城市送給外邦國泰爾(舊稱推羅)的希蘭王(參考列王紀上9:11),因此加利利也常被稱為「外邦的加利利」。通常自認為「純正」的猶太人會避免住在這樣的區域,會居住在這地方的猶太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與外邦人接觸,也因為常與外邦人接觸他們的視野、包容也比較開闊。
故事中這位羅馬軍官,和合本譯為「百夫長」,在羅馬軍隊編制上,是駐防城鎮中最高的指揮官。作者路加清楚的描述這位羅馬軍官託人來請求耶穌基督的原因,是「他所器重的僕人患重病,快要死了」。羅馬軍官為何如此器重這位僕人,他們的關係如何,有很多元的推論,但重點是,這位高高在上的指揮官,可以放下他的身段,出面去請求被統治的猶太長老協助。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這位羅馬軍官對於部屬的關懷與疼愛,都值得每一位主管學習。
這位羅馬軍官不是那種作威作福的軍人,不是那種只會使喚下屬的官,他對自己的僕人充滿憐憫與愛,他對猶太人的治理不是採取高壓獨裁手段,而是用「愛」去對待被統治者,這種態度在二千年前的世界實在是很難得,或許他也是猶太信仰的慕道友,因此為迦百農建造猶太會堂。在1905年一隊德國考古學家在迦百農發現一個古老會堂的遺址,證明是主後第四世紀所建築的,在它的地板下方又發現一個更古老的猶太會堂,可以追溯自耶穌的時代,也被認定就是這位羅馬軍官所建造的迦百農會堂,甚至三十多公尺外,還有彼得岳母家的遺址。
這位憐憫、有愛的羅馬軍官為猶太人「建造會堂」,光憑著這一點,他就得到猶太長老的敬重,甚至願意為他出面請求耶穌基督。不要小看這位羅馬軍官的心胸寬廣,在當時這樣的氣度與胸襟非常難得。今天,我們看看,中國的統治者如何在強壓基督教,施以宗教迫害、禁止宗教活動,不僅拆十字架,更拆除教堂。例如四年前2014428日中國浙江溫州的三江教會被拆除,這教會的建築比台北雙連教會的大樓還大,硬生生被中國政府拆除。
最近開始,中國也在拆除清真寺的圓頂。四月廿四日我看到「對華援助協會」的一則報導,有一位五十歲新疆女醫師努爾古麗,只是問一家肉鋪老闆說:「為何將羊肉、豬肉混合一起賣?」結果就被身後三個便衣警察抓走,後來她被以煽動罪判刑十六年,但是監禁三個月後,這位女醫師就不明不白地死去。
今天我們看到二千年前的這位羅馬軍官非常的不簡單,他愛不同種族、不同族群的猶太人,甚至尊重猶太人的宗教信仰,為他們建造會堂,不論他的動機是否是為了統治上的利益或是什麼理由,就這一點來說,已經遠遠超越今日許多的掌權者。
為什麼這位羅馬軍官不親自去求耶穌,而要請猶太的長老去呢?而且既然已託人去請耶穌基督了,為什麼又再託人去說「不必勞駕」呢?我想這位羅馬軍官必定很清楚猶太信仰的規定,並對猶太生活習俗非常熟悉;猶太人自認是上帝神聖的選民,看不起外邦人,甚至有信仰「潔癖」,就是外邦人碰過的食物,他們就不再碰。甚至,他們禁止進外邦人的家,以免使自己因為碰觸外邦人而變成不潔的人,當然更不能接受外邦人跑到自己的家(參考使徒行傳10:28)
第六節說「於是耶穌和他們去」,耶穌沒有任何猶豫,他二話不說隨即和他們去羅馬軍官的家。這讓我們看到,耶穌基督沒有猶太傳統的「潔癖」或是道德的優越感,耶穌與迦百農的長老,他們正在突破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的種族隔閡,也表明上帝是一位「神愛世人」的上帝。
當羅馬軍官得知耶穌要到他家時,他派人向耶穌說:「主啊,請不必勞駕。你到舍下來,我不敢當」。因為羅馬軍官尊重猶太人的規矩與文化,同時,也表達他對耶穌的崇高敬意。
接著,傳達的人又說:「7我自己也不配跟你見面。只要你吩咐一聲,我的僕人就會好的。8就像在我上面有指揮我的長官,下面有受我指揮的兵士;我命令這個人去,他就去,命令那個人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做這個』,他就去做。
第九節描述耶穌基督對於羅馬軍官的信心是「非常驚奇」,相對的,當耶穌基督在故鄉拿撒勒被鄉親拒絕時,他的反應也是「非常詫異(馬可福音6:6),這二處的希臘文都是同一個字。這讓我們看到,令耶穌感到「驚奇」的是外邦人的信心,反倒感到「詫異」是猶太人的不信。這二者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對比啊!難怪,耶穌告訴身旁的猶太人說:「我告訴你們,像這樣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人當中,我也沒有見過!
然而,僕人得著醫治,不是因為羅馬軍官奉獻錢蓋會堂,也不是因為他有哪些好品德,而是因為他的信心,更精確來說是他為人「代禱、代求」的信心,使他的僕人得著醫治。這一點也在提醒我們,有信心的代禱是重要的服事。

二、耶穌的憐憫(7:11-17)
11 過了不久( 「過了不久」另有古卷作「次日」。),耶穌到拿因城去;他的門徒和一大群人跟著他去。12他來到城門口,剛好一隊送殯的行列出來。那死者是一個寡婦的獨生子;從城裏有許多人出來,陪著寡婦送殯。13主看見了那寡婦,心裏充滿了悲憫,就對她說:「不要哭!」14然後上前按著抬架,抬的人就站住。耶穌說:「年輕人,我吩咐你起來!」15那死者就坐起來,並且開始說話。耶穌把他交給他的母親。16大家都非常驚異;他們頌讚上帝說:「有偉大的先知在我們當中出現了!」又說:「上帝來拯救他的子民了!」17關於耶穌這件事的消息傳遍了猶太和附近各地區。
第十一至十七節是福音書中所記載耶穌三次叫使人復活中的一次,這個記載只有在路加福音才有的故事。這位寡婦的情況非常淒慘,她已失去了丈夫,現在她的獨生子也死了。古代諺語說「寡婦死了兒子——沒指望」,對這位寡婦來說也是如此。在猶太傳統中為死人送殯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親友甚至鄰居都會一起來協助,他們會將死者的遺體用麻布、香料包裹好,放在擔架上,送殯的隊伍會抬著他繞行他經常出入的街道做最後的巡禮,甚至路旁認識他的人也可以隨時加入送殯的行列中,送至鄉鎮外的墓園安葬。
等到來參加送殯的人回去個人的家之後,寡婦會變得既沒有錢,也沒有朋友,在憂傷時,沒有人可以持續安慰他,除非有親友來幫助她,否則她是沒有未來的。但是,作者路加要告訴我們,耶穌能夠為任何淒慘的處境帶來希望。
第十三節「悲憫」(現代中文譯本),在和合本、台語漢字本都翻譯為「憐憫」(σπλαγχνίζομαι),英文(NRSV, KJV)翻譯為compassion(憐憫、同情),源自拉丁文,是「共同」(com),與「痛苦」(pati)所組成的字;結合了愛、憐恤、同情、同理、共同付出、共同承擔、共同受苦,等等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或生命。換言之,耶穌的憐憫是與底層的寡婦同在,承擔她的苦難與悲慘。
耶穌上前按著抬架,抬的人就站住。耶穌說:「年輕人,我吩咐你起來!」這位死了的少年就立刻復活做了起來,醫治病痛、勝過死亡的主耶穌復活的男孩交給他母親。眾人都驚奇,因為他們相信主耶穌是從上帝那邊來的,就像古時的大先知以利亞、以利沙,這二位先知都曾經叫死人復活,以利亞叫撒勒法寡婦的兒子復活(列王紀上17:20-23);以利沙則叫書念婦人的兒子復活(列王紀上4:32-35)

我們來想想這段經文帶給我們的信仰反省:

一、基督徒必須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是一個需要憐憫的人
迦百農會堂長老跨出文化的隔閡,與這位外邦羅馬軍官建立好的關係,這在二千年前的猶太社會是很難得的事。這與耶穌超越猶太律法的做法也很像。另外很難得的是,這位羅馬軍官沒有獨裁者高高在上的高傲,反而是很謙卑的尋求耶穌的幫助,他不僅謙卑,而且對底下的部屬生病很憂心、很憐憫。這位羅馬軍官尋求耶穌,算是耶穌的跟隨者了。
憐憫更具體地說,就是願意將自己從「高高在上」的位置向下挪,能「低低在下」地傾聽別人的嘆息;將自己置於與受苦者相同的地位,耐心地去經歷別人的痛苦、貼近地去感受別人的心情。
基督徒必須體認到自己是一個卑微的人、是一個需要憐憫的人、是一個並不比別人優越的人,我們願意敞開胸懷領人一同來到耶穌的面前。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更加的憐憫。就像前面所說的「憐憫」(compassion)是「共同」(com),與「痛苦」(pati)所組成的字。與憂傷的人同憂傷,同情、同理、共同付出、共同承擔、共同受苦的生命態度。
今年台灣要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又被中國阻擋。外交部為了爭取今年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特別製作了一支微電影「阿巒的作文課」,這支短片得到廣大共鳴,美國國務院亞太局(Bureau of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也在其推特上轉發,外交部在其官方臉書上特別感謝美國國務院亞太局的分享,並請更多的人一起觀看這個感人的故事。
「阿巒的作文課」描述的是一個越南小女孩阿巒的故事,她的左腳罹患畸形血管瘤,所謂的象腿症,導致她無法行動,父母為她賣掉了房子與地仍無法籌措醫藥費,當地的醫院建議整隻腳必須進行截肢。最後在台商的資助下,來到台灣就醫,終能免於截肢,手術後她可以走路了。而這堂作文課,老師出了一道題目是「最棒的一對」,阿巒就以她曾因左右腳不對稱,而十分羨慕旁人有健康的雙腳,可以穿上漂亮的運動鞋的心路歷程,寫下她的作文。她寫著:「我雖有兩隻腳,卻很難說他們是一對,他們無法穿上同一雙鞋!」文字十分觸動人心。
能夠感動人的是開放的愛,而不是用排斥、武力的方式。迦百農長老的憐憫,突破猶太律法的限制;羅馬軍官的憐憫,使他放下身段懇求耶穌醫治他的僕人;耶穌的憐憫,使外邦的僕人得醫治、使寡婦的兒子從死裡復活。耶穌所做的正如他後來教導門徒新的誡命是一樣的,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當我們越有憐憫(compassion),我們的生命越能彰顯出基督的愛,越能參與基督對苦難世間的憐憫與救贖。

二、宣教不是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宣教是在傳揚上帝的愛
最近在台灣有二件宗教上的衝突事件。一件是海底電纜名稱問題;另一件是高雄湖內海山宮神轎侵入海埔長老教會舊禮拜堂之衝突事件。
先來說海底電纜名稱問題。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之後,台灣為了監測地震及海嘯,在2013年啟動一項計畫「臺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Marine Cable Hosted ObservatoryMCHO),由於英文名縮寫發音與媽祖相似,又被記者稱「媽祖計畫」。近日,監測海嘯的海底地震儀已經完成,海底電纜的英文縮寫MCHO又被拿出來做文章,有許多基督徒就大聲地去抗議,為何這項計畫獨厚某的宗教而稱為「媽祖計畫」,甚至要拼得你死我活。
第二件是高雄湖內海山宮神轎侵入海埔長老教會舊禮拜堂之衝突事件,雖然有些人主張教會要提告,但教會不採取訴訟方式來解決。後來海埔長老教會決定舉行和好禮拜,因此海埔教會與高雄中會於四月八日下午三點在第三代舊禮拜堂舉行「愛、和好、反省感恩禮拜」,高雄市民政局、海山宮的人都來參加禮拜,通過和好禮拜,不同的宗教信仰上彼此了解、彼此尊重、彼此寬容。
這二件事,一件是採取憤怒、仇視的態度;另一件是採取寬容、和好的態度。你覺得哪一種處理方法比較能夠使人感受到愛呢?哪一種方式容易讓人親近、感受到耶穌呢?
在迦百農的會堂裡,他們不是以仇視外邦人為出發,從會堂長老願意接納羅馬軍官來看,就可以感受到以「愛」出發的信仰力量。而羅馬軍官也不以武力來馴服猶太人,從他對僕人的憐憫、對耶穌的信心,就讓我們看到信仰在他身上的影響力。
這位羅馬軍官雖是外邦人,從他與猶太會堂的友好,他可能是信仰猶太教的外邦人。加上他曾聽過耶穌所傳講上帝國的信息,耶穌醫病、趕鬼的神蹟,讓他更渴慕且深信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為了拯救世上的人來到世界。因此,他深信,只要耶穌願意,他的僕人必定會得著醫治。
在台灣,基督徒是百分之五的少數,若其他的宗教信仰者缺少對基督教的寬容,基督教就會很難生存。我在當神學生時,暑期組福音隊往偏鄉去宣教,我們白天在國小帶學生上課,下午帶學生活動及家訪。晚上辦了二場佈道會,因為教會禮拜堂及前庭都很小,因此我們跑去廟宇向住持借廟宇的前庭。我們很誠實的表明我們是從台北來的教會青年,要辦晚會,小朋友要唱詩歌表演。廟方人員很友善,還幫我們用喇叭廣播放送。宗教信仰是為了締造愛與和平的世界,雖然在理念上有許多不同,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宣教不是靠武力建立起來的,而是透過愛才能建立的。
耶穌曾說:「如果你們彼此相愛,世人就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約翰福音13:35)「彼此」可以是信主的人,也可以是指與非信主的人。願上帝幫助我們彼此相愛,來顯明上帝的愛就在我們中間。

問題討論:
1.耶穌為何稱讚羅馬軍官的「信心」,這對我們有何學習?
2.我們如何培養對人有「憐憫」的心?
3.基督徒如何與其他不同信仰的人建立愛德?

《耶穌和祂的朋友》
這幅埃及科普特教會聖像畫《耶穌和祂的朋友》,可追溯至七世紀。
聖像中的主角是基督,與埃及科普特聖徒聖米納斯(Saint Ménas)。
米納斯原是羅馬軍官,後來成為埃及Bawit隱修院院長,並於公元296年殉道。
此幅聖像畫現收藏在巴黎羅浮宮博物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